第一篇: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是柞水县抢抓纳入关天经济区机遇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如何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潜力、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柞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的,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绿色”、“特色”优势,瞄准建设关天经济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坚持“稳粮、兴药、优果、强牧”的发展思路,按照“种抓板块、养抓规模、销抓品牌”的产业理念,围绕林果、畜牧、绿色农产品和劳务四大农民增收项目,大力实施八大农民增收工程,通过园区引领、产业带动等方式,建设了一批林果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畜牧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绿色畜牧产业基地迅猛发展。围绕建设“千户百万只土鸡”、“百户十万头生猪”基地目标,培育和发展畜牧养殖企业10个,新建万头养猪场10个,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4个、规模养殖小区28个、养殖大户1371户,新增肉羊、岭南牛等特色养殖厂6个。依托石羊集团,在杏坪镇杏坪村建成了全市首个5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带动周边腰庄、金口、严坪、联丰4个村建起了肉鸡养殖基地,发展养鸡大户110户,全县肉鸡养殖规模达到150万只。发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个,凤凰镇清水村等3个无公害商品猪产地获无公害基地认证,“柞水土鸡蛋”获绿色产品认证。2010年,全县生猪、牛、羊、肉(土)鸡养殖规模分别突破了20万头、1.45万头、8.84万头、180万只,较“十五”末分别增长38.37%、17.88%、60.72%、260%,牧业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亿元、715元。
2、绿色林果基地面积迅速扩张。以核桃、板栗为主,大力实施改造嫁接、林果科管、标准化建园,积极推广辽核1号、4号,西洛3号、香玲等优质核桃新品种和柞板11、14等板栗新品种,林果基地面积迅速扩张,全县核桃面积发展到23.2万亩520万株,其中连片面积6.6万亩,年产量2300吨以上;板栗面积发展到30万亩1220万株,年产量2454吨以上。建成柞水亿升核桃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核桃、板栗加工、销售企业,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
3、绿色农产品基地成效显著。川垣低热区以大豆、绿豆等为主,面积在1万亩左右;半高山区以大豆、四季豆等为主,面积在0.8万亩左右;高寒山区以荞麦、高粱等为主,面积在0.3万亩左右,远不能满足县内市场需求。发展蔬菜基地2.8万亩、烤烟3500亩、食用菌11万袋、水产养殖56亩。红岩寺镇盘龙寺1000亩脱毒洋芋种源基地年可提供种薯10万公斤,带动全县洋芋品种改良,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产量6300万公斤。
4、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围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实施了下梁明星等1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49个市级推进村建设,建成特色专业村60多个。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走大项目、大企业拉动绿色农产品基地之路,建成了汇生源、金台和杏坪等6大农业园区,新引进入园项目15个,实现产值5953万元,带动生产大户2000多户,户均增收3842元。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市级5家、省级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个,会员达3000余人;创建了省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合格县,2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汇生源、老作坊、秦舍、泽龙等一批柞水特色农产品品牌占领省内市场。
二、问题与困难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科技支撑能力弱。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程度低;农户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多,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体力、智力与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要求不适应。
2、农业基础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境内海拔高差达2261米,以水、电、路、堤及农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抗灾夺丰收能力低。土地总量偏小,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8亩(60%以上为缓坡地),土质瘠薄且不连片,单产不高。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运输等配套设施几乎空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与大市场严重脱节。农产品品种较多,生产技术标准不同,化肥、农药使用控制不严,产品质量难统一,规范化水平低,经济效益较差。
4、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带动效果不明显,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有效整合,同类产品多个商标、多个产品无商标,市场竞争力不强。
5、资金投入不足,配套政策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社会融资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服务缺位,资金短缺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扶持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保险尚未实行,农户生产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大,产业化发展慢。
三、对策与建议
按照“生产工厂化、模式循环化、土地集约化、投入集中化、产品标准化、机制合作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质小杂粮、畜牧、林果、蔬菜、烤烟、食用菌、水产等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5万亩,畜牧重点养殖小区20个、规模达到200万头(只)以上,申报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2个、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7个、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个,创建一批全省知名品牌,促进绿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化,使柞水成为关天经济区内有一定影响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在乾佑河流域沿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农副产品加工,在社川河流域大力发展以生猪、肉鸡为主的畜牧养殖和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基地,在金井河流域大力发展蔬菜、水产、林果、土鸡等特色产业基地,在北线乡镇和全县沟岔区域大力发展小杂粮、食用菌和畜牧产业基地,建成乾佑河流域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社川河流域生猪肉鸡养殖、金井河流域林果蔬菜种植开发3大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显著特点的产业带、产业区域,建立与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
2、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果、牧、菜”三大支柱,做精做细“桑、小杂粮、烟、菌、薯”五大骨干。林果产业基地建成高效核桃丰产园6.5万亩、改造核桃低产林2万亩,新建核桃良种采穗圃200亩,改造板栗低产林9万亩,新建板栗良种采穗圃300亩,全县林果面积达到65.2万亩,产量达到7380吨,年均增长12%。畜牧产业基地达到生态环保养猪20万头、家禽养殖规模200万只、羊6.2万只、牛2万头,畜牧产值和畜牧业收入分别达到5.23亿元、2.5亿元,实现翻番增长。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万亩,其中商品菜1万亩、反季节精细菜4000亩。依托盘龙公司和亚飞公司发展桑葚基地1万亩;以大豆、红小豆等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年产量达到1250万公斤;发展烤烟镇7个、专业村10个、面积1万亩;高山区发展袋料木耳、香菇、草菇1000万袋,年产食用菌2500万公斤;大力推广脱毒洋芋新品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
3、强化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将现有6个农业园区建成集“养殖—沼气—种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样板精品,重点扶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促进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聚集。制定各类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快良种良法、高效模式、集成技术、循环生态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科技水平。健全县、镇、村、企业、市场(超市)五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监控网络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4、抓点带面,建立专业化生产队伍。整合阳光工程、再就业培训、农业开发培训项目和资金,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农村能人对农民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政府帮扶、企业带动、能人引领、协会帮助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做到县乡有骨干、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加快六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有机菜、绿色林果、有机畜禽和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农民掌握绿色农产品生产环节和关键环节,成就一批农业“土专家”,推进绿色农产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5、搭建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做大做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陕西汇生源、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柞水亿升核桃、以生猪养殖为主的柞水农贸实业、以脱水蔬菜生产为主的陕西新田地等10户农业龙头企业,做强“汇生源”、“亿升”、“秦舍”、“老作坊”等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积极组织绿色农产品参加各级农博会和评优活动,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网络。加强农产品保鲜、储藏、配送、运输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产品配送等现代销售方式。在西安选择2至3家超市设立柞水绿色农产品专卖区,建立柞水绿色农产品专卖中心,逐步使我县成为关天经济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
6、完善服务,健全绿色农产品发展保障体系。一是发展合作组织。到2015年,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90个,入会人员达到7800人,带动农户1.8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绿色农产品开发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对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研发、储藏、加工、流通的农户和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扶持,对带动能力强、贡献份额大的农户和企业实行重奖,促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的有机衔接,形成一体化经营体系和利益机制。三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绿色农产品风险补助政策,全面实施设施农业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以项目为载体畅通农业融资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投入格局,整合资金加大建设步伐,抓好产业基地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五是支持土地流转。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采取租赁经营、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资源整合,使土地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集约利用,推动绿色农产品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第二篇:关于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思考
关于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思考
——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
杨祥禄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生产环节、轻视产业协调发展;重视技术推广、轻视宏观政策研究;重视自身工作、轻视部门协作配合;重视规模扩张、轻视优势区域建设;重视规划编制、轻视规划组织实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调整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研究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努力实现四川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四川省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2300家,比2002年增加1447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94家,比2002年增加21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30家,百亿元以上的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万个,会员达282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30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3%;全年带动农户人均增收比一般农户高18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特点一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四川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左右,比2002年增长278%。四川省已经建成优质稻加工龙头企业近100家,年加工能力230万吨以上。一批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如川粮米业、花中花米业、罗沙米业、仙特米业、文君米业,已成省内优质米加工知名企业,其品牌已成省内名牌,而新兴的“绿颂”、“奉国”等品牌米已大量进入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外市场。目前,四川省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脂企业40余家。二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规划布局、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优势柑桔、特色水果、名优茶叶、道地中药材和优质蚕桑产业带,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主产县优势凸显;农产品加工基地不断发展,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四川省已认证无公害优质大米品牌70余个,其中10家企业的28个大米品牌已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三是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转变职能,搞好服务,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举办银企对接、产品展销、产销衔接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在市场开拓、资金融通、技术引进、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了产业化经营活力。四是联结农户方式多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逐步衍生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带动模式。从利益联结方式看,既有瑞玉米业、绿色药业、双汇食品等企业的合同收购、保护价收购等合同契约形式;也有川粮米业、叙府茶叶、金桥麻业、光友薯业等企业实行的对销售、加工环节利润进行再分配的二次返利形式;还有恒源药业、铁骑力士等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劳力、土地使用权等要素入股,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的形式。五是产业化呈现出创新提高的新态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功效日益彰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优势,通过村企对接、村企互动等不同方
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作用更为突出。龙头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注重提升产品档次,创建农业品牌,壮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与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功能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产品消费需求多样性,对基地实行车间式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了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从总体上看,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新机制。产业化发展较快,成效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四川省29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成都、绵阳、德阳、眉山四市达118家,占全省的40.1%,其中成都市为70家,占全省的23.8%。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四川省经过充分发育形成的企业集团、外向型企业不多,企业技术档次不高,精深加工能力较弱。三是基地规模化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迅速提升,但同时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与先进省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政策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企业融资难、管理体制不健全、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五是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这些问题的存在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还应加强领导,切实采取相应措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订单的数量和质量虽有提高,但遇到市场波动违约现象仍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约束。
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目标与产业
1.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要加大农产品专用基地建设力度,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打造名优品牌,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的“三增”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四川省的情况看,应注意以下几点: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满足龙头企业加工需要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在粮食、油菜、水果、蔬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上把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壮大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群。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品牌。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培育农产品四川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250个以上,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20个以上。
进一步提升带动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比例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
2.重点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建设中,应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拳头产品,推进基地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
(1)粮食产业。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实现自求平衡”总目标,建设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专用薯类产业带。以川西平原及川中高中档优质稻区、攀西安宁河流域高档优质稻区、川东南再生稻、地方特种稻区和川东北地方特种稻区等4大优势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中、高档优质稻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以川中丘陵地区为重点,突出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积极发展青贮玉米,因地制宜发展高油、高淀粉玉米,在全省建设30个优质饲用玉米生产基地县,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800万亩,基地标准化率和商品率均达到50%以上;重点打造川西南山地区、盆周山区、盆地丘陵区、川西平原区4个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在全省建设70个优质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县,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万亩,基地标准化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盆中丘陵地区高淀粉红苕产业带,建设30个10万亩高淀粉红苕生产基地县,标准化生产率和商品率均达到50%以上。
(2)“双低”油菜产业。优质油菜以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等3大优势区域为重点,以推广普及“双低”油菜覆盖率为目标,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苷含量,提高四川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
(3)特色经作产业。通过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建成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蚕茧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带。水果重点建设川南及长江上游的优质甜橙、川西川中优质脐橙、川中丘陵优质柠檬、优质宽皮柑桔等3大优势区域。特色水果以出口和国内高端市场为目标,做优做强。蔬菜重点建设攀西早市蔬菜区、川西加工外销蔬菜区、川南反季节蔬菜区等3大优势区域;食用菌重点发展蘑菇产区、袋料栽培产区、反季节菇类产区、传统名特优菌类产区、野生珍稀菌类产区等优势产区;茶叶重点发展川西名优绿茶区、川南优质早茶区、川东北优质富硒茶区等3个优势产区,使“川茶”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形成绿色、有机的好茶概念,建成中国的绿色茶园;蚕茧进一步做强做大攀西、川中北、川南三大优势蚕区。四川省建设优质生态桑园210万亩,蚕茧总产量12.5万吨,蚕桑产业产值30亿元,蚕茧单产、质量进一步提高,蚕农收入20亿元以上,培育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的重点企业2户,超过5000万美元的重点企业5户,丝类产品产量2.5万吨,丝织品1.5亿米,出口创汇5亿美元;道地中药材主攻种植的规范化、品牌化和生产集中度。成都平原重点发展川芎、郁金、泽泻,涪江流域重点发展麦冬、附子、白芷,川中丘陵重点发展丹参、半夏、白芍、青蒿,盆边山区重点发展黄连、川明参、鱼腥草、干姜、天麻、金银花,川西北高原重点发展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羌活、党参、红景天等高原特色药材。
三、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原料基地建设
制定新一轮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市场,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在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大投入力度,围绕良种化、规模化、品牌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壮大,满足日益增长的加工原料需求。加大基地建设支持力度,在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给予补贴,重点扶持良种繁育基地、集中育苗基地建设及品种示范园建设。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外向、设备一流、管理现代的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大集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市场前景好、带动农户多、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积极探索设立担保基金、成立担保公司等形式,对龙头企业融资进行担保,为龙头企业提供技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进一步完善税收扶持政策,建议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同时将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税进销项税率统一调整为17%,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允许龙头企业在税前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发展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或科技开发专用资金,作为对企业和基地生产风险的补偿;实行“以奖代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优品牌;举办多种形式的产品展销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层次拓展国内外市场;对龙头企业在土地征用、农产品运输、技术转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依托粮食、油菜、柑桔、蚕桑、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资源,打造一批产业主导性突出、带动能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起到“培育一个龙头、开发一个主导产品、带动一片基地、拓展一方市场、致富一方农民”的作用。
3.探索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与农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是企业获取原料供给、农民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保证。坚持自愿、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产业特点、市场发育状况、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形成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合力。
4.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消除体制障碍,协调处理好产业化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条件。依据产业布局,发展产地批发市场,组建区域性的农产品销售中心、配送中心,并逐步用现代装备改造现有市场设施,提升市场档次,增强其联结、辐射功能。注重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建设相结合,加快发展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为产业化经营组织聚集资源创造条件。加强信息体系建设,整合信息资源,为产业化经营组织搭建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突出基础设施的“公共性”,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和园区建设相结合,遵循小城镇和园区规划,统筹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经营组织生产经营提供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和疫病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促进生产环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满足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原料标准化的需求。
5.创新产业化投入机制
创新政府对产业化经营的投入方式,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财政支农的重点,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专项资金,通过投资参股、有偿无偿结合、贷款贴息、财政补助、设立担保资金等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规模上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给予倾斜。创新投融资体制,总结推广成都市改革财政经营性支农资金管理的经验,搭建产业化经营投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向农业和农村集中,解决产业化经营投入不足的问题。
(作者:四川省农业厅 杨祥禄)
第三篇: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
内容提要
柞水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粮、果、畜、菜、烟”等特色产业,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由于目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制约了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本文在认真分析研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思路、目标,提出了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对策:一要突出地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二要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要强化监督控制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四要抓好培训,建立一支绿色农产品专业化队伍;五要搭建平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六要完善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保障体系。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最终将柞水打造成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 —关于柞水县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就柞水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柞水绿色农产品发展取得的成就
随着柞水县纳入关天经济区和西安都市圈,为柞水农业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带来更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面对新机遇、新形势,县委、政府及时做出了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和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战略部署,把打造西安绿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柞水丰富的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禀赋、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目前,全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加快农村经济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精细小杂粮、设施蔬菜、烟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了川垣低热地区以大豆、绿豆为主的种植基地2.1万亩,半高山地区以大豆、四季豆为主的种植基地1.8万亩,高寒山区以荞麦、高粱为主的种植基地1.3万亩,县城和集镇周边的蔬菜基地2.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100亩)。同时
还发展烤烟3500亩、食用菌1000万袋、水产养殖56亩。积极实施“压麦扩薯”战略,全县洋芋面积达3.5万亩、产量6000万公斤。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
2.畜牧养殖基地取得突破性发展。“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千户百万只土鸡”、“百户十万头生猪”的生产发展目标,全县培育和发展畜牧养殖企业10个,新建万头养猪场10个、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4个、规模养殖小区28个、养殖大户1371户,新增肉羊、岭南牛等特色养殖厂6个,肉鸡养殖依托石羊集团,在杏坪镇杏坪村建成了全市首个5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大腰庄、金口、严坪、联丰4个村建起了肉鸡养殖基地,发展养鸡大户110户,全县肉鸡养殖规模达到150万只。建成标准化、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小区17个,发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个,凤凰镇清水村无公害商品猪产地等3个获无公害基地认证,“柞水土鸡蛋”获绿色产品认证。全县生猪、牛、羊、肉(土)鸡养殖规模突破了20万头、1.45万头、8.84万头、180万只,牧业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亿元、715元。
3.林果产品基地面积迅速扩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林果产业作为农民四大增收项目之一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改造嫁接、林果科管、标准化建园,引进辽核1号、4号等优质核桃新品种,推广柞板11、14等板栗新品种,林果基地面积迅速扩张,果品质量显著提升。全县核桃面积发展到23.2万亩520万株,年产量2300吨以上;板栗
面积发展到30万亩1220万株,年产量2454吨以上。林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4.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围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实施了下梁明星等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49个推进村建设,建成60多个特色专业村。建成了汇生源、金台和杏坪等6大农业园区,引进入园项目15个,实现产值5953万元,带动生产大户2000多户,户均增收3842元。发展农业企业3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个,会员达3000余人;创建了省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合格县,2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已建成柞水亿升核桃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加工、销售企业,“汇生源”、“老作坊”“秦舍”“泽龙”等一批柞水特色农产品品牌占领省内市场。
二、柞水绿色农产品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支撑能力弱。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群众思想僵化,对现代农业认识不够到位,发展上缺乏明晰的思路,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随着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体力、智力与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要求不适应。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现有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基层技术力量
后继无人。科普手段单一,宣传氛围不浓,全社会齐抓共建的共识和整体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2.农业基础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县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高差悬殊,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土地总量偏小,土质瘠薄且不连片,单产不高。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8亩(60%以上为缓坡地)。同时,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靠天吃饭局面仍未改变,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抗灾夺丰收能力较低。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运输等配套设施几乎空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农产品质量不高。由于有限的耕地成为农民的“口粮田”和“保命田”,集中连片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业用地得不到保障,加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形成业主和农户均处于自主生产经营,生产规模小,产业布局分散,特色不够鲜明,区域聚集度小,没有规模优势。分散的经营方式形成各地生产技术标准不统一,投入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较低。
4.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差。围绕发展绿色农产品,我县先后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龙头企业,但大部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与农户之间未真正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企业和农户受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批量生产不足,形成规模较小,带动效果不显著。目前,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
市场营销,规范化水平还比较低下,多数农产品都是以直接出售初级产品、原始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市场占有份额不大。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有效整合,出现了同类产品多个商标、多个产品无商标现象,整体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
5.资金投入不足,扶持政策力度不大。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县本级财政很难有更大的投入,社会融资渠道不畅,加之农户富裕程度不高,无力投入更多资金,严重制约发展。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银行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门槛高,需要资产抵押担保,而大多数龙头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效益低,风险大,绝大数农户无资产抵押,资金短缺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三是扶持政策不配套。扶持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补贴标准过低,范围过窄。农业保险尚未实行,面对巨大的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涉入的业主和农户也不敢进行大的投入,仍然停留在传统小生产阶段,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三、柞水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思路与对策
柞水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等的重大机遇,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循环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发展园区经济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为主导,扎实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和技术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科技研发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发
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销售前景好的绿色农产品,努力把柞水打造成为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1.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全县各镇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绿色农产品产业布局,完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促进特色产业向优生区、示范园集中,实现板块化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在乾佑河流域沿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农副产品加工,在社川河流域大力发展以生猪、肉鸡为主的畜禽养殖和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基地,在金井河流域大力发展蔬菜、水产、林果、土鸡等特色产业基地,在北线各镇和全县沟岔区域大力发展小杂粮、食用菌和畜牧产业基地。建成乾佑河流域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社川河流域生猪肉鸡养殖、金井河流域林果蔬菜种植开发3大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显著特点的产业带、产业区域,建立与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
2.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果、畜、菜”三大支柱农业产业,做精做细“桑、小杂粮、烟、菌、薯”五大骨干项目。不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增加农产品总量和质量,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十二五”期间,林果产业基地建成高效核桃丰产园6.5万亩、改造核桃低产林2万亩;改造板栗低产林9万亩;全县林果面积达到65.2万亩,产量达到7380吨。畜牧产业基地达到生态环保养猪20万头、家禽养殖规模200万只、羊
6.2万只、牛2万头,畜牧产值和畜牧业收入分别达到5.23亿元、2.5亿元。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万亩,其中商品菜1万亩、反季节精细菜4000亩。依托盘龙公司和葚桑王公司发展桑葚基地1万亩;以大豆、红小豆等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达到1250万公斤;发展烤烟镇5个、专业村10个、面积0.5万亩;高山区发展袋料木耳、香菇、草菇1000万袋,年产食用菌2500万公斤;大力推广脱毒洋芋新品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亩产达到3500公斤以上。
3.强化监控,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质量。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将现有6个农业园区建成集“养殖—沼气—种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样板精品,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水平。制定各类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技术规程指导和监督,严格控制各类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建立检测实验室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加强生产环节的检测。推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标签标识制度、检测检验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和监控。
4.强化培训,建立绿色农产品专业化队伍。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再就业培训、农业开发培训项目和资金,抓好
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示范基地对农户的智力培训、基地带动、示范技术推广等作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促使农户掌握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关键技术,打造政府帮扶、企业带动、能人引领、协会帮助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成就一批农业“土专家”,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的发展局面,达到县镇有骨干、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引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推进绿色农产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5.搭建平台,提升绿色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坚持以园区引企业,以企业促园区的发展理念,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项目扶持、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陕西汇生源、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柞水亿升核桃等1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贮藏、加工、经销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办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绿色农产品研发机构,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新突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大对全县同类产品的资源、企业和品牌的整合力度,采取集团化运作、股
份制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同类产品一个品牌销售局面。积极组织企业和大户参加各级农博会和评优活动,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保鲜、储藏、配送、运输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网络,逐步使我县成为西安大都市重要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
6.完善服务,健全绿色农产品保障体系。一是发展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联结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绿色农产品开发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对带动能力强、贡献份额大的大户和企业实行重奖。三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绿色农产品风险补助政策,全面实施设施农业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畅通农业产业的融资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投入格局,抓好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条件,提升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支持土地流转。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采取租赁经营、反租倒包、土地换技术、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资源整合,将有限的土地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集约利用,推动绿色农产品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第四篇:关于加快长沙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长沙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核心提示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肩挑农业、工业两业,惠及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三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坚持科学发展,做大这一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当今中国,农业问题是最大的经济问题,农民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农村问题是最大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感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肩挑农业、工业两业,惠及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三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坚持科学发展,做大这一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产业现状分析
基本态势
发展来势看好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名品名牌大量涌现 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存在问题
龙头不大 投入不足 品质不高 环境不忧
近几年来,长沙多举措协同推进,全方位提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来势看好,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名品名牌大量涌现,聚集效应开始形成,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至2008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360.8亿元,为2003年83亿元的4.3倍,年均递增34%;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236家,带动原料基地320万亩,带动农户63.5万户,直接为农民发放劳务工资29.7亿元。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发展后劲,都稳居全省第一位并开始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尤其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仍然存在四个突出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引起重视和关注。一是龙头不大。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企业屈指可数,已经挂牌的国家、省、市龙头企业对同行业还没有起到引领牵头的作用。一些传统大产业,如稻米、生猪、蔬菜等支柱产业,既无大的龙头企业,又无行业协会,品牌林立,相互制约。二是投入不足。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既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又要接受市场竞争挑战。金融部门贷款慎之又慎,论证评估特别严格,贷款规模从严控制。有些产品质量好,发展前景大的企业,常因资金短缺而沉浮起落。尤其是科技投入更少,全市规模企业每年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0.5%。三是品质不高。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多次加工增值能力较差,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是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四是环境不优。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行业比较,面临的困难要多一些,发展环境要差一些。个别地方对农产品加工业看得不重,顾及很少。已经出台的许多支持、鼓励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加工企业、产品基地和生产农户之间,在形成产业链条过程中,因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发展前景判断 市场潜力大
现实差距大 发展空间大
虽然农产品加工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发展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业是前景看好的朝阳行业。一是市场潜力大。根据国际经验和经济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由直接消费向间接加工食品消费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66美元,我省达到2523美元,正处在这样一个新阶段。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方便、营养、安全综合需求的新特点,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现实差距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平均为4.7∶1,国内先进地区已达2∶1,长沙去年为1.28∶1,现实差距就是发展潜力。三是发展空间大。长沙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湘江下游,洞庭湖尾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大农业。区位优势明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江湖水运、航空通道交织成网,南北贯通,东西对接,物流方便,信息灵敏,适合发展加工业。发展基础坚实,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优质水稻、有机茶叶、特种水产、花卉苗木四大产业走廊基本形成;六大农产品开发专业园区已入园的150多家规模企业正在迅速壮大;水稻、生猪、水产、蔬菜、茶叶、烟叶、油茶、楠竹等八大支柱产业布局调整已经基本到位;十大批发市场、百乡连锁商场、千村放心商店对接城乡一体的经贸体系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只要思路清晰,强力推进,长沙农产品加工业有可能每年保持40%的增幅,到“十一五”末接近千亿元目标,成为推动长沙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发展对策建议
突出发展重点 创新发展模式 加强发展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一、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重点是要以加工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产品流通中心。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精品名牌战略、质量安全战略,围绕本地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形成产业特色,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品质效益同步提高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粮油、生猪、水产、茶叶、果蔬等大产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坚持“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既要重点培育一批大企业,形成几个大集团;又要根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发展一批中小企业,营造一批“小巨人”,实现企业规模的梯级推进,形成与全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业布局体系。
二、创新发展模式,夯实发展基础。主要是要形成供、产、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增值链。一要培育大龙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重组,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二要建设大基地。“围绕加工建基地,建好基地促加工”,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按照基地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加工配套化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市种养业结构,形成规模连片生产,建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基地。三要构筑大市场。把市场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来抓,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健全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和超市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商品基地和城镇市场为依托的连锁网络体系,推广现代交易方式,加快从产品到商品的时速。四要创造大品牌。实施品牌兴业战略,积极巩固和发展现有名牌产品,不断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将单一产品品牌扩大到系列产品品牌,将区域性品牌提升为全国性名牌,实现名牌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发展服务,落实发展措施。在优质服务中落实发展措施,在加快发展中构建服务体系。一要搭建项目服务平台。千方百计缩减每一项目投产之前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各项成本,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对重点项目搞好重点服务,坚持“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班人帮扶”,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二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分析与处理,拓宽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渠道,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建立全市统一构架的农产品招商平台、科技项目对接平台、产品展示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三要建立融资服务体系。加强金融信贷支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全市农产品加工融资担保中心,采取引进担保投资机构、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吸纳龙头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筹集担保中心必需的担保金。同时,积极探索以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资产等作为抵押获取信用资金的新方式,积极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四要建立招商服务体系。以农业园区为载体,搭建大招商平台。一方面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实行由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的顺向招商;另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及时捕捉外地大企业优化市场布局、推进资本扩张的机遇,开展由加工企业到生产基地的逆向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在全民创业、机制创新、环境创优上下功夫,增强发展活力。一要激活市场主体,增强创业意识。培育一批有激情、有胆识、有作为的市场主体,通过弘扬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典型、奖励创业成就等多种方式,不断浓厚创业氛围,壮大创业群体,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二要激励服务主体,增强敬业意识。事关农产品加工业的各级工商、税务、财政、金融、规划、国土、环保、科技、检测、质监、海关、商贸等部门,都应坚持富民高于一切、创业重于一切、发展先于一切,以服务实绩分优劣,以服务水平论高低,在服务发展中履行职责,在履行职责中促进发展,为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创其新。三要激发决策主体,增强主业意识。各级领导要将农产品加工业视为一大主导产业,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协调各方,强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及时破解发展难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省会长沙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为富民强市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第五篇:我市农产品质量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严把四大关口 健全五个体系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和稳定。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有毒豇豆、瘦肉精猪肉等事件,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成为左右一个地区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入手,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控、标本兼治”方针,把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食用农产品产地监管、安全用药、市场准入“四大关口”,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五个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一、我市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
近年来,面对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质量安全隐患不断增多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的同时,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监管监测,取得了显著成绩。
1、加强源头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01年,我市确立了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在全省、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又将农产品质量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农业工作的考核指标,摆上重要位置,在已经启动实施的沿海开发战略规划中,将“把盐城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列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上,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通过开展专项整治、举办农资经营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等活动,使生产、销售、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不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据监测,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省水、土、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优 良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发展无公害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产地认定,无公害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坚持将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结合起来,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开辟媒体专栏和专家巡回宣讲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示范和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有力推进了无公害产地的认定。目前,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无公害产地总数达到566个;种植面积达到540万亩,占全市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79%;畜禽产地规模达到 1228 万头(只)。
3、加强“三品”认证,产品品质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市把“三品”认证工作与发展水稻、蔬菜、中药材、草鸡蛋等优势产业相结合,采取对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财政补助,让通过认证的产品优先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境内外促销活动等方式,实行“三品”认证与农产品市场营销联动,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发展“三品”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全市农产品的品质。目前经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总数达到694个,产品认证数量在江苏省处于前列。其中,东台西瓜成为第一个瓜类中国名牌 农产品,射阳大米,阜宁草鸡蛋等一批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
4、加强动态管理,安全监控能力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管理,坚持定期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生鲜乳质量安全、兽药及兽药残留、农资打假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在所有无公害生产基地竖立了监督公示牌,明确责任主体,产地规模及监督电话,强化群众监督,并加大对“三品”的例行监督检查和抽检的力度,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在国家和江苏省组织的无公害产地产品监督抽检中,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为企业、基地和产品赢得了良好信誉。同时,在全市各主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设立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点,坚持开展日常检测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做退场处理,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二、农产品质量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农业长期的分散经营方式、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职能错综复杂和我市长期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方式不适应。农户众多、户均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况,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先天不足”,加上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难控制、事故难防范、问题难查处。
2、监管体系不适应。按照省里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有农产品质量行政监管机构、乡镇农业中心要有农产品质量监管员的要求,我市尚有3个县农业部门职能科室没有到位,乡镇则基本没有专职监管人员。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尚未建立健全,特别是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是全省唯一没有通过省级“双认证”的中心。全省25个县级检测中心通过了“双认证”,我市一个也没有,与农业大市地位极不相称,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打造全国农业“第一市”的要求极不相称。
3、保障能力不适应。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国家规定不得收费,没有收入来源。我市目前完成基本建设、检测仪器购置等资金缺口较大;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正常工作经费预算不足;对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激励力度不大,基本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产品质量建设应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总体目标,严把四大关口,健全五个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今年市人大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列为专项评议内容,市政府也将加强全市农产品市场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列为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今后一段时间,农 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应按照“消除隐患促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总体要求,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控、标本兼治”的方针,严把投入品监管、食用农产品产地监管、安全用药、市场准入“四大关口”,大力健全“五大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队伍,明确职能,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县一级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工作机构,定员定岗。配足专职人员,确保有人做事,保障监管经费,确保有钱做事。加快“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程,切实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每个乡镇设置农业安全员专职岗位,明确专职监管人员,完善和强化监测手段,健全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乡镇一级的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和农户。在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基地和专业村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尽快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市、县、乡、基地(专业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开展全市范围的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分类型、分规模统一建档、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继续深 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和质量安全行政执法行动,重点加大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在蔬菜瓜果产区严禁销售、使用甲拌磷、氧化乐果等国家禁限用农药;在畜禽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甲醛、硝基呋喃类等禁用添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频次和抽检数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杜绝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对监督检测出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加大质量执法力度,坚决溯源,一查到底,及时解除事故隐患。
3、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依托农业高新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综合园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并以此来探索和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模式,促进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规范化使用和管理,加强农药、兽药休药期和安全间隔期制度的推广实施,努力提高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4、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市、县两级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推行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蔬菜类农产品出圃前的质量检测服务工作,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配 送中心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点),逐步建成上下结合、定量检测与定性分析结合、重点防御与区域监控结合、面上抽检与企业内检结合的较为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和质检体系。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农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
5、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经营户档案和进销货台账,完善索证索票制度,严格进货查验,严把农产品进货关。对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实施“验证抽检”入市销售,对未经认证的农产品实施“检测合格”入市销售,对检测不合格的坚决退市并按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断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广量大,必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统筹协调推进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打破条块、行业和部门分割,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1、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列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出台全市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及监管措 施。坚持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工商、质监、卫生、公安、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等制度,让生产、销售不安全农产品者付出代价,让监管不力者受到惩处,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安心。
2、建立专门监管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监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应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职责,落实专职监管人员,健全市县乡行政监管体系。抓紧解决目前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仍是挂牌单位,尚不具备承担省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的资质和条件的问题,批准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落实人员编制,尽早投入运行。
3、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应按照通过省级“双认证”要求,加快解决市级检测中心仪器购置经费缺口,将农产品检测中心正常运行经费、农产品质量行政监管经费、有奖举报等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基层检测站点、示范镇、示范市场和示范基地建设补贴资金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及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