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05:4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流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流之我见》。

第一篇:物流之我见

物流之我见

“物流”是一个新型的词,许多人会误认为物流其实就是送快递的一种服务名称,但是对于我们学习物流的人来说,物流是个多层次的词,不只指快递,还包括诸如运输、储存和配送等方面,简单地说物流就是把商品从它的产地运输到它的的消费地的一系列过程,其中更是包括一些经营的预测,除了发挥商品本身的价值外,更要创造出它们的附加价值,早期的日本称其为物の流通,简称物流,也许这样说还有些人不太明白,但以下所举出的例子足以说明:

(1)送快递:先确定和预约需要快递物品的日期,整理物品、做物品清单、包装包裹(产地),准备收件方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等,然后把商品派送至收件人处,收件人确认包裹内物品完好同意签字接收(消费地),这就是物流。

(2)餐饮业送外卖:先确定需要的是什么外卖,再问清楚买家的姓名、地址、电话,然后把物品打包(产地),最后把物品送到指定地点(消费地),这就是物流。

(3)服装公司之间的合作:A家公司准备向B家公司订购一批服装,A家公司先向B家公司下了一张订单,B家公司问清楚对方的姓名、地址、电话,然后根据订单的内容去仓库看存货,再把A家公司需要的货物装箱处理(产地),搬上运输的车送往A家公司,最后收件人确认物品完好再同意签字接收(消费地),这就是物流。

以上三点也许有些空泛,也许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本人还搜集了四个有关物流的成功公司实例,请看:

(4)摩托罗拉公司:摩托罗拉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供应商、还是摩托罗拉跨国公司内部间的物流运输,都是谁收货谁付费,作为收货方有权选择和指定物流服务公司,从而便于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这就是物流。

(5)沃尔玛的供应链:沃尔玛高效的信息系统曾经非常受业界推崇,全球4000多家门店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使沃尔玛能与供应商每日交换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实现商店的销售、订货与配送保持同步,这就是物流。

(6)希捷供应链:希捷无锡工厂提供了ERP系统将希捷内部的市场预测、销售计划、产品生产、成品发货、财务结算等业务流程的管理,与企业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供应商管理、产品销售、服务等过程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生产库存、仓储库存、在运库存、退货、回收(主要是供应商的包装材料),这就是物流。

(7)高露洁公司:根据VMI系统提供的每日消费需求与库存信息,再去仓库提货(产地),对各消费者中心进行补充(消费地),这也是物流。

相信经过这七个例子,大家都对“物流”这个词有所了解,以上就是我对物流的认识和了解。

回答时间:2011-8-14 19:04 | 我来评论

第二篇:第三方物流外包之我见

第三方物流外包之我见

所谓的第三方物流,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生产商或企业为了集中搞好自己的主业,把物流那一块以签合约的形式外包给物流企业。而第三方物流本身不拥有货品,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承包起来,这就形成了企业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也就应运而生。

在非典期间,电子商务一下子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企业外包这个名词成了专业术语。很多人都觉得物流有点匪夷所思,其实物流的本质就是物体的流动。

很多人都纠结一个问题,企业物流到底是自带,还是外包好呢?物流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一的也有专门的,很多人在这一块上迷惑。其实不管是自带还是外包,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就好像京东,京东在刚开始的做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外包,物流自带考虑的因素很多,这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经济与地位。现在的京东,如果要它再选择外包,我想是不会愿意的。但反过来说,如果要一个网商选择物流自带,我想那也是不现实的事。第三方物流会成为主流吗?如果学过物流的人都知道,还有第四方物流呢!但为什么第四方物流没能替代第三方物流?如果第四方物流要实现整合第三方物流,必须符合满足一个条件不止,其中有一个就是必须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真正能满足此条件的只有一种虚拟的物流网络平台。

第三方物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共享化,物流解决了在交通运输上的难题。同时绿色物流的提出也是物流运输所带来的,绿色物流不只是物流企业的工作,更是全社会人的责任。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还是不要抛掉我们的民族责任心。文章来自广州货运物流

第三篇:浅谈物流

浅谈物流

时下,物流这个词不断见诸各种新闻媒体,就在“短兵相接”、“一触即发”等火药味字眼充斥于物流业的报道中时,许多人依然对“物流”这个词很陌生。究竟什么是物流?

物流是现代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区域,在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关键在成本领先。在市场中有着成本优势无疑会在竞争过程中具备领先的优势。更是因为这些物流有着决定它成为利润竞争源的重要资本,物流的合理与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企业的物流链条合理与否是衡量一个现代企业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故一个健全的物流公司应该集物流规划、仓储、运输、分拨配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于一体,这样也会给更多的生产企业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企业足够壮大、业务日趋复杂时,才会对现代的物流提出要求。可以说,物流问题的出现是企业经营管理“成长中的烦恼”。物流既是当代运输服务新理念的产物,也是一个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业务领域。从概念范畴上讲,物流包含配送。物流业则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行业,从企业销售成本和商品价格组成角度考察,物流业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物流从微观方面看可以带给企业经济效益,可以增加企业竞争力;从宏观方面看,物流可以减少国家的资源浪费,可以提高国家的总体运作效率,可以形成国家的总体竞争力。国际上,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是个传统行业,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已赋予它更新、更深的内涵和全新的概念,使物流业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虽然现代物流在中国有一点尴尬,但是现代物流在海尔却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全面引入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做法以后,海尔已经被业内称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当现代物流在中国碰上全面的体制冲突时,海尔却用自己企业的边界营造出了一片现代物流的蓬勃园地,并绕开了中国的体制困扰,在海外和方兴未艾的第三方物流接上了口,可以说是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完成了现代物流对一个制造业企业的全面改造,使自己不但加速向国际性的企业集团演进,而且正逐渐朝可以得到更丰厚的第三种利润的服务性企业靠拢……

传统企业一般是按计划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由于不重视定单的概念,导致大量的采购其实是没有定单的采购,采购回来的这些物料到底给谁也不知道,只能作为库存;同样,大量的制造业也是没有定单的制造,天天非常忙,却等于是在忙着增加库存;最后的销售,因为不知道卖给谁,说到底也无异于处理库存,削价便成了唯一的出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就这样被无奈地拖进了一轮一轮没完没了的价格战。但是海尔没有去玩这种以亏损、停产为结局的“危险游戏”,海尔另辟蹊径、消灭库存,使定单真正成为驱使企业采购、制造、销售运作的动力,让采购回来的每一个零部件和生产线上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有主的。现代物流作为实现为定单而采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浮上了海尔的战略层次。

在海尔人眼里,海尔要做的物流是一个从源头做起、包括了供应链过程的物流。

世界上的企业搞流程再造的,真正成功的只有20%,提出这一管理方法的哈默博士称其为企业的一场“革命”。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的供应链总成本最低、反应速度最快,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国家电行业的物流供应链上,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在自身变革的过程中,对于推动新技术、新标准在链条上、下游企业中的应用、改变整个链条的商业模式无疑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作用已经开始悄然地发挥效力。目前,海尔的采购订单100%由网下下达,网上支付已达到了总支付额的20%,网上招标竞价因为防止了暗箱操作,使价格管理透明化、准确化也得到大量采用。计算机网络应用使海尔的采购周期从原来的平均10天缩短到3天,供应链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得那些不能与海尔网络对接的企业永远失去了与其同行的机会。

可见,物流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宝马公司的成功秘笈也值得分享。

汽车制造工业对物流供应要求相当高,其中最难的地方在于有效提供生产所需的千万种零件器材。居世界汽车领导地位的德国BMW公司,针对顾客个别需求生产多样车型,其3个在德国境内负责3、5、7系列车型的工厂,每天装配所需的零件高达4万个运输容器,供货商上千家。面对如此宠大的供应链,非藉助一套锦囊妙计不可:

一、在定单方面,BMW已在挖掘“当日需要量”潜力

在汽车组装零件的送货控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订货需求,也就是把货物的需要量和日期通知物流采购中心。BMW在生产规划过程中,可以针对10个月后所需提出订货需求,供货商也可藉此预估本身对上游供货商所需提出货物的种类及数量。不过,随着生产日期的接近,双方才会更明确地知道需要量。

针对送货控制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为根据生产步骤所需提出订单,另一种为视当日需要量提出需求。前者为由生产顺序决定需要量,其零件大多在极短时间内多次运送,由于此种提出订单方式对整个送货链的控制及时间要求相当严格,因此适用在大量,高价值或是变化大的零件。

对于大多数的组装程序而言,只要确定当天需要量就足够了,区域性货运公司在前一天从供货商处取货,隔天就磅抵BMW组装工厂。在送抵BMW工厂的先前取货并停放在转运点的过程称为“前置运送”,而第二阶段送达BMW工厂的步骤称为“主要运送”。过去几年里,BMW公司已把根据生产顺序所需的订货方式最佳化。视当日需要量提出订单方式仍有极大发展潜能,所以BMW公司目前积极对此项最佳化进行研究。

二、在仓储方面,BMW已在处理低存货带来的运输成本

为了降低BMW的仓储设备成本,该公司向来积极减少本身存货数量,如此导致供货商送货频率的提高,造成货运成本提高。“前置运送”及“主要运送”的费用计算有所不同,前者的费用计算是把转运点到供货商的路程、等待及装载时间都列入计算,与运送次数成正比,但与装载数量的多少无关。而后者的费用计算是与货物量成正比,不受送货次数影响。

大多数供货商接到BMW不同工厂的订单,可由同一个货运公司把货物集中到统合的转运站,然后由此再配送到各所需工厂,这样有产地安排取货路径,降低前置运送所需成本。同时也考虑各工厂间整合性仓储设备及运送的供应链管理、各个价值创造的部分程序及次系统,使其产生互动影响,出发点不再只限于局部最佳化,而是以整体成本为决定的依归。

三、供应链方面,BMW已把合作伙伴纳入为考量因子

BMW公司把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如运输公司等),纳入成本节约的考量因子,这也是物流链管理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成本方程式,例如在一次的前置运送中,安排替几个BMW工厂同时取货。这个成本方程式是建立在最佳化计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因素为对供货商成本最低化之送货频率、其农业经济与实务有关的不同附随条件,例如尽可能让运输工具满载、每周固定时间送货等。如果同一货运公司替多个BMW工厂送货,则必须安排送货先后次序,以达成本最佳化。此外,运送货量最好一星期内平均分配,让运输工具及仓储达到最高使用率,不致影响等待进货时间。借助以上两个成功实例,我对物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看到了现代企业发展中物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增长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先进企业在选择新的区域市场和生产基地时,都非常注重当地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压力。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物流材料

现代物流管理十大趋势

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是以服务与品质为主要重心。因此,评价物流的管理业绩和效果的准则,多半是以处理订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及完成质量来量度。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增添新的内容,物流业出现了新的十大趋势。

(一)物流管理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设计、解决和管理上。可以为客户提供度身订造式的,并带有个性化的服务,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由对立转向联合。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间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使通道整体成绩和效果大幅提升。

(三)由预测转向终测。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会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愿意互换营运及策略的信息,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上游的企业无需去预测,流通模式是逐渐由预测基础转向终测基础发展。

(四)由经验积累转向变迁策略。一直以来经验曲线是企业用来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及发展对应策略的方法,并以企业长年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竞争武器,然而科技的突飞进步,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调度变化的环境下,经验及现存通道基础结构反变为最难克服的障碍,成功的企业要建立对策略方向的嗅觉和持续变迁管理体系才能生存。

(五)由绝对价值转向相对价值。传统财务评价只看一些绝对数值,新的评估方法将着重在相对价值的创造,亦即在通道中提供加值服务,顾客所增加的价值中企业可占多少比例。

(六)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在竞争渠道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更快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因而必须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营运,并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统来动作,物流作业与活动多半具有跨功能,跨企业的特性,故程序式整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重点。

(七)由垂直整合转向虚拟整合。在传统渠道中,一些大企业进行通道的垂直整合,以期对通过掌握有更大的力量,事实证明这并不成功,反而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并将主业削弱。今日企业经营的趋势是专注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去做,形成虚拟企业整合体系,使主体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

(八)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

(九)由训练转向知识学习。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物流程序均以人力来完成。然而,物流作业多半需要在各个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大约有90%的时间,物流主管无法亲自加以监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物流主管必须将以个别人员技能训练的方式,转向知识基础的学习发展。

(十)由管理会计转向价值管理。未来许多企业愿意投入许多资源建立基本会计系统,着重在提供增值创造,跨企业的管理信息,以期能确认可创造价值的作业,而非仅在于收益增加,成本升降上。

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加以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代物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系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绿色供应链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与此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要成功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环境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功能发挥的整体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把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企业和社会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和废物的产生,减轻环境压力和物流负载。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政府方面

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来自: 本网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运、铁路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机构集中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3.2 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3.3 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如消费者可以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尽力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等不易处理、不易腐蚀的包装物。

3.4 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

(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3.5 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

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21世纪的物流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企业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循环物流系统。这是21世纪的绿色物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总之,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政府、企业、消费者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现代物流管理的起源与理解

当然,如果从中国物流发展的历程来看,不得不提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随着著名战略家Michael Poter的价值链理论进入中国时,首次提到的“原材料-进货物流”和“产成品-物流”,这使学术界和理论界开始关注物流在中国经济中所取得的作用,但是,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以及“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维影响,在当时,物流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业务,并没有为众多企业所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当企业经营者把视角放到物流管理的时候,却由于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足够的认识而显得事倍功半,在他们理解中的物流依然停留在传统物流的范畴,仅仅以为物流就是运输和仓储两个环节。在与一些物流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采取的都是压缩物流成本的策略,每年给物流部门下达物流成本的压缩指标,让物流部门与供应商进行交涉,寻求最低价位的服务提供商。然而,随着该种策略的实施,有关的服务水平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市场缺货率上升、甚至工厂停工待料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大存货成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但因此换来的却是巨额的存货资金投入,使企业的现金流面临危机。

上述的现象表明了,传统物流的观念只能在具体业务成本过高的时候起到相应的作用,当其成本压缩接近极限时(也就是与物流供应商的成本相当接近),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将抵消具体业务成本下降所取得的优势,为此,在企业进行物流整合的时候,必须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视点进行,从总成本的概念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变革,才能通过物流管理的提升,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①流程的一部分,它对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流和货物储存、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美国物流采购协会对物流管理的最新定义,该定义界定了物流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并且,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据此,现代物流管理的服务功能也有了新的延伸,除了原有的运输和仓储职能以外,还延伸到了国际货代、搬运、增值服务(包装、再包装、打码、二次打码、分捡、加工、贴标签、回收)、物流信息服务(订单传输、订单处理、货物跟踪、数据分析、报表生成、库存警报)、物流规划(仓库布局及功能设计、运输方式规划、工厂布局、物流流程设计)等方面,而物流规划则是目前物流管理中的制高点,也是众多制造企业成功进行物流变革的必经之路。

虽然,“物流热”遍卷全国,然而,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的是,物流管理毕竟这是一个企业的后勤支持职能,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但是,却并不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而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则主要是基于提升并满足客户服务水平和总成本控制的角度进行。

首先,企业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第一个前提是在管理上把商流和物流进行分离

目前,很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的制造企业均把物流纳入销售部门或者采购部门的管理范畴,并且,往往原材料物流和产成品物流是割裂进行处理的,这样所导致的问题是,为了满足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或者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及时,在销售和采购职能领导的要求下,不得不常常不顾成本的上升来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整体物流成本的上升;另外,分散的物流运作体系也不利于企业进行物流的整合。而纵观外资企业的物流职能设定往往具有物流和商流分离的特点,如国际知名的P&G公司,其物流管理纳入客户服务职能中,由客户服务人员进行综合统筹管理,而生产和销售部门只需向客户服务部提出相关的服务水平,客户服务人员就会以此为依据,有效地进行物流规划,并对物流供应商进行整合。

而著名的跨国企业M公司则把物流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了物流部门,并通过物流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在1998年,M公司在全国设有三个工厂和三个配送中心,为了保证产品的市场供应,还另设有54个小规模的区域配送中心,当时的供应商有30多家,但是,这些供应商主要都是向M公司提供干线运输的服务,而短途配送业务只 有30%由供应商负责配送,70%则是客户自提,当时的策略使M公司由于物流采购过于分散,造成相关业务成本偏高的现象,同时,由于仓库过多,库存投资非常高,并且,客户自提的做法也不利于M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市场缺货的现象频繁,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跨区销售的现象。当时的物流部门负责人为了改善上述的现象,邀请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参与了企业的物流变革项目,成立了由双方各相关职能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小组,在对相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选择少数专业的物流企业作为供应商以集中采购、运作网络整合(仓储布点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定单管理流程、运输管理流程、仓库管理流程)、物流职能内部架构重组、构筑物流信息网络等策略,从根本上扭转了物流管理的劣势,在现有工厂和配送中心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把原有的54个小规模的区域配送中心减少到20个,物流供应商从原有的30多个缩减到3个,并且,短途配送业务主要由3家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服务,客户自提的份额由原来的70%下降到20%......物流变革的成功,使M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原来的85%上升到98%,物流业务成本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库存也大幅度得到压缩。在实施物流变革的过程中,M公司的物流负责人的观点是,在物流职能管理方面,销售和采购部门只需提出有关的服务水平需求,而无须过多介入物流职能的管理过程,物流部门所进行的相关规划将是基于有关的服务水平基础上进行,这将使物流职能在行驶其业务控制的权力时,少了很多的制肘,其主要的业务就会在服务基准上寻找突破口,例如通过相关的规划,有效地进行成本的控制,降低库存等等。

其次,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解上应着重于软性管理方面的角度出发,而不盲目先进设施的巨资投入。

随着“物流热”的升温,有相当部分的管理者对现代物流管理片面理解成只要加大物流方面的投入,就等于在企业内部推行了现代物流管理。例如,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物流投资热,在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大型国有企业都纷纷把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地作为其物流改革的特征,甚至不惜巨资引进世界上的先进物流的设备。但遗憾的是,盲目的投入往往换来的是巨额的亏损。造成该种误区的主要是因为国情的差异所造成的,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相当昂贵,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购置先进的物流设备以及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基地就成为必要,而在中国则刚刚相反,人力资源成本低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引进一套先进的物流设备或者巨资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地,往往其投入资金的利息往往已经超过聘请足够的工人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了,并且,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而言,高额的投入也意味着高额的回报,只考虑投入而忽略回报的行为是与财务投资的原则相悖的。

虽然,现代物流管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物流管理的范畴,但是,在如上文M公司的案例中可见,现代物流管理首先是通过相关的整合保障物流服务水平能够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而上述的整合除了高端的物流规划以外,建立高效的信息查询和传递系统尤为重要,不得不提的是,所有信息系统的构筑必须基于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信息系统只是能够提高效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在此基础上来确保物流整体运作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不能忽视的是,现在物流管理也包含了传统物流管理的内容,并且,就中国目前的物流现状而言,传统物流业务往往占企业整体物流成本的90%左右,换句话说,现代物流管理的绩效主要体现在传统物流业务方面,因此,要提升现代物流管理就必须基于(内部)客户对传统物流业务的需求指标(KPI),并结合传统业务的成本构成因素,构筑相应的运作规范体系(SOP),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物流职能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但是,目前的难点是,国内企业尚未能有效地对物流成本的各项细节进行界定,如车辆的使用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成本的构成依然没有得到统一,基本上是每个企业都根据各自的理解设定成本的分析系统,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只是粗略计算由此而付出的费用,并据此制订下的物流成本节省目标。因此,欠缺对细节的管理也使企业难以进行物流策略的制订,也就更谈不上实施了。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管理的变革并不是企业投入巨资引进物流设施、设备,以及兴建物流基地,而是应该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客户的服务需求,对现有的物流运作进行重新的规划,通过企业物流职能的分离、物流供应商整合、各种相关流程的再造、运作业务规范的制订、质量保障及监控系统的建立、信息系统的构筑等等相关的措施提升物流管理的综合服务能力,以此形成企业在物流职能方面的竞争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买方市场的行程,国内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以保障其发展将是所有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课题,对他们而言,现代物流管理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一种口号、更不再是一种炒作,只有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位置,才能真正能够使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顺畅经营的保障,也才能真正通过对物流细节的管理起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RFID与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探讨

1.RFID概述

1.1 RFID的原理概述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典型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附着在待识别物体表面的标签进入识别区域后,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Passive Tag)就会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一定格式的产品信息,而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Active Tag)则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 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信息送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1.2 RFID的优势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条码技术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条形码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也为零售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条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条码技术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RFID技术便应运而生。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的功能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条码与RFID的功能对比

功能 条码 RFID

标签信息容量 小 大

读取数量 一次一个 一次多个

读取距离 较短 远

读写能力 标签信息不可更新 标签信息可反复读写(R/W)

高速读取 移动读取能力有限 可高速移动读取

读取方便性 表面定位读取 全方位穿透性读取

适应性 条码污秽或损坏无法读取 在恶劣环境下仍可读取,全天候工作

如表1所示,RFID技术拥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处理的高效性需求。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RFID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2.RFID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RFID技术早在二战时就已经被美军所应用,但到了2003年该技术又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在国外,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交通监控,机场管理,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停车场管理,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动物监管,车辆防盗等等。在国内,RFID产品市场十分巨大,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公交电子月票系统、人员识别与物资跟踪、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汽车防盗系统、铁路车辆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等。

RFID技术在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价格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自RFID技术出现以来,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不成熟的应用技术环境以及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是RFID至今才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RFID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需要硬件(标签和阅读器等)制造、无线数据通讯与网络、数据加密、自动数据收集与数据挖掘等技术,还必须与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结合起来,同时需要统一的标准以保证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否则就很难充分实现这项技术带来的利益。所幸的是,新的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RFID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无线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已经日益成熟,而且在SAP和IBM等IT技术巨头的直接推动下,其支持技术已经达到了实际应用水平;成立于1999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了EPC(电子产品编码)概念,致力于解决各国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说,RFID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应用环境日渐成熟,为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2003年6月,在美国芝加哥市召开的零售业系统展览会上,沃尔玛作出了一项重大决议,要求其最大的100个供应商从2005年1月开始在供应的货物包装箱(或货盘)上粘贴RFID标签,并逐渐扩大到单件商品。如果供应商们在2008年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沃尔玛决定将采用RFID技术最终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条码技术,成为第一个公布正式采用该技术时间表的企业。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也发布了其RFID实施计划,以支持该技术的发展。IBM、SAP、微软等IT巨头纷纷以重金投入到该项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的开发研究中。

20年前,正是由于沃尔玛等企业的大力推动,条码技术才得以快速普及并取得空前的成功。沃尔玛也在此基础上借助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迅速崛起。20年后的今天,为了巩固和扩大其竞争优势,沃尔玛将采用RFID技术取代条码技术,这必将给业界带来一场重大革命,同时将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RFID技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RFID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现代物流是传统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人员、技术、信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物流领域的体现。它强调物流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是实现物流标准化和高效化的重要基础。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3.1 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提高供应链的适应性能力

通过在供应链全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从商品的生产完成到零售商再到最终用户,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商品本身的信息,都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地反映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大大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的可视性,使得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过程都将变成一个完全透明的体系。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使得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提高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3.2 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库存管理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目的。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库存水平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将RFID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中,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商品的库存信息,从中了解每种商品的需求模式及时进行补货,结合自动补货系统以及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解决方案,提高库存管理能力,降低库存水平。

3.3 有助于企业资产实现可视化管理

在企业资产管理中使用RFID技术,对叉车、运输车辆等设备的生产运作过程都通过标签化的方式进行实时的追踪,便可以实时地监控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实现对企业资产的可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对其整体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应用。

3.4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RFID技术的使用,能大大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其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准确、实时的物流信息,并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4.RFID在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

4.1 基于条码技术的物流配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

当前,较为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条码技术进行货物信息的采集和识别。

典型的配送中心在收到货物以后,叉车司机持手提式终端对货物进行扫描,同时将采集到的货物信息传送到主机,主机返回卸车作业信息,确定货物入库、被送到拣货区或出货区。对入库的货物,通过输送机上固定的扫描器采集入库货物信息并传送到主机,主机返回货物存放位置信息,确定货物在仓库中存放的位置。出库时扫描采集并传送出库的货物信息,主机返回出库作业信息安排出库作业,确定货物被送到拣货区或直接送到出货区。在拣货区的拣货作业中对拣出货物进行扫描,通过主机确认后将货物送到包装区进行包装作业。包装完成后对货物进行扫描,采集并传送待发货物信息,主机返回发运线信息确定货物被送到相应的发运线,最后进行发货作业。

4.2 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

基于条码技术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传统配送中心基础上引进了自动识别技术,取代了传统配送中心在验货、拣货、清算等作业过程中的手工作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基本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管理。但由于条码扫描效率低、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等缺陷,整个作业过程对货物摆放位置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存在着过多的人工作业。此外,多次的信息交互也制约着作业效率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物流配送中心使用RFID技术取代条码技术便成为必然趋势。

在配送中心的接货口,货物通过门口时便由RFID阅读器自动采集所有货物的信息,完成盘点并将货物信息输入主机系统的数据库。货物被直接送上传送带,入库储存或送到拣货区。货物入库后,通过固定式的RFID阅读器自动完成清点作业,并更新库存信息;同时通过装有RFID阅读器的货架实时监控货物的库存量,实现自动补货功能。在拣货、流通加工和包装等作业过程中通过分布在配送中心内的RFID阅读器实现对货物实时追踪。在配货时,货物被直接送上装有RFID阅读器传送带后,配送中心按照各个门店或客户所需要的商品种类与数量进行配货——无需人工调整商品摆放朝向。货物装车在配送运输途中,借助GPS定位系统或者沿途设置的RFID监测点,就可以准确地了解货物的位置与完备性,从而准确预知货物运到时间,实现对货物配送运输的实时监控,确保货物能够准时、完好地送到客户手中。

5.结论

在强大的市场导向下,RFID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必将引起一场重大的变革,它将成为未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准确、实时的信息获取及处理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RFID技术的应用对于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管理来说尤为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将同条码技术一样深入到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对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作用。

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七大策略

促进专业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全球采购、全球销售与本土化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物流业的专业化既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企业的理想选择。

美国和日本的市场经济发达,它们的物流业也很发达,日本70%的货主将物流业务外包,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开门,晚上只管关门,缺什么全由电脑管理,该送时就有人送,根本就没有仓库。

中国企业还很少有物流外包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中国物流水平的提高,也会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和采用经济的手段,使得生产企业愿意拿出企业物流资源交给物流企业去运作。笔者认为,将产品的生产与企业的内部物流剥离开,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通过税收的经济杠杆,从事物流服务企业的营业税、调节税低于生产企业,从税收上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企业内部物流与其主业相分离,从整体上降低产品的成本;物流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从经营方面再降低物流成本,使产品的总成本更低,从多方面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各类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愿望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必定会带动专业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政府部门来管物流,甚至连物流到底算不算一个产业还有很大的争议。物流界人士不乏这样的体会:时下物流成了“香饽饽”,国家经贸委管,国家计委管,交通部门管,铁道部门管,民航、邮政部门也管,至于各种协会,只要能沾上边的,也都插上一脚。谁都管实际上就是谁都不管,都管不好。

面对目前的“物流热”,各地都在搞物流规划,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像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等。上海已明确宣布将物流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仅物流中心就规划设计了6个,每个占地面积都在5000亩上下;深圳计划投资1600亿元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铁道部计划未来几年在全国搞50个大的货场;交通部要搞50个大的枢纽,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本来是件好事情,但物流是相关许多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总的规划和协调部门。如果任其各自为战,必然形成一盘散沙,就像前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房地产热、批发市场热,一热就圈地,就是大规模的投资。试想,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呢?同样浪费的还有物流的资源。

目前要做的,一方面,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贸易、运输管理政策,进一步放宽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基础上,鼓励物流企业进入不同运输服务领域,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改变目前按不同运输方式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规划和投资的方式,将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和投资方面的职能适当集中,以统筹规划和布局各种基础设施,促进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同时,中央政府应当加强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并注意协调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物流发展规划。

欧盟成员国的物流整体规划就是由欧盟物流协会统一制定的,其细化到了水运、铁运、公路运输等不同工具运输之间的协调。欧盟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

打造现代物流航母

眼下对中国的物流企业老板来说,最焦急的莫过于国际上大的物流企业纷纷登陆中国的物流市场了。一面是中国的物流企业尚处起步、发展阶段,一面是伴随加入WTO,跨国型国际物流企业的迅猛袭人,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在所难免。我国要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尽快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公司。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

面对如此的挑战,拥有“中储股份”上市公司的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老总洪水坤向业界同行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中国迫切需要打造自己的物流航母,中远集团、中外运、中储、中海、中航、中邮……实际上我们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我们也有发挥各自优势、互为渗透、互为联合的迫切愿望,如果能够形成中国自己的物流联合舰队,与国外的物流企业也完全可以抗衡。”

那么这个中国自己的物流“航母”到底谁来打造?怎么打造?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在物流理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何明珂教授指出,物流首先是一个系统,光搞储存或者光搞运输,都不叫物流。真正的物流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把仓储、运输以及相关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集成的过程,也包含了联合的成分。这里就有个谁集成谁或者谁愿被谁集成的问题。我们的许多企业都有着这样沉痛的教训:开始时“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到头来“鸡头”、“凤尾”都没保住。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企业在观念上留存的一个“毒瘤”。这个“毒瘤”不铲除,打造中国物流的“航母”只能是一句空话。

近日有消息传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以及中远集团联合组建了“中国航空货运集团公司”。其中东方航空占50%的股份,台湾中华航空和中远集团各占 25 %的股份。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随着该集团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物流的第一艘”航母”就有可能诞生。有的专家建议,能不能由中央企业工委或国家经贸委牵头,再组织一些大的物流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改造,强强联合,打造出一批“物流航母”。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加快技术开发与应用

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以运输和信息为平台,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现代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但长期以来,我国运输资源利用不当、业内沟通不畅、仓库浪费过量等现象一直困扰着物流业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GIS、GPS技术,在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应对全球物流业的挑战,我国四大海外投资集团之一的招商局集团还成立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信息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招商迪辰系统公司,首次将GIS、GPS、GSM和WEB等技术集成一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互联网出现使买卖过程得以简化,信用证申请可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处理,在采购方面,买家可利用特定的网上交易平台,输入相关的资料,网页上有适合每个行业物品的采购格式,互联网内的搜寻功能可以帮助买家,在有特别需要时,就可去寻找更合适的新供货商去补充货源。有了网上交易平台后,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成本明显降低。网上营销必须拥有完善的库存和送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便是电子物流管理(e—Logistics)。企业也可以通过EDI,直接连接客户的数据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WMS),让管理层能在网上及时监管及规划存货的流转及补充。因此,网上物流管理系统不仅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让管理层能有效地管理其供应链资料,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信息。透过计算机条形码扫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桌上计算机货物追踪、仓库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等物流管理工具,充分掌握货物在供应链上的流转状况。

开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走捷径,一方面将国外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汉化,并根据我国物流的流程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开发我国的物流平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平台及物流信息系统。我们不要过于依赖于国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主要要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开发我国的信息平台及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要走市场化的路子,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才能加快我国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要避免走弯路,纠正完全由物流企业自行开发的做法。政府管理部门可组织相关的软件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并吸纳部分生产、销售企业参加,根据我国物流的特点,开发出实用型的物流平台及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可采用技术招标的方式,由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软件开发公司中标后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开发出物流信息平台及信息系统,经专家评审、鉴定后,政府有关部门推广使用。物流服务企业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既要考虑到整个物流系统的连接,也要考虑与其他物流信息系统和生产、销售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接口问题,要形成开放性、多功能的物流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大凡是一项新兴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业,政府都应当予以政策扶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当然也是如此。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现象,对物流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近期有必要成立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协调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物流产业是个竞争性的产业,政策支持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当前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政策应当抓这样几条:第一,要抓紧立法,把有关现代物流的一些法律法规明确起来,使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有所遵循;第二,抓全国性的总体规划设计,包括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各种物流方式之间,各个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第三,抓紧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比如哪些行业能办物流,哪些行业不能办物流,当然并不能以内资外资、国有私营来划分,而应看是否具备条件,具有什么样的资格,达到什么样的行业标准,才能成为物流企业。还有,要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

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集装箱运输标准化成功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国正处于发展物流的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标准化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涵硬件、软件标准化。硬件标准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相关机具、工具的标准及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程序转向另一个作业程序的衔接标准,物流仓库、堆场、货架的规格标准、建设标准,信息系统硬件配置的标准等;软件标准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程标准等。

物流领域的技术标准渗透在方方面面,专家举例说,我国的高速公路和桥梁限高大都是4米,而国际上通行的是4.5米,这就是说,国际联运的集装箱到了我国就要卡壳。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清一教授指出,物流标准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在物流领域中,有物流模数、存储规格、容器标准、托盘标准、车箱、集装箱标准、包装标准、标准化条形码,等等。这些标准不仅我国应当统一,而且也应当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而进行推广。

前不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编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审定出台了一本《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小册子。消息发布后,人们争相索取,据说市场上已经脱销,可见人们对物流标准的关注与渴望。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听到一条新闻:天津大田物流聘了一个CEO,年薪达到169万港币。在令人诧异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感到我国物流管理人才越来越值钱、物流人才奇缺的问题,我国物流教育严重滞后。说到物流教育,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何明珂副院长有着切肤之痛:我在一个研究生班培训,班里的学生既有物流企业的总经理,也有接受物流服务的客户。我问他们:什么叫增值服务?结果大部分都回答不上来。从物流基础知识的普及来看,任务也相当繁重。有一个物流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在下达经济指标时,把运输的投入降得很低,问他为什么?他说,大家都说物流是第三利润的源泉,你们的利润应该是很高的,降低点投入不应该吗?殊不知,第三利润的源泉,是从一个整体的各个环节集成而来的,并不是靠单独的一个运输环节就能获得的。

我国从事物流具体工作的队伍相当庞大,但真正接受过物流系统教育的并不多,大多是从管理专业、工程专业或计算机专业转行过来的。从教育系统的情况看,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设立物流这个项目,每年培养的物流研究生、本科生数量也不多,与企业的需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物流研究机构也比较少,而且存在着应当与实际工作结合得更紧的问题。因此,抓好物流的教育,应该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总的来说,政府一方面要支持和资助大学及科研机构在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提高我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研究机构,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以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应促进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体系的形成。

第五篇:成功之我见

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然而我认为,成功是相对的,就是做到你想做的,达到你早期树立的目标。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都是成功的。他们的丰功伟绩令人们称颂,也有的人自认为成功,可却给世间带来了灾难。

司马迁是成功的。他在煎受牢狱之灾的同时,不忘写下《史记》,这部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篇。他是成功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是,相对于他的文学,他的仕途却不堪入目。皇帝听信小人的谗言,让司马迁含冤入狱,并受以宫刑。即使是这样,他却依然被世人所称赞。

希特勒也是成功的,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图谋不轨的思想上。他认为他是成功的,想要达到自己一统世界的局面,也确实是那样做的。但是他的这种思想,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无数的刀下冤魂不能长眠,使得流血千里,血流成河。所以他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鄙视与谴责。

因此我还是这么认为,成功是相对的,如果你不为周围人的利益所着想,即便你自认为有多成功,都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你,但如果你时常地为别人想上一想,没有做出多么大的事情,别人也会为你喝彩。

乔布斯这个“活着只为改变世界”的“教主”,在苹果快要被收购的情况下,推出Ipone4,与现实潮流极其符合的一款智能手机,使得苹果“重获新生”。他推动了整个手机业的发展,也使得国内的手机产业又一次得到了巨大压力,无形之间,促进了竞争,这难道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对于我们学生,想要成功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习,现在最熟悉的也只有是学习。唯有把学习搞精,弄懂,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同学间互相的竞争,互相的追逐,互相的压力都是我们成功的源动力,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目标,你便离成功的彼岸不远了。

达到你想达到的,做到你想做到的,不去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你即刻“拥抱”成功。

下载物流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流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之我见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

    礼仪之我见

    四川大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学 期 论 文题目:礼仪之我见 学 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 业:汉语国际教育 姓 名: 王利 学 号:2012221030063 礼仪之我见 (学号:2012221030063 姓名:......

    浅谈国学之我见

    浅谈国学之我见 通过几年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我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有了新的体会。下面结合自己对国学知识的搜集、整理、学习,谈一谈:国学指的就是......

    荣辱观之我见

    荣辱观之我见 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

    绩效考核之我见

    绩效考核之我见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园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定位园区在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如何提升园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充分调动干部......

    艰苦奋斗之我见

    艰苦奋斗之我见 兰村中心小学四一班姜茹 一碗米饭,一碗菜汤,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1日在甘肃地震灾区时的午餐。总书记用餐的帐篷,是战士们的食堂,搭建在甘肃地震灾区一个......

    科学研究之我见

    科学研究之我见 ---吃火锅 2012/11/2 “科学研究”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崇高、值得尊敬的领域。她既是许多人赖以为生的工作,又是一项做一辈子的事业。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

    科学素养之我见

    高中生物课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之我见 林丽芝 揭阳第二中学 摘要:现行高中生物教科书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出发。笔者研究教科书,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经过教学试验实践,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