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阶1
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人防办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审查。
2、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预审。
3、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园林局、文化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4、规划部门对规划总图进行评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规划部门确定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拿了{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之后去发改局备案需准备些什么资料,环评报告是自己写还是??
据说去备案时也需要环评报告,那么环评报告是由自己写还是?之后要加盖什么公章吗?
备案时除了环评报告,还需要写什么其他资料呢?谢谢
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征,组织机构代码证,写一份项目申请,环评报告,法人身份证,单位公章。就好了。不过审批要有几天的时间。
环评报告也是自己写吗?那需要去环保局盖章吗,谢谢
环评报告有专门的会计事物所来做。
不用去什么环保局吗?
你如果自己做的话,可能要很多的时间,不如你找家代理来更快。
第二篇: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与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与规划
编制与建设
1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目的)
2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工作阶段)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期限和范围)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总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要求)
5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重大设施)
6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处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预测)
7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主要设施落地)
8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工艺)
9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其他)10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各类设施落地、车辆通道要求)
11城市环境卫生设置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协调)
12城市生活垃圾以外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根据此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及城市诸方面条件,提出相应规划控制要求。(固体废弃物)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标准规范)
14环境卫生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城市规划建成区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rea
15通向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应满足环境卫生车辆进出通行和作业的需要;机动车通道宽度不得小于4m,净高不得小于4.5m;非机动车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5m,净高不得小于3.5m。(通道);机动车回车场地不得小于12m×12m,非机动车回车场地不小于4m×4m,机动车单车道尽端式道路不应长于30m。(通道, 回车场地)
第三篇:省级规划审查要点
附件
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审查要点
本要点适用于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的审查工作,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划大纲审查参照执行。
一、审查组织
规划大纲审查工作由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成立审查小组,对规划大纲进行审查。审查小组由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领域专家等人员组成。
二、审查原则
规划大纲审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于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对规划大纲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提出意见。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注重实施。贯彻国务院关于“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的要求,既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程规范,又要兼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特点,确保规划大纲既符合— 1 —
国家宏观管理战略布局,又便于在本行政区域进行控制和实施。
(二)严格保护,突出重点。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保护现有林地资源,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对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域林地,以及高效生产木材、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等林地进行重点保护。
(三)持续利用,提高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林业发展和林地利用方式,科学利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地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四)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多功能需求,优化林地保护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统筹生态、生产、建设使用林地,明确区域林地利用方向和重点,合理配置林地资源。
(五)强化调控,科学管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创新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林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审查依据
(一)《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地方颁布的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
(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函〔2010〕69号文件。
(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技术标准。
(四)《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六)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地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和全国土地调查等成果。
(七)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造林绿化规划,全国、区域林业发展区划。
(八)其他有关资料。
四、审查重点
(一)基础数据
1.审查规划基础数据的客观准确性。规划的基础数据要以符合规定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和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等为基础,以最新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数据为总控,并结合国土、农业、水利等部门调查成果,按规划的林地分类将林地及森林资源现状数据统一到规划基准年2009年,合理分解落实到县级单位。
2.规划基础数据,要包括反映林地现状与结构的地类、权属、森林类别等数据;反映森林现状及结构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起源、林种等数据。
3.规划基础数据要明确林地质量等级及划分标准、林地生产率现状,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的数量及结构分布,现有林业重点工程数量及实施范围。
4.其他有关基础数据。
(二)专题研究
1.规划大纲要在充分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编制。2.专题研究要立足地方林地保护利用的实际,围绕林地保护利用重大问题开展并形成专题报告。
3.专题研究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较强的指导作用。
(三)林地现状评价
林地现状分析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体现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成效,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全面分析原因,论证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必要性。
(四)指导思想
规划大纲编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严格保护、可持续经营的方针;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科学管理的原则;要体现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原则,强化调控,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五)规划目标与任务
规划大纲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准确把握未来林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加强节能减排、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出发点,明晰林地保护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思路;要立足解决当地林地保护利用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林地保— 4 —
护利用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规划目标要体现“双增”目标实现情况,并明确规划目标指标的实现途径和可行性。
(六)结构调整优化
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按分区、分类、分级、分等统筹安排,合理调整结构。
1.在区域间差异性和区域内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林业发展区划,合理进行林地保护利用区划,确定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体现区域布局的合理性。
2.统筹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结构,优先保护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林地,保障重点公益林建设,积极发展重点商品林基地;要积极保护天然林资源,科学调整天然林地与人工林地结构。
3.按照《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制定林地保护等级划分标准,明确不同保护等级规模和保护措施。
(七)指标控制
规划大纲必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各项规划指标。指标确定要符合当地实际及需要,并分解落实到县级单位。分解依据要充分,时序安排要合理。
1.林地保有量
林地保有量安排必须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原则上保证森林“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省级以上林业重点工程与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用地必须保障和落实。
林地动态平衡调整方案要切实可行,补充林地数量要能满足本辖区规划期内生态建设需求。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重要区域、25度以上的耕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的沙化耕地、能够恢复植被条件的石漠化土地、退化土地等要纳入补充林地范围;废弃工矿、废弃山区村庄及村中空闲地等宜林闲置地要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纳入补充林地;违法毁林开垦的林地必须纳入还林规划。
2.森林保有量
森林保有量要满足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的要求,体现对有林地和生态脆弱地区灌木林地的严格保护。
森林保护与发展要以改善当地生态状况为目标,规划宜林地造林、退化林地修复、森林植被恢复等内容。
3.重点公益林地比率
重点公益林地规划指标要体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比率要科学合理。国家级公益林地范围和面积不得擅自调整。
4.重点商品林地比率
重点商品林地规划指标要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优先保障国家木材生产基地和其他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对林地的需求,合理确定。
5.占用征收林地定额
占用征收林地指标要适度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公共建设使用林地,控制城乡建设使用林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林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
6.林地生产率
林地生产率指标要综合考虑林地潜力、森林经营模式、利用方式等因素,科学合理测算。
(八)林地用途管制
规划大纲要本着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的原则,科学合理预测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体现“优化配置、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使用林地,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使用林地。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要有恢复计划和措施。
(九)林地保护
1.结合本行政区林地现状、发展潜力以及生态建设和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的需求,规划可行的补充林地后备资源途径,发挥林地对生态安全的支撑作用。
2.围绕森林保护目标,明确保护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遏制林地退化,实行森林占补平衡的政策措施。
3.按差别化管理要求,结合已完成的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规划成果,统筹调控本辖区的林地利用方向,落实差别化林地保护管理政策措施。
(十)林地利用
1.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林地质量分等标准,明确不同等级林地的利用模式、规模和管理措施。
2.本着“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加强宏观调控,合理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和林地利用方式,明确森林质量工程、林产品基地用地规模与布局,提高林地生产率,促进林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
(十一)保障措施
规划大纲要围绕保障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从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多个方面,拟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强化规划实施执行力。
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各项保障措施,尤其要落实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制、不同用地途径的管理与调控政策等创新性林地管理政策措施,明确将约束性目标指标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和体系,确保规划的执行。
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建议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转变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形成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提高林地保护利用宏观调控能力。
(十二)成果要求
规划大纲要符合《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审查办法》等相关要求,结构清晰完整,说明简明扼要,统计表全面,专题研究报告有针对性。
(十三)协调与论证
1.规划大纲须经过专家咨询和部门论证,经本辖区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上报。
2.规划大纲编制要与当地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城建、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对规划目标及林地规模、结构、布局和相关政策等进行沟通确认,并与下级规划进行对接。
五、审查结果处理
审查单位应当将审查意见反馈给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规划大纲通过审查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审查意见,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规划大纲未通过审查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重新申报。
主题词:林地 规划 大纲 审查 通知 抄送: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本局发送:政法司、资源司。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2011年4月14日印发
第四篇: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审查汇报材料
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汇报材料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成果向大家作一个简要汇报。根据黔发改农经[2009]2986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并按地区水利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XX县水利局于2009年12月18日起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始筹备《XX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2010年元月20日由黄县长主持召开了由各乡镇主要领导参与的专题会议;2010年元月21日,XX县水利局组织了各乡镇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从元月22日起,对我县的水利设施现状、水土资源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于2010年3月15日全部完成了外业任务并转入内业工作,2010年5月9日完成了本次规划的编制。
本次规划的基准年为2008年,近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范围为全县十X个乡镇。
规划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水源工程:新建水库11座、维修加固1座,新增有效库容3850万m3,工程总投资76900万元;新建山塘31座、改造10座, 新增有效库容118.6万m3,工程总投资2286.91万元;
二、灌溉排水工程:灌溉渠道1406.88km、工程总投资7912万元,排水沟渠131.55km,工程总投资4974.79万元;
三、提水工程:新建及改造提水工程36处,总装机1819KW,工程总投资1141.23万元;
四、管道灌溉工程:新建管道灌溉面积11200亩,管道长度235.2km,工程总投资2039.52万元;
五、水池/水窖:新建水池/水窖15894口,有效容积47.66万m3,工程总投资24236.76万元。
规划工程在各乡镇的分布情况为:
XX镇:新建水库2座、山塘1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80.4km,提水工程1处,管道灌溉工程1500亩,新建蓄水池458口;
XX乡:灌溉渠道157.7km,新建提水工程13处,新建蓄水池359口; XX乡: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123.05km,排水沟渠1.25km,新建提水工程1处,管道灌溉工程1200亩,新建蓄水池204口;
XX乡:新建水库1座,山塘6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157km,排水沟渠0.5km,新建提水工程9处,新建蓄水池802口;
XX镇:灌溉渠道104.1km,管道灌溉工程1900亩,新建蓄水池1347口;
XX镇:新建水库1座,山塘5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71km,管道灌溉工程2100亩,新建蓄水池445口;
XX乡:新建山塘1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125.4km,排水沟渠85.4km,新建提水工程1处,新建蓄水池1970口;
XX镇:灌溉渠道85.7km,排水沟渠38.4km,新建提水工程3处,管道灌溉工程1500亩,新建蓄水池3435口;
XX乡:新建水库两座,山塘9座,灌溉渠道40.52km,管道灌溉工程1000亩,新建蓄水池242口;
XX乡:新建水库1座,灌溉渠道72.16km,新建提水工程8处,新建蓄
水池587口;
XX镇:新建水库1座,山塘2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196.8km,排水沟渠6km,新建提水工程2处,改造提水工程5处,管道灌溉系统1000亩,蓄水池528口;
XX镇:新建水库2座,改扩建山塘1座,灌溉渠道122.05km,新建提水工程11处,管道灌溉系统1000亩,新建蓄水池1273口;
XX乡:新建水库1座,改扩建水库1座,新建山塘7座,改扩建山塘3座,灌溉渠道71km,新建蓄水池4244口。
本次规划的工程总投资为119491.2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1567.53万元,地方自筹17923.68万元;2010年—2015年规划总投资99400.3万元;2016—2020年规划总投资20090.91万元。
汇报完毕,请各位专家及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生态城规划之初设
生态城规划之初设
1. An eco-city is a human settlement that enables its residents to live a good quality of life
while using minim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leaving minim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 ecocity can be understood in following context:
o Global perspective(global warming and other problems)
o Transi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aradigm(resource hunger to resource
efficiency)
o A change in lifestyle
2. Strict south-north orientation: solar orientation
Polycentric compact development: two cells based on 400 meters grid system Green transport: promote public transport(LRT + bus)and trip taken by
pedestrian/bicycle, minimize private car traffic
Maximize on eco-features: eco-sphere(wetland and central island), eco-valley
Simplified road system: major road links to different centers, provide non-sophisticated
and most direct and necessary links
Diversity of uses and easy access to public spaces/facilities: mixed use in centers and
along valleys
Land use efficiency
这是2008年,盛邦规划组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初稿的基本假设如下;中规院、天津院和盛邦/URA三个方案中,只有最后这一个坚持南北朝向。孰是孰非?
一、生态城的定义
生态城是使它的居民居住质量好生活,当使用最小的自然资源“并且留下对环境的最小的冲击”时的人的解决。
生态城在以下文脉可以被了解:
o 全球性眼光(全球性变暖和其他问题)
o都市发展范例(资源耗费型转折到资源集约型)
o 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规划原则
严密的南部北部取向: 太阳取向
多中心紧凑发展模式: 400米见方的二个细胞
绿色运输: 促进公共交通工具(LRT +公共汽车),并且步行者或自行车采取的旅
行,使私人汽车交通减到最小
生态特征最大化:生态部落(沼泽地和中央海岛),生态谷
被简化的道路系统: 主要公路各连接中心,建立简化、直接和必要的联系 多样化用途和公共设施的易达,中心区域及延生态谷的混合利用
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