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物流复习资料
一、物流发展的经历的阶段:(1)1949~1965年为初级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建立物资供销体系,组织定点供应等(2)1966~1977年为停滞不前阶段。10年文革,物资匮乏,流通体制单一,理论研究停顿。(3)1978~1990年为较快发展阶段。改革开发,物资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4)1991年以后为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对现代物流需求加大。电子商务催生,信息化时代的物流体系诞生。
二、物流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
1、模型化技术
2、最优化技术
3、网络技术网络技术。
4、分解协调技术分解协调技术,5、模拟技术模拟技术
物流系统技术素质①提高硬技术素质②提高软件技术素质③提高信息技术素质
三、物流合理化,就是根据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职能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把物流中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规划、组织与管理,使整个物流过程最优化;以较低的物流成本、适当的数量、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服务将物资送到各个使用地。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路:通过物流的系统化、现代化,提高物流系统的自身素质;通过提高企业战略计划的一体化,改善物流系统的内部环境;通过流通的社会化、现代化,改善物流系统的外部环境(1.物流系统技术素质
2、物流系统管理素质
3、企业战略计划的一体化,4、流通的社会化、现代化)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基本原则:
1、近距离原则
2、优先原则
3、尽量避免迂回和倒流原则
4、在制品库存最小原则
5、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
6、尽量简化搬运原则
7、利用重力原则
9、合理提高物料活性指数原则
10、人机工程原则
11、提高自动化和计算机水平原则
12、系统化原则
13、柔性化原则
14、满足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原则
15、满足环境要求原则
四、零库存的概念及形式:“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其对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来讲是个重要分类概念,是随着库存理论和实践发展出现的新理念。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零库存的形式主要有:1.委托保管方式2.协作分包方式3.轮动方式
4.准时供应系统5.看板方式6.水龙头方式7.配送方式
五、采购的适价原则:适价 Right Price 决定一个适合的价格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多渠道寻价(2)比价(3)自行估价(4)议价:
六、整体采购成本含义及过程
整体采购成本又称战略采购成本,是除采购成本之外考虑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企业产品的全部寿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采购在市场调研、自制或采购决策、产品预开发与开发中供应商的参与、供应商交货、库存、生产、出货测试、售后服务等整体供应链中各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对成本的影响。概括起来是指在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研究、开发、生产与售后服务各阶段,因供应商的参与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导致的成本,它包括供应商的参与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最好水平而造成的二次成本或损失。按功能来划分,整体采购成本发生在以下的过程中:开发过程、采购过程、企划过程、质量过程、服务过程。
七、不同生产环境对应的生产及采购特点
1、按库存生产(采购)是指长期生产的产品与具体的订单无关(非个性化)。典型的属于按库存生产类型的产品有:家具,文件柜,小批量的消费品,某些工业设备。
2、订单生产或按订单装配,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依赖具体的客户需要决定的。属于此种生产类型生产的产品有: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电话机,发动机,忘记到门窗,办公家具,汽车,某些类型的机械产品,以及越来越多的消费品。
3、按订单设计生产,按订单设计生产(采购)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按照某一特定客户的要求来设计(个性化),按订单设计并组织生产及管理过程。属于此种生产类型的行业有:飞机制造业、出版业、机械设备和发电设备制造业。
八、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认证、采购订单、管理评价四个环节组成。
采购的过程
1、需求的确定或重新评估
2、定义和评估用户需求
3、决定是自己制造还是购买
4、确定采购的类型
5、进行市场分析
6、识别所有可能的供应商
7、对所有可能的资源进行初步评估
8、初选供应商的再评估
9、选择供应商
10、接受产品的发送和服务
11、进行采购后的绩效评价
采购就是购买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资和服务,其过程包括采购需求、选定供应商、谈妥价格、确定交货及相关条件、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
采购流程图:
九、采购价格是采购中最敏感的因素,根据价格采购比较常用的方式有:
1、招标采购
2、询价现购
3、比价采购
4、议价采购
5、定价收购
6、公开市场采购
供应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
十、供应物流活动1.采购2.生产资料供应3.仓储、库存管理4.装卸、搬运。
供应物流过程(一)取得资源(二)组织到厂物流(三)组织厂内物流
十一、供应物流的合理化
一、准确预测需求需求是以工厂生产计划对各类物资的需求为依据确定出的物资供应需求量。
二、合理控制库存1.正常库存。2.安全库存。
三、科学进行采购决策
四、供应保障
五、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系统完善供应物流系统
十二、供应商分类:按采购物品分类模块的要求将供应商划分为伙伴型、优先性和商业型
1、伙伴型供应商。若供应商认为崩死的采购业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供应商自身又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同时该采购业务对本公司也很重要。
2、优先型供应商。若采购业务对供应商十分重要,对本公司却不是,这样的供应商有利于本公司。
3、重点商业型供应商。若采购业务对供应商无关紧要,对本公司却十分重要,这样的供应商就是重点商业型供应商。
4、商业型供应商采购业务对供应商和本公司都不是很重要,相应的供应商可以很方便的选择更换
十三、独家供应优势(1)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加强交流、发展伙伴关系(2)更容易实施双方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计划交货、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改进并取得积极成效。独家供应会造成供需双方的相互依赖、进而可能导致以下风险(1)供应商有了可靠顾客,会失去其竞争的源动力及应变、革新主动力;(2)供应商可能会疏远市场,以致不能完全掌握市场的真正需求,企业本身不容易更换供应商。
十四、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规定的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主要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燃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等。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1 .经验估算法 2 .统计分析法 3 .实际测定法 4.技术分析法
十五、包装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有三个:1.保护商品2.单元化3.方便流通及消费
十六、承运人的分类:按法律地位或经营权的等级划分(1)公共承运人(2)合同承运人(3)豁免承运人
(4)自营承运人 按提供务的内容划分(1)单一方式承运人(2)多式联运经营人(3)小件货物承运人(4)运输代理人
十七、运输作业的关键因素:(1)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位置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管理和维持转移中存货的有关费用。(2)运输速度运输速度是指为完成特定的运输作业所需花费的时间。
(3)运输的一致性,运输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装运中履行某一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与原定时间或与前几次运输所需时间的一致性。
十八、运输成本的相关因素:1)距离,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对劳动力、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2)装载量,大多数物流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装载量的大小也会影响运输成本。(3)产品密度,产品密度是指产品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它把重量和空间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4)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这一因素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5)搬运的易难,显然同质的产品或可以用通用设备搬运的产品比较容易搬运,而特别的搬运设备则会提高总的运输成本。(6)责任,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和导致索赔事故。(7)市场因素
运输成本结构:(1)变动成本(2)固定成本(3)联合成本(4)公共成本
十九、流通加工的作用:
1、流通加工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生产部门的需要
2、使供需双方更好地衔接,将这些加工活动放在物流过程中完成,而成为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3、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也可以看成供应物流活动在职能方面的扩大流通加工的形式:1组装2裁剪3分解、分类处理 4混配 5.拆包与分包
二十、ERP理论的形成1、20世纪60年代的制造业为了打破“发出订单,然后催办”的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了安全库存量,为需求与订货提前期提供缓冲。
2、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需要是有效的订单交货日期,因而产生了对物料清单的管理与利用,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MRP。
3、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又认识到制造业要有一个集成的计划,以解决阻碍生产的各种问题。要以生产与库存控制的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库存来弥补或以缓冲时间的方法去补偿,于是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产生了。
4、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断向生产与库存控制方面的渗透,解决合理库存与生产控制问题所需要处理的大量信息和企业资源管理的复杂化,要求信息处理的效率更高。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系统,这时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来实现。而且信息的集成度要求扩大到企业的整个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因此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一一企业资源计划 ERP。
ERP核心思想:就是在MRP(II)的基础上面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功能网链模
ERP系统常见模块:1销售管理2采购管理3库存管理4制造标准5主生产计划6物料需求计划7能力需求计划8车间管理9JIT管理10质量管理11账务管理12成本管理13应收账管理14应付账管理15现金管理16固定资产管理17工资管理18人力资源管理19分销资源管理20设备管理21工作流管理22系统管理 特征:(1)超越了MRP(II)范围和集成功能(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地环境(3)支持动态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业绩(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二十一、库存订货点理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企业控制物料的需求通常采用控制库存物品数量的方法,为需求的每种物料设置一个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是为库存容量、库存占用资金的限制而设置的,安全库存量也叫最小库存量,意思是说物料的消耗不能小于安全库存量。
订货点应用的条件(1)物料的消耗相对稳定(2)物料的供应比较稳定(3)物料的需求是独立的(4)物料的价格不是太高。
二十二、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是计算机管理物料的检索依据。物料编码主文件也叫物料代码文件(库),是用来存储物料在ERP系统中的各种基本属性和业务数据的。由(1)物料的技术资料信息(2)物料的库存信息(3)物料的计划管理信息(4)物料的采购管理信息(5)物料的销售管理信息
(6)物料的财务有关信息(7)物料的质量管理信息组成二十三、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
提前期分类(1)生产准备提前期,是从生产计划开始到生产准备完成(可以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2)采购提前期,是采购订单下达到物料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3)生产加工提前期是生产加工投入开始(生产准备完成)至生产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4)装配提前期是装配投入开始至装配完工的全部时间。(5)累计提前期是采购、加工、装配提前期的总和。(6)总提前期是指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包括产品设计提前期、生产准备提前期、采购提前期以及加工、装配、试车、检测、发运等提前期的总和。
二十四、准时管理方式的基本信念是库存就是浪费,消除库存就是消除浪费,准时管理方式的运作程序是逐渐减少库存以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再进一步减少库存以发现新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的过程,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准时管理方式的构成:准时化和目标管理是看板管理方式的2个支柱。具体分为以下4个部份:平准化生产,看板方式,消除浪费的具体措施和目标管理方法。
二十五、销售物流合理化(一)销售物流合理化的实现,销售物流的职能成本与系统成本的矛盾(二)制定系统方案,进行综合物流费用控制1直运方案的综合物流费用分析2中转运输方案的综合物流费用分析3配送方案的费用分析销售物流合理化的形式:大量化、计划化、商物分离化、差别化、标准化
为了实现销售活动,仓储、运输、包装等各职能部门所投入的成本称为职能成本。系统成本则是整个销售物流活动过程中各职能成本的总和。如果仅能降低个别职能部门的成本,而各部门不能互相协调,那么总系统成本不一定最低,这就存在着各职能部门的成本与系统总成本的矛盾。
二十六、销售预测是指估计未来特定时间内,整个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销售预测是在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销售实绩,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销售目标。
销售过程的构成:第一步,销售预测目标,第二步,整理分析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实绩,第三步:初步预测,第四步: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调整预测,第五步:与公司的目标确定预测是否可行,第六步:如果预测可行,执行评估。
销售预测程序:第一步搜集预测资料,第二步分析判断,第三步选定方法,做出推断,第四步,分析误差,完成预测报告。
定量预测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另一类是回归分析预测法。
二十七、订单处理的主要作业主要包括3种,即客户询价报价、订单接收确认与生产和物流的协调。订单与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 :(1)小订单在数量上占企业订单总数的大部分,企业就必须弄清楚这种销售究竟有多大比例,它对物流信息系统和整个物流系统会造成什么样的负担和影响。(2)在价格折扣能产生效应的情况下,一种或数种产品的降价会使物流量相对集中。价格的下降还会对相应的制造、流通技术以及物流方式和效率产生影响。
二十八、物料需求计划(MRP)是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
MRP运算与制订的基本原理是:(1)由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MPS)导出有关物料(组件、材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提前期确定投产或订货时间。
制订MRP依据的关键信息有:(1)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由MPS推动。(2)物料清单(BOM)。由于最终产品结构中的各个子件加工周期不同,即对同一BOM(同一产品)中的物料需求时间不同,因此,MRP要根据产品的BOM对MPS进行需求展开(数量与提前期)。(3)库存信息。依据物料库存信息确定各个物料的需求量。
二十九、能力需求计划(CFR)定义:对各生产阶段和各工作中心(工序)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得出入力负荷、设备负荷等资源负荷情况,并做好生产能力与生产负荷的平衡工作,最后制订出能力需求计划。
三
十、CFR运行原理能力需求计划(CRP)的运算过程是根据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各物料的工艺路线,对在各个工作中心加工的所有物料计算出加工这些物料在各时间段上要占用该工作中心的负荷小时数,并与工作中心的能力(即可能提供的能力,如工时、台时等)进行比较,生成能力计划需求。能力需求计划中的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人力、设备、面积、资金等)单位时间内企业能持续保持的最大产出。能力需求计划的对象是工作中心。
三
十一、调整能力的方法有:加班;增加人员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改工艺路线;增加外协处理等。调整负荷的方法有:修改计划;调整生产批量:推迟交货期:撒消订单;交叉作业等。
目标管理是指生产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具有准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明原因并加以改善的责任和能力。
看板的功能表现在七个方面:提料和搬运信息;生产指令信息;防止过量生产和搬运;目标管理的工具;防止不良品的发生;揭示存在问题的工具;库存管理的工具。
企业制造资源计划(ERP):ERP也就是企业所有资源即企业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题:
1、供应商的选择
例:选择供应商
某个食品制造企业在选择原料供应商的时候主要考虑原料价格、质量、供应商的历史业绩和服务水平四个因素,它们就重要程度而言的得分分别是8、6、4、2。备选原料供应商共有三个,我们用供应商甲、供应商乙和供应商丙来表示。食品企业对这三个供应商在各因素上的评价得分如表3—1所示(注:因素得分是由1—9的数字表示,重要程度越高,因素得分也就越高)。
(1)应用因素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甲的综合得分:6+2+3+5=16
供应商乙的综合得分;4+4+7+3=18
供应商丙的综合得分:2+6+5+7=20
比较三个供应商的综合得分后,我们选取得分最高的供应商丙作为食品企业的原料供应商。
(2)应用权重因素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首先,我们要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
价格因素的权重=8÷(8+6+4+2)=0.
4质量因素的权重=6÷(8+6+4+2)=0.
3历史业绩的权重=4÷(8+6+4+2)=0.
2服务水平的权重=2÷(8+6+4+2)=0.
1然后,我们来计算各供应商的综合得分
供应商甲的综合得分=0.4×6+0.3×2+0.2×
3+0.1×5=4.1
供应商乙的综合得分=0.4×4+0.3×4+0.2×7+0.1×3=4.
5供应商丙的综合得分=0.4×2+0.3×6+0.2×5+0.1×7=4.3
比较三个供应商的综合得分后,我们选取得分最高的供应商乙作为食品企业的原料供应商
2、延期天数(每次误期天数=供应间隔天数-平均供应间隔天数)
例3.某种物资经常储备天数为30天,上半年到货统计资料如表,求平均延期天数
平均延期天数
460821515830320783/1465.(天)660211530203、物料需求计划(由于不好整理,请同学们自己看看课件)
第二篇:企业物流运作管理论文
企业物流运作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国务院于1991年5月12号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的最佳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实现了采购供应网络化、展销服务网络化、电子信息网络化、交通运输网络化,同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天津港保税区按照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现在已经建立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开通了连接全国干线的铁路转运站,建立了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了国际物流示范基地和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建设。保税区内现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2000多种进出口货物在保税区得到分拨配送,保税区10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总值292亿美元。天津保税区吸引了日本住友公司、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德纳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保税区作为国际商品集散、分拨、配送中心的功能。
世界著名物流代理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约占本市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润6亿美元,占该全球公司利润的45%,这是该公司成功实现“物流代理”管理的必然。随着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据了解,四大外资代理国际快递价格均低于中国邮政EMS的10%~15%。这四家国际物流企业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关系统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递工具DIAD(速递资料收集器),是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收货公司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快递记录。高科技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代理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利用信息网络化发展三大规律:(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3)信息活动优势与劣势反差强烈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创新型物流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实施“1221”工程,即一个宽带网,两个平台(市级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21项信息系统工程。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输销售网络电子化管理。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集中控制功能;(2)运输流程管理功能;(3)车、货高度管理功能;
(4)仓储管理功能;(5)统计报表管理功能;(6)财务管理功能;(7)客户管理功能;(8)客户查询功能。
3.以天津保税区为基地,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物流配置基地,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天津电子信息产业10年来实现利润80亿元,占全国信息产业利润的16.4%,居全国第二位),建立起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天津物流配送新模式。在实施推广EDI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实施条码技术和GIS技术的同时,建立起天津企业物流代理管理模式;在实施GPS技术同时,实施天津加入WTO后国际化物流管理模式。
4.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在天津高等院校要开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长期有计划的培养专业队伍。同时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现有人员在天津市物流管理中心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4级以上外语水平和3级以上计算机水平,要求必须持证
上岗。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天津市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发展。
5.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天津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小时,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统一接受天津市物流控制中心的领导,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与此同时,天津地区物流管理政策与措施,要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保持一致,要同国际先进物流配置网接轨,做到四化:
(1)物流运作系统化企业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
(2)物流服务网络化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物流增值性服务,企业必须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渠道,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实现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性。
(3)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物流经营全球化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中模式创新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因此要用电子商务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以上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
EDI技术即电子数据技术交换,1994年,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四十届会议上通过的权威性定义:EDI 是使用一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所涉及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EDI具有快速、精确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降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尤其是条码技术的实施和采用,为电子商务推动物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流条码技术是物流过程中用于识别的一种特殊代码,它可以自动识别、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运用物流条码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为在我国开展条码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商品条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到2000年,中国商品编码系统的成员数量已增加到3万多家。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城市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实现了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为系统地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GIS 在物流领域应用便于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GIS 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够把数据以地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空间要素和相应的属性信息组合起来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类型的信息地图。专题地图的制作从原理上讲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功能范围,但把空间要素和属性信息联系起来后的应用功能大大增强了,应用范围也扩展了。GIS 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GIS 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提高物流
业的效率。目前,已开发出了专门的物流分析软件用于物流分析。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合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GPS 技术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均匀分布在6个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所构成,可在地球的任意地点、任一时间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地面监控系统是由5个监测站构成的。其作用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信号接收系统是由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所构成的。GPS技术可以提高铁路、公路等物流路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 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跟踪,实现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注:“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时间、占有空间的连续有规律的活动,各个基本活动应紧密衔接,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每项活动的衔接都应强调对价值的增殖作用。流程可分为核心作业流程和支持作业流程。核心作业流程包括企业的各项设计和生产的作业活动,以确保企业作业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时、准确运行的管理活动,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以确保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完成。支持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设施、人员培训、后勤资金等,以支持和保证核心流程的正常运作。要实现整体业务流程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再造”的观点即打破旧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序,实现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基本的、关键的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形成企业新的运行系统。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模式将使企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将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使企业更贴近市场,这种物流管理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管理模式,适合于在大中型企业集团内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观物流配置模式。
2.电子商务在企业外部建立起最佳“企业物流管理代理模式”(注:“企业物流代理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会化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高物流管理的宏观社会效益是保证企业微观“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正常运作的重要外部条件。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代理完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的高级化和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这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以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级化发展的标志。它将促使企业实现以“物流战略”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从企业专业化管理中获得宏观规模经济效益。因而也代表着一国的物流管理水平,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水平。我国目前在“综合物流代理”领域仍是一个空白,因此是低成本高扩张发展宏观物流代理产业的大好时机。国内“物流代理管理模式”的发展,为中国入世后进入国际物流产业打下了重要基础。)。根据这一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地区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突破区域的局限性,实现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物流配置模式。
四、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996年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主要包括“电子合同法规”,“电子商务税收法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相关法规的建立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物流法规,即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法规”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使我国物流业适应中国入世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对物流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进行规范,制定了物流活动的行为规范,保障了国家对物流运行的干预和监督。目前,中国物流法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1)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2)行政法规。包括《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3)部分规章。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办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公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通过实施以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电子商务与物流运作
电子商务与物流运作
——财务管理112班 郭一名 110602021
5众所周知,中国的物流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市场和商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发展迅速。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以及迅速壮大,对物流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促进。那么电子商务和物流的运作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事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电子商务模式等等。
从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2、方便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3、整体性,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4、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5、协调性,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
6、集成性,电子商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线,对商务活动的各种功能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同时也对参加商务活动的商务主体各方进行了高度的集成。高度的集成性使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综合上面的分析,再结合物流运作本身的特性,那么我认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的关系。关系处理得当,采取的措施得力,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加快发展;反之也可能互相牵制。
应该说,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而电子商务则为物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1.现代物流技术为电子商务快速推广创造条件
每笔电子商务交易一般需要具备三项基本要素: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一笔商业交易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贮、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配合也变得更重要,必须借助现代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
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等。物流业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电子商务的推广铺平了道路。
2.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
现代物流配送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要求在物流基地完成理货,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这一现代物流方式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一系列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物流配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革新的先锋,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新型物流配送比传统物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物流系统中货物的快速移动完全依赖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缺乏精确性是当今物流渠道集成的最大障碍。目前,多数公司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交易系统上,虽然交易系统对公司的日常操作也十分重要,但它们不能解决快速反应和战略决策问题,而快速反应能力是物流企业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运作的重要标志。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物流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增值空间,网络技术为物流企业建立高效、节省的物流信息网提供了最佳手段。当然,目前物流业因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暴露出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这恰恰是现代物流服务产业无限商机的源泉。
1.电子商务为物流功能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加剧物流业的竞争,竞争的主要方面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服务。电子商务可以表现为很多技术的应用,但只有通过技术和业务的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电子商务公司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的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是最终成为电子商务公司的客户服务商,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内容,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代买卖双方结算货款、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提供采购信息及咨询服务等系列化服务,增加电子商务公司的核心服务价值。
2.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实施网络化与规模化经营搭建了理想的业务平台,便于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营销网、信息网、配送网。当然网络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不一定全部要由物流企业自己来完成,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多的应是集成商,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来完善自己的网络,实现物流功能的集成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把 “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管理,形成了“供应链”的概念,把物流称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它的一体化即功能整合与集成的程度。
3.电子商务的虚拟技术为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工具
虚拟化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使物流企业加强自身网络组织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具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广阔区域物流任务的能力,同时保持合理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应该通过互联网整合现有的物流手段,加强与其他物流服务商的联系,加快海陆空一体化物流平台的建设,发展物流网上交易市场,从而提高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4.电子商务环境要求物流企业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的即时性要求物流企业创新其客户响应模式,建立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以便对客户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速度已上升为物流企业最主
要的竞争手段,所以在物流系统内采用EDI技术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当然,机会与问题永远并存,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80年代从引入物流概念以来,流通领域的现代物流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现代物流的需要相比,存在以下不足。
1物流观念陈旧
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是我国物流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对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我国企业往往认为物流服务导致成本上升,而不是产品增值。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1)我国企业的自营物流占主导地位,导致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不能充分利用。
(2)物流业服务范围窄,横向联合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档次低,装备落后很难满足客户在服务质量和时间方面的要求。
(3)我国跟踪服务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3缺乏现代物流人才,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国外物流教育很发达,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甚至许多人不识物流为何物。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其业务领域也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运输和仓储而成为连接原料、半成品供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成品配送的全过程服务,成为涵盖商流、实验流、资金流、流等子系统的综合体系。并且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更是匮乏。4受到传统体制制约,物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要进一步完善。
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仅运输业就牵涉到、等若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物流过程中的“陷阱”。此外还有海关程序、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也响了物流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业务领域的拓展,进而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这与电子商务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物流发展要跨越部门和地区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需要建立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要求。
由此可见,面临市场份额日趋扩大的电子商务,我国物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物流业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需要
从整个物流行业看,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配送中心的发展刚刚起步,规模小而分散,相互间配合协作差;附属于企业的物流业务部门不愿旧有利益的丧失,即使存在物流自营水平低、成本高、资源浪费现象,仍对第三方物流采取排斥的态度;一些大型集团企业的物流战略在基层组织中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等。从整个区域看,全国综合物流系统尚未建立,目前只有深圳、上海几个大城市开展物流规划研究,区域物流规划远未广泛开展。
2传统物流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和垄断
虽然对物流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我国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还非常模糊。中国生产、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在物流上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装备、技术和资金上,最突出的还是体现在观念和认识上。政出多门现象严重,部门企业协作差,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企业条块分割严重,缺乏互联互通;物流系统发展缺乏综合规划,缺乏区域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分别进行,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自建的仓储和运输队伍规模小且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企业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企业自建的仓储和运输队伍规模较小,无力投入人力资金开展化建设;大型的物流企业化建设起步较晚,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如运输车辆技术(车型)结构不适应货源结构变化的需求,缺重少轻现象普遍;货运站、货运枢纽规模小、网点少,技术设备落后,缺少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货运枢纽及其运行体系。
4物流业发展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物流系统是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地区、部门、行业,必然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5人才短缺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来看,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人才缺乏,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则刚刚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非常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所以,我们应该在为发展感到高兴地同时清楚的看到问题,并且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利益。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与物流互相牵制也互惠互利。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能否真正体现电子商务优势的关键因素。虽然电子商务进入中国已经有好几年了,但业界的炒作、媒体的宣传并不足以使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长足的进展,落后的支付手段和缓慢的物流配送仍然使电子商务看起来像个理论名词。其原因并不是技术的欠缺,而是落后的体制和组织方式所致。
在我国,由于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对落后,电子商务物流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要在短时间内全面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是,电子商务物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态势很好。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大胆实践,制定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大胆探索,就能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物流业之间的差距。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差距的一次机遇,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挑战。处于起步中的我国物流业需要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与成败得失经验,丰富完善我国的物流理论体系,科学的指导企业的物流实践,努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作者李明阳班级物流管理一班学号10206713
4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一、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是一整套的电子物流解决方案,就是俗话说的ERP系统,电子上的物流显示及相关操作,物流还是需要机器和人搬运的。电子商务物流还要从传统物流做起。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虽然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商务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消费和服务方式,因此,要完善整体商务环境,就需要打破原有工业的传统体系,发展建立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是伴随电子商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电子商务真正的经济价值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几大快递企业运作模式
(一)、申通快递公司
申通快递上海分拨中心占地面积超过33000平方米,有用两个中转站,集散和分拣任务在这两个中转站完成。目前,分拨中心采用传输带版自动分拣,有操作员1300人,可实现日均分拣量最高40的目标。
从配送功能来看,上海分拨中心较为完美的实现了“集”和“散”的功能。以申通针对电子商务客户的业务流程为例,配送过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1、客户网上下订单,申通E3系统接单处理;派快递员收取所属片区的货件;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贴上条码等信息;然后送往申通当地快递网点。
2、汇聚后后的物件装上配送车,撞车后再车厢门上实行铅封,使车门在行驶途中无法打开,再经由快递网点统一派送之分拨中心。根据各网点业务量的大小,到上海分拨中心的怕宋词输多少不一,有的网点运送一次,有的能打到近十次。
3、车辆到分拨中心后,用地磅进行称重,叉车中是否变化,若没有变化,说明无间完整。
4、称重后卸货;写下的火箭放在输送机上,由人工进行分拣,根据发往地点的不同,火箭备份件人员去下,然后进行包装。
5、被派送统一配送区域的货件被装进干线车辆或通过空运,送至相应的分拨中心或网点发运至最终目的地。
快递企业优秀的物流运作与使用的信息系统是密切相关的。针对申通业务网点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每日快件量和重装两庞大的业务特点,申通的E3系统坚持以实际运作快捷建议为原则,以现金的应用技术为保证,以雄厚的硬件资源为基础的理念。经过不断升级,系统能够支持的功能已经比较完善。其中比较典型的功能包括:
1、物流订单与申通IT系统EDI对接、实时传输,并有效地传送至申通所有的服务网点,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2、订单状态实时返回,客户只要通过购买商品的订单,就可以直接查询到相关的物流信息,随时了解物流状态。
3、接单后的物流运营操作在同一平台下完成。
4、信息系统与WMS系统、财务结算系统进行对接,提供更为完善的IT服务。
(二)、宅急送快递公司
宅急送1994年1月18日成立,宅急送商标源于陈平总裁的构想。猴子使人想到灵敏快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拎着的包裹代表从事的小件快运;圆圈寓意门到门服务;绿色象征生命,象征宅急送永远充满活力。
宅急送公司恪守“安全、准确、亲切、视服务为生命”的经营训诫,自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以跨越式发展速度,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快运网络”,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国内上千家著名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的信赖;以“诚信,和协,高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矢志成为民族快运行业的一面旗帜,挑起中国快运追赶世界水平的重任。目标是股票上市、飞机上天、500强上榜,做中华民族快运的名牌企业。
宅急送在全国有3000多个经营网点,网络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分别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设有7个物流基地,40个运转中心,75000平米的配送中心,同时拥有42个航空口岸,360条航线,近1500个航班,620条物流班车线。依托成熟的快运平台,宅急送每年进出港货物逾亿件,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宅急送业务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主要有:
1.门店覆盖
由于外卖消费者对送餐时间有硬性要求,必胜宅急送和肯德基宅急送都有30分钟内送到的承诺,这就需要旗下门店覆盖较广泛。截止2010年,“必胜宅急送”已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拥有100多家独立的外送店面,选址倾向于商业楼、居民楼密集的地方,必胜宅急送及肯德基宅急送的外送范围都基本覆盖各城市主要城区,从而能够满足对送餐时间的要求。
2.运送&呼叫中心的运营能力
自有呼叫中心
必胜宅急送自2001年起就自建呼叫中心,肯德基宅急送由于和其同属百胜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因此二者都自有呼叫中心,拥有专业的订餐服务流程、订餐过程追踪与消费者反馈体系
自有运送团队
以肯德基为例,其对外送员工及餐厅员工培训要求相同,拥有一整套排班系统,可根据餐厅、呼叫中心的高低峰时段编排班表,提高效率。肯德基与必胜宅急送的运送团队都配备有专业统一的服装及设备,并承诺
30分钟内送到。
3.成本控制能力
必胜宅急送的成本控制——规模效应,价格低
必胜宅急送对外送产品本身工艺的改变导致制作成本下降,同时为了符合大众化的品牌定位,其价格比必胜客餐厅低15%。必胜宅急送的发展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有能力压缩产品的利润。
肯德基宅急送的成本控制——管理经验,资源共享,长期控制
尽管选择自有呼叫中心和外送团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肯德基利用其成熟的管理体系架构、几十年的管理经验以及百胜旗下各品牌资源共享、长期发展,以薄利多销的形式在长期控制了成本。
4.管理体系
宅急送在用餐高峰期、特殊天气等情况下对产品外送的质量与时间要求很高,企业没有很强的体系和营运能力是做不到的。如必胜宅急送对自有呼叫中心的领先管理理念及肯德基成熟的管理体系架构,都保证了其宅急送业务的顺利运营。
(三)、顺丰快递公司
顺丰快递公司1993 年创立于广东顺德,当时,这家公司只有6个人,业务范围也仅限于广东,公司的经营状态就是从员工到老板,都是背着装满合同、信函等的大包,往返于香港和顺德之间。而2010 年,顺丰已成为年销售额120 亿人民币,拥有8 万员工的大型企业,其网点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EMS,年平均增长率为50%,利润率为30%,在中国民营快递行业中排名第一。顺丰在全国拥有38 家直属分公司、3 个分拨中心、近100 个中转场、2500 多个基层营业网点,覆盖除了西藏、青海之外的31 个省、近250 个大中城市以及1300 多个县级市或城镇。此外,顺丰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韩国、新加坡都分别设立了网点或开通了收派业务。顺丰拥有1200 余条各类陆运干线和6000 多辆自营车辆,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创新和完善的服务,可以说是顺丰速运成功的法宝。顺丰速运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出反应;缩短客户的贸易周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客户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在公司内部培养一批中流砥柱以外,更不断从其它行业吸收精英以满足业务高速发展以及服务不断完善的需要。其积极、有序地发展陆上及航空速递网络,专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中长期发展的首要任务。顺丰速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专注于满足市场需求致力于快速、安全、准确地传递客户的信任,不断拓宽服务区域。顺丰速运已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逐步搭建起立足华南,拱连华东、华北,拓展华中、东南的战略网络格局,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优质的专业快递物流服务。现代科技也为顺丰速运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顺丰速运非常注重用科技提升服务,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先后研发和建立了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信息系统,逐步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快件流转的全程信息监控、跟踪及资源调度。新技术的实现在促进快递网络优化的同时,确保顺丰服务质量稳定、客户满意。顺丰速运致力于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统一全国各个网点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行工作
流程的标准化,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科技含量,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遗余力地塑造顺丰速运这一民族速递品牌。
顺丰可以提供全国33个省、直辖市、港澳台地区的高水准门到门快递服务。采用标准定价、标准操作流程,各环节均以最快速度进行发运、中转、派送,并对客户进行相对标准承诺。
产品优势
1、快捷的时效服务
自有专机和400余条航线的强大航空资源以及庞大的地面运输网络,保障您的快递在各环节最快发运,在正常情况下可实现快件“今天收明天到”。
2、安全的运输服务
自营的运输网络:提供标准、高质、安全的服务。
先进的信息监控系统:HHT手持终端设备和GPS技术全程监控快件运送过程,保证快件准时、安全送达。
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设立四大类98项质量管理标准,严格管控。
3、高效的便捷服务
先进的呼叫中心:采用CTI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客户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快速实现人工、自助式下单、快件查询等功能;
方便快捷的网上自助服务:客户可以随时登陆顺丰网站享受网上自助下单和查询服务;
灵活的支付结算方式:寄方支付、到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现金结算、月度结算、转账结算、支票结算。
产品特色1、365全天候服务
一年365天不分节假日,顺丰都将一如既往的提供服务。
2、多项特色增值服务
顺丰提供代收货款、保价、等通知派送、签回单、代付出/入仓费、限时派送、委托收件、MSG短信通知、免费纸箱供应等多项增值服务。
3、新增夜晚收件服务
为满足客户需求,延长收取快件时间,自2009年7月1日起,顺丰在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江浙沪、广东省以及安徽省部分服务地区推出夜晚收件服务。
4、顺丰推出“四日件” 经济产品
“四日件”顾名思义就是4日左右能够到达的快递物品,其在时效上与顺丰航空产品有1-2天的差别。据了解,“四日件”服务是顺丰速运航空件互补的陆运类产品,包括化妆品、光碟、酒水等以往无法通过航空运输、寄递的物品,以后都可采取“四日件”寄送。该项服务的寄递价格相比航空件大幅降低,首重由22元降低至18元,续重价格则从14元/公斤大幅降低至7元/公斤。
“四日件”主要通过陆路运输,服务对象则针对淘宝等电商平台卖家,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市(除新疆、西藏地区)均有开通。此外,该陆运产品将延续顺丰“收一派二”的服务标准,即上门服务时效为收件1小时,派件2小时,选用该产品的用户也将享受顺丰航空件所包含的增值配套服务。
第五篇:《物流企业运作课程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
模式分析
摘 要: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服务定位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适合的运作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出现信息化、自动化、联盟化、网络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的趋势。而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第三方物流模式成了中国物流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及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探讨性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基本模式及操作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引言
作为物流专业化集中表现的第三方物流,也首当其冲倍受推祟,迅速升温。2O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孕育开来。由于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是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利器,因此物流理论引入我国后,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目前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但已经步入了发展阶段,而且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逐步成为我国2 1世纪的主流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分工和商品经济的的产物,它的兴起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为顾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而且作为一个新的产业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创造了社会财富。跨国公司更是对我国的物流市场觊觎己久,人世后大举进入我国的物流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对第三方物流的前景看好,物流成为继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
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专业化的物流承担者,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专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基于对目标行业的丰富经验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协调化、专业化物流体系,包括设计、组织、控制、优化和管理等物流活动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单纯的货代公司或是速递公司,它处于流通的中间环节,1其提供的服务是介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是联系供求双方的纽带。
1.2 第三方物流得以发展的必然性
1.1.1 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之路。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省(市),出现了一批大型实力企业,引起了区域甚至国际间物品的流通,从而导致物流量的增加。我们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就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显得格外必要。
1.1.2技术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物流公司拥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物流企业在仓库管理等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大规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的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问的信息沟通、协作方便快捷,并能有效跟踪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货物,精确计算物流活动的成本,这就使客户企业放心地把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处理。
1.1.3市场因素
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会将资源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分离。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不但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则以物流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实现了社会和资源的合理分工及配置,这充分体现了第三方物流的综合优越性。
1.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引入是近几年的事情,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如何降低成本就成为当务之急。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制提供系统全套物流的方式,可以减少商品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业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从发达国家发展物流的过程来看,第三方物流应该是现代物流的主体,而且第三方物流占到整个物流业的50%以上时,物流产业才真正形成,物流业才能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但由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还只是提供运输、仓储服务.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程度低,社会公共物流服务系统未形成。2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2.1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企业资源计划
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2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拓展物流第二空间
物流第二空间是指物流的信息空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网点或物流环节,而是指虚拟物流,也即数字物流,或称比特物流,具有相对体制无关性、相对物理无关性的显著特征。当今国际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在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物流第二空间空前扩展。物流第一空间(现实物流)与物流第二空间将日益走向融合。
3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3.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专业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将货物安全、高效、完整、及时地从提供者手中运送到需求者手中,服务内容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基础性服务,也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系统方案设计等增值性服务。
3.2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在电子商务的新形势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物流服务。不同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设计出适合自身服务优势的第三方运作模式。依据第三方物流服务中所采用的技术、经济、组织等实际条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运作模式。
3.2.1 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综合物流代理,即由一家在物流综合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上均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代理的业务活动。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该代理系统Intemet上建立了一个多对多的虚拟市场,根据物流一体化的原则。有效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管理。
而我国,由于具备综合性物流能力的物流企业较少,所以从事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公司不仅仅局限于现存的物流企业。简单地说,综合物流代理企业实际上就是有效的物流管理者。采用这种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力,陆空俱全,同时拥有发达的网络体系。这样的企业在向物流转型时能做到综合物流代理,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2.2 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机整合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的完美实现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整合,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可以说,在电子商务时代,实现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第三方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组成要素,承担物流作业,完成B2B或B2C中的物流环节;其二,是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
配合。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天津大田集团和宅急送两大国内物流巨头结盟,成立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联盟。
3.2.3 邮政物流模式
中国邮政开发第三方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具体表现为“三网合一”、“三流合一” 上。中国邮政拥有覆盖全国、沟通城乡、连接世界,集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手段和投递方式的集散式立体实物传递网。拥有全国实现联网的邮政金融网,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会城市和205个地级城市,实现了全国17 000余个网点的异地存取,ATM 自动取款机达到39OO台。邮政储蓄计算机网是全国最大的零售金融服务网。此外,中国邮政还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采用先进的ATM 交换技术,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形成了由绿卡网络、电子汇兑、网上支付、代理业务平台四大体系。信息网、物流网和金融网的融合,使信息、资金与物品能安全、有效、快捷地流动,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合一。网络时代的物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个性化、柔性化的特点。而“三网合一”、“三流合一”,正是建立第三方物流的理想境界,也是突破电子商务瓶颈,为BtoB,BtoC,CtoC的电子商务提供后端履约服务、仓储服务、配送服务,使电子商务运营商获得巨大的商机,从而建立信誉,占领市场。这也是提升整个社会效率和效益,实现合作诸方共赢的物质基础。邮政物流模式的特点就是委托来源多、服务的范围广、批量小。缺点主要是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客户难以实时查询服务情况,工作效率低等。
3.2.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模式
在物流过程中,客户需要随时了解货物的配送情况,物流企业也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信息,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在传统模式下很难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一方面是客户一旦将货物交给物流企业后面临服务“黑箱”,引起客户的顾虑,不利于客户有计划安排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不能及时获得需求信息。物流方案难以与客户衔接,造成服务不到位,导致客户流失。物流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络与主要客户的管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双方信息实时交流,委托企业对物流过程了如指掌,物流企业对客户的服务需求也在第一时间获得,双方可以在最大限度范围内展开合作,实现双赢。
结论
在如今这个电子商务时代,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巨大且发展迅速,国外物流企业开始抢占中国市场。而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就必须主动的采取措施,勇于创新,实现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整合,而这两者之间的成功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相应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外部支持环境。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一些发达的国家而言还不够完善,但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多样化的模式会突显的更加明显,除了本文介绍的几种模式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产业对自身也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以适应市场的竞争,使得管理更加的科学化、效益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谁在这一从传统储运到现代物流的观念与实践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谁就能抢得先机,并在未来第三方物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成熟以及用户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协调关系可以大大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辐射效应,对于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会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艳.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及其战略浅析.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
[2] 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商场现代化.2007
[3] 谭炜,马士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类与特征研究.物流技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