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尉氏县 朱曲一中 李海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包罗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广泛,并且知识结构比较严谨,逻辑性强。所以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感到比较困难,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厌学物理,这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而不应该有太多的批评与指责。让学生不仅学会物理,而且还应会学物理。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我国的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等。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物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演示性、实验性和操作性。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感性认识也很丰富。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做一些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进来,注意力也会迅速集中起来去观察实验,还会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会在快乐中求知,那些概念和规律也就不再枯燥乏味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物理知识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告诉同学们它指导人们生活的实例。如:学习了有关内燃机的知识后,可帮助你高搞清嫩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甚至还可以帮你修理它;学习了电学知识可以帮助你安装和检修家庭电路。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想学物理的思想,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加强观察和实验方法的教育,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物理中的许多定律和公式都是从生活实践和物理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试验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载体,对于教材中的每个实验都不能放过,争取达到师生共做。并且在实验中注意教给学生真正确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重点观察法等。同时还要交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构思方法,如:测平均速度、测物质密度、伏安法测电阻、测电功率等是一物理公式为原理进行试验的;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等,由于相关因素太多,总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对学生进行这些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开拓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做滚摆实验时,我们应提醒学生观察的母目的与方法,这样在试验完成后,学生就会真正理解该实验的意义,而不会仅仅觉得有趣和好玩了。在做这个实验前,我首先提醒学生重点观察滚摆的高度变化和滚摆的速度变化。滚摆的高度比速度容易观察到,为了让学生观察到速度的变化,我就在滚摆的边缘上贴一小条红纸,让学生观察纸的运动情况。这样转移了一下观察对象,实
验效果就很好,就连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说出滚摆上升和下降时的能量转化关系。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简单、容易接受,学生就会觉得有趣,从而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新编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和实验增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指导同学们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表示的物理现像是什么。二是指导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物理知识的教材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做实验、有实验或实例验证总结概念和原理、利用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阅读教材是要认真阅读生活中的实例,仔细观察和操作实验,他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在指导同学们阅读这段文字时,我特别强调注意产导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2导体必须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通过在这样的指导阅读,体必须在闭合电路中,○
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正确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在于理解,能力在与训练。有些学生觉得课堂生听懂了,但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下来了,没能真正理解。一遇到略有变形的问题,知识的迁移就发生了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脚踏实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做学问的精神,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独立练习。
初中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只求结果,而不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例如:给你一个电压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变阻器、一个开
关和几根导线,请你设计一个只需连接一次电路就能测出RX阻值的电路图。这
道题是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的变形,答案有三种,如:
等三种方法。同学们一看答案就会了,这就说明学生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他们没有对这道题做深刻的总结,除了伏安法测电阻外,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测电阻的方法。经过这样的总结,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进而提高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进行学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012-4-3
第二篇:《新课程下学法指导》心得体会
则戎乡中学2013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马建春
经过5天的集中学习和自己平时的自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种净化。所谓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一、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认识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学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法与学生所采取的学法并不是同一回事。只有当教师运用一种教法,学生采取相应的学法与其积极配合时,才能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要指导学生除与教师的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外,还要使学生在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师在处理具体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应采取何种方法与我的教法相适应,如发现学生不对头,就要加以指点,使其有正确的方法可循,不走冤枉路。
1.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要指导学生思维跟上自己的讲解,二者是同步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某个知识点没听明白,思维总停留在该点上,不能听懂教师以下讲的内容。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暂时把此点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根据存疑,向同学请教,或请教师释疑。
2.要善于联想。老师讲授新知识往往联系旧知识,要指导学生认真回忆旧知识,做到由旧达新,以新固旧。联想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知一举三,达到认知更高层次实现知识的迁移。
3.要指导学生养成做简要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对没听懂的知识要做笔记,以备课后向老师请教。做到听、记、练相结合,手脑并用。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1、养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2、养成学会预习的习惯
3、养成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4、养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数学知识的习惯。
5、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
6、养成对解题进行总结的习惯。
7、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总之,学法指导不仅要使学生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作为,认真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积极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2013年8月23日
第三篇:《新课程下学法指导》心得体会
则戎乡中学2013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课程下中小学
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马建春
经过5天的集中学习和自己平时的自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种净化。所谓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一、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认识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学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法与学生所采取的学法并不是同一回事。只有当教师运用一种教法,学生采取相应的学法与其积极配合时,才能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要指导学生除与教师的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外,还要使学生在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师在处理具体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应采取何种方法与我的教法相适应,如发现学生不对头,就要加以指点,使其有正确的方法可循,不走冤枉路。
1.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要指导学生思维跟上自己的讲解,二者是同步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某个知识点没听明白,思维总停留在该点上,不能听懂教师以下讲的内容。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暂时把此点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根据存疑,向同学请教,或请教师释疑。
2.要善于联想。老师讲授新知识往往联系旧知识,要指导学生认真回忆旧知识,做到由旧达新,以新固旧。联想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知一举三,达到认知更高层次实现知识的迁移。
3.要指导学生养成做简要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对没听懂的知识要做笔记,以备课后向老师请教。做到听、记、练相结合,手脑并用。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1、养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2、养成学会预习的习惯
3、养成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4、养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数学知识的习惯。
5、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
6、养成对解题进行总结的习惯。
7、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总之,学法指导不仅要使学生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作为,认真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积极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2013年8月23日
第四篇:初二物理学法指导
初二物理学法指导
张敏
1、学好相关学科,垫石铺路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級述言简意深,需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所以学好数学和语文对学好物理课很重要。(特别是在八年级物理,要学会建立图像,其中T-ts-t,m-v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习兴趣理论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物理运算中也要联系实际。数学运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有一次我在讲浮力时让学生计算8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原木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5.2根,几乎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我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与8人重力相比哪个大,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3、总结交流学习方法。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基本结构,即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总结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小结,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的问题。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学习方法。
4、注重实验探究性活动的培养。在新课程中物理探究性的活动非常多,如:1.平面镜中成像的问题,2比较物质的物理属性(如硬度跟那些因素有关)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体育课上掷铅球,你认为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的,在活动中,因注意观察现象、与原理的理解通过自己的交流与合作,掌握理解新知识。
第五篇:《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
“心得体会”
本书为“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之一,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作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上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操练方法”,共四章二十七小结。下篇“有效改变教学行为的教学策略和技能”,共十二章。其中包括: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行为操练的基本原则,教学口语技能,教态技能,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及技能、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教学反馈矫正的策略及技能、面向全体的策略及技能、情境创设的策略及技能、学法指导的策略及技能、激励的策略及技能、变化的策略及技能等。本书对推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很强的作用。
通过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这本书,并结合对新教材的使用,使我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指导性的新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个人想法。只有对教材理解了才能确定我们的教学行为,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都十分重视和体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生活材料与环境。教材内容的安排、所选素材进量符合儿童实际。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解并结合 “4+4N” 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我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重点谈一谈关于情景创设这一方面的个人认识。
一、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4+4N”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操作策略里对情境引入——是这样描述-----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什莫意义呢: 2007年《承德县教育局工作要点》:情境是学习的火把。情境主要是问题情境。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问题意识,促进探究进行。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的失衡。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例如,新教材一年级第9页中长短的情景图,教学时可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感知出物体有长短,从而抽象出长短的概念。然后通过操作探究出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方法,让他们比一比两人的手掌,比比身体的某一部位。也可让他们比一比每步有多长,谁跳的远。或者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长短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捂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观察图好得多。
此外,教师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就是指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教学思想正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编排“9加几”的计算时,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给学生创设求异情景。先出示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同学听。然后在感知情景图的基础上,教师即使提出问题:“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你会算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数法,有的用“凑十法”,有的甚至会想出三种以上的计算方法。但不管什么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保护。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然后通过“9+4”重点说明“凑十”的思维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当然,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教学形式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这本书并结合 “4+4N” 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我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关于情景创设这一小小方面的个人认识。关于情景创设只是这本书的沧海一粟,再加之个人的粗浅理解,不免有些地方说的有错误或不足。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其实就这本书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地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