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建议
关于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建议
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物流人才。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的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人才培养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为了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物流人才的培养在学历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职业培训方面一是进一步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二是要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人才;学历教育;在职培训
Logistics talents have already been classified as one of the 12kinds of retrench expenditures in our country。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is t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good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ools, proficient in logistics operations, well versed in the law of logistics logistics personnel物流人才概念及其存量
1.1 物流人才概念
1.2 物流人才存量及其构成2.企业对物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2.1 社会需求类型预测分析
2.2 社会需求数量预测分析
3.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与开发现状
3.1 物流专业学校毕业人才数量远远供不应求
3.2 物流专业人才在职培训与开发现状不容乐观
4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训与开发存在问题
3.1 观念上的误区
3.2 制度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二篇: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近年来,以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各大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物流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物流装备和先进的信息化网络,而物流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都不能没有专业的物流人才。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现代物流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现代物流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物流市场人才供需存在巨大缺口,物流业正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状况,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政策措施的引导和支持,目前还没有步人规范化发展轨道,物流服务滞后、市场需求不足。
特别是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出现严重短缺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快速增长,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持续上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物流业务需求正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加上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物流业的发展扩大了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过程每一个功能环节中都有大量的操作活动,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由于交通限制、客户需求、服务质量要求等原因,物流操作往往需要全天候24小时作业,这种作业特点使得物流操作人员的需求成倍增加。据人事部门调研显示,全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己高达600余万人,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2010年为30~4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出现严重短缺。现代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形成,培养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无论在工业、商业或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都将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行业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基础比较薄弱,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受过正规教育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只有多年的经验或从其它相关的专业转过来的。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物流专业素养不强,各层次物流人才紧缺。而目前我国480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在校生仅15万人。物流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物流专业人才市场稀缺度和含金量都很高,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我国专业人才资源现状
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物流管理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企业纷纷抢滩物流业,企业对物流技术的需求,对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第一线的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据初步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当然物流人才是多层次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而目前各类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任务相当艰巨,就目前的物流人才的教育状况很难完成。
中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约19000亿元,国内运输和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元,并继续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现代物流概念进入中国较晚,目前中国拥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不足百位,而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供需的巨大差异,导致物流人才热急剧飙升。
据统计,去年12月的首届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出现40余家企业以高薪争相聘请“现代物流主管人才”的场面。其中,最高年薪达到60万元。天津大田物流聘了一个CEO,年薪达到169万港币。据了解,从事过国际运输或主管过报关、空运、海运物流业务的人才最为紧俏。国有物流公司的年薪开价20万元以上,民营物流企业开价30万元以上,外资物流公司的开价甚至高达40万元/年以上。今年9月以来,在国内各大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上,物流专业人才都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动辄开出30万年薪的高价公开招聘物流经理,物流策划师等物流行业的高级人才也被打出“10万年薪起价”的招牌,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可见,国际化物流经理层已经成为职业金领阶层之一。
目前,物流已经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学科研究、教学必须跟上市场的变化。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多种物流职能的整合管理:运输、配送、储存管理、库存控制、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售后服务、信息系统、生产计划和采购。发展现代物流,构建现代供应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形成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以下游需求为导向的产、供、销系统,正是诸多企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
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尤其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大多停留在实践阶段。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在教育部备案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有9所院校,正在筹办物流专业的院校有20多所。但是,全国大专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仅有1%,能培 养物流博士、硕士的院校更是凤毛麟角。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已凸显,高层次物流人才已成为众相争夺的焦点。一位外资猎头公司抱怨,外资、合资企业的物流经理需求量连年增加,而市场可供选择的物流经理却“极其罕见”。目前国内这一学科中各校各具优势,但是没有一家能够完备的涵盖该学科的所有领域。
企业物流人才的紧缺说明,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已开始把物流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从优化上下游资源向供应链管理过渡。但究竟什么才是物流业最紧缺的人才?虽然目前物流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每年经过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非常有限,但物流企业和许多生产制造企业的总裁们仍头脑冷静地认为,不是所有物流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从校门出来就是人才,看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人才,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和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根据调查,在当前情况下,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科研人才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缺乏。企业需求规划咨询物流人才。目前城市物流系统要改造,企业物流系统要改造,行业物流系统要改造,物流园区要规划设计,配送中心要规划设计,谁来做这些工作呢?要靠物流人才,这方面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知识面要宽。不过这种人才最紧缺,培养的难度也最大。
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支持下我国于2004年全面引进了由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协会(ICPQA)组织实施的注册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注册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是国际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认证体系,遵循国际化执行程序和标准,并采纳适用的本地化建议而设置专业考试课程,它的引进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的专业技能,进一步优化物流行业人才结构,加速中国物流管理人才与国际专业的接轨进程。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60余万人,仅北京就缺20万人。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化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人才尤为紧缺。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物流师培训班火爆招生,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士都争先恐后的报考这个专业,为未来自己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做好准备。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企业纷纷抢滩物流业,企业对物流技术的需求,对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第一线的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多种物流职能的整合管理:运输、配送、储存管理、库存控制、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售后服务、信息系统、生产计划和采购。发展现代物流,构建现代供应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形成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以下游需求为导向的产、供、销系统,正是诸多企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
“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达600多万,重庆急需各类物流人才20万,而物流业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面对这些严峻的数字你还不动心吗,物流人才将成为经济产业的新亮点,它将成为未来高薪产业的又一大壮举。
专家表示,物流专业人才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视,人才紧缺只是加深了重视程度,根本原因在于物流已成为众多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基石,而非一般性的商业途径。物流状况决定了客户竞争、销售渠道竞争,物流反映出的问题都是关键环节的问题,对商业企业决策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包括政府机构在内也越来越关注例如农村流通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解决相关问题也少不了物流科学。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物流教育的投入,以培养不同层次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物流经济人才,国家高等教育专业先后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
从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算起,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经批准75所高校开设了这项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开设物流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2所高校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侧重培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实验和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一般在第三、第四学年开设,有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十几门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有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流规划、采购学、企业战略、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都少如牛毛,更何况职业学校,因此开发空间相当大。、佛山物流发展的状况
(一)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
专家普遍认为,佛山发展物流业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首先在区域位置方面,佛山距离珠三角其它主要工商业城市都在50公里以内,距离澳门、香港也不过100公里,对外客货集散方便快捷。在产业方面,第二产业已成为佛山的主体产业,每年有7000多万吨的原材料要运进来,7000多万吨的成品要运出去,具有很大的物流需求市场。而佛山的现代物流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容量庞大。
(二)综合运输能力发展不足
专家认为,佛山物流业发展目前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首先就是“大产业、小企业”的问题,物流操作的环节相对来说比较多,部分企业对自营物流成本认识模糊,采取自主物流的方式,而不是把企业的物流外包给专门的第三方企业,因此,物流成本难以降低。其次,现有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不全,难以胜任全程物流服务需求,在码头、船舶的分布上也有这个问题。
另外,佛山水运、铁路和公路这三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运输能力的协调发展力度不足,三种方式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是比较分散,这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无缝隙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的。
(三)规划应着眼于“大珠三角”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说:“佛山应该有效促进大资本的进驻和转移,这样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运作模式,促进本地物流业的发展。”
谈到佛山物流该如何发展时,专家普遍认为,应该以“大珠三角”的视角来规划佛山的物流发展。佛山应承接香港物流发展的优势,加大力度引进优势物流企业进驻佛山,开发高端物流服务。
同时可以结盟广州的优势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在“增值服务”上做文章。
(四)专家为五区发展物流定位
专家为五区发展物流分别进行了定位。专家们认为,对于禅城区来说,陶瓷工业是禅城区工业的主要支柱,也是佛山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禅城区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因此禅城应大力发展集商贸、仓储、运输、配送加工的现代物流业。
南海区产品以铝材、内衣、零部件为主,应以三山港为依托,将三山港的增值服务不断延伸,大力发展国际货代企业,走综合物流服务的道路。
顺德区应按今后将佛山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中心组团的要求,打造城市商业配送中心,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同时,积极参与珠三角的区域分工体系,构造一个整合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
高明区应加大物流基础设施与园区建设,为沧江工业园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次可以引入一批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镇内物流配送中心。
三水区应充分发挥三水港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通关环境,以三水港为依托,提高物流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形成知名物流品牌。
五、佛山物流人才现状
随着“6·28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的召开,“物流”这个话题在大佛山炙手可热。近日,一家刚打入佛山物流市场的物流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6·28洽谈会举行后两天,该中心就接到50多个电话,咨询物流人才方面的培训考试认证,报名助理物流师的有30多人,报考物流师的也有十多人。据了解,该中心目前还在和一些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的企业进行洽谈,将根据人数举办培训班。该负责人估计,下星期一些大型企业可能带队来参加考试培训或直接报名考试,所以报考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数有可能翻一番。
发展物流的重点首先在培养物流人才,佛山的一些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如何?
现状:有发展无人才
在上月,清华科技园宝供物流管理培训中心和柏明顿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一家物流培训中心,在6·28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结束后两天,公司就接到50多个电话咨询物流人才方面的培训考试认证,报名助理物流师的有30多人,报考物流师的也有十多人。这种迹象表明,物流培训在佛山已经开始有迹象“热起来”。
他们对佛山的物流培训市场了解情况如何?清华科技园宝供物流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刘宇说,在打入珠三角物流人才培训市场之前,清华宝供就曾对东莞、中山、佛山等地都作了调查,发现佛山的制造业和加工业特别发达,企业接近2000家。而这些企业对物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刘宇说,不过目前的物流业存在着“有发展、无人才”的现象。而目前佛山的企业或把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做,或自行管理;对后者来说,每个企业起码要5—10名相关的管理人员,其中还需要一定的中高级人员,分别专门管理供应链、采购等各个环节。总体算来,整个佛山起码有逾8万个物流人才的缺口。而且,这些人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到位,在经过专业培训后还需要一段磨合期逐步适应企业的具体操作。
而且,珠三角的物流业发展虽迅速,但大多人才是半路出家的,学历也不是很高,真正科班出身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较少。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目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有了一定提高,他们发现,现在深圳、珠海一些物流企业的老板在聘请人员时,一般要求要有“物流师”的职业资格。物流企业对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为物流培训创造了市场。就他们在珠三角的市场来说,目前大约共有2000多个学员参加培训和报考“助理物流师”或“物流师”的资格证,并有1000多个学员已通过认证。
而就佛山的物流培训市场来看,可以说是完全空白。在6·28洽谈会以前,这一市场一直很冷清,但洽谈会后不到两天,物流培训市场却有热起来的迹象。据了解,目前佛山的物流培训中心只有2—3家,开设了这个专业的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几乎没有,开发的空间还很大,当然,如果要发展起来,面对一些企业自身培训状况还是个挑战。但目前情况来说,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这一专业,是跟上经济形势,符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与时代接轨人才的宗旨的。
存在的问题:
1、物流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物资、运输、储运等部门的问题,也不是局部问题、地区问题、行业和系统问题;而是由商业、物资、储运、运输等众多产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一个社会化服务的整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物流的高级形式日趋明显,因此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物流人才培养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的现象未得到解决,许多高等学校物流人才培养只是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某一个环节,使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2.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
尽管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新课程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需求的多样化、经济的市场化、市场的一体化、竞争的国际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产业的科技化、信息的产业化、系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化赋予了现代物流实践活动更多的内涵,并集中体现在物流现代化服务上,使物流形成了一个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但是,我国许多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方式和经营手段等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型物流人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
一是培养目标上是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差。三是办学体制上,只看到对物流人才的需要,而忽略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创新。四是缺乏对一些新的教学手段的理解(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这些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应用得较少)。
由此看出,我们学校开设物流专业也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借鉴一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向一个高度。
第三篇: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表
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表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人才市场调查问卷。敬请打扰您几分钟的时间。希望您能积极参与,衷心感谢您的合作!(请将您认为符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贵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A 应用型B 技能型C 创新型D 管理型E 专业型
2.贵公司聘请员工主要通过什么方式?()
A 中介机构B 人才市场C 校园招聘D 猎头企业E 网络招聘员工推荐G 主动求职者
3.贵公司主要需要什么学历的人才?()
A 初中及以下B 高中C 大专D 本科E 硕士研究生F 博士研究生
4.贵公司对哪些专业(方向)人才有需求?()
A 建工技术B 工程预算C 现场管理D 建筑设计E 其他
5.贵公司对工作经验是否有要求?()
A 一年到三年B 三到五年C 五年以上D 无要求
6.贵公司那个年龄段的人才最好用?()
A 25岁及以下B 26-35岁C 36-45岁D 46-55岁E 55岁以上
7.贵公司对大学毕业的待遇要求如何?()
A 1000-2000C 2000-3000D 3000-4000E 4000以上
8.贵公司对人才的综合技能方面有何要求?()
A 知识面广B 较强营销意识C 良好人际关系D 较强管理能力
9.贵公司最注重人才的那些方面?()
A 敬业能力B 工作经验C 文化程度
10.从工作性质考虑,尤其看重员工那些方面是素质能力?()
A 独立工作能力B 组织能力C 创新能力D 沟通能力E 应变能力
谢谢您的参与!!
F
第四篇:物流人才培养的比较、思考与建议
物流人才培养的比较、思考与建议
物流人才培养的比较、思考与建议2007-02-10 16:47:38
物流人才的培养以及物流人才战略的成功实施,是上海在迈向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和世界航运中心进程中获得足够的智力支撑的必要途径。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政府将物流人才列为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在市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下,上海市物流人才的培养在量的积累方面成绩辉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则是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键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的横向比较和思考,就如何完善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关于物流人才类型与层次的划
分
对物流人才类型与层次的科学划分,关系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和物流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法,虽然他们的观点分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缺陷。为此,笔者提出“系列划分法”,即按照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将物流人才划分为三个系列,而每个系列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1、物流技师系列
物流技师系列人才在能力上侧重于单项或少数几项技能的操作,属于单一型人才,如仓储员、理货员、叉车员、运输调度员、报关员、货代员、领航员等,可以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
2、物流工程师系列
物流工程师系列人才在能力上侧重于运用软、硬科学知识从事物流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主要涉及有形的物流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属于复合型的物流
人才,可以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
3、物流管理师系列
物流管理师系列人才精通经济管理、熟悉物流技术,负责对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和整合,属于复合型的物流人才,可以分为初、中、高级。
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来看,上述三个系列的人才培养在上海市都已获得一定的程度发展。但从目前上海市与中央有关部委和行业协会共同开发的物流人才职业资格鉴定项目来看,第一个和第三个系列已经成为鉴定目录中的正式项目,而第二个系列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二、上海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格局及成效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实施紧缺人才开发工程以来,物流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物流人才每年都被列入上海市紧缺人才或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并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上海市形成了院校培养、社会培训和企业培训并存互补的多元化培养格局,有近十万名物流及相关专业学习者和数千家物流企业直接从中受益。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以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见习、实习为辅。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培训,以考证培训为主,研修式培训为辅。企业对内部物流人才的培训,则以岗位现场操作培训为主,理论知识培训为辅。上海市物流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格局的形成,大大缓解了本地区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为上海建设现代化航运物流中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不足之处:
由于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上海市物流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现有培养能力不能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
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物流专业教育的完整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据业内人士统计,上海现有专业物流公司6000多家,加上电子商务、大型超市等需要相关物流人才的企业共计达40万家。到2010年上海市航运物流人才需求达到30万人,人才缺口近8万人。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上,上海市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发展的力度。
2、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上海市各高校及相关的社会培训机构对物流人才培养的热情很高,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师资力量薄弱。物流学科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
结合的特性,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但目前上海市物流师资队伍的实际状况可谓差强人意。“学院派”的教师往往实践研究不足,知识的应用性短腿;“实践派”教师又常常缺乏宏观、系统的思维,影响创新理论的发展。因此,师资的缺乏,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能文能武的师资的缺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市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在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缺乏系统性。
多数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是由其所服务的企业提供培训费,往往以短期培训居多。这样的培训往往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缺乏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许多在职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提升缓慢。
4、整个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主要表现为:学历高,能力低;证书多,经验少;追求短期效果,忽视长
期积累。
(三)上海与香港物流人才培养的比较
1、学历教育方面的比较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相关专业的本科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分别是4820、16931和2764;专科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分别是7130、15467和1801。同期200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分别是701、1695和218。
随着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香港各大专院校纷纷为有志加盟物流产业的年轻人开设物流货运研究生和本科全日制等课程,每年有500个左右的名额。
2、非学历教育方面的比较
目前,上海市的物流培训主要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行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仓储协会等)启动的物流证书培训;二
是物流短期培训和研讨。上海市现代物流紧缺人才培训考试报名者,学历程度多在大专以上,有少量三校生;报名者年龄大多为20-35岁,20-30岁之间最为集中,也有少数“4050”人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非常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训。为提升在职人员技能水平,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物流产业,香港特区政府设立了“技能提升计划”及“持续教育基金”,大力资助现职货运从业人员及有意入行人士接受训练。
除此之外,香港各大学和社会机构还推出90多项业余物流专门课程教育。
3、对物流人才内涵理解的比较
由于香港尚未对物流产业人才有正式的界定,本文中有关香港物流产业人才主要指香港物流从业人员中经理级和主任级的两部分人员。
香港物流产业经理和主任级人才的所需技能分别为:
物流经理:业务策略计划、推行及评估;自动化策略计划、推行及评估;
顾客服务及关系、策略计划、推行及评估;督导管理;质量控制。
物流主任:督导管理;仓储及存货控制;供应链;顾客服务及关系;流程分析。
上海的物流产业人才按国家和上海市的统计口径,主要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及其以上的物流从业人员。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物流人才的紧缺性,也容易使人们片面追求物流人才的学历和职称。
4、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比较
尽管上海有关物流学历教育的规模和层次远远超过香港,但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其与企业所要求的尚有很大的距离。有专家通过比较分析指出,香港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要低于上海同行,然而,上海与香港物流人才的教育水平的比较不能光看名义学位的高低,还需了解学位或文凭所包含的实力如何。例如香港高中文化程度的物流从业人员英语应用能力也许要高过大陆大
专文化程度物流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香港地区对物流人才的培训非常讲究实用和实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虽然上海各高校或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物流培训为数可观,但培训课目涵盖过广。这些培训教育往往概念介绍或引进得多,实际方法研讨得少,国外物流最新进展谈论得多,国内物流实践结合得少。
通过比较,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十分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但在许多方面上海应该向香港学习。比如,上海应学习香港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精神,遵循物流人才成长规律,彻底去掉浮躁之风,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市场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研究和认识这些趋势,对于革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培养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物流教育理念现代化趋势
传统的人才观将人才的能力局限于认知、操作等少数几项能力。根据现代人才观,人才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物流教育理念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物流人才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未来的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2、物流人才培养多层次化趋势
物流既是一个行业,同时又物流存在于众多不同的行业之中,每一个行业中又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物流工作岗位。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就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物流教育界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物流人才。
3、物流教学内容实用化、综合化趋势
物流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如果只掌握物流理论,不熟悉物流工作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在物流人才的国际竞争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物流教学内容的实用化、综合化。这就要求物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既重基础,又重实用,实现物流人才知识技能的博与专的有机结合
4、物流知识创新化趋势
物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经济和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物流工作者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节约生产经营的成本,使同样成本的资源比过去带来更多的有效产出和利润。也就是说,物流知识的创新、扩散和运用带来的更高的生产力,是“第三利润”得以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物流知识创新化趋势要求物流教育界加强对科
技型和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完善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根据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笔者对如何完善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建和持续完善物流学科体系
物流学科体系建设是系统化地培养物流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许多国家或地区之所以拥有物流人才国际竞争力,是因为它们在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中拥有先进的物流学科体系。上海市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人才,就必须以战略眼光重建物流学科体系,并将物流学科体系的完善制度化、长期化。
(二)把加强物流师资建设作为上海市物流人才战略中的优先工程。
物流师资质量是决定物流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目前,上海市物流师资力量仍然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许多从事
物流教学的教师是从相关专业转变而来的,既没有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物流学科教育,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种局面是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遇到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建议市政府以及市物流相关行业协会把加强物流师资建设作为上海市物流人才工程中的优先工程。其中,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件事:第一,从国内外引进高质量的物流师资,充实物流师资队伍。第二,建立物流教师进修与实践制度。在引进高质量物流师资及建立物流实践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上海市广大物流教师提供专业进修和参与物流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三)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共建的良好机制,建立充足而优秀的物流实验室和物流实习基地。
物流实验室和物流实习基地是提高物流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条件,是物流教学实用化的必要手段。上海市
在优化物流人才战略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在政府及物流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推动下,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共建的良好机制,以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充足而优秀的物流实验室和物流实习基地,推动上海市物流人才的加速成长。
(四)进一步培育和规范物流培训市场。
最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物流培训市场的发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为了防止各种短期行为、投机行为及各种不良风气对上海市物流人才培养事业的损害,市政府及物流行业协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物流培训市场行为准则和规范,切实保护物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上海市物流培训市场健康发展,为上海市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创
造良好的条件。
(五)建立数个有影响力的物流人才学习与交流平台。
现代社会正在向网络化、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学习型组织进行物流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是提高物流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上海建立学习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物流人才的培养应当具有开放性、互动力性、广泛性和可持续性。建议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物流行业协会的具体组织下,以“组织+活动+网站”的形式,充分整合各种在线和离线的学习资源,建立数个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物流人才学习与交流平台,以持续促进上海市物流人才对物流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水平。
第五篇:广东珠三角人才市场需求
广东珠三角用人单位(企业)需求调查报告
企业的用人需求,除管理人才外、技术人才及制造类人才将有大量需求,各高职高技学生有许多机会。每年年底及第二年年初,总有大批学生在毕业前,涌向珠三角寻找发展机会。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特色,人才需求特点千差万别。因此,对于这些求职者群体来说,要在珠三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首先必须根据珠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特点来进行准确的求职定位。否则,就会如“盲人骑瞎马,到处碰壁”,以致造成求职良机的错失。特别是技术人才需求,到底是供大于求还是求大于供?所以我们设计并进行了本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当前人才需求状况,能把握未来五年人才需求的变化方向,高技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为生产企业、工商企业、贸易公司、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人才信息,也为本校各专业(管理、营销、汽车、财务、机电、艺术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更为求职的学生点燃了指路明灯。
二、调查的方法、范围和对象
我们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采取企业家深度访谈、调阅有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
范围包括: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顺德、惠州、江门等城市的企业;
对象:企业家深度访谈,主要对以上城市相关企业的高管及人才市场的领导等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利用学生毕业实习这一契机对珠三角的企业进行调查。
三、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内容
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学院的培养方向,结合珠三角企业实际情况,拟定以下调查内容:
(一)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被调研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对学历的要求;
(三)被调研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对学历的要求;
(四)被调研企业管理岗位对专业的要求;
(五)被调研企业管理岗位对任职资历的要求;
(六)被调研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对员工知识结构的要求;
(七)被调研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对员工能力结构的要求;
(八)被调研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做法;
(九)被调研企业对大专院校学生的总体评价和希望;
(十)被调研企业一线员工的需求情况及技术要求。
四、企业用人需求分析
求职者如何根据珠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特点来进行求职定位呢?关键是要了人才市场,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价值取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广州:开发区、科学城企业需求大
求才领域:管理、营销、服务、文化教育、生物科技、制药、汽车、石油化工和物流。
广州不仅是华南地区最主要的“人才集散地”,也是一座“机会无处不在,但就业竞争也非常激烈”的城市。而广州作为一座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在人才需求结构上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上,存在着“文科比理工科吃香”的显著特点。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专业需求看,广州人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中文类、英语类、财会类、管理类、电气类、机械制造类、法律类、建筑类、金融与贸易类、公安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教学类人才,约占广州人才需求总量60%以上。由此可见,广州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还是集中于文科类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广州在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结构上,也以管理类、营销类和服务业、文化教育产业等相关的专业为主。
随着广州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科技、制药、汽车、石油化工和物流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类企业的人才需求也正在日益扩大。根据广州市人事部门出台的《广州市优先引进人才专业目录》,具体制定了18类“紧缺专业”是保证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南沙大开发和新地下轨道建设等关键项目所需的人才。
深圳:需求量多
求才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电子通讯、IT和生物制药。据深圳市希捷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成富介绍,深圳当地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行业为主,电子、通讯、IT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一直是深圳的支柱产业。同时,在深圳从
事高新技术行业、创业型的中小企业非常多。因此,深圳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对学历层次要求较高,而且对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还非常看重学历和是否具有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良好心理素质。邱成富建议,由于深圳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强调工作经验,因此“那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如果选择来深圳求职,一定要格外慎重”。而根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的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深圳需求量最大的是贸易销售类人员,所占比例达到了24%。而技术工人、机械、电子通讯、计算机等类人才,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8%和6%。而从专业需求量来看,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另据悉,深圳在打造全国重要的“人才高地”的过程中,今后将重点培养和引进电子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东莞:发达制造业渴求各类人才
求才领域:营销、服装、家具、毛织、制鞋、电子、五金冲压及模具制造、塑料制品。
东莞是一座以生产制造业企业为主的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遍布东莞各镇的生产制造类企业。
据东莞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方贺仔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东莞的服装、家具、毛织、制鞋、电子、五金冲压及模具制造、塑料制品等特色产业速崛起,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专业镇”。因此,在未来几年里,东莞将迫切需求大量与东莞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的各类专业人才。
从职位需求来看,方贺仔认为,“虽然东莞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可以说是什么样人才都很缺,但最缺的还是营销人才”。而事实上,长期以来,营销类人才一直高居东莞“智通”、“基业”和“中心”等几家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排行榜的榜首。
另外,在今年10-12月份,营销类人才将继续占据东莞人才需求排行榜的首位,业务员、销售主管和销售经理的职位将是东莞需求量最大的职位。同时,从事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技术职位以及中层管理职位,将占东莞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的前三位。目前,计算机类人才在东莞人才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而文员、外语类人才也日趋饱和,求职难度较大。
佛山:设计类人才最吃香
求才领域: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机械、瓷器、规划设计、建筑和房地产 佛山是珠三角地区镇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特色鲜明的一个缩影。如顺德发达的家电制造业,声名已经远播海内外。而南海的内衣、纺织和铝型材,同样在全国
各地都享有盛誉。
据南海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昶文介绍,当地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生产加工和制造型企业数众多,并逐步形成了一批“专业镇”。随着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每年对工业设计、机械和服装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可观。例如,西樵对纺织类专业,盐步对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官瑶对工业设计、大沥对冶金、机械和模具专业,金沙给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类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广东即将打造“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更带来了整个“大佛山”地区房地产行业的兴旺,今后南海对规划设计、建筑和房地产类人才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加。
珠海:高级人才缺口日益增大
求才领域: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电子通讯、化工、机械、汽车、医药、旅游、教育。
据珠海市人力资源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财会、文秘、行政等通用人才在珠海人才市场上已经出现相对饱和。而电子通讯、机械、汽车、医药、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及精通国际贸易规则的销售、金融、贸易、法律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珠海的缺口正在日益增大。据预测,这几类人才的缺口量至少达1万名以上。
而根据对2012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提供的职位类别显示,目前,珠海企业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经营管理、营销策划、计算机、电子、化工、机械、医药等类别,已经占珠海市人才需求总数的70%左右。
中山:财会专才供不应求
求才领域:财会、市场营销、外语、质量工程师、品质控制人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山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五金、制衣、日化、食品和音响等6大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色。因此,中山对这些行业的专业性人才需求量一直都比较大。
中山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当地产业结构基本上仍然以传统的生产、制造业为主。根据该人才市场对当地企业提供岗位进行的有关统计,中山地区企业需求量最大的还是生产、制造行业的各种技术人员、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师傅。此外,市场营销、财会、外语和质量工程师、品质控制人员等类人才,一直分列当地人才需求排行榜的前5名。值得注意的是,财会类专业长期高踞中山市人才需求排行榜的3~5位。据称,中山当地的中小民营企业已达10多万家,而许多私营企业都需要有当地户口、懂广东话的会计,造成了当地财会类人才出现短
缺。
目前,中山的外资企业数量已达5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就有20多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落户中山,外资企业对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正在迅速增长。
五、专业建设建议
(一)改革课程设置
除了调整现行课程外,应增加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逻辑学原理等课程;同时应整合现有课程的体系和内容,注意课程间的突出与衔接。
(二)增加校外实践课课时
这一部分实践课应该以项目为载体,体现职业导向和任务驱动。企业注册、运作(采购、生产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都应该带着项目“走出去”完成任务,从而加深知识,提升能力。
(三)多组织模拟实战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专业实战能力
(四)老师要密切跟踪企业需求,将企业的需求及时反馈学生,教会学生,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和市场的能力,为此老师要经常关注企业,深入企业,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五)学校要从宏观的高度,经常请企业家和师生交流,使学校和学生了解珠三角企业的所思、所想、所要,为企业解决难题,为学生就业找出路。
六、小结
珠三角企业要发展,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必须要先占领人才的制高点,进行人才投入和储备,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投入和储备,为顺应这一趋势,作为大专院校,技工院校应该为珠三角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总的来说,珠三角区域总体经济实力雄厚,发展水平高;但是地区内部产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梯状态势。各地区应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2012秋教育管理李杰
工作单位: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201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