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方案
—物体沉浮的规律
平常心
【实验目标】
1、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
同体积不同质量的铁(39g)、塑料(4 g)、木头(3.5 g);同质量不同体积的铁块(18 g)、塑料(18 g)、木块(18 g);水;水槽一个。
【实验原理】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中的第二课,原课题是《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了使学生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大小有关,我设计了这个实验活动:“物体的沉浮规律。”学生在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学习中,知道了有的物体在水里上浮,有的下沉;还知道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但是,根据经验,学生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轻重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呢?于是,我设计了用不同材料的物体,通过变量控制来探索其中的秘密,即
1提供一组同体积不同质量的物体和一组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探究出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到有关物体沉浮的规律。即不同材料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易沉,轻的易浮;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易沉,体积大的易浮。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在否定——在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
【实验创新点】
1、向学生提供自备材料,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运用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理解质量与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学生对物体质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3、实验器材,易找易寻、易操作,还可重复使用,而且实验效果明显。
【实验步骤】
1、把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木头、塑料、铁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塑料块、铁块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体积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师创新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教师创新实验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
参赛单位:平昌县鹿鸣小学
参赛教师:孙晓兰
空气占据空间
——创新实验说明
本实验选自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空气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让学生明白空气占据空间,很抽象,有难度。这就需要借助实验现象进行想象,从而得出结论。本次改进试图通过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来亲自感知。
第三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
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1)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吗?
(2)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大小不同的同一种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表
第四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参加教师所在单位 珙县珙泉中心校
梁红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五节。他是在学习了电磁力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能量的转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该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它让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用一只倒扣的杯子和两根橡皮筋作固定装置,将转子安放在铁丝支架和“v”形电线架上,连接电池开关,使转子转动起来。并通过改变电磁铁的远近和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极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实验的不足之处:
A、装置图虽简单,但难操作。倒“v”字线头与铁丝支架高度仅靠两根橡皮筋难统一高度,从而导致转子转不起来或转动过程中掉落下来。
B、由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手持磁铁,易造成遮挡,阻碍了学生对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的观察,不易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成功率低,很多教师都不易将实验成功演示。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改进固定支架,使转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掉落。B、增加了一个固定磁铁的支架,让学生便于观察。
C、增加一条有色毛线,更利于学生通过毛线的转动情况,得知转子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快慢。
D、能更好与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电机部分相衔接。
4、实验器材
转子、电池组、导线、开关、彩线、电板、磁铁、小电动机模型
5、实验原理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6、实验过程 A、安转支架和电路 B、安放转子
C、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D、改变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
7、实验效果
成功率高,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效果好。
8、自我评价
通过对实验器材和组装的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提高了可视度和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学无止境,还希望向各位专家和同仁学习。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说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一单元第四课《风向和风速》。实验的名称《风的形成》 桑梓镇中心小学——吴小兵 实验课题说明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现今的教材《科学》共有八册32个单元,与以前《自然》相比,《科学》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但本人认为与之前的《自然》相比科学虽然做到面面俱到,可在一些科学概论、知识、技能等方面深入太少,像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比如今天我所要讲的《风向和风速》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到了空气可以流动,没有对风的形成做详细深入的讲解。学生对风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参考书给我们的建议是贴上大图画纸如下: 冷的
风是„„空气吹掉帽子 放风筝快的 吹气球 吹看不见的 树叶制造泡沫 野草叶子
接下来就是讲风向和风速。而我认为还是要简单的讲一讲“风”的形成,只有学生基本了解了风的成因,那风向、风速就迎刃而解了。
2、在以往教材中风的形成教学主要是观察树叶的摇动、香烟的流向、吹动空气、用扇子扇等等。这几种方法除了香的轻烟其他都不能看到空气的流动,而烟没有一个特殊的装置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它流动的路径。
3、因此我设计的“风”的形成这个实验能很清楚看到空气-“风”流动的路径,以及这样流动的原因。
4、本实验的器材非常简单,一个木夹子(带玻璃)、背景纸、香、打火机、蜡烛等。
5、6、实验过程:
把木匣带玻璃的那面对学生摆放,把蜡烛点燃放在木匣中(上部开口的一边)封上玻璃把点燃的香放在左边的洞口边,观察几分钟后香上的烟从口子进入匣内由蜡烛的上方开口处流出。
7、实验的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烟的流经(空气流动的路径)。由于背景是黑色的,烟是白色的学生能清楚地看到。
8、评价
本实验设计简单,器材易找易寻、易操作,且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