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2月2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指出,站在煤炭工业“十二五”及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煤炭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充分认识我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客观形势,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措施,提高全国煤炭长期稳定供应保障能力。”王显政说。
远期四大风险
一是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供应面临潜在风险。我国大型整装煤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和新疆地区,其他大部分产煤地区资源赋存条件较差。煤炭资源开发越来越向晋陕蒙宁等西部地区集中,煤炭调出区与主要消费区的距离增加;原来一些煤炭调出省逐渐转为煤炭调入省,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的难度加大。特别要关注进入“十三五”以后,全国煤炭需求量在40亿吨以上再逐年增长下的煤炭资源保障问题。
二是矿井数量多,产业布局趋同,非煤产值效益低,结构调整面临挑战。我国小型煤矿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1.2万多处,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开采深度增加,煤炭生产风险增加。目前全国已经有千米深井39处(其中,山东24处、江苏5处、辽宁7处、河北2处、安徽1处),最深的达到1450米。煤矿深部开采面临的冲击地压、地热、高承压水、瓦斯等自然灾害与职业健康问题。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逢煤必化”、“以煤养化”、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
三是煤炭生产消费持续大幅增长,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目前全国煤矿采空区土地塌陷累计达100万公顷左右,每年新增采空区6万公顷左右;煤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严重土壤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害重金属排放不断增加,酸雨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由于我国持续快速的煤炭消费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社会舆论压力。
四是发展理念亟待更新,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亟待加强。近年来,煤炭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难能可贵,但要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现煤
炭工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距离落实科教兴煤战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矿区任重而道远。近期过剩明显
王显政不止一次地提醒煤炭企业应警惕煤炭产能过剩,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在这次会议上,他再次重申了此种观点:“现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
王显政指出,近10多年来,在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煤炭价格上升、行业效益好转等多重因素引导下,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加快,煤炭产量大幅增加。
从煤炭投资与产能建设分析,“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投资1.25万亿元,加上2011年的4700亿元,共计1.72万亿元,按800元/吨产能建设计算,可形成产能21亿吨,其中5亿吨转入“十三五”,“十二五”净增产能16亿吨,加上现有煤矿产能,全国煤矿总产能近期过剩的问题明显。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市场需求增速回落,价格下滑,库存增加,企业应收账款增加。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秦皇岛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由去年11月中旬的86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760元/吨左右,下降100元/吨。1月末,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078万吨,可用22天;2月21日,秦皇岛港存煤达到822万吨,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650多亿元。
他预测,今年二季度以前,全国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总体平衡、相对宽松态势。“煤炭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炭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增长放缓及产能快速增长的形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按照市场需求适当调控产量,促进煤炭供需平衡,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
第二篇:出生性别比例失调 中国社会面临四大问题
出生性别比例失调 中国社会面临四大问题
2010年10月14日
中国性别比例失衡是性资源分配失衡的原因之一。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高达130:100以上。海南省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35.64:100,居全国最高水平。
据此推算,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20年后将有数千万男子面临光棍儿困局,这种测算并不是危言耸听。国际社会也在关注中国的性别失衡问题,不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光棍》,书中称人口性别比例不平衡问题将是今后中国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专家分析,出生人口比失调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第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农村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第三是国家在倡导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就业歧视等问题仍比较严重。
刚过完25岁生日的佟飞宇,将自己的博客命名为“光棍”。这位“80后”一代的陕西小伙并不想过早谈婚论嫁,但父母却已乐此不疲地给他介绍女朋友。在父母的督促下,“找老婆”成为了佟飞宇生活中一个必然选项。然而让他苦恼的是:找老婆越来越难。其实性别比例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婚姻挤压问题。再过15到20年,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找。如此循环下去,“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年轻男性与年长男性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同时,大量的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二、就业性别挤压问题。未来一二十年里,男性劳动力过剩,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到时候,找工作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同胞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企业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帜来。
三、男女比例失衡还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会不断增大。想象一个女性稀缺的社会吧:男人们凑在一起总是危险的,容易让人想到打架斗殴和杀人放火。而为了争夺女性发生的犯罪行为则更多地与性有关: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性犯罪。据统计,中国的公安人员在2001年到2003年一共解救了4.2万名被劫持和拐卖的妇女和儿童。
四、养老保障结构问题。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实际,未来几十年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在当前农村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养老保障体制下,将造成大量终身未婚者没有子女养老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整个国家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篇:煤炭工业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煤炭工业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企业跨国跨地区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
煤炭企业实现在跨地区甚至跨国之间方便地收集市场信息、进行购销洽谈、营造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网上商贸环境,建设一个安全、成熟的信息化平台——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MIS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获取以及实现网上交易。“十二五”时期煤炭企业要逐步改变传统资源生产型企业的依赖性和滞后性,把各种对外业务活动都延伸到Internet上,真正实现系统功能集成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支持多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实现跨平台运行。
各煤炭企业坚持“走出去”方针,积极与国内、外煤炭企业发展合作项目,目前国内外重点合作项目数量已达到个。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在对外技术输出、产品输出的同时兼并收购国外效益差的中小煤炭企业,将国内煤炭企业的运作模式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跨地区运营为中、小企业进行区域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模式。例如神华集团在个省份设有业务机构,中煤集团在全国的业务机构也有个。
2、兼并重组企业信息兼容与整合小煤矿信息化建设
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依然是煤炭行业“十二五”时期的重中之重。伴随着集团企业的整合、统一,能够支撑集团企业战略实施的信息化产品成为集团化应用的主流。如支持集团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集中核算型财务管理、资金监管、资本运作等。此外,伴随煤炭企业的整合,集团性统一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集团数据中心建设成为行业应用的主要任务。
兼并重组企业信息兼容、小煤矿整合不仅有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建设方针,还有利于煤炭企业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为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扫除障碍。兼并重组、转型提升是我国煤炭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信息化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利器,也为新时期我国煤炭企业依靠信息化实现战略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寻找到了新的机遇。
3、多元化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煤炭行业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有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煤炭产业多元化格局得以进一步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格局,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区域,推动以煤为主的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链构建,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集约发展,使物流、技术等资源集成,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使煤炭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时期内继续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煤炭绿色开采,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煤炭行业按照科学有序、创新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和谐的发展原则,努力实现煤炭生产由产量辅助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资源的综合利用的转变,由传统粗放向高新技术转变,煤炭的安全生产将由控制伤亡事故逐渐向生产环境转变,由环境制约向生态友好转变,逐步构建起清洁、节约、安全、高效、健康和适应发展的煤炭工业体系。
新时期节能减排、多元化的新技术在煤炭行业层出不穷,部分已经投入实行,初步成效已显现出来。这些新技术主要有: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发展先进的煤燃烧和发电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原料多元化、碳氢比可调的大规模煤气化技术;高值低碳产品合成技术;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等;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
4、节能减排对信息化的要求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煤炭行业,能够显著降低传统煤炭企业的单位能耗,提升其生产制造能力和效率。用信息化技术重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资金管理,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控制一体化,产销、经营、服务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是一项整合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管控一体化节能减排新技术,通过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从而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支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设数字矿山,在煤矿设计、煤炭生产、煤炭洗选加工、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都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数字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3DGIS、超宽带等前沿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5、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煤炭行业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在中小煤炭企业的使用进程。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煤炭企业进一步对煤矿生产中各种隐患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增强危情报告的准确性,提高险情发生时的迅速决策,从而减少隐患事故的发生。健全安全监管局网站职能,确保安全生产信息在网上及时、高效发布,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了解最新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的电子网络信息平台。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即: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和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是当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而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是推进煤炭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
作进度,坚决如期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目标任务,极大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十二五”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煤炭行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型煤炭企业要紧追大型企业的发展步伐,跻身数字化矿山之列,安装工业电视,用图像监视井下关键设备和主要工作场所;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对井下人员数量和运动位置实施跟踪;调度室装备实现数字化。除此之外,在几个有条件的国有重点大型煤炭企业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信道,在解决井下光线防爆问题的前提下,试行全矿井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信息化管理,致力于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信息化系统。
6、交易方式变化对信息化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煤炭行业需要创建更高端的煤炭交易平台和信息中心,全面实现信息化运作;加快煤炭交易模式、交易机制的创新步伐,推动煤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融合,增加交易机会,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交易模式转变为即时、便捷的网络化电子交易,提升煤炭交易中心的现代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交易等网络系统,使现贷交易、中远期交易、期贷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高效运行,最大限度的满足煤炭交易双方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要从煤炭资源浪费、流失的角度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煤炭短缺问题,深入把握和研究煤炭资源储备问题,由于这是一个国内和国外能源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要进一步限制能源的开采和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能源出口。在建设应急储备机制的同时,建设用于应对煤炭供应中断和严重不足等紧急状况的应急煤炭储备点,据预计中国总体的应急煤炭储备未来会达到2000多万吨。
7、井下预测预警系统对信息化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信息以数字形式通过网络传输得到高度集成和更大共享,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实现生产设备故障的预测预报、矿井安全状况的预测预报、瓦斯、水等灾害突出危险性的预测预报,最终达到矿井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及高效益的目的。
“十二五”时期煤炭企业井下预测预警系统不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还要进行创新建设,进一步提高对矿井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预警能力,以降低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率,提升煤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如日前在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正式启动的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检测识别及预测预警系统项目,确定以三维技术3DGIS为平台,实施对矿井水文监测、通风瓦斯检测、火灾预防和处理、顶板压力等重大安全因素的识别、检测及预测、预警。
7、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少人甚至无人化是煤炭工业信息化追求的主要目标。新时期,煤炭企业一方面努力使矿井机电设备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减少井下作业人员;另一方面致力于无人工作面的研究和实验。
基于井下人员流动性大,有的设备在生产中需要移动等矿井特殊环境的限制,为了实时采集到信息或进行全方位控制,超宽带、WiFi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势必要引领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对煤矿井下无线电防爆、光纤防爆、矿用物联网,井下定向天线、2.4G漏泄天线等未来五年指引煤炭行业信息化进程的热点技术的研究也已提上日程。
第四篇:工信部:中国钢铁业面临四大问题
工信部:中国钢铁业面临四大问题
时间:2011-11-09 来源:http://
11月7日,工信部公布了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品种质量亟待升级;布局调整进展缓慢;能源、环境、原料约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规划》指出,目前我国钢材产品实物质量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只有约30%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热轧螺纹钢筋等品种升级换代缓慢,规范和标准不能适应减量化用钢的要求。产品质量不稳定,下游行业尚不能高效科学使用钢材。少数关键品种钢材仍依赖进口,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减量化等高性能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尚未形成为下游产业提供完整材料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
钢铁工业“北重南轻”的布局长期未能改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长期供给不足。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部分地区钢铁工业布局不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造业转移的要求。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有待完善,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待进一步系统优化。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普及率较低。烧结脱硫尚未普及,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减排任务艰巨。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极大地挤压了钢铁行业的盈利空间,严重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多数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薄弱,缺乏高水平专家带头人才,工艺技术装备和关键品种自主创新成果不多。轧钢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和部分关键装备仍然主要依靠引进,非高炉炼铁、近终形连铸轧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十一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工人日报)
第五篇: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工会面临四大发展瓶颈
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工会面临四大发展瓶颈
任何一个国家设立的组织,都不允许“形同虚设”,作为具有“职工之家”之称的基层工会更应该真正实现自身的社会职能作用,将工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而对于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所面临的难点,要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切不可听任问题的再度滋生。
一、目前基层工会所面临四大发展瓶颈
(一)工会活动开展难
工会组织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可基层工会并没有经费的来源,若是通过向上级工会组织申请的办法获得费用,仍然于事无补,这并不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因为这要进行一级一级的审批,一时间很难落实,但倘若落实下来,也时过境迁了,由于时间的延迟,活动开展也已变得毫无意义。工会活动要占用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除此之外,还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些企业的经营生产,与此同时,也给行政领导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使得基层工会活动的开展受阻,甚至还会使活动的作用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基层工会活动的开展还要顾全党政领导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如果该活动恰是领导不感兴趣的,也许活动在没展开之前就已经天折了。
(二)维权作用发挥难
近年来,很多企业工会逐步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但还存在平等协商难、参与决策难和民主监督难三大问题。例如,某沿海发达地区对206名企业工会主席态度测评,只有14%认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发挥了应有作用,16%认为职代会制度发挥了应有作用。在206家企业中,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有137家,占67%。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不愿以平等身份与工会开展平等协商,甚至认为签订集体合同会制约生产经营。少数企业职代会在通过重要方案和决议时,没有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职工代表不能真实表达意愿。企业评议经营者时,结果不公开,使职工对民主评议缺乏信任。这些问题使职工群众对职代会、职工代表、工会组织产生信任危机。
(三)非公企业建会难
很多非公企业都是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作为工会工作者对工会的性质、任务和地位认识不够。建会难的根本原因有三点:一是错误认为这建立工会要争得职工的同意,职工不同意就建不了,把这个责推到他们身上,本身觉悟低,所以不乐意等等,自然出现了建会难;二是依靠的对象发生错位,把谁是非公企业建会的主体搞不清楚,把建会的希望寄托在企业主和管理者身上,没有深入细致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甚至有的沿袭计划经济时的国有企业,先征求企业领导的意见,然后才发动职工群众入会的做法;三是宣传发动的工作不够给力,没有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没有把《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到位,更没有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素养,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不了解,想法愿望也不强烈。
(四)工作内容创新难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生产制度发生根本的转变。因此,在基层工会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工会工作方式传统单一化,工会的工作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企业变革的步伐,依然按照传统式的工作流程来维持工会工作运转,内容很枯燥,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工会工作缺乏领导重视,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不关心和不参与的态度,导致干工作没有很强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没有得到支持,工作处于效率低下,工作内容的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二、提出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加强保障力度。
企业的领导是本单位工会的主要筹建者和领导者,要组织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工会工作,按时按期举办工会活动,对活动的各方面要求给予人财物的强力支持,确保工会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要统筹兼顾,认真处理好生产经营活动和工会活动的关系和矛盾,做到两不误。二是采取多种手段,提升维权意识。
工会要不定期组织职工群众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通过讲座、现场提问和专业测评等方式手段,使职工群众自身的素养以及法律维权意识得到提升。要建立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充分保障职工群众正当合法的利益,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工作决策中来,让工会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引擎”。三是深入发动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手段全面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耐心细致的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组织活动让他们对工会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到位,学习到位。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利,让广大职工群众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和“法律营养”,抓好枯燥文字教育向生动立体教育的转变,让参与建立工会的每一份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先进的力量,工会的作用,营造一种凝聚力量,解疑释惑、激励斗志的气氛,从而强力促进企业职工群众建会的积极性。四是注重理论学习,引进优秀人才。
工会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乎人才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想要创新就要取得新的突破,工会工作者要首先学会转变思想善于学习理论,从根本上重视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及困难,要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把学习放在求创新的第一位,主动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再者,要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发现故障规律,抓住重点不放松,突出难点不动摇,在工作任务上坚持硬任务和软指标相结合。把工会工作融入社会,利用网络媒体,让社会大众了解工会,以自身的实招广泛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最后,要引进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把大家的智慧才干发挥到极致,精益求精集思广益,让工会上下拼尽全力想尽办法求创新,谋创新,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