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综述(作业1)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俞国方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摘要]产业生态化是人们在解决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一条科学路径。文章对国内外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观点、热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炼,梳理出十几年来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的脉络,指出了今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工业园;理论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社会生产已达到空前规模。人类一方面在享受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品尝到了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苦果。矿物资源被大量消耗、工业“三废”污染环境、水资源体系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工业活动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等等。面对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思考,人类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反思现代工业生产的局限性,并发现造成产业危机和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自身的生产方式存在缺陷。一是产业生产过程单向性;二是生产技术的短视性与局限性。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受自然生态过程启发,设想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能否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产业系统在运行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1]。因此,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起来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
一、国外产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
国外研究产业生态系统起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隆堡(Kalundborg)工业园区建立,以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要求为目标,开辟了一条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新途径——“工业共生”,即将甲厂产生的废料和副产物作为乙厂的产原料,使资源有效利用[2]。这是产业生态系统思想的萌芽。1989年,时任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的Robert Frosch和研究人员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首次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 简称为IE)概念,文章认为: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单个的制造过程,即获取原材料、生产产品、排出废弃物的模式——应该转化为一种更综合的模式,即产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能源和物质的消耗是优化的,产生的废物是最少的,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将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3]。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对产业生态相关概念、内容和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基本形成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框架,认为:“产业生态学是对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Paul Hawken在《商业生态学》一书中将产业生态定义为提供了一种大规模、整合的管理工具以设计产业基础结构,使其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人工生态系统,并利用生态思想系统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指出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问题,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才是唯一的真正出路[4]。Erkman指出,产业生态研究产业系统如何运作、规则以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并基于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来决定如何进行产业调整以使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相协调[5]。Micah D.Lowenthal等人的研究则认为,产业生态是指从生态学中借鉴一系列工具、原则和视角应用于产业系统分析,包括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影响[6]。
近年来,Desrchers, Andrews等学者提出产业共生理念,他认为由于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应将产业生态的研究视角从物理空间相对狭小的生态工业园转移到城市或者更大范围。该观点得到学者和产业界的认同,并将产业生态研究的范围扩展到跨地区、跨行业[7]。1999年,美国学者Moor,J.F将生物学原理运用于企业组织战略研究,在《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时
代的领导与战略》著作中提出:在产业界限日益融合的情况下,竞争来源于企业所属的商业生态系统间的对抗,单个企业应该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定成员;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演化大约经历四个阶段;要从七个纬度来管理商业生态系统,即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过程、组织、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等;企业战略在于从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七个纬度出发,根据系统演化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与挑战进行抉择,以最终达到在成功商业生态系统中取得领导地位的目的,即竞争优势来源于在成功的商业生态中取得的领导地位[8]。Moor,J.F把生物间的竞争关系引入到商业竞争中来,把基于生产制造企业间的物质、信息、能量流动关系拓展到所有工商企业关系,并强调了营利性组织与顾客、非营利性组织之间要建立一种生态化的竞争关系。Moor,J.F研究的视角和思路更加宽广,从而使人们加深了从产业生态系统到商业生态这一概念上的转化。
从当前国外产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来看,已从提出概念、建立理论体系、形成产业生态学科转向基于产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理论应用阶段;企业之间的物质、价值、信息、能量等如何从技术层面实现有效循环成为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不仅如此,产业生态学与其它学科关联研究也成为热点。产业领袖和学者们基于生态观对企业的存在提出了新的思考,企业应该从纯粹的利益导向机制转向生态导向机制,即企业、社会、环境、资源等实现可持续。
二、国内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简述
“产业生态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诸于《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文(1994,刘则渊),该文提出,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的本质目标就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的基础上,达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了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第三产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以及建立产业生态化试验区的思想[9]。国内著名生态环境学者王如松也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产业生态理论研究方法和热点,指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
起来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10]。王如松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产业生态化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柔性结构、功能导向、软硬结合、自我调节、增加就业、人类生态和信息网络,并提介绍了产业生态管理的5种方法:生命周期评价(面向产品环境管理)、产品生态设计(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生态产业园规划(面向区域的规划)、生态产业孵化(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生态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10]。这些成果对推动我国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对产业生态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黄志斌就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产业生态化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市场失灵导致企业外部资源社会配置达不到最优化,二是许多环境资源公共化导致价格扭曲、资源无价或低价,弱化了厂商开发高效、低耗、低污染、能实现绿色消费的产品。为此,他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应用科斯定理使环境资本产权化,用财税政策谋求环境系统无害化[11]。樊海林则从企业竞争视角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产业生态和企业竞争之间存在内在关系,产业生态实践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各种投入品所带来的基本附加值,而这又恰好是市场上顾客效用导向的结果,顾客效用函数中环境效用地位的凸显使企业运用生态理念提升产品环境附加值的可行性和动机日益趋强。反过来,企业所处的既定的市场结构(企业竞争)直接制约其对于产业生态实践的选择,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绿色的“路径依赖”也会对其产业生态实践的现实性产生重要影响[12]。
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竞争、企业仿生研究在我国学术界非常活跃,从科学研究范畴上讲,这也应归纳到产业生态理论体系中来。韩福荣、徐艳梅在《企业仿生学》中为我们构建了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并用数学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企业仿生化过程[13]。达庆利则“以人为蓝本”模拟构建了“一种类生物的企业系统模型”[14],更进一步地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企业这一“人造生命体”的运作过程。张焱从企业发展动态角度提出了战略生态学概念[15],并进行了深
入的战略生态透视[16]。陆玲把研究视角放大到企业群,认为企业群落存在“群落效应”,涉及到不同产业,企业种群之间的能量金字塔从总体上显示着以第一产业为基部,以第二产业为中部,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之上,在第三产业基础上逐级形成的新产业构建着群落生态链的顶部状态[17]。于渤等则从方法论入手,为企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分析工具[18]。类似的企业生态研究还有很多成果,如企业养生理论探讨(2002,韩福荣),创新生存:企业生态中的生存哲学(2002,冯德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2003,林晓),生态平衡观念的企业战略管理(2000,彭长清),还有学者借助于生态学理念尝试在企业构建生态化供应链、生态化信息网络及生态化知识管理链等,2004年袁政发表了题为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论文,更把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推向高潮。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三、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近年来,在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复杂性科学、管理学、信息学、工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和支持下,以产业生态化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学。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勾勒了产业生态学理论体系[4]。随后几年里,关于产业生态学方面的著作不断出版,如Kumar C.Patel N的Industrial Ecology(1992)[19]、苏伦·埃尔克曼的工业生态学(1999)[20]、1997年由耶鲁大学和MIT共同合作出版了产业生态杂志,2004年Graedel T.E.等人再版了Industrial Ecology [21]等。关于产业生态学,国际电力电子工程研究所(IEEE)在一份称为“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给出了定义:“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他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包括能源供应与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基础科学、法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是一门“可持续能力的科学”[22]。国内学者在产业生态学构建方面也颇有建树,王如松的产业生态学: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23]、周文京等人的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24]、王寿兵等人的产业生态学[25]等。围绕产业生态学创立了不少新概念、新思想,如“产业共生”、“共生链”、“产业生态位”、“产业生态系统循环”、“产业进化”、“产业生态园(或工业生态园)”等。不少高
校还将产业生态学及相关理论著作列为硕士、博
士教材。
从产业生态概念提出到产业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其体系和内容已基本完善,它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它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使系统获取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它是揭示企业物流能流新陈代谢规律、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及产业兴衰演替的经济生态学,是产业的资源开发及环境影响活动对生命支持系统胁迫及其响应机制的自然生态学,是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关系的人类生态学,是物质生产单元、环节或体系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序理层次上的生态工艺设计和生态系统耦合的工程生态学。这些理论思想对我国现有产业实现生态化转型,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6]。
四、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研究——工业生态园研究
产业生态化研究不仅仅源自于人类对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可协调发展的思考,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重要的是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并指导企业、政府共同探寻一条可行的产业生态化之路。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构想,其中,近年来被业界和学者所推崇的工业生态园(有学者亦称为产业生态园)模式就是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实践应用的典范。由于工业生态园在世界各地充满活力,发展前景看好,并能较好体现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因此,工业生态园研究备受关注。
工业生态园是由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 Lowe教授提出,他的定义为: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并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材料和水等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企业群落寻求到一种比单个公司个体效益的总合还要大的多的群体效益[27]。1995年,Cote和Hall[28]从四个方面定义工业生态园:一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二是减少企业对物料、能量进行利用、管理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三是提高工业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及员工的健康水平和企业公众形象;四是通过废弃资源的再使用或出售获得经济效益。工业生态园在美国、加拿大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有很成功的实践案例。如美国纽约州的普拉特博园:大型军用飞机重新开发,资源和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系统。北卡罗莱纳州的富兰克林郡园:关于能源更新和环境技术的复杂商务活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州的范库弗峰园:蒸汽制造厂、造纸厂、包装厂。安大略湖的康沃尔园:发电厂、蒸汽制造厂、造纸厂、化工厂、食品厂、电子设备厂、塑料厂和混凝土预制板厂等[29];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
工业生态园研究、设计、构建及运作在中国学术界也受到广泛重视,如武春友等人对工业生态园中的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进行了研究[30],毕军等人研究了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理论及优化调控机制[31],刘力则提出了工业生态园开发模式[32],王如松等提出了工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3],苏敬勤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价值链,并提出价值链管理思想[34],龚晓宁分析了工业生态园内工业链特征[35],卢兵友认为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36],等等。在中国,以某一个或某几个企业为“关键种”构建起来的生态化工业园也有成功例子,如山东鲁北生态工业园(建材化工)[37]、广西贵糖工业园(甘蔗制糖)、联想手机工业园(手机研发制造)、天津生态示范工业园(钢铁)[38]等。从总体上分析,生态化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作及其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我国理论界还处于初步阶段,特别是众多传统工业产业(或企业)、现有各类经济园区如何实现生态化转移,实现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综上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在国内国外学术界、产业界已成热点,并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在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这些成果对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我国众多学者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生态化理念、思想和理论体系后,已逐步使其中国化,并在产业生态化系统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在资源与环境压力下,通过交叉融合多方面学科知识,创立了产业生态学理论体系,为产业生态化过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是以产业生态学理论研究为先导,实践应用为前提,将产业生态化研究向纵横两向同步延伸。纵向研究逐步深入到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工程、产业生态管理、产业生态评价等,横向研究逐步深入到产业间的生态化耦合协同机理、产业同步进化机制、产业间循环利用等。并由此构建起产业生态化过程的网络运作体系和知识体系。
三是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地创建了一批产业生态化示范园区,并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并形成了集理论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园区规划原则、设计思路、管理方法等,为未来产业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生态化系统理论研究毕竟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工具、侧重点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产业生态化的政策支撑体系(包括产业、税收、投资、环境政策等)、金融支撑体系、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生态化供应链支撑体系等尚未形成或建立。
②传统产业如何通过产业改造、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产业耦合等实现向产业生态化转化,特别是政策支持、技术可行性、就业安置等都应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③目前,产业生态化实证与应用研究多囿于某一企业或某一有限区域的微观范围,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更大尺度范围内的产业生态化时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科学指导意义。大尺度范围内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特别是一些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生态化研究较少。如大尺度范围内在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相关产业间利益分割、基于长供应链的产业生态链管理、基于网络环境下产业生态化的知识共享及知识转化、中间废弃物管理(包括逆向物流、废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创新、相关行业管理标准等,如废弃干电池、废旧电脑及家店处理的生态化)、不同区域间的政府协调机制、产业政策导向、中间消费者生态化消费教育等都值得我们加强研究。
④几个值得注意的均衡点研究:生态化投入成本与经济收益均衡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利益均衡点、微观层面上的经济活动与宏观层面上的环境保护之间利益均衡点、跨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区域间利益分配均衡点。
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中,我们尤其要处
理好“软与硬”、“定性与定量”、“方法与工具”、业生态化系统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微观层面与宏观层
面”、“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不可偏颇
一方,总之,要以系统论的思想与理念来指导产
参考文献:
[1] 王寿兵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P1-2.[2] 杨文举等.发展生态工业探析[J].生态经济,2002(2):P56.[3] Frosch R A,Gallopoulos N 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Sci.Am, 1989, 261(3): 94~102 [4] 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 S.Erkman, Industrial Eco1ogy:An Historical View, J.C1eaner Prod, V01.5 No.1-2,1997.[6] Micah D.Lowenthal, William E.Kastenberg, Industrial Ecology and Energy Systems: A First Step.Resources Conversation and Recycling24, 1998.[7] 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4(8):P73.[8] 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挑战[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 刘则渊,代锦.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2):P40-42.[10] 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P24.[11] 黄志斌等.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3):P7-8.[12] 樊海林等.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3):P34-35.[13]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4] 达庆利.一种类生物的企业系统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2(1):P34.[15] 张焱,张锐.战略生态学:战略理论发展的新方向[J].科学学研究,2003(2).P35-40.[16] 张焱.企业战略的生态透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P47-51.[17] 陆玲.企业群落与企业群落学[J].生态科学,2001(6).P162-164.[18] 王纯新,于渤.工业生态工程的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19] Kumar C.Patel N.Industrial Ecology[M],Proc.National Acad.Sci.USA., 1992.[20] 徐兴元译,苏伦·埃尔克曼著.工业生态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21] Graedel T.E.Industrial Ecology[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2] IEEE TAB 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Committee, White paper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23] 王如松,杨建新.产业生态学: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 周文京,刘金娥等.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5] 王寿兵,吴峰等.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6] 王如松.产业生态学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6).[27] Ernest Lowe, Moran S, Holmes A field boo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s.Report for the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akland(CA):Indigo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995),67-72.[28] Cohen-Rosenthal E, Smith M.2000.Cornell’s Perspective on Eco-Industrial Parks: Vision of the Future
of Industry[R].[29] 武春友等.生态工业园: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30] 王兆华,武春友等.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31] 毕军,袁增伟等.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理论及优化调控机制[J].生态学报,2004(11).[32] 刘力,郑京淑.产业生态研究与生态工业园开发模式初探[J].经济地理,2001(9).[33] 王震,刘晶茹,王如松等.生态产业园理论与规划设计原则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3).[34] 孙大鹏,苏敬勤.生态工业园价值链分析及管理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35] 龚晓宁,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内工业链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6).[36] 卢兵友.认为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J].环境科学,2001(3).[37] 冯久田,鲁北生态工业园区案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38] 崔辉,宋文华,靳美珠等,天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之钢铁企业生态工业链研究[J].生态经济,2005(10).
第二篇: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1:基本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它的主体是数量众多、相互竞争的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零售、代理、进出口等流通企业,人才、金融等专业化服务和专用的基础设施的供应者,生产互补产品的厂家,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它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智员团、专业媒体和贸易联盟等。
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发表了《论国家竞争优势》。波特在论文中将企业集群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联系起来,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指的是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A business cluster(industry cluster)is a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terconnected businesses, suppliers, and associated institutions in a particular field.Clusters are 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with which companies can compete, nationally and globally.In urban study, the term agglomeration is used.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关键字:
某个特定地理区域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国家的竞争力
上游 下游供应商分工 规模
2:产业集聚的集聚效益
2.1 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
A:分工+专业化: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集聚体内成员可以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部件、原料、机械设备、商务服务、人才等投入资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C: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D: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
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在人力资源方面,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专门技能的人才,而且评价员工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质也更为容易,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
共享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一家企业干了,可以方便地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
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从而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临近,或者同时处于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而分工不同,从而降低了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由于共同的交易市场与采购中心降低原材料成本与销售成本;
关键字:
分工 协作 效率 资源 共享 降低成本 人力资源信息
2.2 创新效益
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创新。企业的创新常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产业集聚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由于集聚,不同公司员工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助于相互间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新思维。同一园区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会对各个企业带来创新灵感,这是知识技术外溢性的体现。
集聚体内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及外部机构之间的大量接触而获取关于本公司及其所属产业的信息,且不需过多的费用,从而促使企业对变化着的环境尽早作出有效反应。
2.3 竞争效益
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产生的内生的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竞争最终的结果将主要取决于资源使用的效率。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能够更好的发现各个企业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协作,促进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园区的集聚企业具备这些条件,为提高本企业、本行业甚至本区域的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其他方面:同处一地的同行业企业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可以相互比较。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
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但同类型或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集聚区的企业竞争能力。
3:产业集聚形成模式
3.1资源要素禀赋创造模式
资源要素包括区位要素和生产要素。区位要素指的是具体产业相关的或必须的自然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从理论上看,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聚集再交通要塞,以降低运输成本。生产要素就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产业集聚的的形成表现为区域专业化生产,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禀赋。早期的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自然资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证实,相对于早期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后期产业集聚的形成中,具有更大的作用。包括技术、人才、社会网络、文化、制度等社会资源具有不可量化和无限性,已经成为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
3.2市场需求拉动创造模式
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不论在广东,还是在浙江,产业集聚事先都没有政府的计划和规划,没有事先的宏大设想,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不仅政府部门没有这种预见,就是当事人本身也没有这种主观意识,只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回头一看发现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
3.2 资本转移创造模式
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我们把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4:产业集聚理论
4.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的理论可溯源至1890的马歇尔新产业区理论。马歇尔对产业聚集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外部经济概念,这一外部经济有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4.2 韦伯的聚集经济论
德国的韦伯(此韦伯非Max weber,而是Alfred weber)在1909年《区位原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的第一部分《论工业区位》中,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韦伯将影响工业区的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是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交通便利、矿藏禀赋)和分散因素。
4.3帕鲁的增长极理论
帕鲁的理论可能来自于熊彼特 1939年“开创新的投资机会的创新效果是创造新的经济空间”的说法。帕鲁在1950年提出“经济空间”一说,认为经济空间是各种不同关系的集合,是抽象关系的构成体。这种抽象的经济空间有三类,其中第二类是“作为力场的空间”,增长极是在这一空间中出现。
4.4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Krugman)是国际经济学的大师,他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等一系列论著之中。
4.5 波特的集群竞争理论
波特1990年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国内合作而不是国内竞争,是国内的产业在全球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通过一个高度的本地化过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各国只能在本国最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它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具备最有生气、最富有挑战性的国内环境。
波特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获得国家竞争因优势取决于四方面条件,一、生产要素条件、二、需求条件、三,相关支持产业、四、厂商结构战加重与竞争,再加上“机遇”和“政府”,构成了一个钻石型的相互作用关系。
5:我国及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案例
5.1国内各省地区的产业集聚状况
中国主要省级区域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
城市 优势集聚产业
北京 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汽车产业
天津 以汽车为主的机械产业;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
上海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 以精密仪器仪表
河北 建材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业
山东 农用机械和重型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建材业
湖北 以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
江西 有色金属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
内蒙古 以稀土、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食品加工业
资料来源:周怀峰,国内贸易对打过去与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虽然中国工业的地理集聚趋势在不断加强,但目前的集聚程度仍然大大低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很不均衡,且具有显著的地域资源特色。沿海、中部、东北地区集聚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资源,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产业资源集聚甚少;中国产业的集聚带有明显的资源特色,产业集聚的规模、特征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资源的特色决定了产业的集聚特色,不同环境和资源的地区集聚了不同的行业。此外,中国工业行业的优势发展地域与其集聚地域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实行效益优先的产业政策,政府的投资重点转向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这些政策,引导了产业资源的流向,促进了产业向东部地区的集聚,进而也加大了东西之间的差距。
第三篇:2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作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如何?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用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和统一人民的思想。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奋斗。事实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3.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这一战略部署就是: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全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切实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会首次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臵,推动资源配臵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的现实问题。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全会首次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全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这必将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互公平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3.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根据现代市场体系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课题。全会明确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和公平性,并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作出了部署。
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前提。全会强调,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具体化。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明确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全会强调,要着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一鲜明思路和有力举措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6.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全会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这必将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7.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全会明确,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强调,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5.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1.有效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中国的制度优势之一是,建立在能力为基础之上的 全国性选拔、长期培养和历练、年龄的限制、定期的更替、行政和立法机构的差额选举。以新一届领导人国家主席和总理为例,他们均经历过长期的基层任职考验,并于2007年进入最高权力中心——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因为对国情、政情、民情了如指掌,所以可以立即开展针对性的施政措施,根本没有西方新领导人至少长达半年的熟悉情况的阶段。相反,在耗资巨大、通过大众投票方式产生领导人的西方,能力往往不是第一位的。影响选举的因素众多,如宗教信仰、性别、种族、形象、是否会做秀和演讲、是否有足够的金钱支持等,而最重要的能力却被边缘化。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宪政空窗期。在西方假如出现换人或换党,新的领导者必须等上数月就职后才能展开施政。而一些议会制国家,假如选举出现争执或者无一党占据优势,则往往长期无法组成政府。
2.保持政治独立并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2013年中国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大部制改革,铁道部也在其内。由于历史的原因,铁道部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03年和200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也曾试图对其进行调整,在种种阻力下未果。但铁道部最终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走进历史。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体制很鲜明的特点是一直保持了政治的独立性和最终的决策权。在西方,民众、资本和权力三种力量博弈的最后结果是以普选为特征的民主制度。民众通过选票获得了对政治的控制权,而普选导致的高成本又为资本提供了影响政治的空间。至此,政治权力成为弱势,民权和资本的权力事实上主导了西方各国。目前的中国,虽然三种权力的博弈日益激烈,但至少在全国一级,政治权力仍然有最终的决定权。所以,一些很困难的决策、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决策,都能够执行。至少从现实角度看,一个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资本主导的制度和一个以追求福利为核心的民众主导的制度,其合理性、有效性要远远低于相对中立的政治权力主导的制度。3.高效的执政和强大的学习、纠错能力
低效率一向被认为是民主制度的通病。因为任何一项决策都要经过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并伴随冗长的程序。其优点理论上曾被认为可以避免巨大的失误。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却是不仅有低效率带来的弊端,其最终决策由于受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影响,负面作用往往成为主导。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无法阻止入侵伊拉克,没有办法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无法阻止最高法院取消已经实行了100多年的对财团政治捐款的顶额限制。在西方金融危机爆发后,即使进行修正,也无法消除其后果,更无法回到危机前的状态。目前来看,更深层的危机是这种制度也阻碍新科技的产生和应用。比如,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决定发展高铁,结果到现在依然没有实现。在佛罗里达州规划的第一条短线高铁,尽管是由联邦政府承担大部分费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和航空利益集团的反对,最终化为泡影。批复的加州高铁,论证(实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竟然长达8年,而建设周期更是长达20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恐怕等到建成之日,已是技术淘汰之时。显然,一个不被财团绑架和影响的政府才可以做出更中立和理性的决定。
4.中国政府是一个更负责的政府
一谈到中国,西方往往套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说辞。这实是意识形态的想当然,与当今政治实践不符(众多民主国家存在的严重腐败就是例证)。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西方没有认识到“绝对权力也往往意味着绝对责任”。在西方国家,出了问题可以推诿。执政党说是在野党不配合,在野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又推卸责任是前者造成的。不仅如此,对跨越政党任期的项目,往往会首先被牺牲掉。奥巴马总统向国会提交的2011年预算案,其中一款是砍掉了小布什时代的登月计划,而这个登月计划已经耗资91亿美元。
在西方国家,许多官员是选上来的,因而有任期保障。只要不违法,即便决策失误,或者不作为,都不影响任期做满。而且一旦任期到了,下台了,就是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再被追究。而在中国,高官问责制日益完善,官员不称职或者失职、犯错,随时会被追责。
5.在转型时期中国对腐败的有效遏制
西方的腐败是刚性腐败,中国的腐败是人性腐败。西方的民主,必须要有选举,而选举必须要有钱。政治人物接受了财团的支持,获胜后,必然要给予回报。这就是民主制度下腐败的刚性原理。而在中国,官员的任命受诸多因素影响,工作能力、群众测评、人情关系等等,但这种开支和大规模的选举所需要的费用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因此和财团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上任后的腐败主要是和人性的贪婪有关,收入不高和法规监督不完善则是外因。但从客观上并没有必须腐败进行钱权交易的刚性原由。
当然,中国的腐败之所以相对于其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遏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在现行体制下,有能力对腐败现象进行打击。虽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无法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准,但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时期内,已可算是最可接受的效果了。现在名列亚洲廉洁排名第二的香港,上世纪70年代腐败严重,当时的港英殖民政府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打击,竟然引发香港警察暴动,将廉政公署占领。
6.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是什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要统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包括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7.如何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个论断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1、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优势。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无法克服的社会矛盾,尤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基本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无产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物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没有与社会和人类解放不同的特殊利益。
2、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阶级社会的根本区别,过去的阶级社会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和民族对立之上的,其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以旧的社会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最主要的就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
3、社会和谐是符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是由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也是国家的权利逐渐向社会回归的一个历史阶段。
4、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他们说代替一个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8.历史上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渊源:
(一)“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道、儒、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道、儒、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道、儒、佛三家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二)“尊道贵德”的生态哲学。道家首倡“遵道贵德”的天人关系哲学。老子首次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待“天人关系”,强调在天道与人道关系中,天道是本体、本根、本底,人道要无条件服从天道,首次明确提出了“天道决定人道、人道服从天道”的文化定式。借鉴意义:道家道法自然、遵道贵德、天人合一等思想,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老子和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正是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9.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篇:产业生态管理
产业生态管理(Industrial Eco-management)
什么是产业生态管理
产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
生态管理的前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末端治理为特征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应急环境管 理。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兴起的清洁生产,促进了环境污染管理向工艺流程管理过渡,通过对污染物最小排放的环境管理减轻环境的源头压力。九十年代发展起来 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产业生态管理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产业生态管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生产全过程,研究生产中的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调控方法,探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的管理手段[2]。
产业生态管理的实质是变环境投入为生态产出,将生态资产转化为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转化为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功能。产业生态管理的焦点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 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产业内部、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建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质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 充分融合。
产业生态管理的创新
产业生态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首先,它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其次,它意味着一种管理范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线性管理转向非线性管 理(又称循环经济模式)。再次,生态管理非常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 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生态效率的创新,二是生态效用创新。
1、变对工业剩余物质的管治管理为预防管理
传统工业对剩余物的管理是管制管理。末端治理就是典型的管治管理。管制管理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源 利用问题,不会带来生态效益的提高。工业预防管理模式则是针对工业废弃物质的生产源,通过科学规划生产流程,深度利用生产资源、技术提升生产工艺,力求使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剩余物质能够不断重复使用(可以被不同的生产 程或在不同生产阶段重复利用)。它一方面使剩余物质不退出工业生产,由此减少环境的剩余物质;另一方面加强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更少地利用自然资 源,最终实现资源的有限循环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双重目的。
工业预防管理模式的重点不在排放物而在提高产生这些排放物过程的生产效率。如果将末端治理技术理解为结果管理的话,那么工业预防可以理解为过程管理。它是一种生产过程的整体、系统整合。从而减少剩余物质的危害能力。
2、变单一化的、封闭式的传统产业管理为在产业共生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
传统工业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专业化、区域化,企业产品单一化,生产周期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集中、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系统超载,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工业废弃物大量、集中排放,环境污染严重。
而生态产业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和相对封闭性,不仅系统要经常引进和吸收周围环境的先进技术、人才、新材料、新能源等,而且系统内的人流、物流、价值流和能量流应该在整个工业生态系统中按照多种工艺路线合理流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能量转换。
生态产业共生体的耦合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代谢功能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通过 “食物链网”紧密相连,彼此间的物质传输仅需少量能量。而在目前的产业系统中三者基本上是分离的,在物质传输与转换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建立一种高效的生 态产业系统就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生态设计与建设。在产业系统个体间建立高效和谐的产业物流“供给网”,进行物流的“闭路再循环”。即要 在生态产业系统内的个体间形成一种高效的“食物网”供给关系。生态产业共生体区别于传统的废物交换项目,它不满足于简单地进行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旨在系 统地增加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为重点,形成一体化的资源再生体系作为共生体的支撑。因此,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就是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出发,依据加环增值、增 效或减耗和生产链延长增值原理,运用现代化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措施优化配置组合,建立一个物质和能量多层利用、良性循环且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 生态效益双赢的工业链网结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丹麦Kalundborg城镇的工业综合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高效、和谐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该共生体并非其是技术的特殊突破,重要的是它极其重视并鼓励企业、政府等建立密切的内部联系。目前该系统包括一个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塑料板 厂、硫酸厂、水泥厂、种植业自然生态系统和园艺,Kalundborg镇的供热系统以及卡伦堡政府。这些企业与政府间建立了颇为创新的生态共生与耦合关 系,他们通过市场交易共享水、气、废气、废物和能源等,并实现经济利益的共享。一方面使得整个镇的废物产生实现了最小化,另一方面,各个系统单元均从相互 合作中,降低了生产成本,直接获得了经济效益。Kalundborg产生共生系统成功地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利润,真正做到经济——环境双赢[3]。
产业生态管理的方法
产业生态管理方法可分为五类:① 面向产品环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评价;② 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的方法即产品生态设计;③ 面向区域的规划方法生态产业园规划;④ 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的方法生态产业孵化;⑤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在生态管理的发展历程中,生命周期评价和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作为核心方 法和国际重要标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1、生命周期评价(LCA)
按照国际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在1990年提出并给予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估是一个目标过程,这一 目标过程在于评估涉及到产品、生产或者鉴别能源和资源用途和环境释放活动的环境负荷,以此评价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释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并且评估和提供 改善环境的机会。这些评估包括产品生产活动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还包括提炼原材料、制造、运输、销售、利用(或再利用和维护)、循环和最后处置。
从上述定义可知,对于环境和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的生产阶段,运用这一方法将评估的领域扩展到生产、流通、消费和资源回收等4个方面。
生命周期评价必须具备环境亲和性、产品耐用性、资源可回收型、产品功能灵活性、产品节能型。因 此,生命周期评价可理解为实现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减轻环境的负担;与此同时使工业产品具备相当高程度的生物特征,以此实现“产品生态 化”,最终实现“人造产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的应用:产业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和环境部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对个人及公众消费行为的引导。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1ife cydle assessment,LCA)方法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技术步骤和系统软件。有关产品生态设计的理论尽管尚不完善,但在实践上发展很快,生命周期设 计(LCD),生命周期工程(LCE),生命周期管理(LCM)为环境而设计(DfE),为拆解而设计(DfD),为再循环而设计(DfR)等一系列新的 设计理念和方法正在成为产业界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2、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它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 期评估、环境行为评价及产品中的环境因素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IS0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ISOl4009),其中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为重要,因为IS014001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审核认证的 准则,是一系列随后标准的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在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体系由环境方针、规 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组织内部对自身环境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也是系列标准中其他标准的有 效实施,发挥先进环保思想与技术作用的基础,促进组织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组织与社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4]。
参考文献
[1]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管理现代化,2002,(5)
[2]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
[3]苏伦.艾尔克曼,徐兴元译.工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周文宗,刘金娥等编著.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林云莲.产业生态管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范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1期
第五篇:生态产业实施方案
示范区发展生态产业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围绕三洲杨梅参观线路及集镇交通沿线共720亩,其中:①沿河田——三洲生态景观道(三洲段)全线沿途已征用扣除建设两边空置地块,合计415亩。具体为:汀江东岸280亩,化工厂旁山坳25亩,湿地公园项目部对面75亩,兰花基地三角地35亩。②湿地公园往集镇方向110亩。③东林寺背后(三洲村部往汀江河边)300亩
二、实施内容
体现生态富民,利用空置地块借鉴“五朵金花”模式,通过福建农林大结对帮扶,发展生态观光带或产业带。主要种植福建山樱花、紫薇、红色桂花、枫香等观赏类苗木,或连片种植油菜、药用白勺或菊花等。
三、实施计划
第一步进行土壤调查,由县农业局进行土壤取样调查。第二步由农林大学根据土壤调查情况,提出具体产业品种。同时为加快进度,可行项目先上。整个产业安排9月份落实所有项目前期工作,10月份开始动工移植,12月底初具规模。具体考虑如下:
1、湿地公园项目部对面75亩,初步考虑规划为“蝶舞三洲农业生态园”由回乡创业肖贞芳等6个农林大学生建一 1
个蝴蝶园、无土栽培果蔬高优农业园,目前规划方案已做好,合作方式谈好,县农业局帮助道路大棚等基础设施扶持,6个大学生贷款实施。
2、兰花基地35亩和化工厂25亩,初步考虑由县林业局作为苗木基地,种植可供观赏的福建山樱花或紫薇等景观苗木,县林业局正在研究落实。
3、沿河2.2公里280亩,对接农林大服务团队,为三洲镇的土壤、气候、水源、日照、雨量,并给出适合种植的树木、花卉的方案。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大企业进行打造沿河观光带。
4、枣树凹湿地公园往集镇110亩,继续跟踪台商预期投资2个亿的野姜花种植观光项目。
5、东林寺背后(三洲村部往汀江河边)300亩景观花卉种植示范园。目前由三洲村已租赁70亩,还230亩由当地村民进行集中流转。
三、资金方式
1、积极争取市级苗圃项目资金400万(其中75为育苗资金,其它为基建资金),现已下拔100万到县林业局。
2、争取整合全县水保项目资金,尽快在11月小阳春左右可以马上开始大规模花卉苗木种植。
3、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广大花农,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探索三洲湿地公园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等模式,为产业发展作一些带动。
四、存在的问题
1、明确发展花卉还是苗木的问题。8月9日,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三洲几个地块查看土质,认为三洲现有土质基本为河流冲刷地,土质含沙量过大,较为稀松,固化作用不明显,不适合大面积种植苗木,只适宜种植花卉。因此,苗木产业是否需要还要发展,或者全力发展花卉产业。
2、物流体系的问题。花卉产业考虑采摘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运抵销售地,三洲现有物流条件较差,花卉产业的市场销售存在隐忧。
3、景观道两边是未来土地升值的最核心地块(均已征地),当前在两边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租赁时间是否定为10年,待10年后再行开放这些地块。
五、意见建议
建议县政府除已出台相关政策外,针对三洲产业发展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如已征用的免租或贴租等优惠政策。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委会
201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