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行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研究
电力行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物流的内涵与特点,并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再阐述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给出了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 物流管理 对策
一、电力物流
电力物流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电力物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1)从电力产品特性来看,它虽然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物资消耗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要求。(2)电力物流应该对电力生产、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在发、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区域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
(3)电力物流应该加强采购管理,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
二、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大体分为3个层次: 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和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1.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物资科是电力企业中最早的物资管理归属单位,上至网局、省局,下至地局、县局,物资科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个科室,不具备物资的独立采购权限,财务也没有进行独立核算,它与电业局是上下级关系。
在这个时期,物资科负责对各个部门上报的物资需用计划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形成总体的物资采购计划,上报给局领导,由电业局进行统一的招投标,统一采购。采购来的物资进入电业局的物资仓库,由物资科进行仓库管理。各个部门需要某种物资的时候向局领导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由物资科负责物资的发放。
在电力企业物资科这种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主要职责就是汇总需要需用计划,上报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物资仓库。
2.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实施主辅分离、人员分流,原先电力企业中与电网运行密切相关的部门还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如生产技术、调度、安监、修试等,而对其他附属部门,特别是一些多经公司的人员进行分流,自负盈亏,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这样,原先的物资科就被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物资公司。分离出来的物资公司财务方面独立核算,在物资管理方面的权限也大了起来。在这个时期,物资公司有对物资进行进、销、存的的权力。但是在一些县局和地局出现了物资科和物资公司并存的局面,管理比较混乱。这种管理模式虽简化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弊端: 一是各级电力企业各自为政、独自采购,增
加了物资成本。物资公司成立以后,物资由物资公司采购来,然后加价卖给电力企业,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二是一省内各个地局、甚至县局都有自己的物资公司,都有独立采购的权力,从而使整个物资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宏观的规划,大大浪费了电力系统的资源。
3.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基于物资公司管理模式的弊端,现在的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慢慢过渡到了第三个阶段,即物流中心管理阶段,这也是未来中国电力企业物流发展的方向。
物流中心属于一个物流的行政管理中心,一般出现于省局,由省局物流中心对下属的各个地局和县局的物资进行统一的宏观调配,并且将原来下放的物资招投标和采购的权限进行聚拢回收,由上级的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原来物资公司的销售模式,形成了一个“大集中式”的物资管理模式。
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电力物流管理模式有四种: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流管理模式,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物流管理模式,天津市电力公司物流管理模式,安徽省电力公司物流管理模式。这几种管理模式都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满足生产设备检修、维护需要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库存。
三、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物流主要是采购和供应物流,物流作业活动主要是原材料及零配件送达运输和备品配件库存管理及根
据生产进度要求进行的物资配送供应,以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一般大型火电厂设备、材料成本占基建总投资的70%左右,而发电成本中燃料和设备维修及备品配件储备占70%。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刻不容缓。
电力企业原有的物资管理模式以由上至下的计划为主,各部门集中精力于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而对市场供需变化情况研究相对较少,并且,随着电力行业物资管理模式的改变,电力行业的供应链被拉长,增加了许多企业间的协商和物流运作,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供应链的弹性增大,稳定性下降。
四、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先进的物流管理平台
随着电力市场运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以及IT行业和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力集团公司应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平台,加强电力企业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优化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形成简洁、高效、有序的运作流程,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物流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2.提高物资需求的计划性、统一性,做好物流管理协调配合工作。要加强电力生产过程中物资需求的预测、分析,提早计划、决策可能的物资需求。项目管理部门、物资需求单位、物流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力度,随时掌握物资需求调整与变动信息。
3.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电力物流系统下的物流人才,强调的是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结构。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电力公司内部涉及的物流管理人员缺乏主观
能动性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无法较好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所以,电力集团公司应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队伍,形成物流管理的良好沟通、协调、运转机制。
4.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完善跨地区的电力系统物流综合管理。
从国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看,目前还没有适合电力物资企业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司,运用已有的资源,并借助信息系统,积极拓展第三方物流,建立内部物流自营和外部物流外包的物流模式,健全配送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和社会的资源。
5.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电力企业集团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适合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电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五、结语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发展,带能力投资的多元化、竞价上网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已经使电力企业切实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物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加电力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加强电力物流管理,提高竞争意识,对于建立一个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化电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电力公司必须转变观
念,将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与思维,充分融人到整个电力集团中,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依据物流一体化的先进理论,结合电力集团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一体化系统,从而在提高电力集团公司利益的同时,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二篇:中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目前世界第三方物流平均仅占物流市场总额的5%,即使在物流较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份额也只有30%左右,如德国占23%,法国占27%,英国为34%,美国和日本在30%以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的调查,在中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不足2%。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中国潜在的增长空间是显而易见的。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认为自2002年开始未来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年增长率将在16%-25%之间。因此第三方物流需求量一定会大幅增长,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我们的物流企业应把眼光放远一点,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未雨绸缪,现在开始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与能力,着手准备迎接不久的将来的物流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本来就应具有创新性和开发性,因此,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在需求还有待我们的物流企业来努力挖掘和开拓。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是上世纪80 年代在欧美等国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服务形态, 随着市场专业化、社会分工和管理创新等经济发展的需要, 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实践。9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从引进概念到发展虽仅有几年时间, 现也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目前, 在我国物流市场上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有几十万家, 其中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占物流市场的比重由1997年的2%增加到目前的9%, 总数达3 万多家。2001 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达到400 亿元人民币, 70%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在过去几年中平均业务增幅高于30%。同时有关权威机构预测估计, 未来十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 亿元, 准备在未来1~2 年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的企业也将从目前的45.3%提升到57%。根据国外对物流业成熟的标准(第三方物流占市场比重达50%以上),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都不得不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 年全国范围内第三次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我国目前生产型企业原材料物流只有18%外包于第三方物流, 成品销售物流外包率仅有16.1%。与国外相比, 美国在1996 年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就达到58%, 2000 年更是达到78%;欧洲国家则在1996 年时已达到76%。可见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供需比例严重不平衡,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失衡的供需比例迫使我们深深思考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未来。1.1第三方物流的形成途径:第一种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它占据较大的市场分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储运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种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物流企业,他们是现代企业的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为国际大型跨国物流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种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为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市场渗透。如丹麦的有利物流改善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种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公司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成为为四十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1.2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和功能: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公司等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然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
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占36%、市内配送占28%、包装占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的仓储占37%、干线运输占21%、市内配送占43%、包装占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在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托给不同的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总之,随着物流 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1.3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状况: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状况及对第三方物流供应方的要求大致如下:(1)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今后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即时性的服务需求也将增多,我国物流企业将大有可为;另一方面,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还不足,企业由于拥有物流设施,自营物流的比例很大,有待我们的物流企业去主动开发,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2)目前第三方物流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需求主要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自市场发育较成熟的几大行业,而且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物流企业要做好市定位,合理确定业务重点、配置资源,同时兼顾今后第三方物流需求地域扩大的趋势,做好进入新市场的准备。(3)企业目前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外包的主要是销售物流业务,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物流企业应做好顾客目前及潜在需求的调查,从最基本的服务入手,贴近顾客需求,塑造自身的核心能力,避免盲目追求时髦理念与高层次服务。(4)企业正逐渐向按需生产和零库存过渡,对成本和服务越来越重视,加上入世后跨国经营将增多,需要快速响应的物流系统和全球化的物流系统来支持。而物流企业要做到这两点,实现信息化运作是关键。要求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客户开发出合适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系统的无缝链接,达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综上所述,从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企业物流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压力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成本的节约、服务的改进与增加灵活性等方面来考虑,已经决定或准备接受第三方物流。从物流服务的供给方来看,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因为行业竞争的加剧,利润率的降低,也纷纷改造或准备向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如一些大型传统储运企业中远、中外运、中储以及邮政等近年来通过改变发展战略、重新定位,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许多物流企业(或准备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在服务水平及物流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等方面,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应加紧提升自身的水平与能力,跟上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的步伐。2.第三方物流给企业(顾客)带来了众多益处,主要表现在: 2.1集中主业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2.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根据对工业用车的调查结果,企业解散自有车队而代之以公共运输服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固定费用,这不仅包括购买车辆的投资,还包括和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员工有关的开支。同时,从日益增长的工业成品营销服务需求来看,利用外部专
家很重要。以1990年的服务为例,工业品营销费用占总费用的20%,预计2005年该比例将达到40%。若企业自行分配产品,这意味着对营销服务任何程度的深人参与,都将引起费用的大幅增长。只有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才能减少额外开支。2.3减少库存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原料和产品库存的无限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部件要被及时送往装配点,实现零库存,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2.4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顾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顾客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INTERNET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部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顾客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种种原因,极大地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3.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3.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3.3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3.4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初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3.5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4.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中远集团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业务的基础上,2002年初成立中远物流公司,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隆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4.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集团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4.3发展综合代理业务作为物流企业可以不再投资固定资产,而采用委托代理形式,运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种以综合物流代理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对于国内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和多数外资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应是最佳的选择。具体来说,企业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而实行低成本经营;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并且注意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的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4.4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4.5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4.6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5.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新思路 5.1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我国物流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利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 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5.2整合物流资源打破物流资源的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 鼓励物流企业跨部门、跨地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利用国有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改革的机会, 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兼并和重组, 加快物流资源整合, 推进物流社会化进程。5.3用信息技术支撑网点建设信息化程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标志之一。借助信息技术, 企业整合业务流程,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 在加入012 的新形势下, 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网络
愈发显得重要。这一方面, 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 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 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 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 共建和共同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 共建网点;另一方面, 要建立信息网络, 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 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5.4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经济全球化带来物流全球化管理。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 企业规模必须扩大。我国物流企业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 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不断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6.结束语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具备的能力与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国泰君安对我国下十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按照1999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16.9%,假设每5年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即200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14.9%,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9%,则未来十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算术平均值约为14.9%;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前六年(2000-200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则未来十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4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按8%算。根据测算结果,到2010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28505亿元,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3%。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第三方物流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云南省自营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自营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以云南烟草公司为典型,自营物流是云南物流的主导模式。本文就云南省自营物流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描述,单一的自营物流以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选择发展混合型自营物流模式。面对这样的现状,分析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根据问题来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字 自营物流 发展现状 策略
Abstract:Self-conducting logistics is the dominant mode in Yunnan and Yunnan Tobacco is a typical enterprise which uses this mode in logistics.This essay made a brief description to expou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ducting logistics.Due to single self-conducting logistics can’t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choose to develop the hybrid self-conduction logistics.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riter analyzed some problems based on above situation and proposed some solutions.Key words:self-conducting log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A
一、引言
自营型物流是被生产、流通或综合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物流模式。自营型的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内部各部门、场、店的物品供应。就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厂店供货或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典型的企业(集团)自营型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比如说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隆等)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结算的。
现代企业自营物流已不是传统企业的物流作业功能的自我服务,它是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新概念。根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流(Logistics)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效益的流动与存储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具体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物料搬运等内容。
二、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云南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截止2012年,云南省铁路货运量完成5822万吨,同比下降8.3%,公路货运量完成6.32亿吨,同比增长16.7%。水运货运量完成465万吨,同比增长5.9%。航空货运量完成28.3万吨,同比下降2.5%。铁路运输方面,超额完成2012年云南省铁路出省物资运输计划。水路运输增长平稳,完成水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5.92%和6.42%。
云南省的物流模式也是多种多样,而能形成一定规模和规范的还属自营物流。目前,云南省的自营物流企业都是一些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因为自营物流对一个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和物力人力资源要构建自营物流体系是几乎不可能的。云南省选择自营物流的企业大多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①掌握控制权。企业自营物流,可以根据掌握的资料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调节,能够迅速地取得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顾客的第一手信息,解决管理物流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通过自营物流,企业可以全过程地有效控制物流系统的运作。
②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一般来说,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营,对某些特殊运营环节必须采取保密措施,比如原材料的构成、生产工艺等等。当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特别是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生产环节中的内部物流时,其基本的运营情况就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公开。企业物流外包,企业经营中的商业秘密就可能会通过第三方物流泄露给竞争对手,动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③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靠自己完成物流业务,就不必对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的费用问题和物流企业进行谈判,避免了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费用。
④盘活企业原有资产。云南省有着便利的交通运输和优越的地理优势,企业选择自营物流的模式,在改造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原有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盘活原有的企业资产,为企业创造利润空间。
⑤提高企业品牌价值。企业自营物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市场营销活动,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顾客能更好的熟悉企业、了解产品,让顾客感受到企业的亲和力,切身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提高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最快地掌握顾客信息和市场发展动向,从而根据顾客需求和市场信息制定和调整战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自营物流有着自身的缺陷,很多企业都在寻找突破口以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的自营物流模式渐渐地向混合型物流模式转变。很典型的就属云南烟草公司的工商物流一体化方案的实施。工商一体化物流建设,能有效减少云南烟草物流中流通环节中不合理损耗和渠道建设,促进“卷烟上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分析
3.1企业庞大的投资。
自营物流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之类的专业物流设施,这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个艰巨的挑战和沉重的负担。企业为了建立物流系统,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不利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这必然减少企业其他重要环节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企业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难以控制。
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物流并不是企业所擅长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营物流就等于迫使自己从事不专长的业务活动,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物流的工作,结果可能是辅助性的工作没有做好,又没有发挥关键业务的作用。
3.3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成本较高。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企业产品数量有限,采用自营物流,不足以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产品成本升高,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的限制,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企业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许多自营物流的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流活动,没有将物流费用从整个企业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核算,因此企业无法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物流成本,所以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四、发展策略
4.1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营
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营首先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自营物流的成本;其次也可以用外包的优势来弥补自营物流的劣势;再次联营还可以在企业和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综合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优点。
提高自营物流的专业化程度。
第三方物流有更加专业的设备、渠道和团队来帮助企业建立物流系统。比起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网络和配送节点两个方面都具有资源优势。利用信息网络可以加大订单的处理能力、减少对客户需求的反映时间。配送节点多,可以进行直接到户的点对点的配送,是商品更快的到达顾客手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且,第三方物流在物流服务方面具备独特的专业能力和优势,为顾客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加强企业的市场号召力。 完善和增强自营物流业务优势。
可以使制造企业获得自己本身不能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顾客所需要的物流服务通常需要特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制造企业所有的物流服务要求可能不是靠企业内部的物流所能满足的。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物流外包可以突破企业资源限制。 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可以降低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规模、经营范围上的经济性,降低了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物流运营成本。另外一方面,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物流外包可以减少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方面的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物流业务不会是企业的关键业务,也不擅长专业的物流业务,新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因为从事很多物流项目的运营,通过整合各项物流资源,物流作业更加高效,而且物流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制造企业如果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将获得更周到的物流服务,同时又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4.2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把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果本身的自营物流已经具备了第三方物流的条件,企业可以考虑将自营物流独立出去,利用剩余价值对外提供物流服务。比如我国的海尔集团凭借其快速高质的配送网络赢得了多家国际企业的青睐,ABB、Nestel和日本美宝集团就将其中国的配送业务交给了海尔物流。海尔物流已不再单单为了海尔集团服务,而已经独立成了一个新的物流公司。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后,企业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自营物流企业,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需要好好权衡,其中要有很雄厚的实力才行。4.3制定政策,吸引外资
总的来看云南资源是很丰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如果政府能制定一些相关的制定政策,让更多的外来物流公司愿意进驻云南省来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血液和竞争力,也可以为云南的物流事业带来更多新的技术和观念。
4.4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应抓住电子商务的优势,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形成跨行业和区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电子口岸和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龙头物流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以统一物品编码体系为依托,建设衔接企业、消费者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物流信息标准查询、对接服务。建设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将为物流企业提供更规范、有效的信息,它将让物流变得更加高效和便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严峰,谷丽娟.对云南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Economics University,2003(1).[2] 李严锋.云南省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 2003,(3).[3] 陈铁军.云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4] 何国瑞, 李严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信任问题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3,(1).[5]李严峰.云南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管理,2010,(24).[6]李严峰.云南省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2003,(3)
第四篇:长通物流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
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日益迅速。传统物流公司作为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长通物流公司的现状出发,对公司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长通物流
问题
分析
解决对策
结论
一、长通物流公司的简介
长通物流是一家基于供应链管理集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产品代理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服务商。经过13年的努力拼搏,已经形成了以107国道为中轴,郑州为枢纽,南至广州、深圳,北到北京,东起上海,西达西安的综合物流配送网络,公司下设广州、北京、上海等10个配送中心,140余个分支机构;拥有600余辆大中型运输车,同时拥有近50000家稳定的会员客户。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物流企业。2006年1月19日长通物流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认证为国家AAA级物流企业,2009年,又被认证为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长通物流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深谙现代物流理念和供应链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目前,公司拥有管理人员300多名,一线员工1500多名。拥有一批物流管理、农业物流、营销、信息、法律等资深人士组成专家顾问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与运营水平。为公司发展农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长通物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使物流生产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型密集型转变,以科技促发展。已于2002年为自己“量体裁衣”通过上海同济大学物流研究所、上海赛勤软件共同开发了基于支持供应链一体化的长通物流信息系统,并于今年进行第二次全方位的改造与升级。客户可实时动态了解货物信息,使得整个物流运作始终处于严密的跟踪与控制之下,确保了货物运输的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
为了解决客户的货款安全问题,长通与郑州市商业银行于2005年 10月8日推出国内首张物流业具有开创性的银企联名卡——商通卡。全部货款通过POS机刷卡,银行卡转帐形式,完全实现电子结算,资金流更加安全快捷,规避了物流货款蒸发的风险。在业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
遍关注。
一个企业的存在,就是因为它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长通成立十三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视社会责任为己任。先后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为希望小学捐赠报刊书籍、接收下岗工人和兰考灾民就业、2003年“非典”时期长通无偿捐献价值数十万元的德国红外线测温仪„„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长通物流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国内的物流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以下就是长通物流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具体表现在:
1、长通物流公司经营无特色。
2、是长通物流公司的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观念亟待更新。
3、是长通物流公司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经营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
4、是长通物流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长通物流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说仍难如人意。连锁经营虽然得到提倡,但并未对连锁的本质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因而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二)员工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长通的的员工,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凭,很多人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知识水平较低;长通的管理人员也大多是高中或者大专文凭,凭着自己的长期的经验做出决策,很少经过科学的分析统计,市场调查,因此这样的决策执行起来,承担的风险较高。因为知识水平较低,因此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交为混乱
(三)服务态度差
具体表现在1、发放、接收物品的时候没有礼貌对客户,经常给客户进行争执度恶劣。除此之外客户的货物出现破碎,损坏等现象时,也没有给予很好的解释。
2、是客服热线,当客户有事向客服咨询,或者投诉时,经常打不通客服热线,即使有人接听时,也没有对问题进行很好的解释,经常出现与客户争吵的现象。员工的责任感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影响长通的外在的形象
(四)乱收费现象严重
长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客服方的货物时,收取的费用混乱,乱涨价,乱收费,没有一个监督机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王先生从郑州长通物流发小纸箱一件至河北,收运费15元。代收货款7320元。截至2008-05-14货款仍未到账,且在河北当地客户提货时,货运公司代收货款金额由7320涨到7336元。王先生无奈最终与客户协商,从郑州往货运公司卡上汇16元后,客户才将货顺利提走。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长通的乱收费现在是很严重的,长久下去,必定影响长通的长久发展
(五)长通物流公司应用物流技术水平低
国外物流巨头通过现代先进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来降低流通成本,例如沃尔玛利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强大的数据仓库和全面压价的全球采购体系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超额利润。而长通物流公司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大批量采购,同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投入也不足。这使得长通物流公司在销售成本上明显高于国外大的物流企业,导致利润的大幅降低。
(六)服务方式单一
目前长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对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还没有全面展。
(七)营销观念差
长通物流的营销观念基本上是通过业务员的口头宣传和网站宣传,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宣传。其次在对产品定价上以是以主观主主,定价模糊,再次是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规划
三、长通物流公司的问题分析
(一)长通的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不高,是因为管理层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凭,是通过自己长期的经验,自己的阅历从开展管理工作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到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自主性较强。另外管理层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缺乏合理的认识,这样就形成的管理层混乱,管理力度不够,决策的执行力不够,没有对公司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
(二)大多数的物流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这是因为管理层对员工的要求较低,只要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物流工作即可,并没有要求员工有较高的学历。此外,在对员工的培训方面也没过多的投入,只要求员工掌握基本的机务能力,并没有要求员工有较高的分析能力,统计能力。
(三)物流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外在形象,没有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企业不可能发展壮大。长通的服务态度不好,除了因为员工的文化水平低和企业没有做一个好的培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核机构,或者没有将服务的好坏作为一项对员工的考核。
(四)乱收费现象是每个物流公司都存在的现象,但是长通的乱收费严重.。这是因为企业没有对员工做较多的培训,员工的素质不是很高,其次是因为企业没有一个规范的收费标准,再次是因为企业没有很好的接受客户对乱收费的投诉,对乱收费的员工进行处罚,也没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标准。国家物价总局没有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的收费标准作出统一的规范,使一些物流公司装了这一空子,乱收费来谋求个人利益。
(五)物流公司的技术水平低,这是整个物流行业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存在的一个瓶颈。
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长通物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传统的物流行业对技术要求不高,现在的物流发展迅速,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通物流作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势必影响它今后的发展。技术 的投资是一项较大的投入,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雄厚的资金,熟练的技术人员,企业领导者是不可能进行技术革新的。
(六)传统的物流以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为主,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客户希望物流企业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服务项目的上马,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人员支持,资金支持。如果企业没有高素质,高学历的物流人才,那么物流项目只是一个摆设。除此之外,这还需要企业的领导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
(七)现在无论任何企业都必须懂得如何营销,尤其是服务行业。长通营销观念薄弱,主要还是因为其知识基础薄弱,技术水平有限,营销员知识水平较低。没有对整个行业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四、长通物流公司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管理者的学习培训,雇佣专业物流人员
1、培训学习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火车跑的快,主要靠火车头,因此由一个知识广泛,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领导人带领,一定会让企业快速腾飞。管理层活动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培训,请有关专家来讲座,学习,或者参加培训,这是活动知识的最佳途径二是自主学习,领导者应该没有抽出时间学习物流行业的发展,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不求精通,但是必须了解。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企业的治理十分有效
2、招聘管理人才 招聘外来的懂管理,熟悉业务的经理也能给你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招聘的管理人员,可以迅速的发展企业的病症,并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症下药,以此来使企业发展壮大
(二)创建“服务至上”的物流企业文化
1、强化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荣辱感,把树立企业形象当成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2、对员工进行培训服务培训,帮助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3、考察员工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并将其记入档案,作为年终考核
4、建立完整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使员工的薪酬和其工资水平挂钩,促使员工自觉提高其服务质量水平
5、增加客服热线,使客服热线,减少打不通的现象出现对客服人员进行入岗培训,并对客服人员进行考核,鼓励客户对服务态度打分,并作为年终对客服人员的考核
6、每个客户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理应受到公司的认同和重视。因此,要让客户知道公司非常在乎他们、对他们心存感激、并有所回报时,他们重复接受服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三)建立系统全面的收费标准
1、国家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监督,加大对的物流收费体系进行监督,建立一定的标准水平。如果有乱收费现象可以拨打12315全国消协电话,即可举报。
2、长通物公司要建立明确的收费标准,分地区,分省市的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将之公开,杜绝乱收费现象
3、要加大对企业员工乱收费的处罚力度,如果发现员工有乱收费的现象,除了将多收款退还给客户外,还应视其轻重给予处罚。
(四)建设高水平物流系统
采用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装备,建设高水平的物流系统。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分拣中心,采用现代的包装和搬运设施,使包装机械化,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
(五)建设综合型物流企业
长通可以建立在信息平台上,网络覆盖一个较大的区域,为客户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以及增值服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租用专用仓库也可以自己建仓库。可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船队,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也可以对租用几种运输工具。综合物流企业建立在现代高技术支持下,可以提供各种延伸服务 如快运服务,限时服务,门对门服务等,另外可以提供货物同步查询服务,等增值服务
(六)与时俱进,转变营销观念
长通物流要想长久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广告宣传、业务推广、客户服务、建立客户服务关系等方面进行着手,从单一的营销模式变成系统的全面的营销模式。
1、广告宣传,可以从传统的业务员口头宣传,墙体宣传转变为网络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加大潜在的客户群的认知度。从传统的业务员宣传到网络宣传,活动墙体宣传,公关等宣传活动
2、业务推广 从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发展为以运输、仓储为主,以电子商务为副的全方位的服务
3、客户服务 由传统的以公司为导向发展为以客户为导向,发现客户需求,尽力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发现市场,填补市场空白,以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4、建立客户资料库
客户资料是物流公司营销活动的起点,其基本思想就是做到对客户了如指
掌,不定期进行意见反馈,征求意见,从而针对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准确规划设计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中心,并实行资源共享。
五、结语
目前长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但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长通物流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现在处于多数的小型物流企业应该本着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运用兼并、资产重组等形式,重新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健全网络。把企业做大做强。长通流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
第五篇:电力行业发展
摘要:首先分析了加强线损管理的社会背景,然后总结了线损在管理体制上的主要问题,最后主要从管理、技术和制度三方面提出了加强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线损;管理;技术;制度
前言
电能经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时因元件存在电阻而发热,产生的功率损耗(△
P=3xI2R)称为线损。电能由发电厂经超高压电网、高压电网、配电网向各用户供电,大型企业用户由企业电网供电。发电厂送入电网的电能量叫做供电量,电网售给企业的电能量叫做售电量。供电量减去售电量等于线损电量,线损电量除以供电量等于线路损失率,售电量除以供电量等于输电效率。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线损管理,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根本问题,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1提高线损管理的背景
长期以来减少线损一直是电力部门努力的目标,也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近几年来,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供电线损逐年升高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线损率分别为6.40%、7.08%,年损失电量分别为1169亿kWh和282亿kWh,全年全国损失电量1451亿kWh,如果加上地方电网与企业电网的电能损失,线损电量超过1600亿kWh,这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在我国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中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的背景下,最大可能的减少线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原则,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因此,电网企业要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线损管理,大幅度降低线损。当前线损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线损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有输电系统不配套,线路布局不合理,卡脖子及无功补偿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线损管理的放松。
2.1 非主管部门对线损管理重视不够
电网建设一般主要考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而没有把线损作为检验电网发展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造成高压电网投资偏大,中低压电网投资偏低,各电压等级的投资比例不太合理,使整个电网的理论线损偏大;生产部门在安排运行方式和停电计划时往往出于安全的考虑,使电网在非经济状态运行的时间过多,经济运行和停电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线损管理涉及到计划、基建、生产、农电、调度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部门,而地级公司的线损主管部门一般为市场营销部,非主管部门对线损管理往往重视不够。
2.2 线损的过程管理有待加强
在线损管理中,“重指标轻过程”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没有建立常态的分析、监督、协调、督办、反馈机制。线损主管部门由于对其他部门的业务不熟悉,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对其他部门分管业务协调难度大。此外,线损管理停留在统计和简单分析上,分析查找问题不及时、不深入;跟踪监督不到位,督促整改不彻底;尚未实现线损指标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2.3 线损管理的考核不科学
各单位对考核的心理认同程度不高,实施考核过程中争议多,难度大。由于线损理论计算存在不准确的因素,对各单位供电量、供电结构预测不准确,加上采用综合的线损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线损管理的实际水平,造成给各单位下达的指标不合理。几点加强线损管理措施
线损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贯穿整个电力行业的供、配、售网络,具有系统性、抽象化、复杂多变的特点,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和每一位供电员工的切身利益。建立高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做到降损的可控在控,是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3.1 建立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网络和激励制度;实行分电压等级的指标细化考核;采用系统性的现代化手段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线损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应用了计算机管理、无线通讯、自动控制等多种现代化新技术,由电能量管理系统、大用户监控系统、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系统等五大系统的集成。使用这种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对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报表的生成等等,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能达到只要点击鼠标就能纵览全局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3.2 全网无功优化运行
做好电网降损节能的关键是全网无功优化运行。而全网无功真正优化运行的前提是进行无功补偿的优化配置,包括无功补偿配置点优化和补偿容量的优化,即什么地方用就什么地方补偿,用多少就补偿多少,最理想的是无功需求点的就地、足额补偿。另外无功需求是动态的,所以无功补偿量需要实时调整,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补偿。只有通过采用高性能的动态无功跟踪补偿设备才能完成实时补偿的任务,需要电能的发、输、供、用各环节共同努力和协调的统一行动。
3.3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线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规范管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分级负责、指标落实、分工明确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还应重视加强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各单位专职、兼职线损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和负荷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线损理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衡量线损实际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认真做好相关数据的测录、统计和分析。可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
结束语
总之,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更是一项持久艰苦的工作,要坚持用科学手段加强线损管理,要坚持用先进技术完善电网结构,要坚持用完善制度规划管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