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营造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抓经济工作,应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侧重配置资源和管理企业等,转到侧重为各类经济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企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资源,市委XX书记四月十日在我县调研经济工作时指出,资源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自然资源不行,软环境建设好了,也是资源。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发展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那么要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是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首要任务。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能够提高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水平、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一是要要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创新行政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使政府职能进一步地转变到制定政策、经济调节、实施监督、社会管理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公共事务上来。二是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必须把思想观念从传统的“重管理”彻底地转变到“重服务”上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大胆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努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从政府职能、办事制度、工作程序等多方面为政府规范行政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四是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透明政府”建设的速度,勇于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让广大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政务环境建设中来。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增强政法队伍执行力,是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我县应紧紧围绕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拓宽企业维权通道,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此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一是要以创建“平安蓬安”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二是要拓宽企业维权渠道,企业在生产经营,资本扩张中的合法权益要得到充分的保护,不仅要得到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政法部门也要通过调解、强制执行、专项整治等手段,建设系统的维权网络,使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进一步畅通。三是要广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全县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无论是谁,都不得阻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得侵害企业的合法权益,否则都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大家共同扶助企业成长壮大,以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信用度和美誉度,是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诚信至上”的理念,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监管,窗口行业要实行规范化服务,在全社会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一是要树立“诚信政府”新形象,各级各部门要从自身做起,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把依法行政和诚信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执行“首问责任制”、“承诺公示制”、“定期走访制”等,做到“一切为投资者服务,一切让企业满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要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从小事做起,规范市民言行,重点纠正群体性不道德行为和企业信用缺失形象,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营造正确鲜明的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前提条件。正确鲜明的舆论环境,有利于资本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和洼地效应;有利于我县知名企业发展,展现示范效应,吸引新的外来资本;有利于赢得口碑,形成地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是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增强我县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需要,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来,共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献计出力。二是要通过强化舆论监督,破除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树立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大局为重的思想;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树立“从我做起,我就是环境”的思想,破除惧艰怕难、无所作为的观念,树立无私无畏、大有作为的思想。三是要集中力量宣传县委、县政府为营造发展环境的决策部署、政策和措施;宣传改善发展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先进典型等,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确保营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一个地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状况的综合反映,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由于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见识视野、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局限,部分群众往往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容易做出自认为合情合理但却是违法违规的行为,因而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展开全民荣辱观教育,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增强群众的大局意识、政策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要依法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弘扬正气,维护稳定,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既是文明城市的特征,又是促进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基本因素。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企业才引得进,留得住;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干部群众就能一心一意抓建设、谋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为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就医、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解决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心把企业发展壮大。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发展始终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第二篇:加强作风建设营造发展环境2012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是培育发展优势、赢得区域竞争的首要条件。干部作风是左右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各级干部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很大程度上干部作风是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干部作风能凝聚人心、焕发斗志,激发和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巨大发展合力。反之,则会挫伤人们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甚至窒息生产力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作风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县党代会的重大部署能否切实落实、宏伟蓝图能否化为现实。广大干部必须加强作风建设,才能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应该自觉立足本职,以一流的作风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发展环境的方法如下:
1、加强学习,增强素质,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人才保障。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首要的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学习,胡锦涛同志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人才保障。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努力做到:一是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融会贯通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三是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还要注意向上级领导和同志们学习,不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和提高学习的成效,做一名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领导干部,以高素质为发展环境提供高保障。
2、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动力。我们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创新工作,努力形成人人思干、人人思上、人人思学、人人思进的浓厚氛围,为发展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增强组织纪律性,具备大局意识,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统一步调。自觉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保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统一,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自觉坚持和遵守民主集中制
原则,时刻想着大局,处处顾全大局,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大局。顾全大局,守纪律、讲团结、讲风格,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把遵守党纪和国法统一起来。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依法办事,一方面敢于同违法乱纪的现象作斗争,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的严肃性,做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带头人,为发展环境提供统一步调。
4、加强基层联系,提升服务水平,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基层保障。加强公仆意识教育,做到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实践中深入群众,在工作中服务群众。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信访接待日、结对帮扶、联系基层等制度,拓宽渠道,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及时掌握民情动态信息,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为发展环境提供和谐的社会保障。
5、完善制度建设,使作风建设长效性,为营造发展环境提供长效保障。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好的作风的形成要靠硬的制度作保证,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漏洞、不完善有关。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必须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过程,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吸引力。
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
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仍需大力提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以后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
不论干什么工作,要想干好工作,关键是要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县委、政府始终将推进作风转变、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为全县跨越赶超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理念、新的作风,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环境、工作作风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
同志们,推进作风转变、营造发展环境,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搞好经济发展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流环境、一流形象,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县、跨越赶超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2012年6月
第三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宣传稿2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学习宣传和解读文章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宏伟目标,顺应时代要求,符合辽宁实际,是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今后五年,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决胜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应该看到,我省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较多,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必须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软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民生改善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全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我省之所以取得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重大阶段性成就,很重要的是得益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助推了辽宁加快振兴发展步伐;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开 1
发建设总体规划、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辽宁振兴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我省坚决落实中央精神,实施了全面振兴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加快振兴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全省各地区竞相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了推动全面振兴的良好发展环境。我省软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实现全面振兴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新的形势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为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坚强保障。当前,要着重营造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近年来,我省政务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行政不当、服务不优、办事不力、作风不实”的“四不”问题仍然存在。要进一步增强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完善机制和健全制度等治本之策上下功夫。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取缔
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公开反馈查处整改结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受理关于发展环境建设方面的举报投诉。要继续加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力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不断完善办事流程,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办事限时制,倡导和建立政务事项代办制,促进政风和行风的转变。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绿色通道、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等制度,健全审批监督制约机制,改进行政机关作风,提高行政工作效能。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积极创建柔性服务、精细管理、常态治理、民主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提升全社会的管理服务能力。勇于探索、实践和创新,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政规范、执行顺畅、公正透明、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质量。
二是营造宽松配套的政策环境。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完善现行政策、用足用活已出台的有效政策、与时俱进地制定新政策。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机遇,发挥好组合优势,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要立足
辽宁实际,勇于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创新,研究制定具有较大突破性的新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切实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抓住政策的制定、实施、督察和反馈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大政策舆论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上下协调抓落实的机制,确保政策对口、信息对称、执行顺畅,防止因基层不知、不明、不懂而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政策效应层层递减、大打折扣等不良倾向。以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确保中央和我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营造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要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做好地方法规、规章和行政措施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地方性法规体系。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情代法和执法犯法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实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紧绕振兴大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强化“民心网”、“调节室”等硬件建设,主动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努
力做到“人民调节进万家、化解矛盾在基层”,着力解决群众关注、涉及民生、关系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强化行政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服务理念,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社会公民和企业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公正文明、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
四是营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要加快征信立法,建立地方性信用法规,制定和完善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相关配套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及时公布企业信用情况,使其因守信而受益,因失信而受损。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制止并依法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虚报冒领等各类缺失诚信和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各级政府要带头取信于民,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倾力打造诚信辽宁。
五是营造凝心聚力的人文环境。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
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人才环境。要综合运用思想引导、政策倾斜、需求对接和激励机制,切实吸引人才;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切实用好人才;要采用培训学习、纵横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方法和渠道,切实培养人才,不断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成长环境。要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工程,充分调动全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人们干事创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文化、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大力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建小康的浓厚社会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引领时代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共创共享幸福生活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四篇:营造环境意见
同心县人民政府
关于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有
关情况的报告
自治区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工作小组:
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工作小组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我县对自治区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县、市(区)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工作的指导、监督。
按照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县就进一步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牵头单位和各成员单位都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电子邮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征求到的主要意见建议为:
一、加强干部教育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干部职工素质和能力建设,干部断层情况较为严重,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建议加大干部年轻化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干部培训,建立和完善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二、规范政务行为。转变服务观念,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的事项不再由政府部门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个别机关单位仍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现象;在股长这一级“打 坝子”,“中梗阻”,建议加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行为的监督检查。
四、个别干部职工不学法,不懂法,不能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导致工作中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建议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规办事,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政务公开力度,实施阳光政务。特别是群众关注高的教育、卫生、住房、食品、药品等热点问题,全面推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监督检查。
我县进一步营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的具体整改措施为: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继续清理、精简审批事项。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和调整现有审批事项,重点推进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和涉煤企业的行政审批改革。全面清理并取消一批涉企年检、年审项目和收费事项。对不符合政企、政事、政府和中介组织分开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的事项,通过加强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事项,多个部门或环节重复交叉审批增加行政成本和管理相对人负担的事项,坚决取消,切实做到“应减必减”。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建立健全审批实施制度和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做到简化程序、公开操作、限时办结。建立完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行“一站式”审批,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的规范运转。2 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行使的监控,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全程跟踪,实时监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的要求,依法梳理审核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和办事公开目录,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流程和监督措施,在政府网站和部门办公场所公开,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工作规范、法规纪律和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履职尽责。
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执行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制度,政务信息除受法律保护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全部向社会公开。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务信息。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逐步公开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经费支出。
推进基层政务事务公开。大力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及时公开城乡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办事公开,所有面向基层服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卫生、住房、电信、旅游、金融、食品、药品、农资、环保、捐赠等热点领域,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全面落实收费公示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在收费场所公布收费项目、标准、范围、依据等内容。
三、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因地制宜规范和发展各级各类服务中心,凡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纳入服务中心办理;因涉密、场地限制等特殊情况不进入服务中心办理的,由政府决定;双重管理和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便于工作、加强服务的原则,适合依托服务中心的可纳入服务中心办理;经县政府同意确需由部门单独设立的办事大厅,应当接受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监督。明确行政服务中心职能,规范服务中心的名称、场所标识、进驻部门、办理事项和运行模式,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融合,形成以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完善运转机制,加强对政府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确保运转有序、管理规范、公开透明、高效廉洁。
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凡进驻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都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等,提高服务水平。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对其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凡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必须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对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实行联合办理或并联审 批。大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农村设立便民代办点,实行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涉农补贴等纳入其中公开规范办理,方便基层群众办事。
四、坚持依法行政
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依法行使决策权。对于重大决策,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超出法定权限或与法律法规抵触的,不得做出决策。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规则,对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的决策,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听取意见、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坚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行政程序,规范工作流程,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严格设定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合理设定裁量幅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公开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健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推进执法投诉和执法结果公开,重点强化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征收等执法活动的监督,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改进行政执法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减少执法层级,整合执法资源,推进综合执法。进一步完善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对违法者要严肃追究责任,努力做到规范执 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集中开展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与行政部门脱钩的专项整治,切断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联系,防止借行政权力牟取非法利益。
五、打造诚信效能政府
建立健全诚信政府信用体系。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梳理中央和区、市已经出台的各项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严格执行。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征集、披露、服务系统,推行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户口”及其高管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营造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在监察部门和派驻机构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窗口﹚,负责受理有关损害发展环境的举报投诉,及时解决企业合理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对中央及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部门首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促进勤政廉政。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力弘扬同心精神,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反对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狠刹虚干懒惰、玩乐享受之风,狠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之风,狠刹乱讲闲话、不干实事之风,坚决整治庸懒散问题。坚决查处在位不在岗、作风飘浮、敷衍塞责引发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吃拿卡要、破坏发展环境等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
建立行政绩效评估机制。科学运用绩效评估办法,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和行政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行政机关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把企业和群众对机关行政管理、执法服务的满意度,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及民主评议范围,科学确定绩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结果运用体系,把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于公务员任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
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度。以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重点,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承担责任的主体和责任追究的实施机构、具体程序,加强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决策失误、行政违法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要求追究责任。坚决查处涉及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的案件,加强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的责任追究。对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的,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典型的行政问责案件的调查处理要适时向社会公布。
为建设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公开、清正廉洁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确保我县“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就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及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加强对全体公务员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作风建设。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抓服务提质,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抓审批提速,全面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建立责任追究体系,抓监察提效,全面提高政府的约束力。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落实行政责任,提高行政效能,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打造中国“鲁尔区”,建设晋东明珠城,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
树立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全体公务员务必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切实把工作精力投入到为经济主体和全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为人民多办实事、办好实事上来,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破除阻碍优化政务环境的陈规陋习,充分调动全体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到“五个不让”:不让布置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自己这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办事的同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党委、政府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
树立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自觉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找准自己的方位,服从服务于大局,因势利导地推进各项工作。克服阳奉阴违、中梗阻塞、推诿扯皮等官僚习气,杜绝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
树立效率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下决心解决文山会海和事务性活动较多的问题。严格会议审批,控制会议规模、规格、数量和时间,少开会、开短会;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不超过2小时,讲话时间不超过1小时;不解决实质性问题的会议不开,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不单独召开。职能部门召开的会议,上级领导一般不参加;只需分管领导出席的会议,不安排多名领导陪会。市政府领导原则上不参加部门和县(区)举办的纪念、剪彩、庆典会议或活动。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不得要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市直部门会议。凡需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首先要征求相关部门和基层的意见,经充分协调各方面意见后方可上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决心从事务性活动中解脱出来,原则上保证每个月用不少于10天的时间,深入基层搞调查,脚踏实地抓落实,扎扎实实创实绩。严格文件审批,减少发文数量,少发文、发短文;能在新闻媒体刊播的周知性公文,不再另行发文;属于部门职权 范围的事项,一般不以市政府名义发文。严格检查评比活动申报制度,无实质意义的检查评比活动要坚决取消,确有必要的要严格规范,可以合并的要予以合并,尽量减少检查评比批次。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一律不得安排全市性的检查评比活动。
树立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全体公务员要按照“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严格依法规范、行使和约束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统一、连续、稳定和高效。
树立诚信意识,建设诚信政府。教育全体公务员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信守对社会作出的承诺,认真勤勉地履行职责,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承诺言出必行,行必见果,从而带动社会诚信蔚然成风。加快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抓好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培育“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大对朝令夕改、合同意识不强、决策执行没有连续性、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促进诚信阳泉建设。
三、审批提速,提高政府执行力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要素和条件。要本着减少审批、简化审批、规范审批、监督审批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市、县(区)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审批)要素、条件。凡国家、省、市已取消的或没有明确规定设立的行政许可或审批事项,任何部门均不得保留或创设。已改为核准或备案的事项,一律不得以核准、备案等名义变相从事行政许可(审批)。
开展行政许可(审批)案卷的评查活动。对行政许可(审批)相关的收费和年检要重点清理和检查。凡涉及多家行政机关年检的项目,均实行一口受理、联合年检。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服务性收费。
要整合审批权力,能简化减少的审批环节,要尽量简化减少。明确审批权限,能下放审批的权力要全部下放,并规范初审环节的程序和条件。
实行政务大厅部门窗口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凡是保留的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大厅办理。各部门要整合内部审批职能,一把手负责,一个窗口对外,杜绝“两头受理”;要选派高素质窗口工作人员,整建制进窗口,领导带班、骨干坐班。要创新审批服务体制,一般审批事项推行一审一核制,窗口直接办结;对一个部门审批的重要事项,实行两级审批制;推行并联审批制,凡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均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部门,同时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认。
研究试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积极推行电子许可(审批),逐步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的监控范围,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行政许可(审批)的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效能。
进一步完善市、县(区)政务大厅工作制度和服务功能,切实发挥政务大厅的作用。加快全市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市、县(区)联网,试行网上管理和审批。
(九)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认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服务对象申请办理的事项,凡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必须在法定期限或者法定期限以内本机关所承诺的期限内办结。领导交办、批办事项有明确规定时限的,按规定时限办结,没有明确时限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理结果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交办、批办领导报告,重要事项应及时报告办理的进展情况。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举报、申诉事项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应在规定期限内尽快办结;没有明确时限的,要在受理登记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分管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事项实行超时默认制,凡超过规定期限未做出决定的,一律视为同意。
四、服务提质,提高政府公信力
(十)实行部门服务公开承诺制。行政机关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都要制定清晰的服务说明,告知服务方式、公布服务信息、明确服务责任,承诺办结期限,并向社会公布。
(十一)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服务公开承诺制。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行政机关应当将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等分解到内设机构和各个岗位,对本机关的总体职责,内设机构和岗位承办工作的内容、数量、质量、程序、标准和时限、权限、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岗位责任制应当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将每个公务员履行的职责具体化,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便于考核,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凡面向社会经常性履行职责的岗位,均实行“A、B角零缺位制”。
(十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市、县(区)政府及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在政务大厅或者服务窗口通过服务指南、查阅本、公示栏、触摸屏等形式,就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及其它审批、管理、服务事项的办事职责、承办事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以及办事结果、办事纪律和工作流程等向社会公开。
(十三)实行首办负责制。行政机关的服务对象来电话、来访、办事,接待、办理的第一位公务员即是首办责任人。首办责任人必须热情接待服务对象,认真审查提交的有关材料。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并能够当场办结的,应当场办结;对当场不能办结的,应告知办结时间。对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场审阅,一次性告知应补足的材料和办理程序等相关事项。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告知承办部门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对属于本部门其他机构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告知该机构的名称和位置,必要时电话联系或亲自引领其前往办理。只要接下申办材料,就必须负起办理责任,不得让服务对象再次补送材料或退回办理。
(十四)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投资项目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对国家和省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经国家、省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政府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社会事业项目,都要明确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组织专门力量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立项审批、招商引资、征用土地以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直到竣工。
五、监察提效,提高政府约束力
(十五)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行政工作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要高度重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要组织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完善配套制度,开展评议考核。要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执法环境,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要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范畴,实行奖惩兑现。要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对持无效证件或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进行的执法行为,行政相对人有权拒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十六)实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凡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代市人民政府草拟的规范性文件,一律先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审核,再按有关程序报批公布。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报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方能在媒体上公布。各县(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
(十七)完善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建立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按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以及完成情况,列入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范围,作为对部门绩效考核和行政监督的内容。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 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部门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量化,作为对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每年要根据部门的法定职责、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以及部门的工作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十八)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要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要建立健全分类分级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要突出量化考核的作用,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机关年初应公布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并加强经常性考核,完善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将年终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奖惩、任免和工资升降等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领导,加大监督力度
(十九)实行部门首长问责制。部门行政首长对本部门行政事务全面负责,并对其行使职权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对不依法履行法定职权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影响的行政部门,应当追究部门行政首长的责任。对执行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不力,违反规定进行决策发生重大失误,不认真履行职权以及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行政部门,可采取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资格、责令辞职和建议免职等行政处理方式问责。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处理。涉嫌违反党纪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十)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法定职权,影响行政秩序和效率,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或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过错责任;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过错责任,由上级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予以追究。对执行上级机关的决策、命令、任务和交办事项执行不力、落实不力、消极应付或违反程序者,对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中违法者,可作出训诫或书面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离岗培训、通报批评、调离执法岗位或取消执法资格、责令辞去领导职务等行政处理。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处理。涉嫌违反党纪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十一)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要以“八查八看”为重点,即:查大局意识,看服务大局的观念牢不牢、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是否增强;查服务态度,看工作人员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是否克服;查工作质量,看办事效率是否提高,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查法纪观念,看政令是否畅通,“吃、拿、卡、要、报”等不廉洁行为是否得到纠正;查承诺事项,看向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是否全部兑现;查制度建设,看建立的服务承诺制、岗位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跟踪服务制、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等一系列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查审批事项,看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否落实到位;查行政性收费项目,看有无乱收费行为,扎实开展活动,务求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监察、法制、审计、人事、财政等专门职权监督部门和层级监督机构的作用。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设立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效率、质量等情况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做好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定期进行考评,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行政监察机关受理行政效能投诉,要坚持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的原则,认真查实处理。(二十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形成行政监督部门协调沟通机制,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牵头,会同法制、审计、人事、财政等部门,及时交流信息,共同研究解决行政监督工作中的问题。法制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报告和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报告应抄送同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建立法制、审计、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向行政监察机关移送处理的制度。法制部门在行政执法监督、审计部门在审计监督和财政部门在财政监督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违纪问题,除依照本部门的权限作出相应处理或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外,还应移送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处理。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处理结果应抄送人事部门和移送部门。要通过政务公开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目标的实现,并强化其监督职能。
(二十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要广泛宣传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提高公务员优化政务环境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强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优化政务环境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参与、支持、监督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浓厚氛围。
本决定适用于全市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履行管理职责的组织。
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十项规定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钟埭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十项规定》已经市十三届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湖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
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十项规定
加快发展经济,是全市实施“两创”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全民创业,推进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机关效能,按照“低收费、短流程、高效率、长效化”的总体要求,现就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作如下规定:
一、公开政策措施。各部门特别是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要设立咨询窗口和咨询电话,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要按编制《政策指南》,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策查询库。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法制部门要建好目录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宣传媒体向社会公布。(牵头部门:市府办〈法制办〉)
二、缩短审批时限。国家鼓励类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原则上应作为即办件;进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事项,即办件要占日均办件量的50%以上;承诺件的办结时限在法定基础上要压缩50%以上,一般项目原则上不超过7个工作日;实行“一审一核”的项目占总事项的比例达50%以上。(牵头部门:市各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服务中心)
三、规范收费行为。每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组织一次集中清理,对保留的收费项目,物价部门要建好目录库,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依据,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宣传媒体向社会公布,目录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原则上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不准将应由企业自愿选择的咨询、信息、检验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不准借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等形式乱收费;不准以任何理由向企业索要赞助、搭车收费、硬性摊派、强行拉广告等。(牵头部门:市纠风办、发改局)
四、有序中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介市场的培育,收集周边地区中介机构信息,供企业在选择中介服务时参考;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一律不得强制申请人接受没有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中介组织获取费用或提成。依法需提供中介服务的,一律由企业自主选择中介组织。中介组织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应当以物价部门的文件为依据,并在其办公场所公示,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收费。中介组织应实行办事承诺制。(牵头部门:市各行政主管部门)
五、严控检查评比。对同一事项有检查权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其例行检查实行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一次性综合检查或检查结果相互认可的办法,不得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不确定性事项的检查,严格控制例行检查。对不需要经过现场勘察的年检事项,在政府(部门)网站上发布统一的年检表格(年检系统准入窗口),企业每年只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上报材料,按规定缴纳费用即可。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类评比活动。(牵头部门:市各行政主管部门)
六、严禁以罚代管。对初次、非故意、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市场主体,以批评教育为主,引导规范发展,严禁违法裁量和滥用自由裁量权。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一律不得下达罚款指标,已经下达的应立即停止执行。推行重点企业和项目较大数额收费、罚款预告制度。(牵头部门:市各行政主管部门)
七、强化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实行部门单位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事项到位;部门单位行政许可科室整建制向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权限到位,各部门的窗口要服从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行政审批事项,应按照“一门受理、一站服务、联合审批、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原则,完善各类联合审批办法。鼓励和提倡政务事项代办制度,积极推行网上受理、办理政务事项。(牵头部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人事局〈编办〉、法制办)
八、实行服务承诺。各部门要将实施的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的审批事项(含备案、上报件、法定年检年审项目)和其他服务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并按照“低收费、短流程、高效率、长效化”的要求作出承诺;各镇、街道、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要将涉及审批的证明事项向社会公布;效能办要将各单位上报的服务承诺汇总后,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群众和舆论监督。(牵头部门:市效能办,各镇、街道、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各行政主管部门)
九、加强监督检查。由市效能办牵头,定期组织开展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监督活动,建立优化经济发展政务环境企业监测点和群众测评点,就涉企收费、审批手续、执法检查、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定期收集情况、定期分析综合、定期开展测评,加强动态跟踪。认真受理涉及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诉,原则上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应向投诉人说明,但办结时限最长不超过1个月。(牵头部门:市效能办)
十、严格责任追究。严格落实《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平湖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平湖市人民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视情给予取消当评优评先资格、诫勉教育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扣发当 岗位考核奖、考核定为不称职、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牵头部门:市监察局)
本《规定》由市效能办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营造美好环境
营造美好环境,推动我台的全面工作
同志们:
根据中心台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台发射台环境建设优化活动的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欣同志在呼伦贝尔市调研时,强调指出的随着发射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下一步发射台应树立以安全优质播出为重点,以加强发射台环境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射台管理理念的精神,动员部署全台职工如何开展发射台环境建设优化活动。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次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活动的现实意义
本次活动是中心台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中心台非常重视此次活动内容,近期内已经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强调这次活动的重要性。
8月13日,王殿宏台长在全中心台发射台环境建设优化活动的动员大会强调,各发射台要广泛开展环境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和环节干部作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观点,以安全播出为重点,以加强发射台环境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射台的管理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基本途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讲求效益,推进发射台环境优化配置,转
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激发干事热情。随后,本次活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征求中心台环节干部和海地区三个发射台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以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发射台环境建设工作是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延展和深入,是推动发射台安全播出与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提升全体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射台的各项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全体职工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射台环境建设主要内容上,积极争当本次活动的排头兵,确保圆满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要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台环境优化活动
本次活动中心台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体职工文件精神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按照我台制定的实施方案确保取得具体实效。
1.要了解内容,明确目标。发射台环境建设优化活动主要以全体职工转变理念,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树立一流业绩,提升广大职工的履职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塑造呼伦贝尔中心台新形象为目标。这是本次活动的基本内容,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内容,给中心台各项工作进入全区广播先进做贡献。
2.要精心提炼活动主题,注重实际特色,开展特色鲜明、操作性强活动。开展活动需要相应的载体来支撑,载体越丰
富,主题就越丰满。
3.要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环境优化活动要有计划、有成效地扎实推进,既要围绕总体目标经常抓,也要明确阶段性任务集中抓。这次创先争优活动共分四个阶段:一是动员部署阶段,时间为8月末9月初。着重召开好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部署,搞好宣传发动,今天的会议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全面推进阶段,时间从今年9月15日至11年16月。着重围绕迎接一年一度的目标化检查工作和中心台年初制度的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2010年“9月”前,每位职工制定环境美化考核标准,三是总结完善阶段,时间从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系统总结回顾环境优化活动开展情况,集中展示活动成果,对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
4.要发动群众,联动推进。党员和环节干部在深入到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开展环境优化活动一定要吸引群众单位团体利益为基础。活动方案要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评选先进要请群众参与推荐,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带动共青团组织广泛开展各类活动,在全台内形成浓厚氛围。
三、要确保各项工作在环境优化活动中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活动必须针对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我们一定
要紧扣发展,抓好结合,着力解决一批难题,完善一批制度,推出一批典型,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开创全台各项工作新局面。
1.要在以人为本和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这是环境优化的根本点。今年是我台各项工作提升的关键的一年。现在全年时间即将过半,我们要对照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节点,认真排查梳理,看看任务是否按时完成、难题是否有效化解、执行是否坚强有力,瞄准重点、难点、关键点,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进度、严格质量要求,抢抓机遇、强力突破、全力推进。要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制度,把环境优化活动与安全播出工作融为一体,找准服务大局的结合点,把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全台科学发展上水平上,体现在培养和引导新考录人员上,体现在一些细节问题的重视上,体现在人文环境建设上,体现在基础管理建设上。要通过扎实开展环境建设活动,找准影响科学发展、制约快速发展、减缓民生改善的各类疑难杂症,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要树立效能意识,切实推动重点工作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为党员干部立标杆、树旗帜、做表率,深入一线,推进重心下移,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形象在一线树立,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要在促进队伍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这是环境优化活
动的出发点。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队伍和谐稳定,关键要靠我们的党员和广大环节干部。当前,队伍稳定方面有两项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牢牢把握。一是要切实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工作。二是要全力做好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爱业的基础上敬业,在敬业的基础上创业。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动摇思想和侥幸心理,深入推进职工相互之间矛盾化解,确保不因责任不到位导致的各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