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原理第十三章内容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
中国执行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5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内容(参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着重把握以下重点内容:
一、劳动价值理论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
2、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使用价值的和价值及其统一性和矛盾性。
3、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创造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即活劳动形成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是相同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转化形式。
4、货币理论。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5、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
1、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矛盾的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剩余价值源于剩余劳动的凝结;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4、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其划分意义。
5、工资理论。工资本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资本主义工资变动趋势。
6、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三、资本积累理论
1、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与内含型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唯一源 1 泉;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资本循环周转理论
1、资本在运动中抓住(吸收)活劳动才能增殖。
2、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中经历的形态变化。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及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运动必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3、资本周转着重说明资本运动速度快慢和时间长短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快慢的除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外,与生产资本构成及生产资本各要素的价值 周转方式有很大关系;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及其区分的意义。
4、预付资本总周转。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及其途径选择。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偿和实物替换;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条件和实现(平衡)条件。
3、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认识。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周期性;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六、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1、成本价格和利润,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2、产业资本(职能资本)及产业利润。不同产业部门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两种不同的竞争;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生产价格与价值背离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3、商业资本(职能资本)及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来源及实现形式;商业职工的劳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的作用。
4、借贷资本和利息。利息和企业利润;利息率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
5、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来源;银行利润相当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资本主义银行体系。
6、股份资本和股息。股票及特点、股票价格决定、股息小于平均利润,证券市场与交易;虚拟资本及其作用。
七、地租理论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由农业雇工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被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它反映农业雇工、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以及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垄断地租。土地价格及其上涨趋势。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原理
课程教学指南
注:*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到课率、小论文、单元测试及期中测试。
*答疑可采用网上答疑、电话答疑、当面答疑等,办公室、教室、教师家里均可作为答疑地点。确定后必须事先告诉学生。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原理
上海杉达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题目 学 院 专 业 姓名及学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目录 目 录 摘要 正文 调查背景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 调查数据分析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实践活动计划及时间节点 附录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附录三小组成员的分工 附录四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附录五小组成员认可的签名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1 内容摘要 就实践报告产生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做集中表述包括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正文 2 标 题 调查背景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 调查数据分析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 3 附录一实践活动计划及时间节点 附录二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含调查问卷样本或访谈实录 附录三小组成员的分工 附录四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从事实践活动的感想和查找资料后的收获。附录五小组成员认可的签名 对于本次社会实践及报告的书写完成工作本小组全体成员声明如下 我们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所有工作对于报告中所涉及的文献引用都做了明确标注不涉及任何抄袭和作弊行为。小组成员签名 附录社会实践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社会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以自愿为原则6-8人为一组组内分工由小组同学商定。
二、要在课程学习结束前1周每个实践小组提交字数不低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一份。
三、内容上报告要联系课程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自己的结论。
四、实践报告包括电子稿和打印稿文稿的正文字体选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打印稿用A4纸打印。
五、随实践报告或论文一起提交的还必须有两个附件一是每个小组成员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二是小组成员在阅读和查找资料时认为最有益的书目及感想、收获。
六、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 4 附录选题参考
1、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分析如何看待和谐社会中的矛盾。
2、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
3、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成因。
4、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讨论大学生如何面对和处理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5、如何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6、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讨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
7、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用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理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性。
9、探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如何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11、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1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1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4、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5、讨论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6、讨论大学生活中如何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17、使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
18、使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分析美国准备采取的货币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第五篇:2012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
2012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4)
龙耒为你整理:
2012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社会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