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时间:2019-05-14 04:3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篇: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沁源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

1996年 1999年 2003年 2005年

总面积(平方公里)196 2554 2554 2554

人口(万人)15.7294 15.6537 15.6164

煤炭储量(亿吨)128128 128 128 128

1.8万耕地面积27万亩 27万亩 公顷

山西是煤炭大省,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的家乡也以煤炭产业为主。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煤炭地质储量128.8亿吨,可采量叩亿吨,林地面积128万亩;天然牧坡130万亩,连片牧坡72万亩。

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经济现象的表现

空间形式

第二篇:宾川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宾川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宾川县概况

宾川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程海大断裂带呈南北纵贯宾川坝区。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为西北部木香坪顶峰,海拔3320米;最低为鱼泡江汇入金沙江处,海拔1104米;中部县城金牛镇海拔1430米。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的断陷盆地构成境内10个坝子。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8479万元、同比增12.6%;财政总收入30069万元、同比增25.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992万元、同比增18.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5亿元、同比增35.08%;农业总产值达37.61亿元、同比增12.1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47亿元、同比增13.76%;农民人均纯收入3914元、同比增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15亿元、同比增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19亿元、同比增11.5%。全县小城镇建设面积达12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5.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5.3%。

主要经济来源

一、农业

(一)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国土面积,552_6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6.37万亩,人均2.1亩,可

升垦立农荒地12.35万亩,荒地荒坡67万亩,有”热区宝地“之美誉。全县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立体气候明显,极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水利化程度达到72.63%。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水利资源都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于分有利的条件。同时,宾川县县委.政府长期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兴农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宾川县全县农业科技投人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5%。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48.5%以上。这些都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截至2009年底,个县冬甲蔬菜总播面积15万多亩。其中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万多亩,以柑桔、葡萄石榴、黑腰枣,柑把、杨梅等为主的优质水果面积达16.67万亩,其中柑枯9.3万亩、葡萄4.23万亩、石榴0.61万亩,枣子0.4万亩、批把等其他水果2.14万亩:挂果总面积13.3万亩,实现总产值105941万元。现有8户企业对柑橘、鲜食葡萄、枣子、核桃、香葱等10种农副产品进行高标准注册,有6户企业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有3户企业取得菌类、香料油、脱水蔬菜等农产品自营出口权,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生产基地已达到17.27万亩。目前已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有力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双向通道。

(二)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2、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不协调。(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

3、农业质量标准意识较差,产品品牌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少,产业化进程较慢。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待增强。

5、特色农业发展投入大,见效慢,推荐难。

二、旅游业

(一)宾川县旅游业发展优势及发展现状

宾川地处昆明至丽江、大理、攀枝花的交通运输和滇西旅游区重要位置,是川藏贯通滇西和南亚的枢纽,发展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有丰富的佛学、史迹、民俗和侨乡文化资源以及农业生态资源。境内鸡足山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著名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区、云南省首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

宾川县始终把发挥鸡足山旅游资源优势、精心培植旅游支柱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全面实施鸡足山旅游开发带动战略,以鸡足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培植取得初步成效,鸡足山景区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文明风景区,并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1.98

万人次,同比增14%,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14.11%;鸡足山景区共接待游客42.04万人次、同比增8.65%,实现门票收入884万元、同比增6.51%。

(二)宾川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恶化。

2、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

3、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

4、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

三、工业

宾川县立足百亿元工业园区建设契机,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基础建设、项目引进”三项重点工作,全县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高起点编制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山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山地片区工业用地平整工作快速推进。总投资6095万元的建材产业区、生物资源产业区道路和山地片区一期道路建成投入使用、概算总投资1.48亿元的山地片区污水处理厂、电力线路架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装机216万千瓦的鲁地拉电站1、2号机组和装机4.2万千瓦的渔泡江铁川桥电站投产发电,投资4.2亿元的年产2000辆非公路用车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2亿元的滇西煤炭物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概算投资5.2亿元装机4.95万千瓦的巨龙山风电项目稳步推进,大营老鹰岩、宾居干海子等5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通过核准。年产2000吨葡萄汁、年产1.8万吨

籽种储藏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3300万元的宽恳公司二期技改全面完成,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27户,其中省、州农业龙头企业达9户。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累计达18户。宾川县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

(一)工业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从全国、全省、全州的工业发展水平来看,差距较大;

(二)全县发展工业步伐需加快,政策环境、行政环境还有待提高;

(三)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政策性矛盾比较突出;

(五)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由于全县财政收支压力大,政府性债务包袱沉重,财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大,各项刚性支出增长迅猛,收支矛盾依然存在。

第三篇: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近几年,广州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广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着多种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增长加快,这对于经济外向度高的广州非常有利。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与落实CEPA的不断加强,给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Ⅰ〗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市坚持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出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创8年来新高。

2003年,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典”过后的下半年,经济增势强劲,增速不断加快,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快,动力强,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全年广州市生产总值达346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65.15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亏损总额下降。2003年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7%,比上年同期提高2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9.93%。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广州重点加快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3%。

三、投资、出口需求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增长14.7%,增速为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3年我市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市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40亿元,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增势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81.66亿元,增长17.7%。支柱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民间投资能量进一步释放,投资渠道多元化。全市民间投资达443.70亿元,增长9.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四成。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民营经济发展加快。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广州利用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喜人态势。利用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制造业项目多、大项目多”的特

点。200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0.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4亿美元,分别增长27.0%和15.5%,合同利用外资中七成多投向制造业。

四、一度受“非典”影响明显的行业稳步回升。

受“非典”影响,2003年二季度我市第三产业遭到一定冲击,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出现少有的负增长。下半年以后,这些行业已逐步恢复正常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当月增速由5月的6.5%提升到12月的16.8%,全年累计增长11.0%。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针对非典疫情期间居民消费变化情况,广州积极落实扶持、振兴商贸旅游业、服务业的一系列措施,连续举办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大型购物、展览、展销活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旅游业逐步恢复,城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5月份为77万人次,下半年逐月回升。

交通运输回复正常。4-7月份我市客运量连续4个月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9月份以来客运量当月增幅恢复到5.5%以上。

五、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价格稳中有升。

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27850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3元,增长12.1%。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价格微升、农民负担减轻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农民收入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目前,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达33.9%。

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200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①

〖Ⅱ〗2004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4年,广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呈现“速度快、结构优、质量高、动力强”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115.8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比上年增长15.0%,连续两年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从横向对比看,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稳居前列。

(二)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2004年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的比重又提升了1.03个百分点。第一、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0.21个和0.82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51.22%和47.66%,经济发展呈现二、三次产业双轮驱动、互相促进的格局。

(三)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

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2%,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8%。在8大类价格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和居住类3大类价格分别上涨5.4%、2.5%和2.0%,其余5类价格下降。受生产消费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影

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3%;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4.8%,生产消费价格上升8.7%。在生产资料需求强劲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延续2003年以来的上涨态势,连续10个月升幅逐月加大,直至11、12月开始回落,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

(四)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01.44亿元,增长5.1%。一是增长速度快。2004年,全市工业新增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43.57亿元。二是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增速也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由上年的50.5∶49.5调整为46.6∶53.4,标志着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是支柱产业拉动力强。规模以上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34.82亿元,增长35.4%。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32.53亿元,增长34.5%,快于全市工业增速14.8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快发展,消费品市场活跃。2004年,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达521.79亿元,全市商品销售总额为5178.85亿元,增长22.7%。二是交通运输业增速提高。三是金融业平稳发展。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0322.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203.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004年,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547.04亿元,增长20.2%。全市共接待过夜旅游者2674.71万人次,增长12.9%;其中海外旅游者437.15万人次,增长20.6%。

(六)外贸出口增速创新高,出口结构优化。一是增速快。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47.96亿美元,增长28.2%。其中,出口214.73亿美元,增长27.1%,创1994年来的新高;进口233.23亿美元,增长29.2%。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104.66亿美元,增长34.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8.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43.07亿美元,增长58.7%,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20.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七)利用外资规模扩张,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我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4.01亿美元,增长64.4%;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2.05亿美元,增长25.6%;合同利用外资1046项,增长20.2%。迄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7933家外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27家进入广州。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项目多,增资扩产比重大。全市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60个,占新批项目的15.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53%。二是主要投向制造业,尤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中投向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资金增长近2.8倍。

(八)就业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08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84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增长8.1%,创1997年来最高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一是居民家庭支出中的服务性消费支出逐步扩大。二是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升温。2004年,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8%,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上年增长17.8%。

二、2004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瓶颈的制约。如电力供应紧张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对于电力供应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良好。原材料价格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上涨趋势已有所缓和。此外,民营经济发展相对

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需引起重视。②

〖Ⅲ〗2005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5上半年,广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增速前缓后快,物价涨幅稳定,就业基本稳定”态势。

一、总体判断

(一)增速前缓后快

一季度,广州市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轨道上回落,增长放缓,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9.4%,低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3.21亿元,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二)物价涨幅稳定

一是消费价格涨幅回落,涨势稳定。上半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1%,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4、5、6月累计同比涨幅均维持在2.1%。上半年,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5.1%。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平缓,进出差价有所缩小。上半年,广州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2.3%;升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升10.3%,升幅同比略高0.1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

(三)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上半年广州市城镇从业人员队伍基本稳定,6月末为317.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8.29万人,增长2.7%。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93.5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2万人,下降0.4%;同比增加5.8万人,增长3.1%。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万人,同比减少

1.3万人。6月末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低于全年预期控制目标(3%)。

二、基本特征

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供给动力:农业平稳发展,工业依然是广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第三产业稳定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99亿元,增长2.5%。全市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6.85亿元,增长2.7%。

上半年,广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053.55亿元,增长15.1%,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值1298.90亿元,增长9.8%;重工业产值1754.65亿元,增长18.4%。近年来广州市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发展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工业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广州市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构筑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发展。

(二)社会需求:出口需求继续高位运行,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上半年,广州市进一步扩大出口,大力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外贸出口延续上年高位运行态势,但增速逐月放缓。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广州外贸出口总值达118.34亿美元,增长23.1%,1-5月累计增速分别为39.9%、28.0%、24.4%、23.8%和23.5%。外贸出口强劲增长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上半年,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12亿元,增长14.0%,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全年提高1.6个和1.9个百分点。其中,贸易业增长14.8%,餐饮业增长11.3%。节假日销售畅旺。“五一”黄金周期间,列入统计的12家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3.40亿元,增长21.7%。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落,2、3月累计增速分别为-4.7%和-16.6%。进入二季度,各月累计增速止跌回升。

4、5月累计增速分别为-9.4%和-1.7%,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

(三)运行质量: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提高。上半年,广州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98亿元,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是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上半年非税收入31.64亿元,占总收入的18.8%,增收额占财政增收额的51.4%。主体税种收入增幅持续放缓。增值税完成28.48亿元,同比下降10.0%;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营业税共完成74.54亿元,占财政收入44.3%,分别增长11.8%、10.3%和11.3%,同比分别回落12.6个、7.5个和7.4个百分点。

随着广州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广州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广州市职工平均工资16148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1元,增长7.7%,比一季度提高

1.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工薪收入8491元,增长4.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货币收入3990元,净增219元,增长5.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7%,值得关注。其中工资性收入2028元,增加169元,增长9.1%。

上半年,广州市经济在克服各种困难下,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而且增速不断提高,这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正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力促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经济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受资源瓶颈约束和市场影响,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首先,工业生产放缓,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减弱。上半年,工业对广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07%,而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为50.51%和49.57%,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广州市工业生产放缓,一方面是受电力紧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的影响。上半年,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中,除汽车制造业一支独秀外(上半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30.5%),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分别增长13.5%和3.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回落39个和43.3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放缓,直接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的提升。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广州市工业发展存在潜在危机。

其次,利润总额降幅收窄,亏损总额升幅加大,产销衔接欠佳。1-5月累计,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6.95亿元,同比下降6.1%。6月份,广州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仅有96.52%,上半年累计98.17,均为今年以来最低。

(二)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结构亟需调整

一是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理想。目前广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与全国(1-5月增长26.4%)、广东省(1-5月增长16%)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为了增强广州经济的抗波动能力和发展后劲,必须千方百计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与投资速度。

二是更新改造数额小,所占比重小。目前广州投资结构存在“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高,技改投资比重低”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已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相比之下,广州市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明显偏低。2004年,广东省为12.69%,广州为12.19%。1-5月,(三)出口退税机制对广州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半年,广州市出口退税由地方财政负担12.5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同比增长2.2倍,拉低财政收入增速5.3个百分点。上半年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1%,若没有出口退税的影响,实际增长16.4%。可见,出口退税增加了财政部门收支平衡压力。③

四、走势展望

展望下半年,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有利,自身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尽管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密切监测,精心调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持续健康发展将是下半年广州经济的基本走势,全年经济增速可望比上半年有所提高。

① 2003年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广州市统计局

② 2004年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广州市统计局局长高殿瀛 ③ 2005年上半年广州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广州市统计局

第四篇:2014年1季度山西省长治市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1季度山西省长治市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长治市一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4亿元,比上年增长

5.6%,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种植业生产情况

一是粮食作物生产。今年全市春播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8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365万亩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2013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3.06万亩,比上年减少4.25万亩,同比下降24.54%。虽然去年冬天天气干旱,但由于春节过后全市出现了三次降雪天气,特别是2月4日降雪量最大,降雪量介于7.5—19.1毫米之间,有效缓解了我市的旱情,基本保证了小麦冬季所需的水分,有利于冬小麦的返青,目前冬小麦出苗整齐,预计冬旱对今夏的小麦单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二是蔬菜生产。一季度,全市设施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同比价格比上年略有增长。

二、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呈回落态势,效益不断下滑

1、生猪价格不断回落。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以来,生猪收购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春节前保持在每公斤15.5元左右,之后开始回落,到了三月份生猪价格为10.8元/公斤,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养殖户出售一头猪甚至亏损200元,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猪价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一是2014年生猪高价位运行后的理性回归;二是由于国家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许多养殖场(户)在去年四季度积极补栏,市场供应量加大,导致春节后价格开始下滑。

2、鸡蛋价格下跌。一月份至春节期间鸡蛋价格为8.4元/公斤,三月份鸡蛋价格为7.6元/公斤,蛋价下跌9.5%,一季度平均蛋价比上年下降7.2%。造成蛋价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春节期间大多数市民家庭储备了部分肉、蛋食品,加上每年从春节后到五一之前属于消费淡季。预计5月份后,鸡蛋价格可能会小幅回升。

3、牛、羊肉价格坚挺。牛肉市场均价为40元/公斤,同比上涨9%;羊肉均价为34元/公斤,同比上涨12%;牛羊养殖效益持续上升,农户养牛、羊积极性较高。

三、主要农资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

3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开始进入高峰,全市农资价格比往年有所回落。玉米种子今年平均为16-17元/斤,比去年略有下降,农药价格与上年持平;市农业局向农户发放天脊硝酸磷肥优惠券,以每袋15元价格予以补贴,主要化肥品种:复合肥、销酸磷肥,每吨下跌200—400元,地膜70元/卷,比上年下降11%。从后期看,受春耕备耕逐步进入高峰期,以及近期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农资价格依然会有上行空间,但受供求相对平衡制约,农资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四、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开展

1、强化物资储备,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市农业部门组织技术干部深入农村摸底调查,分析今年的农资市场形势,同时加紧备足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农用物资,提早做好农资供应准备,确保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的供应。

2、强化物资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一是加大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二是规范种子生产企业行为,抓好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代销点备案登记工作。三是加强种子市场宏观调控,保障生产用种。搞好种子需求预测和种情信息交流,积极引导用种农户选购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加强农作物生产用种的计划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五、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夏粮生产受去年秋冬干旱影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减产已成定局。二是生猪价格持续下降,毛猪收购价3月末已降至每斤5.4元,猪粮比价降至

4.9:1,跌破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由局部亏损进入全面亏损,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的养殖积极性。

六、对策建议

1、加大对畜牧业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畜牧业生产在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大型牧场集中养殖,按照市场监测数据生产,畜牧产品价格很少大起大落。因此,应进一步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快引进、发展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以降低畜牧业养殖的风险程度,避免猪贱伤农。

2、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适时浇水灌溉,促进苗情转化。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做好除草、病害防治等工作。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适时播种,为全年粮食生产丰收打好基础。

3、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

第五篇: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对象:岚县,柳林县

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资源,公路密度

概况

岚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区,吕梁地区的北端,介于北纬38°05′00″~38°36′11″,东经111°21′43″~111°50′02″之间,岚县海拔较

高,地势平坦,号称“天上云间”。总面积1510

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地貌多姿,物产富饶。岚县三分:西部,群峰耸峙,林茂草

丰,是优良的林牧基地;中岚县属山西省吕梁市

辖县。位于省境中部西侧,为吕梁山北端重要的区域城市,位于吕梁北,部,土沃地平,华实蔽

野,为著名的“米粮之川”;东部,峁梁起伏,岗

毗峦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境内四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由于长期流

水切割,沟壑纵横,地形十分破碎。群山均属吕

梁山脉,主要山峰西有白龙山,南有龙头山,北

有饮马池山等,海拔均在2200米以上,其中白龙山高峻巍峨,坡陡河深,森林茂密,百草丛生,海拔2275米,为该县最高点,全县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中、东部与静乐合成一个小盆地。境内有岚河、岚漪河、蔚汾河等。其中以岚河最大。

柳林县东邻离石,西靠黄河,北与临县交界,南与中阳、石楼接壤。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中段西侧,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

西,南北羽毛状排列。境内较大的垣面有东部龙门垣乡的东垣、中垣、西垣;西部

石西乡的呼家垣、刘家垣等,其余大部分为梁

峁沟壑地形。只有三川河两岸有狭小川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该县主要蔬菜产区。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境内主要河流有三川河、金家庄河等,均向西注入黄河。该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9.2度,一月均温--7 度,七月均温22.7度,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80天至190天。

指标:

1.交通

柳林县交通便利,有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三线横穿境内,省沿黄公路纵侧西境而过,还有孝义至柳林穆村煤焦专线通入境内,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和三交(临县)至孟门(柳林县)煤焦专线也即将建成,使境内的煤焦等物资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

岚县交通较差,省道岚古线、忻黑线和国道209线贯穿全境,与太原市、忻州市、吕梁市相连,直线距离各为100公里。古岚(古交—岚县)铁路、太佳高速公路(太原—陕西佳县)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岚古(岚县—古交)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已全面完成,于2008年10月份建成通车。

2资源

煤炭资源属于宁武煤田的东南部,分布在全县四个乡镇中,煤田面积共计175平方公里,储量约41亿吨。煤炭有肥煤、气煤、主焦煤,肥气煤占多数,煤质为中灰、低硫、高发热量,含煤地 层连续分布。

岚县矿产资源有四个特点:一是特大型铁矿贫矿石多富矿石少,选矿难度大;二是煤炭储量集中,煤质较好;三是大、中型冶金辅助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易于开采;四是建材矿产种类丰富。

煤炭探明储量达54亿吨,其中被誉为“国宝”的4#优质主焦煤占 60%以上,属低硫(含硫0.6%)、低灰(含灰10%)、强粘结、易洗选的稀有 煤种,为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

一。煤层气储量约为400多亿立方米;铝 钒土约2894.7万吨,品味居世界一流。

3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

岚 县柳 林

国内生产同比增

28% 财政收入 1.2 同比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同比增长 财政收入 同比增长 48.10 总值 2007

2008

10.212.1 66.6 31%.36.40% 113.78 16.60% 16.3 % 29.70% 30.98 90% 21.30% 1.6379

注:单位:亿元

为什么

一是太钢项目资源整合缓慢,全县面临 财政减收、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三重压力; 二是一些项目 审批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推进速度不快,形不成现实生产力; 三是经济总量小,后续财源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受到制约;四是 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业产业化还未形成规模,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发展不快,规模不大,带动产业化功能不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繁重 ;五是 一些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存在推诿扯皮、作风拖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现象,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有待加强,全县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优化。交通较差。怎么做优化“三大”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认真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开通绿色通道,使全县的每个项目都能享受到最优惠的政策待遇。

2优化服务环境。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部门乡镇包联项目、企业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并以适当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重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挂牌保护,除安监和环保部门外,其它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县封闭办的同意和许可,不准随意到企业进行检查、收费。

3优化建设环境。立足于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继续加快普明工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设施配套、完善功能、扩展规模、集约发展、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创优环境、服务一流”的目标,抓好路、电、水、通讯骨干基础设施配套和绿化美化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交通建设,岚古二级公路路基全部完成,通畅工程县乡公路建成投用。特别是经多方努力,太佳高速公路最终确定途经我县,成为我县交通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建成后将彻底扭转我县交通区位劣势。

5电力建设,八道洼 220 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梁家庄 110 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东村、车道坡 110 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主体工程和农村电网村村通、城区电网改造工程全部完成。

6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的项目,发展低耗能、零排放、深加工、链条长的循环项目,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下载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范文模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包括了农业经济发展。可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民......

    关于山西省长治市城市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山西省长治市城市建设的调查报告 北京城市学院08资源本三班: 张鑫 廖胜男 刘超 靳书榕 一、前言: 山西省长治市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中小型城市,市区面积56平方千米,市区人......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xiexiebang推荐)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摘要】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要深化农村综合改......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13亿多人口,其中农民达9亿多。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产供销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

    2017年xx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0 2017年xxx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2017年,是中国反危机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年,是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之年,是民生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精选五篇)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摘 要】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在全面......

    双港镇村级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双港镇村级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为全面了解双港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推动镇村协调联动发展,根据镇主要领导的意见,镇党办联合财政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村,通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