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教育质量观
摘要:美国是较早重视开展环境教育的国家,近年来,在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进程中,环境教育本身被视为一种重要策略,“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模式(EIC模式)应运而生。这一集跨学科教学、学生中心、问题解决等特征为一体的EIC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塑造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并有利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对美国EIC模式的特征及实践成效的描述和分析,将会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环境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EIC模式;环境教育;基础教育质量;美国
近年来,美国在几十年环境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一种“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模式(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ing Context,EIC)。该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策略,试图促进学生理解周围世界、锻炼系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实现所有学生最大潜力的发展。因而EIC模式已超越了环境教育领域,它不仅是发展学习者环境素质的良好途径,更是美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已成为当前美国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探索学校整体改革的基础。
一、EIC模式提出及发展的背景
美国自1970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环境教育法案以来,其环境教育开始沿着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有序发展。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发现环境教育并未很好地融入教育体系的主流,环境教育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当今大部分美国成年人仍然缺少基本的环境素养,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环境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体系的补充,没有与核心课程联系起来,常常只在课外时间开展,因而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并没有对环境教育充分重视,大部分教师每学年只有几十个小时用于进行有关环境教育的一些教学活动。
随着美国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标准化测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环境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是继续徘徊在核心课程的边缘,还是努力成为整合各学科的调节器从而融入教育的主流?如果不能与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联,环境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而失去存在的基础。要真正融入正规的教育体系,环境教育必须发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正如北美环境教育联盟(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NAAEE)所认为的,“如果环境教育者使用教育的语言,在教育体系内发挥作用,并且探讨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那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将意识到环境教育的用处,把它视为高质量教育的综合主题并更多地融合进他们的课程之中”。[1]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环境教育在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方面的意义。1998年,由来自12个州的代表组成的州教育与环境圆桌会议(State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Roundtable,SEER)在其发表的题为《缩小成绩的鸿沟: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这一概念(下文称EIC)。该报告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学生环境素养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是同步实现的,通过EIC模式的教学实践可以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2](1-10)此后,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会(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ndation,NEETF)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环境为基础的教育:创建高水平的学校和学生》的报告,支持并发展了州教育与环境圆桌会议的思想,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以环境为基础的教育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作为一个“有前景的教育实践……EIC对全面的教育改革和改善对差生的教育都十分有用”。[3](5)在国家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ECS)的认可与支持下,许多州都要求学校选择使用EIC模式来改善本校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此外,1999年的民意调查发现,将近96%的美国家长支持在学校中开展环境学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参与到环境教育项目中来。社会的高支持率为以环境为基础的学习融入基础教育的主流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EIC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最好方法是把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而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的环境教育则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EIC模式希望在塑造学习者的基本环境素养的同时,通过利用经整合过的环境作为教育和学习资源来提高美国儿童的学业成绩。该模式与早期环境教育中的自然学习、实地探究等思想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EIC模式并不仅仅关注环境教育的内容,而是更加强调环境教育的价值与功效。简而言之,EIC是以学校周围及社区的环境为教育资源,教师和管理者运用经实践检验的最好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使他们在其中建构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环境素养与学业成绩同步提高。由于每一所学校所拥有的环境和社区资源、执行方法、领导策略和支持机制有所不同,因此EIC并没有提供统一的实施模式,而是由各学校根据环境圆桌会议界定的模式特点,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环境教育项目。下面就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EIC模式的基本特点。
案例1[3](21):
北卡罗来纳州的艾萨克·迪克逊(Isaac Dickson)小学自1998年以来开展了一些环境计划。在“科学俱乐部”中,每周的一个下午,一位由美国学习和服务组织资助的花园协调员与学生一起学习具体的环境概念。例如,学生在读到一篇关于生命循环以及物质如何重新被回收到土壤中的文章后,他们会收集一些可回收的物质或课堂上用过的废料,然后把它们制成堆肥用于花园之中。每一个计划都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例如学生讨论或写出自己为学校或社区提供了什么服务等。在“重新建设自然小径”的计划中,美国森林服务、自然资源部等组织协同师生一同重建学校被废弃的自然小径。教师和学生可以用自然小径计划和建设学习生物栖息地的场地。此外,学校还将这条自然小径发展成为一片可为附近居民使用的自然保护区。
案例2[3](33-34):
肯塔基州的汤普金斯维勒(Tompkinsville)小学地处农村地区,自1995年起,一些教师和社区成员共同建造了小路、瞭望站和圆形剧场,并开辟了一片花果园作为学校的户外教室。在有关组织的资助下,在邻近果园处还建立了一处保护区。“教师尽量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合作学习”,校长斯蒂文说,“实际上,高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工作并教授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的生存依赖于土地。我们的学生应该探讨伐木业对经济的影响并考虑其利弊,因此应该参观当地的伐木厂”。有时家长也会来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关于树的内容。学生将学习树的种类以及树对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学习本地区树的发展史,如何分辨不同的树种及从互联网上收集研究信息。
案例3[4]:
得克萨斯州吉利兰(Gililland)小学的“林间计划”(prairie project)已经在过去的11年中建立了自己的户外教室。学生通过恢复原有的林地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搭建了一个温室来种植本地的草本植物。许多学生已经自我成长为生物区域的社会和生态历史专家,他们种植树木和草场,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出版了关于草本花的图文并茂的研究作品。学生还以班级的形式学习当地传统的用草编制棉被的技艺。学生们还帮助学校向有关部门和组织申请经济资助,以支持学习计划的开展,并最终在2000年获得服务性学习基金会的1万美元环境教育项目资助。“林间计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学、历史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一些教师也摒弃课本,共同开发基于计划的整合课程,标准化测试的成绩也随之得到提高。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归纳出EIC模式的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跨学科的整合教学。EIC模式打破了传统分科学习的界限,往往以跨学科、跨年级的方式开展教学。学校的EIC教育者着重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综合理解,协调他们在学科领域的学习活动,同时充分考虑国家和州的多学科内容标准,联系自然和社会科学、艺术、数学、经济学、人类学、健康和其他学科的内容与方法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并解决复杂的问题。
2.合作指导教学。教师、家长、社区成员和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及社区成员的作用,学生以社区、商业机构、大学和环境资源机构的专家作为指导者和获取信息的来源。此外,各学科教师之间建立起了积极的教学合作伙伴关系,分担教学责任。
3.以问题或计划为基础的服务性学习。通过对社区的问题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经验和将知识技能应用到当地环境中的机会,探讨自然环境与多元文化、经济、政治的相互作用等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反思所从事的服务性学习,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伴、家长及社区成员交流;创设一个跨年级的连续的学习,允许学生长期开展有利于社区的研究与服务性学习计划。
4.学习者中心的建构主义方法。学生在以环境为基础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帮助确定具体的学习目的与目标、开展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建构对问题的独特观点;教师则应该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多元智力和文化背景,确保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这一特征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5.以当地的自然和社区环境作为教学、学习及服务的背景。教育者在常规工作中利用当地社区环境(自然的或人工的)作为实施EIC模式的教育资源,并且把它作为以学业内容标准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户外的实地学习中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积极完成计划和作业。EIC模式中的教育资源应该包括以下几种:已开发的校园领域,包括操场等;未开发的学校领地,如田野和林地;户外学习场所,包括自然生物栖息地和社区环境等。
6.合作的和独立的学习。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开展计划和调查,帮助学生发展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学习小组应该由不同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
州教育与环境圆桌会议认为,EIC模式并不是供所有学校直接采用的标准蓝图,它的确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应当根据特殊需要和学校及社区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此外,该模式还要求创建当地的反映社区文化、政治、经济多样性的咨询委员会,独立于学校之外,在环境教育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中起领导作用。合作指导和团队教学是EIC模式的基础,如果参加EIC模式的学校不具备这种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必须调整课程结构的教学人员,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也会帮助他们进行培训以便于教师能够从事合作教学。基于问题和计划的服务性学习是EIC模式的主要载体,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学习探究计划,并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学习者在EIC模式中处于中心地位,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辅导计划、实习和服务性学习的机会。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帮助学校定期做执行情况的报告,与教师一起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
三、EIC模式的教育成效及反思
自1983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的报告问世以来,美国人在震惊于各种国内教育危机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更为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2000年美国教育目标法》也强调,要使美国学生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成绩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为此,美国教育界进行了多种有益探索,期望能够找到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在各种探索中,人们发现,EIC模式具有多种教育功效。许多研究也证明了EIC模式在实现学校改革目标、培养积极主动的学生、准备21世纪的人才中有广阔的前景。除了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之外,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会、北美环境教育联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环保署等组织和机构都十分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与功效,并积极从事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一些教育实践者也纷纷表示,EIC项目有效地帮助了他们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这样认为,“当我在教室里教孩子们类似于测量这样的数学技能时,他们总会忘记并且不知如何使用。但是当学生有机会在学校的自然小径中加以实践时,他们不仅学得更好而且也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些技能”。[2](5)目前,美国中小学普遍认为,EIC模式在提高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质量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它作为美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意识。经过各级学校的实践及相关组织的研究,EIC模式已显现出以下教育成效。
第一,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是EIC模式的初衷之一,也是它最大的教育效果。1998年州教育与环境圆桌会议的报告指出,EIC模式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的成绩方面具有明显效果:77%的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成绩提高,93%的学生在语言艺术例如阅读方面有所改善,92%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100%的学生的科学学习获得进步。[2](5)此后的一系列后续研究都支持1998年的报告结果,来自美国各州的学校案例表明,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以环境为基础的教育提高了各学科特别是跨学科课程的学业成绩。强调多学科的内容标准是EIC模式的特点之一,1999年北美环境教育联盟发表了《卓越的环境教育:幼儿园到12年级学习指导大纲》,将艺术、科学、公民和政府、经济学、语言艺术、地理、历史、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学科的国家标准与环境教育相联系,该大纲被许多学校采纳,成为实践EIC模式的权威指导。此外,一些州也努力编写与其他学科标准关联的框架大纲。
第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EIC项目的学生通常是热情的、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实际事件和问题来整合课程是非常自然的方式。教师和管理者一致认为学生喜欢通过实际环境来学习,这将进一步刺激对各学科的学习。正如一位教师所言,“传统的课堂探究方法曾经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但最终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我喋喋不休讲述事实的情况下精神萎靡……令我感到幸运的是,现在我已经使用了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教学生。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走出传统的课堂背景。当我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直观地感觉到这是使学生重新活跃起来所能做的事情。”[5]
第三,有利于终身学习各项能力的发展。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会的研究发现,EIC模式中的学生能够“做科学”而不仅仅是“学科学”,此外,他们联系已知与未知背景以及将知识从已知背景迁移到未知背景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同样,北美环境教育联盟在《使用环境为基础的教育来促进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的报告中也分析了以环境为基础的教育在帮助人们成为终生学习者和领导者方面的效能。报告指出,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指获得测验的高分,还应该使学生具备“提高的学习动机、终身学习的技能、职业准备、尊重的态度与责任感”。[6](1)除了传统学科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以外,EIC的学生还获得了丰富的追加教育成果,包括全面理解真实世界、创新的高级思维技能以及问题解决技能、了解社会多元性等。
第四,能够改进“问题”学校的质量,促进差生的进步。EIC模式似乎比一些较传统的方法更能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华盛顿市的克雷玛(Kramer)中学是一所众所周知的“问题”学校,成绩低下且纪律混乱。当时家长和教师都很怀疑即便是在环境中学习也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在校长的努力和社区的帮助下,EIC模式最终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纪律问题有所减少。[6](5)其他学校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许多研究也表明,使用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能够有效解决纪律问题和缺席问题。教育实践者们认为,以前的问题学生在环境中实践学习能够“发现自我”。此外,美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儿童包括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都获得最大潜能的发展。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再次强调了学校应该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成绩。EIC不仅容纳了那些被认为甚至读不完高中的学生,而且扩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肯塔基州环境教育委员会执行主任简·埃勒(Jane Eller)通过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我去西南部一所高中参观,学生带着我游历了整个学校和环境教育项目,他们为我解释其中潜在的科学概念,并且为自己所知道的感到自豪和雀跃。他们讲的是如此的清楚明白,尽管我被提前告知其中有一些学生来自天才班,而另一些来自特殊教育班,但是我却不能将他们分辨出来。”[3](34)
第五,确保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融入教育体系的主流。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通过研究对比发现,环境知识和技能丰富的人更能采取积极的环境行动。EIC不仅是环境教育的一个具体策略,而且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各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活动的主要载体。环境的教育价值和功效是激励教师在常规工作中实施EIC模式的主要因素,这也引起越来越多教育者和中小学校实践者的兴趣,为环境教育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实施并最终融入教育的主流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当然,即使在素有活动课程传统和环境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美国,EIC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首先,EIC模式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条件,环境教育组织和基金会、大学、社区等单位则需要为中小学开展EIC模式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其次,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尽管许多教师理解“以环境为学习的整合背景”的有效性,但他们却不能充分利用。这涉及教师的在职培训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一所教育学院能够让新教师获得把孩子们带到教室之外、把课程融合到真实的环境背景之中或是让学生在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教学策略。此外,EIC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户外教育场所的开发,这就需要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土地所有者们,让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土地转化为经验学习的教育资源。虽然公园、海洋保护地、自然中心以及其他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被利用为教育资源,但是它们还有待于进一步从教育的特性来开发才能真正成为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EIC模式的深入发展将引发美国教育领域包括社会各界的整体变革。
美国EIC模式的成功及推广表明,借助环境来进行整体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环境素质的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合作等,这些都对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模式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美国EIC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不仅为我国学校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实施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提供了有效思路,同时,也为我国正在进行中的环境教育实践和绿色学校创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Jack Chi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R].California:The Gordon Moore Foundation,2001.4.[2]Gerald A Lieberman,Linda L Hoody.Closing the Achievment Gap: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ing Context[M].California:Science Wizards,1998.[3]Joanne Lozar Glenn.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Creating High performance Schools and Students[R].Washington,DC.: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ndation,2000.[4]Cristy Lytal & Marian Norri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promising progress and Resource.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partnership,2002.9.[5]Tony Angell.Giving Credibility to a Tradition: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ed Context for Learning[J].Cleaning 102,1998,(9/10):40—41.[6]Joanne Lozar Glenn.Using 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 to Advance Learning Skills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NAAEE & NEETF,2001.
第二篇: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我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几点看法
----裕安区罗集乡松岗学校 臧华章 摘 要: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了依法治校,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 质量 看法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大计。因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多少教师都不惜余力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求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神方”。通过三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与思索探求,我终于找到了一些可行之法,下面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首先,教育教学质量分育人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育人的质量首当其冲,比教学的质量更重要,更有价值。学生最看重,最思念老师给予其在做人方面的影响与栽培,尤其在他们成长中给予的引导和关怀,毕竟他们年龄尚小、经历还算浅薄,涉世不深。一个重要的引导往往决定了其一生,特别是老师在思想上的影响与干预,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日后发展的好与坏就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发展、从这里发生。往往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包括老师的做人做事、甚至老师的说话语气
都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师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一个老师教会了学生学习比学到了什么更重要,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我们把握了这些思想,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就能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高级的教学是在教思想、教方法;低级的教学是在教知识、教作业。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要素很多,例如:教学思想对提高学习成绩的影响,教学情感对提高学习质量的影响、教学管理对提高学习质量的影响等。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育人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质量提升对学生的影响
强化学生竞争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规范学生的求学行为,强化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提高教育素质为核心,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视度。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多事之秋,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梳理与指导则往往会使其困惑,无法安心学习。因此,教师了解学生的状况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想让学生安心学习,要想让学生听信自己,特别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他们的“知心姐姐”,为其排忧解难,让学生走出困惑的池沼,让其一身轻松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不能排除学生心中的困惑,那么即使你用强硬的手段逼着他学也只不过是“管得住人管不住心”,其至造成
师生矛盾,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使教与学和谐,就必须做到这点,也只有做到这点,才有望提高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什么样的故事最精彩?什么样的故事最吸引人?
我想你一定知道答案:情节生动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我们何不换位思考:学生最喜欢上什么样的课呢?由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上课生动、有趣应该是教师追求的境界,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较关键的一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激发学习兴趣,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课堂导入激趣
课堂导入十分重要,它关系着你这堂课能否被学生接受,也关系到你这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好的课堂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可采用讲故事、讲时事、讲感受、提问思考、欣赏音乐、欣赏图片、观看影碟、放幻灯片等方式导入,激发其学习兴趣。记得我在上九年级化学序言课时,出示了许多色彩艳丽、生动有趣的幻灯片给学生看时,学生都瞪着眼专注地欣赏每一幅画,脸上挂着惊喜的表情,带的求知的欲望……结果,那天的课上得非常轻松,学生都纷纷站起来发言。
2、上课形式灵活多变
现在,以课堂为主的单一教学形式,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层次知识的需求,再加上课堂所授内容的有限,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多变地把课内、外课堂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如:上课时,除了课堂教学,还可采取课外教学。如课外活动课、实验课、亲身实践操作课、观赏课、观摩课,等等,能想出几种就尽量想、尽量做,目的就是让课堂形式多姿多彩。
3、对学生多激励少批斥
“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是不可否认事实,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些鼓励少些指责。你的鼓励说不定能让一个不自信的学生变得自信,让一个不成器的学生成器,让一个坏学生成为好学生。因此,想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用用你的“掌声”与“鲜花”吧。
有个例子,让我感触颇深。一个家长,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教师告诉他:“你儿子表现很差。”家长回去后就对儿子说:“老师认为你克服了很多毛病,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结果,儿子改掉了调皮捣蛋的毛病。第二次参加家长会,老师说:“你儿子成绩中等,考高中无望。”家长回去对儿子说:“老师说你通过努力一定能考上高中。”结果,儿子通过努力得了全班第一名。第三次家长会,老师说:“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无望。”家长回来对儿子说:“老师说你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结果,儿子以全校最高分考取了重点高中。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激励的神奇功效:它使一个问题学
生变为令人瞩目的人才。因此,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激励与鼓励,这不仅可以给学生无穷的精神动力,还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二)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三)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四)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
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五)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四、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一)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五、依法治校
我们都在说依法治校,殊不知法治还有人治之说,人治就是突出国家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去规范人的秩序,和德治相提并论。法治有它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而人治主要是人治和德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讲究自律、自省的高度素质体现。当“依法治校”这一口号
提出时,曾模糊的认为法律化管理的学校是理想的学校。其实法律是规定了人行为的最低底线,也就是说做人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违法。许多法无明文规定的事是可以做的,但到底应不应该去做呢?这是考量的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作为一位教师,应该是守法的表率,道德的楷模!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该用法律和道德两把尺子来衡量,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我们要依法治校,更应以德治校,创造和谐的校园。
总之,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了依法治校。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篇:美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具
美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具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审美品位、创造能力等艺术核心素养公民的任务,艺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提升美术教育的推动力。通过监测掌握学生美术学业表现,指导各省市地区分析自身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艺术教育的改革以及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上,是艺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最终目的。
国际视觉艺术监测现状
国际上,实施艺术测评中起步较早、经验丰富的尤以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为首。美国教育进展评估项目(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中的艺术监测分为反应、表演、创造三个维度,其中视觉艺术只测反应与创造两个维度。反应即个体对艺术作品的回应,包含了感知、分析、阐释、评价等;创造是指通过原创艺术作品,表达个人独特观点、情绪与情感。NAEP历年的视觉艺术监测均由选择题和建构题组成,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独立思考且运用自身创造力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是评估的重点。新西兰教育监测项目中的视觉艺术监测,强调课程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以“艺术创作”和“艺术反应”两个维度为监测框架,分别测查了学生建构艺术观点、运用艺术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根据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解释的能力以及对艺术背景的了解程度等。以2007 年创作任务测试为例,通过观察几维鸟的模型,要求学生将几维鸟的形态、特点描绘下来。在15 分钟内,一位老师指导四名学生完成几维鸟铅笔画,过程中老师会适当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绘画创作细节和用时等,之后对学生作品进行分维度、分等级评分。美国NAEP和新西兰NEMP的视觉艺术监测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艺术教育质量状况,成为本国研究、改进艺术教育的重要依据。
2015年4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正式启动,共监测六个学科,三年一轮,每年两个学科,艺术与数学、体育、语文、科学、品德一起成为六大监测领域之一。2016 年5月,我国开展了首次面向全国四、八年级学生的艺术教育质量监测。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中艺术监测的要求以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命题专家团队反复论证设计,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业质量监测指标,包括美术基础能力、鉴赏能力、生活运用能力以及综合创作能力等方面,重点测查学生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民族艺术作品特点、中外艺术作品主题和情感的了解、理解等。为了保证抽样的代表性和覆盖率,此次监测从全国各省共抽取了325个样本区县,每个样本区县选取12所小学、8所初中,每所学校选取20名学生参加美术纸笔测试,5名学生参加表现性测试,最终近16万学生参加了此次美术学业质量监测。纸笔测试的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建构题,表现性测试的内容则是绘画创作。
监测工具研发原则
本次美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具的形成基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多版本教材,以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为考查点,同时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考虑地区美术教学差异,包括文化差异,在保证测试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力求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监测工具研发的具体原则如下:
1.依托课程标准,兼顾多版本教材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质量的监测,《艺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是监测指标体系研制的直接依据。本次艺术监测指标体系主要考查学生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艺术常识、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兴趣爱好等,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发展状况以及学校艺术教育的状况。
在美术监测指标的确定上,为了保证监测的公平性,四、八年级工具设计与开发力求排除教材版本不同、教学环境差异等带来的影响。为了准确归纳出四、八年级可测内容,专家团队对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八个版本的美术教材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即在录入好的教材库中找出各版本教材中的交集知识点及经典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由高到低排列,形成四、八年级的可测知识点及参考作品库。命题团队参照课标要求,依据测试指标及题量分布的命题蓝图研制测试题目。在进一步修题中,对照可测知识点及作品库,删除超纲、不典型的题目和素材,补充契合教材知识点的新题目,从而保证测试工具的公平性、专业性及科学性。
2.以能力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基础教育不是灌输式的输出教育,而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将美术基础知识内化继而发挥个人创造力的学科教育。此次美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以考查学生能力为导向,着重考查学生美术知识的生活运用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意思维,关注美术核心素养,突出美术学科特点。
此次美术学科测试由纸笔测试和表现性测试两部分组成,纸笔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作品主题风格及情绪情感的辨析以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美术知识的能力。整个测试中识记性的常规考查方式较少,新颖灵活的情境式测试方式较多,比如题干会将问题预设在生活情景中,诸如服饰搭配、色彩应用、家居设计等,使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自身综合能力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此外,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建构题也有助于挖掘学生深层次的能力。学生根据题目给定的信息,凭借自身掌握的知识去阐述观点与见解,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表现性测试中,要求四年级学生根据所给图形进行添画,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构图、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的掌握,创意思维能力以及对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能力;八年级学生根据所给图形进行联想创绘,并根据所绘新图形进行海报创作,重点考查了学生图形设计、色彩表现、主题表达、创意思维等方面。总体来说,表现性任务设置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在已知条件下展开联想,集中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强调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尊重世界多元美术文化
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提倡民族文化发展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提倡对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文化使命感并以此弘扬民族精神。与此同时,对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的学习与尊重亦是美术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当今全球文化大背景下,基础教育中的传统美术更应该与世界接轨,积累借鉴多元美术文化以此促进本民族美术文化的发展。
美术监测工具的信效度
本次监测中,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民间手工艺的剪纸、泥塑,传统建筑的亭、台、楼、阁等各种传统艺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世界多元美术文化部分则着重考查学生对西方经典名家名作的辨别和理解,涉及内容多以各版本教材筛选出的高频次作品为主。测试题中也有将中外经典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的题目,考查方向主要是对中外经典作品造型基础、媒介材料、形式意味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监测工具形成后,考虑到全国的地区差异以及测试题的科学性,在全国正式测试前还进行了两轮预试,按照东、中、西地域分类,抽取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进行测试。进而根据学生的作答反应对测试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题依据难度、区分度等经典测量学指标分析题目的科学性,建构题与表现性任务则由专家组逐题评分,确定所评题目的评分标准及细则,并提供学生作答典型样例。通过多轮工具修订逐渐完善测试工具。全国监测显示,美术监测工具信效度良好,保证了测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当然艺术监测毕竟刚刚起步,过程当中还需要不断地去研究、改进,实现监测体系与测试工具的创新,这需要艺术监测工作者以及艺术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李燕芳、陈福美、肖菱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李红菊、甄巍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
第四篇: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创新
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创新
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今,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及其对革新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使得教育和社会各界对远程教育的质量及其保证体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切。首先,在教育史上,早期形态的远程教育即函授教育尽管不乏名师名校,但总体而言在质量方面地位较低、声誉较差,长期以来没能改变其处于教育家族中从后门就学的边缘地位,成为教育市场中的二手货。经过20世纪最后30年的努力,远程教育已经从教育家族中的灰姑娘和丑小鸭的身份成长发育成令人瞩目的有地位、有声誉的家庭成员。如今,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包括大批介入远程教育市场的盈利性网络公司)能否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它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它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本文重点探讨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创新。《“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估与认证国际比较研究”总结报告》(丁兴富,2004)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需要长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对远程教育质量观念的严峻挑战;同时,更需要长期进行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念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
教育质量的界定取决于教育设置的目标 从根本上说,教育质量的定义取决于教育设置的目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院校以其教育产出和服务满足教育目标的能力。教育院校的设置可以服务于多重目标。通常有三类目标最普遍:个人的、机构组织的和社会的。这三类目标紧密相关、同时又有显著差别。这里主要讨论院校远程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院校大多是政府建立的,主要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劳动力培训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于是,对于政府设置的公立远程教育院校而言,远程教育质量意味着远程教育院校以其教育产出和服务满足国家的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劳动力培训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的能力。传统校园院校和远程教育院校的设置在教育目标上有共性、也各有特点。两者的共性都是以其教育产出和服务满足国家的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劳动力培训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然而,在各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传统校园院校和远程教育院校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在教育对象、教育性质、教育宗旨、教育使命和教育模式上各有特点和侧重,在教育承诺和教育哲学上有不同的倾向和信仰。传统校园院校通常以年轻一代的职前教育为主,学生入学(指义务后教育)时通常要经过相当激烈的选择竞争,入学后通常在校园内全日制学习,学业结束时大多数学生能合格毕业;而远程教育院校通常以在职成人的职后教育和培训为主,对学习者实行机会均等的开放入学政策,强调服务于全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学习者可以在承担工作和家庭职责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类型的非学历远程教育并不注重考试和文凭,而远程学历教育则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就高等教育而言,传统校园大学主要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特别是那些重点的研究型大学,即使它们举办远程教育,也主要定位在研究生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而远程教育院校主要承担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任务,特别是面向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欠发达、传统校园大学相对较薄弱的地区和人群。就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而言,传统校园院校主要定位在正规学历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而远程教育院校在提供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承担着开展大量的、各种各类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和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使命。既然传统校园院校和远程教育院校有不完全相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使命,远程教育坚持在其教育宗旨、教育承诺和教育哲学上作出独 创和革新,于是,远程教育在质量观念上也必然会对传统教育提出革新和挑战。
远程教育在质量观念上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和挑战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远程教育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远程教育的创新的质量观念,并对传统教育的质量观念进行了挑战和冲击。
在本系列论文之三《论对远程教育质量观的挑战》中,曾经引证了丹尼尔概括的体现传统高等教育质量理念的4项准则。国际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已经成功地对以这4项准则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质量观提出了革新和挑战。
首先,关于建校历史或创办年代。确实,对传统院校而言,建校历史长和教育质量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就是例证。然而,世界各国不乏建校新且质量好的大学,如英国的约克(York)和沃维克(Warwick)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Waterloo)大学,质量相当拔尖而又并不古老。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可以作为国内的例证。即使在企业界也是如此,像美国的微软和雅虎、中国的海尔和联想都是年轻而有为的公司。在远程教育界,英国开放大学创建才过而立之年,已经跻身于英国大学质量前十位之列(在2003年英国媒体公布的英国大学排行榜上更是名列第五,超过了牛津大学)。至于因教育质量上乘受到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国际远程教育协会表彰的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中国香港公开大学和西班牙开发大学等,都是相当年轻的。
其次,关于高度排斥性、选择性的入学政策。远程教育的建校宗旨就是要破除高度排斥性、选择性的入学政策,转而实行开放性、平等的入学政策,尤其强调面向各类特殊人群和弱势人群,实现全民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的这一宗旨是与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原则、与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基本人权的信仰是一致的。远程教育的哲学信奉的是: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唯有人类的智力空间是无限的。应该使得所有人的智力空间都有机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对于当代人类社会,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是多元的。精英教育依然是需要的,各国依然需要一批精英人才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是,任何社会的人力资源构成是有结构的、有层次的,一个只有精英的社会是无法生存的。此外,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依然是稀缺的。中国的年轻一代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都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如同英国的年轻一代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都上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一样。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不排除精英教育的成分,但却是比单一注重精英教育先进和深刻得多的教育哲学思想和代表着未来的教育体制,而远程教育正是实现这种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重要挑战选择之一。
第三,关于教学中的人际交流。人际交流是教学的基本要素,这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识。远程教育正是在这个教育学的基点上进行了重大变革和创新,从而使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而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态。远程教育在这一基点上所作的变革和创新,并非是由于师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而放弃了人际交流,而是在人际交流的方式、渠道、手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从而开发、实现了更为丰富且有效的人际交流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
最后,关于拥有的教育资源。众所周知,在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社会转型期间,拥有巨大的物质资源已经不再是保证质量、赢得竞争优胜的保障了。20世纪末叶,世界上包括日本、瑞典等国家诞生了许多中小型高新技术公司成功的经验,而在亚洲则出现了“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和“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带头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骄人业绩。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朝阳产业,像上述美国的微软和雅虎、中国的联想和方正,都是依靠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而不是物质资源、财力的优势和人员队伍的庞大取胜的。
总之,传统教育的质量观念不再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灭的。对于有着自己特殊的教育目标、教育宗旨、教育承诺和教育哲学信仰的远程教育,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是必然的。
第五篇: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摘 要: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是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理由,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小知与大
知的分类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知识观;研究性学习
知识观是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用和掌握什么样知识的根本看法,不同的知识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观、课程观,如传统知识观重视陈述性知识,这便产生了接受性教学。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需要研究性学习,或者说,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这个的问题的思考对于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有重要的价值。
一、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所谓“客观性”,即指知识陈述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与事物本身的属性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来关系相符合;所谓“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所谓“中立性”,也称“价值中立”,即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等有关。在传统知识性质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观。
新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并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缺乏认识主体的认识兴趣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相关的条件,就不会有任何的认识对象。正是这种建立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的对知识的价值需要,以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有关的条件,使认识主体“选择”了认识对象,建构了认识对象。而认识活动也是以认识主体的“先有”、“先见”为基础的,这种“先在结构”决定和制约着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进行着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和取舍,它不可能是对纯粹实体的纯粹“复写”和“描述”。从来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主体,也从来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活动、认识产品和对认识产品的辩护,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不可分割。所以,新知识观认为“文化性”而非“客观性”才是所有知识的基本属性。缘此,没有哪一种人类知识的客观性是绝对、纯粹而不需要进一步质疑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对前人获得的种种知识进行新的审视、修正或抛弃,并发展出适合于自己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知识。
随着知识客观性的被证伪,与其密切相关的“可证实性”也成了问题。在经验的意义上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被“证实”,但是却可以被“证伪”。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科学实验能够拒绝或排斥任何的“反常”,而归纳推理的全称命题永远不能建立在个别观察事实的积累上,用来证明认识结果的“证据”也是被“制造”出来的和被理论“污染”过的,人们日常所看到的“符合”不是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相符合,而是与一定的文化中已经存在的认识规则或“知识游戏”的规则相符合。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也不存在任何的知识。
随着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的被解构以及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的被揭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①认识对象是主体和社会所建构的,自然反映出主体和社会的价值趣味与文化偏好;②不仅所有的感觉都接受着理论的指导,而且理性与文化及其包含的价值观念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③事实证明,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社会价值需要指引的,所有知识本身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的,所有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受着权力因素制约的。这一切都表明,所谓知识的“中立性”只是人们一厢情愿虚构出来的神话,知识本来就具有价值的特性。
在传统知识性质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支配下,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核心或最终目的也都归结于此、服务于此,学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也就限制在这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越雷池半步,至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都被看成是建立在课程知识的传递和掌握基础之上的,甚至被直接归结为对某种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新知识观则揭示了长期被现代知识观所掩盖的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在这种知识观下,为了形成知识,个体的学习方式就应发生一定的变化。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应该遭到摒弃的,研究性
学习是新知识观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必然选择。要获得具有文化性的知识,知识掌握的主体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把学生限制在课堂上,限定在教材上,他们得到的知识就缺乏鲜活的文化根基。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社会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必然富有文化性。研究性强调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它提倡在问题的调查研究中解决
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特点。知识的价值性是指个体对知识满足个体的一种属性,研究性学习是在使用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因此,由此所获得知识的价值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知识的建构性也需要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就是这么一种充满了探究意味的学习方式。
二、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与研究性学习
(一)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划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淮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它们的获取主要靠实践。这个分类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传统教学基本是教给学生“是什么”的知识与“为什么”的知识,而较为忽视后两种知识。这个分类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怎么做的知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要获得怎么做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亲身实践,而这正好是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之所在。这个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知识内容选择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二)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理由。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甚至就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不能以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等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但是,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二者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为前提,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从功能上而言,缄默知识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甚至是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显性知识的获得,给人们获得显性知识造成种种困难。在实践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使我们在面临各种复杂因素时克服信息不充分的缺陷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也可能使我们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给实践带来损失。
从类型上而言,不仅有缄默的“程序性知识”的存在,而且有缄默的“命题性知识”的存在;不仅存在着一些具体的缄默知识,而且存在着缄默的“认知模式”。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只是基于对显性知识的重视,而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大量缄默知识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结果只能是: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发地产生影响,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裂。这既使学生学到的显性知识不断地受到干扰甚至歪曲,又使学生认为“理论”(显性知识)与“实践”(建立在缄默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脱节;既不能使他们意识到“理智的力量”和知识的用途,又不能借助于显性知识修正自己的缄默知识,提高自己缄默认识的水平,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高分”说明他们掌握了很多的显性知识,“低能”说明他们在实践中与那些未受过教育或末受过同等教育的人一样,应用的仍是缄默知识和缄默力量。
缄默知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主要靠“经验”与“实践”。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这种可以使学生形成缄默知识的教学方式才成为目前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的缄默知识在外界的帮助或自己的努力下,可以从“缄默的”状态转变为“显性的”状态。这个“中间地带”,也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而形成的。
(三)私人知识和社会知识: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
我们把那些暂时停留在人脑中尚未实现物化的知识称之为“私人知识”,把那些已经实现了物化,可以通过百科全书、著作,以及通过无数劳动产品所能够体现的知识称之为“社会知识”。我们既要承认“社会知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私人知识”的地位。每一个人都能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知识,而这种知识是一个人极其宝贵的财富。任何社会知识都起源于私人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新的私人知识的产生又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知识为基础;私人知识表达出来就成为社会知识,社会知识经个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就又成为私人知识。私人知识和社会知识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转化。私人知识如果永远是私人知识,它就会失去知识本身应有的价值,只有在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才能体现出它促使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将私人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社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实践中,在个体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中私人知识才能转化成社会知识。我国传统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授受,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在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由教师灌注的私人知识很难变成一种社会知识。研究性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社会性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这本身就是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知识的一个过程。
(四)小知与大知: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小知”相比,“大知”的新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知”认为人类各种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现代人不应该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单学科天地里,做井底之蛙,而要在掌握一门专业的基础上,朝多学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现代科学、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第二,“大知”还表现在不仅重视科学知识本身,同时重视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思维方式、运用方法等,换句话说,后者也是“大知”所包括的内容。应该改变干巴巴的讲知识的、演绎推理的教学方式,代之以“活化”的知识——把知识的背景、过程、思维、方法等作为知识要素有机结合到知识讲授中去,使知识本身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的浅层部分,而且能把握其深层部分,特别是把握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第三,我们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创”而知。为此,我们的知识不能局限在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上,而且要把动态的意会知识包括在内,后者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中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知识,即“大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的一个主旨是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综合性知识。
三、几点结论性认识
知识性质观和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使我们对知识论的一系列问题有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打开了一片新奇的天地,为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论基础。这表现在:
第一,知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师、学生的角色和教育教学的任务,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观念上的坚冰,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显性知识、公共知识和“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并过多地强调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的一面,教师也就成为了显性知识、公共知识和“是什么”、“为什么”知识的高效的传递者和权威的阐释者,学生则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无知”的人,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空间。而知识观念的转变则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的知识和个体的知识,诸如“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经济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他们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让学生应用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得,获得在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其他知识,并生产和创造出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种类型的新知识。这种由知识观念的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为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知识观念的根本转变,使从事知识创新所需要的个体素质结构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探究和综合意识,必须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真诚合作、树立形象、协调关系,以及遵循和维护一定形态的知识或科学伦理的意识和能力。由于传统知识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教学所梦寐以求和津津乐道的就是为学生将来的知识创新打下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即掌握一定数量的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或技能(所谓“双基”)。以新知识观来看,这种追求是值得反思的。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和理解原有的知识尽管重要,但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和反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知识假设更为重要;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知识创新实践而言,交往、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一个头脑中装满了各种不可能质疑的观念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创造性的,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在对所谓的“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知识的怀疑、批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第三,知识观念转变带来的教育目的观念更新,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也必然会引起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变化,这就使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成为知识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如果知识真像传统知识观所认识的那样,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价值中立的”,因而是学生将来知识创新的“基础”,那么教师“填鸭”、学生被填也是完全正当、无可非议的。问题恰恰在于,学生将来从事知识创新的真正基础不是什么具体的确定的知识,而是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合作意识、综合意识等等。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的要点在于:
①大力提倡反思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大力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对话、交流与合作;
②提高教学活动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所谓“直接经验”)和“地方知识”,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以更加接近于真正的知识发现活动;
③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教师教材知识的社会性、猜测性、价值性,将被传统教学剥夺了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独特理解、质疑和批判的权利还给学生;
④帮助学生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⑤将教学评价从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综合和简单应用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实行旨在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教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倡导和实施,为上述要求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和最大的自由,使知识观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的变革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四,知识性质观由客观性向文化性、普遍性向境域性、中立性向价值性的转变,向我们提出了开发本土课程、加强人文课程、改造科学课程的任务,而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和着力点。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门自主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唤起学生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和文化认同,提高他们对源自西方的所谓普遍知识的批判意识和改造意识。研究性学习面向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人文知识对于避免个体和社会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保证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从而用一种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另外,研究性学习也对传统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革,它冲出了“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等现代知识观念的牢笼,向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达到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社会和人类关系广泛、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36—140.
(好范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