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

时间:2019-05-14 06: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

第一篇: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

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半年多的时间内,农畜等产品出口不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出口,且有加重趋势。首先,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品种增多。受阻的农产品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2002年1月到5月期间,欧盟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其次,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1月到3月,美国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产品共达12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最后,对中国进口农、畜产品检验项目增多。如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验项目已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的检验增加到62种,“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发达地区省市的出口。1月到3月,我国沿海地区被美国药物管理局扣留产品累计896批次,占我国被扣产品总量的78.6%,其中,广东省240批次,占21.05%,居第一位;福建省201批次,占17.63%。2002年前4个月,经深圳口岸出口的冻鸡出口量和贸易额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2001年,我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加入WTO后,一方面意味着我国要按照全球通行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经济博弈,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获取比较利益,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也间接地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运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环境条款及世贸组织环境议题的漏洞,开始推行“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和环境保护问题上面临着两难处境。一方面它们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包括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广泛协议,以有助于其较为清楚、透彻地解释各种基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准入限制;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协议难以阻止发达国家单方面滥用这种限制。如果它们拒绝谈判达成新的协议而维持现有体制,则将会使发达国家按《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GATT1994》)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保护环境为由实施进口限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该条款的解释也较为宽泛,这也有利于发达国家以此为由滥用该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在WTO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规定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农产品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做出的《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都对贸易与环境问题作了规定,但是都存在有缺陷,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比如以下三个方面。

1.WTO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规定,可能或已经成为各国设置与环境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契机,从而使乌拉圭回合规范贸易及其非关税壁垒的效用递减甚至化为乌有。“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令人担忧的对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其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等缺乏透明度,但是目前WTO规则对此尚无有效规定。

2.WTO的有关环保条款,过于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环保条款涉及的领域都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要价较高的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领域,如在国内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商品的出口问题、危险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问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问题等则不予限制;二是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的环境管制和环境标准远比发展中国家复杂严格,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三是世贸组织对各国制订自己的环保措施和标准未形成实质性的约束,也未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仅建议各国的环保措施和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如《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甚至允许成员国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情况下临时采取高于国际标准的措施,这就为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开了绿灯。

3.在国际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发达国家也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因技术、人才的缺乏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结果国际标准主要考虑发达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难以达标。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使我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使我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环境与贸易组织机构的联系。如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分别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签署了双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个委员会有合署办公的趋势,促进了环境与贸易的结合。

二是环境与贸易在法律政策上的联系。环境和贸易在法律上属于不同的国际法律体系。目前两个法律体系联系越来越多。一方面,贸易规则中规定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条款,力图通过对贸易体制和贸易措施的改进,使贸易活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活动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WTO的规则允许其成员以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由,限制贸易活动。2000年12月20日,克林顿卸任之前签署的一个长达300多页的法律就规定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必须3年以上不施用化肥农药。

三是环境与贸易在市场趋向上的联系。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多边环境协议的实施和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除了传统的价格、质量外,绿色环保也成为影响购买力的重要取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为了适应消费者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的要求,实行环境标示制度,扩大环保友好型产品的市场。因此,企业ISO14000认证、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农产品得到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标签、商品实行绿色包装,就成为占有市场、扩大贸易的重要手段。

四是“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产品关税不断下调,一些发达国家借助WTO规则中保护环境的条款设置“非关税壁垒”,集中体现在环境标准上。它们试图统一全球环境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及对外市场的开拓,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斗争的焦点。入世后,环境对贸易的影响扩大,“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一系列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而WTO关于环境的文件,允许其成员在贸易过程中附加环境要求,也为各国筑就技术壁垒提供了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常见的环境壁垒主要有: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关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等几种主要形式。因此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各种临时性环境措施,已经对中国贸易出口造成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此外,入世后对环境及贸易还产生以下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标准较低,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技术和污染项目的场所。据有关部门调查,1991—1995年5年间,中国共进口各类废旧物品3030万吨,用汇68.8亿美元,并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洋垃圾‟围攻中国”的恐慌和争论。同期引进的外资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4000多家,协议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40%。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要在规定期限内淘汰和停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发展中国家则有十年的宽限期,有资料表明,过去几年在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消费相关的行业,包括溶剂、冰箱、空调和发泡材料行业,在华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很高。由此表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贸易自由化进程有可能会加剧国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们如何对待加入WTO后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

首先,对有关绿色技术壁垒问题,我们既不能因其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而笼统地加以反对,也不能因其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盲目接受;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动植物的安全和健康,对产品也会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筑起适当的技术壁垒,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因此,我们对此必须采取下列对策:

(一)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法。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清洁生产(clea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理念着重强调三方面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的产品。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降低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达到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尽快获得环境标志认证;还可通过清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与环境双效益,以减少政府的补贴。

(二)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逐步修订各种产品的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使我国产品标准和相关环境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我国对ISO14000一直持积极态度,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委员会”,1996年成立了“国家环保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CCEMS)”开展认证工作。积极采

用国际环境标准,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标志的国际认证,是打破环境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禁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废旧物质和污染产业流入国内。大量污染项目进入我国,在绿色贸易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的危险。

(四)积极准备世贸组织新一轮贸易与环境谈判,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策略,促进发展中国家法律与WTO环境议题的互动。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一道,积极参与新一轮环境与贸易的谈判,在一定期限内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努力促成发展中国家法律与WTO环境议题的互动。二是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做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应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出起诉。

参考文献:

1: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

2:曲格平:《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

3:朱晓勤:《绿色壁垒法律制度研究》,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论文集

4:崔书锋:《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贸易与环境议题上的策略》,《国际贸易问题》

第二篇:日文-研究计划书(贸易与环境类)

研究計画:

自由貿易体制における環境保護政策

-----中国に対しての影響と対策

一 問題所在:

国際経済の発展が、更なる貿易の自由化とルールの改善につれて、もっと良い貿易環境を形成しました。それに対して、天然資源の枯渇と環境の劣化を軽視してはいけないような問題が引き起こしました。環境の保護および経済発展の関係は持続可能な発展の一つの重要な問題となっています。経済の持続可能な発展を目指す世界はその二つの関係は調和することが極めて重要な課題となっています。

1995年、WTOの貿易と環境に関する委員会(CTE)が設置されました。そして、一国、多国間環境協定(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 MEAs)、OECD各国は様々な環境ルールが作成しました。それらの環境政策は、環境保護の役割を考える一方、自由貿易の制限する方法の一つと考えされました。貿易は自由かつ公正な競争の条件の下で行われるべきであると思います。でも、環境保護を理由として貿易の制限することは自由貿易の障壁にな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それらの問題に対して、新し貿易争論が起こしました。例えば: 貿易の技術的障害に関する協定(TBT協定)では、先進国は国際規格を用いることとされており、環境に関連した製品規格もこのルールに従うこととなる。でも、各国の環境の状況や発展段階等に応じて異なりうるものである。先進国が途上国に対して一方的に高い環境基準を強制することは不適当で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そして、そのような環境基準は非関税障壁として視される。

二 研究現況:

1:貿易が環境に及ぼす影響について

(1)商品取引に直接伴う影響

商品取引に直接伴う環境へのマイナスの影響としては、有害廃棄物や有害化学品などの環境汚染物質が取引される際に起こす環境問題。例えば、タンカーからの原油流出等不慮の事故が起きた場合における深刻な環境汚染が挙げられる。また、絶滅の恐れがある野生生物及びそれらの野生生物からつくられる製品も国際的に取引されている。さらに、世界的な熱帯林の減少については、統計上、熱帯木材生産全体のうち国際貿易に入る割合はそれほど高くはなく、しかし、熱帯木材の貿易は、場合によっては熱帯林の減少に密接な関係が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他方、環境へのプラスの影響としては、環境保全型の技術や環境保全型製品の取引があげられる。これらの技術や製品の普及をもたらす上で貿易は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環境の保全に寄与し得ることと考えています。

(2)貿易規模の拡大による影響

貿易を通じた所得の増加は、一方で、特に開発途上国において、環境保全のための資金的精神的余裕を生み、環境改善効果をもたらしうるとの研究結果がある。また、所得の増加は貧困、人口増加、環境破壊の悪循環を断ち切るとの観点からも必要である。他方、貿易の拡大は環境資源の使用を地球大に拡大し、大量生産、大量消費、大量廃棄型の経済社会活動を促進させるとの見方がある。

貿易規模の拡大は、また、輸送部門からの環境負荷を増大させる要因となる。ECのタ

スクフォースは域内市場の統合により、SO2及びNOxの排出量が2010年までに現在のレ

ベルより8~9%増加すると予測しているが、その主要部分は輸送部門からの排出によると

している。

2:環境と貿易の基本的関係について

一般的に貿易は、比較優位の原則に従って、それぞれの国が他国より有利に生産できる

ものをより多く生産・輸出し、他国より非効率的な分野の生産を縮小・輸入することによ

り、最適地に最適規模の生産を配分し、世界的に効率的に生産を進める上で大きな役割を

有するとされる。ところが現実には、これまで見てきたように、貿易が環境破壊をもたら

し、それを助長している場合がある。その要因は経済学的に見ると、天然資源の利用、環

境汚染防止等の環境コストが商品やサービスの市場価格に適切に反映されないままに取

引が行われ、不適切な環境利用が促進されることに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その問題を解決するため、各国政府は経済的な手法を活用、環境コストの内部化を目指

した環境政策を作りました。環境コストの内部化が不十分な現状の下での「競争力」を変

更する可能性があるものとして、自由貿易に対する障害として誤ってとらえられる場合が

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これ以上の問題について、国際的な検討の方向は、環境保全と貿易が相互に及ぼす影響

を分析しつつ、持続可能な開発の実現に向け、いかに環境政策と貿易政策を相互支持的な

ものとしていくかに向けられている。貿易の環境へのマイナスの影響を最小にし、プラス

の影響を最大にするために必要な環境政策のあり方、及び環境政策上の要請と自由貿易の

要請が衝突する場合の調整が課題である。私は、それらの問題から始めて、自分の研究分

野を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

三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世界の貿易数量は1970年~2004年の間に3倍以上強に増加するなど、世界経済は国際

貿易を通じてますますそのつながりを強めている。他方、この間に、環境問題もまた、地

球規模の空間的広がりと将来世代にわたる時間的広がりを見せるに至っている。このよう

な状況の下、貿易拡大及びそれに伴う経済発展が環境に悪影響を及ぼすのではないかとの

懸念が生じる一方、各国の環境政策が自由貿易を阻害す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の懸念も強まっ

てきており、環境政策と貿易政策との調和が大きな課題となってきている。

その問題については、環境を重視したルール作りを主張する欧州連合(EU)と、環境保

護を理由とする貿易制限が保護主義の隠れ蓑となることを懸念する開発途上国等の間で

意見が異なっている。データによると5000種類の製品の中で、4000以上、そして、世界

の貿易数量の15%は環境保護政策の影響を受けました。(Ulrich Hoffmann「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2003による)。環境と貿易を巡る問題は、大き

な経済活動を営み、輸入、輸出の両面で貿易に大きく依存する中国経済の発展にとって、とりわけ具体的な意味を持つ重要な問題で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そして、環境保護政策が、すでに、中国の紡織、機電、食品等の業界の対外貿易は大きな影響を及ぶしました。持続

可能な発展は実現を目指す中国として、環境保護政策と貿易についての問題は避けばない

問題になっている。私は、それらの問題を研究を深めながら、解決方法を見つけるように

努力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

四: 先行研究環境と貿易の相互支持化に向けた国際機関

(1)GATT/WTOに関する環境政策

WTO設立協定では「持続可能な開発の目的に従って世界の資源を最も適当な形で利用」

することとされた。また、組織面では、新たに設立されたWTOの下に「貿易と環境に関す

る委員会」が1995年1月の第1回WTO協定一般理事会において設置された。今後、多角的貿易制度に関する規定の改正も含め検討が行われていくこととなる。また、ウルグァ

イ・ラウンドで合意・改訂された「貿易の技術的障害に関する協定(TBT協定)」等におい

ても、一定の条件の下、環境保全のために必要な措置がとり得ること、例外的措置が認め

られること等の規定が置かれている。

(2)経済協力開発機構(OECD)に関する環境規則

OECDでは、従来より、「汚染者負担の原則(PPP)」等、環境と貿易に関連する基本的な

考え方を示してきたところであるが、1993年6月には、「貿易政策と環境政策の統合のた

めの手続に関するガイドライン」がまとめられ、閣僚理事会で承認された。OECDでの検

討は、WTO等における検討の重要なバックグラウンドとなっていくものと考えられる。そ

れを関する規則は途上国の対外貿易はに大きな影響が与え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3)その他の国際機関等による環境政策

環境と貿易を巡る問題については、GATT/WTO及びOECD以外の国際機関等でもそれぞれ

の立場から積極的な取組が行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きている。

国連持続可能な開発委員会(CSD)では、1992年のUNCEDで採択された「環境と開発に関

するリオ宣言」及び「アジェンダ21」で環境と貿易に関する国際的な基本認識が示され

たことを受け、1994年の第2回会合では環境と貿易の問題についても検討がなされ、「貿

易、環境及び持続可能な開発」に関する決定がなされた。

国連環境計画(UNEP)及び国連貿易開発会議(UNCTAD)は、1994年2月及び11月に、「貿

易と環境に関する非公式ハイレベル会合」を共催している。また、UNCTADにおいては、「貿

易、環境及び開発に関するアドホック作業部会」を1994年5月に新たに設け、主に開発

途上国の市場アクセスの改善の観点から、環境ラベリングや環境保全型商品について検討

を進めている。

国際標準化機構(ISO)は、国際規格の標準化を通じ、物やサービスの貿易を容易にする

ことを目的に設立された非政府間機関であるが、1993年からは、環境管理に関する規格

制定のための専門委員会(TC207)を設けて作業を行っている。事実上の国際標準として機

能することから、環境と貿易という観点からは、手続面での国際的な調和を進める具体的な動きとして注目される。

この他、WWF(世界自然保護基金)等の環境NGOも環境と貿易を巡る議論の一翼を担って

いる。NGOの主張は多岐にわたるが、大まかにいって、環境コストの内部化の促進、貿易

政策に対する環境面からの影響評価の実施、効果的な多国間環境協定が存在しない場合に

おける一方的貿易措置の実施、生産工程の違いによる類似の産品の差別的取り扱いの承認、環境と貿易に関する検討の場(紛争処理過程を含む)へのNGOの参加の確保、南北間の公正

な交易関係の構築等を含んでいる。環境政策と貿易ルール

(1)多国間環境協定における貿易措置と貿易ルール

(2)PPM規制と貿易

「PPM(Processesand Production Methods:生産工程及び生産方法)規制」とは、具体的には例えば、オゾン層破壊の原因物質であるCFCで洗浄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チップ、持続

可能でない森林経営の下で生産された木材、イルカを混獲して捕獲したマグロ等、環境保

全的でない生産方法で生産された製品を規制の対象とするものである。

(3)貿易に影響を及ぼしうる環境保全上の措置

具体的な環境措置として、環境ラベリング、包装・リサイクル規制、税・課徴金等の経

済的手法について研究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

(4)NAFTAにおける環境規定

1992年2月に成立した北米自由貿易協定(NAFTA)及びその環境補完協定は地域的な自由

貿易の推進と環境保全との間の相互支持的な関係を生み出すための試みとして注目され

る。NAFTAでは、環境重視の立場から、いくつかの面でGATTルールよりも踏み込んだ規

定を設けてい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それ以上の環境保護と貿易に間する問題は先行研究として、しっかり勉強して、理解を

深めて、自分の研究を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います。

亓研究方法:

国際貿易と環境の関係を中心として、いろいろな研究を行なわれる。例えば、自由貿易

体制と環境保護政策の対立の調整、環境保護政策は貿易にとって具体的なの影響など、そ

れは、経済の発展と大きな繋がりある問題を解決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考えています。私

はまず、環境と貿易を巡って問題点から、環境と貿易の基本的な関係について研究を進め

て、そして、環境政策と貿易政策を適切に統合することにより、環境保全と貿易の進展が

共に矛盾することなく、むしろ相互支持化に向けた取組を、国際機関等による取組、環境

政策と貿易ルールの調整という点から見た上で、中国はどのような貿易ルールと環境ルー

ルは調整すれば、持続可能な発展は実現になることについて研究を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て

います。具体的な問題は次のように:

1)環境と貿易間の紛争する実例から始める、環境政策は貿易に対する具体的な影響分析

の理解を深めて、理論的な分析で研究を進めてい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例えば:エビ・カ

メケース。これは、米国が、カメの混獲を防止する装置を使用せずに捕獲されたエビの輸

入を禁止したことに対し、エビの輸出国がWTOルールに反するとして紛争解決手続に訴

えた事例です。その件について、原因と結論を理解深めて、更に、自分がその紛争につい

ての考えをもって、研究を進めたいと考えております。

2)環境保護政策の実施は各国の貿易数量に対しての影響について、テータを集めて、統

計の方法で定量的な研究を進めたいと考えています。

3)環境保護に関する協定(一国の環境保護政策、多国間環境協定MEAs)など、環境に間

する具体的な規則の理解を深めて、中国の対外貿易の影響が探してい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

4)それに関する問題を理解を深めながら、自分の観点整理して、以降の論文やレボー

トにおける土台作りをしっかりさせておきたい。

亓: 参考文献

一:著書

英語:

《Global agricultural policy reform and trade : environmental gains and losses》/ Cooper, Joseph

《Carving out a future : forests, livelihoo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odcarving

trade》/ Cunningham, Anthony.《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 an agenda for change》Dodds, Felix.《Trade and environment : theory and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EU enlargement and

economic transit》Maxwell, John W.《The WTO,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Whalley.日本語:

《アジアにおける環境政策と社会変動 : 産業化・民主化・グローバル化》寺尾 忠能

中国語:

[1] 戴维 皮尔斯/杰瑞米 沃福德: 《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年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经济手段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刷馆2000

[4] 历以宁:《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

[5]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

[6] 霍斯特 西伯特 《环境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7] 陈卫东:《WTO例外条款读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谈世中:《经济全求化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2年

[9]Tom Tie berg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

3年

[10] Thomas Andersson 《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二 定期刊物:

中国語:

1傅京燕:《WTO框架下德贸易与环境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年第5期

2潘申彪:《绿色壁垒与循环经济》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第2期

3杨鸿:《PPMs问题的发展轨迹》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第1

1期

4林云华:《MEAs与WTO潜在冲突能化解吗?》时代经贸2005年第5期

三:ウェブサイト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env.go.jp/

http://www.mofa.go.jp/

四 Report:

中国語: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易和发展理事会2002年 《环境要求和国际贸易》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易和发展理事会2003年 《环境要求与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环境与发展环境课题组2004年 《多哈回合与环境谈判支持研究》

合组织贸易与环境兰和工程组报告2005年 《从发展的角度看贸易与环境》

日本語:

WTO協定から見た主要国の貿易政策不公正貿易報告書.2004年版

「開発と環境」の政策過程とダイナミズムアジア経済

研究所

英 語:

OECD: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An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Benefits of Further Global Trade Liberalization”2000

OECD: “The Development Dimension of Trade and 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and Market Access

2002

Case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and Market Access

200

3Lessons from the OECD Case Studies200

4UNCTA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Market Acces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4

UNCTAD:Trad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0

5日本語の文献について、中国は少ないですが、もし、日本へ留学ことができれば、改め

て整理すると考えています。

以上

第三篇:绿色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绿色贸易是人们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对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的直接产物。但发达国家假借环保之名,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贸易。

一、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贸易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通常是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等,也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1](百度百科)1.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森林资源锐减、土地沙漠化扩大、温室效应增强、海洋生态危机、污染的越境转移等环境恶化使人们价值观念不断改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差异驱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和在国际贸易领域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处于经济低谷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贸易领域,利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了,而面对开放与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大多发达国家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将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逐渐发展成为贸易保护的有效手段。[2](华律网)2.表现形式

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主要有环境标志、生态(或绿色)包装、环境技术标准以及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或区域性环境保护公约 2.国别环保法规 3.绿色标志制度 4.绿色补贴制度

二、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以《雷斯法案》和碳关税为例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状 2008年5月22日美国农业部重新修订了《雷斯法案》,增加了打击木材的非法采伐。欧盟于2010年10月制定的《欧盟木材法规》已于2013年3月3日开始强制实施“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新法规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木材产品都具有合法性,即欧盟27国所有的木材生产商和进口商都必须通过“尽职调查”,以确保所有进入欧盟市场交易的木材产品的合法性,从而要求所有向欧盟提供木材产品的厂商都必须建立可追溯的供销监管链。欧盟新指令要求今后出口欧盟的木材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上的所有厂商,都必须获得FSC(森林认证)的认证,即必须提交木材来源地、国家及森林、木材体积和重量、原木供应商的名称地址等证明木材来源合法性的基本资料。《雷斯法案》和森林认证已开始执行,发展中国家家具出口将严重受阻。有专家指出,新木材法规除了将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木材和木制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还将直接引发木家具、木制品企业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大幅提高企业管理的成本。[3](盛丰建材网)包括俄罗斯、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加蓬等国,这些国家的森林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健全,滥砍滥伐严重,难以提供有效的木材合法证明,被认为是世界木材非法采伐的来源地。该法规实施以后,使用这些来源地木材生产的木制品将难以进入欧洲市场,那些无法调整木材来源渠道的企业甚至会被迫退出欧洲市场。此外,欧盟新规执行后,这些发展中国家能通过FSC森林供应认证的原材料比较少,必然导致企业增加采购成本,还要承担额外的认证费用。因此,对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也可能会迫使相关企业退出欧洲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出碳关税形式的新的贸易壁垒。碳关税是针对高耗能的进口产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微弱的多数票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碳关税。这一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产品征收惩罚性碳关税。欧盟不顾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40多个国家的反对,从预定的2012年1月1日起把航空业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向所有在欧盟境内起降的飞机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很明显,发展中国家将是这个新贸易壁垒最大的受害者,中国更是首当其冲。同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的法案,有关媒体称,美众议员提出征收的实质上就是“碳关税”,主要针对进口的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型产品,例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这一法案立即引起了包括中国、印度等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地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技术标准,采用高灵敏度的检验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障碍。

2.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从国家角度看,绿色贸易壁垒对国家外贸易关系长期发展意义重大,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会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2.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企业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相关的费用,从而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大大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出口效益日渐下降。另一方面,企业确实存在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企业品牌和信誉造成巨大损害。3.从消费者角度看,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份额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发展中国家部分产品信心下降,势必让消费者对一些产品心存芥蒂。

3.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破除壁垒

1.从国家角度:对外,发展中国家应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团结与合作,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和合力。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保条约的制定,以争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加强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寻求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中应有的优惠待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多边合作,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力争让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和资金援助,积极斗争反抗绿色壁垒。对内,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同时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共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为企业服务。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环保生产,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抓住绿色环保时代的经济发展机遇,适时调整贸易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2.从企业角度,大力推行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SO14000系列标准主要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而制定的,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效力十分广泛。因此,获得ISO14000认证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0认证不仅可以使产品冲破绿色贸易壁垒,还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控制企业环境成本,包括产前控制、产中控制和产后控制三种形式。在生产前阶段,企业应采取“生态设计”,考虑到产品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在生产中阶段,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取消使用有毒材料,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在生产后阶段,环境成本控制的重点主要是包装方式和回收体系的构建,选择更为绿色的包装材料,建立高效的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同时还要提高在贸易中的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反抗意识。

3.从个人角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融入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要真正了解到绿色产品的含义,顺应世界绿色潮流。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劣势,唯有不断完善应对措施,才能在全球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第四篇: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及对策

摘 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环境保护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受到关注。这种环境贸易措施从表面来看虽然对于一些国家尤其是环境标准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他是一把双刃剑,促使相关国家和企业通过不断引进和发展技术来提高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从另一方面来看有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改善。

绿色贸易壁垒从产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焦点集中在其是否具有正当性的方面,大多数都是从一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主流的观点更是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非正当的。本文通过全面的分析,客观的提出了绿色贸易壁垒形式上是合法的,价值上是正当的,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也具有歧视性、隐蔽性、易被滥用等特点。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论证,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个必不可少的,绿色贸易壁垒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合适的选择,国家竞争要提高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比较优势上,应该在制度建设上作出努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外部不经济性 正当性

ABSTRACT

With grow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eople gradually increas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oncept of green consumption gradually been taking root.this initiative for the country's foreign trade had a great impact, making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Green trade barriers arising from the date of constant controversy, the dispute focused on whether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exist legitimacy.In this paper,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were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analysis, a form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both 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legitimacy and value, but also has some discriminatory, hidden and easily misused,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dialectical Look at the system.Argument in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s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green barriers is essential to put forward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to develop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rational choice And therefore can not remain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hould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rom the start of building the system to maintain its interests.KET WRODS:Green Trade Barrier,External diseconomics,Legitimacy

目录

引 言..............................................................................................................................................1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1

(一)绿色贸易壁垒称谓.......................................................................................................1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1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2

(一)环境标准制度...............................................................................................................2

(二)环境税制度...................................................................................................................2

(三)环境标志制度...............................................................................................................2

(四)环境包装制度...............................................................................................................2

(五)环境卫生检疫制度.......................................................................................................3

(六)环境贸易制裁制度.......................................................................................................3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效应.......................................................................................................3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当性分析.......................................................................................3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4

四、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4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4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5

五、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对策.......................................................................................5

(一)完善环境贸易立法,健全环境贸易法律法规体系...................................................5

(二)建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协调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6

(三)加强对环境贸易措施的研究和 WTO 规则复合人才的培养.....................................6

(四)广泛参与 WTO 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谈判.............................................................6 结 论................................................................................................................................................7 参考文献...........................................................................................................................................7

0

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国际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因而在国际法及国家规范层面上,通过在多边环境协定、WTO 制度框架和国内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中规定环境贸易措施,来减轻国际贸易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就是绿色贸易壁垒。

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合理和正当的。但是它同时也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步伐。作为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许多发达国家往往为了维护本国的贸易利益,会制定和实施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不正当行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对于绿色贸易壁垒本身的合法性、正当性及存在的必要性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许多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设置的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行

[1]贸易保护之实的非关税壁垒,目的是保护本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因而反对和废除绿色贸易壁垒的呼声日益强烈。其实,这种观点只是从一方面看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消极的影响,并未看到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国际贸易以及对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的促进和保护作用。事实上,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正当性,有其存在的价值。

中国加入WTO之后,势必要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国应该根据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切实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一)绿色贸易壁垒称谓

自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逐渐引入环境保护措施以来,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引起了不同国家和人们的广泛的关注。虽然绿色贸易壁垒这一词汇大家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国际上并没有这个词。因而它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环境壁垒”、“绿色壁垒”“生态壁垒”。本文倾向于称其为绿色贸易壁垒,顾名思义,“绿色”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理解的,“贸易壁垒”则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专用语言,绿色贸易壁垒是伴随着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逐步引入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关制度措施的总称,是国际贸易非[2]关税壁垒中的一种。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界定

本文要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体系上的解析,需对贸易壁垒进行界定。由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称谓不同,因而对其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权威的定义。目前对绿色贸易壁垒概念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违背了 WTO 的基本原则,是不合理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就是“环境限制条款”。第三种观点表面上将绿色贸易壁垒与“环境限制条款”加以区别,但是在分析时又将二者混淆。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不同于环境限制条款;但在具体分析时,又会将绿色贸易壁垒区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其本身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通过对上述不同学说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理论界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涵盖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本文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

[3]的禁止或限制国际贸易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目的明确、内容广泛,但从国际贸易领域的实践和各国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定中可以总结出绿色贸易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一)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是各国环境立法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与产品有关的环境标准

[3]和与过程有关的环境标准。根据 OECD 对环境标准的定义,产品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所含原料投入、处置、包装、标志的标准。

(二)环境税制度

环境税是指为了实现环境目标而实施的财政措施。该制度是通过收费,促使人们保护环境,这些税常被叫做生态税和环境税。目前各国所规定的环境税主要包括排污税、污染产品税、环境服务税以及环境生态补偿税。

(三)环境标志制度

环境标志是政府或者私人团体以及公共部门向有关自愿者颁发的一种特定的标志,这种标志可用在特定的产品和包装上,表明了此产品质量合格,符合环保的要求。它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引导来促使产品的生产者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

(四)环境包装制度

环境包装又被称为绿色包装或生态包装,发端于 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4]《我们共同的未来》。目前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环境包装制度主要包括禁止使用 PVC 制作的包装材料,禁止使用含 CFCs 的泡沫塑料以及限制不可再生和不能分解的塑料包装,规定

[5]啤酒、软饮料、矿泉水应该一律使用可再装容器;有些国家还通过立法规定了对于非环境友好型产品和包装的生产企业征收额外的赋税等。环境包装制度的实施较少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国际潮流。

(五)环境卫生检疫制度

环境卫生检疫制度又称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基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影响的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目前食品卫

[6]生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卫生指标更为敏感,对于农药残留程度和重金属含量要求严格。该制度的实行也是一国对于保护本国环境和人民健康的一种责任。

(六)环境贸易制裁制度

环境贸易制裁制度是绿色贸易壁垒制度中最为严厉的一项措施,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会通过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或者采取报复措施来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进行限制。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领域中还存在诸如环境配额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等[7],它们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为保护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效应

由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概念,可知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然而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和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认为绿色贸易

[8]壁垒不正当、不合法的并且要求废除的呼声却日益涨。面对这种矛盾,我们需要先确立自己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价值判断,然后去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绿色贸易壁垒不具有正当性,那么我们需要去努力废除它,但是如果它具有价值上的正当性,那么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姿态去对待它。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当性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不同制度总是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目前对于正当性这一概念本身尚不存在一致的看法,因而对同一事物或制度也就存在不同的正当性论证。

对于正当性的理解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在具体层面上则是指实证法所阐释的合法性和形式正义;在抽象的层面上,正当性指的是该制度产生的本源和基础以及其内在的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壁垒首先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表现在不论是国际条约或者是国内法律体系中都存在许多环境贸易措施的规定。从绿色贸易壁垒的范畴来说,主要包括国际多边环境协定中的与贸易有关的内容、WTO 规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及各国国内法规定的环境贸易限制措施的条款和技术标准。其次绿色贸易壁垒也具有实质上的正当性,表现在:

第一,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理念来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直接目的来看,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动植[9]物的生命与健康。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危机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如何在发展经济发展的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潮流里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领域必然要引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第三,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实际实施效果看,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但是从长期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将会促使相关国家和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变压力为动力,有利于促进进出口国家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历史背景到制定目的再到实施的效果来看,都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国际环境保护的潮流,因而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正当性的一面。

[10]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一面,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合理的另一面,从而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11]。首先,绿色贸易壁垒在环境技术标准上具有一定的歧视性。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条约及国内立法中对国内外产品规定统一的环境技术标准,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但实质上还是存在歧视性的。尤其是在 WTO 框架下的谈判,发达国家占据优势的地位,指定的标准往往过高,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

其次,绿色贸易壁垒在贸易保护领域中具有较大的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正当目的,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与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与其他非关税政策相比,检验标准更为复杂,往往是出口国难以应对和适应的。其他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性和歧视性则较为明显,使其他国家能够明确贸易限制。

最后,绿色贸易壁垒在具体的实施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相关重要规定内容较为抽象和模糊,尤其是 WTO 框架下的相关规则往往只是规定了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可以实施贸易限制措施,但是对于具体的使用条件并没有加以明确。这就导致一些国家会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而实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措施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在发生贸易上的纠纷时,往往可以从相关国际法律规则中寻找到合法的依据。

因而,绿色贸易壁垒既具有合法与正当的一面,对国际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歧视、隐蔽和被滥用的显著特点,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产生消极的影响。它所具有的双重效应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特殊本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努力抑制其消极的一面,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主要依赖于对外出口贸易的拉动,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通常是环境措施和标准实行都比较严格的国家,因而绿色贸易壁垒使

[12]得我国出口产品得数量受到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及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在工业生产中的高污染、高耗能问题还比较严重,技术水平还远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还将在一段时间内依赖于环境 和资源的消耗。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依靠对外出口生存的中小企业实施的是相对较低的环境标准。但是由于进口国相对较高的环境标准,大量出口企业只能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环节增加环境保护的检验检疫、认证鉴定等手续,从而将一些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内在化到产品成本中,这样企业就会丧失原有的价格优势,降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格局和增长速度产生较大影响。环境措施将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影响,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将被逐步淘汰,而环境友好产品将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技术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占据出口优势的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难以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环境标准,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数量;反倒是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生产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产品,大量出口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绿色贸易壁垒仍然是影

[13]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再次,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进入他国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我国较低的环境技术标准,来自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造成较大影响。他们通常通过环境技术标准、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环境检验检疫等手段,给我国占据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玩具、农产品和食品等产品设置进入障碍。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在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提高的动力,促使我国相关产业能够积极进行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环境标准,实现清洁生产,以此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次,具有环境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最后,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一些企业的环保技术得到改善,其产品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更利于进入他国市场。

五、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环境贸易立法,健全环境贸易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在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以现行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为基础,将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体现其中,对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贸易应加以鼓励和支持,对损害环境的贸易行为予以限制和禁止。我国应对关税进行绿化用以保护环境。通过参照国际标准和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发展实际,对于进口以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设备、产品在现有的税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于进口林木、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应当降低税率;而对于进口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解决的生产设备、产品应当逐步降低甚至取消关税。而在出口税方面,主要应该对资源性产品提高出口关税,以保护国内资源。

其次,制定并完善单行的环境贸易法律法规。我国应在现有环境贸易基本法律之下,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立法经验,采用综合立法与单项立法相结合[14]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标志法规、绿色包装法规等制度。

再次,要实现我国环境贸易制度与 WTO 及多边环境协定相关条款的协调。我国要根据应履行的国际条约义务,对不适应当今国际通行规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制度进行修订;要通过制定、修改和完善环境贸易制度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完整的囊括从 生产管理到监督检查、评估认证、奖励惩罚的一整套机制,既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双赢,又实现我国与世界的充分接轨。

(二)建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协调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首先,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协调机制。由于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在法规政策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有必要在国际贸易主管机构与环境保护主管机

[15]构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以便能够经常进行沟通和磋商。我国可以参照美国的 301 委员会,建立一个以商务部和环保部为主导,包括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商检局和海关总署的绿色贸易壁垒协调委员会,来专门处理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所有事务。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中的作用,当企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时,行业协会应尽快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通过采取一系列步骤措施,维护企业的利益。

其次,通过绿色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建立预警机制。我国应该尽快着手建立有关绿色贸易

[16]壁垒的数据库和信息中心,通过对及时收集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伙伴最新的技术标准及相关协议分析研究后,对于别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可能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应该及时通知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采取应对措施,是我国更为主动地维护国家对外贸易利益。

(三)加强对环境贸易措施的研究和 WTO 规则复合人才的培养

首先,加深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贸易与环境问题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问题,只有理顺二者的关系,才能有合适的对策和办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方法单一,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都没有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注重对 WTO 体制下环境贸易条款和相关案例的研究。无论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金枪鱼案,还是美国与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国之间的海龟/海虾案,从专家组及上诉机构的裁决结果来看,都说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正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作用。因而加强对 WTO 体制下环境例外条款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 WTO 争端解决机制发展的新动向,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指导。

再次,努力培养熟悉 WTO 相关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应采取措施,一方面应对课程进行调整,用以快速的培养具有国际贸易,环境保护及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可以定期选派一定数额的优秀人员出国进行学习和培训,及时有效地掌握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

(四)广泛参与 WTO 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谈判

首先,以 WTO 框架下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反对打着环境保护之名来进行贸易保护的行

[16]为,发达国家由于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因而希望在 WTO框架下全面引入环境问题,并希望发展中国家能够以发达国家为标准。如果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那么应该在充分遵守 WTO 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的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如果是以贸易保护为目的,应坚决抵制。

其次,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统一谈判立场。在 WTO 谈判中,力量的多寡往往决 6 定了谈判的结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多哈回合谈判一个新的议题,环境与贸易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抵制发达国家提出的不合理条款,发对发达国家利用环保的名义进行贸易保护,使 WTO 相关规则在实现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

结 论

绿色贸易壁垒从他诞生之日,就与当今贸易自由化的世界经济格格不入。它们之间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一个利益平衡问题。绿色贸易壁垒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充分体现和要求。绿色贸易壁垒势必会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长期存在。对绿色贸易壁垒持反对观点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滥用绿色贸易壁垒以排斥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从而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不合理损害。因此,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并不必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绝对的消极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促使国家制定相关法律,促使相关企业加大环保的投入。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拉动,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生产领域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不能够无端的抵制和反对,而应善于利用他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徐淑萍.《贸易与环境的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1月第 1 版。

[2]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 朱晓勤.《WTO 与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4 期,第 83 页。

[4] 郑玉琳.《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6 页第 1 版。

[5] Tomas Anderson、Carl Folkei、Stefan Nystorm 著,黄晶、周乃君、陆永琪译.《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6] 王金南、夏友富、罗宏、葛察忠.《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1 月第 1 版。

[7] 那力、何志鹏.《WTO 与环境保护》.[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8] 叶汝求.《环境与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9] 蔡守秋.《论当代环境资源法中的经济手段》.[J].法学评论,2011 年第 6 期。

[10] 赵细康.《论贸易、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1 年第1 期。

[11] 吕忠梅《环境权力与环境权利的重构——论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J].法律科学,2000 年第 5 期。

[12] 张忠民.《论绿色壁垒的正当性》.[J].环境资源法论丛(第三卷),第 294 页。

[13] 宋伟卫.《法律经济学视角的犯罪心理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14] 秦天宝《国际环境法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解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 年 12 月。

[15] 蔡捷.《绿色壁垒与我国的对外贸易》.[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2 期,第 33 页。

[16] 曼昆著[美]、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上册).[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年版。

第五篇: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探析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探析

当前,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与特点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实行环境构想制度,以及保证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一般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虚假性。绿色贸易壁垒一般都打着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幌子,貌似合理,实则是为限制进口、不合理地制造贸易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标准,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甚至提出远高于国内标准的标准,搞双重标准,这更加剧了不平衡性。

(3)隐蔽性。种种绿色贸易壁垒借环境保护之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核武器”。

(4)广泛性。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他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涉及面就更大、更深。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国际社会组织颁布了很多保护性公约,保护的内容涉及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人类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从固体到液体,从液体到大气。这些都有绿色贸易壁垒“幽灵”的出现。

(5)坚固性。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人们把高消费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心理,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入为主,制造进口产品的消费障碍,具有坚固的限制进口的壁垒作用。

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于国际协议、法规、技术、公约、制度所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其环境保护措施。

1.国际贸易协议中有关环境的条款

GATT、WTO以及相关贸易协议中的环境条款本身并非绿色贸易壁垒,但其中一些条款相对模糊的界定的确使某些发达国家为树立绿色贸易壁垒找到了借口,而当因此发生贸易纠纷时,进口国也容易从GATT或WTO有关自由贸易原则中寻求法律上的支持,因此,逐步完善这些环境条款是国际贸易协议应该努力的方向。

2.国际环境公约 国际环境公约一般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国际环境问题,如热带雨林、生物物种、大气变化等提出的。目前,我国已加入21项国际性环境公约,主要包括:国际保护鲸类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哥本哈根修订案)、控制有害废物越境的巴塞尔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木材协议等。国际环境公约乃是多国协商的结果,是基于国际原则的环境规定,它确立了公认的绿色条例,有效地阻止了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它作为绿化国际贸易的特别规定,本质上不是绿色贸易壁垒。

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条款规定是基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利益,因此必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因而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另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履约能力的差异,某些公约的实行往往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如蒙特利尔公约限制、禁用的消耗臭氧层化学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基本化学品种,从而影响到上万种化学原料和制成品的生产和使用。尽管公约对发展中国家的禁用期限宽限了十几年,但发达国家的先期运行成为了事实上的绿色贸易壁垒。

3.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为保护环境、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工业企业、商业、政府、非盈利团体和其他用户而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帮助企业自觉地实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ISO14000系列标准由100个标准号组成,其中01~09为环境管理体系;10~19为环境审核指南;20~29为环境标志;30~39为环境行为评价;40~49为生命周期评估;50~59为定义和术语;60为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61~100为备用号。

ISO14000本身不是新的绿色贸易壁垒,而是为消除贸易壁垒制定的一套国际标准。只是由于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过高的环境标准,甚至高于本国标准的双重标准,才形成了对出口国的绿色壁垒。

4.环境标志制度(Environment Label)

环境标志制度又称绿色标志制度(Green

Label)或生态标志制度(Eco-Label),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商颁发的,证明其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的一种特定标志。标志获得者可把标志印在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它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到回到利用和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少。绿色标志制度发展很快,现在已有30多个发达国家、2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出绿色标志制度,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美国的UL和“绿十字”、加拿大的“ECP”标志、法国的“NF环境”、欧盟的“CE”和“FV”、印度的“生态标志”、新加坡的“绿色标志”等。

环境标志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超越了以往的末端治理模式,强调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的无害化或低售化,备受公众欢迎。在环境意识较高的发达国家,50%以上的消费者会自觉选择绿色产品,因而取得绿色环境标志,也就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有些国家便借此大行贸易保护行为,严格限制非环境标志产品进口。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其环境标志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致,对产品的评价方法也有差异,加之对外国产品的歧视态度;发展中国家往往很难获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认证,即使有幸获得,代价往往也太大,最终总会影响其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比如:(1)一些国家规定,凡无环境标志的产品在进口时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从而为本国市场罩上了一张保护网;(2)有些国家对他国企业在申请环境标志的程序上或增加手续或故意刁难,例如在工厂和产品的检查方面更频繁,要求更苛刻;(3)在制定环境标准时,完全考虑本国企业的情况,特别是通过修改要求,使外国企业更困难和耗资更多来满足此种标准,从而有利于本国企业;(4)在选择环境标志的产品类别时,选择国内企业生产的,而其他国家不生产或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使环境标志产品限于本国产品。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协议中的环境条款、IS014000、国际环境公约、环境标志制度等绿色贸易规范条件本身并不是绿色贸易壁垒,利用这些规范条件派生出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以此为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下载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WTO贸易与环境议题及“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保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

    可持续贸易与环境保护的中国法律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可持续贸易与环境保护的中国法律与实践 作者:周忠海 卢凤英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4期 [摘 要]当代国际贸易应当是可持续贸......

    浅析国内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浅析国内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杨其标 摘要:我国的外贸出口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挑战。绿色贸易壁垒就是新型......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蒋琴儿曹艳春 所谓“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增强,我国机电产品也更多地走出国门。受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等原因的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 【案例1】随着国际环境公约的频繁出台和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

    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推荐5篇]

    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重视,而且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