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有道
当前整个社会都刮着一股“创业”风。无论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热血青年,还是拼杀于职场多年的精英,都有着“自主创业”的打算。然而当步入这个市场,就又感到迷茫了,很多人都在想,这么多的生意,到底什么生意好做呢?笔者认为,最好做的生意,未必就是大众化、传统化的,人人都做的生意,就不是什么“抢手货”了。所以,市场是自己开拓的,而市场开拓的保障,是根据市场前景而定论的。
现阶段,房地产业正蓬勃发展,房价忽起忽落,涨升不定。对于买房者,一套房产到手,自然爱之甚加,一定不吝舍尽积蓄,装修个富丽堂皇。然而,市场上装修材料质量良莠不齐,很大部分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价值室内空气污染的叠加特性,致使居室内空气存在严重污染。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就是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环境健康的主要顽敌。而且,它们具有持续释放性,特别起甲醛,它的释放周期在3至15年。这种隐患的可怕性,可见一斑。
于是,在地产建材、装饰装修、家具制作等行业飞速发展,消费者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最终需要的是“原生钛”这样的优秀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规范的服务。原生钛环保项目是在新时期国际国内由于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延伸出的新行业、新项目,面对很多人都是崭新的朝阳行业,同时又不陌生的行业。室内环保行业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原生钛环保是一个在你身边的朝阳行业,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很快到认识、理解这个行业,随时可以上手操作的项目。那么,想自主创业的你,想致力于治理室内污染的你,还在思考什么生意好做的你,是否看到这个宽广的市场前景了呢?
第二篇:创业有道 制客家养生酒发家
致富专题 zt.hao315.tvqyue创业有道 制客家养生酒发家 养生酒的消费,有其固定的族群,故品质稳定、风味特殊的养生酒在竞争激烈的酒品市
场中,可以自然的被区隔,而保有一定的利益。且华人地区对中药养身有相当概念或接受度,以新式的酿造养生酒,取代印象中药味重、口感重、颜色深的再制养生酒,并将市场延伸至海外的华人地区,亦是提高养生酒销货量的可行策略。
第三篇:求职有道
求职有道
确定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是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就业的关键,一般根据自己 的性格特征,兴趣,能力和知识宽度来选择与自己情况较为相符的职业作为求 职目的,宜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哪怕机会少一点,也要尽量去争取。有的人在选择职业时,由于竞争激烈 而违背自己的初衷,选择了自己并不热爱的职业方向,结果既妨碍自己才能的发挥,又给事业造成损失。只要劳动力市场对求职者所感兴趣的职业不是毫无 所求,就要从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努力争取.2.把特长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
招聘单位定夺人选时,一般会优先录用那些有特长的待聘者,如果在择业 中把自己的特长掩盖了,就等于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当然,如果求职者的适 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强,也可以干出出色的成绩,即使用非所学.3.考虑工作待遇
有的人不在乎干什么工作,只要求待遇高.那么择业时,只要了解哪个岗位的待遇高,努力以自身条件去争取就行了。
4.正视健康状况的限制
有时求职者虽有兴趣和专业知识,而自己的身体条件无法长期胜任某种
职业,那么不顾身体状况是不切实际的。
5.考虑工作的挑战性
一个思想活跃,寻求自我发展的求职者,要避免仅以所谓名声好,地位高 的职业作为择业的目标。这类工作常常相对保守,极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 取,失去自我发展的机会。
工作的愉悦性,竞争性以及个人发展都是值得追求的择业条件.求职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经历,为自己拟定恰当的职业
目标。当求职者对自己的基本素质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 入的考察分析后,就可根据各种职业的特征,要求来确定自己求职的方向。
回页首
伯乐眼光
求职难,难在哪里?
现在就业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单就企业方面而言,对人才的要求,有不少变化--
一是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普遍提高。目前市场上许多跨国公司企业管理类的高级职位均 要求有MBA(工商管理硕士)以上的文凭;一般普遍的职位也要求有大学以上本科学历,同时不少企业对人才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比较偏重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二是几乎所有企业对人才的工作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粗略浏览一下各种招聘广告,不难发现, 要求有几年的相关经验成为必要条件, 与前几年的许多企业只要求“英文流 利”形成极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资企业已经登陆多年,有了自己的外语人才; 其次,这几年各大学外语科的毕业生比较多, 他们毕业后很多人走进了外资企业,已有 一大批比较成熟的可供选择的人才群体,优秀人才辈出,需求量相对减少;第三个重要原 因是有一些人跳槽太过频繁,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没有为自己服务,而是去为别的企业服 务,因此目前不少企业不再愿意花这样一笔钱去培养可能为别的企业服务的人才,而宁可 愿意花大价钱请直接能为企业服务的熟练人员。这样一来,工作经验欠缺不多的人就很容
易被拒之门外.三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 企业录用人才慎之又慎.同前几年相比,工资涨了不少,因此不少企业在录用人员时十分慎重,对于高品质的人员会敬而远之, 对低水平的人又 会将其拒之门外,如此,求职的难度加大就可想而知了,要想找到既合企业要求,自己又 力所能及的职位是十分不易的。
针对上述情况,作为每一位求职者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对自己,对企业都 应有比较准确,细致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求职者采取积极的应变对策,一是 要加强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知识结构和水平;二是要不断地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学多一 点经验和技术,充实自己,既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熟练,也为自己今后可能跳槽而改变工作; 三是要谨慎理智地跳槽,不要意气用事,因为再求职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绝非易事。或许你刚刚从象牙之塔中展翅欲飞,是个Freshman;或许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当你在四处出击求职的时候,请注意应聘技巧。
首先,你要充满信心,请相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生我材必有用。保持良好的状态,快乐的心情,这样的润滑剂对你大有好处,你不仅有信心,可能还因为状态极佳,不再厌烦手头枯燥的工作,良性循环会事半功倍。
接下去,把自己好好剖析一番,列出自己的长处优点,工作能力,问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定出自己的求职目标,听着:充充电是必要的。世界日新月异,复合型人才才会有竞争力,满足于现状的井底之蛙只会被淘汰。充足了电,再为自己好好策划一下,打印一份漂亮的履历表。谦虚是美德,但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包装自己,非常重要。
然后,把自己修饰一下,整好衣冠,拿上你的简历,带着你的微笑,到我们人才市场来应聘。
应聘的时候,你要先有概念:应聘什么职位,应聘什么样的公司,是选择三资企业还是国营企业,是选欧美公司还是亚洲公司,必须先决定好。小型交流会可以一家家慢慢看,大型交流会场内摊位多,求职者也多,所以建议先在场内浏览一圈,看看哪几家公司有吸引力,决定好主攻目标和次要目标。主攻目标,你要多费些心思,好好展现你的魅力,坐下来和招聘者好好谈一谈,向他展示你的才能,表明想 为公司效力的强力愿望;次要目标,留下你的简历和简短介绍即可,自始自终,你都要自充满信心,从容不迫。
应聘之后,如果你得到了面试机会,请再接再厉,作好充分装备:
一、时间。面试时间确定好,不要与自己的日程安排冲突;要守时,可提前一刻钟到达,安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整理好衣饰。
二、仪表。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穿衣服要配合自己的个性气质,自然得体,相得益彰,千万不要夸张。男孩子选好西装领带,还要整理好发型,修好脸;女孩子应该化个明媚的淡妆,给自己信心,也是尊重别人。
三、应试内容。除了简历,学历证明,还要准备好回答考官提问。除了与应聘职位有关的专业性问题,考官会问你: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为什么跳槽?业余爱好等等问题。所以要作好 充分准备,还要准备好用英语应试,如果对方要求,或者对方是蓝眼睛、高鼻子的话。回答提问,你要时刻牢记:带着你的优雅从容、灿 烂微笑、自信。最重要的一点:表
明加盟对方公司的愿望,表明你的 诚意。
然后,你就静候佳音吧!希望看完短文的你,能舒眉展颜。祝愿所有求职的朋友心想事成。
回页首
面试时,您将面对哪些问题?
面试,是每一个求职者都要面对的过程。有备才能无患。面试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有许多,但许多人却忽视可能面对的提问作出必要的“预习”,因为他们不知道主考官将怎样问和问些什么问题。
招聘,要不要包装?
目前的招聘广告,往往都是重内容而轻形式,只要文字传达出了招聘单位的基本要求就行,不必要像其他广告一样做得很“靓”。因此,这些未经专门设计的广告往往比较粗糙。有时甚至因文字的排列不太妥当,影响了招 聘效果。所以,不少客户非常希望得到广告图稿方面的帮助。在对广告图稿方面的调查中,有百分之四十一点四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很好,很有必要”,成为这一问题看法的“大多数”。认为“没有必要设计”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点五。可见,“大多数”的招聘广告客户对招聘广告的单调的文字 罗列形式是不满意的。
那么,有多少客户愿意在以后的招聘信息发布时要求先进行一次图稿设计呢?
同样是这些调查对象,直接表示需要进行广告图稿设计的客户却只有百分之二十四点四,而认为“不需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点六,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认为“随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多数”不满而“少数” 思改的情况呢?推其原因,最大的可能是担心进行广告图稿设计会增加广告开支。那么,招聘广告到底要不要“包装”,拥有一张“漂亮面孔”呢? 回页首
新兴企业喜欢年轻人
什么样的企业正在张开大网,吸纳精英?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加盟?
调查结果发现:新兴企业是人才市场“吞吐量”最大的“盟主”,其平均开 办年限仅有三点八四年,半数以上的企业的开办年限仅在二至五年之间,其次是开办时间不足一年的企业,占百分之三十二点九,居第三位的是开办时间在六年至十年的企业,占百分之七点九,而开办时间在十年以上的仅占全部企业的百分之四点七。因此,大张旗鼓,具有非凡吸纳欲望的是新兴企业。
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企业成为招聘市场的中坚力量?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快速发展需要新人加盟是第一原因占百分之六十三点四;新办企业需要员工是第二原因,占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员工流失较多要新人加盟是第三原因,占百分之七点 九;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因为员工离退休较多而要求招聘新人的,这再一次印证了这些企业都比较年轻。
这些新兴的企业招聘新人时,当然首选文化水平高、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三资企业”
从里到外的“年轻化”使它基本或完全摆脱中老年员工的牵制,能够轻松上阵,在市场上充满活力和保持竞争力,获得利润最大化,从而形成良性循 环,循环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繁荣和员工工资福利的提高。
提升面试成功率的方法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在短短的2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内,把20多年的综合素质表现出来,包括你的为人、处事、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所以在面试前,要对个人能力进行一个详细的梳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同时在面试时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时到达
面试当天早点动身。若去早了,还可以浏览一下你之前做过的笔记,做一做深呼吸等等。千万不要迟到,也不要匆匆忙忙冲进面试房间。否则,人家对你的评价就是——计划性很差。
2、恰当着装
穿职业装就万无一失吗?No.不妨先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不要背着背包去面试,可以考虑提一个公文包,公文包中再多备几份简历,并带好笔和记事本。这样,你就会既显得亲近,又不失职业风范。
3、运用肢体
握手要坚实有力,手掌不要带汗;要流露出对对方办公环境的欣赏;坐直并保持目光接触,面试官讲话时要点头或说“嗯”以表示认同;始终微笑;不要打断面试官;回答问题时面部表情要生动并富有激情;面试最后可以问面试官几个问题,比如:能否介绍一下每天的工作内容?此番面试之后贵公司有何安排?
4、反复调研
首先要从各个渠道收集该公司的信息。或浏览他们的网页,或阅读有关的各类报道,对其企业文化、经营哲学、财务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并知晓该公司最近有何热点话题。其次还要争取对面试官姓甚名谁、在公司的职位和角色有所了解。如果面试当天你能熟练地称呼考官,并恰当地透露你对公司的了解和看法,想必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5、准备答案
以下问题在面试中常会遇到,你不妨提前备好答案:你怎么自己介绍?为什么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工作?以前的同事是如何评价你的?为什么要辞去上一份的工作?
6、利用材料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女大学生给面试官呈上漂亮的写真集,这种做法虽不可取,但一本能代表你以往业绩的作品集,能让你的能力显得有根有据。最后,面试结束之后,别忘了给面试官发一封电子邮件,以致谢意。
面试时要注意的细节
在面试时,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在面试时感到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过于担心。当人们紧张时,他们有时做事情,通常不会像平常表现的那么平静。而且,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社会的价值观因为不同的年龄,性别,地域都会有所不同。有些可被认为面对一些客气未必适合的地方。基于这些原因,人们通常会陷入面试中的困境。在这里,我将列举几个最常见的面试时不该做得现象。
第一:不要迟到
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不同,都会有对自己时间的安排计划。虽然很多人喜欢自己决定时间的安排计划,但他们不能带去工作场所。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复和越来越多的时间压力。如果面试时你不按时到达,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招聘人是不会见你的。当被安排面试,请务必确定你能够参加面试的时间。
第二:不要先坐到椅子上
在面试中,面试官往往提供了一张椅子。当然,面试的时候是允许坐下的,你可以放松自己,但是,如果你先面试官一步坐下,就非常不妥了。面试官可能会认为你不采取认真的面试态度,或者你不知道如何表达谦卑。有些人甚至会忘了你是在接收面试,这是非常危险的,请记住,你是来面试的,不是来和面试官唠嗑的。即使面试官要你放松,千万不要有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找到一份工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不要乱放自己的简历和随身物品
你去的是别人的地盘,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别人的办公桌上是一大禁忌。不管是带着多么重要的文件去面试,也不要不要草率放在桌子上,最好是用双手亲自交给面试官。
第四:将您的手机调到静音模式
很多人都是随身带着手机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面试时,请务必将其关机或者静音。遗忘很多面试者都会忘了这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往往这个很小的问题,就会让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毕竟谁也不喜欢意见事情被中途打扰
第四篇:写作有道
写作有道•谈写作训练中的辩证法
文章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包括指导性信息、探索性信息、交际性信息、说明性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文章,现代社会便无法存在和发展,国家机器便无法运转。所以古人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鲁迅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美国著名的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风行于世的《大趋势》一书中指出,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其中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各种知识的信息将更为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文章——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晶”、知识信息的“集结”,是一切计算机、网络信息输入的“源泉”和“依据”,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章写作的重要性。怎样提高文章的写作能力呢?本文从写作训练中的辩证关系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管见。
一、始于借鉴 终于创新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所谓“文贵己出”,就是说好文章必须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构思。剽窃与雷同,从来就是写文章的大忌;然而,模仿借鉴却又往往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任何事,掌握什么技能,总有个学习模仿的过程。清人刘熙载对李白诗歌的评价是:“太白诗以《庄》《骚》为大厚,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俊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艺概•诗概》)这段话道出了借鉴前人与自成一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你看,李白就是这样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从而形成了清新秀丽、豪迈奔放的独特艺术风格。
把模仿作为写作训练的一个环节,就是以优秀作者的优秀作品为蓝本,按照一定的要求,用相近的题材或手法进行仿写,然后互相比较,可以把观察、感受生活与分析、鉴赏前人的作品,在写作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譬如说,读了《白杨礼赞》后,模仿写《红枫吟》、《葵花颂》等等,使习作者学会既准确捕捉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又能学会情景交融、由此及彼的构思方法。
模仿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创新。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曾经告诫过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和“似”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前者是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有分析、有鉴别地从前人的作品或写作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融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后者则是把模仿看成获取“写作秘诀”的终南捷径,以为只要多搞些寻章摘句或是熟读几篇名文,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模仿要从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技法特点着眼,做到“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或“化腐朽为神奇”、反其意而用之。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确向习作者提出的。
二、初要胆大 终要谨慎
学写作并非易事,如果再加以种种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动辄得咎,就会挫伤习作者的积极性。写作会变成一种毫无兴趣的强制性劳动,这是失败的开端。所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极力主张“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与渑池徐宰》)即使出点格、跑点野马也没关系。要提倡内容的充实,鼓励想象和联想,使习作者“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矣。”(谢枋得《文章轨范》)现在的一般学校对学生作文放得不够,不许跑题、不许太花梢、不许不朴素、不许搞虚构,清规戒律多得很,这种严格地“绳之以法”的结果,造成了不少中学生“但见文之难,不见文之易”,作起文来,战战兢兢,叫苦不迭,思路窘隘,内容板滞,句式单调,语言干巴,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样。只能吃力地驾驭千来字的篇幅,名曰少而精,实则短而空。这样的作文除了能应付一下考试,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是严重不适应的。
大学写作正确的训练方法应该是从“放”到“收”。正像谢枋得在《文章轨范》中所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浩荡入纯粹。”对大学生所说的“放”指——放构思、放个性、放内容、放文笔,放开手脚,畅所欲言!对大学生所说的“收”指——言之有物(材料充实、典型),言之有理(观点鲜明、正确),言之有序(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言之有文(语言流畅、较有文采)。
对大学生的写作训练还应该针对不同文体,做到放收结合、有放有收。记叙类文章应严格地收;论说类文章应鼓励“放言高论”,略做收束;对于其中专业论文的写作主要采取放的方针。
三、以阅读为先导 以历练为归宿
广博的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又一途径。读书好比开凿源泉,不读书则会笔枯墨干。读优秀的文章等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组织材料,应该如何提炼主题,应该如何造语行文,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当代作家王汶石曾动情地说:“必须下决心读点书,花点本钱。把基本建设搞扎实;读了书,艺术造诣就会高,提炼和概括生活的能力就强,就会得心应手。”阅读就是这样重要!这样使人受益无穷!所以“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话才能流传不衰,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
阅读不仅可以为文章的写作提供好的方法,而且能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如果说人生社会是一部“活书”,那么铅字印成的书就是一部微缩的社会,凝固的生活。许多写作材料都可以从阅读中搜集、储存起来。在学术著作、论辩文集、杂文、知识小品的写作中,这个优势更为突出。
所以,我们说阅读是采花,写作是酿蜜;采集花粉的能力越强,就越能酿出精良的蜂蜜。
但是,阅读别人的作品仅仅是“吸收”,最终的目的还在于“表现”。不少学生“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他们不懂得,“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工夫,其益相去远也。”(唐彪《读书作文谱》)阅读和动笔,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相差很多的。俗话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写作,就是要多“写”多“作”,常“写”常“作”!在思想、生活、知识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储备后,在不忽视对其继续充实和提高的前提下,多写多作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可以说具有决定的意义。当然,你狠抓了“实践”这个环节,仍有写得不很好的可能;但是如果不抓“实践”这个环节,不去动笔,不去历练,那就绝无写好的希望。
我们认为,没有300篇左右的认真练习,是很难过写作关的。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大约做了150篇作文,实在是太少了。当然,大学阶段不可能再做150篇作文,这就要通过记日记等课余写作补上。
四、说写结合 相得益彰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见闻感受,及由此而产生的见解、意愿等,在头脑中是思维活动,说出来是讲话,写出来就是文章。说话时经常注意思维的准确、严密、迅速、活跃,写文章时也就能在这些方面收到相应的效果,如果你想把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你就得集中精力去思考;思考说明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说别人容易接受……这无疑对于写作是有极大帮助的。简单明白地说,就是: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
或许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就是要求讲话能如朗诵、说书那样有声有色,眉飞色舞。不对,写作课的讲话训练要求,不同于教师在教学时的范读,不同于演员表演时的朗诵,也不同于说书人的说白。教师范读、演员朗诵、艺人说书都有现成的作品做依据,用不着临时在头脑里进行构思,主要是考虑如何把“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语言、音调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我们的口头表达训练,是为了培养讲话能力,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要求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好想表达的内容,并把它们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讲话训练可促进思维更加敏捷、更有条理、更显周密,从而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但从实际经验来看,讲完了事,与讲过后再反复思考,将内容整理成文,两者的收效是大不一样的。例如作一个专题报告,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资料、编写了讲话提纲,讲话得到了听众的好评。但如讲完便了事,不再思考,也就只能停留在这水平上;如果讲完话再反复思考,整理成文,就可发现讲话中的不足而有新的收益:某些地方与主要论点的关系不大,讲多了;某些地方触及到要害,却未充分发挥;还有一些重要的内容,讲的时候竟没想到……通过思考、整理,往往能把原来的讲话内容表现得更深刻、全面、简洁。在这个基础上再表达出来,一定可写成一篇观点更鲜明,论述更透辟,条理更清楚的文章,全文的结构和语言必然能进一步完美。当然不是说每次写文章都必须先讲后写,但有计划地这样反复练习,对提高写作和讲话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广泛收聚 精于选材
许多学生渴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却不大懂得“聚材”正是写作的入门功夫,没有养成平常勤于积累的习惯,这是十分遗憾的!许多时候,写作的失败往往并不在动笔之际,而在动笔之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也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事实上,材料的不足,储备的贫乏,势必导致整个写作活动的阻滞或解体。一九三二年,鲁迅先生听到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英勇业绩后,非常感动,很想写一部小说反映这一题材,在具体结构和技巧上已决定“像《铁流》似地写”。但是,终因“资料不十分熟悉,怕写不好而因此搁笔”。(鲁迅(回答国际文学社问)但未完全脱盲的高玉宝却能完成三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可见,有材料、无技巧,经提高后可望写成佳作;无材料、有技巧,则无法写出好文章。
收聚材料的要求是多多益善。多了,才便于鉴别、比较;多了,才可能筛选、裁汰;多了,才容易生发、联想;多了,才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培养大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通过阅读(书报网络)储材;第二,通过调查采访储材;第三,通过实践体验储材。在材料的收集上要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这样一旦执笔成文,在取材上便能新老相参,死活相证,点面结合,正反相成,把文章写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占有材料,我们提倡以十当一,以“多”为佳;选取材料,我们主张以一当十,以“严”为上。莫泊桑说得好:“把一切都叙述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做,每天就至少需要一本书来列举我们生活中那些无数没有意义的琐事。”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选择那些真实、准确、典型、新颖、生动的材料。须知:那些被舍弃的材料并不是完全消极、不起作用、毫无影响的。它潜在文章的背后,成为文章的一种底气,一种后盾,表现出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支持力。六、一气呵成 反复修改
写文章一稿成功,文不加点的事例是罕见的。习作者起三稿五稿甚至十稿八稿是常有的事。问题在于第一稿怎样写才好。第一稿是文章的雏形,它的作用在于清理思路、检验认识、体味甘苦。它的重要性在于拢聚观点和材料,将无形的腹稿变为有形的草图。为加工提高奠定基础。有第一稿在手,作者就可以雍容自如地左右端详,往精细里磨制了;即使推倒重来,也有了一块垫脚石可踩。如果不趁兴致勃勃、气势饱满之时一气呵成,而是瞻前顾后、字斟句酌,希冀于一稿奏效,那就不但难以使文章的脉胳和气势贯通,反而把兴致越拖越薄、精力越耗越弱,结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被迫中途辍笔。鲁迅先生曾说过:“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致叶紫》)所以,务必快速拉出第一稿,首先保证气势连贯,文字粗糙点可以逐步加工,气势丢掉了就很难追索了。
第一稿草成后,剩下的工夫,就全在于修改润色了。为什么要修改,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意不称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客观事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曲折幽深、精微奥妙,人的思想很难一下子把它准确、精严、细腻,周到地反映出来,二是“言不逮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语言在状写、传达思想时,这二者往往也有距离,要缩短这距离就得修改。
修改的方式,可以是在教师作文评讲后,让学生根据评讲的要求进行修改;也可以是同学间互相修改,互相借鉴;还可以让学生修改上学期或中学阶段的作文。总之,起草文章要快,修改文章要慢,前者是热处理,后者是冷处理。修改是文章制作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并且是最后把关的重要阶段。
七、施加压力 培养热情
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决定性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打,学生才是真正的“运动员”!但教师要当好“教练员”,要帮助学生打好“外围战”,起到指引、点化和督促作用。毛驴没人骑不行,学写作没有人逼不行。给点时间,做些点拨,加点压力逼他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不少新闻是逼出来的,任务的急促,时间的紧迫,往往使记者们健笔如飞;多数政论、评论、杂文,也往往是在一定压力下逼出来的。舆论的“喉舌”、感应的“神经”,不快不行,快写快发,这就是一种客观压力。科技论文、学术著作也是如此。在科学研究竞争激烈的今天,谁能率先披露突破性的成果,这就是压力。你看不少学生平时怕作文,但到考试的时候,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不但能完成若干道语文基础知识题,而且还能完成一千字左右的作文,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反映出考生平时的水平。很多时候,写作灵感也是这样挤出来的。所以,学生必须完成作文训练的数量,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应规定最低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不合要求不许过关。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是需要用许多心血和汗水才能换来进步与成功的。没有学习写作的巨大贡献热情,没有勤学多练的强烈欲望,没有自甘吃苦的奋斗精神,想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不要企望在一个早晨便意外地成功,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往使人失望。也不要把写作当包袱,一听作文就心慌的状态,一定要想办法改一改。你对它没感情,它对你也就不理睬;你对它受得入迷,它对你也就若即若离;你厌烦它,它就摒弃你。只有始终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才能百折不回、勇敢探索,在写作的道路上渐臻佳境。
第五篇:调查研究须有道
调查研究须有道
某单位组织人员到基层调研一段时间后,调查报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但当领导要了解一些具体情况时,参加调研的同志却一问三不知。后来才知道,这份调查报告是坐在家中打电话,查资料编成的。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种好的工作方法,更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搞好调查研究,对领导机关了解实
情、科学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效能与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已蔚然成风。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一种是研究而不调查,不深入基层,不接触实际,形成了一些只能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好看不中用。一种是只调查不研究,多是到基层转一转、看一看、尝一尝,搞形式、走过场,或者是看过就了,或者是浅尝辄止,不作深入思考研究。由此导致调查研究的效果大打折扣。
调查研究,应该近距离接触。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才能发现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应该尊重事实。只有通过与基层干群的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掌握客观事实,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基层,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和方法。“纸七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调查研究,应该有刻苦的精神。不能吃苦,就不可能真正深人;不能吃苦,就不可能真正解剖好麻雀;不能吃苦,就会懒怠思考,获不了真知,取不了真经。
调查研究不是小事。它维系着党风,代表着形象,牵连着作风,体现着能力,是我们掌握真实情况的基本方法,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实现科学决策的关键环节。只有扎实搞好调查研究,才能透过表象、抓住本质,才能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否则,民主与科学就成了一句口号、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