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鉴定—李大凯
自我鉴定
我是信息系0915班的XXX,专业是软件技术(五年制大专),四年在学校学习,第五年是毕业实习!
四年的学校生涯,积极遵守学校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班级里曾担任过体育委员和综合布线的技能选手,作为班级的班干部和老师的助手,对待每一份任务认真负责,在老师的培育下,学习到更多的处事方式方法,促进我如何更好的引领和掌握为班级集体走向一个更好的学习气氛和积极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优良指标!让我懂得如何做好班级和老师的助手!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与操作,软件技术是一门既是枯燥难学,也是繁多的必修课,其中NIIT、一级B是需要考级取得证书的毕业硬性要求之一,对于Java语言、PS、CAD制图、网络综合布线、GUI数据库与界面设计,操作系统等等软件应用的操作,及掌握基本简单项目的编程操作的练习考核!
性格沉稳开朗的我,和同学接触友谊挺好的,主动愿意分享
自己的喜悦,大伙娱乐的时候都会叫上我一起,当班级活动的时刻就是我和好朋友快乐的天堂!当然劳动中我很勤劳,积极参加班级的劳动卫生打扫。同时也积极完成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进入毕业实习的我,工作上和我的专业非常对口,运用到在学校时学习到的网络综合布线,要比在学校里面学习到内容更加深入和实用,对我这种基础马马虎虎的实习生来说,有着很大压迫感和朦胧,经过公司的系统培训后,慢慢地了解一些并且融入了工作中,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同事,都是些前辈,平时给了我不少的指导和帮助,感到非常幸运在这样环境里面,感谢这些前辈的帮助,使我顺利的工作!为了增加自我的能力,工作的空余学会了驾驶,让自己有更多的升值空间!
时间飞逝,转眼五年的大专生活,让我收获不少,懂得了很多,磨练了更多的能力,感谢伴随身边的友谊,当困难的时刻给予帮助!让自己为将来的我打下良好的基础,理想在心里踊跃着,期待着圆梦的那一刻!
第二篇:李庆凯工作总结2010.7.9
工作总结
回顾今年上半年本人工作情况,现简述如下:
一、作为一个工程部的预算工程师,按照公司及工程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平时在工作中积极地配合经理进行成本管理,参与一些招标投标工作,根据公司需要编制工程的标底,为公司提供数据,为公司的成本控制提供一些合理化的保证措施,及时做好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参加项目的会议。
二、积极做好工程的审计工作。
参与工程现场有关工程量的测量,有关零星用工的工料审核,减少不恰当地支出,及时与领导联系汇报,争取公司的最大利润。
三、服从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做好预算以外的工作。
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公司的招投标工作和其他的预算工作。服从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配合营销部做好本项目的开盘工作。
四、积极适应和遵守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感。随着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的完善,本人积极适应这种情况,以公司各项现行的规章制度和预算员的职业道德为准则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本人的各项工作,为企业做好本人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
五、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加强学习。
平时注意收集有关现行的定额资料文件,并加强学习工程量计算的技巧等业务知识。
六、强化企业理念,提升自我价值。
认真接受公司企业理念培训,增强团队精神,学习狼性文化,学习管理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定制自身职场目标,为成为高级管理人员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李庆凯
2010-7-9
第三篇:李继凯教授工作简介
李继凯教授工作简介
李继凯,男,1957年生,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继凯教授为我校二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遴选为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同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成为陕西省“三秦人才”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近30年来在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一、爱岗敬业,已在陕师大任教28年
李继凯于1983年从苏北至西北求学,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28年,无论如何他都能坚持教师本色行当,从不放弃教学科研。从1995年起兼职行政,在努力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仍致力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工作。2012年8月回归教师岗位其实只是变为“全职”。2013年为学术休假年,他也依然在校在职,坚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10年来,平均每年完成的教学工作量都在420个以上(含课内课时、学生管理、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指导、博士后合作等)。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他能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中,拼尽全力,长期熬夜,分秒必争,且能巧用时间,为葆有教师本色确实付出了很多。在长期坚守西部,奉献于教师教育的同时,能够和其他骨干教师一起团结奋斗,带领结构合理、实力不俗的现当代文学专业团队,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文学院的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文学院的第一个国家重大课题、文学院的二篇《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等,都来自本专业。由此本教研室连续被评为文学院先进教研室。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本专业、学科也拥有着很好的声誉。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承担着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就个人而言,他不仅为培养本科生奉献了力量,在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方面,也取得了突出业绩。他由此获得了较多重要奖励,如1997年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直至近期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二、尽心尽职,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李继凯迄今任教本科20多班次,主要担任基础课和选修课;也已经培养硕士生36人,博士生11人,在读博士、硕士16人。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他认真从事教学,授课受到学生普遍好评。尤其是能够格外注意通过“实战”切实培养研究生,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合作撰写论文,并取得了突出业绩。如与周惠合作并发表了权威及核心论文,使之增强了信心和学术经验,该生博士学位论文最终获得了201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曾以“岁岁桃李馨香,一世师恩难忘”之语深表谢意);如李徽昭,在读期间即在国家级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并有名家书评发表在《文艺报》上,此外还发表了6篇核心论文;又如李春燕,原来基础较差,但通过悉心引导和积极合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并被权威文摘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她曾在《中国研究生》上发表《老师,心中的灯塔》表示感谢);还如张雪艳、王继霞、刘宁、马琳等博士生,原来的学术基础也都不够坚实,通过师生积极互动和艰苦努力,皆能顺利毕业并多已取得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课题。他们如今皆是本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李继凯曾撰写相关文章并发表于《中国研究生》,初步总结了教学相长的经验。亦曾撰写《赠研究生》,云:积累见真功,兴趣能驱动;大胆可假设,缜密来求证;耐心查资料,创意在心中;贵在不松懈,成文当求精。对研究生即多有启示和激励作用。此外,他还指导博士后人员3名,在站期间均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并顺利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其中已经出站数年的刘方喜,现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理论室副主任、研究员,出版了多部著作,发表了很多高水平论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近年出站的李跃力则以很强的科研教学能力被选留校,现已升为副教授;在站的叶淑媛副教授已经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三、兼顾兼容,处理好各种相关工作
李继凯作为高校教师,始终注意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保持科研竞争实力。并将自己几乎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转化及应用。这方面的实例很多。比如,他能够将研究文学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张爱玲等)的研究成果贯穿到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再如,他将研究新文学心理内涵的系列成果,列为选修课,对文科基地班的同学及其指导的历届研究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著《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等,也都转化为选修课的教材或参考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教学、科研都搞好不易,能够将教学、科研及管理这“高校三角”把握平衡且相当出色则更难。李继凯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作为进入管理系列10多年的工作人员,自然要为学校发展、学科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在2001年至2012年参与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学校研究生处和发展规划与“211工程”建设处的负责人,在此期间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业绩相当突出,个人及单位多次被考评为优秀;在退出行政实职后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计划评审组专家、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评审专家,以及学校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等,为学校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尤其是在担任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的7年里,工作业绩相当突出,得到了教指委领导和同仁的充分肯定。先后为教指委执笔起草、修改的重要文件20多份,参加调研、评估多达30余次。
四、尊师重教,在探究中传承教育精神
李继凯能够尊敬师长,在师承过程中传承着他们的教师传统和教育精神;还能够积极探究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方面贡献出重教兴教的学术成果。他已为一些师长撰写了带有纪念性和学术性的文章,如《导师的来信》(发表于《中国研究生》)、《学者个性化的追求》(收入《黄曼君学术与人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追思实践性教育家吴奔星先生》(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为学位教育奉献力量》(收入《易竹贤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等。不断思考和探究教育相关问题,其实恰是真正关切教育并对教育忠诚的具体体现。这也体现在自己的示范和引导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过程之中。他还撰写、发表了《鲁迅与高校的结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研究生教育》《西部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刍议》《优化高校文科研究生学术环境的要素》《教育硕士应成为文学选修课的生力军》等近20篇教育研究类论文,同时还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现当代作家与高等教育,业已取得系列成果,如周惠的《陕西师范大学与鲁迅研究》,冯超的《郭沫若与高等教育》、赵克艳的《“新国学”建构与人文教育》等,皆已公开发表。其间尤其能够长期关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对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作用,思考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如从方法角度探讨文学史的建构,并撰写了《方法、眼光及现代文学史建构》,发表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上;为了引起学生对文学阅读感受的重视,撰写了《缺乏感受性的文学评论》;为了引导专业、学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还撰写了《西部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刍议》《自主办学与学科建设》《适度肯定与强化改革》等。在积极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积极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弘扬“师范”精神。
第四篇:高一六 李凯东 演讲稿
成长的勇气
——高一(6)班 李凯东 第一学期演讲稿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被烙上整整十六载的印记,当初那个咿呀学语的稚嫩孩童,此时已经能运用语言,站在这里演讲。
从只会重复“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到能会向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成长。然而在这成长的背后,曾有多少的羁绊?那些没有语言天赋的孩子,经历过多少次“a,b,c,d”的发音,才能喊出“爸爸”这个词?成长需要勇气,每当回想起第一次学会走路的情形,脑海中总会闪现出一幅画面:夕阳下,一个小小的身影正从地上爬起来,脸颊还有淡淡的泪痕,眼中却满是倔强。他的身后是一个身形魁梧的男人,静静地看着膝盖已是伤痕累累的孩子,却无任何要上前帮助的意思。画面在这一刻定格,当父亲在孩子面对挫折时,不再张开宽阔的臂膀,那躺在摇篮中啃金苹果的日子就已过去,我们只有运用自己的力量,开拓那未知的前行之路。
再大些,我们进入了学校。在这里,我们以以往所不能比拟的速度成长着:第一次与同龄人交流;第一次被约束在小小的一方板凳上,听老师讲述新奇的事物;第一次在如此多人的注视下发言;第一次面临考试的压力„„这些第一次的经历或夹杂着喜悦的欢笑,或沾满了苦涩的泪水,是它们告诉我,那些躺在滑梯上仰望蓝天白云的日子已经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我们品味了失望、悔恨、痛苦、羞愧和窘迫,它们像海浪,一波又一波地袭向我们,我们只有低下头,任凭艰难困苦,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意志。于是,我们成长了,而这种逆境中的成长,正需要不畏艰险的勇气。
在成长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我们不能再玩一整天泥巴,将满是泥污的的衣服朝母亲一扔就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因为我们了解到了母亲的劳累;我们不能在每一次挫折后,只知道将泪水倾泻在父亲的胸前,因为我们知道,父母牵着我们走过的道路已经过去,未来需要我们独自面对。
渐渐的与父母交流的少了,每次回家只是交流一下学校、身体状况,一问一答的对话,仿佛两个陌路人,多说一句都觉得浪费口舌。有人说这是叛
逆心理,但我认为,这是我们脱离父母,获得独立的成长过程。不知不觉中,眼泪已经在心中禁锢了整整六年,甚至连两年前爷爷去世时,我只是压住内心强烈的涌动,回忆起爷爷与我相处的点点滴滴,红了眼眶却流不出一滴泪,仿佛泪水已经枯竭。有人说,着很无情,但谁又能知道,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我接到消息的一霎那,让我的心如绞碎般的疼痛。但是成长不需要眼泪,因为这种成长,需要割舍一切的勇气。
成长的勇气,不在于骤然间的爆发,而在于长久的坚持;不在于包揽万物的雄心,而在于懂得舍得的毫不犹豫。成长,让我们远离了红烛昏罗帐的颓废,丧失了江阔云低的豪情,只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但勇气,让我们敢于面对现实。勇气,让我们成长。
第五篇:9月17日述职报告(李凯)
述职报告
9月17日述职报告:
(一)早晨7点准时到科室正常工作,9点788出发去离石东江总部乘车人(仉兴杰)下午4:30分回到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