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递业发展面临六个问题
快递业发展面临六个问题
快递业是物流行业分支中的高附加值业态。20多年来我国快递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然而,随着国门的开放、外资企业的进入、民营企业的崛起,业内呼唤建立平等竞争环境、打破体制羁绊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快递业的纷争牵动着业内所有企业的神经,我们真切地关注它的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编者按
一直以来,我国快递业发展始终面临着种种障碍和问题,它们是束缚我国快递业提速发展的羁绊。它们有来自政策法规、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和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也有来自企业经营管理、网络建设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所以清除它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快递业务准入限制过严,邮政专营范围界定过宽
快递业务准入涉及快递企业注册和审批、邮政快递业务准入、空运市场准入和联运市场准入等。当前主要的问题是,邮政快递业务准入和邮政专营问题。邮政专营是国家法律赋予邮政部门对部分邮政业务实行专营的一种制度,主要是指信件专营。邮政专营源于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需要,对一定范围的邮政业务实施专营是实现普遍服务的重要手段。为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有效提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邮政专营的范围。邮政专营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垄断或法定垄断权力,也是国家对邮政企业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一种补偿措施,专营范围之内的业务只能由指定的邮政企业经营。其目的主要是: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提供一定范围的垄断利润,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邮政企业因实施普遍服务造成的亏损。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邮政专营范围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模糊,邮政部门对“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作了扩大化的解释,不适当地扩大了专营业务的范围,为强化对其他竞争性业务(主要是快递业务)的垄断性经营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流配送、快递等竞争性商业业务越来越多,国内快递企业发展很快。据上海工商行政部门的资料显示,企业名称中含有“快递”、“速递”的有1027家,加上经营范围有“快递”的企业和各类再就业服务社,共有6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快递业务量每天达50万票以上,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估计全国快递从业人员也已经超过100万人,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年营业额超过 500亿元人民币。由于很多非邮快递企业从事了信件快递业务,按照邮政部门的规定,目前非邮快递企业60%的国内快递业务是不符合规定的。因此,现行的规定对现有快递市场格局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限制。邮政专营对消费者的通信自由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如在对消费者的“一揽子”服务中,快递公司是否可以递送一封业务信(如附属在包裹或小商务样品中的说明信函、产品目录等).成了两难的选择。递送(甚至是被动且信件本身是免费的)则违法,不递送则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专营范围的不适当扩大,造成了如下问题:一是强化了邮政垄断经营体制,不利于邮政企业效率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二是损害了竞争者的权益,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限制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缩小了广大消费者的“寄递选择权”,不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
2005年7月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到快递业务时说:“快递等邮政业务”。这实际上是把快递业务混同于普遍邮政服务业务,为今后邮政对快递业务进行垄断经营留下了隐患。
二、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监管主体有待明确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际快递行业采取以外贸部为主的行业管理模式。早在1979年,国际快递业刚刚登陆我国,就被纳入外贸管理系统。随后,外贸部授权中国外运总公司运作国际快递业务。因此,国际快递业务一直主要由商务部(及其前身外经贸部)主管,不属于邮政局管辖范围,邮政部门是快递业务市场中的竞争主体而不是管制者。国家邮政部门成立的速递公司(EMS),也是在1986年经外经贸部批准经营快递业务的,EMS走进市场即意味着与其他快递公司成为了竞争对手关系。
20世纪90年代,快递行业管理处于多头管理局面。对快递业的认识,在1980年初即有争议,至1990年对快递业的管理权限之争开始升格。1995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凡经外经贸部批准经营国际快递业务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均有合法经营权。此后,邮电部发布规定,要求进一步整顿邮政通信市场秩序,坚决制止违法经营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物品寄递业务的行为。外经贸部和邮电部双方各执一词,对快递存在的合法性和管辖权展开争论。在这一阶段,国际快递以外经贸部管理为主,国内快递以邮政部门为主。
快递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供门到门服务,主要依托高速交通运输工具。因此,也可以说快递业务是运输服务的延伸,具有增值服务业务的性质,是一种竞争性业务。但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按运输方式,分属交通部、民航总局和铁道部等管理。其中,民航总局根据航空法,于1998年颁布《中国民用航空快递业管理规定》,对航空快递业务实施行业管理、核发经营许可证。从此形成数架马车并驾齐驱,行业多头管理的局面。快递管理还涉及工商总局、海关和公安等部门,政出多门,相互交叉,彼此矛盾。快递相关法律法规很多,相互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规范性较差,致使市场上既有行业垄断行为,也有无序竞争行为,制约了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1年,“9.11”后形成了快递行业的双重管理模式。自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和“炭疽病菌信件事件”后,为防止我国出现类似的信件问题,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信件印刷品等寄递业务管理,防止炭疽杆菌传播的紧急通知。根据这一通知,凡经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国际货代企业经营国际快递业务,需要办理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寄递业务,均应到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邮政局变成了管理国际快递业的行政部门之一。由此引发了国际快递业监管的矛盾和问题,几经协调,对快递业基本上形成了外经贸部主管业务、国家邮政局委托管理安全的双重管理体制。直到目前,快递业界仍然普遍认为商务部是其政府主管部门。
三、市场管理偏重行政手段,邮政执法不够规范
1.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对快递行业的行政执法主体是邮政。邮政执法主要依照法律规定,对侵犯邮政工作正常秩序。扰乱邮政市场的行为给予处罚。执法依据为《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邮电部《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家邮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有关条文。同时,在一些省市出台的地方性的管理规定中,赋予了邮政一定的查处权。邮政执法依据的上述法规,一般只有一些禁止性规定,对违法行为处理并未明确规定邮政部门的处罚权。为此,邮政往往联合工商、公安、物价、安全等部门综合执法。邮政执法对保护邮政专营权,保障邮政法实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执法不够规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我们走访不同地域10多家企业,他们反映了邮政执法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是:邮政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执法中滥用行政权利,越权执法。如扣押快递车辆,随意私拆用户的商务文件和包裹,甚至殴打快递人员等。有个别地方局所将罚没金额与工资奖金挂钩,要求快递企业缴纳类似保护费的罚款。一些地方局所将邮政速递承包给个人,邮政速递车辆租给他人使用,更加剧了不规范经营和不公平竞争。
2.邮政部门至今仍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可以将行政权力广泛渗透到经营领域,运用行政权力名正言顺地设置市场壁垒,排挤竞争对手,排斥竞争机制,扩大垄断范围。对系统内邮政企业的监管,因存在共同利益难以有效实施;对系统外非邮企业的监管,因存在利益上的竞争关系难以公正进行。
四、市场主体政策待遇各异,快递市场尚未统一
1.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类企业享受不同的政策待遇。邮政速递(EMS)附属中国邮政,在邮政部门实行混业经营情况下,EMS经营国内外快递业务,能享受到与邮政同等的国家优惠政策。其他国有快递分别依托民航总局、铁道部等,也能依靠主管部门争取到一些政策优惠。国际四大快递公司依据国务院规定和我国入世承诺,在经营国际业务方面可以正常运作。民营快递公司基本上没有政策优惠,未能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甚至连合法经营权都得不到保障。
2.快递市场被人为分割,国内、国际市场未能统一。近十多年来,作为新兴服务业的我国快递业,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和对外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对内搞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全国各地加强经济交流和内外贸统一,客观上要求形成统一开放的快递市场。国际快递业务的增长必然要求国内快递业务与之配套。然而目前我国对快递市场的统一和开放,并未形成共识。
3.快递政策法规走向不明,企业市场环境不确定。快递企业的决策和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但当前与快递业有关的政策环境并不明朗,行业地位尚处于不确定之中,这已成为非邮快递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在美国可以依据《私人快递公司法》(the private express statutes)规定的标准,确定快递业务范围,而我国相关法规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五、行业竞争无序,缺乏自律性组织
1.快递市场政策法规不健全,行业管理体制不顺,导致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直未能形成。随着不同层次进入者的增加,快递企业急剧增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开始出现无序竞争状态。总体上看,国际快递公司和国有企业规模大、市场份额高,行为比较规范。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茁壮成长,但为数尚少。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则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快递企业初始资本投入少,民营快递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数量过多,竞争力弱。个别企业也的确存在“低、乱、差”现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无照经营或非法经营,服务质量较差,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这些负面现象,影响了民营快递企业以至整个快递行业的总体形象,令人得出“快递行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的判断。因此,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快递市场秩序已经势在必行。
2.快递行业尚未建立全国性统一的行业组织,行业缺乏自律,这也是行业无序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一些大的国内快递企业,有的加入国际货代协会,有的加入物流协会等。代表外资企业的亚太速递商协会,在我国设立了办事处。上海几十家快递企业,正积极筹建上海快递协会。这些行业组织在向政府反映诉求,协调快递企业和邮政的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这些协会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所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快递业协会,已是快递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其重要又紧迫的问题。
六、社会配送环境协调性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快递业是最讲究速度和效率的行业。我国的快递业已进入规模发展阶段,但快递企业仅靠自己的能力难以完成全程全网的所有递送业务,一般都要借助其他社会运输体系和服务体系。因此,运输衔接与服务协作是快速递送的关键。快递企业和其他社会承运主体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运输系统和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协调,极大地影响着快件寄递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在干线运输方式上,快递企业一般采用航空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也使用铁路运输。我国近年来在民用航空、道路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现有设施还较落后,规模较小。地方保护主义还比较严重,如不同省市间的公路运营许可审批复杂,运输管制严格,关卡密集。对终端客户的递送速度和能力是快递公司区别于快运等其他物流企业的核心所在,因此,各大快递公司都非常重视在快递业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情况下,国际快递公司主要使用汽车运送,国内其他快递公司都不同程度地综合使用了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作为运送工具。但是,除了自行车和EMS的速递车,其他公司的其他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城市无障碍行驶。特别是在特大型城市,交通管制非常严格,对递送车辆的区段或时间范围都有严格限制。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的关联配合,长途运输与短途配送的联接,仓储功能与运输功能的协调,各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的衔接,各体系间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以及通讯的畅通、国际快件的清关速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操作速度和成本。协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制约着运转效率和运送质量。
我国快递企业中,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少数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能与国标接轨,大部分国内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设施落后,运输工具转载率、装卸设备荷载率及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都不高。设备标准不统一,包装或书写格式不规范,快件自动分拣率低,处理速度缓慢。二是信息化水平低。大部分快递企业尚未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与客户企业、合作伙伴、海关等之间缺少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网络覆盖率低,递送质量不稳定。许多快递企业在发展初期采取了承包、加盟等模式,网络不完善,服务不规范,质量不稳定。四是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沿袭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组织层级多,流程复杂繁琐,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等。
第二篇: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面临问题及建议
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面临问题及建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快递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基础。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服务保障。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快递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和邮政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服务需求。快递业服务制造业更是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规模效益不明显、融合发展不深入、服务能力不适应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制造强国的立足根本,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重要意义,同时有望给快递行业打开全新的成长空间。
此次疫情也凸显出了快递业对于保障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性,管理层对于快递业的发展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支持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整合资源,成立合资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发展面向同一制造业领域的供应链服务。近期国务院表示,未来将在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支持航空物流企业发展航空货运、促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补齐短板,此举将有力的提升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综合运营效率与国际竞争力。
肖庄镇党政办
第三篇:快递业发展现状
快递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快递业是当今发展较快的产业。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我国,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快递服务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还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目前,全球背景下的快递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中国快递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近年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大量产生。为了解快递业快递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快递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和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于2007年上半年联合开展了全省快递服务业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较快,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实力增强,业务范围拓展,经营业绩提高,但与沿海和内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缺乏规范等问题,亟待政府和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
一、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现状
1、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普查显示,全省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只有7家,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库,结合省邮政管理局掌握的情况、经过逐个清查、核实后确认,截至2006年底,全省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有34家,两年时间,快递企业的数量就增长了3.9倍。快递企业的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商务往来日益增长的实物传递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2、经营业绩大幅提高。2006年,快递企业全年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营业利润大幅提高,为1323.8万元,比上年增长66.4%,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1622.1万件,尽管比上年下降8.1%,但是对业务收入增长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国内同城业务量大幅减少,而附加值较高的国内异地、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均有所增加。
3、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从经营快递业务范围看,同时经营国内同城、国内异地、港澳台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占35.3%;只经营国内同城及异地业务的企业占
5.9%;仅经营国内异地业务的占17.6%;仅经营国际及港澳台业务的企业各占
8.8%,经营国内异地、港澳台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占14.7%。
4、企业实力逐步增强。快递业快递企业实力逐步增强。2006年,全省快递企业资产总计为6.5亿元,户均资产为1915.6万元;企业拥有营业网点为2299个;企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大,年末为2886人,比上年增长47.5%;房屋建筑面积增幅为11.6%,共计4.4万平方米。
5、服务设施快速增加。从企业的运输设备、分拣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看,快递业快递服务硬件实力明显改善,2006年被调查企业拥有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比上年增长32.5%,为1.2万平方米;拥有收件、派送、分拣等用途的汽车数量为509辆,比上年增长36.5%;摩托车220辆,比上年增长39.2%;计算机665台,比上年增长71.0%;手持终端设备166台,比上年增长295.2%。计算机、手持终端设备投入增长迅猛,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
6、服务方式更加先进。快递企业在上门揽收、投递到户、限时送达等服务功能上日趋完善,先进的信息跟踪技术使跟踪查询服务更加及时、方便。在被调查企业中,提供查询服务的快递企业有33家,占97%,其中能提供按环节跟踪查询服务的企业有32家,占97%。只有1家企业未提供查询服务。
二、安徽快递服务业发展特征
(一)经营主体多元化
快递业快递业已经打破了最初的国有邮政快递(EMS)一揽天下的格局,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等多元化主体相互竞争的格局。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在被调查的快递企业中,国有企业占5.9%、有限责任及股份公司占58.8%、私营企业占17.7%、股份合作及联营企业占8.8%、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占5.9%、其他企业占2.9%。调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快递市场份额在下降,而民营及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见表1),发展速度加快。
1、国有快递企业占主导地位但发展趋缓。中国邮政EMS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国际业务方面,依赖万国邮联系统和与TNT集团建立合作代理关系,国内业务方面,依靠遍布城乡的投递网络,国家赋予邮政的普遍服务政策(邮政车辆城市内通行无阻、EMS“邮件”等同于真“邮件”享受铁路、民航的优先装运权等)施用于并非完全符合“普遍服务”内容的国内EMS业务,运用有利的行政资源,国有邮政快递EMS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和近乎垄断的高市场份额状态,1995年EMS国内和国际快递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97%。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有邮政快递已不能满足市场增长与时限的需求,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导致国有企业快递市场份额减少。2006年,快递业国有快递企业快递业务量达1305.2万件,比上年下降17.5%,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80.5%,比重比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实现快递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3.6%,比重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561人,比上年增长26.8%,占所有从业人员的54.1%,比重比上年下降8.8个百分点。
2、民营和外资企业比重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民营快递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由于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营快递如:申通、圆通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外资快递企业自1984年4月,美国FedEx登陆中国后,国际快递巨头纷至沓来,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简称UPS)、德国敦豪(简称DHL)、荷兰天地(简称TNT)都与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公司(简称中外运)成立了合资企
件,比上年增加13.9%,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3.2%,尽管业务量相对较少,但是国际快递业务收入不可小觎,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8.9%,为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表2 分经营区域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情况
国内同城
国内异地
国际及港澳台
其他
合计 业务量(万件)325.9 1244.9 51.3 1622.1 比上年 增长(%)-47.5 13.3 13.9-8.1 占比重(%)20.1 76.7 3.2 100.0 业务收入(万元)3343.5 26693.4 7210.2 805.2 38052.3 比上年 增长(%)-26.9 15.3 28.2 141.9 13.0 占比重(%)8.8 70.1 18.9 2.1 100.0
(三)中部六省位居中游
快递业快递业经营状况在中部六省(湖北、湖南、山西、江西、河南、安徽)中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服务手段和基础设施也基本处在中等水平,湖北、河南快递业经营状况排在前列。
从经营状况看,安徽快递企业数在中部省份中位于第5位,占中部企业总数的12%;从业人数、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排在第4位、快递营业利润排在第3位。中部地区快递企业数最多,利润最好的是湖北省,快递企业有76家。
从经营条件看,快递业快递企业拥有营业网点较多,位于中部省份第2位;企业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汽车、摩托车、计算机和手持终端设备都排在中部省份的第3、4位,经营条件较好的是湖北和河南省。
从发展速度看,2006年与2005年相比,快递业快递业务量增速是下降的,排在第6末位,快递收入增速、营业利润增速分别排在第5、第4位。发展速度较快的是湖北、湖南省,快递收入增幅在20%以上。
从户均指标看,快递业主要指标每户企业平均值最高,户均业务量、户均业务收入、户均营业利润均排在中部省份的第1位。
三、快递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快递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关联,2006年快递业全年生产总值(GDP)居全国第15位,而快递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在此位次左右,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居16位,营业利润居14位,业务量居18位,资产居17位。尽管快递业快递业发展速度加快,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相比江、浙、沪及北京、广东等沿海或内陆经济发达地区,快递业快递服务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偏弱。经济发达的地区快递业也发达,相对而言
快递业快递业尚属起步阶段。一是数量少,快递业快递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1%,只是广东的9%,企业总部在广东有20家,而快递业没有总部企业,只有27家单一公司和7家分支机构。二是实力弱,快递业快递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仅有2家,广东为16家;企业户均资产1915.6万元,是广东的79.4%。三是规模小。快递业企业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5%和1.3%,年户均业务收入为1119.1万,只是广东的57.2%;年户均业务量为47.7万件,是广东的97.1%,但是营业利润较小,只占全国的0.3%,户均营业利润为38.9万元,只是广东的10.3%。
2、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格局差异大。从地域看,快递业快递企业主要分布在17个市中的9个市,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黄山、滁州、宿州、宣城,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合肥,为15家;其次是芜湖,为6家;其他市分别为1-3家。从市场格局看,企业户均业务量5万件以上的在合肥、蚌埠、滁州、芜湖,其中同城户均业务量达1万件的在合肥、芜湖;异地业务量达4万件以上的在合肥、蚌埠、滁州、铜陵;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达2万件以上的在合肥、铜陵、芜湖、蚌埠。
3、政府监管难度大,单位变动较频繁。快递行业的监督和管理目前还处于比较松散和无序的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快递服务业长期没有具体的管理部门,造成整个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二是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又多是小企业,决定了快递单位变动极其频繁。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变成了个体户;有的企业改制成公司的下属单位或换人承包;有的经营场地、经营内容发生了变化,企业开与关、搬迁、变更等时有发生。三是一些快递企业消亡或变更业务没有及时到工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提供的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查无此人。这些因素造成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的困难。
4、服务标准不一,服务水平不高。快递服务业由于服务收费和风险标准不一,当快递过程中出现物品损坏、丢失赔偿等问题时,往往引发纠纷,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企业自身而言主要是服务水平不高。第一是管理不规范,由于缺乏规范的流程管理,邮包在哪个环节丢失都难以查到,这也是快递业的普遍问题。第二是从业人员乱,一些中小快递公司招聘的业务员大都没签劳动合同,也没业务培训,其收入不稳定,由效益情况来决定,有些收递员如果发现货物价值不菲,就干脆私吞掉,然后编造丢货理由,还有些素质差的收递员连人带货一起消失。第三是交通工具和服务技术落后,运输设备简陋、服务设施少容易导致邮包运输出现问题。快递业快递企业服务设施相对落后,营业网点只有广东的一半,独立分拣场地面积、汽车、计算机只占广东的4.2%、8.7%和4.9%。
5、市场竞争无序,安全隐患较大。由于快递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快递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较快,进入门槛较低,众多不规范快递公司租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个雇员,就能开展快递业务,少数快递公司和个体户唯“钱”是图,急功近利,凭借自身成本低廉的优势,随意压低快递资费,超范围经营,这种短期行为,既造成市场过度竞争,又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不能按时投递等现象屡见不鲜,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对策建议
快递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快递业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1、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快递发展。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快递业务市场准入、审批制度。加快法制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和开放的快递市场,推进依法行政,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
2、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服务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避免无序竞争,建立健全快递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快递服务,开展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建立完善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3、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自身要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全方位、综合性、跨区域的快递服务网络,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行业自律,树立商业诚信,遵守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4、筹建快递协会,扶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虽然民营快递公司规模小,但数量多,快递业民营快递企业数量占全部快递企业数的88.2%,他们以其自身机制灵活特点,在快递业迅猛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扶持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筹建快递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间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引导民营快递企业通过合资、参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实现民营快递价值链的提升,不断发展壮大民营快递企业。
第四篇:中国的发展面临六个内忧外患
中国的发展面临六个内忧外患
最近,中国国内外矛盾交织集中在一起。一是香港2017年普选政改方案矛盾比较尖锐。二是反腐工作如火如荼,暗藏着腐败利益集团的反扑。三是恐怖分子活动在增多。四是钓鱼岛问题和日本矛盾僵持不下。五是南海问题,菲律宾、越南与中国对抗的气氛越来越浓。六是美国主导亚太的力量在进一步加强部署。
一是香港2017年普选政改方案矛盾比较尖锐。普选方案是立法会委员的选举和行政长官的选举,和香港反对派之间的意见差距。立法委员安地区一人一票选举中央和香港反对派可能容易达成一致,主要是行政长官普选,由立法委员推选和公民推选,认定爱国是首要条件。
从分析问题的意义上看,中央的目的是要把行政长的人选控制在爱国人士手里。想法是很正常的也是符合逻辑的,符合基本法的。但另一个问题没有想到的是,普选选举是全香港人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就是立法会推举和中央认定10人为爱国的行政长官候选人,但保证不了10个人是全香港人想选出的行政长官一样,还有其他爱国人士没有被推举的情况。这种推举的筛选和广泛性还是不够,因为香港还没有形成政党竞争。作为香港的反对派想推选自己的人出来参选行政长官,如果选上,也说明不了香港的多数人不爱国,也不能说反对派不爱国,假设说要反对派推选的候选人要表达爱国誓言才能成为候选人,候选人也会做爱国宣誓的,反对派推选的候选人根本原因是对中央政府热爱和不热爱的问题,听不听中央的话。
二是反腐工作如火如荼,暗藏着腐败利益集团的反扑。习主席反腐,打了那么有能量的大老虎,***、徐才厚、***、苏荣还有省部级高官20多个,他们在国内和国外曾经的利益团体,会想方设法攻击现政权,认为打击面太大,影响共产党的象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反腐达到渗透的目的。意思要打击腐败适可而止。下级层层设置阻力,阻碍改革各项措施的推行。
三是恐怖分子活动在增多。从中国恐怖袭击事件,新疆乌鲁木齐2009年7月5日 打砸抢烧事件。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新疆喀什2013年8月20日 暴力恐怖事件。一名特警丧生。2011年7月31日 市中心爆炸事件。3人死亡,超过10人受伤。2011年7月30日 美食街劫持卡车事件。6人死亡,28人受伤。新疆巴楚,2013年11月16日 阿布拉艾海提等9人持刀斧袭击色力布亚镇派出所,致2名协警牺牲,2名民警受伤。2013年4月23日 暴力恐怖团伙在巴楚县色力布亚镇砍杀社区干部和民警。造成15人死亡,2人受伤。新疆和田2011年7月18日 暴力恐怖事件。纳尔巴格派出所遭袭击焚烧。3人死亡,2人受伤,6人被劫持。新疆鄯善2013年6月26日 多名暴徒袭击鲁克沁镇派出所、特巡警中队、镇政府和民工工地,放火焚烧警车。2013年12月15日 疏附县民警在萨伊巴格乡进行入户排查时,突遭多名暴徒投掷爆炸装置并持砍刀袭击,2名民警牺牲。新疆莎车2013年12月30日 9人持砍刀袭击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2012年2月28日 阿布都克热木马木提等恐怖组织成员在幸福路步行街砍杀无辜群众,致15死亡,14人受伤。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另有一名联防队员牺牲,4名公安民警受伤。新疆皮山县2011年12月28日 暴力恐怖团伙劫持两名人质。处置过程中1名公安干警遇害,1名干警受伤。两名人质获救。
西藏拉萨2008年3月14日 不法分子在拉萨市区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事件造成13人被烧死或砍死,手段残忍。
北京2013年10月28日 金水桥事件。乌斯曼艾山与母亲、妻子驾吉普车闯入北京长安街便道冲撞人群并点燃车内汽油,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
云南昆明 2014年3月1日 火车站砍人事件。十余名蒙面暴徒在昆明火车站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6时,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
四是钓鱼岛问题和日本矛盾僵持不下。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武器出口三原则,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钓鱼岛成了中国和日本围绕政治军事经济斗争开展全面的竞争。消耗了中国大量精力和财力为争取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友好。由于日本的主动出击,使中国原来的国际市场的空间受到打压,出口和对外投资的成本增加。
五是南海问题,菲律宾、越南与中国对抗的气氛越来越浓。南海中国维护主权的难度在增加,菲律宾和越南同日本美国在军事上合作加强,随时会有挑衅动作,就迫使中国加强军事投入,增加威慑力。军事实力增强要经济实力相伴随的。最近中国经济已经有了不景气,有危机的迹象。要增加军事投入和维护军事成本也需要经济支持。
六是美国主导亚太的力量在进一步加强部署。美国对华侦察变本加厉中国回击美危险拦截指控,《华盛顿自由灯塔》引用匿名官员的话率先披露了此次事件。中美双方互相表态后,该报进一步称,对于中方的反驳,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表示:“我们坚持我方对这起危险和不专业事件的说法。”报道称,美中军机相遇引发新紧张之际,美国海军向亚太地区派出第二艘航母战斗群“卡尔·文森”号,该航母将与在日本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会合。
美国加强亚太地区的力量,把中国认为是对抗美国的主要国家,主要从意思形态不同价值观不同,自然分成世界两个不同的国家认同体系。加上“上合组织”是原来意思形态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个联盟,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每年军事合作演习进入常态化,给美国倡导的世界体系成了相反的组织。美国就找到了在军事和经济政治上的对手,成为他们反对孤立打击的对象。中国为了不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约和击败,就要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团结,增加对抗性,而俄罗斯最近乌克兰问题与美国欧洲国家矛盾也很尖锐,制裁与反制裁斗争还在博弈当中。使俄罗斯更愿意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团结发挥相互支持的作用。
冷战的形式是存在的。之后要看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动力能否抗衡美国日本和西方国家的打压和攻势。
曾天林2014.8.25
第五篇:快递业物流发展现状
快递业物流发展现状
分析报告
概念简述:
1、快递业:是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对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进行处理,以较快的速度将特定的物品运达指定地点或目标客户手中的物流活动,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特点就是在于他的“快”字。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物品运达到目标地点,但是运量相对较小,运费较高,同时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几经周折,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2、快递:快递,又名速递,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快递是以时间、递送质量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它的高效运转是建立在完善的网络基础之上的,且网络具有相当强的整合能力。从内容上可以分成文件和包裹。
一、快递的发展
(1)1907年,第一家快递公司UPS成立于美国西雅图,开始在国内进行货物运送.(2)1971年,联邦快递成立于美国小石头城,开创隔夜送递的历史
(3)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
(4)1986年,全球快递、物流业的领导者DHL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各注资50%
成立中外运敦豪
(5)1993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
(6)1994年,宅急送在北京成立
(7)2005年,中国按照WTO协议全面对外资开放物流及快递业
(8)2009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
(9)2011年,2011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10)2012年,《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中国快递行业格局
三分天下:
(1)外资阵营:以联邦快递、UPS为首的外资阵营,主要占据国际业务。运营规范但价格
很高。
(2)国企阵营:中国邮政EMS主导的国企阵营,其拥有法律政策优势,邮局网点无所不
及,但价格很高。
(3)民企阵营:野蛮生长、价格灵活、竞争惨烈的民营阵营。
三、外资阵营
1、外资快递企业的发展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入。服务于中
国对外经贸的国际快递业务。
(2)进军:外资快递业巨头纷纷进入,条件限制的放宽,外资中小型快递企业也开始进入中
国。
(3)发展:由沿海发达地区逐渐进入内地,业务范围不断的拓宽。
2、主要的外资快递企业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递有限公司
联邦快递
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TNT天地物流
3、外资快递企业的优势
(1)网络建设:国际速递公司跻身中国市场,其优势首先在于有自己控制的全球网络、先
进的全球通讯技术和管理经验。
(2)价格战略:跨国公司为了与中国 EMS争夺客户,在市场上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战略。
在中国市场,外资公司的国际速递价格普遍低于EMS价格的10%-15%左右。
(3)服务质量:跨国公司历来把服务作为速递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
四、国企阵营(以中国邮政为代表)
1、中国邮政的发展
(1)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
(2)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
称“中国邮政”。
(3)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2、国营快递企业的优势
(1)政策:EMS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国营企业的代表,国家从战略层次对其作出许多政策
支持,新邮政法也作出了有利于EMS发展的规定。
(2)网点:EMS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网点,网点完善,覆盖面积广。
(3)市场:EMS作为国内快递行业龙头,占据了国内大量快递市场,客户资源丰富。
3、中国EMS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体制不顺:没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管理权,仍然是国家邮政
局的一个业务管理机构,应慢、适应能力差、缺乏竞争力。
(2)缺少市场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干部职工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铁饭碗观念。官商意
识,在决策时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制定价格时也只考虑自己,不考虑竞争对手,缺少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3)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管理上使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
用人制度僵化,论资排辈,用工制度不灵活;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4)企业负担沉重:离退休职工养老和医疗负担。长期以来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普通邮
政亏损的包袱也背在速递企业身上。
4、EMS解决方案
(1)改革:企业内部推进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自上而下的、完全的企业化管理。
(2)投资:提高速递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
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监控管理和查询的能力。
(3)观念:转变经营观念,打破传统“坐商”思想,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作。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手段;调整业务结构,开发新的电子邮政业务。
(4)合作:加强对外合作,拓宽发展空间。建立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
五、民营阵营
1、主要的民营快递:顺丰速运、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
2、中国小件快递公司排行榜:
第一名(顺丰)、第二名(邮政EMS)、第三名(圆通)、第四名(申通)、第五名(宅急送、韵达、中通、天天、汇通)
3、中国的民营快递发展概况
(1)1993年,揭竿而起:港商王卫创立顺丰;陈平创建宅急送的前身双臣快递;聂腾飞和
詹际盛创立申通,点燃华东民营快递星星之火。
(2)1994——1997 年,狼烟四起:上海申通不断做大;詹际盛和詹际伟创立天天快递,开
创了一种经典的狼性扩张模式,只要向总部缴纳几百元的押金就可以开设网点。寄件网点独占快件的收入,并负担运费,而收件网点义务的无偿的派送快件。进入门槛低,利润丰厚,极大地调动了开拓业务的积极性。一时间,华东民营快递群雄并起,一群群敢打敢拼的桐庐人,淳安人虎狼般闯进了一个个陌生的城市。
(3)1998——2003年,格局初显:1998顺丰局部垄断了港深货运;北京宅急送向全国发力
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7个城市设立分公司;申通由陈德军接过权杖;天天快递做得如火如荼、体制完善。至此,民营快递泾渭分明的分为三种模式:顺丰采取所有网点直营的模式,价格高但速度快,主攻高端市场;宅急送也为网点直营,价格和速度相对
顺丰较低,主要业务为小件包裹;申通、天天等华东军团则手握加盟模式的扩张利刃,以低成本支持低价格,竞争最为惨烈。
(4)2004——2007 年,北方沦陷:2004年成为民营快递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华南的顺丰打了场漂亮的非典反击战,以50%的增长速度向前冲刺;华东军团依托长三角庞大的城市群织成的局域网络,给其全国扩张输血给养;北京宅急送,削藩集权的内耗,加上华东军团的价格战,利润陡降20%,首度报亏;北京的小红马,欲在华东地区兴风作浪,却遭华东军团激烈的价格战,不稳定的合作伙伴,逃不过被撤掉的命运。
(5)2008—2009 年,重新洗牌:在同行的冲击下,两面曾经风光的旗帜——小红马和宅急送都在这一年失去了光彩;退守北京的小红马在大本营遭到华东军团的价格冲击,难以招架;东道在华东军团的围剿下,濒临倒闭。2009年10月1日,民营快递的达摩斯克利之剑——新邮政法正式实施。新法将邮政专营的标准设置为“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这无疑夺走了民营快递最丰厚的一块蛋糕。新法之下,大多数民营快递经营困难,面临倒闭。
小红马高调宣布正式退出快递市场
东道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所有网点停止运营,彻底倒闭
(6)2010——2012年,逐鹿中原:2011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称将积极争取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促使5年内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4、民营中小型快递公司现状
(1)起步晚,前景好: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亦愈活跃,快速传递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2)利润前景广阔: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进入我国速递市场目前的规模是200亿元,每年的增长在30%以上。
(3)业内竞争激烈: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垄断国际市场;国内受到EMS的挤压,发展艰难。
5、民营快递存在的问题
(1)快递公司杂、乱、多
(2)恶性竞争
(3)市场监管不力,不够规范
(4)设备及技术落后
(5)管理水平低下
(6)快递人才匮乏
(7)规模小,资金缺乏
6、解决对策
(1)直营趋势化
(2)设备科学化
(3)合作多元化
(4)行业内部整合(5)加强人才招聘和内部培训
(6)相关部门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