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郑文华 刘洪春 周科
1、前言
中国是世界焦炭生产大国,焦炭产量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36%左右,焦炭出口量占世界焦炭出口贸易总量的50%以上。中国既拥有国际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炭化室高6m的现代化大型机焦炉,也还有一些以前建成的装备水平较低的中小型机焦炉。进入21世纪,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仍是中国焦化工业发展的主题。
2、中国炼焦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1中国炼焦生产现状
(1)中国的焦炭产量及出口量近十多年来,中国的焦炭总产量翻了一番还多,199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13902万t。从1993年起,中国的焦炭产量已连续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历年来焦炭产量见表1。中国也是世界焦炭出口大国,2000年中国出口焦炭1520万t,占世界焦炭出口总量2510万t的60%以上。中国历年焦炭出口量见表2。
(2)焦炉构成现状 高度分另别为6.0m、5.5m、5.0m、4.3m、4.0m、3.3m、2.8m、2.5m、2.0m的顶装焦炉和炭化室高度分别为4.3m、3.8m、3.2m和2.5m的捣固焦炉。据对中国400多家机焦企业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运行的机焦炉共l197座,设计炼焦能力为10567万t。其中,>100万t/a的焦化厂有24家,生产能力4240万√a,平均每个厂的生产能力为177万t/a;50一100万t/a的焦化厂有2l家,生产能力1413万t/a,平均每个厂的生产能力为67万t/a。中国已建成的炭化室高度>4m、装备水平较高的机焦炉接近250座,其生产能力约8000万t/a。此外,我国正在新建、改建的焦炉有60余座,可新增加炼焦能力1450万t/a。这样,“ 十五 ” 后期我国机焦生产能力可达1.2亿t。我国许多大型焦炉都没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煤和出焦除尘装置,有些还配备了干熄焦装置。绝大部分焦化厂都具备先进、科学、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焦炉的生产管理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中国尚有2500多万t/a机焦生产能力是由炭化室高度<4m、装备水平较低的小焦炉构成的。土法炼焦炉主要有以75型、89型和96型为代表的各种结构的 “ 改良 ” 焦炉和 “ 连体改良 ” 焦炉,国家已明令禁止和取缔土焦炉生产。从表l可以看出,中国的焦炭总产量中机焦所占的比例已由1995年最低时的48.2%提高到2001年的75.7%。到2002年底,中国的绝大部分土焦炉都将关闭。
(3)焦炭质量现状近年来,为适应高炉喷煤和强化冶炼的要求,中国的机焦质量有较大提高。1997 — 2001年全国机焦平均质量及出口焦炭的一般质量见表3。
2.2 炼焦生产的发展思路
(1)炼焦结构调整 炼焦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国家三部委1997年367号文件和国家经贸委1999年14号令的要求,坚决取缔土法炼焦(含改良焦)工艺设备,逐步关停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型机焦炉,制止重复建设炭化室高度<4m的焦炉。在控制焦炭生产总量的前提下,鼓励建设大型机焦炉和大型焦炭生产基地,提高焦化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
(2)焦炉大型化 炭化室加宽加高、提高单孔炭化室产焦量是焦炉的发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建设了许多炭化室高度大于7m的大容积焦炉,德国1993年进行了炭化室高为10m的单孔炼焦系统的工业试验,欧盟专家为德国刀1ysRn肋2p公司设计的炭化室高8.43m的焦炉正在建设中。目前,中国正在生产中的最大焦炉为炭化室高6m的焦炉。鞍山焦耐设计研究总院目前正在着手开发炭化室高6.5m和7.0m的焦炉。
(3)捣固炼焦技术 捣固炼焦的人炉煤中,弱粘性高挥发分煤配人量可高达70%一80%,甚至几乎可用100%的肥气煤炼焦。中国的炼焦煤储量中,气煤和肥煤分别占56%和13%,适合于采用捣固炼焦。中国已投产的捣固焦炉大多为炭化室高度<3.8m的小型焦炉。日前,中国自行开发设计的炭化室高4.3m、宽500mm的捣固焦炉已建成投产,采用经改进的捣固装置,操作效率有很大提高。
(4)除尘地面站与车载式焦炉烟尘治理技术 中国目前使用的装煤除尘系统主要形式有非燃烧法干式地面站除尘方式、燃烧法干式地面站除尘方式、燃烧法湿式地面站除尘方式以及装煤出焦二合一干式地面站除尘方式。出焦除尘系统主要形式有干式地面站除尘和热浮力罩除尘。近年来,鞍山焦耐院开发设计的干式除尘装煤车已在济钢焦化厂和昆钢焦化厂投入使用,该车是将装有袋式除尘器的干式除尘装置安装在装煤车上,具有投资省、易实施的特点,烟尘扑集率>85%,除尘效率>99.5%,烟气出口粉尘浓度<50ms/m3,符合国家环保法规要求。
(5)干法熄焦(CDQ)0Q技术不仅可以回收红焦的显热,改善焦炭质量,还可减少湿法熄焦对大气的污染,是中国重点开发和推广的炼焦节能与环保技术。中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是从日本和俄罗斯/乌克兰引进的单套处理能力为70一75t/h的装置。中国发展0Q的方向是装置的大型化与设备国产化。装置的大型化是为了与焦炉的生产规模相配套,每1 — 2组焦炉配备一套规模相当的C2瞻装置,同时以湿熄焦装置备用,以节省投资。0Q装置产生的蒸汽将用于发电、煤调湿或并人生产用蒸汽管网。
(6)煤调湿(CMC)CMC见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以其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中国第一套0见装置在重钢焦化厂投产,采用的是导热油传热方式,系统较为复杂、投资高。目前,鞍山焦耐院正在开发工艺简单、投资省的以蒸汽为热源的CMC装置,用蒸汽在列管式调湿机内与煤换热,利用烟道废气带走从煤中析出的水分,将装炉煤的水分稳定在6%左右。该工艺可使焦炉生产能力提高7.7%,焦炉加热煤气消耗量减少14%,初冷器用水减少1/3,剩余氨水减少1/3,相应的蒸氨蒸气用量减少1/2.
(7)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焦炉生产自动化是一个包含生产控制和管理自动化内容的集成系统。中国目前正在推广的焦炉生产自动化技术包括焦炉加热计算机控制及管理系统、焦炉机械动态自动识别炉号及对位控制系统、集气管压力综合控制系统、焦化厂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焦炉烘炉计算机自动测温与管理系统等。焦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为模块化结构,可根据各焦化厂情况和用户要求,一次实现所有功能或逐步实现各项功能。
(8)热回收焦炉 热回收焦炉以其较低的造价、较轻的污染和较好的焦炭质量等特性,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焦化工作者的关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在积极开发和建设这种热回收焦炉。美国太阳公司建成的热回收焦炉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中国首创的捣固装煤热回收焦炉试验炉已建成投产,现正在进一步完善中。这种焦炉适合于在没有煤气用户或缺乏电力的地方采用。
3、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3.1 焦炉煤气净化现状 目前,中国正在生产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很多,主要包括冷凝鼓风、脱硫、脱氨、脱苯等,在净化煤气的同时回收焦油、硫磺、硫铵或氨水、粗苯等化工产品。中国煤气净化工艺一般均采用高效的横管初冷器来冷却荒煤气,几种不同的煤气净化技术主要表现在脱硫、脱氨工艺方案的选择上。脱氨工艺主要有水洗氨蒸氨浓氨水工艺、水洗氨蒸氨氨分解工艺、冷法无水氨工艺、热法无水氨工艺、半直接法浸没式饱和器硫铵工艺、半直接法喷淋式饱和器硫铵工艺、间接法饱和器硫铵工艺、酸洗法硫铵等。脱硫工艺主要有湿式氧化工艺(如以氨为碱源的用法、Hzc法、M)F法及以钠为碱源的从)A法、P16法)和湿式吸收工艺(如氨硫联合洗涤的AS法、索尔菲班法及真空碳酸盐法)等。中国煤气净化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煤气用户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来满足用户对不同煤气质量的要求。
中国煤气净化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煤气用户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来满足用户对不同煤气质量的要求。煤气脱硫是中国正在推广的强制性环保措施。引进的脱硫方法由于工艺复杂、投资高,仅在大型焦化广得到应用。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自行开发的改良从叭法、H)S法和In)F法脱硫工艺。改良从叭法及PI)S法以钠为碱源,脱硫效率高,塔后煤气含H2S可降到20m8/m3以下,符合城市煤气标准。In)F法脱硫是采用In)F为催化剂、以煤气中的氨为碱源的脱硫新工艺,脱硫塔后煤气H2S含量小于200m8/m3,满足中国工业用煤气质量标准。
3.2 焦妒煤气综合利用现状 按2001年产焦12406万t计算,全年焦炉煤气产量约为530亿m3。其中与3000万t土焦相伴产生的约128亿m3煤气在炼焦过程中全部被烧掉,机焦炉产生的煤气则经过净化后,除部分用于焦炉自身加热外,剩余煤气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利用
钢铁联合企业中的焦化厂,绝大部分焦炉均为复热式焦炉,一般采用高炉煤气加热,所产生的焦炉煤气经净化后供给炼铁、炼钢、轧钢等用户。作为城市煤气气源厂的焦化厂,绝大部分焦炉也为复热式焦炉,可采用焦炉煤气加热,也可采用发生炉煤气加热,所产生的焦炉煤气经净化,达到城市煤气标准后供应城市居民用户或工业用户。目前,以生产焦炭为主的独立焦化厂,如山西在土焦改机焦过程中新建的许多焦化厂,除少数焦化厂所产的煤气供应城市煤气或工业用途(如锻烧高铝钒土、金属镁等)外,大部分焦化厂的剩余煤气用于发电。在中国,产生大量剩余焦炉煤气的主要有两类焦化厂:一是以生产焦炭为主的独立焦化厂,其生产的焦炉煤气既不能供应城市用户,又没有合适的工业用户;二是目前供应城市煤气用户的焦化厂,如北京焦化厂、天津煤气厂、上海焦化厂等,在采用天然气取代焦炉煤气供应城市煤气用户后,焦炉煤气没有合适的用户。这些过剩的煤气迫切希望找到经济、合理、高效的综合利用途径。
3.3 焦妒煤气综合利用发展思路 焦炉煤气中含有55%一60%的H2、23%一27%的CI儿、5%一8%的Co,低位发热量17900均/m3,不仅是优质的气体燃料,还是理想的化工合成原料。因此,焦炉煤气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应从燃料和化工原料两条思路上考虑。
(1)开发利用煤气的联合工业用户 焦炉煤气作为洁净的气体燃料,若用于生产水泥、建材、耐火材料,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如山西菜焦化厂利用自产的焦炉煤气焙烧高铝钒土,利用焙烧高铝钒土的余热生产蒸汽供全厂蒸汽用户,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市场,还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开发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的化工合成项目 焦炉煤气是制造合成氨的理想原料。氢气是合成氨的直接原料气,焦炉煤气中含有55%一60%的氢气,其它成分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经转化、变换、脱碳等工序制得纯氢气,然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近年来,随着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焦炉煤气制合成氨的投资和电耗进一步降低。山西焦化集团从20世纪70年代建厂时就配套建成了焦炉煤气合成氨装置,并生产尿素。焦炉煤气同样是合成甲醇、二甲醚的理想原料,其本身含有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的原料气It、Co和Cq。焦炉煤气经过部分氧化蒸汽转化后,气体中H/C(A=3.o,接近合成甲醇和二甲醚的最佳值(/三2.05 — 2.15)。而以煤和重油为原料生产甲醇和二甲醚时,由于氢碳比偏低,帚增加变换、脱碳装置,流程长,投资大。
甲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而且可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目前山西省开发的以甲醇为燃料的清洁燃料汽车已成功投入使用。山西省正在筹建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基地。二甲醚具有优良的混溶性,易溶于汽油和水,可替代柴油用作清洁汽车燃料,也可替代液化气用作民用燃料,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3)焦炉煤气用于制氢 焦炉煤气是制氢的理想原料,其所含的55%一60%的氢气可通过变压吸附法生产纯度为99.9%或更高的氢气。氢气是化学工业合成的重要原料气之一,还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还原剂和氢化剂。在电子工业中,氢是制取半导体材料 —— 硅的重要原料。气象上用于探空气球。氢已成为运载火箭航天器的重要燃料之一。可达到零排放的无污染高效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已投入试验运行,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陆续推出该类型汽车样车。氢能的应用范围今后必将不断扩大。
(4)焦炉煤气甲烷化供城市煤气用户 对目前供应城市煤气用户的独立焦化厂,在天然气进入城市后,也可对焦炉煤气进行甲烷化,将其热值提高后掺入天然气管网供应城市煤气用户。日本东京瓦斯鹤见工厂即是如此。
(5)焦炉煤气发电 焦炉煤气哲时没有合适用途时,也可用来发电。焦炉煤气用于电厂锅炉时,其热效率可达90%,利用锅炉生产蒸汽发电,发电后的蒸汽还可供焦化厂生产用。焦炉煤气也可直接用于燃气透平机发电。中国利用航空发动机自动研制的焦炉煤气透平发电机已在陕西焦化厂及究州矿务局焦化厂得到成功应用。
(6)焦炉煤气用于直接还原铁 钢铁联合企业中,焦化厂生产的含有大量H2和0儿的焦炉煤气本身就是还原性气体,将焦炉煤气送入热裂解炉中,其CI几经加氧催化裂解,即可得到含H274%、0225%的还原性气体,可直接送入气基竖炉生产海绵铁。由此而促成的高炉一直接还原铁一焦炉的联合流程是高炉流程工艺技术的自身完善,是钢铁生产向短流翟过渡的必由之路。
4、焦油加工现状及发展思路
4.1 焦油加工现状 2001年中国煤焦油产量为400万t左右。煤焦油是由多种复杂的混合物组成的,目前已从中成功分离出来的有500多种。煤焦油和加工产品是冶金、化工、医药、建材、交通、通讯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煤焦油加工工业是随着炼焦工业而发展起来的,焦油加工部门一般作为焦化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而建
设。中国目前拥有煤焦油加工装置的企业有50多家,焦油加工能力约270万t/a。中国的煤焦油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建设大型的焦油集中加工厂,焦油集中加工的规模已达到150万t/a,单套装置的加工能力达到了50万t/a,提取的产品品种达到了200多种。中国现有的焦油加工装置主要分散在各焦化厂,单套装置的加工能力小、产品品种少。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是宝钢于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a,单套装置加工能力13万t/a,产品品种26种。其余分散在各焦化厂的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能力除鞍钢为25万√a、武钢为20万t/a、本钢为15万√a外,其他的只有5 — 10万t/a,产品品种10余种。中国与德国煤焦油加工状况对比见表4。我国在 “ 六五 ” 期间就积极倡导对煤焦油进行集中加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集中的大型焦油加工厂建成,正在筹建的有上海、河南、山西等地的4 — 5家企业,建设规模分别为10 — 30万t/a不等。
4.2焦油加工的发展思路
(1)发展焦油集中加工 规模经济性作为一般的经济规律同样适用于煤焦油加工业。由于煤焦油本身的特殊性质,欲提取煤焦油中含量<1%的组分,只有对其进行集中加工才具有经济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煤焦油加工的规模越大越好。煤焦油加工的实践表明,焦油加工的起始经济规模应达到20 — 25万t/a。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的焦油加工业就向集中加工这个方向发展。实现煤焦油集中加工和单机装置大型化,不但有利于提高工艺装备水平、自动控制水平和余热利用率,还为焦油馏分的深加工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同时,由于集中加工,还可大大减少分散的加工点,可最大限度地采取环保治理措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目前发展焦油集中加工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可采取各焦化厂之间合并或集中处理的方式,也可采取独立专营的煤焦油产品公司来集中加工各焦化厂的煤焦油。提供原料煤焦油的各焦化厂,可按提供焦油的数量入股,并按提供的焦油数量对赢利部分进行分红。这样不仅可确保集中加工厂的原料焦油来源稳定,还可利用集中加工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及数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发展焦油馏分集中加工 在焦油集中加工的基础上,中国宜进一步实施焦油馏分的集中深加工,各焦油加工企业不宜搞小而全的馏分深加工。焦油馏分集中加工的发展思路,应是同一区域或相近区域内的几个焦油加工企业,将同一馏分分别集中到一起加工,一个焦油加工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一种或两种馏分的深加工,这样,馏分深加工的规模则相当于几个焦油加工企业规模的总和。各焦油加工企业可按提供的馏分数量人股,并按提供的馏分数量对赢利部分进行分红。宜实行集中加工的馏分包括酚油、荼、洗油、原油等。实现馏分的进一步集中深加工,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同一化合物在馏分中的集中度,大幅度提高馏分加工的深度,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选择适合于国情的焦油加工工艺路线
目前焦油加工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以生产碳素原料(制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路线,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以最大限度提取单体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路线。在选择焦油加工工艺路线时,不但受冶金生产状况的制约,更要受到石油化学工业整体状况(从产品、规模到加工技术)的影响。精细化工的发展远景要求煤焦油加工必须改变产品结构,多从煤焦油已被鉴定出的几百种化合物中分离出贵重产品,以及利用衍生物的方法进行加工。同时,为保证电极工业对优质碳素材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还要开发以煤焦油沥青来生产
优质的碳索石墨材料和碳素纤维等产品。因此,两种煤焦油加工工艺路线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应两者兼顾,上海宝钢所建设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就是中国煤焦油加工的一个典型代表。
5、粗苯加工现状及发展思路
5.1 粗苯加工现状 2001年我国粗苯产量为l10万t左右。同煤焦油加工装置相似,我国粗苯加工工业也是随着炼焦工业而发展起来的。粗苯加工部门一般作为
焦化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而建设。中国目前拥有粗苯加工装置的企业有40多家,加工能力约70万t/a。20世纪50年代初期,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就开始发展粗苯集中加工,单套装置的处理能力已达到8 — 10万t/a,并相继采用催化加氢精制代替了传统的硫酸洗涤法。我国的粗苯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主要表现在单套装置的加工能力小,绝大部分组苯精制装置采用的仍是20世纪50年代的酸洗法工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是宝钢焦化厂和石家庄焦化厂从国外引进的粗苯加氢精制装置,单套装置处理能力5万t/a。粗苯加工规模最大的为宝钢焦化厂,年加工粗苯ll万t,其余分散在各焦化厂的粗苯精制装置加工能力只有1 — 3万t/a。5.2 粗苯加工的发展思路
(1)发展粗苯集中加工 粗苯加工的目的是从粗苯混合液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提高粗苯集中加工装置的单机处理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收得率和质量,并减少分散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粗苯精制的最小经济规模应为5万t/a。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粗苯加工的规模越大越好。粗苯集中加工的发展思路应是同一区域或相近区域内的焦化厂,将粗苯集中到一起加工,各企业按提供的粗苯数量人股,并按人股的粗苯数量对赢利部分进行分红。
(2)选择适合于国情的粗苯加工工艺 粗苯精制工艺主要有酸洗法和加氢法两种。酸洗法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粗苯加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灵活、设备简单、材料易得、能在常温常压下运行等优点。但与加氢法相比,存在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环境保护差(初馏分、再生残渣、酸焦油至今无有效的治理方法)等致命缺点。加氢法是国外已普遍采用的一种粗苯加工方法,其突出的优点是苯类产品的收率高(比酸洗法高8%一10%)、产品质量高(尤其是含硫低)、环境保护好(几乎没有外排的废渣、废液、废气)和经济效益好。我国粗苯加工工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氢精制。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建设粗苯加氢精制装置的条件。除了主要设备和仪表外,其余创国内都可以制造;国内以焦炉煤气为氢源用变压吸附法生产纯氢(99.9%)的技术成熟;国内已引进投产的莱脱法(量t01)加氢装置(宝钢)和溶剂法加氢装置(宝钢、石家庄焦化厂)则为我国粗苯加氢精制装置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结论 跨人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从炼焦生产大国向炼焦工业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在以大型机械化焦炉替代土焦和中小型机焦炉的同时,以先进的环保、节能和自动化技术改造现有焦化生产企业,应是本世纪近期中国炼焦工业要实现的目标。
第二篇: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镇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工业可依托的资源优势是我们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走名优特新专之路,是工业发展的着力点。
一、我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在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经济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工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社会投资、拓宽了就业渠道、增添了市场活力。2008年末,全镇工业企业14个和个体工业达86个,其中,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有10个,个体户74个,分别占工业企业个体工业的71.4%、86%,其中:从事农副食品加工和饮料制造业的只占个体工业8%。
我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大、规模小,多数为家族式企业和小作坊式粗加工企业,制作技术简单,科技含量低,加工增值能力不高,且绝大多数分布在农副食品加工和茶叶初制业等附加值低的行业,与“打造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创名优特新专品牌”的构想相差甚远。全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含个体工业)主要为粮食、食品加工业36个;豆制品制造业6个;茶叶加工业42个、木材加工及竹制品9个、缫丝和山核桃加工业各一个。
畜牧业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都保持增长。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我镇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并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周边地区都是农业区,这为我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二、关于我镇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数量少,增长缓慢,规模太小。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交通不是十分便利,从外引进其它企业落户我镇比较困难。由此可见,依托富有的农产品资源,做大做强我镇的加工企业,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走名、特、优、新、专的发展之路,是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如何实现这一构想呢?
1、政府要加强服务,打造诚信,建立经济发展宽松的软硬环境,真正让政府成为优质服务政府。
2、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做到有什么资源就创办什么加工业。
3、坚定不移地走“公司+农户+新农村”建设之路,营造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基地,让企业与农户共生共荣,促进新农村建设。
4、推进企业改造,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我镇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规模小、生产不稳定、竞争能力不强,要通过发展产业集群,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弱弱联合、弱强兼并、强强联手,破解规模小、资产少、人才不足、信息欠缺等难题,实现企业之间的大合作,实现联合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企业的规模,以提高全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走名、特、优、新、专的发展道路。
5、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我镇自主品牌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实现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用新的流通理念、新的经营模式和新的技术提升商业水平。
6、我镇企业要在产品内涵上从资源消耗高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潜力大的方向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在经营方向上由内向型经济逐步朝外向型经济转变。
第三篇:工业发展总体思路
工业发展总体思路
今年的工业工作,总的思路就是一个目标,三项措施。一个目标:就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
三项措施:就是突破大项目,培植大企业;强化协调服务,提升发展速度;加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确保发展质量。
一、突破大项目,培植大企业
今年要重点培植30家骨干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景芝酒业和柠檬生化两家企业过20亿元。在去年6家企业进入潍坊市百强企业的基础上,力争达到8家,包括:景芝酒业、柠檬生化、鲁安药业、山水水泥、供电公司、奥宝化工、长安铁塔和惠康饲料。
1.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加快产业聚集。对市经济开发区和低碳产业园,实行“腾笼换鸟”和“零地招商”,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投资强度,着力引进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和以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的项目。对城南工业园,加紧制订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园区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进度,尽快形成良好的项目落地条件,引进落户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对民营经济园,分行业、分门类加强管理,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和资源合理配置,引
进一批产业链上下延伸的项目,加速产业聚集。比较大的项目都有园区,争取一个大项目一个园区,突出特色和亮点,建成扑热息痛工业园、柠檬酸工业园、散热器工业园、铁塔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
2.力促新项目开工,培植新的增长点。今年已经确定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7个,总投资达到162亿元。关键是抓好新项目的开工建设。要求有关部门盯紧靠上,及时掌握项目信息,特别是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群策群力,迅速解决。已确定的18个分三批奠基动工的项目,抓紧筹备,确保按期动工。一期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33.7亿元。分别是:总投资15.7亿元的景芝酒业公司生态酿酒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海邦科技公司液压总成机械制造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潍尔达钢管公司年产8万吨矿用液压精密钢管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鲁安药业有限公司4000吨DC级扑热息痛扩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潍坊昌安金具公司新型输变电设备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外贸食品公司搬迁扩产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长安铁塔扩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长彤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制药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06亿元的信川机械公司年产2000台(套)安全节能包装机械项目、总投资0.6亿元的鲁派食品公司三期项目;二期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5.7亿元。分别是:总投资1.9亿元的潍坊凯沃机械公司柴油机项目、总投资2.29
亿元的潍坊合泰住建公司年产30万㎡节能集成建筑材料及1万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项目、总投资1.01亿元的黄河食品公司新建分厂项目、总投资0.5亿元的德成光大饲料加工项目;三期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13.65亿元。分别是:总投资10亿元的柠檬生化谷朊粉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博翔机械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电机一厂年产5万台新型节能电动机项目、总投资0.35亿元的中荣新能源科技甲醇汽(柴)油项目。
3.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成立行业或产业协会,带动集群发展。重点建设玻璃钢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业集群、铁塔产业集群、环保机械产业集群和灌装机械产业集群。
4.整合有效资源,拉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今年要力促企业尽快退城进园。主要包括:总投资2.3亿元的电机一厂年产5万台新型节能电动机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外贸食品公司搬迁扩产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长安铁塔扩产项目、供电公司东郊站以及通用机械、博莱特、安泰玻璃等企业的退城进园项目。
二、强化协调服务,提升发展速度
1、成立工业工作领导小组,理顺管理体制。对工业企业,不分隶属关系,由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对企业遇到的问题集中解决。对市级领导包靠的企业和项目,重点是抓好落实;没有包靠领导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加快推进。
2、突出服务内容。一是协调好项目基础建设配套。重点协调好项目区建设土地指标、水、电、汽、燃气等基础配套建设,项目用地优先供应重点项目,既要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又要节约土地资源;供变电设施、电网建设优先保证三源铝业铝合金汽车板、柠檬生化谷朊粉、奥宝化工葡萄糖胺、恒安散热器节能环保工业园、潍尔达钢管等重点项目供应,力促220KV云湖输变电工程、110kV翠山站新建工程今年开工建设,争取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二是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协调好相关单位,优化手续流程,加快立项、规划、土地、建设、环评、安评、能评、地震、人防等前期手续办理,打造良好的项目建设软环境。三是做好项目包装,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跑部进省,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上级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项目建设。
3、提高企业和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提高境界,树立标杆。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山东信川机械、鲁安药业、柠檬生化、恒安散热器、科灵空调等企业加快上市准备工作,争取率先突破。制定有关政策,充分调动镇、街道抓工业的积极性,具备条件的项目在当地落户,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向低碳工业园聚集。
4、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和品牌建设,加快专利成果转化,争取新建潍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柠檬生化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景芝酒业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加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确保发展质量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推广一批节能技术和装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执行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控“两高”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对标降耗”活动,使重点能耗企业能耗水平明显降低。实施一批节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健全节能减排督查和调度机制,确保刚性完成潍坊市政府下达的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不遗余力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举办安全生产及用电安全培训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电力执法大检查,定期排查隐患,及时整改,严防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当前工业经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确保首季开门红,为此,要抓好三点:一是做好指标分解落实。参考历史数据,结合各行业波动特点以及重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按照总体不低于全年任务23%的进度,规划一季度任务指标,将工业主要指标按企业逐月分解,逐月落实,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实现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二是做好动态跟踪,及时调度。对企业实际完成指标情况跟上检查和监督,坚持月初安排,月中跟踪,月末调度,对影响工业运行的重点问题,及早发现,及时解决,保障顺利完成各月度任务,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三是加强指导,提高质量。定期召开调度会,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帮助重点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各项指标间的平衡关系,提高数据质量。同时全面跟踪新投产项目进度,对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督促办理入库手续,争取早入库早见效。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摘要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阐述了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论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发展思路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1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对国内农业的各种扶持和补贴,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波动将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从总体上看,成绩是主要的。解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农业机械,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机装备总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发展势头正在加快。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同时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如: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1-2]。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
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新时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3-4]。因此,农业机械化最终要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3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化为稳定和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做出了贡献,并通过转化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央1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我国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三农”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变化,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快的要求。
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
4参考文献
[1] 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2] 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3] 伦冠德.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5):247-249.[4] 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
第五篇: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20101213
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2-13 15:01:12.0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的大飞机计划、航天的嫦娥计划和轨道站计划、核电站建设计划以及不断发展的化工、冶金、汽车、医疗、海水淡化和体育休闲业等,都对钛及其合金制品提出了更多的质和量的要求。
1948年,美国用镁还原法制备出2吨海绵钛以后,随即进入海绵钛的工业化制备阶段。日本、前苏联和中国也相继开始了钛的冶炼和加工技术研究。
我国钛工业发展概述
中国钛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创业、成长和崛起三个阶段。
1954年至1978年是创业期。这段时间,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中国进行了钛勘探、采选、冶炼、加工、应用的技术研究及工业试验,建立于以遵义钛厂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代表的钛冶炼、加工骨干企业,实现了钛的产业化。建立了钛勘探、采选、冶炼、加工、应用和研究这一完整的钛工业体系,为国家许多重点国防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钛制品。
1979年至2000年是成长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钛工业在冶炼、加工、应用技术和新合金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钛及其合金的应用推广工作。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国有企业逐步开始改革改制,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钛应用和钛加工领域,大量的钛制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总之,成长期的22年,中国钛工业的进步是渐进而扎实的,为新世纪的腾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1年至今为崛起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钛工业伴随着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暴发性增长。以2000年中国海绵钛产量1751吨、钛加工材产量2206吨为基数,2008年,中国海绵钛生产了49632吨,增长了27.3倍;钛加工材生产了27737吨,增长了11.6倍。2008年,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海绵钛的产能和产量均超过万吨;宝钛集团钛锭产能达20000吨/年,实际生产钛加工材也达10000吨,中国已拥有了两个世界级的钛工业大厂。钛加工材在化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电力、轻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钛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国民经济仍处在强劲发展的时期,也处在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大飞机计划、航天的嫦娥计划和轨道站计划、核电站建设计划以及不断发展的化工、冶金、汽车、医疗、海水淡化和体育休闲业等,都对钛及其合金制品提出了更多的质和量的要求。
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建立了钛的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科研这一完整的钛工业体系。同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钛合金体系和钛工业标准体系。
中国海绵钛的产能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共生产海绵钛49632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8.7%;生产钛加工材27737吨,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1.4%;钛加工材消耗量为24068吨,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已拥有海绵钛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海绵钛大厂——遵义钛厂,拥有钛加工材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钛材大厂——宝钛集团。
“十二五”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品提出了更多的质和量的要求。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建立了钛的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科研这一完整的 钛工业体系。同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钛合金体系和钛工业标准体系。中国海绵钛的产能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08 年,中国共生产海绵钛 49632 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28.7%;生产 钛加工材 27737 吨,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21.4%;钛加工材消耗量为 24068 吨,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拥有海绵钛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海绵钛大厂——遵义钛厂,拥有钛加工材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钛材大厂—— 宝钛集团。“十二五”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大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节 能减排,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把中国初步建设成为世界钛工业强国。“十二五”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海绵钛和钛锭的产能控制在 10 万吨/年左右,其中海绵钛 1 级以上品级率≥70%,优质钛及钛合金锭的产能占总产 能的 50%以上。2.提高钛产业的聚集度,形成 3-5 家世界级的大企业(海绵钛或钛锭的产量过万吨)。3.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全流程海绵钛能源单耗降到 26000 千瓦时/吨。4.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钛及其合金大型锻件、型材、挤压管材、钛带和钛焊管的国产化。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5.有力促进钛制品的出口,力争实现海绵钛和钛加工材出口率(出口量和生产总量的比值)均达 30%。6.尝试建立稳定、互赢的产销主渠道,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同业关系。钛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钛冶炼节能降耗技术开发。通过氯化、精制、还蒸、镁电解的新技术开发及其优化组合,使海绵钛生产过程的总 电耗由 34000 千瓦时/吨下降到 26000 千瓦时/吨,接近日本水平。2.钛及钛合金先进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冷床炉的钛及钛合金锭纯净化技术研究,掌握冷床炉熔炼钛合金锭的 成分控制技术和成分、组织、均匀化技术,生产出符合国际和美国 AKS7380 技术标准的大型钛锭; 通过钛及钛合金挤压技术开发,生产出能满足航空航天、舰船和海洋石油开采的挤压型材和管材; 通过钛带制备技术开发,生产出满足钛焊管、板式换热器和钛钢复合板要求的钛带。3.钛及钛合金的新应用开发。通过钛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大力推广钛在建筑业、
、汽车、生物医疗、钢铁、体育休 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既拉动钛行业本身的发展,又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鼓励形成多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一是加强钛及钛合金的应用基础研究;二是为钛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 的整体素质;三是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5.鼓励钛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参股或是形成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从而建立稳定、互赢的产销主渠道,形成既 竞争又合作的局面,探讨避免市场过度波动的机制。6.加强行业培训和信息交流,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强、做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7.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建好行业的信息交流平台、产购销平台、办公平台,增加行业的凝聚力。
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钛及其合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是支撑高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其冶炼和加工属高技术领域,建议国家出台各项措 施的时候,进一步明确钛产业属高技术领域。建议国家加大对钛产业技术进步改造的投入,重点加强对钛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促进钛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完善钛的出口税收政策。维持和稳定钛加工材的出口退税政策;真正把海绵钛当做高技术产品,实行 9%的退 税政策;钛粉是在海绵钛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氢化法或雾化法等方法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 加值,建议退税率为 13%;钛带、钛合金精铸件、钛粉末冶金件、铌钛超导合金均是极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品,建议实行 17%的退税政策。鉴于目前钛冶炼及加工的产能(包括在建的)已基本满足现时的需求,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停止审批钛冶炼、加工的简单扩能项目。支持和鼓励部分半流程方式生产海绵钛的企业进行全流程改造,以增加其后续发展能力。拓宽钛行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技术实力、有发展后劲企业上市融资;对钛行业的技术改造、重组、并购项 目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中小企业是行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于活跃市场,促进钛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 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强。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有关项目中设立“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 专项”,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定期召开与行业协会的联席会,传达国家政策,了解行业情况,制定 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相关连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