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农村学校开展珠心算教学的困难与对策初探
关于农村学校开展珠心算教学的困难与对策初探
湖北省沙洋县李市小学珠心算教学课题组刘志明王艳红陈吕文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珠心算教学更是一项伟大科技创举。开展珠心算教学,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许多社会人士的共识。在家长综合素养较高,经济较发达地区,珠心算教学已由兴趣小组、实验班发展到全校普及的大好局面,然而在农村,特别是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开展珠心算教学存在一些困难,能否妥善解决这些困难,已成为珠心算教学在农村学校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困难一:缺乏精业教师
珠心算教学是一项验证性的教学实验。农村教师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珠心算教学方面,教师们从书本上了解的知识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少。实验教师大都是“秀才改行做郎中——照着医书开处方,死活靠运气。”我镇新城小学珠心算实验班,实验多年,由于训练方法问题,学生心算技能一直是低水平重复,无跳跃式发展,随着实验学生毕业,该实验无疾而终;董场小学珠心算实验班,实验过程中,学生珠算式心算技能没有形成,传统计算方法也没能很好的掌握,出现“邯郸学步”的尴尬。农村学校一方面缺乏精业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一旦做出成绩,便会被城区学校“掐尖”,李市小学珠心算实验班,在海峡两岸珠心算大赛中一举成名,实验教师很快便被师范附小相中,导致该校多年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积累的经验化为泡影。我镇从1990年开始进行珠心算实验的学校有5所,到2010年仅剩我校还在进行。缺乏精业教师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困难二:家长不理解
家长不理解原因有三:
一是怕孩子吃苦。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多少有些溺爱。珠心算教学要让学生由珠算到心算,在大脑形成珠像,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即便是寒暑假,为了不让学生计算能力退化,也要刻苦训练。
二是认为没有必要。有些家长认为现在都是信息化时代,人们都在学习新东西,学校还搞这个劳民伤财的老八股做什么?何况再复杂的计算问题,电脑都可以轻松解决。
三是觉得增加了经济负担。学生用的算盘,都是专用算盘,一般每学期都要换一次,个别学生可能要换两次。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认为增加了负担。
困难三:经费难保障
学校要让珠心算教学水平始终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安排相关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研讨,了解各地信息,学习先进教法。珠心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参与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寒暑假也不能休息,这都需要大量经费做保障,而农村学校规模都不大,公用经费相对也不多。学校对珠心算方面的工作有时也因贫而省,这也是影响珠心算教学快出成绩,出好成绩的原因。
对策一:长规划,短落实,以点带面促师训。
珠心算教学周期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多年努力,才能看到效果,取得成绩。刚参加实验的教师,多无经验,心理压力大,学校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信任和帮助,切勿急功近利,否则只能是拔苗助长。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学校摸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实验长期规划和实验年级阶段性目标。珠心算教研组每年结合实验情况和教材变化对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进行微调和
完善。珠心算工作小组日常要抓好各年级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的监测。
守护好珠心算种子教师的星星之火。珠算知识、珠算常规、动作操练等大都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对学生学习障碍的分析、判断、处理;如何在学生已有珠心算技能基础上渗透,诱导,催生新技能的孕伏;怎样让学生快速螺旋式发展等等,都需要依赖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临床”经验是实验教师多年总结积累的财富,它可以让后来者少走弯路,直达目标。这些种子教师的流失将导致珠心算教学更加曲折,甚至夭折。因此学校要从感情、事业、待遇等多方面关心实验教师,守护好这些星星之火。
建立一支高素质,数量广,多层次的珠心算教师队伍是保证珠心算教学的关键。首先,我们根据学校实情,按照先培养种子,再发展骨干,最后全面普及的思想发展珠心算教师。让教师在珠心算教学实践中去运用珠心算教学方法,把握珠心算教学规律,让老师们在水中学习游泳。同时,经常开展珠心算教学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在交流、碰撞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次,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一方面让教师在网络中学习它山之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校园网展示我校珠心算教学方面的经验。我们还积极参与省、市、县各级珠协组织的研讨,交流,培训以及比赛等,构建了立体式师训网络。
对策二:看表演,听介绍,神奇展示引潮流.农村家长都比较实际,对家长的质疑,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他们看一看。
下面是我校校园小记者写的一个片段: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本镇的集贸市场格外热闹,一群小学生正在用他们学的“一口清”计算方法,帮助市场上的人们计算各种买卖的数量和金额,快速而且准确,当场有不少不服气地拿出计算器与学生比赛,结果总是比学生慢半拍,引得众人大笑,招来更多的人驻足观望。
家长会时我们请计算机操作能手和二年级学过珠心算的小朋友比赛,当报数员快速报完十笔三位数加减运算试题时,小朋友既能说出答案。计算机能手正在手忙脚乱的输数字。家长们看了珠心算的展示表演,都是热情高涨,生怕自己孩子错过学习这一神奇本领的机会。
珠心算教师乘势告诉家长:刚才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珠心算学习的更高追求是让学生在珠心算训练的同时开发右脑的潜能,达到一通百通,目明耳聪,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样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帮助宣传珠心算学习的作用,让珠心算学习成为时尚潮流。
对策三:校内挤,外争取,引入绩效添活力.珠心算研讨,观摩,外出学习,参加竞赛都需要费用,特别是教师的训练费(寒暑假)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学校的做法:一是内部挤。每年经费预算时在培训学习项目中适当倾斜;二是积极争取县珠协对此项工作的扶助,解决珠心算教学日常开支;三是将珠心算训练计入教师工作量,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解决教师训练补助问题。
我们学校是湖北省沙洋县珠心算实验基地,珠心算教学也是我们办学特色之
一。多年来在珠心算教学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神算手”,许多学生已成了专业珠心算教师。为了让更多孩子喜欢珠心算;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文明,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
第二篇:浅谈农村英语教学的困难及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英语教学遇到的困难远甚于城市。
一是学习环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英语,学生对英语能形成的感性认知少,对概念的感知空泛,理解和接受语言所传承的文化内涵更加困难。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是家庭教育短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此外儿童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
同时,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师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的思想保守等因素,都极不利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针对这些不利因素,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灵活多变地教学,让农村的孩子在现有的条件下,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轻松愉快的学习并逐渐爱上英语。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是一种很活泼的语言,英语学习应是快节奏,带有动感的。教材的设计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有音乐伴奏的let’s go和let’s chant等。为了适应学习内容的灵活性,把英语变成开放民主的交流现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教师自始自终要给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上课教学时,以话题为核心,多给学生各种口头练习及听力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脑、口、耳并用,并将平常的简单对话运用到肢体表演中,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备良好语音、语调及简单会话的能力,尽量多的感知初级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调要抑扬顿挫,语言风趣幽默,表情丰富、手势恰当,以此做出榜样,渲染气氛,感染学生。要想学生“活”起来,只有教师的引导还不够,英语课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整个小学阶段,儿童都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因此、课堂上教师可设置各种游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他们多说一些自己能说的英语,不要怕说错,并通过视、听、说、玩、唱、读、戏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语言材料,也可以在教学时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组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
第二,拓展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按照传统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时是很不适用的。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 sit down.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这一环节提前,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探究新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改变传统,开发教学阵地。要把英语教学从有限的课内时空扩展到无限的课外,充分发挥农村天地广阔的特点,利用感性认识进行课外教学,将英语真实地融入生活,远离课堂,但又不脱离课堂,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累进行有效迁移,通过认识一草一木、一水一景,活化学习效果。例如:
“老师,骑马用英语怎么讲?”一位同学指着身边路过的马 车询问 老师。
“ride on horseback”
“我们 by foot”吧!”不愿骑车(by bike)的同学这样说。
“错了,应该是 on foot”老师给予纠正。
就这样,学生与老师在户外随意交流沟通。不仅消除了课堂中的拘束氛围,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第三篇:在农村普及银行卡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品种比较单一。随着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农村的金融需求日益旺盛,也为银行卡在农村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但就当前农村的状况而言,农民对银行卡比较陌生,基本没有银行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的经济结构造成了需求较弱。农村地区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尤其是偏远地区,基本没有结算的需求,只是存取款,存折和存单基本能满足需要。
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就存折和银行卡比较而言,存折已深入人心,又直观明了,银行卡由于看不到余额,所以很多人感到不放心。
三、农村地区的自动柜员机投放量极少,人们感受不到银行卡的便利。由于安全和农民的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还没有自动柜员机投入使用,这也对银行卡的普及造成了影响。
四、金融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农村地区,人们对银行卡还比较陌生,有很多人从没用过银行卡,这与金融机构宣传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金融机构加大宣传力度,使他们了解到银行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一定会提高人们用卡的积极性。
虽然存在以上的不利因素,但这些状况正在逐渐改变,朝着有利于银行卡普及的方面发展,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更应抓住机遇,进行业务创新,使信通卡得到普及,作为利润新的增长点。
随着利差的逐渐缩小和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贷款的利润不断缩小,所以很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相比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就河北农村信用社而言,更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自己在农村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而银行卡就是很重要的载体,目前时机已比较成熟。
一、全省联网、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农信银系统的开通都为银行卡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将会有更多农民不再以务农为生,他们将转变产业工人或自己经商,他们的流动性将加强,视野也将空前开阔,金融需求将出现多样化。目前中国人口中,农民占多数,这种转变将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
农村信用社应该抢抓机遇,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文章:
一、加大宣传力度。目前信用社在农村是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但在农村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信用社发行了银行卡,更不知道我们也可以实现全国的通存通兑,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所以我们应该采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提高我们信通卡的知名度。
二、加快ATM和POS机的投放进度。尽快在各网点设置自动柜员机,在超市设置POS机,让人们充分体会到银行卡所带来的便捷。
三、尽快开通网上银行。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开
通网上银行,就可以开拓很多新的业务,比如说代缴各种费用,也可以以网络为载体,设计出多种产品,因为我们的优势在农村,所以说我们的产品尽量与农村有关,争取成为农村和城市沟通的桥梁,这样我们又可以争取一部分客户。
四、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行业是资本密级型和知识密级型行业,信息化对现代金融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业务创新的物质基础。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和人员素质。
总之,农村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认真分析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向现代化金融企业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项全新的活动,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最薄弱的教学。本文就教学中分析开展这一教学存在的困难,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开展教学进行论述。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困难 对策
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最薄弱的教学。从前语文教学中,教材几乎没有提及,加之考试不好直接涉及命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存在下列一些困难:
1、教学时间紧张。在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学校在教学课时的设计上也未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普遍存在挤压语文课时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时间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放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2、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中学,教师可利用和选择的教学资源屈指可数(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练习册,一支粉笔,一张黑板),这有限的资源制约着教师上好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加上农村学生的自身和外部学习条件限制,很多语文综合性活动无法开展。
3、教育主管部门对语文教学的评价考核严重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从课改至今已整整6年,但对语文教学的考核也仍然停留在课改前的状况,而教师是否开展这一活动,对教学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教师“理所当然”的选择放弃。
4、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走入误区,第一,只中形式不重实际,评价者常把兴趣点放在那些花里胡哨,热热闹闹的形式上,而对活动在那些方面建构了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在那些方面养育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却很少深入追究与认真评价;第二,将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分离,将学习效果从方法与过程中剥离出来,搞一些无问题的探究,虚假的合作,虚张声势的讨论交流,喧宾夺主的媒体教学等,这样造成学习效果与方法与过程的分离。第三,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对立,将语文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割裂开来,很多的语文活动课不见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活动课就失却语文味。而每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置这样一个活动的目的是倡导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绝非是多余的内容。笔者通过近几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特别是与同行的交流,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综合性学习这一块,几乎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中的肓点。特别是农村中学,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让学生看看,就匆匆而过,甚至根本不说,根本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探究与收获的快乐。尽管我们也在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但仍然觉得困难重重,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存在上述困难的原因
1、各方心理上的漠视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竞争的激烈,综合性学习课还没有真正纳入到评价与考核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一般教师,以及家长,往往都不重视综合性学习。在上八年级上册《说不完的桥》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我打算带全班学生利用星期天到附近的龙尾大桥和沿江大桥去感受一番,一则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石拱桥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实物形态,二则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便于班级的管理。谁知还没来得及实施,学校领导便告诫:“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责?”,紧接着,家长打电话到家里委婉的问我:“高老师,语文活动在考试中要考吗?如果不考,我想让我的孩子利用周末去补习,也便为将来毕业打基础,可以吗?”我无言以对,只好作罢。可见“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长,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再加诸如学生安全此类问题的顾虑,使得在综合性学生中,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最终造成学校不支持、学生没干劲、家长反对、教师不愿干的境地。这样一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形同虚设,即使学了,也只是摆摆花架子,离新课程的要求差之千里。
2、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取;而农村学生长期养成的“接受式被动学习”,就只能靠教师在摸索中探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和方法。因为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但就目前中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这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不能够按课标的要求开展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教师对综合性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不够深入,对其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即使指导,也是缺乏协调与配合,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其次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第三,部分语文教师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综合性学习可有可无,不开展也不会影响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师进行嘲讽。以我校为例,我校共有语文教师26名,每个教师的工作量都重,三分之二的教师还是班主任,加上班额较大(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个班都在80人以上),有6位教师年纪也在50岁以上。在这种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满负荷、满工作量运转的前提下,谁愿意去思考与考试无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以及备课、教研、政治学习、继续教育等,足以让教师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搞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与指导,特别是缺乏课时上的保证。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四川省首批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因此,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特别多,由于没有能处理好工学矛盾,致使教师感到教学工作力不从心,不愿意去探索综合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而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完成,仅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行的,需要课外时间的补充。在一费制情况下,学校也没有资金支持这些教学活动,加上不少教师认为课外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没有报酬,这样就影响了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必备的物质条件缺乏
综合性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良好的人文环境,还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等严重困扰着学校。我校的物质条件相对于其他中学还是好的,但由于班级多、班额大,经费的紧张,根本无法提供满足综合性学习的物质条件。在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本想让学生从网资源中查找有关战争的故事、诗句、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现在战争的可怕的资料,结果调查学生,82人的班级,只有2人家里有电脑。而学校微机室的电脑80%的已坏。学校的图书也找不到这一类图书。教师根本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查找资料。至于其他别的一些乡镇中学、初中,设备更是简陋,不要说综合性学习必须的信息技术设备、常用的图书资料,就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难以保证,又怎么可能提供条件开展综合性学习呢。显然教材编写者的良好意图,在此只能是“雾中花,水中月”了。
4、语文检测、评价的呆板与成旧。在我市的语文中考和每期的终考中,语文试题从不涉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试卷的内容和版式仍然同课改前没有两样,只是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曾有语文教师让学生识记上一学期的期终语文试卷,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因为考试中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而且选择题答案的顺序有时都不会变。因而教师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思想作用下,对发展学生能力但又暂时没检测的综合性学习置若罔闻。
三、解决的办法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更深入的解释和宣传,让师生、学校管理者、家长更多地了解新课程,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上级教育部门负责对学校管理者的引导和宣传,特别要强调学期阶段考试中要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把学校能否很好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到对学校的年终考评上;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在公共场所张贴相关知识,这样以来,就能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能理解、关心和支持综合性学习课程。
2、加强中学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市县教研部门要合理地设计与制定教师的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和方向性。特别是市、县教研员要加强在这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和提高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和经验小结;多提供一些平台,让教师沟通与交流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并阶段性进行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案的研讨和分析。
3、因地制宜,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师不能因为学校物质缺乏,就“等、靠、要”,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地的资源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充分利用学校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农村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性地挖掘隐性资源,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如合理利用旧的报刊,开展读报剪报活动,加强资源共享,创造班级阅览室等,以弥补经费、设备的不足。
4、加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讨力度。上至市县教研室,下到学校语文教研组,都应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讨。从近一年来笔者参加的各级语文教研活动中,无论是市、县教研活动,还是校际交流,几乎没有听到一节综合性学习的示范课或观摩课。所以建议各级教研部门都应充分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讨,定时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交流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加强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对于做的好的,要创造条件让他起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她区别于其他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语文教学的成败。如果能让这种活动取得实效,必将更大力度的推进语文新课改。
第五篇:农村电教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党员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直接用于党员教育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是新时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在农村普及传播科技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农村由于受种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要有效的开展和利用好农村党员电化教育仍然存在和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当前开展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突出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难点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开展难。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电教工作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基层党委的主要领导片面地把经济工作看成是必须抓好的硬指标、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把党员电化教育看成是可抓可不抓的软指标、软任务,认为只要经济工作上去了,其他工作抓不抓无所谓,尤其是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的一种辅助形式,认为只是在纸上添添写写,因此无暇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和指导,对党员电教这项既花钱却又不能马上见效的工作漠然视之。
难点二:播放人员素质不高,组织播放收看难。当前乡镇及村级组织在配备兼职播放人员时,一方面尽管所配备人员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但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繁杂,定时组织播放难以开展,影响了播放收看工作;另一方面电教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业务素质和技能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对电教工作的更高要求,尤其是村级电教员在运用“四环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把握不住要旨,使播放收看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一些电教播放人员责任心不强,推一推动一动,具体负责电教工作的部分乡镇党校教员“配合中心工作多”,忙自己业务时间少,出现了“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难点三:播放内容与实不符,电教成果转化难。当前,在播放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党员,轻群众;重党建,轻科技;重播放,轻效果。播放工作中普遍存在与实际结合不够,存在的问题是上面发什么播什么,有什么播什么,导致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在于没有很好的把握和研究新形势下党员电教工作的特点,仅仅只是为干工作而干工作,为抓工作而抓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播放的目的在于将播放的具体内容落到工作的实处,化做指导和促进工作的具体实践。
难点四:业务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使用保养难。党员电化教育具有对设备的依赖性,购买电教设备投资大,每年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片源、维修和不断更新设备。在一些偏远乡村,由于技术力量缺乏,存在设备使用和保养上的不当,造成电教设备过早损坏,使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原有的电教设备经过几年的运转,部分设备已严重老化和损坏,影响了播放收看。
难点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电教片源周转难。由于受资金因素的限制,各乡镇在购买电教片的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数乡镇订购电教片的数量仅有1至2套,面对众多的村队站所支部,显的杯水难解众渴,无法满足需要,往往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电教片在各村周转,由于电教片库仅能建到乡镇,很难建到村一级,严重影响了电教片播放的时效性。
难点六:教材内容乏味死板,满足教育对象难。上级党组织安排教材内容时往往是统一片目指定性下发,安排者对农民党员的需求知之不深,缺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现有的电教片中,灌输传统政治理论、简单反映先进事迹的多,介绍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少;题材的选材上时过境迁的多,切合党员思想实际的少;汉语言类篇目多,民语言类篇目少,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党员和群众的需求。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党员和群众提不起观看的兴趣,甚至个别人还产生逆反心理,这对深入开展党员电教工作极为不利。
当前,农村党员电教工作正处于纵深发展阶段,要解决上述难点问题,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深化此项工作,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努力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要求。
对策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第一是领导力量的投入,各级党组织要站在保证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顺利实施的高度,把党员电化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做文章。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要对电教工作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电教出凝聚力,电教出战斗力,电教出生产力的意识。其次是要带头狠抓电教各项工作的落实,将其提到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积极主动带头抓点带片立项目。第二是党员电教工作“重点在基层”的地位不能动摇,各级领导要把目光聚焦在基层第一线,把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始终作为指导电教工作的主要思路。
对策二:强化播放,提高素质。播放是党员电教工作的生命,如果不播放,那么效果就无从谈起,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也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播放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播放收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农村实际,首先各级党委都要高度重视电教人员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从事电教的干部进行电教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可以采取脱产进修、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技能,为更好地做好电教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规范播放收看工作程序。制定完善播放收看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播放收看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采取灵活多样的播放收看方式,做到党员电教内容、人员、效果三落实。第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制定目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规范电教工作。将各项任务量化,提出要求,并与乡、村及党员层层签约,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担子,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加强对对乡村两级电教工作的跟踪检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指出并限期改正。对工作突出、播放管理工作坚持好的基层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给予批评,通过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促进电教工作的健康发展。第四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基层电教人员勤奋工作,艰苦创业。一是政治上激励,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电教人员给予重用;二是经济上奖励,对那些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电教人员给予重奖;三是工作上扶持,生活中照顾,对那些工作勤恳敬业的电教人员,党组织要做好他们的后盾,想方设法为他们的工作排忧解难,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将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他们心坎上;四是舆论上支持。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地将表现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向上级党委反映,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在党建专栏中广泛宣传,让电教人员感到有奔头。
对策三:树立目标,形成合力。毋庸置疑,党员电教服务的对象是党员,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员,党员电教不仅要对党员进行教育,同时还要担负起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群众进行引导的责任,在电教教材上,更不能仅仅局限于党课内容,应该纳入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因此,必须扩大教育面和内容的涵盖面。以往电教工作定位存在偏差,服务面比较狭窄,仅仅由组织部门电教机构一手抓,目前现实情况是宣传、教育、纪检、农业、畜牧等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电教片目,当前首要的是要打破“部门性”抓电教的意识,确立“全局性”办电教的格局,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形成齐抓共管的电教合力,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构筑新时期大电教的框架,要始终把党员电教工作置于党建、经济工作的大局中考虑,置于是否符合“三个代表”思想,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来衡量,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创新,从而发挥好电教合力的宣传教育作用,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充分体现电教出理念、电教出方法、电教出思路、电教出生产力的作用,真正发挥出电教工作的应有效用。
对策四:加大投入,建立片库。实践证明党员电化教育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基层党员开展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各级党委必须以战略眼光抓好这一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党员电化教育经费,确保专款专用,用以购买电教设备及维修和定购电教片。目前,全州以普遍建立起了县、乡两级片库,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村级片库,以缓解电教片周转不畅的矛盾,切实解决以往在播放过程出现的时效性差的问题,同时为广大农牧民科技致富开辟道路。
对策五:按需供片,增强实效。教材供给方面,要由主观随意性向需求性转变,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第一线,把准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脉搏,做到有的放矢;从供给时间上,做到迅速及时和超前;从供给内容上,要保证配合形势和时事政治的需要,围绕党的中心和工作重点开展;从供给形式上,通过适时推荐、快速复制、及时下发、组织征订、相互交流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县电教机构和县、乡、村三级片库的作用。
总之,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电教部门只有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认真宣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创造性的把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文章出处:原创【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align='center'>color='r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