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时间:2019-05-14 08: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第一篇: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应用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国内生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

1.1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国内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生态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如表1所示。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以下标准:

●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足人类自身进化的需要。

●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小人工维护原则: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维持的,外部投入能量最小;时空生态位的重迭作用: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用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水”原则;共生原则:人与其它生物、人与自然的共生,邻里之间的共生;自净原则;持续原则:生态系统持续运行。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生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生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认为城市生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生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生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生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生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成熟度。此外,还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方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比较突出的有江苏省大丰县的生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的生态城市规划等。在江苏省大丰县的生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生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发起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无论其评价指标,还是具体实施,同国内生态学界的生态城市实践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1.2其他生态城市理论方面研究(黄光宇、梁鹤年、胡俊等)

生态学界在生态城市理论方面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并在完备的理论

指导下,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规划界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体现生态城市的要求。黄光宇等(1997)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含义。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应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提出了涵盖这三方面内容的生态城市十项创建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三步走的生态城市演进模式。

梁鹤年在“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一文中,提出生态主义的城市理想原则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而中心思想则是“可持续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密度,如果城市形态是紧凑的,那么,城市化需要围绕自然生态的完整性来进行;如果城市纹络是稀松的,城市化就可以按城市系统和自然系统各自的需要来进行规划。

胡俊认为,生态城市观强调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如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和提高绿地率等)、调整经济生态结构(如发展洁净生产、第三产业,对污染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等)、控制社会生态规模(如确定城市人口合理规模、进行人口的合理分布等)和提高系统自组织性(如建立有效的环保及环卫设施体系等)等一系列规划手法,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并认为,建立生态城市(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增建绿地)是解决当今现代城市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刘建军认为,生态城市规划要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配合,把握城市合理规模与环境质量的集聚度,重构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积极推广“绿色运动”,建立市区与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等。

由于上海市领导于1990年代初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上海规划界对生态城市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柴锡贤对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研究,宋永昌强调了生态城市的标准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王祥荣和张静则对上海建设生态城市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上海生态城市建设并没有实质性的启动,相关研究又趋停滞。此外,宋永昌等(1999)提出了评判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江小军(1997)分析了生态城市的系统结构、运行机制、产业发展和空间形态。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3国内生态城市研究理论综述及不足

以上的综述表明,国内各学科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遗憾的是,国内生态学界没有能够与规划界,和其它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影响更大、更加深入的生态城市研究计划。这使得国内生态城市已有的研究和实践没有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

2我国生态城市发展概况

2.1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

1987年在北京召开的“城市与城市生态研究及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1980年代后期,上海市进行了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研究。上海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由王祥荣(2001)提出。我国也是宣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早

发展中国家之一(张坤民,等,2003)。其重要标志是于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在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一章中明确地表示要推动下列6个新的领域:

(1)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2)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动能;(3)改善人类住区环境;(4)所有人具有适当住房;(5)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及建筑节能;(6)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其后,国家环保局于1996年编制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目标是在205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总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50%左右。199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在2010年基本改变城乡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进行基于以生态原理的规划实践。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指导下,出现了一批生态城市规划试点,如长春、阜新、娄底、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扬州、常州于2001年开展中德合作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工作。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135座城市在不同层次及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黄兴宇,2004)。国家环保局在2003年出台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近年,许多企业建设单位主动提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崇明东滩生态化建设高层论坛”上,把崇明岛东滩建设为生态城市社区的概念被提出,包括建议在东滩规划一个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生态城市的意图很快上升到国际政府合作关系的层次,同时引发其他城市研究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规划模式。2007年底,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中新生态城”的宗旨是运用生态概念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城市。唐山市也于2008年初进行国际方案征集,在曹妃甸建设海滨新城——国际生态城市。

由上述可见,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生态城市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概念,愿景及框架阶段。有关应用技术、政策配套需要、经济模式等对策还在探讨阶段,相信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再次引起广泛的讨论。

2.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误区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已进入起步阶段,但由于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造成生态城市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更有甚者,把“生态”当作时髦,大搞形式主义,大做表面文章。黄光宇等将这种现象称为“伪生态建设”。这些误区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态城市的建设。

2.2.1生态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生态市的建设不等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市的建设是整个区域的生态建设,在我国,生态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全市行政区域范围,除了城市外,还包括广大农村的生态建设,而生态城市主要的建设范围是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具体到城市的每一个社区、街区的生态建设。当前在我国,许多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完全分清,将生态市的指标作为生态城市的指标,将生态市建设当作生态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决策领导者,这种概念的混淆不利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2.2.2注重市区建设,忽视市郊改造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城市郊区的生态化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瑞吉斯特在《生态城市——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一书中指出生态城市应该有郊野这个要素,城市设计中应让自然能在城市边缘自由演替和发展。可见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市区的建设,城市郊区的生态状况也非常重要。而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生态化改造过程中,却忽视了城市郊区的生态建设。

2.2.3绿地建设与生态建设

绿地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城市将绿地建设当作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大量的兴建广场、草坪,机械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在绿化过程中,出现“重草轻树,重外来树种轻本地树种,重移大树轻栽大苗”[10]等现象。把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等同于城市的生态建设,忽视了绿化过程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建设相结合,忽略了绿地建设是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为城市动物生存提供空间,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目的,片面讲究城市的美化效果,兴建大草坪、大广场等形象工程。

2.2.4交通建设与生态建设

交通建设与城市的生态建设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交通建设要占用很多城市用地,土地类型的转变,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另外,道路的增加和拓宽使得城市的车辆提供了增加的可能,城市车辆的增加,就会消费更多的能源,并产生更多的废气、噪声等“副产品”,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阻碍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而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却不断扩大和建设很宽的公路、大道,挤压甚至取消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小汽车的发展,这些都是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相违背的。

2.2.5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保护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城市环境保护并不等于城市生态化建设,环境保护是遏制城市环境的恶化,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存空间的必要条件。而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在环境良好的基础上,使城市中人和自然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3适应我国国情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4.1城市居民

城市生态化的中心是人,即城市居民,人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生态城市的主体,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居民的改造包括城市生态文化、生态法律、生态政治和生态教育等一系列人文生态的形成和建设,从而提高全民的生态素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并以此理论指导城市的生态化改造,使城市中的每一项活动都自觉向生态化方向转变。

4.2城市土地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合理规划和安排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城市土地的生态布局是城市生态化中仅次于人的重要因素。应调整当前的土地利用布局,改变当前城市中建设用地过多、绿地、湿地过少的局面,使城市土地向着有利于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考虑到城市地价较高等因素,宜通过“土地置换”[9]等手段来增加城市中的“荒野”,保护历史建筑与农场。

4.3城市绿化

绿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应在重视绿地面积扩张,在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同时,加强绿化质量的提高,注重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合理搭配,使之在城市生态调控中发挥最大化功能。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提出要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将城市森林建设看作是生态化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建设与生态景观建设、绿地布局和树种安排都应以其生态功能为中心,应积极发展道路绿化、河道两旁绿化,建设城市绿色生态走廊,结合城市公园建设,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4.4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主要是指城市中的河流和湖泊。一方面,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由于考虑到城市地价等因素,大量填埋湖泊、河流,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在河道的污染整治过程中,将河道掩埋变成地下管道,导致城市湿地大量减少。在城市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恢复城市湿地,加强湿地的污染治理,大面积增加城市湿地比例,并与绿化系统相结合,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5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于生产者和分解者少,而消费者却数量众多,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比例失调,城市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因此,城市的生态化改造不仅要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而且要增加其种类。保护和发展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生物的生存空间,如上面讲到的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增加城市湿地,治理湿地污染;另一方面,应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或保护走廊,野生动植物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向城市内部蔓延,使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向着良性方向不断发展。

4.6城市交通

交通问题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首先在我国目前在观念上有些不正确,城市居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性很强。其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中各类汽车的增加之快位列世界前列。生态城市建设的交通改造过程中,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这个过度汽车化的时代,汽车造成的危害往往被它的快捷方便所掩盖。汽车容易产生交通事故致使人和动物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交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路改造,二是交通工具的改造。从生态化角度来考虑,应优先发展城市步行道、自行车道,建立完善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逐步缓解和消除交通对城市生态化的不利影响。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城市生态化改造还应该包括城市循环经济的建立,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浪费,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遗产,提倡生态建筑,加强建筑的生态化,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参考文献.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2.浅析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和评价

第二篇:资源型城市理论研究

资源型城市理论研究

摘要: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

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因此,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型战略是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重要保证,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转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必然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和决策实施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必然会造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风险。如何制定和正确有效实施转型战略政策措施,已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产业链优化

1.引言

资源型城市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缓慢等,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兴衰,还影响到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许多学者从资源利用的效率上,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政策等方面做了许多探讨。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2.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确定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2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三个界定原则和四个界定标准。其原则为:

2.1发生学原则

即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讲,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2.2动态原则

即考察资源型城市必须关注他的全过程,既要看他的过去,更要看他的现在。因为有些城市曾经是资源型城市,但经过若干年的经济转型之后,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已很小、甚至微不足道,城市经济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大或者已经很低,这类城市在过去某个阶段可以叫资源型城市,但转型后已不

再是资源型城市了,他的本质特征已与资源型城市相差很远。

2.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仅从定性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做到科学、准确;同

理,仅从定量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过于机械,难以将很多不宜用数据表示的复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难免偏离现实。因此科学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其四个界定标准为: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0%以上。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一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两亿元。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

3.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由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主导产

业在城市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是由于对某种自然资源的开采、采掘、开发而设立发展的。

如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乌海,安徽淮北。

二,资源型城市一般只对特定的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限于开采,采掘和初加工

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型城市以上游产业为主,能源、原材料构成了城市产业的主体。

三,资源型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在城市以及城市经济发展

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资源型产业是指包括从事资源性产品的生产,销售的企业,也包括直接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企业与行业。

4.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

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资源型城

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家持续、无偿的提供了大量的原煤、原木、原油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材料,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资源型城市的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也为其他城市的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城市也是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然而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尴尬局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已近枯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的储备严重下降,按照现有的开采能力测算,可供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年限已经大大缩短。目前,我国铜资源的静态可开采年为 16.9年,铅6.7年,锌5.4年,形式十分严峻。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期。全国有400多座煤矿已经或即将闭坑,大约50多座矿业城市的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云南东川,甘肃玉门,贵州铜仁都是因为资源的枯竭而走向了衰落。

资源型产业生产的主要资源性产品产量开始或已经下降。作为老工业基地之

一,甘肃白银市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工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铜、锌等主要资源的探明储量已日趋

枯竭。

资源开采的成本上升,生产率下降,效益降低。主要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下

降和经济效益的降低使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减少。近年来,吉林省工业企业的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都很低。

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5.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原则,二是可持续原则。人类

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增加投入、增加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这必然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增强。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传统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下去。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是在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中,依赖外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中投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对本地资源和外部的投入依赖性大。随着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或资源型产品市场发生变化,这种资源危机会引发城市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已经日益凸显,只有发展城市转型才能使资源型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2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但由于资源型城市依赖发展的资源

型产业的竞争力弱,因而导致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也较弱。根据周德群对中国51个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得出结论,矿业城市的经济增长明显滞后于全国其他城市。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型产业的附加价值低。二是资源产业的波动性较大。三是资源型产业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四是资源型产业不是持续产业。五是资源型产业的有机构成低。

5.3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大,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已具有了中

等以上的规模,如唐山、抚顺、徐州、鞍山都已经是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如此庞大的人口想实现异地移民是不可能的,资源型城市的衰退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就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地安置这些人员。

6.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其独特性,结构过于单一,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等特点都是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只有大力深化制度改革和改变产业结构才能摆脱这一困境。而市场对技术进步虽有需求,但由于创新的周期长、投资的风险大或由于设备的更新改造的短期代价太大,使实际的产业结构难以升级。这时,需要政府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作用的不足。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失血过多而“造血”

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处于劣势,单凭自身的力量实现经济发展有些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6.1.1产业政策。

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在产业布局、项目审批等方面,对

资源型城市采取适度的产业倾斜优惠政策。产业布局上,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

6.1.2财政税收政策。

资源型城市因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使地方利益受到很大损害,导

致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欠账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税收倾斜政策。如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专项基金。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加强对资源型城市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

6.2制度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在制度创新中,产权是重要的变量,有什么样产权就会有什么样组织,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效率。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深,导致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所有制结构单一等,这些原有的产权内容严重约束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成立全国资源型产业的统一管理机构,专门研究制订科学的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协调中央、省级、地方各方面的利益。同时,各资源型城市根据全国统一管理机构制定的战略,依据各自资源型城市产业现状,进行详细论证并及时反馈。加快政企分开的改革步伐,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政府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成为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调控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软硬环境,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协调内外关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资源型城市中,国有企业经济成份偏重导致城市经济缺乏活力,应积极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探索。可以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股权多元化,创办中小企业的孵化器,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成份。

7.结语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资源枯竭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面

临或将来要面临的问题。资源的枯竭时的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产业集群更加难以形成,对当地的经济乃至所在区域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这类城市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的再生。只有这样,这些资源日益枯竭,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型城市才能摆脱困境,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地区才能找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和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2002:37-39.[2] 杨彬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

学,2007,11(4):27-33.[3] 张新颖,吕萍.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05)

[4] 吴春玲.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5] 李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8(03)

[6] 叶蔓.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低温建筑技术,2006(05)

[7] 刘玉宝.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及其历史贡献评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6(04)

[8] 周晓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耒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4)

[9]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10]汤凤丽.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途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

第三篇: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2006-8-

211 引言

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1992年美国在加州伯克莱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怀阿拉市则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建筑技术、设计要素与材料、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使用等,解决了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入项目、能源保护项目曾荣获国际大奖。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德国Erlangen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此外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桑托斯市、意大利的罗马、美国的华盛顿、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俄罗斯的莫斯科、澳大利亚悉尼、坎培拉等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或开展这方面研究。建设成果突出、影响较大的工作有美国加州伯克莱生态城市计划(1992)、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和Halifax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4)、新西兰的Waitakere市、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东京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3)等。当前的趋势是从传统上那些小城市/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如:东京、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性大都市,以及像新加坡、香港、汉城这样的洲际性大都市。与生态城市已有的丰富理论相比,这些实践并不完善,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这些城市只是在向生态城市迈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近一些,但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总结。

当前我国学界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还停留在案例介绍阶段,对这些成功的经验并未有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当前较为成功的建设案例,对其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以图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总结国外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体系、具体的项目、突出的重点领域、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加上具有明确法律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推进和实施机构及完善的法律条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等作为支撑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并不是对已经存在的“生态城市/镇”的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因为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镇),而主要是叙述和总结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生态城市建设试验和实践过程。即使是那些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城市或地区,只要其实践活动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可借鉴的意义,我们仍然把这些实践当作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来对待。

2.1 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

西方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目标的设计。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这些目标的设计者并没有好高骛远地想要一下子改变一切,提出诸如在我国生态城市

建设中经常提出的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等宏大而空洞的目标,而往往是从小处入手,非常具体和贴近现实,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入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入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入40%的建筑材料。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2 具体的项目

不论是欧洲还是美洲,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后面,总是有具体的项目支撑,并且有保证这些项目得以实施的政策。

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又譬如,德国生态城市弗莱堡建设别具特色的项目包括:①大气环境保护项目,依据交通污染占到了大气污染的80%的调查结果,弗莱堡通过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公共交通系统和鼓励自行车使用,来进行环境保护。经过长期有序地建设城市有轨和公共汽车交通,形成了与整个周边地区融为一体的公交换乘网络,统一了在价格上极具吸引力的票价体系,鼓励市民在所有公交换乘地点换乘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到达城市和郊区的各个出行点,减少私人汽车的出行,降低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展与郊区相连的自行车道路网络、在市区增建自行车停车场和停车位,使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重逐年得到提高,极大地减少了由于交通发展而导致的环境污染。②能源利用的环境保护项目,通过在节约能源、使用新型能源以及发展热电联合等三个方面来减少环境负担,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其中,在节约能源方面,该市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以及分发节能灯等方式减少居民的能源消耗。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利用对太阳能研究、开发和生产项目的资助以及建设“太阳能城市”等措施来推广新能源的利用。此外还有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居民区生态环境处理项目等等,每一个项目都具体明确并有系统的推进措施,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按科学的轨道稳步推进。

2.3 广泛的群众参与

在美国生态学家Richad Rezister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十项计划中,第一项就是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公众是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保护者,因此,国外成功的生态城镇建设都刻意地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收入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镇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一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作为居民、签约的投资者或支持者(人或组织),在个人或者组织的目标是恰当、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建设。每一个居民都可参加到生态城市“赤脚建筑师计划”队伍中去。在来自股权登记和居民会议反馈的基础上,一系列赤脚建筑师计划评议会、设计讨论会传递有计划、开发及设计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从区域基础设施、历史、生态到社区艺术、设计,从地方规划、管理到整个场地规划建议,从详细设计、材料获取到场地建设组织和程序等内容。每居民都可参与计划最后的详细设计,同时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学到城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知识,使建设者既了解社区,又了解生态学。建筑师、城市

生态学家则在其中起咨询、教育的作用。社区还设有城市生态中心作为公共教育场所,公众在这里通过图书馆、展览、咨询、报告可方便地知晓城市生态的有关知识,了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进展。这种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的深度参与是项目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又如德国生态城市Erlansen城在建设中,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并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韩国汉城21世纪议程中,在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具体地提出公众参与的领域和途径,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实施。日本大阪市每年9月发动市民开展公共垃圾收入集活动,并向100万户家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的宣传小册子。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更是利用广告衫、日历卡、笔记本、公交车等多种多样的载体,号召市民参与废弃物回收入再利用活动。

2.4 突出的重点领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地面硬化、垃圾污染等问题,集中力量促使一两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美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期,主要是建造一些生态核心场地项目,即这些场地的建筑物均由节能、节水技术建造,后来逐步扩大到水的循环使用、雨水的保持、太阳能供热、城市工业使用再生能源等。

德国南部著名的生态城市弗莱堡,一开始就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硬化地面的透水改造、屋顶绿化、河道自然景观的恢复上。首先,对城市所有的硬化地面(公路除外)进行彻底拆除,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包括透水砖地、卵石地、孔型砖地、碎石地、有机质屑地等)。这一项改造,给弗莱堡的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善。其次,弗莱堡城市的居民通过庭院自助绿化、墙面立体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让天然植被回归城市等方法,有效地帮助自己居住的这个太阳辐射强的城市减少了热岛效应,使其卫生状况、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第三,弗莱堡城中的河道以模拟自然河床、保持河与岸的自然过渡结构、维持岸边自然植被为原则来维护河流环境,使河道中的水质清,河岸景观自然美丽,而且维护费用少。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系统而复杂的支撑条件,而在人们认识尚待深化、各种支撑条件远不完善的情况下,选择面向问题的重点突破,要比急功冒进的全面推进科学得多。首先,选择突出的问题入手,容易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同时投入也相对小得多,并且实施的主体也相对明确,容易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次,在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可以积累经验,完善相关的支撑条件,培养人才,教育广大的公众,使下一步的工作更容易推动;第三,一个问题解决得好,可以为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激发居民和决策者的自豪感与主人翁精神,使其有更大的意愿和投入来将生态城市的建设推向更深、更广。

2.5 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推进

有别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经常出现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两张皮”的状况,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通常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设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通过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发展公共交通和土地的综合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等目标。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学者认为,为了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就应该尽量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运输,因此当前国外较为成功的生态城市,多数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政策。所谓土地综合利用,就是在规划和设计中,把工作、居住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综合地予以考虑。使人们能够就近入学、工作和享用各种服务设施,缩短人们每天的出行距离,减少能源消耗。

巴西著名生态城市库里蒂巴是将公共交通与土地的混合利用有机结合、成功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推进的杰出代表。为避免小汽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占用、城市蔓延等问题,该市并未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控制小汽车使用或拥有、提高排放标准、减少道路供应以及其它的税收入、收入费等政策,或对公共交通进行财政补贴等方式,而是成功地将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的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城市仅仅鼓励公交线路附近2个街区的高密度开发,并严格抑制距公交线路2个街区外的土地开发。一体化道路系统提供的高可达性促进了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也强化了这种开发。轴线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专用路。在许多建成区,也使用类似方法,使现有公交线路的沿线开发沿着主要线路向城市外缘发展,并把高密度混合土地利用规划与已有的交通走廊规划合为一体。土地利用与交通的成功结合,以及公共汽车快速交通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城市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2.6 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

生态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自然基底、经济实力、科技、文化、社会稳定、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等等多个方面。在诸多因子中,自然基底、经济实力、科技、文化和社会稳定等因素往往是既定的,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变,但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的保障却可以相对比较快地提高和完善。综观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极为重视这几项保障因子的建设,都有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具有明确法律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推进和实施机构及完善的法律条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等作为支撑条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国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极为重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为生态城市建立了一套绿色(或生态)法律保障体系,即:绿色秩序制度,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产销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废物回收入利用制度等;生态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税收入制度、绿色统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等;绿色社会制度,包括绿色教育制度、绿色信息(宣传)制度、绿色行政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对作为生态城市建设重要保障的管理体制,也在一些著名的生态城市得到了重视。例如,澳大利亚著名生态城市Halifax近十年的建设自始至终都是由著名的非赢利机构——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委员会组织实施,该机构丰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理念和高超的组织能力,将来自政界、建筑、森林、采矿和能源组织,自然保护组织以及如南澳大利亚燃气公司等企业和Kauma遗产保护委员会(Kauma Heritage Committtee)等等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凝聚到生态城市的建设活动当中。又如,为避免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南非生态城市米德兰德(Mi&and)还专门创设了一个独立的非政府机构——米德兰德生态城市联合会(Midr and Ecocity Trust),以保障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顺利开展。讨论与思考

对比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我们也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生态市建设不同层面的探索,在至今近三十年的实践历程中,已有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上百个,但真正成功、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并不多见。总结其原因,在于以下四个主要的共性问题:一是对生态、生态城市等概念认识不足甚至曲解,加上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困难估计不足,导致建设内容片面化或者空洞化,同时出现大量建设性破坏现象;二是生态城镇建设目标过于超前或过于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与目前全国多数城市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是生态城镇规划地位不明、人才不足、脱离公众、内容混乱、实施不力;四是包括立法、体制、群众生态意识等等在内的生态城镇建设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导致生态城镇建设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因此,依据国外成功经验和我国国情,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从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发动群众参与、突出重点领域避免贪大求全、加快法律法规和政策、公众生态意识的提升等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努力缩小差距、迎头赶上。

当然,在肯定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生态理想主义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譬如,它往往排斥全球化和区际贸易这两个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强调在区域内获取区域所需的一切资源和产品;同时它试图打破和重构现代人类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元素,如大众住房的理想模式、汽车等,它的推进也要以技术进步和区内居民高度的自觉性和认同感为前提,这首先使它失去了在现阶段广泛推广的可能性。因此,导致许多生态城市建设只能是在相对小的城镇或大城市中的小片区域进行实验,在一个现代城市这样大的尺度上的推进尚缺乏较成功的例子;同时也使一些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如Halifax生态城)走入了困境。

第四篇:关于建设生态城市情况的调查

关于建设生态城市情况的调查

关于建设生态城市情况的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 年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工作凸显亮点

1.谋划及时,规划到位

早在,我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保局成立了生态

市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编制了《如皋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我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提出了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亿元。在此基础上,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编制的《丁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组织完备,政策完善

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班子。于此相应,各镇各责任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组,我们视察调研的几个镇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创建村班子具体抓的创建

工作格局。上下联通、职责分明、政令畅通、相互协调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在我市很快建立。

为有效推进生态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建设生态如皋的决定》,市人大专门作出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决议》,将生态市建设列入了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措施,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以奖代补实施细则》、《如皋市基层绿色创建考核奖励办法》、《如皋市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办法》等。

3.部署周密,宣传得力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不间断的宣传造势。各镇如桃园、丁堰、高明、江安等纷纷利用广播、过街横幅、宣传橱窗和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全市上下形成了浓烈的

生态市创建氛围。

4.责任明确,监管有效

我市将每项生态市建设指标、重点工程按责任部门和时间结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任务列入了环保目标责任状。市纪检监察、市“六城同创”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各镇在创建过程中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安镇成立了老干部专项督查抽样组,对该镇的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专题督查。桃园镇整合城管、卫生、工商、环保、安全、建管等各个方面力量,对各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联合督查和管理。这些做法对巩固创建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创建初显成效

1.抓住“水”字做文章,两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成绩优异。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内3000多条各级河

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河道整治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在高明镇晓庄村、江安镇联络村等地出现的一批“底清、面洁、线畅、坡绿、岸净”的河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样板。

二是以水为重点的镇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并进入调度或试运行阶段,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在1500-5000吨之间。其中搬经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妥善处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沙及污泥等污染物,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出现,真正达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2.紧扣“农”字下功夫,生态“三农” 初具规模

一是田园整洁,农业生产环境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高。在生态市和生态农业市等创建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我市着力推进高效农业、生

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87个,面积万亩,占可食用农产品面积的%;已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个,a级以上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5个。建成花木生产基地20万亩。位于如城镇顾庄生态园内的兰花园、蝴蝶兰园、钱长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产基地已成为我市生态旅游中的亮点。生态农业的建设,使全市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

仅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械220多台、小型秸秆还田机械1200多台,设立秸秆收购点36个,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50多万亩,约占稻麦面积的35%,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接近90%。去年5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镇召开了南通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会上演示的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省农机局及南

通市政府

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家园美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目前全市农村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万座,“卫厕率”达到%。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4500多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农村村镇绿化率达到%。与此同时,全市各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25座。“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市处理”的收集处理机制及其长效管理机制正全面启动并不断完善。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桃园、长江、丁堰和高明等4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验收并已向国家环保部推荐,8个村建成省级生态村,3个社区建成省级绿色社区,54个村获得南通市级生态村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环境优美镇创建有待进一步推进

1.创建任务任重道远。“80%的乡

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得正式命名”是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根据这一要求,我市必须有16个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镇,而目前我市只有桃园等4个镇已经通过省级考核,还没有一个镇获得国家正式命名。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农村水体污染不容忽视。部分乡镇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设施滞后,少数企业偷、漏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水体环境;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此外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将生活垃圾及污水随意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水体造成了污染。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较低。虽然目前市垃圾发电厂已建成投运,各镇也都兴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和保洁人员,但真正将生活垃圾全数收集、全数运至垃圾发电厂处置的镇还不多,有的镇仍然将收集到的

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填埋,其远离镇区的村组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则更低。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及秸秆焚烧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规模畜禽养殖的布局还不够合理,针对畜禽散养户的户用沼气工程尚未成型,夏秋季节的秸秆焚烧现象在部分镇仍较严重。http://

3.部分镇镇区布局欠合理,镇郊及村庄环境欠整洁。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环境优美乡镇必须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但我市部分镇在镇区建设尤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上,缺乏科学规划,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居住区地点分散,建设缓慢,既损害了群众利益,也对镇容镇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此外,镇郊及村庄环境仍热存在脏乱差现象。如部分镇第一批改厕工作效果不佳,群众意见较大;少数镇整治过的河道又出现了坍塌及绿化带遭破坏现象,废弃农膜等“白色污染物”在某些村居的田间地头仍随处可见。

4.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滞后,管理欠缺,普及率不高。我市各镇在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及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有不少方面有待改进,如大部分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起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沼气后继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沼气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秸秆的深度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技术都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急需提高。大多数乡镇的清洁能源利用还停留在点的层面,未能形成规模。

5.不少镇环境保护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还不高。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要求,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各村均要有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于1个。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不得低于90%。我市多数镇均未达到此项要求。部分化工企业密集的镇,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意见较大,因排污问题造成的纠纷时有发生。

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不足,长效管理难度加大。环境整治需要大量

人力、财力,将管护机制常规化亦需要不少的资金。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其长效管理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镇财政收入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势必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其长效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与生态市建设新标准差距较大。,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生态市新标准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80%,而目前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还不到40%.2.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相差悬殊。到目前为止,我市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经达标,而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还不到10%。尽管我市已有15个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截至目前,真正形成生化污水处理能力的微乎其微。

3.镇区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镇污水管网的铺设正在进行,但进展缓慢,甚至尚未开工;二是同一镇不同村污水管网之间,各镇污水管网之间,镇区污水管网与城市污水总管网系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其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市顾庄生态园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顾庄社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瓶颈之一。

生态建设亮点有待进一步包装、提升

1.生态旅游景点,缺乏管理,层次较低。内外城河风光带、顾庄生态园等既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的亮点,又是我市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景点。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科学的策划及有效的管理,这些资源均未得到充分1 2 3 下一页

第五篇:借鉴城市成功经验 郑州探索实施

借鉴城市成功经验 郑州探索实施“农村片医”新模式 中广网郑州3月24日消息(记者赵飞 郑州台记者马松林)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借鉴和延伸“城市片医”的成功经验,郑州探索实施“农村片医”新模式。

农村“片医”负责制是以乡镇卫生院医生包村与村医包户的方法,组建“农村„片医‟”服务小组,重点开展建立健康档案、村级急诊急救、妇女儿童保健、卫生防疫消杀、常见病诊疗等十项内容。郑州市金水区刘庄村片医郭玉霞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以前的坐着等诊变成现在的外出巡诊。“我们两个人,一天最少是两个小时,大概会巡二十户吧。”

像郭玉霞一样,郑州市金水区75名农村医生经过统一培训成为片医,骑着统一配备的电动车穿梭于金水区柳林、庙李两个乡镇,为7万多名农民服务,片医王凤娇说:“(这更加规范了我们的服务内容,我们定期家庭随访建立健康档案。”

据了解,从2008年郑州市就已启动了城市社区片医工作,目前服务人口达到280多万,基本覆盖郑州市区,农村“片医”工作的启动,将使私人医生遍布全市。郑州市卫生局副调研员赵中华表示:“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全面建立,也就是让每一个居民都有自己的健康保健医生。”

下载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论文

    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

    打造生态城市 建设绿色旬阳

    城市是人类文明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近年来,我县城镇面貌发生崭新变化,城建工作取得了进步。但人们依旧抱怨:老城与新城开发不平衡、......

    打造生态城市 建设绿色旬阳

    城市是人类文明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近年来,我县城镇面貌发生崭新变化,城建工作取得了进步。但人们依旧抱怨:老城与新城开发不平衡、......

    关于城市生态市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一)工作凸显亮点1.谋划及时,规划到位2.组织完备,政策完善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生态市创建办......

    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

    秦群燕:“光谷新城”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时间: 2010-11-09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调研部 民革湖北省委会字号:大 中 小一、建议用“光谷新城”来统一开发区的城市名称东湖新......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1.前言 生态园林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

    打造生态城市 建设绿色旬阳

    城市是人类文明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近年来,我县城镇面貌发生崭新变化,城建工作取得了进步。但人们依旧抱怨:老城与新城开发不平衡、......

    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综述(作业1)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综述俞国方(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摘要]产业生态化是人们在解决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一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