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

时间:2019-05-14 04: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

第一篇: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

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建平实验学校 徐军)当前,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时政新闻点评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必有内容和固化 程序。以时政新闻素材为背景开展时政教学,既符合政治学科的思想教育要求,凸显了广义 的政治教育功能;又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外素材资源很好地服务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是沟 通“两个课堂”,实现“大政治”教学环境的自然结合点,也是提高政治课学习兴趣和教学 效率的“增长点”。因此,从它走进课堂开始,就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因 素,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完全可以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政和生活素材是政治课课堂教 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蕴藏了好多教育资源的“近海大陆架”。但是,我们也注 意到,随着时政点评被设置为一种固定的课堂组成部分,其单一的模式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 “形式”的东西,千篇一律的点评方式似乎已开始制约和限制它所应发挥的作用。因此,如 何拓展时政教学的形式,更好地利用好时政新闻点评来有效地促进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关于时政新闻点评的准备:精心选材与合理指导。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开场白对于 一场成功的演出有多么的重要。课堂前五分钟正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做为课堂最 有效率的教学环节之一,就应该让5 分钟的点评产生它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课前的认真准备 是必要而且是充分的。否则,质量不高的点评可能会多少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能会使 当事人和其他同学不能从中接受到正确而有益的信息。高质量的点评,首先要求在选材上选择一些比较典型新颖,主题集中,观点鲜明,符 合班级同学的兴趣要求或容易激发大家共鸣的素材。时政新闻一般有时效性,选择近期大家 关注的热点就更能引导大家的讨论参与。譬如不少中学生喜欢的“台湾问题”“姚明”等等,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这样的素材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点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毕 竟点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服务。因此,事先要求学生能熟悉教材,对教材知识“心中有数”结合教材内容去寻找素材,“有的放矢”才能“收放自如”。这是一 个寻找理论“论据”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教材熟悉和理解的良机。由于学生在选材时具有随 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就要求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将素材和点评提前和老师简单交 流,对学生的点评中的不足教师也不急于当面指正,而是可以用“示错法”演示给课堂,教 师通过总结可以补充和完善。但“指导”不是“代劳”,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在形式上,准备过程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形式。素材的选择,可以采 用一周一篇的“时政新闻剪报”的形式,发动每个学生每周积累一个素材,教师在批阅当中 有发现比较优秀者,也可指定进行发言交流。二,关于时政新闻点评的过程:互动交流与画龙点睛。我们所见的时政点评形式都是 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一两个同学上台发布新闻然后点评,而后教师再做总结性点评,接着开 始新课讲解。但是如果放手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问,可能会彼此启发而更容易达成共识或 互相补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才是真正把课 堂还给了学生,也才能在参与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这个 环节中只起协调或启发作用。可以“坐山观虎斗”,乐享其成。从点评的方式上,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形式直观地将素材 和点评内容展示给班级同学,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而造成的一些缺陷。使 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地为别人所看见和理解,起到更好的效果。一些同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方 面的特长就可以充分得到运用。教师在期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点评的内容做简短的总结,以及如何将时政点评 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总之,时政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以学生为 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二期课程改革”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基本理 念。在课堂开辟出了一块供学生自由播种的空间,它也符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 育思想。符合兴趣学习的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在参与的基础上体验自 主学习的成功乐趣,容易走进学生心灵,体现政治„悟“的自我塑造功能。重要的是,它为 政治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以教材为依托,体现它在本质上的例子“示范”作用,弱化其作 为“照本宣科”和“读书至死”的死教材,以变化更新的即时新闻为素材,更容易激发学生 情绪上的认同和共鸣,可以辅助对教材内容真正的理解,“强化”“活化”教材理论。时政新 闻点评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灌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研究过程:搜集 素材----整理加工----分析综合----表演展示,学生运用最基本的科学手段或方法培养动手 能力。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对时事的敏感性,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时政点评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进 学生心灵,也才能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学习贵在读书,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贵在读书,开展拓展性阅读则是学生有效读书的一重要形式。拓展性阅读,使阅读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资料由教材拓展到课外读物,融课内外阅读于一体,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我就小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一、更新理念,勇于拓展

语文课本选入的课例皆是经典之作,堪称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沉淀了各民族乃至全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但是,仅凭借一本语文书是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必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并做一些科学的补充。

信息时代,学生掌握的知识门类越来越多,而社会所给予教育的时间却相对恒定。教育时间的恒定性和阅读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渠道”正被广泛接受,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是语言学习的天地,生活也是语言学习的课堂。

二、以人为本,合理拓展

拓展性阅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因人而读,不求统一。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年龄的大小,季节的变换等适时、适量合理拓展,不应面面俱到。

好读书,读好书。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学生鉴别能力。

三、教给方法,有效拓展

阅读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方法的渗透与指导,让知识掌握在方法之上,“活”在方法之中。

学生须掌握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批注阅读等,应摒弃空洞机械的训练,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

课内阅读,要学生“记住最该记住的东西”。课外阅读,注意对内容的筛选,把握书面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形成对读物内容的认识。

四、有机整合,多向拓展

平时经常听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却很少听说学生对读书、看报、看电视不感兴趣,这说明语文教学存在着课内外彼此割裂的现象。如果将有一定联系的课内外阅读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这就有利于他们发现,理解这种关系,从而顺利地进行概括、推广,实现知能、方法、情感的迁移。

活动方式一:课内外相关链接。老师以课本内容为主,选取与其相关联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引领指导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了解的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活动方式二:变换方式——变读为听。

小学生受阅读受识字量和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遇到阅读障碍。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听书。读听整合,学生“听”的兴趣很容易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有兴趣的“听”书也很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活动方式三:变换方式——变读为说。

举办读书故事会,读书鉴赏会,让学生自主评说读书的内容、感悟,把读来的内容变成自己感悟的东西,并有序地说出来,这也是训练学生语文技能的一有效途径。读说整合可使学生记住读的主要内容,强化理解,锻炼想象力。读写整合,既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又可使学生表达思想,实践读写技能。

活动方式四:变换方式——变读为写。

学生读后是有感悟的,对于感悟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写出来。为此,教师可以选定某些经典文章,鼓励与引领学生改写、续写、补写,在各种“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写作的技能、写作的思维,培养语文素养。

活动方式五:变换方式——变读为演。

选取学生喜读乐见的文章,让学生自主结合,设定角色,编演课本剧,在学生的编写与演出中,学生就加深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培养了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与素养的四个有效途径。四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妙用听、说、写三者于拓展性阅读之中,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的,一定会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与素养的。“读”是学好语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性阅读其目的都是引领学生“读”,引领学生做好“读”。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扎实有效的拓展性阅读是实践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思品课外拓展性作业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思品课外拓展性作业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课外拓展性作业是指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促进学生道德情感体验深化的作业。通过现场确认,课堂汇报展示、体验深化、教师寄语等环节的评价,可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整个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论,符合课标要求,但也存在许多困惑,有待不断完善。【关键词】:拓展性作业;评价;活动;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的综合性课程,应该说就是其实质来讲是一门德育课。德育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和主体性生成的基础,亦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作业是每门学科巩固、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思品课同样也需要作业,但由于思品课的特殊性,其作业不能限于课堂的或仅限于书面的作业,必须开发和布置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实践性作业,才能实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目的。这种作业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获得直接经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体念的作业。

我在思品战线上工作三十多年,习惯上要布置两套作业,一套是课内或校内要完成的书面知识性作业,一套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可以是口头演讲、组织调查、探究、体验,也可以是动手去操作的作业。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上级的考核体系不健全,社会、家长等都缺乏对此作业的认同。但出于对社会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我们还是坚持依照课标的要求走下去。在这样缺乏认同和考评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都不高,出现活动是布置了,也开展了,但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活动流于形式。近几年,针对这种状况,我摸索出了一套评价课外拓展作业的做法,使课外拓展作业的每个环节都得到关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对课外拓展作业的参与性(出勤)和过程性(过程)进行认定,由相关的人员提供确认,再由学生代表或小组长在班级中口头汇报,叙述活动的经过,谈体会、收获,并展示相关成果,然后通过试题和小论文、周记等进行体验反思、认识深化,最后由教师评定等级、撰写评语、提出建议。整个过程体现出评价的完整性和认识的不断深化。

1、过程监控

课外拓展性作业,一般都在室外、校外进行,学生活动的空间变化很大,人员分散,时间跨度大,教师很难对每个成员进行有效监管,也谈不上有效的评价。但这种作业的评价,过程胜于结果,我们侧重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我设计了活动《作业评价手册》。

①手册分成三大部分:活动作业要求(参与活动组织要求、纪律要求、报告撰写要求等),活动作业程序(培训人员、明确分工、组织实施、表册记录、成果收获汇报、体会与反思等)、活动作业评价(活动作业评价办法、标准)。

②《活动登记表》是手册中间部分的主要内容,这张表格主要记录活动主要过程,并必须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表格上载明: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名称、内容经过、负责人姓名、成果材料目录等,表格中还有现场相关人员的签字栏,分别由家长签字评价、社区(村委)负责人签字评价、其他见证人评价签字,组长汇报签字、最后教师以电话、走访等形式进行抽查。做到基本了解情况,过程在监控范围之内

③对《登记表》内容组长还要作简要的汇报,以证实其真实性。总之,通过《手册》的实施,使课外拓展作业的参与人员明确作业基本要求,作业开展程度及评价方法,并保证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对每个成员的参与情况,表现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今年开学初,结合课文教学,我们依据课标建议,布置了一道“为老人服务”的小组集体作业,主要落实课文《珍爱生命》中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要求。全班 2

分成三个组,一个组负责镇敬老院的卫生打扫,对镇敬老院的门窗、地面、卫生间、厨房认真打扫;另一个组负责为敬老院老人洗脚、叠被子;另一个组为老人洗衣服。这一活动安排在中国老年节前夕,活动由教师联系好后,各组长带队,自行完成,整个活动受到全体老人的欢迎和赞扬。每个学生在这过程做了什么,是否积极参与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依据事先安排,各个同学都带回了表格,经我们的初步核实,学生表格上反映的基本属实。初一年级课文《学会拒绝》结束后,我们设计了“调查未成年人进营业性网吧情况”的作业,六个人一组,共三个小组,分别对镇区内七个网吧进行暗访,逐一查清在当天进营业性网吧的未成年学生,并了解了其他时间经常性进网吧的未成年人数,前后用了一星期多的时间,而且又不直接问老板调查。三个小组成员都写出了具体了解到的学生姓名,对这次的过程评价,学生主要将表格给被查学生的家长签字,教师电话核实。

2、课堂展示

课外拓展性作业过程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的重点,但其成果或结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其结果的汇报展示,使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其过程,在对作业的评价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堂汇报过程,让小组长或组代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介绍其活动开展的经过和每个成员的表现,介绍取得的成果或体会感想。最后由全班同学给成员评定等级,分为A、B、C三等,这个等级作为教师最后评定参考依据。

有一个小组在汇报给老人洗脚时,介绍了黄鸿斌同学为一位长期卧床老人按摩的情况,并用照片作证明,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黄鸿斌同学自己也讲了自己的感受,他觉得为别人做了好事,得到赞扬很开心,觉得自己以后还更应该多做好事。汇报过程中,有的展示照片,有的展示活动报告,有的谈体会,谈困难。

经过这一过程的评价,同学们参与情况更加清楚,认识和体验情况也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也会促进每个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拓展 3

作业,起一个约束、促进的作用。

3、体验深化、拓展性作业其根本的目的就是深化课文知识,延伸课文目标,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其获取信息、交往合作、组织活动能力的过程。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提升是作业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我们的拓展作业会停留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层面上。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处于形成发展期,可塑性较大,教师如不趁热打铁,及时加以引导,会让他们在作业中获得的有效部分很快蒸发掉。在课堂汇报展示中,教师要及时对情况加以点拨、提升、肯定,引导他们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的情感体念沿课标要求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做了:

①试题测试。活动结束后,布置一道相关的试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及时辩明相关是非,明确相关道理,并对类似问题能正确认识

例:郭明义坚持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取得快乐,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需要吗?作为中学生还可以从哪几方面弘扬民族精神,从哪几方面实现人生价值。这道题就是我们结束为老人服务后布置的作业,通过这个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到,为老人做好事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这样的相关试题测试,也可以了解学生在活动中情感体念,认识升化的情况,为教师撰写评价寄语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②小论文(体会)评价

对于活动过程较长、跨度较大的作业,有时布置学生写一小论文,并贴在教室后面,或评选出优秀文章(体会)在广播上播放。

③教师的点评在学生汇报、展示结束之后。对模糊的认识,不懂得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是促进深化的必要环节。

4、教师寄语评价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撰写建议、寄语,为每个学 4

生的活动表现作肯定评价,并为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一寄语要在每次活动评价结束后第一时间与学生见面,对于有些学生还要通过谈话进行反馈。

经过一系列的评价之后,使课外拓展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有效手段,取得良好效果。虽然目前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未能对此有一个体会加以认同,但学生的思品升学成绩也大大提高,也肯定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实践,对于思品拓展性作业的评价环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评价方法须简便易行,评价标准须清楚明了

思品课时少,活动又耗时费力,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可能有很多时间精力可占用。一般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或班团活动课进行,流程规范清楚:现场确认→汇报展示→体会反思→教师寄语反馈。真正在课内完成的是汇报展示阶段,其他均在课外随时完成。

2、评价过程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即发展性、多元性、多样化 淡化用分数进行衡量和甄别,用描述性寄语、评等级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家长、组长、社区负责人、教师共同参与。通过他评、自评、互评、师评来完成过程,教师自始至终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

3、评价的结果运用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评价的结果以荣誉称号、教师寄语、活动等级的形式呈现,每学期结束要将此内容与考试分数结合起来评定,并将《活动手册》交给家长、教师寄语通过谈话方式呈现,对学生品德发展各方面发展方向予以引导,促进品德向良好方向发展。

4、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感到存在许多困惑?

①对拓展性作业的整个事件未能被全社会、全系统所认同,活动开展良好的氛围未形成,给这项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②评价过程的信息收集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使评价的客观性被削弱。③评价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总之,思品课外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是我们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教研室编印

4、《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作者:刘德润《中学政治教学参与》2011年第9期

5、《初中思想品德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 作者:黄旭萍《徐江教育》2010.9

6、《影响“拓展性作完成”因素的调查与分析》2009年上海市阐北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公开资料,作者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明晶

第四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调查报告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 李树波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于2014年4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逸夫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难读。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165人拥有各类图书1426册,生均8.6册。胜金乡中心小学图书室学生用书18196册,生均12册。但是,由于学校开设课外阅读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拓展性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来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

一、学校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购买读书,来补充学校读书室。另外,建议农村小学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拿出一本书,全班同学的书凑到一起,也有几十本书,相互借阅、相互交流,一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可以阅读几十本书。这也是解决农村小学生没书可读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村小学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才能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面。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篇:对教学方式的思考

对教学方式的思考

结合《政治生活》教学,谈我对教学方式的反思。以往的教学中,我惯用的教学方式是授导型教学方式;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

1、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习效果较好;

2、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课后认真复习,从而达到师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不足在于:

1、由于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形式新颖,但如果教师对课堂全局的掌控力度不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

2、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值得鼓励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教师的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等,因此,教师在采用授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准确、及时、充分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和学习。

下载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思考与探索 一、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一点思考 就语文课而言,它是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要素统合起来的一个综合系统;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思考与探索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思考与探索 一、语文拓展性课程开设的一点思考 就语文课而言,它是语言、文化、社会、学......

    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摘要: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是别的监督方式所不能触及的。它能够用其特殊的广泛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

    对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对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铜梁县虎峰中学 罗定伟(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方式的思考

    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方式的思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在整个老干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其开展活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建工作和老干工作的成效。目前我局离......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杨芳 (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 甘肃 庆阳 745000) 内容摘要 开放性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傅汝仁 当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山东特......

    我对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思考(本站推荐)

    我对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改革方式不断涌现而出。其中,在我们这提的比较响的是导学案。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