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
运行特点
2010年饶良镇中小企业共有200多家,其中模以上企业5家,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我镇经济总量的70%以上,吸引了
三、应对措施
1、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全县经济发展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比江浙沪粤等发达地区,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关键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和重视力度上的差距。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始终是发展的先导,思想解放一步,发展就向前一步;思想超前一步,发展就领先一步,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带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进步。为此,必须明确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理念,将其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影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才会逐步解决。这是治本的关键,也只有牢固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在社会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不能均等分配的情况下,不把公有和民营作为资源配置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孰可孰不可的标准。
2、在工作重点上,强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环境。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县中小企业展的热度不够、氛围不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发展的环境不优,政策的吸引力不强。环境和政策的好坏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优化发展环境,不仅体现在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杜绝三乱现象等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上、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上准确把握环境的内涵,从而构筑全方位的环境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社会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是企业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横向的流动方式,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只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政府的约
束,哪里适合生存发展就去哪里。在资源配置流动的过程中,资源的各个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者等)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舆论环境、经营环境和服务环境构成了环境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人人、事事、物物、时时皆环境。为此,我们应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思想,对照发达地区,找出我县在环境方面存在的种种差距,从各个层面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并抓好落实,避免实践中虚多实少、有口号无行动、有政策无落实等问题发生,真正下决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全力构造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平台。在政策和环境的制定与取向上,应突出把握好”放宽、保护、扶持、整合、创新”的工作方针,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真正做到思想放开、政策放宽、管理放手、服务放活,通过在”放”字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实现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
3、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以传统产业的整合、改造和创新为突破口,全力构筑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格局。蚕桑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传统的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雷同,恶性竞争,产业扩张力不强,形不成规模优势,严重制约发展。为此,要把创新传统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作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有计划地在全县选择一些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各产业中牵头组建一两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科技扶持,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使之成为传统产业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其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聚集功能和产业拉动能力强的优势,形成高端带动、中间跟进、底部抬高的良性发展趋势。
4、在发展载体上,加快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工业园区和市场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不仅是解决民营经济布局分散、单体运行、信息闭塞、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差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推进区域经济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改变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老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当前,制约全县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特色不鲜明,管理机制落后,优惠承诺不落实,影响了进园企业发展。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分层培育、循序渐进的思路,把园区建设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措施,突出抓好池河、古堰两个工业园的建设。在这方面,应注重产业特色,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园区功能;引进市场机制,推进园区的经营机制创新,按照现代化、规模化、特色化、外向化的要求,坚持环境建设和项目开发并重,使园区尽快成为我县的外资集中区、产业集聚区和经济高增长区。
第二篇:中小企业困难对策(土地方面)
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对策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总量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拉动经济、构造和谐、维护稳定的一驾马车。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分布散等“先天性”不足和长期受产业层次低下、人力资源匮乏、资金筹措困难等传统性因素特别是当前的土地瓶颈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众所周知,土地难题得不到有效破解,中小企业便不具备从空间上存在的可能。在当前地根紧缩的大背景下,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下面,本文仅围绕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建议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曲靖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现状及其特点
发展经济,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重大轻小的观念,缺乏以发展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待中小企业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从发展中小企业起步,民资外资一起上,二三产业连续上,初步建成了“星罗棋布、活力四射”的企业社会。曲靖市中小企业同样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近年来,曲靖市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专项用于支持自主创业。截至目前,曲靖市非公有制经济户数达到11万余户;从业人员近40万人,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曲靖市就业人数的75%;注册资金突破200亿元,占区域GDP比重达40%以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曲靖市中小企业在实践中有了新的跨越,在理论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曲靖地处西南边疆内陆地区,较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受经济发展继承性、地理环境地域性和人文理念传统性的影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局限性仍然较为明显,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规模小,御寒能力不强。以小企业居多,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很弱,一旦受到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或意外生产事故,企业很容易“感冒”,御寒能力较弱。
(二)层次低,技术含量不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产值不高,自我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强。
(三)人才乏,管理水平不高。实力有限,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走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人才尤为短缺,大多数为家族式管理,成长期短,规范化不足,管理相对落后。
(四)筹资难,发展后劲不足。投资渠道多为民间借贷,利息高,风险大,企业的资信等级不够,贷款担保难,“大银行”与“小企业”的矛盾普遍存在
二、曲靖中小企业用地现状
中小企业是链接城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纽带,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去较长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用地往往是在一种无规划、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直到本世纪初,由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土地储备制度的确立,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以集约用地为核心的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发展,城区土地得到高效利用;二是以大量圈占土地为代价的中小企业迅速扩张,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规划区以外的土地被浪费、闲置或破坏。笔者在工作当中,经调查研究,曲靖中小企业用地现状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租代征日益突出
以租赁的形式,擅自把农村的土地用于非农建设,这就是以租代征,也是近年来中小企业用地上凸现的一种违法形式。近年来,随着农地征转成本等相关费用的提高,一方面,业主受眼前利益驱使,以租代征往往广受青睐,另一方面,村集体为“赚点外快”,不惜占用耕地搭建出租厂房的“积极性”较高。以租代征非法占地建厂,在曲靖并非个案,从众多的厂房、仓库租赁广告中可窥一斑。以租代征,其实质是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在规划、计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逃避了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其结果必然会严重冲击土地管理基本制度,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土地尤其是农用地,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为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允许以租代征等非法占地行为。
(二)圈地现象时有发生
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个体企业或是集体企业,文化底蕴相对落后,集约用地、科学发展的意识淡薄,往往缺乏对国家土地政策的了解,在思想上始终渗透着“不圈白不圈,占了就占了”的错误想法,特别是农村集体自办实体,存在一种“自家土地,想咋用就咋用”的不良思想,圈地现象极为突出,造成相当一部分土地闲置或破坏。
(三)批占不一不容忽视 部分企业虽按一定程序进行用地报批,但囿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往往少批多占、批甲占乙、先占后批、批而不用,极大的扰乱了国土部门对土地市场的监管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曲靖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用地难题
笔者认为,无论从政策的层面,还是从现实的角度,中小企业在用地上的困难主要是“四大难”:
(一)报件门槛高,用地报批难
组织土地报件必须具备立项、环评、水保、林地等基础性支撑材料,立项难、环评难等困难是项目单位面临的普遍性困难,也是导致报件报不出而被省厅“关门在外”的主要原因。可见,前置条件欠缺,报件门槛高,将导致报件无法报出,或条件不具备,上报速度迟缓,大型企业国有建设用地如此,中小企业用地亦然。
(二)用地指标少,项目落地难
随着国家土地供应形势吃紧,在国家控制总量、地根紧缩的大背景下,用地保障难是当前全国范围内面临的一大难题。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总量控制,而不是按需分配,自上而下逐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在用地保障上只能保大放小,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就无法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用地,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亦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对新的矛盾体。
(三)后备资源缺,占补平衡难
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8亿亩耕地红线不得突破,在耕地保护上“闸门”紧锁。就我市而言,可开垦后备资源相对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新增耕地更难。现在国家提出在新增建设用地报批上实行占补平衡、占一补
一、先补后占,占补平衡是曲靖市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占补平衡不了,无法组织报件,中小企业用地只能付之东流。
(四)出让地价高,企业承受难
规模小、起点低、融资难是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胎病”,经济实力的不足成为中小企业在土地挂牌出让中成功摘牌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面对高额的国有土地挂牌出让价,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束手无策,无法支付土地价款,即使勉强支付了土地价款,后续的生产经营也因资金的短缺而深受影响。
四、科学保障曲靖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发展中的曲靖,应将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主攻工业、加快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全面营造中小企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浓厚氛围。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曲靖列为首批全国82家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之一。尽管云南省提出“中小企业在用地方面享受与其他企业同等的政策,适当扩大中小企业现行用地范围,并列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并在《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加快用地审批,对中小企业依法提交的用地申请和土地使用方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作出答复”,这些政策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用地上的倾斜,但土地政策之间的牵连性很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题,若仍停留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仍沿用以往的农地“征转批供”既定程序,受指标和占补平衡的制约,大多数结果只有一个:望“地”兴叹。值得思考、值得探索、值得实践。笔者认为,要有效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长期面临的土地难题,面对指标的严重不足,可以且只能靠创新驱动来解决,将理念、思维的创新作为破解中小企业用地难题的“引擎”,从整体上驱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谓之创新驱动。要通过创新达到驱动之目的,关键是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
(一)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压增量
在国家、省、市政策春风的吹拂下,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遍地开花”。在指标紧缺、可开垦后备资源不足的大环境下,内涵挖潜、盘活土地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径。不论是处于指导性地位的政府,还是处于主导型地位的企业,要积极探寻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充分盘活并利用存量土地、闲置土地进行项目建设。
1.全面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大对批而未用、用而不足、长期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坚决制止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及时纠正先上车后买票、先建设后补办的“先斩后奏”的“霸王用地”现象的抬头,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用地集约度。
2.积极推进农村迁村并点。通过拆小村、并大村,拆散村、建新村,整合利用农村存量土地资源。通过拆旧建新,节约的旧村建设用地,可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用于中小企业建设用地,也可复垦整理后用于规模化现代农业经营,将新增的耕地面积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或占补平衡。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即:村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经营向规模集中,中小企业向农村转移。同时,达到三个目的,即:用地压力得到缓解,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集体收入得到增加。有一点必须明确,新房建成后,旧房必须拆除,就全国范围而言,据统计,新房建成后,旧房没有拆除的比例高达40%。需要注意的是:迁村并点重在改造,而不是另起炉灶,在旧村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实现集约高效利用旧村土地,切忌“摊大饼”、“铺摊子”。
(二)化零为整,建设园区求集中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上的倾斜,把加快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两化”联动,共同发展,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结合中小企业实际,适当降低园区准入门槛,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进不去”的问题,确保中小企业顺利进驻园区创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同时,再辅之以立项上的配合,对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解决民生问题重要的中小企业项目,尽可能争取省级以上立项,尽量争取省以上统筹用地指标,缓解园区“容量不够”的压力。
(三)勇创新路,拓展空间强保障
面对强大的用地保障压力,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和调整选址方向。国家对不同地类的审批条件、程序和权限有不同的规定,基本农田须由国务院审批,其它耕地根据面积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审批级别越高,程序越复杂,困难就越大。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用地需求面积相对狭窄,要按照“多批耕地,少占耕地”的思路,在选址上应尽量避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林地、园地等国家严管严控的区域,提倡在城镇近郊的荒山、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中小企业建设用地,以减少程序,降低成本,增加土地供给率。
(四)试点先行,超前谋划树典型
1.内涵挖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机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探索完善集体土地租赁、入股等流转机制,切实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源。曲靖刚刚起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宣传不到位,流转规模小,成效不明显,离家喻户晓尚有一段很长的路子要走。今后的工作,要敢闯敢试,放眼放胆,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及村集体、村民、中小企业算好三笔帐:一是经济账。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不但增加村集体收入,而且有效缓解了企业高额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费。二是就业帐。中小企业落户农村,可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解决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三是社会效益帐。中小企业的顺利落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的稳步实施,积极发挥中小企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器”作用。在抓好典型的同时,全面宣传普及,以点带面,让成功的经验、试点的典型辐射、带动、涵盖全市,掀起一股盘活、集约、高效利用农村存量土地的热潮。若政策把握得好,在这个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目前,就全市而言,麒麟区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区,已出台《曲靖市麒麟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专门机构——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经过一年的探索,共指导了16宗面积383922.77平方米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这个方面,成都经验值得借鉴,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识较为超前,村集体在组织土地整体流转时,受村民阻力不大,应该说,成都的做法是成功的。需要注意的是,成都用于流转的集体土地,不仅是集体建设用地,还包括集体承包地。通过整村搬迁让地,复垦为耕地,再将原来的耕地用于企业建设用地,这样一来,不但维持了耕地总量动态上的平衡,而且实现了农户社区式集中居住,复垦耕地规模化经营,既解决了企业用地,又实现了农业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置换指标,深入推进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家高度重视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目前,国土资源部正着手研究,拟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全国省长培训班,重点研究地政管理新机制的问题,其中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是重要内容。当前,深入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巨大潜力,更有客观需要。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矿村共建机制试点工作,由急需用地的中小企业拨出资金,大手笔推进空心村、废弃砖瓦窑场整治力度,将其整理复垦成为耕地,报省厅验收评审后,实行项目挂钩对接,封闭运行,定向“射点球”,即:企业复垦甲地,批准其占用不超过甲地面积的乙地,从空间上置换用地指标。据调查,全市现有相当面积的空心村、废弃砖瓦窑场,整治复垦后用于指标置换的空间很大。就目前来看,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全国的典型,应该首推江苏省盐城市,该市自2005年启动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来,复垦了大量耕地,置换了不少指标,五年来,建设用地基本来源于增减挂钩置换的用地指标,这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值得借鉴推广。3.迁坟腾地,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土葬形成的墓地已“兵临城下”,大片的墓地既无法耕种,又无法建设,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城郊区位优势无从体现。基层党政组织特别是社区、村组一级,应该积极发挥宣传、引导和鼓励作用,发动群众自发将城郊坟冢迁入荒坡、荒地或公墓,整理后腾出建设用地,通过流转用于中小企业建设用地,或整理复垦为新增耕地,用于占补平衡,争取用地指标。也可由企业直接注入资金用于坟冢搬迁补偿、土地整理支出等方面,用于增减挂钩,引进对接项目。成功典范是麒麟区白石江街道代河村委会,引导村民将5100余冢坟墓全部迁入荒山、荒坡,腾出建设用地819亩,若用于流转,则可解决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建设用地问题。按照分类,土葬坟地属特殊建设用地,曲靖市城郊周边墓地众多,若用3-5年时间将城郊周边所有坟冢迁坟上山,其保障中小企业用地需求的能力不可小觑。
(五)破难解梏,新增耕地换指标
耕地占补平衡难是最大的实际,要实现对发展建设用地的有效保障,除前述几种方式外,农地征转仍然是重要途径,而农地征转涉及的土地报件,前置条件众多,就国土部门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占补平衡问题。占一补一要求必须新增耕地,要实现耕地面积的有效增加,土地开发整理功不可没。近年来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了耕地面积的有效增加,顺利解决了部分发展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需要大量资金,建议政府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财政专户,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力度,涉及新增耕地和农房、坟地搬迁的,实行分类统计,综合使用成果。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有效解决占补不平衡的问题,确保土地报件的顺利报批。
(六)以疏堵漏,标准厂房寻出路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廉租性工业标准厂房,一方面可以让中小企业摆脱用地要素的制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集中精力埋头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违法用地、以疏堵漏,真正实现工业集中到园区,避免出现工业企业圈地闲置现象。目前,我市政府性投资建设、社会投资建设的标准厂房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上也未予以足够重视和安排落实。工业园区内由开发商承建的标准厂房,可以满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厂房需求。但是,标准厂房之所以没有获得部分中小企业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厂房多是“千人一面”,属于通用型厂房,没能为一些需要特殊厂房的中小企业进行量身定做,也就对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应鼓励多建造功能细分的标准厂房,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厂房需求,无疑是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更好的出路所在。
(七)零地挖潜,就地改造转模式
实行零地技改是缓解用地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土地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实行零用地改造。在这个方面,我市仍处于滞后阶段。外省某市积极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对翻建和建造三层及三层以上厂房的,不再收取土地价款,涉及的城建配套费全额减免,其他有关规费减半收取,这些政策深受中小企业欢迎。就我市而言,同样应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零地技改,引导企业用地模式向“空中拓展型”、“地下空间开发型”、“标准厂房型”、“提高容量型”、“闲置土地盘活型”等集约用地模式转变。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用地难题,既带共性,又具个性。中小企业用地难题的破解,非一朝一夕,必须多措并举,注重原则性,打好擦边球,做到用地不违法,保障不滞后。面对强大的中小企业用地压力,只能“走夹缝”、“走边线”,最为关键的是要高举旗帜,创新驱动,迎难奋进,在困境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探索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共同想办法、出主意、找问题、定思路,曲靖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实现总体式跨越发展,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活力、再做新贡献、再谱新篇章。
第三篇:2010经济运行特点
中国网1月20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0年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GDP比上年增长10.3%,2010年CPI同比上涨3.3%,12月CPI同比上涨4.6%。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0年经济运行有四个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趋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分季看,第一季度增长11.9%,当时有一些过热的苗头,随着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政策,二季度增速回落到10.3%,这时候有的同志出现了对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心;三季度经济增长
9.6%;第四季度增长9.8%。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的苗头,也避免了大家担心的二次探底。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的同时,正在向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
二是农业基础加强。去年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产量的丰收给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把物价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是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的协调性增强。2010年,最终消费加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在92%左右,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更加平衡。2.去年包含新兴战略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6%,增速比2009年加快了8.9个百分点。3.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较高,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这样为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奠定了一定基础。4.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转变发展方式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的排放。大家都知道,去年一季度随着经济的回升,重化工业增长得比较快,单位GDP能耗在一季度一度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状况。随着5月5日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有力的措施。应该说从第三季度开始,这个状况得到了扭转。根据我们初步测算的结果,2010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
四是民生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增加。二是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需要提出的是,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第一次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去年国家先后提高了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提高了各种低保补助的水平,不少地方提高了企业的最低工资水平。去年保障房建设也迈出新的步伐,全年新开工保障房590万套,建成370万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0日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探析
摘要: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措施,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企业的活跃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的活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重重障碍,特别是在资金筹集方面存在严重困难,许多地区真正能获得长期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当然,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解决一些人为的、不合理的限制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才能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1、经营管理水平低。尽管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但仍然给人以“差、散、乱”的印象。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产品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水平低,形成了因资金缺乏导致经营绩效差,因经营绩效差导致融资信用差,因融资信用差导致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许多中小企业负债率较高,极度缺乏经营流动资金和发展投资基金,导致其不能正常地进行经营和投资改造,无法通过提高盈利改变企业的资信以获得外部各种信用融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点多面广,涉及行业多,多头开户现象较普遍,金融部门难以掌握其真实情况。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致使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难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中小企业主管人员缺乏现代融资意识。主要体现在:(1)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和相应的管理手段,企业债务与企业经营盈利之间的关系认识有限,不能以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2)绝大多数企业主管的经营观念未转变,没有从利润和现金流的角度把现代企业看成是一个资本价值增值和现金流最大化的过程,因而不能全面看待资金在生产中的地位,从而忽略了资本与负债、资本与管理能力、资本与经营风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很多企业主管对现代融资工具缺乏认识,简单地认为融资就是向银行贷款,仅拘泥于银行贷款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当传统融资途径被切断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便陷入绝境,不仅缺乏利用其他融资方式的思维观念,而且缺乏融资的操作能力,更谈不上进行现代融资的创新。
3、财务信息失真,银行不敢放贷。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欠规范,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制度,财务信息失真,可信度低。有的企业从所谓的“自身需要”出发,提供虚假的甚至伪造的财务信息,使会计报表失去其可靠性和真实性。而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收支状况,一个资产负债状况和财务收支状况良好的企业很容易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反之亦然。虚假的会计报表使银行的信贷资产难以得到保障,易形成不良资产,出于资金安全和自身利益的考虑,银行不会轻易地发放贷款。(二)金融机构方面原因
1、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乏积极性。首先,我国商业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我国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弱、规模小、能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少,同时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找到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其担保。其次,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高负债经营、效益差,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也不敢支持。
2、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这主要是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的。在贷款行为中,借款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资金的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掌握较全面,而银行作为贷款人,只能通过财务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部分相关状况。企业借款人为了获得贷款,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自己的优点,缩小甚至掩盖自己的缺点,其披露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相对较差。在其会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家对其进行的会计监督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可能要求中小企业普遍接受信息中介机构的审核验证。而以自主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放贷时必然要求建立在风险最小的基础上,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金融机构难免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3、向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首先,对中小企业而言,一笔贷款业务的贷款额度大小与贷款的管理费用的高低是不成比例的。无论贷款金额的大小,金融机构都要按几乎相同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贷前调查到贷款收回整个过程的管理费用相差无几,所以对小额贷款的单位管理成本必然会高。而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金额较小,它的管理成本也就高于对大企业的贷款,从而影响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此外,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低,金融机构还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去获取较全面的真实信息,这也会进一步增加贷款的管理成本。据调查测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会将中小企业作为首选对象,只有在国家强制或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向大企业、大项目贷款时,才会选择中小企业,这无疑也是形成其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其他方面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差。即社会信誉等级低,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包括:(1)中小企业还债意识差,许多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后,不去积极还贷,而是恶意逃债、赖债、千方百计地拖债,不把还债当作必须履行的义务。(2)法律对债权人债权的保护能力差,法院对判决结果执行不力。债权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时,常遇“打赢官司,看不到钱”,还得支付律师费的尴尬。(3)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较多。如在企业转制期间,有的地方政府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的债权。这种社会信用环境,破坏了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使履行了经济合同义务的债权人反而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此信誉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必然更加谨慎,这自然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向中小企业贷款和提供担保的风险都高,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系统性风险,这就需要国家通过一种机制把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降到金融机构可接受的程度。对此,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政府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建立了一批信用担保机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低,因为目前我国担保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而财政投资能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2)担保机构为控制风险,都要求申请贷款担保的客户提供反担保,且条件苛刻,并不低于银行担保抵押贷款条件,使得信用担保机构失去本来的意义。中小企业寻求担保难,也就必然造成融资难。
3、“政策性风险”的存在。近几年来国家对企业发展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把“放小”理解为放弃中小企业。一些政策和措施在制定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改革认识不清,导致需求与供给严重背离,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无法达到实际的需要量,力度严重不够。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应对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中介缺乏、融资工具单
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解决也宜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入手,既需要中小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也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并借鉴国外经验为中小企业开辟较多的融资渠道。
(一)增强企业自身资金积累,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
增强企业自身资金积累,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以改变企业信贷资信能力,从而改变自身的融资环境。
1、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产品进行改良和革新,并不断加强对新市场的开发,增加销售收入。
2、应引进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善企业生产管理。
3、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快回笼资金增加流动资金。
总之,企业应从多角度出发,扩大收益,增强内部资金积累,使企业走上自有资金良性扩张的道路。只有企业自身环境改善了,生产经营水平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才愿意向其贷款。(二)改善并发展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种传统的方式。它属于短期负债融资,十分方便但不正规,一般是以良好的商业信誉为基础,并经常运用于业务联系紧密、关系十分固定的合作企业之间。在现有状况下,改善并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体系的办法有:
1、充分发展企业之间纵向经营纽带关系,与生产经营的上、下游企业结成松散的经营联盟,并通过这种纵向关系发展商业信用。
2、与外贸中介机构结成紧密关系,如以资本为纽带的工商贸企业集团或固定的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商业票据。
(三)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
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多的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等小金融机构应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风险大,这就要求信贷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注重“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合理、灵活而高效的服务体系。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能简单停留在纯粹的资金关系上,还可以凭借其在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财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其解决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真正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四)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中小企业发展有稳定、可靠、持久的资金投入,很好地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当然,作为信用担保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因此应采取严格的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金融风险。一是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对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注册资本金等做出严格规定。二是建立全社会性的企业信用系统,使得诚信企业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在资金取得时享有优先权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志高,曹森.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2).2、程涛.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措施[J].现代企业,2005(7).3、张胜林.中小型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典型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金融,2005(14).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融资难、赍全短缺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经济主体中的弱势群体;从经济体制、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2.中小企业贷款的背景、原因及现状
2.1中小企业贷款的背景环境
2.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中小企业信用问题
3.1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信用确实的主要原因
3.2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
4.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4.1解决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4.2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
4.3健全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