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

时间:2019-05-14 08: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

第一篇: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主线是:

1、儿童与自我2、儿童与社会

3、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篇:小学品生品社课程的特点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的特点

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在各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这是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学科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通过对《课程标准》比较深入的学习与认真的思考,深感它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原思想品德课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使之更加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本文试图从课程的结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这样几个方面来对《课程标准》作一简浅的分析:

一、课程结构,体现了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需要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而提出,也是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结构,改变过去思想品德课单一 “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的课程设置目的,界定为“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低年级)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高年级)的综合课程”,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特点。

如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涉及的对象是刚刚跨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课程标准》不是从划一的品德教育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而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围绕学生个人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大板块,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目标上,构建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这种基于学生个人生活基础之上的思想品德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具有作为一个公民应该要有的基本思想品德素养,而且还使他们掌握了自己生活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劳动技能,为他们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现代人”奠定了基础;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由于有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内容作基础和学生的年龄增长、认识范围的扩大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等原因,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它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都有机融合在“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这几个板块内容中,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其课程结构的性质,已远远超出了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

二、课程目标,体现了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以基础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在我国,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它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努力使他们人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基础的基础。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并施以不同的教育,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发展。只有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也要强调基础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还很不成熟,他们还正处在一个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过多、过浓的政治性、理论性说教与灌输,不仅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且也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时期的儿童,他们的品德、行为习惯还未定型,因而从另一层面上说,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只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十分有利于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终身有用。因此,《课程标准》弱化政治、理论体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总目标,是有科学道理的。如《课程标准》不是把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上,而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从做一个普通、合格的公民作为基础起点,把低年级的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中高年级的课程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与原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相比,就降低了目标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另外,在“内容标准”的具体阐述上,都没有出现“什么是什么”这类概念诠释性的认知要求,而将要求基本上都定位在“认识”、“知道”、“了解”这些层面上,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识记、了解,能基本上回答出“是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这样就可避免小学生违背认知规律,在思想品德课中去死记硬背的做法,有利于达到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来指导学生行为的目的,也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发展。

三、课程内容,体现了生活性

作为社会成员,学生最终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校课程从功能上来说,应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创造奠定基础,而不应该成为隔离学生与他的生活世界的屏障。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学校应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学校来熟悉生活,了解社会,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成效的目的,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本质功能;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角度来说,“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这说明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没有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没有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为载体,学生就难以理解和形成道德概念,思想品德教学中那种知、行脱节,实效性不高的病因,不少是因为思想品德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远离学生的生活所造成的。

《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生活层面和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确定内容标准,改变过去教材内容中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如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去掉了原《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也要进行一些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的要求,围绕学生自己的个人生活,从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四个方面,向学生提出了具体的生活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并能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智慧,感受生活的乐处,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也对原大纲中“主要进行浅显的政治、法律常识教育”的要求进行了修正,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这样几个不同的领域,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而把一些高年级小学生应该要知道、掌握的政治法律常识,则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常识,渗透在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中进行教学。这样的安排,既可避免与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又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课程实施,体现了活动性

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简单,活泼好动,模仿性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经过科学研究证明,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社会性发展,一般难以在教师的说教中形成,更多的需要在自己较长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需要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育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来施以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鉴于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上,说教灌输型方法正逐渐被活动实践型方法所取代。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依据的《课程标准》,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也同样十分重视教学的活动性。

如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其课程性质就明确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在实施建议上,要求教师“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并且具体介绍了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11种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还要求与其它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以提高教学的实效。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也同样十分重视教学的活动性。如在内容标准中,都附有相关的教学活动建议,不仅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不拘一格,而且还再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活动化教学方法的重视,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五、教学评价,体现了过程性与多样性

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评价是对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不仅具有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而且还反映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即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不同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学评价,其功能又是不一样的。如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教育者就把评价作为管理学生的法宝,用评价去刺激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应付考试,教学评价主要成为甄别与选拔的工具,成为应试教育的手段。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而教学评价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另外,不同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作用下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应试教育思想下的思想品德学科评价方法,往往围背学科特点与学生意愿,采用死记硬背式的单一的考试方法来“一考定音”,重结果轻过程与方法;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则表现为评价途径多样化,即可由学校评、家庭评、社区评,也可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家长评;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即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的差异来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时间的过程化,即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轻学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真正把评价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

《课程标准》在其评价的目的与方法上,同样也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它不仅有明确的合乎素质教育精神的评价目的: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专业能力。而且在评价的方法上,也是十分科学的,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如对低年级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儿童作品分析这样几种方法;对中高年级学生的评价,倡导用教师平时的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几种方法,充分体现了评价时空的过程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各种功能,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达到评价的目的。

第三篇:农村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村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接触中使其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锻炼各种能力,社会性得到充分发展。然而由于农村教育条件有限和品社课程不受重视等原因,农村小学品社课程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更需要从拓展优化教材内蕴资源、联系乡土资源、加强学科间联系和有效利用家庭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小学品生与品德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一方面,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制约,品社课备受冷落: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学校基本硬件水平跟不上,因此农村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讲授状态,边缘化的倾向极为突出。在硬件设施暂时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课程资源,成为农村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拓展优化教材内蕴资源

课本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育条件有限的农村开发教材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创造性地、科学地使用教材呢?

(一)对课程内容“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即高效利用课本中贴近农村儿童生活的内容,对编排不合理的部分及时优化删减或增添。

(二)使教材与校外课程加强联系

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它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例如《我心中的那颗“星”》《了不起的家乡人》等课的学习中,通过邀请学生家长现身说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人身上的那种不怕吃苦精神,受到了一次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懂得了生活、学习中要战胜困难的意义。通过参加农忙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巩固“农业与生活”的主题教学。

丰富农村小学的校外教育活动,可以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克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很多缺陷和不足。当然,我们也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外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实践体系,保证山区农村校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展开。

(三)优秀教师尝试编写校本教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鼓励优秀教师合作编写贴近农村实际的校本教材不仅有效利用教师资源,而且能贴合本地学生实际生活。

二、联系乡土资源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同时,课程结构要求教学要适应地区差异、学校自身特色,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在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充分反映地域性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风土人情等乡土资源进行特色教学。

(一)农村的自然资源。

农村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山险涧深,石怪洞奇,茶叶飘香,佳景美不胜收。这为我们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当地这一资源组织开展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比如说在 “ 春天在哪里”“ 春天的种植” “秋天的收获”“ 我与小动物”“和小树一起长大”等课时,让学生重新认识多彩的乡间地头,山石溪畔,感受真实的生活场景。

(二)农村的人文资源

农村有着独特的风俗人情和浓厚的乡土风情,每个村庄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动人传说和独特风韵。教师在学习“我的家乡人”“家乡特产知多少”“我来做个小导游”“我的家乡在哪里”等这一类的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科之间横向联系,资源互补

基础教育中的每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将学校教学转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刻板单调,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灵活有效的。例如在讲四季变化时,我们可以联系美术课,将四季的场景请孩子们画一画,讨论交流,还可以联系语文课,请孩子们回忆有关四季的古诗词等等。

四、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

品社课《课标》强调课程的生活性,即注重使儿童发现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自学习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而且一般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状态,因此家庭资源是有待利用的强有力的的课程资源。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

1.引导孩子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并做好及时整理(可以是手抄报或知识卡片的形式),建立小小图书馆(这里主要是将每个家庭有限的书籍资源进行共享)。

2.鼓励家长和孩子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带领学生进入农舍或植物园。

3.鼓励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帮助进行一定的农作实践,积累自然科学知识。

4.与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艺术教育。通过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接触中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导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只有做好农村品生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无限的课程活力。

参考文献:Ⅰ.《新课程背景下基层教科研的思考》 殷亚清

Ⅱ.《今日农村教育》第一期52页

Ⅲ.《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胡健 2006.7

第四篇:“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及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纵观小学品生的教材内容,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且又源于少年儿童现实生活,是少年儿童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故事,有着“小、近、实、趣”的内容特点,是学生“可信、可学、可做”,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感悟、体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但目前品德教学方法单

一、呆板。教师以为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于是,有的采取语文化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生照图讲图,说文解字,有的仅仅围绕课题对学生纯碎性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有的干脆依样画葫芦的照本宣读,画画答案,敷衍塞责等等。如此以来,无法渗透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的一致性和“知、情、意、行”要素的统一性的学科内在特点。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让品生课成为真正的活动型课程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内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成长或发展的根源不在于单纯的外部环境,也不在于单纯的主体内部。而在于主体与其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学生才能对道德规则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因此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正是在活动中,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形成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善于合作等品质。要想使学生德育水平真正提高,必须重视活动型德育课程的教学,基于这些,我校决定从现在开始进行“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的实验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涵义

活动型课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种以品生为依托综合性学习内容,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面向新世纪的挑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品生教学活动中活动性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自主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将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能力、态度、行为培养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实践性)

四、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操作

1.活动型课程的研究主要内容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品生教材采用大量的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图片,为帮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都来到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真实就是生活的再现。

(2)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生课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2.操作过程

(一)活动课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思想性

活动课的设置必须从教育的需要出发,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整个活动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和思想性。在组织工作中,一定要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使活动课真正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品生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因而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思想性。

(二)活动内容丰富,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儿童的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爱好多变,富于幻想。小学品生课正是抓住儿童的这些特点,既有美丽的图片,还有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形式多样的问题,因而活动课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才能适应这种情况,才吸引学生。

知识性是整个活动课的基础,将知识富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学生参加活动犹如在五彩缤纷的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科学性是活动课的标准。活动形式符合实际,符合学生需要,内容正确新颖,切合学生水平。儿童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容易冷化,难于集中,很不稳定。尤其受情绪的干扰较大,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因此,活动课中对学生的兴趣不能一味迁就,而要因势利导,使学生兴趣得到健康发展。

(三)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活动的内容,设施等都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整个活动课是为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组织的。因此,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就成了活动课成败的关键问题。

在活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是活动符合他们的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创设条件,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学习,锻炼技能掌握技能。

在活动课中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在活动课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帮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进行必要的组织工作,为学生参加活动提供条件。教师同时又是活动的指导者,在活动中启发诱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以及活动组织等方面协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五、本课题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对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2.“实践行动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3月至7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人员分工安排,学习新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且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8月到2010年12月)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形成改革实施方案。

(2)成员组成员,每人定期开设一节观摩课,彼此交流观摩,把成功的课型进行推广。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月到2011年5月)

课题组成员对各类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存入我校档案,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及学生的依据。

“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研究”课题于2008年5月通过沂南县课题办评审立项。这期间,课题组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学实验和正式研究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交流讨论,都比较深刻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论依据、基本内容、重难点、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它主要是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提炼出来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让品生教学成为活动型的课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怎样在生活中再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地准确地把握和落的基本理念并且较好地体现在教学、教研的实际工作中。

从2008年5月起,我们根据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一至四册的教学应用,采取边学习、边设计、边实验、边反复修改完善和分子课题、分阶段的方法开始了课题的研究工作。期间,我们主要针对《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组织了教学设计工作和教学评价办法的研究工作。第二阶段,共收到课题组教师反复应用修改,并精选推荐的教学设计共22篇(节),经课题组认真评审,共评出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共计14篇。

这期间,课题组集中学习了3次,听研讨课10节,评选教学设计2次。课题组教师也同时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验课评课展示、论文撰写、教师岗位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课研活动,也取得了不少阶段性课研成果,这极大推进了我校《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我们的课研工作在第二阶段加大了课研力度,更加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加强了课题组自身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对“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研究”进行了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特别是在课题理论依据、课改的新理念方面提升了高度,提高了认识。因为有了第一阶段课研的经验,我们对课研的形式、方法、步骤,要求更加明确,加强了课研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继续开展了常规课研工作。中心组始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研形式,每个课研阶段(每个学期)集中学习3次(每学期初一次,期中前后一次、期末一次);听课评课达到2次以上;省、市开展的相关的培训、研究活动,课题组骨干成员都必须参加。同时要求每阶段必须组织3次以上的研究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必须坚持“五个一”的课研标准(每个学期写一个教学设计、写一篇相关的论文、上一堂公开课,帮带一名同科教师、记一万字的学习笔记或学习心得)。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实验为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的教材研究、评价研究,并且兼顾到农村学生的不同教学条件。

3.以教学设计为主,积极开展新课程优质课赛课活动。全镇掀起“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教研热潮。赛课成绩的取得,得力于课研究,证明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是有实效的。

4.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材、教法的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成效。我们课题组共撰写教学设计60篇,其中优秀设计30余篇等.5.作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加强,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 创造性的使用和深入生活去挖掘教材,是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保障,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最基本的途径.6.学生方面,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出发点是紧跟课改形势,实施好新课程,落实好新理念,努力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在课研过程中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使广大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应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没有今天就不会有明天,要为儿童“把握今天的生活,放眼明天的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中有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怎样在教学中避免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空掘出来,是我们每个品德教师都努力奋斗的。

“小学品生活动型课程研究” 课题研究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和全体课研成员的努力下,基本完成任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第五篇:在品生品社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随笔

在小学品生品社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随笔

在品生品社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当前市场经济下个别社会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实我们每个教师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包括兴趣爱好,知识阅历等。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丰富的资源作为动力,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我对于中国风的歌曲情有独钟,课堂上会积极利用,来配合教学,在讲《千年瓷都》一课时,先播放了歌曲《青花瓷》,接下来我跟他们一起揣摩这首歌:歌曲用“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让我们感觉青花瓷就像一位细腻典雅的古代美女,用她的长袖舒展出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我们就要隔着千山万水,隔着重重历史一同走进被誉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静静观赏那里传世瓷器不变的魅丽。

导入后的课堂,行云流水,诗情画意起来。另外,一些老师书法功底深厚,不妨变化板书字体,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潜移默化汉字的魅力。学生也乐于模仿,这都是信手拈来的传统文化养成教育资源。

第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品生品社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于教材各个具体的章节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这样才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品生课中有《我们的节日》,《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等课程,都可以及时进行节日习俗,和民族平等团结,风俗习惯等的教育;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利用一些 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等,这些故事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这些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深深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如:六年品德与社会《勇于担当》一课,在提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之后,面对社会出现的抗震救灾,抢救儿童等各类舍己救人的现象,有同学说:这么高尚的人救了别人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究竟谁的生命更重要?这时,我讲了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天一位禅师在森林里打坐。,遇见一只老鹰在追一只鸽子,禅师让老鹰放过鸽子。但老鹰说,如果我放了它,我就会饿死的,谁能救我呢?禅师于是对老鹰说愿用自己的肉来代替这只鸽子。于是,老鹰拿来一个天平,禅师将鸽子放在平的一边,便用刀去割自己身上的肉去放在平的另一边,直到他把整个自己都放在上面,天平才终于平衡了。之后,引导学生探究故事的内涵,学生自然会领悟到生命是不能取代的,不管它以什么样的面目呈现出来,生命的天平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感到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和探究的收获,同时更能萃取到传统民间故事中蕴藏的一些博大精深的哲学精神。

第三,有效利用生活经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品生、品社这种内涵广泛,信息量大的综合学科,要求学科教师对社会生活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极强的观察力。如果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和现象带到课堂上来,就会使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讲品社《宋代五大名窑》时,可以把现代生活中的手工瓷碗拿到课堂上来,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发现每种瓷器生就的时代气息。相比之下会感悟到:那些沧海桑田之后才出土的宋代瓷器,连每一块开裂的纹片都细致得耐人寻味„„这样,通过传统文化在具体的历史时代的表现和在今天的表现,用对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并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在品生品社课堂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只偏重知识,不注重精神内涵的把握,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让孩子掌握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却不注意让孩子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当学习到京剧,茶艺等一些民间艺术时,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囿于生活环境的限制,想从中体会祖先的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并不容易,所以,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非朝夕之间可一蹴而就的,它还需要结合学校、社区等部门组织的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结合祖国的传统节日等, 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从而把传统文化的养分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准。

总之,教师只有热爱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积极从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构筑出富有传统民族风的特色课堂,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和道德修养的中国式新少年。

下载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生课程中提到的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是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