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08: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1)生态旅游对土地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生 态旅游的开发,导致大量旅游者进人目的地,增加 了对土壤的踩压,土壤裸露面积增加,压力增加,土壤板结程度也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增加了地表 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厚度减少。同时,生态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包括公路、宾 馆、电力通信设施、以及人造景观、体育娱乐场地 的建造,致使一些自然景观及植被受到破坏,水土 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群落的层次和数量 大盆减少,简单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了复杂 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对植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大 量游客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聚集,对植被造成广泛 而不雅观的损害,甚至导致某些植物死亡。具体

来说,包括游客采集、摘取鲜花、枝叶、苗木,破坏 了植物生长;游客用火不慎引起的山林、植被火 灾;游客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踩压,使物种结构发生 改变,即正常种属被耐磨踩物种替代,植被种类趋 于减少;旅客开发活动对植物的破坏等等。如北 京香山公园红叶节期间,旅客采摘黄护树的枝叶;外国旅游者在云南省玉龙山自然保护区偷窃植 物种子;黄山北海景区旅游建筑用地、用材、烧柴 等,曾经一年砍伐林木1200立方米;北京香山饭 店建造时有176棵百年古树被砍掉。这些都破坏 了植物资源及环境。

(3)生态旅游对动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目 前兴起的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但生 态旅游本身也会导致动物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一 些动物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影响。游客蜂拥到墨 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的旅 游形式,似乎是人们参观、享受自然和阻止人们盗

第二篇: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及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 一个系统,即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的主人,也 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在单纯经济增长片面发展观 下形成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旅游业产 值的快速增长,但是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迫使人们寻找旅游业发 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但 生态旅游是以相对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 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它一方面不可 避免地受周边大环境的影响,周围一些地区空气的污染、废水的流淌、森林惨遭破坏、水土流失等,不可能不影响到生态旅游区,建立一个或数个生 态旅游区也不可能保持整个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受旅游者、旅游开发经营 者、土地拥有者及旅游活动的干扰。因此,生态旅 游本身不可能拯救正在不断消失的生态系统,它 只能通过合理规划,使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2.生态旅游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生态旅游对土地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生 态旅游的开发,导致大量旅游者进人目的地,增加 了对土壤的踩压,土壤裸露面积增加,压力增加,土壤板结程度也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增加了地表 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厚度减少。同时,生态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包括公路、宾 馆、电力通信设施、以及人造景观、体育娱乐场地 的建造,致使一些自然景观及植被受到破坏,水土 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群落的层次和数量 大盆减少,简单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了复杂 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对植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大 量游客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聚集,对植被造成广泛 而不雅观的损害,甚至导致某些植物死亡。具体

来说,包括游客采集、摘取鲜花、枝叶、苗木,破坏 了植物生长;游客用火不慎引起的山林、植被火 灾;游客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踩压,使物种结构发生 改变,即正常种属被耐磨踩物种替代,植被种类趋 于减少;旅客开发活动对植物的破坏等等。如北 京香山公园红叶节期间,旅客采摘黄护树的枝叶;外国旅游者在云南省玉龙山自然保护区偷窃植 物种子;黄山北海景区旅游建筑用地、用材、烧柴 等,曾经一年砍伐林木1200立方米;北京香山饭 店建造时有176棵百年古树被砍掉。这些都破坏 了植物资源及环境。

(3)生态旅游对动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目

前兴起的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但生 态旅游本身也会导致动物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一 些动物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影响。游客蜂拥到墨 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的旅 游形式,似乎是人们参观、享受自然和阻止人们盗

第三篇:生态旅游与开发中如何保护资源与环境(模版)

一、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如何保护资源与环境?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遗产的旅行,在开发过程中,要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生态旅游的宗旨。为了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贯彻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宗旨,开展生态旅游应遵守下列原则:保护优先;整体性和系统性;综合考虑和统一规划;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具体到开发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目的:(1)加强旅游区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国家旅游局虽然也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也强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一般比较简单,很不全面,为此,必须制定专门的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条例和管理办法,采取严厉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制止游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花草、乱刻乱画等污染和破坏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不文明行为。(2)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旅游区对环境资源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新建、扩建资源开发项目时,应根据国家规定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3)旅游经营活动中要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针。生态旅游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旅游,根本之处在于它不仅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4)加强环境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游人的环境意识、提倡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通过旅游使人们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可以通过标语牌、导游、广播和录像等手段向人们进行自然知识的宣传,宣传自然资源的巨大价值。(5)注意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旅游容量和旅游环境的承载力都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手段之一。旅游区一定要注意旅游容量和承载能力。

二、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

游客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内容。对于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而言,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是纯粹的入侵者,他们会对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生态旅游开发中一定要重视对游客的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区是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他对于外来入侵者的容纳有一定的限度,要想保护环境质量,就必须把游客数量控制在这个限度内,景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游客接待计划。(2)有效限制游客活动。游客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有多大,取决于游客个体在保护区内的活动方式,生态旅游要对游客的活动采取比其他旅游更加严格的限制管理措施,规定游客的旅游路线、旅游时间、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等等。(3)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游客在自然保护区旅游,不同于其他一般意义的旅游,它既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旅游方式。所以,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该对游客进行大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自然生态科学普及和教育,一方面强化了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4)在自然保护区内,要十分重视游客的安全问题。自然保护区内往往山高路险,水急林密,野兽出没,极易造成旅游安全事故,给生态旅游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要十分重视游客安全教育。(5)导游的管理和培训。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导游的介绍和引导十分重要,导游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动和认识,生态旅游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的素质。所以,对于导游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也是生态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三、你认为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应选择小众型发展模式还是大众型发展模式?为什么?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适合小众型发展模式。原因如下:(1)中国生态旅游景区往往生态脆弱,环境极易遭受破坏,所以在生态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保护任务突出而艰巨。采用小众型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旅游开发过程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小众型发展模式更加方便于游客的管理和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3)中国游客整体素质不高,对于景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遵守率较低,采用小众型发展模式可以缩减游客范围,对于景区的发展和保护有利。(4)小众型对于景区的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这样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并可以增加原住民的收入水平。

四、什么是旅游中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为何是重要的?举两个景区社区参与较成功的例子,详述其措施或机制。

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更是指社区居民参加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成果的分享。得到社区的支持,对各种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是重要的,且当地居民参与是获得并维持这种支持的非常重要的方法。生态旅游是以资源为其发展的基础,资源应包括当地历史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强调对当地社区有贡献,强调生态旅游必须维持当地居民的福利,生态旅游须以经济回馈的方式对当地的保育工作和社区发展有所贡献;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是社区能适当的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品质。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包含了社区参与的思想,社区参与对于生态旅游非常重要。实例:(1)哈玛谷社区参与模式。哈玛谷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见塘镇泥史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南端。哈玛谷村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担心外来公司利益导向而过度开发,拒绝外来公司的投资要求,自主开发了哈玛谷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如下:

(2)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参与模式。广东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始建于1984年,直属于广东省林业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南岭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成立。2004年香港中恒伟业集团获得该景区50年的经营权,并与乳阳林业局共同组建“南岭中恒生态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和管理。看了我精心做的作业记得我叫张伟文(中国地质大学)

第四篇: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汉中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近两年来,随着矿产资源价格不攀升,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热潮,但随之而来引发了较多的环境问题,矿山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开发方式粗放,非法和不规范开采现象大量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一、全市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现状

我市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7个矿种,153处矿区,潜在价值1558.8亿元。目前,全市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共44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煤矿;二是铁矿、锰矿、金矿、铜矿、铅锌矿等金属矿;三是磷矿、石棉矿、板岩、石膏、石英、石灰岩等非金属矿,四是饰面大理石、花岗岩、地热、粘土、膨润土等特殊矿产。其中煤矿和板石主要分布在镇巴;铁矿主产略阳、勉县、宁强、南郑、洋县,留坝、城固、西乡、镇巴也有少量分布;金矿主要分布在略勉宁一带;饰面大理石和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留坝、汉台、西乡和勉县;石灰岩、粘土各县均有分布,开采规模较大的有洋县、南郑、勉县。目前共有各类采矿单位457个,其中大型矿山3个,中小型454个。全年采矿量为:甲类矿产约500万吨;乙类矿产约800万立方米。有大小选矿企业58户,储存尾矿的各类设施61座,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尾矿库7座、50-100万立方米的5座、10-50万立方米的18座。选矿门类包括磁选、堆浸(金矿和钒矿)、浮选和干选等。共有矿山从业人员2.96万人,年工业总产值7.4亿多元。不完全统计,全市矿山企业废水废液排放量250万吨,尾矿固体废物排放量430万吨,累计积存量1355万吨,累计破坏土地面积5758公顷,造成地面塌陷388公顷。截至目前,因采矿引起的滑坡7处、崩塌5处、泥石流7条。在采矿、选矿中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污染和

流失面积达1万多公顷。

二、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不规范或非法开采矿点多,对植被破坏严重。全市无证非法开采矿点众多,估计约有大小矿点300个左右,主要分布在略阳县和镇巴县,其它县区也有分布。略阳县非法采挖主要分布在峡口驿、何家岩、接官亭、白水江等镇;镇巴县煤矿和板石非法开采点主要分布在观音镇、盐场镇、渔渡镇、赤南乡等处,其他县区如宁强、城固、勉县和西乡县也分布有数量不少的非法开采矿点。这些采矿点或采矿企业多数都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更没有环评和治理恢复措施,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一是破坏农田植被,弃渣随意乱堆,压占河道农田,引发水土流失、排洪不畅、滑坡泥石流等事故。二是在铁路、高速公路、省国道、中心城区、旅游区周边大面积破坏景观植被,视觉污染严重,影响绿色汉中形象。三是个别非法采矿点处于集中饮用水源地上游、自然保护区内、重要设施或居民点附近,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隐患。

2、不落实环保措施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部分企业为追求高利润不严格落实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措施,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植被、水体、农田和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对部分流域或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有的还非常严重。如近年查处的宁强县东皇沟铅锌矿、丁家岭金矿、铧厂沟金矿等选矿企业的废水污染,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物时常超标,给下游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留坝县和西乡县百余家石材加工企业前几年曾经废水横流、弃渣乱到,造成社会各界的普遍观注和强烈反响。少部分的小型个体私营矿山业主无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没有措施或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落实率偏低,无法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但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少数还与环保部门搞游击,环保执法监管困难。

3、废弃矿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区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资源开采枯竭后的闭矿区域及部分无法继续开采的矿区,如勉县磷矿开采区、留坝县的楼房沟矿区、西乡县的石膏矿区、略阳县平仓河硫铁矿区和横县河部分石灰岩矿区、宁强的黑木林石棉矿区等。二是群开群采被关停取缔,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区域,如略阳县郭镇、何家岩、白水江原关停的“十五小”金矿采选区,略阳县峡口驿镇几条大沟内被矿管部门关停的非法铁矿采点,留坝县蚂蟥沟被关停矿点,这些遭受破坏的资源开发区域因恢复治理无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还无法消除。其中略阳县平仓河硫铁矿闭矿后,矿坑涌出水PH值在2-4之间,溶解大量铁离子,水呈红色,对下游河道污染非常严重,环保部门多次督促,但污染至今未得到根治;南郑县梁山石灰岩矿区多年开采,开采业主也几经变更,大面积裸露山体因责任主体落不实、山上缺水少土,生态植被至今无法恢复。其他一些矿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将长期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4、选矿企业的尾矿库的安全和环境隐患并存。根据有关的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尾矿设施61个,列入安监部门监管范围的35座,仅有7座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余或多或少存在各类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一是尾矿库超期服役,如汉钢何家岩铁矿、宁强黑木林铁矿、宁强县玉泉坝金矿;二是未落实环保措施或落实不到位,如略阳铧厂沟金矿、略阳罗家坪矿业公司、南郑县宏竹矿业公司;三是没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建设了尾矿库,如勉县二郎庙宏锦铜矿、西乡金鑫矿业公司、洋县哔叽沟铁矿;四是擅自开挖尾矿库,如略阳县小畅沟金矿。尾矿库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常常交织并存,无法彻底分清。常因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如镇安县金矿尾矿库垮塌、我市小畅沟金矿垮坝等事故。

三、矿山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成因分析。多头管理、责任落的不实、配合不紧密是造成矿山环境问题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国土资源部门内部设矿山环境管理机构,安排使用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费,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按规定也应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征收使用。水利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受企业委托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按照方案对弃渣安全堆储、曝露地面进行植被恢复;同时负责对企业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负责对矿山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进行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必须办理环评、安全生产许可证、水土保持方案、采矿许可证、爆炸物品储存使用许可证等证照和手续,每个部门行政法规都有相关规定和惩处措施,所以互相把关、相互配合尤显重要。公安、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最后关口起很大作用。

2、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工作机制。将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计划、财政、监察、国土、公安、水利、林业等部门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责任。二是要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资源开发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监察人员培训等工作,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体系。三是要建立公示、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制定有关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加强舆论监督,对资源开发违法案件及时曝光;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要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验收前公示和验收结果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资源开发活动中环境影响监管的意见。

第五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春新 朱翠云

【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大多数。河北省农村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真正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如果得不到有效开发,就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还会直接影响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河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河北省 问题 原因 对策

河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人力资源数量众多。据《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统计,2009年河北省人口为7034.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31.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8.63%;农村劳动力为3206.59万人。这表明河北省不仅是农业大省,而且农村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质量较低。人力资源素质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第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受教育程度低。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其次是小学文化。2009年河北省农民家庭中平均每百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17.8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59.28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分别为17.30人和2.47人,而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81人。可见,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在初中及以下。而且,仍有相当部分初中学生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甚至部分初中生中途辍学,大部分农村学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二是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河北省农村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数量2009年虽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为36.95万人,农民家庭劳动力中每百人中就有文盲和半文盲1.67人。数量巨大的文盲半文盲的存在,对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无疑构成了巨大挑战。

第二,思想素质落后。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许多变化。求知欲强了,婚姻观、伦理道德观以及致富观都有改变。但由于传统思想文化和旧教育体制的影响,他们仅把教育和知识作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而没有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需求,更没有视为发展动力的源泉,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甚远。

第三,身体素质较差。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统计,2009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49.67元,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3349.74元,其中用于医疗保健的仅为289.27元。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饮水困难且不洁,住房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医疗卫生保健投入低,设施匮乏,以致农民可以获取的卫生和医疗资源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尤其边远贫困地区,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当比例的农民没有优生优育意识,不顾家庭和身体条件甚至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多生。这些都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差。

农村人力资源大量闲置。一方面河北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均耕地偏少,农村又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多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闲在家里,聚在一起打麻将、喝酒、聊天等等,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优秀劳动力流失严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有知识、有文化、掌握某方面技术的新型农民仅为106万余人,约占乡村劳动力人口的3.3%,数量极为有限。有些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脱离农村一去不复返,许多则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真正留守农村务农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教育基础长期薄弱。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河北省的基础教育处于中等偏下程度,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看,农村的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承德、张家口的部分山区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地区名义上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生逃学一两年外出打工,但校方为应付上级检查,依旧发给中途辍学学生毕业证。《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统计,全省普通中学在校生为372.73万人,而农村学生仅为87.75万人,占23.54%。全省普通中学3548万所,农村1641万所,占46.25%。巨大的农村人口数量与所占薄弱的教育基础形成了鲜明反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未得到足够重视。首先,基层政府重视不够。县乡基层政府往往对各种物质要素的开发和利用关注有余,而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不足。没有看到“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富于创造性的资源”,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充分高效利用现有物质资源的前提,而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为忽视。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必然导致工作无从着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尚未提到应有位置,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其次,农民自我要求开发的意识不强。与其他沿海和南方的各个省区相比,河北省的农民观念比较落后,封闭、自私、狭隘、落后的小农意识以及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规划意识。甘于贫困和碌碌无为的生产观念使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农村落后的教育方式未得到根本扭转。河北省农村学校至今仍在实行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其课程和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所用的教材与城市并无两样;农村职校同样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职业院校的专业陈旧,不能体现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造成农村人才供需脱节,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不完善。近年,河北省虽然进行了一些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但仍缺乏完善的组织、市场和制度体系。有的基层政府对于如何有效培训和开发本地人力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即使组织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更无法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真正的社会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农民仍然要依赖于土地保障和子女养老,这势必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

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提高认识,统筹安排。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农民要充分认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要依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等方面,加大投入,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序高效地确保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一要整合教育资源。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对全省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二要加强教师管理。要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通过奖励、竞争等机制鼓励教师通过自考、进修、函授、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业务和综合能力,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三要加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进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议对农村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上浮一级工资,并优先评定职称,优先推荐享受各种荣誉;二是对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重奖;三是对考核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书报津贴,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四是定期召开农村人才表彰大会,给予农村专业能人和强人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积极向上级政府推荐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村青年人才作为乡(镇)、村的后备干部;五是为留住人才,可制定更加宽松的优惠政策,如对于大学生返回家乡工作并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报销其大学期间的学习费用。

完善农民的各种保障制度。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与河北省实施三年大变样伴随的大面积拆迁以及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也凸现出来。此外,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都逐步地显现出来。因此,应根据河北省省情和农村的实际,加强研究和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镇的接轨。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下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

    皇冠镇生态旅游开发[推荐]

    皇冠镇生态旅游开发工作汇报近年来,皇冠镇立足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抢抓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在审慎分析发展形势,不断彰显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镇、旅游强......

    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推荐5篇]

    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重视,而且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

    我国环境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

    生态旅游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精选)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指导老师:吴江 姓名:周娟 学号:10080225 生态旅游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洋口港为例 摘要:生态旅游对当地环境资源保护有积极作用,但如不注意规划管理也会造......

    成片土地开发及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成片土地开发及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据统计,1992年上海市出让土地201幅,计2010公顷;广东省1992年出让土地2503幅,计7374公顷。其中成行成片综合开发占极大比重,如大亚湾4个综......

    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

    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家界以她的美丽绝伦深深震撼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一篇题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章第一次向世人撩开了她......

    浅析红色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红色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井冈山红色旅游概况,分析了井冈山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和扶贫的相应对策。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