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文友读书笔记生活的艺术
读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有感
初到大学,第一感觉就是时间太多了,比起高中那种被挤得满满的生活,大学中有大把大把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要抓紧时间充实自己,用四年的时间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而读书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刚进校的这段时间中,我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著作《生活的艺术》。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林语堂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著作。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的典型,快意人生的范本”,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二、回味经典片段
1、“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
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现代人大多沉醉于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之中,住在水泥墙里,走在柏油路上,将自己与大地、与自然隔绝开来,但与之而来的是压力、焦虑和慢不下来的快节奏,而如林先生和草木为友,和泥土相亲,让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是很惬意的。
2、“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不美满,天上有上午、中午、日客,一年又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再好没有,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的问题”。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想法,生活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在一定年龄中做好该做的事,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就像欣赏四季的景象更迭,俞悦坦然地走完一生。
3、“生活及思想的简朴性是文明与文化最崇高最健全的理想,幽默感滋养着这种思维的简朴性,所以我相信只有当幽默的思维方式普遍盛行时,那种以生活和思维的简朴为特性的健全而合理的精神才会实现。”幽默感就像润滑剂,在机秒的瞬间调解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给人一种心情的放松,有幽默感的人必是在一定程度上洞察世界的、思想纯洁、质朴的人。
4、“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我们的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如果人们的信念跟我一样,认尘世是唯一的天堂,那么他们必将更竭尽全力把这个世界造成天堂。”这是一种豁达的、超然的心态,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更热切深刻地领悟人生的乐趣。
5、介绍了茶、花、石、树的审美方法和意义,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式的休闲,中国式的情调,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和作者的旷怀达观,陶情遣兴。
6、作者反对三种虚假的旅行,一是求心胸必进的旅行,即过多的关注知识地记忆,如某人的生卒年月等,二是为了谈话资料的旅行,三是既定了游览程序的旅行。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历经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流浪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
以上这些片段可供管中窥豹,书中值得品味和思索的片段远不止这些。
三、本书对生活的启示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去生活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挑战,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与焦虑。本书就是要教给我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怎样去提高生活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以悠闲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飞翔,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这是一本时读时新,需细细品味的书。
第二篇:简单的生活艺术的散文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阐述道: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虽然我至今还没读完这本书,可对这句话犹独记忆深刻。
二十余年的生活阅历不足以完全参透这句话的含义。只是想说,在这纷杂的生活中,灿烂也好,寂寞也罢,都用简单的心态去看待,不至于灿烂过头,一下掉到寂寞的苦海里垂死挣扎,无法自拔。
奶奶生于四五年,十九岁那年跟随爷爷,风风雨雨历经五十多年,直至去年爷爷过世,比金婚还多了好几年。习惯了五十多年的生活,突然一下子改变了状况,给任何一个人,都是很难适应的,很难。
爷爷生前,奶奶很多次半开玩笑的说过,这个糟老头真是可恶至极,真想早点离开他。这些听起来直触人心的话语,在老爷过世后,她时不时湿润的眼眶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是那么的有悖于心。
可生活还得向前,在家的时间,我都会陪她住上一段时间,聊聊天。时常劝她打打牌,多出去走动走动,一年下来,在日益简单的心态与简单的生活方式下,奶奶也渐渐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院子里的花儿也愈发的缤纷。
沉湎于过往,终究只会被过往所沉没。
陈道明先生曾经在杨澜访谈录中说道:现实中的人们,一天到晚的强调竞争,往往忽视了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学会在独处中自我调教,自我净化。
他自称半吊子的钢琴弹奏,是他独处的一种方式,与优雅的琴声共舞,将这种由音乐带来的简单快乐传递给自己,传递给每一个敬畏他的观众。
一个无法接受独处的人,是无法拥有生活的。
前一段时间,身边有个朋友感情受挫,追求一个女孩失败,不死心。身边的诸多好友劝他无果,决定死缠烂打。连实习的工作也辞了,大半夜千里迢迢的为她买礼物,最后连那女孩的面也没见着,痛不欲生。
生活向来都是简单的,爱情也不例外。
最近,闲暇时间,辅导几个小孩写作业。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向来老成一些,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带点超乎年龄的豁达和幽默。我见一个孩子作业旁放着两条杠的肩章,便调侃他还当了干部。旁边几个孩子哄堂一笑,事后得知是学校旁摊子上买来玩着的。
在我们眼里,肩章是一种象征,不可亵渎。可那幽默的娃儿,想博大家一笑,早将这些所谓的“名利”置之度外,笑成了他最简单而又真实的快乐。
而这,正值得,现如今家庭教育者们深思。
奇怪的人们,总是想着把简单的世界搞得复杂,而快乐不属于复杂。
第三篇:张慧读书笔记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小记
——最简单的事最难
大彭镇马林小学 张慧
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初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便有不屑一顾的感觉,自认为已经教了十几年的书,经历了数次的赛课,而且每天都奋战在课堂上,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家常便饭而已,简简单单,没有什么难的。
然而,读了前言便激起了我读书的兴趣,我想看看余教授他们是怎样把这些家常便饭做得色香味俱全的而达到“有效”的。
看完了书我感触颇深,发现心中觉得平时简单的事情要想做好是很难的。就说其中的备课篇吧,看到作者对“备”字的解读,就发现自己原先的备课只是从物质上的“备”,而没有进行精神上的“备”。
一、我把课程标准看“轻”了。谈到研读课标,我总认为课标无非是一种要求,读之、放之。而看到案例《人文性的“过”与“不及”》我才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也不是出现过类似的“过”与“不及”吗?看到《“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时我认识到,我也曾扼杀过一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看到吴芝琴老师用一生来备课;听到于永正老师说:“课标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要常看。常看常新。”名师让我认识到了原来对课标的研读不能只是表面的,而要“研透”。我在以后一定要把前言、目标、实施建议、附录都细细地、经常地品读一下,把课程标准看“清”了。
二、我把钻研教材看“薄”了。作为一个老师看小学教材,我认为小学的课文都是很简单的,比较长的文章我读个十来八遍都能会背个差不多,有什么难的,看看教材分析我觉得已经很够了,按照教参中说的去讲就不会错。看到案例《错位的价值—<落花生>》中学生认为除了农民、清洁工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还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发现教师要读懂教材,才能不使学生“误读”、“误解”,才能使教师机智应便突如其来的“独特见解”,成为教学活动中“对话中的首席”。我深深得懂得了要想钻研透教材就要先读,沉下心来与作者、编者对话,读出感情、读出见解。接着要“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从点到面,从全局去分析研讨。只有在备课中对教材充分的研读、感悟,把教材看“厚”些,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实”起来,让知识“靓”起来。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我把学生看“扁”了。备课时要备学生,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所教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我觉得他们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讲什么就听什么,一般的考虑都是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分析,很少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点把学生看“扁”了。看了书,我明白要真正做好“备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学生年龄虽小,也有他的知识结构,有他的生活积累,要从学生入手才能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其次,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从心理了解;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从预习反馈中了解;从问题中了解;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课文了解。最后还要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为他们设置学习目标;给他们提供帮助;给他们给予辅导;提问题时要有深浅;给“学困生”安排专用时间等多方位分析准备。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充实的个体,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四、我把练习设计“死”了。进行语文练习设计时,特别是课外练习,我总是让学生去抄写、背诵,而且全班同学都是一样,很多时候一些同学写烦了,不完成作业。回想起来是我把作业设计太“死”了。如果能多一些“自主”式的作业,方式多样些,学生就不会这样不感兴趣了。
五、我把教案写“旧”了。有时抄教案成了习惯,没有别人的教案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抄来抄去。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抄名师的,为了检查而写教案,为了评比写教案,抄完之后便束之高阁,流于形式了,看到其中的案例《两小儿辩日》、《故事会》、《把教案写在书上》,我明白了我对教案的认识错位了。其实教案的很多内容不能只是书面上的,而应该做到在“有形教案”基础上展开“无形教案”,把教案转为学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进。我发现想写出适应当前自己学生的教案,非用自己的“新”不可。
我平时认为最简单的备课,原来学问就这么多,是那么难。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那么多。但读完余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我还发现,其实这最难的事并不是没有法可解,看到名师、专家们潜心研究取得了成绩,我想只要用“心”去做、去学、去思、去练,相信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你也来看一看这本书吧。
第四篇:张宁宁读书笔记
传承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 张宁宁
文化是一种生命现象。文化本不属人类所独有,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我们也许为示人之高贵而从来只愿称其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文化,一个极其普通却又无比复杂的词语。它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凝结于物质形态之中却又深刻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多样性已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其文化底蕴和民族精髓自然也成为了无数全世界专家学者争相研究探讨的对象。自21世纪以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他们开始承认中国在世界大国中的地位,渴望了解中国,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作生活。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让世人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叶朗和朱良志教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这样一本书“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 把人们的视线又一次放在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上。而我,作为一个平凡的炎黄子孙也有幸借此机会,又一次接受了中国文化对于我灵魂的洗礼。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这民族的魂,敬佩这无声的传承。
对精神的追求-信仰
翻开书的前几页,目录上清晰地列下了几位中国古代圣人的名字,孔子、老子、孙子。华人,乃弘扬文化于天下的人。几位前辈对于信仰的执着让从古至今的一辈辈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仁义礼智”,“为政以德”学说,甚至在当下仍是领导者们可受用之良言。其在教育界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相信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后辈也仍会记得“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辩证地看待事物,认为一切皆具有正反两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仗”。同样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孙子,其撰写的《孙子兵法》被译为英法日等多国语言,是世界军事家争相研究的一本兵法著作,更是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人类怎样才能长久不衰地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并不断
发展。古人们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文化传承的基础。人不可
能孤立于一切而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离不开其它个体及其本体。所以
人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人为善,不断反思,坚守信仰,才能兴而不衰。
对艺术的创造-灵感
对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完美足迹。书中以
大量的篇幅详细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让我的民族自豪感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从张骞的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从唐朝善画人物的阎立本,“画圣”吴道子
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王维,从中华民族的脊梁万里长城到雕梁画栋,气势
恢宏的紫禁城,从音乐到诗歌,从书法到绘画,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里到处都能够感受
到创造的灵感的碰撞与力量。艺术的美不仅在于表现者的创造,变化和呈现,更在于欣
赏者的感知,共鸣和享受。艺术与灵感就这样携手传承着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
对生活的热爱-味道
提起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思想,艺术,却往往会忽视文化其实正渗透在我们每段
平凡的生活中。书中提到的北京四合院,茶文化,传统服饰乃至蹴鞠的形成和发展都体
现了作者对于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其中对于中国食物的诠释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中国是个拥有众多民族,人口的国家,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独特的餐桌文化和美食。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个
个人物,一种种美食,见证着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和别离,那些熟悉的味道,让人
们永远牵挂着家和亲人。中国的烹饪文化无比神秘,祖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食客的领悟,每一种味道,每一个瞬间,无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代代传承。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和事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千年的信
仰,朴素,但有力量。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事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脚步怎样
匆忙,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
人类的发展,历经了文化的洗礼。也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勤奋,谦和,与人为善的美德。中国,坚守信仰,收获灵感,沉淀味道。中国人,传承着祖先的智慧,延续着对极致的追求,与自然携手,在每个平凡的瞬间创造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奇迹。
第五篇:华亭文友的诗酒风流散文
在我的心目中,华亭的文友个个儒雅,人人能诗酒,个个很风流。
“放眼读书,开襟饮酒”,这是清代大文人袁枚所语,一语道尽中国文人千年的诗酒风流。也有人说,酒是文人的风流,是美人的红妆。但在华亭这块文学沃土上,酒也是华亭文友的才气,豪气,霸气。
在这片笼罩着秦始皇祭天的祥和气氛、弥漫着地层深处乌金的芳香气息、飘逸着焊接山川与云天为一体的腾腾气烟、奔涌着现代都市潮水般的车流人海的热地上,伴随着《春潮》、《汭水》、《关山草》、《奔》、《三棵树》一同成长、一起走过来的文友们,与别处的文人不同,因为华亭的文人讲究灵性,这灵性,来自山水,来自书本,更多的,来自酒。
喝酒,不单要喝,要醉,更要敢醉。文友S,对饮酒之道内力深厚,善于豪饮,并敢饮。S是“关山风景线上的抒情歌手”,其举杯在手却有了燕赵之士的慷慨豪情。酒意一显的S,二两白干下肚,象一位家长、更象一位兄长、可令我叹服的不是他的酒量,而是其豪饮之后的神采。S虽善豪饮,但从未见其酒后失态。且其酒酣之后神志清楚,思维敏捷,分析问题条理清晰,神采飞扬。S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倾溢于字里行间,这思索让他孤独,让他徘徊,让他痛苦,让他在酒之中寻找答案。s哥上乘的表现,让我极其祟拜,前不久在一友空间留文称赞“天当被,地当床;红崖山大地,如此多娇”。
文友M一穆斯林人士,虽不善饮,但对酒文化参悟很深。因为他是《三棵树》文学社的社长,人常说,居家千口主事一人。每次聚会、座谈、沙龙、作品点评,他操心最多,此君今年常与我闲谝,对文友豪饮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一次无意的咣闲中他说:酒桌虽小,却是人生的大舞台。那杯中之物虽不起眼,但可鉴人的性格品行。开怀畅饮,或争酒,或赖酒,或压酒,均可一窥人性情之究竟。争酒者豪爽,赖酒者猥琐,而压酒者更是霸道。可见饮酒犹如品尝人生,人世的世态炎凉,人性的善恶美丑都盛在这一杯中。
华亭的文友,一个个心怀天下,甚是豪爽。文友L,个性憨厚,凡喝脸色必如关公。他是典型的酒渗到文里去,字融入酒中来。其实,喝酒的人一生所求,唯得好酒一樽以浇胸中之块垒,至微醺,则悲欣交加,真情四溢,胸中块垒不复存矣。因他是《三棵树》的总编,他最知酒中之道,与众文友在一起,一樽在手,能牛饮较量,并饮得好心情和好的品味,豪兴云天、意气百丈。
我喝酒是酒进入肠子以后,在里面七弯八拐,左飞右旋。“绕”着石头,石头会走路;“绕”着草木,草木会说话;“绕”着墙根,墙根会跳舞。山起舞,河歌唱,天地万物,全都灵气浮动,无不像醉了一般。文友q为人一流,也好饮酒,无论白与红来者不拒,猜拳行令无一不精,她本是女儿身也如我等好酒,饮了酒笑时美丽,哭时亦动人,娇嗔时更生动。
更有率真本性的J君,平时寡言少语,几杯下肚,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七月中旬的一天,我等同游车厂沟,青山绿水成了佐酒的佳肴,一气开怀畅饮,渐入佳境,物我两忘,不知身在何处了。归途中遇一放牛人,衣衫褴褛,J君顿生恻隐之心,脱下自己的半袖衫赠与牧牛人,双方皆大欢喜。回到县城,酒性发作,J君只穿着一条背心,仰躺在广场大理石长椅上,鼾声大作。正在梦游之际,一阵冰雹从天而降,J君被淋了个落汤鸡,酒意顿消。
华亭的文友,不仅自己能喝善饮,走出去也极具豪气,坐在家里更有霸气。某一日,在文友S的带领下一行10人走入外县,不言不喘,三锤两火就把主家撂倒。又一日,外省他市来了二位媒体界的朋友,饭毕,饮酒开始,众友来个“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长江水,越喝貌越美;酒是敌敌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最终,以车轮战术把二位媒体界的朋友灌翻。
文友如酒心如盅,就这样相依相伴,互励互勉。如同琴和瑟,一道铿锵,一道鸣吟。人生是心的寄托,心是人生的情结,两者相挽相携,即便是酣醉,也要醉在人生得意处。
因为,你是文人,是文人就得杯中有酒,眼前有书,就好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