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电影《活着》引发的美学思考
从电影《活着》引发的美学思考
电影《活着》讲述了解放前一个地主的儿子因赌博而倾家荡产沦为平民,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三十年的辛酸。因为各种原因,我只有一次欣赏这部写实风格作品的机会,所以人物的名字大抵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作的一些分析和思考也难免会肤浅,但我希望可以接近真理,以不断犯错误的方式。
电影《活着》给我许多感动,电影的场景如同活生生的现实一般,让人感到这不是电影,而是纯粹的生活写照。这些生活写照触动了我心灵深处,让我从心底引起共鸣,这也许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吧。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是“美是生活”。他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想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现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因此,他认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因此活着到底比不活好······”。①
电影以“活着”二字为题,正是道出了“活着到底比不活好”,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活着意味一种胜利,而死就是一种最大的悲剧——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革命烈士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豪言壮语,但是自由必须以生命为前提条件,没有生命无从谈起自由不自由。这句话并不否定生命的可贵,而是以一人的牺牲换取更多人的自由和生命,从这个层面上讲,这句话并不仅仅赞美自由。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设说生活和它的显现是美,那么,很自然的,疾病和它的结果就是丑。”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去看待生活,把生活与死亡,把生活与疾病相对照。的确,疾病和死亡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的。在生病时,我们会想念以前的健康时光,以前容光焕发的样子是多么的美;在面对死亡时,我们会惊叹生之美好。丑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从反面映衬着美,疾病和死亡也从美的生命的对立面反映着生命的美。它们因“丑”而“美”。此处需要区别人的“活”与动物的“活”的差异,虽然动物也有保全生命的本能,但与人类热爱生命的行为却是两回事。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①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第619页。②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6页。
3-1
人类不可能像动物一样为生存而活着,尽管人与动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需要实现完整的人。爱因斯坦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从来不把安逸与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的思想。”这是一个伟人的觉解,作为一个平凡人,也须时刻警示自己:是否自己已经变成为“动物式”的生活了。
诚然,我们也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来保证生命的延续,但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人们还是可以创造美,还是可以追求美,这是很神奇的现象。工人劳动时的粗犷的号子是美的,扁担工身上的扁担有节奏地嘎吱嘎吱作响是美的,人类总是喜欢“关照自身”,喜欢自怜。
电影《活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带给观众不可抵抗的真实感。艺术美必须真实,不真实难以感动人。艺术美不仅要反映生活的真实,而且要表现艺术家情感的真实。作为一部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无不倾注了导演和演员的真实情感,他们都“活”在影片中。
我特别喜欢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这幅画画了三个农妇弯身拾穗,表现了贫苦农妇们的艰辛劳动的生活现象。在艺术上单纯、质朴,虽然没有什么精工描写。这幅画流露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米勒曾说:“我生来是一个农民,我要描绘我所感受的东西。”一个人的良知的真情流露,是多么可贵!每一次欣赏它,都是心与心的交流,仿佛我与画家一起在荒芜的麦地里拾穗······
值得一提地是,美作为表现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并不是任何生活形象都是美的,在生活中有一大部分形象是不美也不丑的。美只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所以,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实践的前进方向,肯定人的进步理想的生活形象,才是美的。
基于此,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就是“要通过有些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④③
除真实感强以外,电影《活着》还带有一些悲剧色彩。在战乱的年代和后来的过分社会意识化时期,许多人物不幸死去,让人惋惜哀痛,这种不幸是为什么,难道是时代的悲剧?这种不幸好像是不可避免的。悲剧是崇高的艺术,比喜剧来地更为深刻,所以我更喜欢悲剧。
③《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4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
2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直观地说明了悲剧是什么。如果我心爱的书弄丢了,对我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的出现或消失都只是使人娱乐而已,一阵笑声过后仍是归于平静。相比之下,真正的泪水给人的痛是长久的,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我们记住的“泪”总比记住的“笑”要多。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之死用了许多笔墨,写出了许多细节。黛玉死后,空中隐隐有丝竹之声,“香魂一缕随风散,秋绪三更入梦遥”,她终于还是死了。《红楼梦》的真正艺术魅力恐怕就在于“悲”了。许多人读到这一回,不由自主地被淡淡的哀愁所包围,这正是悲剧的魅力所在。
现在,在“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号召下,人们容易只注重客观的、物质的,而忽视主观的、精神的,从而导致主客观世界的失衡。人类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主观世界,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学习美学的意义在于此,学习她并不能直接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审美观,以至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也必不可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用以表示人认识自然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水平。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智力水平,80﹪决定于情商水平。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学会认识自己,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以上是我的一些零碎的思考和感悟。
⑤
⑤《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97页。
3-3
第二篇: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
有关电影《活着》
初次知道余华是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上的他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一段节选文字,那是与阿城的《棋王》列在一起的。可高中应试教育的“迫害”和受制于当时有限的条件及资源,当然还有语文老师的墨守陈规,死板因袭,老气横秋的教学,使我本可通过国文教师初步了解余华的机会就这么夭折了,对中国的教育现状,真叫人哭笑不得,从所谓的“素质教育”的镣铐下挣脱出来的学子,无异于从流水线上整齐地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商品,这话听着尤其让人感到悲哀。在学校渐渐商业化,权力化,庸俗化的今天,校园还有净土吗?现如今,学生正在受着新的愚民教育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像余杰所言,北大----这一中国的最高学府,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堡垒,反抗传统,崇尚自由的无上斗士,改革自新,引领时代风潮的先锋都在---俯就,就更是令人悲哀的了。这就是我为何所以是如此坚决地反感诸如思修,党训(党校培训)等等极具政治色彩的课程了,他不把你变为一个“顺民”,不把你驯化为羔羊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既是维护既得利益者,巩固现定秩序的不二法门吧,中国的政治从来都是肮脏黑暗的,应该说世界都是如此,可在中国尤其来的狂暴,这绝不是我愤青似的发泄,我这是觉得我们被欺骗的足够久了,谎言这张网已经编的足够大了,what I need is truth.而余华的《活着》告诉我们得就是-----真相。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很是悲哀,先别攻击我的言论,你先想想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和苦痛,当然,还有你自己的苦痛再说。我自己就觉得有时候自己的思维僵化,仿佛是沿着因袭的路径在走,极度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所需要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头脑,不是在所谓的“主流”里渐渐沉没,就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记得了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很显然,爆发基本上不具备可能性,在你爆发之前社会怕是早就把你当做疯子处理了,想“食指”这样铮铮铁骨,关怀家国的杰出诗人,就很有几次被作为疯子对待的,然而你去读读他的诗啊,那是一个疯子写的吗,只要是稍微有些清醒意识的人就能看出,食指是位极具中国良知的诗人,我很喜欢他写的诗歌,也摘抄过不少,然而终究是谁在撒谎,谁在剥夺我们的清醒,是谁在别有用心呢?我不知道。
我们更多的人是沿着生命既定的轨道随着可怕的惯性在滑行,上学,升学,工作,结婚,教育下一代,衰老,死亡,几乎每一个人,只要是人,都是这样沿着一个方向前驱,尽管有时候存在不同的选择,可那也是在细节上,那于大体几无妨害,在此便令我想起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这部曾经一出版就轰动整个西方世界的书籍,马氏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3M”,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甚至世界青年的伟大导师。现如今的中国社会何尝不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呢?而我们,正在渐渐成为一个个单向度的人。然而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湖北经济学院那号称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竟然找不到这本书,我从一楼直找到五楼,竟没有他的踪迹,现在的大学对人文素养的漠视可以说简直是触目惊心,难道不是很堪忧的一个问题吗?
在中国,你如果仔细思考一番,就会发现很多怪现状。中国的
大学生缺乏批判精神,(当然,我也不能免,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缺乏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中国仿佛是文化戒严的社会,高度集权化和物质化(金钱化),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扫荡着传统和现代,文化人几乎集体失语的年代,因为真正的斗士和先驱不是缄默消失,封杀囚禁了,就是沦为流亡海外的暴徒。从北岛到李泽厚到夏志清,是中国的文坛和学术界容不下他们吗?我看答案是否定的,那他们为何要选择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学者呢?北岛在他的诗作中就流露过这种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一个被国家流放的人”。中国现如今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怕是已经被金钱和权力绑架了吧!曾经经常有同学和朋友会发出同样的疑问和愤概,中国的人口居世界之冠,学者教授,硕士博士多如牛毛,可中国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的大师竟是如此之难,中国你到底是怎么呢?犹记得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一首诗中说-中国,已患了梅毒。这是一种如何的爱之深,恨之切的感情呢。有时候,我就想能够爱人到极点和恨人到极点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现在的学术界和思想界远远不如建国前的民国时期自由和活跃,民国时期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傅斯年,林语堂,沈从文,朱光潜,朱自清,闻一多,张爱玲,冯友兰,梁漱溟,汪曾祺,萧乾,丰子恺,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中国现代画四大家)。。他们的名字至今都为我们所熟悉,甚至耳熟能详,完全不需任何媒体和商业的炒作或是任何外力的成全,他们共同缔造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文学学术世界。反观现如今的文化炒作可谓甚嚣尘上,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看看文化商人余秋雨是如何丑态百出的,加之他的文化品格问题,有学者怀疑他的学术道德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关怀民生疾苦,正直敢言,不畏权贵,捍卫学术自由,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他们很明显地继承和延续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的人文关怀传统。而如今,更多的知识分子丧失了这一民族所拥有的最优秀,最光芒灿然的文化基因,成为了变质的软骨虫,成为名利权势的附庸,著名作家李国文的讽刺真可谓是入木三分啊。
那么,我们回头再来审视余华这部极具现实意义,震撼人心的小说《活着》和张艺谋的的影视作品《活着》,其中展现出的二人的胆识和直面人生时代的勇气就尤其的难能可贵了,中国今天最缺乏,最需要的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了。也许如今很多人怕是连梦想的勇气都没有了吧!正是余华的直面人生时代,直面灵魂,这部小说才成为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对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艺谋来说,正是他的直面现实人性,这部电影一直被评论家称为他影视事业的巅峰之作,而他以后渐渐商业化,脱离现实,场面宏大的电影,渐渐远离中国社会的真实,以至于被众多评论家斥为劣作,而《活着》尽管作为他唯一一部至今尚未通过文化部“安检”的禁片,却丝毫不影响此片带给他的巨大声望。由此观之,讲真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也需要足够的人格力量去支撑,尤其是在利益纷争,落网漫步,权力浸蚀的当代社会。在此,就不得不深刻的佩服中国前总理朱镕基,著名作家,北大“抽屉文学代表人物”余杰,特立独行的文化天才王小波,还有被钱理群称之为“当代鲁迅”的摩罗了,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值得为之鼓掌,钦敬的人物了。
关于余华,浙江海盐县人,当代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的代表性人物。
有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而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余华用他的先锋试验精心营造着自己的文学世界。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臵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
关于《活着》---[《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痛,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楚,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现、当代野史,因为正史的缺如,更显出了它的超常价值,改编后的故事本身便远超过了余华的原著,修正了许多不具典型性、合理性和不便于用电影语言表达的地方。](1)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2)
电影细节审视----影片中,把龙二受刑时的枪声弄得清脆尖锐,回荡不已,这是导演为了制造一种“革命恐怖”的氛围而特意作出的铺垫,这已经预示着作者和导演的伏笔——一个“革命恐怖”的时代开始降临。影片通过福贵的心有余悸的话不断暗示着龙二是无辜送命,这已经是赤裸裸地为当年的地富反坏右鸣冤,鼓吹地主对人民要求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是有理的,当然,这也符合作者余华的反共心理和导演张艺谋的内心看法。
【张艺谋对该电影的较大创新是插入了一条暗线——皮影,皮影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3)
影片涉及皮影这个意象还有一处暗示,到了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
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当然,这也隐射了从文革浩劫中清醒过来的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怀疑。
从民国到国共内战,从建国到人民公社,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前后绵延近40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这就是《活着》。然而到了21世纪,中国的老百姓,绝大多数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又是如何呢?也许并不比上世纪活得有多幸福吧。那为什么没有看到现代版的《活着》呢?难道不应该出现吗?
意义探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宽泛而又不得不引入高深玄奥的哲学禅理来考虑阐述的话题,未免有些大而无形,玄而抽象,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常常不得停驻脚步来静思暇虑这些形而上的带有根本追问和灵魂考究的具有终极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人生问题。也许科学并不涉及终极关怀,但哲学却是应当涉及并应该能为一些根本问题做出精神分析的,指明些方向和道路的,至少,也应该有启迪心智的作用。有人曾说:“形而上的思考,形而下的生活。”这话实在是含有至理,想这也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真实写照吧。
那么,人,为什么活着呢?
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就是目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别无其他,至于说为了实在的什么,那都是虚妄,只有活着本身才是最高目的和意义。很明显,余华的观点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意识展现出来的孤独悲凉和虚无荒谬,它注重的是追求一种形式,忽略生命的内容,活着就是活着本身,这自然就走向了如美学上的康德那种“极端形式主义”,我认为有着极大的缺憾---人作为灵(精神)肉(身体)相融的动物,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客观存在,二者自是不可偏废。忽略形式,内容便无存在的根基,空无凭恃;省去内容,形式便如枯枝烂叶,腐朽污浊。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追求身体康健,生活舒适,生心理愉悦的同时,更得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价值的腾跃,心灵的和谐,精神的崇高,后者来的更为重要,物质上的贫乏不可怕,精神上的侏儒才真正可怕呢。
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划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各人依其道德精神品格各有归宿。
第一重境界者,是一个几乎不需要觉解的自然人,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或是为什么要这么干,恍然不知所以。
第二重境界者,他可能会意识到意义,做些利人利己的事,尽
管他只抱着利己的信念,但如亚当斯密所言的神秘力量促成了意外的结果。但我所理解,所见到的此境界中的人或着多半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金钱权势,物质享受之快,声色犬马之娱,形同行尸走肉,终难免名缰利锁的悲哀。像和珅等贪官,“四人帮”等政客之流,不胜枚举。
第三重境界者,活着注重砥砺道德品格,修身养性,关怀民生疾苦,国家苦难,政治耿介,不畏权势,轻名淡利,襟怀坦荡。如吴天祥,吴仁宝等时代先锋;余华,余杰等独立的知识分子;周恩来,朱镕基等伟大的政治家
第四重境界者,乃先贤圣哲之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参天地,悟化境,为民族精神文化开宗立派,辟源流,犹如盗火者般润泽时间,这也就是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之的“文化轴心时代”的巨人们:中国的孔孟,老庄;西方的耶稣;犹太的先知;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等等
那么,亲爱的朋友,你,属于哪一重境界呢?
而若淑尼采的超人哲学,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不断以顽强的意志和超凡的胆魄去打破现有的价值体系和世俗权力的枷锁,以求得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抵达超人的境界。
而若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是以“性”为原动力的。那么,人活着就处于不断地追求“性”的满足中了。很显然,此公观点实在极端而且可疑。
而若回归我们的中国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的理想而言,(这是中国政府标榜的),人活着就是一种无上自由,个性蓬勃发展的状态,不存在阶级斗争,生命“异化”等等残酷的行为。可是,共产主义理想又何在呢?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青年毛泽东曾经就苦苦求索过这个问题,并最终建立了他的斗争哲学和贵我道德律。
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了,每个人都有自由思考的自由,都有独立见解的自由。我们毫不客气的尊重这种自由。。
最后,用屈原的一句诗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5-23.小月火山亲笔
备注:(1)(2)(3)抄录与百度文编
第三篇:从美学角度赏析电影《特洛伊》
浅论电影《特洛伊》的悲剧美
西方的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诗学》中对悲剧有着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而电影《特洛伊》虽然是基于《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关于对特洛伊战争的记叙,但是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却又和《荷马史诗》有着大相径庭的手法。
首先,是在电影的开端,观众的视角是从战争结束后随着一只狗而慢慢转移,随着狗在海滩的奔跑,我们看到整个持续十年特洛伊战争的带来的结果,整个特洛伊城都已被希腊联军烧杀抢掠一空,海滩上到处都是战死的战士的尸体。唯一活着的生物也就只有这条曾经在特洛伊城生活的狗了。
随即,随着电影中视角的转换,场面回到了战争开始的前夕,即特洛伊城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为了和希腊诸国的和平相处,派自己的两个王子去希腊的斯巴达同斯巴达国王议和。而阿伽门农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统帅全希腊的野心在征战。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阿喀琉斯举世无的双勇武以及他桀骜不逊的性格。面对比自己高大的对手萨色里英雄巴古力斯,阿喀琉斯仅用一招就程功将他击杀。但面对萨色里国王的归附时,阿喀琉斯自傲地说道:“我不是他(阿伽门农)的战士,我只为自己的荣誉而战。”而这样的勇武,和对荣誉的重视也注定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必定会为了建立属于自己永垂不朽的荣誉而展现自己的武艺。而这,也是《特洛伊》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悲剧性,即命运悲剧。
在《特洛伊》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命运悲剧,所以,海伦必定会被帕里斯带回特洛伊,而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也必定会在特洛伊的战场上死去。
所以当画面转到希腊诸国准备组成联军攻打特洛伊时,尽管阿喀琉斯知道自己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对自己的未来的两个预言,也知道自己如果参加特洛伊战争是必死的结果时,他还是依旧选择的参战,因为对他而言,荣誉远比自己的生命重要。所以,当希腊人第一次踏上特洛伊的海滩时,阿喀琉斯率领他的阿开亚黑甲军,冲在整个希腊联军的最前面,他们无所畏惧,勇猛地斩杀着每一个对手,即使是阿波罗的神庙,阿喀琉斯也依旧毫不退缩。而这也正是导致了他最后会死在特洛伊城墙下的一个伏笔。另一个最重要的伏笔则当然是阿喀琉斯的三次愤怒。他的三次“愤怒”带来了三次事件。尤其是在最后一次的愤怒,即他的表弟兼好友的特洛克罗斯因为他的不参战而私自偷了他的盔甲参加战斗最后被赫克托尔杀死在战场上。这使得他无比的伤心,同时也导致了他对赫克托尔无比的愤怒,所以他只身一人驾车到特洛伊城门前叫阵,要求与赫克托尔决斗。而当他面对赫克托尔并开始决斗时,他简直就是地狱地来的修罗。他视死如归,一招一式勇猛而残酷地击杀着赫克托尔,但当看到赫克托耳因为被石头绊倒而崴了脚时,他主动扔掉了自己盾牌,并大叫道“我不希望我的对手输在一块石头上。”这里,足以表现他的荣誉意识,但是当他将赫克托尔杀死后,却将赫克托尔的尸体绑在车后并拖回了希腊联军的驻地。这种不尊重对手和死者的做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而尽管电影中没有涉及到天上奥林匹斯诸神对特洛伊战争的态度和争斗,但是熟悉《荷马史诗》的人都知道,阿喀琉斯最后正是死在阿波罗借帕里斯射出的箭下。而在电影《特洛伊》中,却将阿喀琉斯的死亡处理得更为悲剧性,阿喀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荣誉,因此对他而言,所有的特洛伊人都是自己的敌人,而自己取得荣誉方式毫无疑问是斩杀战场上的每一个特洛伊人。可阿喀琉斯最后的死亡却是因为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破城后,他为了拯救被阿伽门农欺辱的特洛伊小公主布里赛伊斯而被出现在自己身后要替自己兄长赫克托尔报仇的帕里斯用箭射中脚踝后乱箭射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远胜过《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被阿波罗一支金箭射死,而悲剧性也更为强烈。
反观电影中的另一位伟大的英雄——赫克托耳,则有着比阿喀琉斯更为鲜明的命运悲剧。
他本应该是特洛伊的下一个国王,但是因为自己的弟弟帕里斯在和自己一起代表特洛伊去斯巴达同斯巴达国王墨涅劳斯商讨特洛伊和斯巴达议和的大事。但是他却发现自己疼爱的弟弟帕里斯勾搭上了墨涅劳斯的妻子,斯巴达的王后,海伦。在准备启程回特洛伊的最后一个晚上的酒宴上,尽管赫克托尔意识到帕里斯可能做出不利于这次议和的举动来,并多次警告他,但是最后却还是没能阻止帕里斯将海伦带上船。这直接导致了赫克托尔命运悲剧的开端。
在回到特洛伊城后,赫克托尔知道希腊人一定会发动对特洛伊的战争,所以他也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当战争开始,他第一次面对阿喀琉斯时,他意识到了自己最终一定会战死的结果。在阿波罗神庙,他第一次和阿喀琉斯交手,但是却丝毫没能从阿喀琉斯占到任何的便宜,这也使他意识到他不是阿喀琉斯的对手,而特洛伊也决不能正面同有着阿喀琉斯的希腊联军作战。而当阿喀琉斯因为阿伽门农霸占了他的女俘并在召开将领会议时轻视他的荣誉时,他愤怒的拔出了自己的宝剑并宣布退出战斗。当赫克托尔知道这个消息后,在特洛伊王城的长老会议上,当他听到长老们都建议要乘机攻打希腊人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只有当阿喀琉斯真正地离开的特洛伊,才是他们攻打希腊人的时候,也只有那样,他们才能有击败希腊人的希望。可是很可惜,他的父亲却相信了长老和祭司的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决定趁夜攻击希腊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所以才导致赫克托尔将穿了阿喀琉斯盔甲的特洛克罗斯误认为是阿喀琉斯,并将他杀死。而当他意识到穿盔甲的那个人不是阿喀琉斯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悲剧的命运,他知道阿喀琉斯迟早会找他来报仇的,所以在决斗的前夜,他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到了特洛伊的密道,做好了所有的安排。当然,特洛克罗斯的死直接导致了阿喀琉斯的愤怒,从而导致最后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的决斗并被阿喀琉斯杀死后将尸体拖回希腊联军驻地。看到这里,我本应该为赫克托尔感到悲伤,但是仔细想想,我却觉得对于赫克托尔而言,这更是一种悲哀。是种无法抗争毁灭的命运的悲哀。而纵观整个《特洛伊》中的其他人物,也无一不是带有一种悲剧的命运。如:帕里斯、海伦,两人虽然在影片的开始有着一种看似幸福的生活,并如愿以偿的得以生活在一起,但是却是因为两人的私奔而导致了这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的爆发。而最后,也还是不得不离开被希腊人洗劫一空的特洛伊城,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所以,纵观整部《特洛伊》电影,其实更多的是像在欣赏一部战争与爱情的悲剧。整个影片中虽然不缺乏搞笑、快乐的元素,如:希腊诸国组成联军时,阿伽门农派人去伊大卡找奥德修斯时,奥德修斯那戏谑的动作以及对两个使者的愚弄。以及影片前段墨涅劳斯宴请特洛伊使团等情节。但是我认为这些都只是为了更加鲜明突出本影片的悲剧性。正所谓“以乐写哀,远胜于以哀论哀。”影片前面对各位人物的生活越是描写的有趣味,同影片后半段战争带来的死亡的对比就越是明显,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就越是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回归到美学的角度上,我认为《特洛伊》中所谓的悲剧美,其美主要是影片中所描述的人物与自身的命运抗争,但是却又始终无法逃脱命运带来的种种灾难,最终导致死亡。即可以理解为美学上的悲剧,因为影片中的那些战争的宏大的场面,以及希腊和特洛伊作战时的那种杀伐,甚至是影片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对于处于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这种冷兵器肉搏的血腥战争的我们而言,毫无疑问这些都给我们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或强劲气势,以及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而这样的一种压迫无疑会引起我们精神或者内心深处一种震撼与痛感;因为我们在欣赏这部影片中种种情节的同时,我们也会很明显地感觉到电影中那些杀戮对我们而言是多么让我们觉得胆寒,这也正是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却处于一种低于对象的状态,从美学上来看,这样的一种状态,则正是构成悲剧的必要的一种状态。
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上,结合电影的情节来具体阐述这部电影的悲剧性。就整部《特洛伊》的主要情节来说,其实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在代表自己国家同希腊的斯巴达议和时,抢走了当时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即斯巴达的王后。因此,斯巴达的国王找到自己的哥哥——希腊诸国的领主:阿伽门农,倾希腊诸国之兵攻向了特洛伊。兵临城下,特洛伊的长老们忙成一团,大家都认为为了一个女人而让国家陷入战争不可理喻。于是长老们一致要求王子把海伦还给斯巴达人,帕里斯将海伦带到了长老院,一片沉静之后,长老们说了一句话:为海伦而战!这一战就是十年。最终导致的特洛伊的战败后被掠夺一空并被焚毁。”从我们现在看来,为了一个女人而导致两个国家交战十年,并最后导致一个无比富饶的国家的毁灭,和一群英雄的战死;其中特洛伊城的毁灭,特洛伊人的流离失所导致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深入内陆这样的一个情节,很容易引起我们情感上的怜悯;但双方作战时那种近似炼狱般地厮杀的情节,却有让我们对当时所谓的“英雄”、“荣誉”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而这恰恰是《特洛伊》的悲剧性塑造地最为出彩的地方,因为正是这样的一些情节所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欣赏这部影片时,自己是一个多么渺小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欣赏电影《特洛伊》这样一个审美活动时,我们作为审美主体,已经完全被作为审美对象的电影《特洛伊》当中这些情节所爆发出来的震慑人心的情节所压制。而这样一种压制则必然将引起我们的痛感,从而导致我们在这个审美活动中同电影中的这些情节在情感和精神上发生一种矛盾冲突,也就是所谓的主客体的矛盾激化。矛盾激化的最后结果毫无疑问,当然将会是作为主体的我们通过自己内在的精神爆发从而打破电影中这些情节带来的压制,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不仅超越了电影中这些情节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压制,也超越了之前自己被这些情节所造成的压制,这样的一个审美过程,在美学上我们可以称为“崇高”。而从这部电影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悲剧”更为恰当。当然,《特洛伊》这部电影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一种悲剧效果,和它本身所记录的故事是取材于《荷马史诗》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我看来,一部好的带有悲剧性的电影,必定和它所承载的题材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为《荷马史诗》中的对“特洛伊战争”的描述,本就是一种带有悲剧性的描述。试想,如果一部电影本身所承载的题材本就是诙谐、轻松、没有沉重感的,这样电影我想无论怎么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或者是血腥残酷的画面,都是不能引起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的一种痛感,也就无从说起被客体所压制了,也就构不成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了。
谈到这里,其实我们也应该多少明白了一点,作为一部史诗悲剧,电影《特洛伊》的成功可见一斑,不仅再现了《荷马史诗》中对“特洛伊战争”所描写的宏大的战争场面,以及其中所塑造如: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帕里斯、奥德修斯、阿伽门农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生动的英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向每一位欣赏这部电影的观众呈现了作为电影的《特洛伊》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性,也带给了每一位欣赏它的观众一种独一无二的刺激的审美愉悦感。
第四篇:从蒙太奇角度分析电影《活着》
用蒙太奇的角度分析电影《活着》
《活着》转变了以往我们关于人类存在的种种思考,它抛弃了传统意识中的那些崇高的使命,把活着的目的从外面拉回来,将其转而指向了活着本身。作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为了除去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目的而存在,而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张艺谋导演将《活着》拍成电影,但该片一直被禁止上映。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旧认为这部片子是张艺谋最为成功的影视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之一。本影片大量使用了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具体可见以下几个例子:
当福贵把钱都输光了,家珍抱着凤霞离开了他,徐老爷子去世,福贵他娘重病在床,福贵搬出徐府之后在街上没要到钱,为了表现福贵当时痛苦绝望的心情,天下起了皑皑白雪,地上积满了厚厚的雪,福贵坐在雪地上靠着柱子发愣,这里使用了隐喻式的蒙太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福贵从徐府搬出来后,家珍听说福贵再也不赌了,便带着凤霞和在娘家生下的友庆回来,福贵大受感动,去请求龙二帮忙借钱打算开个小店好好过日子,只是这龙二并不想真的帮他,只是给了他自己以前用的皮影。从此,家珍在家里带孩子,照顾生病的娘,福贵唱皮影戏讨生活。这里用的是平行式蒙太奇的拍摄手法,以家珍,福贵,还有蒋介石军队进军这三条线索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交代了所发生的事。
当福贵去跟龙二借钱时,龙二边敲着边说:你们家这房子的木头可真好啊。后来,福贵投奔解放军,回到家后听说龙二因被戴上地主的头衔,又因舍不得那大宅就动手打了干部,又烧了老宅,所以成了反动阶级。村长对福贵说到:你们家那房子的木头可真好啊,整整烧了五天呢。这里使用了对比式蒙太奇的拍摄手法,用同一句话把龙二在赢得老宅子时的得意和被共军当成地主阶级时的失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区长来校检查,福贵为了在大炼钢全民动员中不落后,不得不背着几天没睡觉的友庆去学校炼钢。在路上,福贵对友庆说:“等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等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是共产主义了。”在影片的最后,福贵给外孙馒头买了几只小鸡,跟他说了同样的一段话。这就是重复式蒙太奇的拍摄手法。
从影片一开始,福贵在赌场里赌钱时,嫌弃龙二手下皮影戏唱得不好,只为了露两手而去唱皮影,从此,皮影跟他结下了缘分。福贵还债后为了生活而去唱皮影戏;福贵投奔共军时为了活着回家,给解放军唱皮影戏;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每一家都献钢铁,福贵和家珍舍不得那一箱从乱战中活着带回来陪了大半辈子的皮影,就提议给炼钢工人唱皮影;福贵因友庆惹事很生气,就动手打了友庆,却不知友庆是为了保护他姐才将含许多辣子的面倒在欺负凤霞的那个孩子的头上,福贵心里愧疚,就给友庆唱皮影;六十年代,大家反对旧的东西,福贵本想留住皮影,和家珍想了个法子,成立一个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小组,却遭到反对,因那箱皮影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认为是典型的四旧,福贵见留不住了,便叫凤霞将其烧毁。这其中运用的是连续性蒙太奇的拍摄手法,以皮影戏为单一线索,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情节。
福贵从徐府搬出来后,家珍带着孩子们回家,福贵看着自己的儿子充满欢喜,问家珍孩子取什么名,家珍赌气的说:叫不赌。当凤霞生孩子时,福贵和家珍在外面焦急等待着,为了使紧张的心情平稳下来,福贵提议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字,福贵打趣地说:叫不赌。一个相同的名字,却在两代都提及,但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却截然不同。这也是应用了重复式蒙太奇。
影片中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最后,这几个环节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画面:一个铺就石块路面的巷子。但是在巷子中的人却改变了,用巷子作为切换的镜头,体现了时代的转变,这也是应用了重复式蒙太奇。还有影片中那首相同却播放了好几遍的音乐,每一次播放都营造了不一样的感情气氛。这也是重复式蒙太奇。
这部影片也是导演张艺谋最为朴实的影视作品之一。后来张艺谋也曾说:“用最通俗的方式叙事,这是第五代导演们或者说我本人过去最不屑于做的,可我认为我们总得甩掉过去的拐杖。”“从《活着》中再也找不到张艺谋,张艺谋躲到了幕后”它没有华丽的场面,只是恰当地选择了恰当的演员饰演了恰当的人物,给这部影片还原了作品本来的哲学元素。葛优以其细腻的演技,真实再现了余华笔下的主人公富贵。对诸事小心谨慎,却不乏对生命博大的包容。唱皮影时,刻意夸大的表情,令观众觉来滑稽,又不失凄恻。枪毙龙二时,吓破胆尿裤子的背影,洞穿了观众的心灵,似乎有颗子弹集中了屏幕前面的你我。穷困潦倒的生活里,他竭力为家庭制造安宁。在特殊年代下,他拙劣地周旋着家庭与外界的关系。另外,巩俐饰演的妻子家珍也还原了一个由旧社会转变而来的平常妇女。她代表了新时代下,随遇而安的拥有旧思想的普通老百姓。
总之,《活着》小说自身和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另有电视剧《富贵》),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它消极沉闷,以黑色幽默讲述历史,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过于暴力的场面。也正是这部作品,因为它内在的不同,给观众对于“活着”的不一样的思考。
第五篇:《烹饪美学》教学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烹饪美学》教学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摘 要:多年来的《烹饪美学》教学,经历了认识、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思考《烹饪美学》课程与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及其掌握熟练过程,深感其意义和实践应用本质的深远。本文,以课程实质内涵与烹饪工艺、技能的关系为出发点,表述几点思考,是为了教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烹饪美学;专业技术美育;教学
烹饪美学,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适用餐饮经济发展需求的烹饪技术、技能。而确切的说是烹饪工艺与技能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指导课程。可一直以来并不为教育教学者重视,但是,在餐饮烹饪应用社会实践中,不但经历了几重天的美食实践,并且,引领餐饮潮流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强大的美食(美育)狂潮,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饮食生活和美食带来的精神享受。那么,烹饪专业教育教学为什么会出现不重视的现象?这要从多个侧面来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不能深刻理解烹饪美学对烹调技术和技能操作的美育作用。从而,也就无法理解现代烹调技术支持的餐饮繁荣中的烹饪美学含量,饮食生活思维停滞在原始烹调技术形成后的扩展内容上。
一、烹调技术(技能)的美育作用
(一)烹调技术美育教学新趋势。
现代烹饪专业,运用美食烹调技术的新式教育,其教学是用美食原理来指导烹调技术的发挥和创新,烹调技术的革新和技能创新是
现代社会发展的明显标志。技术与技能教学、实训,不能排除基础技术与技能要求基本功的作用和功能,基础功力的技能操作也要有一定的审美要求,最终目的是要烹调出美食,进而创造美食。美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美食内涵非常丰富,传统的美味、美器、美形、美色、美意及美境,在现代社会饮食生活水平和饮食生活方式追求下,完全符合美食精神面貌的需求。这种需求必然引发烹调技术教育教学新的趋势,这就是烹调技术美育教育教学新趋势。它包括烹调基础技能和操作的美育,烹调菜品、面点美食的审美,烹调菜点的美食创新等等。具体到烹调刀工美化、加热造型、拼摆(美术)造型、工艺色泽、象形雕刻、围边等等,均蕴含着美食原理的理性认知。这唯有烹饪美学能够担起这一重任。所以,专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烹饪美学担当着专业技术的美育大任。
(二)对菜、点烹调过程和内容的审美作用。
烹调技术,是手工艺性非常强势的手工技能,对烹饪从业人员的手工艺性要求很高。烹调技能操作过程是对菜肴产品的技术手段实施和菜肴品质的审美过程,技术、技能含量只占50%,而审美思维最终体现美食原理的应用,有时超过或超越了技术与技能的表现力。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无法量化的。
烹饪者,烹制美食过程,本质上是对美食的审美过程。他们必然形成和参酌大量的审美意识,这就要求烹饪者具备烹饪美学知识和美术原理、技术、技巧的应用。从美学角度审视,烹调制作工艺与
技术技能实施过程,就是对既定菜点品质特征进行审美,而对于创新菜肴品种,则是利用审美要求进行的设计。
这个作用,使烹调技术操作者和操作过程具有强烈的美感心理和审美意识。进而,达到具体技术操作手法得到美食意识和美食审美下的品质指导,实现美食烹调过程的完美境地。
(三)烹调与菜点品种创新的推动力作用。
现代餐饮需要创新,这是现代社会高度物质文明的结果。餐饮是人类的恒定主题,餐饮创新源于物质文明人类之美的追求。原始烹调技术的形成就是人类追求美味的结晶。
烹调与菜点品种创新的推动力是烹饪美学。具体的作用,是烹调和对菜点品种创新过程中,烹饪美学能够开起人们精神之释放通道,以美食这一具体物化形式来实现精神文明。而具体烹调美食者,则运用烹饪美学原理来创造、创新美食,实现人们精神追求的物化再现。
烹调技术美育教学中,技术和技能的审美型制作,目标就是烹调菜点品种的再创造和创新过程。审美对每个具体技术点、操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与动作都提出要求。全部过程的烹调意识就是审美意识的体现。而具体作用,表现出烹调操作技能的文明程度、菜点品种的美食表象、创新品质的美食意境等等。
二、烹饪美学教与学的滞后
对于烹饪技术、技能的学习,在现代社会里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学校教育教学阶段。大量烹饪技术服务人员的职业生活说明,传统
烹饪技艺操作信息化时代到来,学习掌握烹饪技艺能够从众多的媒介渠道获得。而烹饪美学则是现代概念,目前看,他是唯一的烹饪技术和技能的“高新技术”。
(一)学校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中的烹饪美学边缘化。
边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把烹饪美学“纯洁”为理论性(纯粹的)美学;第二是烹饪美学不属于专业技术;第三是当做专业理论课的补充课程。边缘化的结果,是没能发挥出烹饪美学的专业技术美育作用。而更为实质的是学习者获得的烹调专业技术缺陷,与市场就业形成了不对称,导致就业而不职业。
对传统的烹调技术的传授过程是烹饪美学在烹调专业教学过程中边缘化的主要因素。烹饪美学在烹调技术、工艺及技能中,不属于显性的技术。在传授烹调技艺时,隐性的美学知识要体现在传授技能过程中。不要认为能把菜炒出来、加热成熟了,就是烹调技术了,就掌握了烹调技能,这种传授技能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二)烹调技术(技能)美育教学资源贫乏。
专业技术美育教学资源,并不是要求很高。现代化的烹饪教育资源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技术的美育教学。最为贫乏的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缺少与时俱进。
本来,职业教育就应具备必然的超前性,可是现在的职教是社会和市场推动的。这样,从教学理念、教学操作、师资、课程、教学设施等多方面,都是原始状态。自然地烹饪美学停留在黑板上,不能进入烹调技能实训教学中。
三、现代餐饮消费需要烹饪美学
现代餐饮消费需要烹饪美学,是时代气息的感召,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乐章。
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准,物质享受的必要性依然如故,而精神享受提升到了必需性高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烹调技术表现于菜肴、面点这一物质形式,可是,物质丰富了、满足了还是物质,再享受什么?精神!要在物质上反应精神。这就是美的时代特征和形式统一到物质上。
在学校烹调技术教学中,技能实训中的美育,将美学艺术手法、技巧作用于菜肴制作训练中。使烹调技术、技能的烹饪美学(美术表现手法和技巧等)含量提升,是否符合了现代餐饮消费需要。鲜明的现代餐饮消费,追求精神获得量和质的完美,是对烹饪美学教育的宣战,需要烹饪美学来为现代饮食消费提供优质服务。多年来的《烹饪美学》教学,经历了认识、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思考《烹饪美学》课程与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及其掌握熟练过程,深感其意义和实践应用本质的深远。
饮食烹饪与其他服务技术同样,要受到现代知识经济的全方位指导,自然地综合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发展和丰富其服务技术的内容与内涵。所以,烹饪美学将更多、更有力地指导烹调技术的操作与服务;甚至于成为烹调技术中最具影响力的意识技能。这就提出了,烹饪职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应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 陶振纲,张廉明.中国烹饪文献提要.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10.[2]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3] 陈耀昆.中国烹饪概论.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