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作业
关于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调查报告
2009610130 郭笑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城市人口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的,更多的是农民,是山区的人民。要看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过的好,首先要看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最底层人民的希望,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
现在媒体对于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报道基本上是以深入他们生活,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条件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受众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能够给人十分震撼的感受,但是媒体引起的关注多数在普通民众当中,而且这种关注是具有时效性的,而解决大量的贫困山区孩子生活成长问题仅仅依靠普通民众的捐助只是杯水车薪,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要依靠政府,虽然近些年政府的拨款已经不断增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觉得除了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坚持资助以外媒体方面也应该多加关注加大宣传力度。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认为媒体在进行深入调查的时候应该是以一种关怀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揭露别人的不堪生活,在政府方面,除了大量的拨款也应该给予心灵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他们,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社会学作业
《社会学》第一次作业
浅析大学生婚恋观以及自我期待
完成日期:2013年5月15日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本文试从本能与理性的较量、大学生需要处理的婚恋难题这两个方面来浅析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且在阐述个人感情经历,分析自我性格后,提出些许感情期待。关 键 词:大学生 婚恋 期待
爱,亘古不变的话题。恋爱和婚姻一直是诸多人士研究的专题。它们充斥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国度、每一个学科。譬如,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木石之盟”敌不过“金玉良缘”;《孔雀东南风》中男女主人公因为爱情而舍弃生命;《简爱》坚强独立的简爱在爱情路上的曲曲折折„„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对此,我将从以下三点提出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本能与理性的较量
(一)人类无法回避的本能
人类从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逐步进化而来,因而体内有动物的某些本能,这些本能投射到心理上,就表现为征服、掠夺、掌控等心理,也有暴力、强迫等心理。在爱情和婚姻中,这些心理会在某些条件的促进下显现出来。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多影视题材中,恋爱故事往往都是从“多对一”的关系转为“一对一”的情节;泰剧中三大元素之一的“强吻”;以虐恋为题材的电视剧所反映的“有多虐等同于有多爱”的观念。而对于时常追逐偶像剧、关注电影院最新上映的爱情大片、在QQ空间转载经典台词的大学生们而言,这些影视题材对于他们的婚恋观的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
(二)我们拥有理性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主观意识,人在后天习得的一切价值观内化到心理,成为指导人类人生行为的准则。大学生亦无法回避人原始的本能,但庆幸的是,他们在后天习得的价值观会使他们有理性、有能力去自制。世界这么大,每个个体就显得异常渺小。每个人有寻求依靠、渴望温暖的心理。我们渴求有一个人,与我们在这世间相伴,甚至组成一个家庭,在孤独无助时有一个怀抱可以投入;在迷茫彷徨时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在身心疲惫时有一个港湾可以停泊。或许这个人与我们有相同的爱好情趣,在一起我们会越来越像彼此;或许在这个人面前,我们可以卸下一切防备,做最真实的自己;或许我们相识时,应了那句“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或许„„;或许„„;爱情、婚姻中有太多的或许,我们无法用语言穷尽。
二、大学生需要处理的婚恋难题
(一)面包与爱情的纠结
大学生在婚恋中常常面临诸多难题。在这些难题中,最大的纠结点恐怕莫过于面包和爱情。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或成长环境都有诸多细微的不同之处,即使接受的学校教育是相同的,但是在长期的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价值观都得以内化,而这种内化在遭遇信息产业所带来的种种冲击,或者其与社会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不免被动摇和震撼。由此导致每个人在做选择时心境不同、考虑重点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在此归纳以下重要观点:
1.爱情至上论:坚信有爱可以改变面包匮乏等诸多问题,男女双方一旦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会信心百倍的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付出诸多努力,在此暂且不考虑后果如何,虽然其必将经历较为坎坷曲折的历程,但是仅“彼此相爱就无所惧”的爱情理念足以值得肯定与鼓励!
2.物质享受论:物质享受是婚恋的首要条件,对于物质的需求并不仅仅停留在面包上,更超越房子、车子等等,更重要的享受全面的生活条件的优越性。很明显,对于物质享受的需求远远高于对于爱情的需求。
3.两者并重论:面包是基础,爱情是升华。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折中的观点,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这样的物质基础要求属于努力即可达到的范围。需要一定的爱情积淀,但是这样的爱情积淀可以共患难。
(二)爱情技巧的使用
在书架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关于婚恋的良莠不齐的书籍,诸如《恋爱心理学》、《怎样靠近你爱的他?》、《爱情36计》等等。显然,大学生必定会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有很多人选择在爱情里运用欲擒故纵等技巧,且认为自己能够玩得转。然而,偶尔使用这些技巧,会带给对方许多惊喜,有助于爱情的长久。但是,爱情或许更需要坦诚相待,没有人可以睿智高明到八面玲珑,精准的预料出对方的所思所想,如同对弈,你以为自己是高手,可以预料到对方10步之内的落点。但是你总有失手的时候,或许,你可以料到前9步,可是第10步的落点才是决定棋局输赢的关键,当你的那些心计被识破的时候,有几人会因为“工于心计的前提是我爱你”这个原因与你过往不咎。显然,因人而论!使用爱情技巧显然要掌握“度”,并且一定要谨慎加谨慎,否则就是玩火自焚。
三、个人感情经历与感情期待
(一)个人感情经历
爱情要么是个故事,要么是场事故。如果暗恋是爱情的一种,那么我的爱情既是个故事,也是一场事故!之所以说是个故事,是因为那个人的存在,使我对于自我的要求不断提升,他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光给予我灿烂的阳光,让我在人生最初的阶段明白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勇于向上,不断向前!之所以说是场事故,是因为这段暗恋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曾经喜欢他,却与他无关。在这段暗恋我体会到许许多多的心酸与无奈。
(二)个人感情觉悟
我是女生,但基于个人成长经历的缘故,我在处理事情时理性多于感性。我很清楚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的人生找不到平衡点!所以放弃对于我和他都是最理智的结果!具体来说,对于他而言,人生的意义更多的偏向于有所作为,众生敬仰。他需要的是一个贤惠的愿意默默现在他身后支持他的人。而我要的人生是人格独立,做我自己。有句话叫做:“我所有的洁身自好,都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那个最合适的人,有资格站在他的身边。”可是,我们很多人在被人追求时总是还未开始,已经主观笃定我们和某某人不合适。然而,我们忽略了,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怎么知道将来的某一天到底是哪一天?你没有给彼此磨合的机会,你怎么知道你的主观笃定是不是就是磨合之后的客观事实?但是,我个人却坚信自己的主观笃定。或许,我过于相信自己,可是,这就是真的我。
(三)个人感情期待
对于婚姻,我希望顺其自然。婚姻的最佳状态就是在你面前,我既可以是最好的自己,也可以是最坏的自己。爱情和婚姻都不能成为我改变自我特质,让我妥协的理由!我不需要以一个人为生活的中心,我的人生中心只能是我自己!这是我目前的恋爱观。我愿意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共同努力成就对的婚姻!也就是说,在婚姻里,我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可以一起看体育直播比赛,一起做精致的美食,一起走在旅游的路上,一起为彼此的家人选购新年礼物,一起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一些,但绝不以疯狂赚钱作为人生的目标。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鉴于此,大学生在婚恋中将遭遇最大的纠结点,即面包与爱情的抉择。此外,更需要适度谨慎使用爱情技巧,婚恋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坦诚相待!
提笔至此,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的看法未必全面透彻。然而,可以庆幸的是,我在路上,我会期待,我愿意思考!
第三篇:护理社会学作业
护理社会学作业 文献分析评价
班级:学号:
本篇论文探讨的是全球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逻辑关系的研究。基本类型:解释性研究 定性研究 横向研究
方法:观察法
优点:
1、资料的可靠性高,避免了应答偏倚
2、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此次研究的对象是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所以需要的时间较短
缺点:
1、观察的准确性决定了资料的准确性,所以要求观察者尽量从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索资料
2、观察研究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统计量,以致研究观察的结果不能外推
3、此次研究范围过大,花费较多
个人观点:此次研究范围较大,涉及的内容太多,就没有很强的,很有力的说服资料。可以选取几个地区的人,对每个地区的研究对象所患的疾病,进行追踪调查,已获得准确的统计学资料给人们展示。
第四篇:工业社会学作业
1.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所形成与不断发展的价值观,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自我价值。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本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不断的演绎变化。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都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内员工的价值观念,鼓励员工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又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不断的诠释补充形成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为人处世中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为人处事中,我觉得诚实最为首要,人无信则无立,一个人要树立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首先要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才能有交流的基础,否则连相互的交流都无法建立,更谈不上处事了,其次要真诚有包容情怀,不因小事而影响相互之间的情感。
3.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及哪些需要发扬光大?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主要有: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知行合一观;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四、爱国主义精神;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除了这些还有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对于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我们需要充分发扬,而不适于当前社会的发展的要积极摒弃。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社会学概论作业1 一.填空
1.孔德 19世纪
2.“优势需要” “需要” 3.社会关系 直接交往 情感性 4.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5.突发性 非组织性 6.自致角色 7.库利
8.家庭 邻里 儿童游戏 9.人际关系亲密
10.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 11.泰罗
二.选择题 1-5 BDDAD 6-10 ACABA
三.名词解释 1.《群学肄言》:严复翻译英国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的一个绪论部分。1903年于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书名定为《群学肄言》,即“如何学习社会学”的意思。1897年先为上海国闻报社翻译了两章,名为《砭愚篇》和《倡学篇》,1901—1902年陆续译完,共十六章,于1903年出版。译文古雅而精深,文章并可琅琅成诵,一时风行海内。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四.简答题
简述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
答: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 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社会学概论作业2
一.填空 1.滕尼斯
2.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 3.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4.过度城市化
5.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6.财富 声望 权利 7.社会需要 规范体系 8.社会行为规范 9.社会结构
10.人口再生产 物质资料在生产 11.国民收入
12.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13.“五行相胜”
二.选择题 1-5 BDCDC
三.名词解释
1.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3.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为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四.简述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