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创新对理论工作者思想素质的要求1
浅议理论创新对县级理论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几点要求
何仕银
理论创新就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根据实践所提供的新的经验材料,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关系、揭示新本质、创造新概念,从而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建立新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县级理论工作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指导思想的作用。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民群众在物质领域、精神领域的伟大实践;而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互动过程中,理论工作者所进行的工作不可或缺。十七届五中报告提指出,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要重视培养中青年理论人才,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发挥思想库作用。”可见,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县级理论工作者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此,县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专业知识、必要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
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是谋求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它的发展也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目的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两个重大的发展创新——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本国人民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不是只存在于书斋中的、脱离现实社会、脱离人民群众的所谓“纯学术”。如果从根本上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价值,它就不可能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也不可能在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创新和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愿研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背离了理论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取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怕担风险,拨乱反正,勇于探索,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指导改革与建设的方针、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与创新才能做到真正有所成就。
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研究客观
世界,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给了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面对新阶段的新任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形势、分析矛盾,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去指导实践。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理论观点,才能成为理论创新的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历史经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否则,错误的思想方法不仅会导致路线、方针、政策错误,给改革和建设带来重大损失,也会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要扭转错误的思维定式,破除思想束缚,是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这就是说,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才能正确运用并创新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应该懂得这一点,自觉地培养、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不能仅靠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注意研究现实问题,注意学习历史经验,从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逐渐使辩证唯物主义成为自己的思维方法,这样才具备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条件。
三、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理论创新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而实现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工作者必须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认真总结实践中产生的新经验。如果缺乏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只满足于掌握书本中的一些理论知识,“闭门造车”;或者
仅凭对实际情况的一知半解而得出一些主观臆测的结论,是不可能进行科学理论创新的。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划时代的理论创新,那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破除“左”的思想束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改革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群众首创的成功经验,广大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为正确决策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邓小平理论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多年来的艰辛探索,它仍然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新的发展成果。每一个有作为的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极为重视对实践的研究。
由于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个理论工作者不可能都直接参与到所有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所以要尽量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实际情况,要广泛联系群众,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和回答重大现实问题。要克服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沉下心来进行扎实刻苦的理论研究,使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只有具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在推进理论创新中有所作为。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神圣而严肃的事业,所有有志于为这项事业付出努力、作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不能“以德服人”也就不能“以理服人”,理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但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得到广泛信任和支持,也会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说服力、感召力。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人能取得优秀的创新成果,或让群众对他的工作产生信任感。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县级理论工作者像任何人一样,也会遇到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各种问题,会受到名利引诱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理论工作者同样面临首先要做人才能做好工作的问题。所以,县级理论工作者一定要抓紧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辜负党和人民托付的重大责任,做好理论创新工作。
贵州省独山县委宣传部
电话:***
邮箱:dshsy666@126.com
第二篇: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
理论创新有时也称知识创新。它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我们党80年的奋斗史,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可以说明,理论创新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发展,不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就将成为历史的陈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进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没有创新,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是随着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就公开宣称:“我们的 1 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才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及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列宁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列宁在斗争实践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某种一成不变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他主张应在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所以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也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对理论创新的发展,都有许多重要论述。早在1932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向各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理论必须遵守,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必须创造新的理论。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根据 2 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阶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形态,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通过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这一伟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意境辽阔高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创新的典范、胜利前进的指南,对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创新是“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标志
注重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回顾党的80年奋斗历程,面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针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就无法应对时代的新挑战,也就不可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正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发表了鼓舞人 3 心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回答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那么,《讲话》中新的理论观点究竟在哪里呢?新就新在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洞察并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回答了新世纪建党治国强军中一系列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新就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升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新就新在以开拓创新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整体结构,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党的先进性的内在本质和衡量标准,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等敏感性问题,理直气壮地作出了新的阐释和概括;新就新在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为我们党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从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说出了具有科学根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话,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理论上更加成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讲话的主线和灵魂。“三个代表”作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们党80年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导,也为我们观察形势,判断是非,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里,江泽民同志从民族、国家兴旺发达和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高度论述了创新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着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人只能站在世界高度,时代潮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生存。这不仅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失败中明显看出来,而且从资本主义国家兴衰成败中也能看出来。比如法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到二战结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大力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二战期间不失时机地举起捍卫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二战结束,法共如日中天,可谓是“兵强马壮”,1946年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同期法国的社会党由于主要热衷于议会斗争,当时影 5 响并不大,然而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两党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法共一路下滑,到1988年党员人数比1946年下降了近70%,传统阵营大部分丢失。而社会党虽然也遭受过挫折,但很快走上了复兴之路。法共为什么由盛而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理论实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只能是基础越来越薄、威信越来越低、路子越来越窄。事实证明,一个党要长盛不衰,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我们党80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怎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时代课题,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们不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而且较好摆脱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不断巩固了执政地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李立
三、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井冈山时期,王明号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满口马列主义词句,把毛泽东称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坚持把俄国革命的道路和革命战争的模式生硬地搬到中国,其结果却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苏区丧失,党和红军的力量受到严重打击,迫使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上,我们党彻底清算了王明的教条主义,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建国初期,我们党并没有照搬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那 6 一套做法,而是从我国的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在后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又犯了僵化的错误,不顾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指导思想,导致“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脱离国情,对国内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的错误判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再次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面对“文革”的灾难性后果、极左思潮的泛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面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国情,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适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纵观党80年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什么时候党的指导思想僵化、脱离实际,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抚今思昔,兴衰成败,的确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吸取。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追求什么样的理论创新呢?江泽民同志在《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一文中针对我国理论创新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在论述理论创新有何功能、应当发挥什么作用时,江泽民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得出一个科学的论断:“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他认为,我们所取得的一切创新,都是理论创新指导下进行的,具体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说,一切创新的成果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 7 最伟大成果。他指出:“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化代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成果。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共识,开辟新境界。”我们正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的建设也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如果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缺乏积极主动大胆的创新精神,没有一套积极有效的创新办法,就根本无法取得这两项伟大事业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紧紧抓住新时代所提供的新机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摸索、开拓和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概括,使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得到了科学的回答和解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发展的科学理论,深刻地蕴涵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本质,蕴涵着理论创新的本质。“三个代表”所概括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根本利益”,也必定会在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中不断调整充实,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我们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回答时代提出的挑战,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工作上遇到的矛盾和党的建设出现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
四、理论创新是指导我们创造性地推进部队建设的科学思维方式
江泽民同志8月31日在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如何从政治上认识和理解“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全党全军思想的极端重要性,殷切期望军队高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广大官兵思想是当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已经摆在各级党委工作的首要位置。我们要掌握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解读新的理论需要有新的视角,实践新的理论更需要新的思路。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变化、新挑战及其对我们党和军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才能在推进党的事业的重要关头,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政治的立场,才能自觉地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党的最新理论,积极探索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把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部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如何运用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创新呢?我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思想解放,观念新颖,思路开阔,从而掌握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对于武警部队干部来说,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落实“两个武装”的要求,大兴学习之风。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主要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打牢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在掌握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上下功夫,在应用高科技知识指导部队建设上下功夫,打牢创新的科技基础。
2、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理论的意义全在于指导实践,我们的思想、意见、方案、决策等,都是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离开实践,人的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来源于实践的创新,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在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讲话时又强调:“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见创新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新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条条、框框和本本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深刻认识客观对象,揭示其本质特征和规律,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为科学决策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使创新真正产生强大的原动力,必须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新的实际。当前,结合武警部队实际,就是要切实用“七一”讲话精神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地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部队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牢固确立“三个代表”在部队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把部队建设成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把官兵培养成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并以此为根本要求,高度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确保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努力提高现代条件下的执勤处突能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3、创新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现在各级都十分注重创新,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但在实践中也要防止走入误区。如搞花样翻新,今天一个战略工程,明天一个发展思路,左一个点子,右一个思路,明明有政策规定的东西,还要变子法子另搞一套;或热衷于文字游戏,提新口号,编顺口溜,甚至拿 10 别人的创新成果“移花接木”等等。这种名不符实的创新是应该坚决防止和摒弃的。创新的内涵很广,从领导角度讲,我认为创新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的抓好各项工作。这里有理解上的创新,有思路上的创新,也有方法上的创新,但归根结底,必须着眼于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解决问题既是创新的目的,又是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准。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总之,创新一定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越多,创新的成绩就越大,绝不能把创新仅仅停留在写文章、搞试点、开研讨会上,更不能搞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所以,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各级都应当明确。
第三篇:思政实践报告-创新思想素质调查
国民创新思想素质调查
专业:班级:姓名: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全国人民付出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科技水平落后,自主知识产品稀缺,创新意识薄弱的现状已经到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的时候,否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试图从国民“求安”的思想上来分析解决如上问题。
关键词:安于现状 创新意识薄弱 从小培养
正文:
一、创新意识薄弱的危害: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然而,尽管是如此雄伟的始皇帝也有怂的时候:北筑长城而拒匈奴,而不是并匈奴。何也?
高中历史老师曾为我们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这现象是思想造成的,什么思想呢?用一个成语形容————安居乐业。安居乐业,这是无数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理想。然而,正是这一思想导致了秦始皇的安于现状,也造成了我们民族的保守。
论实力,秦帝国完全可以吞并匈奴,但他却退却了,只是筑起高高的长城来抵御。这却招致匈奴几番南下,中原民不聊生。
求安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汉族是讲“和”的民族,纵使遭到别人刁难,也还是要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民族的发展,但有的也对我们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当耶律氏南下杀戮时,我们忍了;当完颜氏进入中原时,我们退了,还自相残杀掉了岳英雄;当金发蓝眼人拿炮攻打我们时,我们也只是看到了兵上的差距,依然屈辱求和......我们总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我们退让的结果却是让他人得利而自己失利,连颜面都失去了,还谈何浪静天空?
看我们的新一代,不是还在安居乐业的思想环境中成长吗?“考一所好大学,出来了找一份好工作。”当有人这样说时,我不解,为什么非要找工作呢,为什么我们不去开创自己的一篇天地呢?
二、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
安于现状,是无数中国人的思想。我们的GDP增长迅速,但是我们的科技水平却极为落后。美国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有3%多,而我们才有1%多一点。科技投入的不足,导致了我们大量财富的外流。所以说,创新,要真正的落实。
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还包括经济制度因素,现今,业绩一然成为企业、政府评判、提拔人才的标准。诚然这使得人们拼命工作,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人们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求长期发展。科技研发部门拿不到足够的研究经费,所以科技发展水平不能很好地提上去。
三、如何解决: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我们要抓住时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新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促进发展,勇于创新,既要肯定过去的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情况: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对于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课堂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总是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学要以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与结束。这是教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和突破,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标准答案”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基于学生成长的客观现实,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的理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用鼓励语言进行评价。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应重视对学生在应用、体验和参与方面的评价。应该在评价时,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能力方面。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提问,也就是鼓励思考,鼓励创新。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
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少年强则国强!”创新意识要从小培养,从小鼓励发展。只有创新意识在新的一代脑海中根深蒂固,才有科技、思想、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1)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东北师范
大学出版社)
(2)新思考网《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与对策》
第四篇: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周绍才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35期)
【摘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社会的变革发展总是在伟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引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伟大理论成果的创造均对社会的变革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将实现。
【关键词】理论创新社会变革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人类革命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每次理论创新,都引领着社会发展变革的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上半叶,正值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永恒的社会,它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问题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和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为人类贡献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严整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的理论先导,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
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推动俄国社会实现重大发展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人民的斗争实践,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败。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而是立足于当时俄国革命实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指明了胜利前景,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先导。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先导。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争取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在当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毛泽东没有盲目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也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了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由此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继续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带领中国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引领最近30年中国发生巨大发展变革和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局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先导。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改革的理论先导。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社会主义国家因受体制模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优越性未能获得充分发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也遭遇了一些挫折。邓小平为我们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由此将中国引向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适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理论先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沉渣一度泛起,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淡薄,甚至腐化堕落。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失去了领导核心作用。客观上,急速的社会转型与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据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是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多年积累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比如重经济,轻人本;重利益,轻和谐;重速度,轻效益;重产值,轻耗费;重增长,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率,轻公平等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系统回答了“如何发展”和“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问题。它超越、突破了传统发展观,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诠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安全机制、维稳机制、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及时疏导和妥善解决,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其个体之间彼此容纳、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坚持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例如城乡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央和地方、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个人收入分配所占的比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辟出一条科学、文明、进步的发展道路。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及时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围绕人本理念,继续推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结语
伟大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总是在理论创新成果的引领下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再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如此。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央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诸如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力推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在今后,政府部门必然会通过更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妥善处理、解决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从而使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无疑,积极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坚信:只要全面、持续、深入地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目标必将实现。(作者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副教授)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的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的位置上,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强调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力加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四个轮子一起转”来实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进而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明确了社会建设的目标。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可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论断,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联系,我们的社会建设目标应当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对社会建设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表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三,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七大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标题对社会建设进行了专门论述,凸显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十七大报告具体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对社会建设的论述更加清晰明确、系统全面,标志着党的社会建设思想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为此,要善于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央要求,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从而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我们要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社会建设实践。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回顾我们党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尽管在不同时期,社会建设的形式与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公平正义理念贯穿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切实提高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我国发展中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起来的时候少。”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明确指出,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我们要清醒认识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3.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和部署。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加
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六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七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八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这八个“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是一个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整体。我们要全面把握,深入贯彻,创造性地抓紧抓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落实。
文/安徽省社科院课题组
(来源:安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