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

时间:2019-05-15 06: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

第一篇:“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

“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

行军打仗时,军事指挥员需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作文中的字词句段似兵将,写作则恰似行军打仗,只有巧用“兵法”,才能写出好文章。

打好“阵地战”,需“弹药充足”

写作时,我们可以把笔下的字词句段变成飞机、大炮、千军万马,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纵深式地叙述,对人物进行立体化、多角度地刻画。不惜笔墨,轮番雕琢,这样的作文句式轰轰烈烈,语言厚重有力,能够撼动人心。但要想打好“阵地战”,我们在平日里就得多积累妙词佳句。只有拥有厚实的语言积累,写作时才会有“弹药充足”的底气。

下面我们不妨看一段“阵地战”风格十足的作文片段:

老师的批评就像直击心灵深处的利刀,催促我在长满荆棘的道路上行进。老师的批评里有几分残酷,有几分期待,更多的是老师埋藏在严厉中的对我们的爱……

这段用于文章结尾的片段,将中心词“批评”重笔勾勒,恰似阵地战上的轮番猛攻,很有阅读冲击力,也极具心灵震撼力。

巧用“游击战”,择机打动读者

作文“游击战”的精髓是善于组织精妙的言语,选择恰当的“当口”,或评议,或叙述,或抒情,给读者带来一次次“游击”,让其不断感受到文章中的道理、事件、情感等。它不是让你择机打击读者,而是要择机打动读者。

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就有一段很“游击”的对白。通过前一段的冲突,大妈和郝建和解,大妈说:“小伙子,大妈这么误会你,你都没走,好人呀!”郝建说:“人倒了咱要是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倒了,咱想扶也扶不起呀!”

别小看这一来二去的两句对白,直白的言语中却富含情感与哲理,这无疑是一次有效的心理“游击”,直中观众心扉,引人深思。

作文“伏击战”更容易“俘虏”人心

作文“伏击战”是指在行文中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当前文“不经意”的暗示与下文中“原来如此的结果”相对照时,读者便“中了埋伏”,思路就会顺着伏笔所引导的线索向前走,而这样的文章更容易“俘虏”人心。另外,“伏击战”还可以让文章在含蓄的行文过程中结构严密,达到水到渠成的顺畅效果。

下面这个作文片段就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

一进姥姥的堂屋,就见正面墙上挂着苹果大彩画,看得我直流口水。表弟听说我来姥姥家了,急着跑来找我玩。他凑到我的耳朵边小声地说:“听说山上果园里的苹果都红透了,咱们偷偷溜进去,摘些又大又红的苹果过过瘾吧……”

开头不经意地写水果画,就是为下文偷苹果设下埋伏。前后一对应,“看苹果-偷苹果”的线索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然后会导出一场偷苹果的“好戏”。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写作也如此,我们绝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只有备足“弹药”,巧用“兵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智慧的“将帅”。

第二篇:写作有道

写作有道•谈写作训练中的辩证法

文章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包括指导性信息、探索性信息、交际性信息、说明性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文章,现代社会便无法存在和发展,国家机器便无法运转。所以古人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鲁迅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美国著名的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风行于世的《大趋势》一书中指出,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其中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各种知识的信息将更为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文章——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晶”、知识信息的“集结”,是一切计算机、网络信息输入的“源泉”和“依据”,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章写作的重要性。怎样提高文章的写作能力呢?本文从写作训练中的辩证关系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管见。

一、始于借鉴 终于创新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所谓“文贵己出”,就是说好文章必须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构思。剽窃与雷同,从来就是写文章的大忌;然而,模仿借鉴却又往往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任何事,掌握什么技能,总有个学习模仿的过程。清人刘熙载对李白诗歌的评价是:“太白诗以《庄》《骚》为大厚,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俊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艺概•诗概》)这段话道出了借鉴前人与自成一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你看,李白就是这样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从而形成了清新秀丽、豪迈奔放的独特艺术风格。

把模仿作为写作训练的一个环节,就是以优秀作者的优秀作品为蓝本,按照一定的要求,用相近的题材或手法进行仿写,然后互相比较,可以把观察、感受生活与分析、鉴赏前人的作品,在写作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譬如说,读了《白杨礼赞》后,模仿写《红枫吟》、《葵花颂》等等,使习作者学会既准确捕捉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又能学会情景交融、由此及彼的构思方法。

模仿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创新。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曾经告诫过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和“似”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前者是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有分析、有鉴别地从前人的作品或写作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融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后者则是把模仿看成获取“写作秘诀”的终南捷径,以为只要多搞些寻章摘句或是熟读几篇名文,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模仿要从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技法特点着眼,做到“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或“化腐朽为神奇”、反其意而用之。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确向习作者提出的。

二、初要胆大 终要谨慎

学写作并非易事,如果再加以种种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动辄得咎,就会挫伤习作者的积极性。写作会变成一种毫无兴趣的强制性劳动,这是失败的开端。所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极力主张“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与渑池徐宰》)即使出点格、跑点野马也没关系。要提倡内容的充实,鼓励想象和联想,使习作者“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矣。”(谢枋得《文章轨范》)现在的一般学校对学生作文放得不够,不许跑题、不许太花梢、不许不朴素、不许搞虚构,清规戒律多得很,这种严格地“绳之以法”的结果,造成了不少中学生“但见文之难,不见文之易”,作起文来,战战兢兢,叫苦不迭,思路窘隘,内容板滞,句式单调,语言干巴,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样。只能吃力地驾驭千来字的篇幅,名曰少而精,实则短而空。这样的作文除了能应付一下考试,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是严重不适应的。

大学写作正确的训练方法应该是从“放”到“收”。正像谢枋得在《文章轨范》中所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浩荡入纯粹。”对大学生所说的“放”指——放构思、放个性、放内容、放文笔,放开手脚,畅所欲言!对大学生所说的“收”指——言之有物(材料充实、典型),言之有理(观点鲜明、正确),言之有序(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言之有文(语言流畅、较有文采)。

对大学生的写作训练还应该针对不同文体,做到放收结合、有放有收。记叙类文章应严格地收;论说类文章应鼓励“放言高论”,略做收束;对于其中专业论文的写作主要采取放的方针。

三、以阅读为先导 以历练为归宿

广博的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又一途径。读书好比开凿源泉,不读书则会笔枯墨干。读优秀的文章等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组织材料,应该如何提炼主题,应该如何造语行文,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当代作家王汶石曾动情地说:“必须下决心读点书,花点本钱。把基本建设搞扎实;读了书,艺术造诣就会高,提炼和概括生活的能力就强,就会得心应手。”阅读就是这样重要!这样使人受益无穷!所以“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话才能流传不衰,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

阅读不仅可以为文章的写作提供好的方法,而且能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如果说人生社会是一部“活书”,那么铅字印成的书就是一部微缩的社会,凝固的生活。许多写作材料都可以从阅读中搜集、储存起来。在学术著作、论辩文集、杂文、知识小品的写作中,这个优势更为突出。

所以,我们说阅读是采花,写作是酿蜜;采集花粉的能力越强,就越能酿出精良的蜂蜜。

但是,阅读别人的作品仅仅是“吸收”,最终的目的还在于“表现”。不少学生“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他们不懂得,“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工夫,其益相去远也。”(唐彪《读书作文谱》)阅读和动笔,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相差很多的。俗话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写作,就是要多“写”多“作”,常“写”常“作”!在思想、生活、知识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储备后,在不忽视对其继续充实和提高的前提下,多写多作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可以说具有决定的意义。当然,你狠抓了“实践”这个环节,仍有写得不很好的可能;但是如果不抓“实践”这个环节,不去动笔,不去历练,那就绝无写好的希望。

我们认为,没有300篇左右的认真练习,是很难过写作关的。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大约做了150篇作文,实在是太少了。当然,大学阶段不可能再做150篇作文,这就要通过记日记等课余写作补上。

四、说写结合 相得益彰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见闻感受,及由此而产生的见解、意愿等,在头脑中是思维活动,说出来是讲话,写出来就是文章。说话时经常注意思维的准确、严密、迅速、活跃,写文章时也就能在这些方面收到相应的效果,如果你想把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你就得集中精力去思考;思考说明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说别人容易接受……这无疑对于写作是有极大帮助的。简单明白地说,就是: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

或许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就是要求讲话能如朗诵、说书那样有声有色,眉飞色舞。不对,写作课的讲话训练要求,不同于教师在教学时的范读,不同于演员表演时的朗诵,也不同于说书人的说白。教师范读、演员朗诵、艺人说书都有现成的作品做依据,用不着临时在头脑里进行构思,主要是考虑如何把“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语言、音调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我们的口头表达训练,是为了培养讲话能力,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要求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好想表达的内容,并把它们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讲话训练可促进思维更加敏捷、更有条理、更显周密,从而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但从实际经验来看,讲完了事,与讲过后再反复思考,将内容整理成文,两者的收效是大不一样的。例如作一个专题报告,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资料、编写了讲话提纲,讲话得到了听众的好评。但如讲完便了事,不再思考,也就只能停留在这水平上;如果讲完话再反复思考,整理成文,就可发现讲话中的不足而有新的收益:某些地方与主要论点的关系不大,讲多了;某些地方触及到要害,却未充分发挥;还有一些重要的内容,讲的时候竟没想到……通过思考、整理,往往能把原来的讲话内容表现得更深刻、全面、简洁。在这个基础上再表达出来,一定可写成一篇观点更鲜明,论述更透辟,条理更清楚的文章,全文的结构和语言必然能进一步完美。当然不是说每次写文章都必须先讲后写,但有计划地这样反复练习,对提高写作和讲话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广泛收聚 精于选材

许多学生渴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却不大懂得“聚材”正是写作的入门功夫,没有养成平常勤于积累的习惯,这是十分遗憾的!许多时候,写作的失败往往并不在动笔之际,而在动笔之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也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事实上,材料的不足,储备的贫乏,势必导致整个写作活动的阻滞或解体。一九三二年,鲁迅先生听到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英勇业绩后,非常感动,很想写一部小说反映这一题材,在具体结构和技巧上已决定“像《铁流》似地写”。但是,终因“资料不十分熟悉,怕写不好而因此搁笔”。(鲁迅(回答国际文学社问)但未完全脱盲的高玉宝却能完成三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可见,有材料、无技巧,经提高后可望写成佳作;无材料、有技巧,则无法写出好文章。

收聚材料的要求是多多益善。多了,才便于鉴别、比较;多了,才可能筛选、裁汰;多了,才容易生发、联想;多了,才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培养大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通过阅读(书报网络)储材;第二,通过调查采访储材;第三,通过实践体验储材。在材料的收集上要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这样一旦执笔成文,在取材上便能新老相参,死活相证,点面结合,正反相成,把文章写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占有材料,我们提倡以十当一,以“多”为佳;选取材料,我们主张以一当十,以“严”为上。莫泊桑说得好:“把一切都叙述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做,每天就至少需要一本书来列举我们生活中那些无数没有意义的琐事。”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选择那些真实、准确、典型、新颖、生动的材料。须知:那些被舍弃的材料并不是完全消极、不起作用、毫无影响的。它潜在文章的背后,成为文章的一种底气,一种后盾,表现出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支持力。六、一气呵成 反复修改

写文章一稿成功,文不加点的事例是罕见的。习作者起三稿五稿甚至十稿八稿是常有的事。问题在于第一稿怎样写才好。第一稿是文章的雏形,它的作用在于清理思路、检验认识、体味甘苦。它的重要性在于拢聚观点和材料,将无形的腹稿变为有形的草图。为加工提高奠定基础。有第一稿在手,作者就可以雍容自如地左右端详,往精细里磨制了;即使推倒重来,也有了一块垫脚石可踩。如果不趁兴致勃勃、气势饱满之时一气呵成,而是瞻前顾后、字斟句酌,希冀于一稿奏效,那就不但难以使文章的脉胳和气势贯通,反而把兴致越拖越薄、精力越耗越弱,结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被迫中途辍笔。鲁迅先生曾说过:“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致叶紫》)所以,务必快速拉出第一稿,首先保证气势连贯,文字粗糙点可以逐步加工,气势丢掉了就很难追索了。

第一稿草成后,剩下的工夫,就全在于修改润色了。为什么要修改,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意不称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客观事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曲折幽深、精微奥妙,人的思想很难一下子把它准确、精严、细腻,周到地反映出来,二是“言不逮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语言在状写、传达思想时,这二者往往也有距离,要缩短这距离就得修改。

修改的方式,可以是在教师作文评讲后,让学生根据评讲的要求进行修改;也可以是同学间互相修改,互相借鉴;还可以让学生修改上学期或中学阶段的作文。总之,起草文章要快,修改文章要慢,前者是热处理,后者是冷处理。修改是文章制作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并且是最后把关的重要阶段。

七、施加压力 培养热情

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决定性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打,学生才是真正的“运动员”!但教师要当好“教练员”,要帮助学生打好“外围战”,起到指引、点化和督促作用。毛驴没人骑不行,学写作没有人逼不行。给点时间,做些点拨,加点压力逼他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不少新闻是逼出来的,任务的急促,时间的紧迫,往往使记者们健笔如飞;多数政论、评论、杂文,也往往是在一定压力下逼出来的。舆论的“喉舌”、感应的“神经”,不快不行,快写快发,这就是一种客观压力。科技论文、学术著作也是如此。在科学研究竞争激烈的今天,谁能率先披露突破性的成果,这就是压力。你看不少学生平时怕作文,但到考试的时候,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不但能完成若干道语文基础知识题,而且还能完成一千字左右的作文,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反映出考生平时的水平。很多时候,写作灵感也是这样挤出来的。所以,学生必须完成作文训练的数量,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应规定最低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不合要求不许过关。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是需要用许多心血和汗水才能换来进步与成功的。没有学习写作的巨大贡献热情,没有勤学多练的强烈欲望,没有自甘吃苦的奋斗精神,想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不要企望在一个早晨便意外地成功,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往使人失望。也不要把写作当包袱,一听作文就心慌的状态,一定要想办法改一改。你对它没感情,它对你也就不理睬;你对它受得入迷,它对你也就若即若离;你厌烦它,它就摒弃你。只有始终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才能百折不回、勇敢探索,在写作的道路上渐臻佳境。

第三篇:慈善需行之有道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所得,那么他大概也会像其他饥民一样贫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无宁不给,以免受着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以适应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要受者的心理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想是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帐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的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依合适的方式实行之外,实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慈善。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农夫与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一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造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第四篇:《孙子兵法》简介之教案

河海大学军事教研室 王建中 2016/1/18

《孙子兵法》简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孙武的简历。

2、初步了解《孙子兵法》的内容,并对一些至理名言有所感悟。

3、了解《孙子兵法》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语: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历史和现实是由文化联接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本书可能会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一本优秀的书,一本堪称举世公认的存世最早、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著作,则可能彰显一个民族的智慧。

(一)《孙子兵法》作者介绍

【作者之谜】《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但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近代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隐士编写的,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 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目前认为《孙子兵法》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兵圣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山东省惠民县),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大约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同时而略晚。其祖父田书,因在齐景公时“伐莒有功”,景公非常高兴,不仅把乐安作为食邑封赐田书,而且“赐姓孙”作为一种最高的礼遇。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宰相)。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从小受到军事方面的培养。齐景公十三年夏,齐国新旧势力之间发生了“四姓之乱”。(田、鲍、栾、高四大家族争权夺利,互

相迫害)。为避乱,大约18岁的孙武离开齐国故土,来到南方新兴的吴国,隐居在今天的苏州西郊穹窿山,茅蓬坞,现在建一个专门的公园------孙武苑。一边潜心研究兵法,一边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以等待时机。在这里与伍子胥结为知交。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决心同楚国开战,但苦于军中乏将,迟迟不敢起兵。经伍子胥一连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召见了孙武。孙武以兵法十三篇为见面礼,见到了吴王阖闾,并以其卓越的军事天才深得吴王赏识,被任命为将军,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军事生涯。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顺吴国的小国家——蔡国,这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阻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贵在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的国都郢,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打败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柏举之战)。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评价孙武,“西破强楚,入郢(ying影);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并逼伍子胥自尽。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对伍子胥惨死的一幕十分寒心,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作战的经验,修订兵法,使其日臻完善。最后则不知所终。

(二)《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

根据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该兵书共13篇,6000余字。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和《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和《九地》组成,侧重论述运动战术、地形与军队配置,攻防战术和胜败关系;第三部分由《火攻》和《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1.重战。《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关于战争的精辟概括,是孙武军事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春秋末期,诸侯兼并,战乱频繁。战争不仅是各国维护其政权统治,向外扩张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孙武总结了一些国家强盛,一些国家灭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的著名论断,对于人类认识战争的实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慎战。“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再存在,人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对待战争问题,明智的国君一定要慎重,贤良的将帅一定要警惕。从这点出发,孙武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不是对国家有利的,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把握取胜的,就不能随便且兵;不处在危急紧迫情况下,就不能轻易开战。

3.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用兵的原则,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条件。战争的立足点要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动进攻的基点上。

第二,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1.战争与政治因素的关系

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孙武重视政治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能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战争。他提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因素当中,“道”是根本,是第一位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也就是说,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要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上下同心同德,这样在战争中民众就可以为国君去死,而不怕危险。这里的“道”就是政治因素,指的是人心向背。如果能做到“上下同欲”,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实行政府、军队抗战的路线,他把老百姓看成“刁民”。而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说:军队必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

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说明人民群众中存在巨大的战争力量,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论断。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以60万战胜国民党军队的80万,消灭敌人55.5万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有些西方国家的战史研究机构已把淮海战役列为世界十大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大规模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解放区支援前线的民工多达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由后方向前线运送弹药7300吨,筹运粮食48万吨,由前线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进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军民团结如一人,视看天下谁人敌。2.战争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战争与经济关系密切,战争直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孙武看到了经济决定战争的实力,他提出:“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即土地大小决定物产多少,决定士卒数量,决定实力对比,决定胜利的可能性。打仗要以充足的物质保障为基本条件。孙武指出,出动十万军队作战,就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加上粮草、装备、器材等各种费用,将是“日费千金”,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是根本不行的。正因为孙武看到了经济与战争的关系,所以他提出,“兵贵胜,不贵久”。

据美国媒体报到:由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姆斯共同撰写了一本书叫《3万亿美元战争:伊拉克冲突的真正代价》。书中说,截至2007年9月30日,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经花费美国财政预算8450亿美元,远远超过越南战争,以及朝鲜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除二战外开支最高的战争。作一个比较,200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23万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规模有望超过5万亿元。等于中国全年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这二场战争都不够。

美国为什么要花巨资来发动伊拉克战争,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石油,为了他国内军火工业以及一系相关的产业。当年美国之所以发动科索沃战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打击当时刚刚出现的欧元,要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压制欧元区金融业的发展。大家知道,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咨询机构,叫作兰德公司,是美国军方的“智库”。2008年以来,美国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投入了数千亿的资金进行救市,刺激经济发展。但是,就在08年年底,兰德公司出台了一份报告,他们说与其用这几千亿的资金去救市,不如用这几千亿的资金去发动一场战争,可能收益更大。其实,不管是用这几千亿的资金救市,还是发动战争,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国内大财团、大企业的利益。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凯恩斯给长期困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开出了一剂行之有效的药方:就是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的情况下,要千方百计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包括主要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既深刻又简单:打起仗来,各类军用物资的购买增加,促进了军用物资的生产,军用物资的生产,又要消耗电力、石油、钢铁、电子元器件等,进而刺激经济发展。于是,战争的杠杆拉动了整个经济机器的运转。所以,一些西方大国每逢经济萧条,便会想起他们恩师的教诲,发动战争来刺激经济,并且屡试不爽。美国历史上有一条规律:战争期间,军火商大发其财;一旦战争结束,军火商的好日子也随之到头。

美国的经济现状,为实践凯恩斯的主张提供了契机。近年来,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不稳,经济起伏跌宕。军事打击利比亚、叙利亚,既可以通过教训这些对美国来说的“无赖国家”,又可以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来拉动经济增长。一有仗打,国防部订单立即增加,军工企业生意马上红火起来。战火一停,国防部订单减少,军工企业立马就减产,但是美国却可以依靠国外对美国武器装备的青睐,来刺激美国武器的出口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都曾给美国军工企业带来滚滚财源。

另外,美国—转嫁战争费用的“高手”。一打仗经济就要倒退几十年,所以很多国家都害怕战争。而这个规律对美国好像不起作用,每次战争结束,美国都会大赚一笔。别人打仗赔本,美国打仗却能赚钱,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除了美国会把战争费用分摊给各个盟国之外,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美国因为发动战争而带来的国家经济拉动,以及因为战争之后对外大肆出售武器而带来的高额利润。据统计,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共开销611亿美元,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3国就承担了其中的484亿美元。在军事打击阿富汗过程中,美国将许多国家拉入自己的阵营。战争结束后,美国又召集这些国家,为被战争打得稀巴烂的阿富汗重建家园慷慨解囊。特别是在海湾战争后,美国利用其操控世界石油资源和价格的幕后黑手,大幅提高了石油的价格,让全世界的石油消费者都变相地为其战争费用埋单。

3.战争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战争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的,要受到天气和地形的制约。孙武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两种自然条件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13篇中专设两篇《地形》和《九地》来论述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利用,如:“地形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早在中国春秋末期,孙武就把“阴阳、寒暑、时制”称为“天”,并把气象、地理等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概括为“知天知地,胜乃无穷”。中国传说中的涿鹿之战,黄帝利用狂风大作、尘沙蔽天,大胜蚩尤;三国时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都是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来打胜仗的著名战例。

第三,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这个问题上,孙武提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他看来,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因此他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好的是以谋制胜,使敌人屈服。“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也就是说,善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不用直接交战,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争胜于天下。这就是孙武

对战争指导者的最高要求,是战胜敌人的最佳境界。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从古代战争历史的发展来看,是一种进步的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作为军事思想史上最完美的战略,为后世所公认,为全世界所公认。

当然,孙武的“全胜”思想,是要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是不可能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如:1949年平津战役时,解放军之所以能取得傅作义起义、和平解放北平,其前提条件就是由于我解放军西克张家口、东陷天津、百万大军兵临城下,使北平守敌处于一无逃路、二无外援,战则必败的境地,加上我党的政策感召,北平这座古老的城市最终以和平方式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战争作为对抗行为,既是力量的拼搏,更是智谋的抗衡,也是心理的较量。在伊拉克战争中,担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是个熟读《孙子兵法》的人。战后,弗兰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讲到,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美军就派特工人员深入到伊拉克境内对伊拉克军队的高级将领展开攻心战,要求他们与美军合作。如果他们接受了美军的条件,就会获得巨额的美元回报,他们的家属也会得到保护,战后美军也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甚至可以让他们加入美国国籍。弗兰克斯算了一笔帐:发射一枚精确制导导弹的成本是100万至250万美元。如果用一枚导弹的成本来收买伊拉克军队的高官,让他们命令部下放弃抵抗,从而避免巷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并迅速取得胜利。弗兰克斯说,美军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奇效,空袭结束巴格达地面战打响之后,许多伊拉克军官和他们的士兵们都纷纷脱下军装,化装成老百姓各奔东西,萨达姆的“王牌军”--共和国卫队就这样被悄悄地“蒸发”掉了。

第四、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

孙武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战争规律的人。他认为,只有知彼知己,在战争中才不会有危险。而“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具体文章中,他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知彼知己”的措施。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在知彼和知己上,孙武尤其强调知彼,专设一篇《用间》来说明如何做到知彼,并提出:“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即知彼——了解敌情是兵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军队行动的依靠。

我们知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个“神”就是“料敌如神”,掌握敌人的决策思路!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山沟里,他怎么会掌握国民党政府的决策思路呢?这要归功于一个人-----钱壮飞。(中央特科(前三杰)钱壮飞、胡底、李克农(潘汉年)(后三杰)

熊向辉、申健、陈忠经)(傅冬菊)

钱壮飞是我党打入国民党情报中枢的一个地下工作人员。早在1925年他和夫人张振华在北京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考入一家无线电训练班。这个训练班实际上属于国民党新建的特务组织。钱壮飞考入训练班后很快显示出过人才华,又与特务头子徐恩曾是浙江湖州同乡,得到徐恩曾的赏识,经负责中央特科领导工作的周恩来的同意,担任了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打入了敌人的内部。在敌特机关内,钱壮飞智取核心密码,破译了蒋介石下达的指令及其内部往来文电,使党中央的安全和红军作战得到重要保障。

1931年4月下旬,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党中央面临被敌人一网打尽的危险。钱壮飞及时将这一情报送到上海的李克农那儿,使中央机关抢在敌人的大搜捕前迅速转移。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后来多次说过,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钱壮飞自知身份暴露,转移到上海后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徐恩曾害怕被追究,经疏通上司陈立夫和有关同僚,向蒋介石隐瞒了自己的机要秘书是共产党以及密码已经泄露的事实。这样,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直至红军长征时一次也未中埋伏,并总能选择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来。一个小小的密码本,让山沟沟中的毛泽东用兵如神,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第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

孙武兵法中,除了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外,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作战原则。

1.“奇正相生”。奇正,是我国古代的一对军事术语,其含义包括兵力部署和战法两个方面:在兵力部署上,担任正面作战的为正,担任侧击、包围、迂回的为奇;担任箝制敌人的为正,担任突击部队的为奇;列阵对敌的为正,集中机动的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取特殊战法为奇。孙武这种特殊的战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谋略制胜。他提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也就是说,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面军队与敌交战,以奇兵取胜的。军队部署就是一个“奇正”运用的问题,而“奇正”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不可拘泥于一格。

2.“示形”。孙武所谓的“示形”,就是用欺骗的方法迷惑敌人,达到实施己方作战计划的目的。在《计》篇中,孙武提出了“诡道十二法”,即示形的十几种方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用兵打仗应以诡诈为原则。

3.“以迂为直”。《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事争利的原则是把迂回弯曲的道路变为直达目的地的最佳、最近的路线,并且善于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在毛泽东与蒋介石多年的较量中,毛泽东屡屡使用“以迂为直”之计,既有战略层面上的、也有战术层面上的,依靠这些,毛泽东最终彻底打垮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战略层面,象“先夺取农村,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路线”。在战术层面,这样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象井冈山时期的四次反围剿,象长征路上,面对蒋介石尾追堵截,毛泽东避实击虚,指南打北,终于突破蒋介石的重重围堵,胜利到达陕北。

(三)《孙子兵法》的地位和影响

《孙子兵法》的魅力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孙子是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为指导,在总结以往兵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战争实践,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精美恢弘的兵学体系,因此,《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有系统的兵书,也可称作是世界军事著作中的最早珍品。在今天,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医药、体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明朝兵学家茅元仪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美国有一位名叫马克的专家写了一部《孙子与现代战争兵法》。他谈到:“《孙子兵法》是高层军校学生必读的一本书,已经融会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军事学说之中。”这部书的出版商在向西方读者介绍此书时,称《孙子兵法》是军事理论上的一把“瑞士军刀”,足以应对任何局面。1.《孙子兵法》在中国的影响

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曾有两百多位学者为其作注。曹操是我国古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大家,他著有《魏武帝注孙子》,开创了评注《孙子兵法》的第一人,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宋朝政府颁布的《武经七书》中,《孙子兵法》列第一,充分说明了它兵学经典的地位。

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

在唐朝初期,《孙子兵法》传入日本,18世纪下半中传入欧美等国,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目前,世界上有多种《孙子兵法》译本,它已被很多国家作为军事研究的必读书目。在美国,《孙子兵法》中的有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被列入《美军作战纲要》,以指导美军的作战训练。特别是其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已被美国当成其对外实施“威慑”战略的理论来源。

07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时,作为国礼向美国总统布什赠送了一部精美绝伦的丝绸封面的《孙子兵法》,可见《孙子兵法》在世人心目中的分量。

每当回忆起是年的海湾战争时,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将军感言: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1983年,移居美国的原英国作家詹姆斯·克拉维尔在美国出版了一个《孙子兵法》的新译本。克拉维尔还专门写了热情洋溢的自序。他认为,《孙子兵法》应成为西方所有现役官兵、所有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员、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必读材料。他以小说家特有的幽默感假设说:“如果我成为总司令、总统或总理,我还要前进一步:我要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对全体军官,特别是全体将军,每年进行两次《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考试,一次口试和一次笔试,及格分数是95分。任何一位将军如果考不及格,立即自动免职,并不许上诉,其他军官一律降级使用。”该书通俗有趣的内容和幽默诙谐的序言吸引了许多青年读者,对于在英语世界中普及《孙子兵法》有着积极的作用。

3.借鉴兵法谋略指导现代商战

除了在军事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外,《孙子兵法》中的很多思想、原则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体育竞赛等诸多领域。

古今中外兵法战策浩如烟海,但流传千古的名著却寥寥无几。《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影响的古典军事理论名著,是人类智慧的宝库,集世界谋略之大全。日本许多大公司在训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时,规定他们必须熟读三本中国古典名著,即《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他们认为:“读《孙子兵法》是吸收理论上的观点,读《三国演义》可以得到实践上的例证,再加上《西游记》海阔天空的幻想和创造性,在经营中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有一位日本学者山孚先生曾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另一个则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事实表明,日本民族研究《孙子兵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孙子的故乡中国人。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搞好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应该读一读《孙子兵法》,学点兵法谋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孙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军事学术史上的一部出类拔萃的兵书,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尊崇,并且现在仍享有巨大的声誉,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曾有读者在亚马逊网站上评论说:如果一个人一生只允许读一本书,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此话也许有些过头。但是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57位学者将《孙子兵法》评选为世界四千年十大著作之一,则绝非过誉。

课后思考题:如何从哲学层面来解读《孙子兵法》?

第五篇:孙子兵法之虚实有感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

虚实,从效果看,就是真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杀机隐藏,生死一线。为将者,当明辨真假,善用虚实。战场之上,避实而击虚。主动求变者为实,被动应付者为虚;局部优势者为实,反之为虚; 明确进攻为实,佯攻为虚;真实目的为实,表面目的为虚。虚实之间掌控全局,化己方被动为主动、变对方优势为劣势,因地制宜、因敌定策,方可取得最终胜利。

孙子说,战场上先占领有利位置的一劳永逸,后到战场的一方则疲惫被动。“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牢牢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最重要的。主动权并不是总光顾己方,那么我们应当设法使安逸的对手变得忙乱,粮草充足的敌人变得食不果腹,让安营扎寨的被迫换个场地休息,将对方的优势化为劣势。“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这是避实就虚。我们可以得出此处的“虚实”是劣势和优势的含义。选择敌人防守薄弱之处可以日行千里而不疲劳;进攻取胜者是因为攻击对方的薄弱之处;防守成功者是因为防守在不可攻破的位置。

善于进攻的部队,对手不知道他的防守布置在何处;善于防守的军队,敌人不清楚他的进攻瞄准何方。“至于无形”、“至于无声”,虚实相间“故能为敌之司命”。当进攻处于下风时,“冲其虚也”;撤退时不能被对方追击,是因为“速而不可及也”。所以,我方希望作战,敌人就是躲入城中也不得不与我方作战,因为“攻其所必救

之”。我不希望作战,“画地而守之”,诱使对方改变攻击目标则高枕无忧。

到这里,我们能分析出“虚实”二字又含有“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只有己方的主动迫使对方的被动,才能控制好整个局面。那“虚实”是否还有其他含义呢?有。“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我方集中力量,而对手则分散布局,在局部形成了以众击寡的局面。众则为实,寡则为虚。如果我方的作战地点敌人不能知晓,则会采用逐一防守的策略,即分散兵力布防。这样便形成了虚实、寡众的局面,对方前后左右不能相顾,“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其实还是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主动与被动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基于思考和辩证;众寡虚实则是客观的情况,需要明辨与试探。若想运筹帷幄,则应当分析对手的计划方案,通过挑衅对手来观察对方的作战规律,通过佯攻来寻找对方命门,通过小范围作战来判断对方实力的强弱。

所以用兵当“无形”,让对方无法掌握规律,不能明了用意和计划。每次作战都应当依据客观事实进行针对性调整,而非简单的复制就可以取得胜利。虚实之用,可惑敌,可避敌,可制敌。掌握虚实。也算是一种很高的用兵境界了。

下载“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子兵法”之写作有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子兵法之感悟生活

    用我智慧的大笔描绘我的美好未来 本学期我选修了孙子兵法课,开始时我认为这堂课是主要讲的是三十六计,出于好奇我就选修了这门课,以满足我的好奇心.但是在我们开的第一节课......

    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

    《论语》之“交友之道”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由名言警句和交友故事导入 《狮子王》一直被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它除了复仇的主题外,也反映亲情、友情的主题。......

    孙子兵法之谋攻有感

    孙子兵法之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知,最好的作战之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余度之,......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之“知己知彼”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之“知己知彼”经济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市场竞争说穿了就是企业之间的拼争。如何能在凶险的市场竞争中,顺应潮流、把握商机,扬长避短,力争主动,获得成......

    孙子兵法之所感2000字

    孙子兵法之所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

    美容院老板娘管理有道之六大任务

    美容院老板娘管理有道之六大任务 最近在跟老板娘交流的时候,给我反映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但是究竟忙些什么呢/?连自己也说不出来,只能冠之以瞎忙的名义,但是纵观大部分老板娘......

    慈善需行之有道(含5篇)

    范文十三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

    求职有道

    求职有道 确定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是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就业的关键,一般根据自己 的性格特征,兴趣,能力和知识宽度来选择与自己情况较为相符的职业作为求 职目的,宜遵循以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