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灵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课题组组长:张新华课题组成员:杨国华 孙黎英执 笔 人:张新华风景名胜资源是景区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风景区的生命和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资源和区域发展,切实保护好风景名胜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是灵山风景名胜区和谐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把学习实践活动和灵山景区的保护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了课题专题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以“灵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调查与思考”实践活动,下面是本课题调研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一、灵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灵山,唐代杜光庭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称其为灵应山,意为有求必应。宋代,张君房著《云笈七签》有“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和“天下第三十三福地”的记载。灵山素有“华夏第一龙脊,灵应逍遥福地”之称。2006年10月,灵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2008年5月,灵山启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灵山景区距上饶市区25公里,两小时车程内有三清山、婺源、龟峰、龙虎山、武夷山等著名旅游风景区,灵山位于这些著名景区连接线的中心区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二、灵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历史回顾
灵山,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深厚。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千百年来,灵山历尽沧桑,饱经战火和人为的蹂躏,自然和人文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更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使它独具风采的旖旎风光,长久以来一直似深藏的璞玉、蒙尘的宝珠而被忽略。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著名词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中描写灵山“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检校长身十万松”,“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当时辛弃疾在灵山齐庵小住,面对的是灵山无边无垠的高大、葱郁的松树林,在他的小屋中,看到的是灵山状如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听到的是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给我们描绘的是当时苍松掩映,奇石峥嵘的灵山景象。辛弃疾还在他的另一首《归朝欢》词序中说 :“灵山齐庵菖蒲港,皆长松茂林。” 这说明连绵不断的茂密森林,是当时灵山的一大景色。灵山是座多难的山,灵山遭受破坏,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歇。宋代王安石在他的诗作中写道:“灵山宁与世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冰玉此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描写的就是当时人民竞相在灵山无序开采水晶的混乱场面。灵山还饱受了战火的蹂躏。唐代黄巢起义军曾经驻扎在灵山;明代姚源聚众反抗朝庭,屯兵于灵山达2千有余;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和栗裕率领挺进师又转战于灵山境内。战事不断,使灵山屡遭火焚,弹痕累累,山上的森林植被遭破坏,遍布灵山的99座宫、观、殿、宇大部分毁于战火。解放以后,国家提出大跃进大炼钢铁,灵山上的树木,先是被大量砍伐,用来烧炭炼铁,后又成为农家柴薪,一茬茬屡遭摧残。文革期间,灵山著名的标志性自然奇观——石人公景观被当成“破四旧”炸毁,境内的许多古雕塑,也惨遭破坏。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福建、浙江客商涌进灵山,大量开采花岗岩,对灵山的资源破坏十分严重。与此同时,灵山周边的当地居民,“觉悟”到灵山的石头也能变成“金”,于是“处处点火”,漫山遍野无序开采,对风景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如望仙著名的洋西蛤蟆石景观,就被当地采石者破坏殆尽;龙骨山、迷仙坛、老鸦尖擂鼓石、灵鹫峰等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2003年以后,上饶县委、县政府对灵山风景名胜资源的认识不断提高,果断采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把灵山列为县级风景名胜区,并积极向上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下发和张贴了“关于加强灵山旅游资源保护的通告”,多次组织国土、旅游、公安、林业、建设等部门和望仙、清水等乡镇进行集中整治,取缔非法开采花岗岩矿山50余家,拆除违章建筑10多处。整个灵山的资源保护明显好转。然而,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灵山景区内的矿业企业并没有得到根本整治,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九龙治水”。加上部分当地居民和少数乡村干部对旅游开发的前景信心不足,认为旅游开发遥遥无期,而开山采石眼前就能获得巨大收益,于是一些偷开矿石、滥砍树木的现象又死灰复燃。同时,前些年就进驻景区内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眼见景区管理将越来越规范,纷纷提前乘机加大了开采的进度,造成景区内环境日益恶化。三、灵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现状
为了加强对灵山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灵山,实现灵山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上饶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全面加强了灵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2006年,江西省政府批准灵山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山的保护走上法制化轨道。为了根治灵山保护沉积多年的顽疾,去年7月份以来,上饶县把灵山景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书记张鸿星、县长张祯祥亲自动员部署,多次召开现场会进行部署。去年11月29日,上饶县召开灵山风景名胜区矿业企业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县广大干群和灵山景区内各矿业企业主积极投身保护灵山风景名胜资源工作中,加大整治灵山风景名胜区矿业企业的力度,以实际行动保护灵山的生态环境,实现灵山旅游资源的有序利用。这次整治,水利、林业、国土、环保、安监、公安、旅游等多部门全力参与,这是在灵山风景名胜区整治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工作效果最好的一次综合整治。截至去年12月底,灵山景区内29家矿石开采企业已全部停止生产,7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逐步有序退出。
在加大行政保护的同时,上饶县加强了景区的规划保护,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做到以规划为龙头。2006年12月,上饶县政府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了《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于今年3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评审并报省政府批准。尔后,又聘请编制单位编制完成了《灵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和评价报告》。同时,上饶县以《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纲,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要求,聘请专家领衔的设计单位编制水晶山、石人殿景区和服务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用规划总揽全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今年5月,灵山正式启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这对灵山的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要求,上饶县出台了《关于加强灵山景区2008年旅游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灵山的保护与建设提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灵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推进工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灵山景区管委会的协调下,结合申报工作对灵山风景名胜区实行边申报边保护,边申报边建设,以申报促保护,以申报促建设,以申报促提高。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对灵山的管理仍然存在不少漏洞,景区内“九龙治水”的现状没有改变,非法建房、盗挖盗采、乱砍滥伐等现象仍然存在。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灵山保护工作逐年好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其目的是以灵山为龙头,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全县旅游业。如果旅游资源得不到保护,这一目标将难以实现,我们的干部群众,尤其是干部如果不能跟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灵山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不可替代性,我们就没有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如果我们不保护好灵山风景名胜资源,灵山风景名胜区也就不可能做大做强。二是传统观念难改变。多年来,景区群众依靠石材开采和在石材开采企业里打工发家致富,生活逐步改善。在没有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途径之前,这一观念难以转变,另一方面,景区人民祖祖辈辈住在山里做饭用薪,取暖用柴的观念,也难以改变。如果这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得不到改变,景区资源保护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管理体制还不顺。目前,灵山管委会与县旅游局合署办公,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没有人员编制,没有对景区内人事的管理权。景区的林业归林业部门管,水利归水利部门管,矿产归国土部门管,景区的管理实际上是“九龙治水”,管理混乱。四是眼前利益在作怪。由于去年以来,景区内的矿业开采企业被关停以后,区内的石材的行情马上水涨船高,价位由原来的平均400元/方飙升至目前的1200元/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利润、高回报的好形势,利益的驱动让景区居民有些眼红了,手脚也管不住了,于是大量的盗挖盗采现象又出现了。五是景区监管不到位。目前的这种形势下,由于管委会还没有真正组建和运作起来,景区内各乡镇应作为管理主体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但是一些乡镇只顾眼前利益甚至充当保护伞,对非法开采和盗挖盗采现象听之任之,对乱砍滥伐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使大量资源继续遭到破坏。五、加强灵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一些建议
如何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使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落到实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传统思维定式首先是要教育干部。如果我们干部的认识跟不上,就不可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景区建设就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就不可能形成合力而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干部的认识跟不上,谁去教育景区居民,引导景区居民、管理景区居民,景区居民的认识不能统一,封山育林、保护资源将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不形成干群一条心的局面,禁止乱砍滥伐将是一纸空文,不打一场相对持久的人民战争,保护资源不可能得到实效。所以我们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多途径、多方式地宣传保护森林资源对景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增强全民保护资源的意识。二要切实解决与景区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生存是人的本能,利益是永远的话题。家庭经济如何增长、生活用柴等问题如何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要想转变景区居民的传统观念,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途径,必须寻找新的生活替代能源。我认为可从以下途径逐步解决,一方面要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鼓励景区居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从事与旅游相关的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维修、摄影、摄像、电子技术等行业,在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为景区人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村新能源建设运用上寻找途径。如沼气池的建设要逐步扩大用户,也鼓励部分农户改柴用煤、改柴用电、改柴用气,并尽可能地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同时,所有单位和集镇居民必须限时改灶用煤,实行一刀切实现集镇生产生活无柴化。县委、县政府要在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运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逐步转变居民耗用林木资源作原(燃)料的传统做法,真正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三要尽快理顺体制,走活一盘棋。尽快组建实质性的副县级管委会,理顺其管理体制,加大对景区的管理力度,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组建好管委会,赋予管委会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将景区范围纳入管委会统一管理,才能使景区管理拧成一股绳,上下一条心。因此要尽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让景区早日走上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设的轨道上来。四要注重景区的立法和执法。尽管国务院、建设部、省政府、县政府就风景名胜区管理而颁布的各类法规性文件有很多。主要有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关于加强灵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通告》等各项法规已经颁布,但多年来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所起到的作用不大,收效甚微,没有真正按文件执法,即使真正按文件规定执法,因执法主体不明确,导致看得见管不着,能执法、管得住的看不见。这些文件有些如同虚设,相应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究其根本原因是法制不全、执法不严。因此,只有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且在今后的管理中,落实各级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使执法必严落实到实处。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才能得到制止,景区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五要建立健全资源管理网络。完善的、能制约的、健全的管理网络是景区资源保护的基础,各级一把手负总责,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是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立管理专业机构是保护景区资源的保障。景区的各级干部群众齐抓共管,打一场持久的、全面的人民战争,景区资源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六要加大加快景区及中心集镇的建设力度。只有发展景区的经济,才能给景区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从而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办大旅游的观念,立足于景区的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到景区资源保护在确保景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担负起保护灵山资源的重任;另一方面鼓励景区人民从事第三产业,减少核心景区居住人口。对核心景区居住人口要采取鼓励政策,让他们迁入集镇,既可减轻核心景区管理压力,又可繁荣集镇市场,活跃集镇经济。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只有景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解决,景区社会才会稳定,景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形成共识,才会真正从心底里理解和支持灵山的旅游开发,灵山的发展才能顺利。第二篇: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调查
——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
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
摘要:1959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1978年10月叶剑英题写馆名。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开馆14年后,2002年底闭馆开始改陈改造,2004年11月2日改陈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并重新开馆。2004年经改陈改造使之成为融教育、博览、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访问和参观,我了解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保护开发
锦州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境内展开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战略决战。在这场伟大战争中,涌现出诸多的军事家、无数的战斗英雄,并形成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勇于胜利的辽沈战役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锦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和概况
(一)史馆历史背景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锦州地处东北咽喉要道,依山傍海,是中国历代兵家的必之地。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解放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国共双方投入兵力约150万最终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对此,毛主席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二)园区及史馆概况
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2002年启动改陈改造工程,2004年正式竣工并重新开馆。园区的大门造型采用
了中国牌楼和城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镀金大字闪闪发光。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从入口到纪念馆可以说所有的景观都是沿着地中轴线排列的。在600米长的中轴线上通过设计独立的立交平台,把南园、北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集教育传播、军事博览和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园区。新建了胜利之门、胜利之路、提升广场、烈士名录强、大型雕塑、纪念广场。经过的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日日夜夜。台阶过后,辽沈战役纪念碑巍峨耸立,塔顶的烈士就是马云飞,我们锦州的云飞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馆内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1.战史馆
从馆门进入,面对着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左侧,就是战史馆。战史馆是四个场馆中展示台面积最大的,记录和展出了当年辽沈战役前后的峥嵘岁月。辽沈战役是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阶段。东北根据地由初创、基本建成到日以巩固和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万余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万余人。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以超过国民党军,为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了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47万余人,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大胜利。
2.支前馆
支前,顾名思义,就是支援前线。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缴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正是我们党为了人民而战,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3.英烈馆
在这个馆内,烈士们的画像挂满围墙。让游人肃然起敬。革命烈士不怕牺牲,英勇向前,不屈不挠的,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的功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4.全景画馆
英烈馆的尽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缓梯,最顶端就是全景画了。这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用全景画的形式表达了辽沈战役中关键性的一战——攻克锦州。作为我国首幅全景画的《攻克锦州》,15年来被1000余万观众所参观。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前列该全景画以巨幅的环形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画面的形象和地面塑形的差别,让观众置身其中。
二、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点,主要在于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辽沈战役纪念馆在红色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整合方面,加强软件建设,注重挖掘细节,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一是重新发掘整理现有的馆藏文物。辽沈战役纪念馆馆藏文物1.1万多件,这些文物是革命战争历史的遗存和鉴证。辽沈战役纪念馆力争掌握文物的详尽信息,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馆藏文物的史料内涵进行深刻提炼,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件文物的功能,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启迪思想、震撼心灵的效果。二是发掘辽沈战役的战斗故事,增强战争遗址景点的传奇效果和吸引力。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改建之初,工作人员一方面查阅大量资料,另一方面走访知情人员,调查历史事件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撰写高质量的导游词和介绍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通俗读物,丰富了“指挥所”的内涵。三是尝试创作以辽沈战役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提高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增强战争文化的吸引力,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化、游览化、审美化。
三、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开发利用
(一)免费开放掀起参观高潮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各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革命类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革命类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师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这一政策使革命类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发挥其社会价值,对于辽沈战役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是巨大的推动作用。取消了观众进入纪念馆的最后一道门槛,让辽沈战役纪念馆真正属于社会公众。
(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辽沈战役纪念馆除了团体参观以外,个人参观者也占了总人数的大部分。不仅如此,参观者的年龄也趋于成年化。成年已经成为参观者的绝对主体,学生参观者居于次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学生观众数量占主体地位的格局。
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红色革命基地的红色资源。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红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过了修建新馆、改陈改造,成为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的军事历史主题公园。它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怀念。近几年,辽沈战役纪念馆又相继修复开放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和配水池战斗遗址等景区,延伸了红色旅游路线,使海内外观众能身临其境,进而由衷感叹往昔峥嵘岁月,更加珍惜今朝和谐阳光!
[参考文献]:
王承庆,决战从这里开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王树增,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纪东海,论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第三篇:环境与资源保护调查问卷总结
环境与资源保护调查问卷总结
一. 前言
1.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与资源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的关系。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自然给予的,但我们现在却在迫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环境的改善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出一份力量。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在仅限于温饱问题,而越来越对环境水平有了很大水平的要求。
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2.调查目的:了解同学们关于环保与资源的认识
3.调查对象: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学生
4.调查时间:2012年4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公共场合是否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A.是人数:4088.9%
B.有时有人数:511.1%
C.从没有过人数:0 0%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垃圾的处理还是比较恰当,大多数都会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这说明同学们自己对环保还是有很高的警觉性。这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只是有时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可见对与垃圾的处理在我们之间并不是特别的完美,同学们对于垃圾的对待和乱扔垃圾的习惯仍然需要改进。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2.对包装的看法
A.有些包装太大,浪费人数:30 66.7%
B.食品包装不要太小人数:9 20%
C.要不同食品,用不同袋子,浪费人数:7 13.3%
有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包装太大太过浪费,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认为方便更为重要。总的来说,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对于保包装的看法是:尽量减少包装袋的使用。这是非常积极的想法,说明同学们对包装的认识还是很正确的。尽量减少包装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环保工作做得怎么样
A.很差人数:25 55.6%.B.一般 人数:20 45.4%
C.很好 人数:0 0%
D.无所谓 人数:0 0%
由以上可以看出,多余一半的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环保工作不满意,说明同学们有很高的环保意识,及我们身边的环境比较差。环保工作仍需继续改进,有关部门仍需加大力度。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同学认为环保工作一般,没有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环保工作非常满意。说明我们身边的环保工作仍有缺陷,我们因共同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4.对太多的塑料袋的看法
A.习惯人数:2 4.4%
B.很讨厌 人数:23 51.1%
C.觉得不好,无能为力 人数:11 24.4%
D.担忧 人数:11 24.4%
由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同学对塑料袋的看法是积极的。其中有一半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也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同学觉得不好,但又无能为力,有的同学对此表示担忧。但是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对此习惯,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应及时端正对环保的认识。
5.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看法
A.经济重要 人数:2 4.4%
B.环境更重要 人数:22 48.9%
C.两者都要兼顾 人数:20 44.4%
D.视情况而定,利益为重 人数:1 2.2%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九十四的同学都涉及环境比较重要,其中有一半同学认为环境比经济更重要,百分之四十四的同学认为两者都应兼顾,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经济闭环境更重要。说明大多数同学们对于环境和经济的认
识还是很正确的,都顾及环境问题,看出大多数同学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
6.对随地丢瓜子壳的看法
A.厌恶,自己不会 人数:24 53.3%
B.没什么人数:5 11.1%
C.觉得不好,但有时自己也会人数:16 35.6%
由以上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随地丢瓜子壳表示厌恶,并且表示自己不会,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觉得不好,但又是自己也会,有百分之十一的同学对此表示无所谓。总体来看,大多数同学还是可以意识到丢瓜子皮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看出同学们对于环保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7.对汽车尾气的看法
A.污染环境,应控制 人数:40 88.9%
B.没关心过 人数:5 11.1%
以上数据可得,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对于汽车尾气比较关心,都能意识汽到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对此没有关心过。
8.如果有人乱扔垃圾。你会
A.制止职责,人数:3 6.7%
B.上前提醒 人数:7 15.6%
C.不理会,蔑视 人数:35 77.8%
D.假装没看见 人数:0 0%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基本上可以意识到乱扔垃圾是一种不号的行为习惯,但是,知道错了,上前指出的同学非常少。说明同学们带动身边人一起环保的意识还是很薄弱。
9.你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A.温室效应 人数:12 26.7%
B.酸雨 人数:4 8.9%
C.臭氧层破坏 人数:3 6.7%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数:26 57.8%
由以上可以看出,同学们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其次是温室效应,也有少部分同学对于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比较担心。
10.你觉得湿地保护对环境有意义吗
A.重大 人数:3680%
B.有一定意义 人数:6 13.3%
C.可有可无 人数:3 6.7%
D.不了解 人数:0 0%
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认为湿地保护意义重大,但仍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湿地保护可有可无。说明,大多数同学对湿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的比较全面。
11.你怎样处理旧电池
A.回收利用 人数:10 22.2%
B.扔进垃圾箱 人数:30 66.7%
C.随手扔掉 人数:5 11.1%
有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同学会把废电池扔进垃圾箱,仅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会回收利用,也有十分之一的同学会选择随手扔掉。
12.你是否有双面使用纸的习惯
A.有 人数:24 53.3%
B.没有 人数:6 13.3%
C.视情况而定 人数:15 33.4%
由以上调查看出有一半多的同学有使用双面纸的好习惯,这说明同学们对于纸张的使用还是有很好的习惯的。
13.你对限塑令有什么看法
A.赞同 人数:40 88.9%
B.不同意 人数:1 2.2%
C.无所谓 人数:4 8.9%
关于限塑令,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表示赞同,说明同学们对于国家对环保所作的努力还是很肯定的。
总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关于环境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同学们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公共场合,同学们都能意识到环保的作用,并且大部分同学可以做到环保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学们对于环保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也反映了有关部门应加大环保力度。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环保的认识层次比较深,不单单是对于身边的环境,更关注于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同时,对于国家的一些环保政策,同学们也大都持有支持态度。
三.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保看似是个大的社会问题,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环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举手投足都离不开环境,捡起一片纸就多了一份贡献;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
份破坏;多种一棵草生活就会充满绿色,充满清新,那样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生活会更加美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安全于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关注环境,关注绿色。。
对于具体的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祖国下一代,未来的希望我们做的还不够。在宣传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变生态环境,满足以后的一系列发展。
请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关注绿色。感谢大家多多对我这次的调查报告提出批评指正的意见,同时也希望大家的环保意识能有所增加,共同为我们共同的环境家园作出努力。
第四篇:宝华山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目前,在宝华山北麓的一些沟谷中,仍残存有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带性植被,具有原本底的生态系统特征。据调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24科、352属、529种。常绿阔叶树种有青刚栎、紫楠等,常绿藤本植被有南五味子,落叶阔叶树种有麻栎、白栎、栓皮栎、野核桃、南京椴、糯米椴、三叶槭等。其中宝华玉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江苏特有种的唯一乔木树种,属全国首次确认的389种珍稀、濒危物种之一。
镇江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南部,有一家农艺公司,里面种植了近百亩的果树、绿化苗圃,还有一个拥有百种濒危植物的植物园。
为了弘扬中药文化,调查宝华山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宝华山野生中草药资源,百草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调查。
二、活动时间
XX年6月26日——7月2号
三、活动地点
句容市宝华山森林公园
镇江南山
四、活动主题
认识探寻中药 保护野生药材
——调查山上现存中草药的种类、数量以及生长情况
五、活动目的与意义
对宝华山地区以及南山中药资源进行调查,更加直观、深入地学习宝华山和南山常见中草药的生长习性与形态特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宝华山和南山植被物种的多样性(数目),寻找稀有中草药,并进行保护性移植。
六、活动参与
江苏大学药学院杨彤彤老师、陈红霞老师
江苏大学百草社18位同学
药学院菁英学校7位同学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时间和采集地点;联系杨老师、陈老师,联系校车;召集大家开会,相互认识;讲述一下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大家想清楚自己是要去做什么
2、材料工具和用品:铲子、蛇皮袋、剪刀 风油精 创可贴 水 食物队旗 标签 笔和纸 相机 扬声器 标本夹 卡纸 针线 胶水 吸水纸 地图
3、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交待大家注意事项:
1、尽量穿长裤长褂,必须穿运动鞋
2、采药过程中大家是一个团体,有事大家商量,不准擅自离队;
3、男生尽量多帮助女生;
4、去的是的时候大家尽量都带着纸笔(便于统计大家所见到的物种数目及生长状况并数量状况进行统计)
4、知识准备:要求大家初步知道植物的分类,以及常见的中草药,并网上搜寻一些稀有的国家保护植物;掌握其形态特征;掌握植物采集的要点,种植的注意事项
5、任务分工:确定拍照人员、采集人员、统计人员、后勤人员
(二)、活动过程1、6月24号下午15:00召开动员大会2、6月26号8:00——17:00全体队员在药学院1102阅读相关书籍,认识常见中草药,增加知识储备3、6月27号各队员就某一具体中草药撰写一篇800字的论文4、6月28号
1、上午7:40在药学院门口集合2、8:00在老师的带领下,拿好工具出发(最好带本书《药用植物学》或者《生药学》)
3、(途中大家可以做些小游戏例如唱歌)大约九点半到达,休整五分钟,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有秩序上山,听老师讲解所遇到的中草药的相关知识。对有价值的植物进行保护性的采集和标注并记录其数量
4、十一点半停下休息半小时,并吃午饭(由于山上可能没有饭店,食物自带)
5、十二点十分左右大家继续自己的工作,大约一个半小时大家再休息十分钟
6、下午3:30清点人数、工具,大家带上自己的成果开始下山,确保安全
7、四点钟大家在山下集合,拍照留念;带好物品回程
8、五点左右到校,大家先吃晚饭,然后回来集合,把所采集的珍稀物种种植到百草园;统计宝华山上的物种数目、生生状况、生态特征,并按数量多少排好顺序5、6月29号做些相对较轻松的工作,保存体力,把所采集的一些常规的药用植物做成标本,供同学们以后学习用6、6月30号南山采药,具体时间安排参照宝华山采药7、7月1号将南山采回来的稀有植物种植到百草园并将中草药制作成药用植物标本8、7月2号暑期社会实践收工,各队员进行心得交流
(三)、后期工作
1、撰写实践与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感想;成果展示
2、对种植到百草园的稀有植物,经常浇水,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状况
八、经费预算
宝华山来回路费 840 元
南山来回路费 320元
工具费用 0 元
水费 50 元
医用物品 30 元
总计:1240 元
九、注意事项
1、负责人要准备防虫咬药品、消毒水等必要的药品以及纱布、创口贴等。
2、外出活动期间不得单独行动,徒步前进期间跟紧队伍,如遇特殊情况与负责人或老师联系。
3、在出发前必须召开全体队员会议,强调在野外注重自我保护,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4、如出现意外状况(天气、交通等),视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第五篇: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xx城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促进合作共建等方式,切实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但校园暴力、未成年人吸毒、犯罪等社会问题仍层出不穷,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xx城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主要做法
(一)完善机制,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公、检、法、司,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积极发展壮大和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把单位相关人员作为工作骨干。其中团委设立了希望办、妇联设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法院成立了青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检察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组,各中小学校全部聘请了公、检、法、司的专业人员为法制副校长,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二)加大宣传,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公、检、法、司,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局等部门分别通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演讲比赛、团队活动、社区及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先后在xx城县思源学校、xx城县七中、xx城县大坪中学等学校公开开庭审理了一批贩卖毒品案,让在校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法律、理解法律和学习法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识毒、拒毒、防毒意识。从2019年起各单位联合县教育局,抽出精干力量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未成年人”主题活动,通过巡回法制课、有奖问答、发放法制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普及常用法律知识,进行禁毒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以及校园暴力犯罪预防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切实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三)齐抓共管,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妇联在全县建成20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定期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和安全知识教育,解决其感情失缺、心理失衡、生活失助等问题,文体广新局联合工商、公安等单位在全县多次开展打击“黑网吧”专项行动,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检察院将一些在未成年人中经常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改编成法治情景剧,在县人民会堂演出并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播放,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给未成年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二、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压力大。
xx城县地处偏远山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成为留守学生,加之学校管理存在漏洞,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压力。20xx年以来,xx城县检察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件35人,受理审查起诉17件35人,其中校园欺凌案件1件2人,依法批准逮捕2件12人,提起公诉xx件26人,报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2件xx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3份、检察建议书5份。(二)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还未健全。
就目前全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情况来看,学校、家庭、村级三方面未形成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司法合作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涉及家庭、学校、社会,负有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就有公、检、法、司、教育、文化、工商等,但缺少一个综合领导协调机构。(三)非在校未成年人普法教育难度大。
从检察院目前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况来看,非在校生数量明显比在校生多,脱离学校教育使得这一部分非在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难度相对增加。(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法制宣传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两法一条例“宣传不够深入,从总体上看声势不够大,有的学校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法制课形式单一,无的放失,空头说教,就事论事,蜻蜓点水,学生听后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听过即忘。三、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节日宣传、活动宣传、主题宣传,要通过对老师的普法教育,带动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常态化。二是要加强立志教育。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三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努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以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思想腐蚀。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
关工委、民政、团委、妇联等单位要紧密配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犯里预防帮教社合化、一体化体系建设,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无缝衔接。公安、法院、检察院、局法局等政法机关要采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开展调查研究等形式,共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特点,解决遇到的问题,统一执法标准,形成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合力。(三)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
一是加大对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二是大力整顿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的混乱和低劣宣传品的泛滥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罪魁祸首,是重大的“污染源”,对涉世未深,经验不足的未成年人直接起着诱发作用。为此,要彻底杜绝这些“文化环境污染”给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不良损害,努力为下一代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建成青少年宫等活动场所,开辟德育基地和科技文化基地,吸引青少年放下手机、放下电脑,自觉走进健康的精神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