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回一种精神的价值
寻回一种精神的价值
——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引热议
刘彻、高小
2012-8-31 16:54:37来源:中国艺术报
邓世昌、致远号、北洋水师、甲午海战„„这些名词从历史的教科书上我们就耳熟能详、刻骨铭心,1962年拍摄的《甲午风云》使我们在年幼时就从视觉直观上也把与这些名词相关联的历史牢牢记在心里。知道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甲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屹立在世界,这段悲壮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民族的伤痛没有完全被抹平,与历史相类似的危险时时在发生着,东海、南海并没有平静,我们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关于海防和海军,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大并不能给予我们安于现状的理由,而是要记住历史的教训,继续不渝地图强发展。这也许就是现在这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片的意义,也是冯小宁导演现在要拍摄这部影片的用心。
与《甲午风云》集中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强烈冲突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强化了保卫海洋领土与国家强大的关系。影片常常以辽阔的大海作为在船政学堂读书时少年的邓世昌们的活动背景甚至空镜头,用视觉形象不断加强着一种对人物也是对观众关于海洋、舰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理念,强化着主题。影片并没有直接进入历史,而是以一个当代青年的历史发现和追思,把现实与历史连接起来,挖掘这段历史对于现实中华民族的意义。其实,影片中许多细节都在有意识地凸显这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指涉,如:光绪皇帝在雪中面对颐和园内的石船失声痛哭;前方将士在海上与敌人战斗,后方官员们却在中饱私囊或赌博享乐等都显示出了编导对历史的一种当代表达。尽管如此,影片对于民族英雄的讴歌却还保持着一贯的中华民族对于这些人物和行为的认知传统,如誓与舰艇共存亡的邓世昌近乎
“高、大、全”的人物造型和机位设置仍属于传统电影中的英雄塑造手法,但由画面组接和音响效果所带来的情绪积累仍然不妨碍观众对于英烈的壮举产生敬仰和缅怀之情。这说明在这个民族大义的阐发上,影片保持着我们民族记忆和情感中的主流立场。
冯小宁导演的影片善于拍摄大的场景,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动作,《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海战片”,他在海战的拍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在对影片场面塑造的重点视觉段落海战场景的表现上,多以两级镜头——两国船只的远景和两国将领及船员的中近景——相互切换为主要手段。在战斗开始阶段,由于两国舰队距离较远,拍摄船只的镜头景别均采用大远景,作为主体的船只在整个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战斗的进行,这一比例被逐渐放大,画面景别也由大远景变为远景,影片以这样一组舰船逐渐“充斥画面”的镜头来表现两国舰队间距的缩小,不仅以短镜头切换而且通过不同构图的视觉画面的快速转换加强了叙事节奏的激烈变化,从而调动着情绪的不断积蓄。此外,在双方首次相遇之前,日本舰队的船头均朝向画面右侧,而北洋舰队相反,随着相对位置的变动,在合理保持轴线关系的基础上,由镜头组接所产生的对立关系逐渐增强且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持续加剧,这亦为之后的战争高潮段落起到铺垫作用。而对双方舰队的空间位置的控制,则采取船头旗帜和人物台词等多种方法加以明确,使得在不断换位时,观众能明确敌我的关系,保持叙事的连贯。
片中致远号撞向吉野号的段落无疑是这场海战中的重头戏。导演将五个起幅与落幅位置几乎一致的短距离“移镜头”叠加使用,且分别采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逐级推进的方法表现邓世昌英勇赴死的勇气和决心。在表现船只方面,对于致远号和日方舰船的机位选择截然不同,拍摄致远号时多以吉野
号将领的主观视角为主,镜头迫使观众获得与敌人相同的视角,从而更好地体验对面冲来的致远号的气势和官兵们的必死决心。而拍摄日方多艘舰艇时基本采用船侧面对镜头的角度,直接表现围攻致远号的场面,这场战斗以致远号被撞击沉和邓世昌与舰同沉而告终。尽管比不上美国战争大片那种逼真效果,但是能够让观众因为技术问题而离开叙事情节的情况相对较少,也说明了创作者在艺术技巧和新的技术手段运用方面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即使还存在着稍显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近电视剧而去电影化的叙事节奏等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它关于人的信念与精神的主旨表达。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最大意义在于其社会价值。
第二篇:有一种精神
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滨城区逸夫小学陈春梅老师
支教工作侧记
“农村支教”工作已经开展三年有余了,三年多以来,滨北办事处走马灯似的迎来送走了十几位支教教师。说句实话,其中大多数教师是走过场,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教师,每个教师都在本校担任着十几节甚至二十几节课,一说起支教,学校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支教可以,不能耽误学校工作,所以支教教师往往心有余力不足,顾此失彼,开始还能到支教学校走一趟,上一节示范课,以后就踪影全无,不能坚持始终。但是,08年9月,根据区教育局安排,滨城区逸夫小学的音乐教师陈春梅同志来我办事处支教,从她身上,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去年9月,陈老师来我办事处报到时,我们征求她的意见,她当时的态度给我们震动很大。她自己主动提出到最需要音乐教师的学校去,并且已经把学校的课全部调到了周一到周四,专门抽出周五一天的时间到支教学校上课。尊重她的意见我们把她安排到了位于原张集乡政府驻地的滨北中心小学,给她安排了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课全部安排在了周五。说实话,我们当时并没有多么相信她的话,并且做好了“走过场”的心理准备。但是,一学期下来了,一学年下来了,陈老师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我们的顾虑,陈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中心小学位于原张集乡政府驻地,距滨州市区有近三十公里,距滨北办事处驻地也有十五公里,路途远不说,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一天只有三班公交车。但是,路途的遥远,道路的颠簸并没有阻挡住陈老师的支教之路,一学年以来,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雪风霜,只要是周五,她总会准时出现在中心小学的讲台上,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一节课,坚持一天并不难,坚持一个月也并不难,难的是一年的坚持。
陈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登讲台,就以其深厚的音乐功底,优雅的个人气质迅速“征服”了中心小学的学生。有的学生曾经问过她:“老师,您是音乐家吗?”学生的疑惑充满了对陈老师深深地爱戴、敬意与崇拜。陈老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同时,陈老师并不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当她看到中心小学音乐教师的匮乏,就在教学之余,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担负起了对滨北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的培训任务。她与该校音乐教师进行课堂经验交流,用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指导学校的专、兼职音乐学科教师上好音乐课,努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音乐教师,为学校的音乐学科教师带来丰富的“精神大餐”,有效地促进了学校音乐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她还主动担负起了为中心小学的校歌《收获成长》的谱曲任务。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陈老师看到学校音乐器材匮乏,她无偿为学校捐赠了价值6000元的口风琴30台,并帮助学校组建了的口风琴兴趣小组,完成教学任务后,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现在,兴趣小组的学生已能演奏《四季歌》《划船歌》《铃儿响叮当》等乐曲,每当课外活动期间,优美悦耳的口风琴声就会飘荡在中心小学的校园。
通过一学年的支教工作,陈春梅老师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真情奉献,深厚的音乐素养为滨北的音乐学科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一份真情、一份挚爱留在了滨北中心小学,从她的身上我们真正领会到了:“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陈春梅教师的执教工作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给我们以启示,做什么工作都贵在坚持。单就支教工作来说,只要做好协调,做到坚持,这项工作是能够落到实处的,希望每一位支教教师都能象陈春老师那样坚持始终,贯彻如一,踏踏实实的做好农村支教工作。
第三篇:寻回心灵深处的感动
敬爱的党组织:
匆匆的脚步踏过深秋的落叶时不会有时光流逝、人世沧桑的遐思,冷冷的眼光观看白毛女的悲剧时没有悲天悯人、热血沸腾的情怀,面对雪天街道冻得发抖的乞丐早已司空见惯而无动于衷……这是一个物质比任何时代都要丰裕的时代,也是一个情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贫乏的时代。感动脱离躯体,在黑夜中徘徊,茫然不知所措。
在看到富二代结婚时长龙式的劳斯莱斯、宝马、奔驰等一系列的队伍时,心中极度不平衡,宪法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与现实生活中由经济不平等引发的一系列不平等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唯有表面嗤之以鼻,心中嫉妒无比;在看到官二代说出“我爸是李刚“后又得知“钢琴强迫杀人法”时,脑海里波涛汹涌、巨浪翻滚,口中似乎连愤懑怒骂都嫌渺小不堪,已经无言以对了;拆迁自焚,城管打人,公费旅游,垄断企业领导奢购300万的茅台……在一切的一切不断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时,我们眼里的冷漠也越发深厚了。
然而理智警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应该坚信的是奔向****社会的前途是光明的。纵观英美发展史,何尝不是如此!历史总会告诉我们变化发展规律以及真理,即使英美贵为世界名列前茅的国家,其国内目前也总会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这些需要正在走向成熟的新一代青年担任起责任,身为入党积极分子备党员的我们理当承担更多,寻回内心深处的感动,是让他人感动的前提和基础!
以史为鉴,直面现在,面向未来。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具体分析现在的社会是如何形成的,进一步将如何发展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历史中的人物多牺牲得壮烈,抛开杂念,细细品味,仿若有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感受,因为已经为新中国为千千万万民众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了,所以他们走得义无反顾!联想现在,这样的人也丝毫不在少数,以唱歌资助贫困学生300多万的已逝歌手丛飞,兢兢业业工作于电视机前直到生命最后时光的罗京,汶川地震中抗险救灾冲在最前面后罹难20多名飞行员。
毫不怀疑,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然而,瞬间的震撼凝结不成永恒的感动,再伟大的英雄也无法与无情的时间对峙。只有感动的回归,我们才能拥有一块构建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的奠基者,否则自己本就干涸的心田如何去浇灌别人和下一代?他们是这样一些幸福的人,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寻回内心深处的感动,这希望会变成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草,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宏扬个性寻回
宏扬个性寻回“自我 ”
——小学作文指导教学心得早在1924年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就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是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却痛心的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丢失了“我”,甚至使“我”产生畸变,由此导致了人和文的分离使文章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我”的丢失:
(一)编造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丢失了“我”,写作文就只能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东拼西凑,“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变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熟练地抄袭拼凑,一篇篇与“我”无关的作文“诞生”了,进入了一种无情感世界的交流。
在这种作文中,“我”不见了,“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中消失了,一旦丢失了“我”,作文也就丢失了灵魂,学生也陷入了迷胡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背叛了自己,走上编造作文的歧途。翻开学生的作文,不总有这样的现象吗?如:写我的爷爷去年死于癌症,家人陷入极度悲痛之中,自己真想让时光倒流去享受爷爷的关爱,如果爷爷没死,我会用各种办法讨爷爷开心,让爷爷笑口常开。可实际上,孩子的爷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孩子也并不喜欢爷爷,还总和爷爷吵嘴斗气。后来文章被爸爸看到后严厉教训了孩子,可孩子的话却让人深思:“我看优秀作文选上是这么写的呀!”
六年级上学期第三组作文要求写篇童年趣事,结果学生照本宣科,一拥而上,要么学着范文《洗盐》(年少不懂事,盐巴掉地洗盐,结果盐化。)要么把洗盐改为洗糖,洗味精。。难道学生各个都成“无米之炊”?笔者发现,学生“无米之炊”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对有些作文题实在是无话可说,是为“真缺米”。第二种情况叫做“假性无米”。有一些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每每作文瞪着眼睛干着急;另有一些学生则把作文看得过于神秘,觉得身边小事与写作无缘,宁可绞尽脑汁编胡话。这两种学生的共性是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深掘已有的记忆!
(二)平淡作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这样说,课标在写作部分的要求,最容易体现在考试里的,就是“真情实感”,较高的体现则是“有创意地表达”。
但是,纵观小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把抒发真性情的作文当成了随意涂抹的玩物。作文平淡无味,无病呻吟成了一种通病,写难忘的一个人,学生就局限在老师同学上,事例也不够典型突出;写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男同学总喜欢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女同学总喜欢写我学会了作饭炒菜。。现在有多少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呢!有多少是花费自己心思的雅作呀!全班几十号人,几十张面孔,但写出来的文章好象同一复制品,这不能不说是师生的共同败笔!
生活中的“我”在作文中不见了踪影,不是美化就是丑化,或是胡编应付,这样的文章也只能是令人厌烦的废纸。冷静反思作文教学,如果我不是指定学生写万里长城,而是让学生介绍你喜欢的一处景观,如果不指定写《我的爷爷》,而是写喜欢的人或印象最深的人,那么结局就可能大不一样!不难发现,命题作文如丢失了“我”、压抑了“我”,活灵灵的思想就滞钝了,鲜明的个性就萎蔫了。所以课标也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但从以上的种种现象表明,为了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小学作文教学更应该迫切指导学生“宏扬个性,呼唤自我”,倡导回归“自我”的写作。
“我”的回归:人文合一
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人和文都没有了意义。大凡大作家的文章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都是作家自身的高尚品质和独有魅力通过文字显现出来,翻开名人佳就犹如走进了作者的内心,难怪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思想高尚的人谈心。如鲁迅笔下的《一件小事》写“我”和马车夫在对待一位有困难的老妇人迥然不同的态度,高度赞扬了车夫的高尚品质,深刻剖析了“我”的毫无同情心,车夫的高大形象和“我”的渺小霎时形成鲜明对比。鲁迅先生这种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值得每一位观众学习,因此他的人格魅力也就通过文字久久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有“我”就有了灵魂有了永恒的生命。
在学生日常的周记中我发现,那是孩子们的天空和最爱,但他们不愿写命题作文。原因何在呢?写周记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去写,命题作文却有很多条件和规定,限制孩子们的思维。我还发现,周记中学生们的思想是袒露的,情感是清纯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几十个学生就有
几十个“我”,无论是幽默的“我”、悲伤的“我”、自私的“我”、胸怀坦荡的“我”、知错就改的“我”、明知故犯的“我”,还是„„,都会在文字中走出来和我对话说家常。周记为何有如此魅力,因为“我”在周记里自由翱翔,因为周记抒发了“我”的真情实感,显示了“我”的心声,“我”在那里可以找到“我”的心理满足,倾吐我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忧伤,抒写我的最爱和最恨。而命题作文学生只能在思维限制中去“填充”,把“我”排斥之外又怎么会有好文章呢!为了更好地做到人文合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1、真实阅读: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像人们熟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欧阳修的“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这些都是说“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从一些典型个例看,学生中的写作尖子大多是从大量阅读开始走上爱好写作道路的,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得多了,积累了语感,自然就开始写了。由于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快。
2、真实写作: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作文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这种以基于事实的、儿童的自由表达为主要教学形态的“生活作文”与真实的写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如美国的作文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由于作文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这种作文
思想与真实的写作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出,要有大量的作文实践等特点完全一致。近年来,在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试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把写作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这种方案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一种练习,而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手段。当学习者使用写作这一工具参与其他课程学习时,一方面加深了对该科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这种真实的写作中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中也有许多与上述方案类似的做法,如情景作文、实践作文、整理资料作文及课外练笔等。以上这些作文思想和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了真实的写作的原则。
3、大幅度增加写作实践量,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作为一种心智技能,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而不是单靠讲几篇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所能奏效的。对此许多作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如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巴金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真实的写作不仅要求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而且要求这种写作实践是大量的、持续的,只有经常性坚持不懈的真实写作,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有的作家还建议把写作当做日课,像练功一样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学期完成八篇大作文,这个练习量显然不够,按照真实写作的观点,作文水平不仅是通过作文实践来提高,还必须是大量和持续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文后面的小片段,小练笔练习;单元里的作文训练同一主题的作文可以多练习几篇。当然,训练开始时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的确感到困难,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养成了练笔的习惯,就由被动转为主动,把练笔当成自己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除了经常性的课外练笔,结合其他学科课程和活
动进行的真实写作,也是大幅度增加作文实践量的一个途径。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营造真实的作文环境,改变作文教学单调的状况,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近年来,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文学社团活动,各类作文竞赛、手抄报竞赛等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作文活动。还有些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各类报刊发表,或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积极性。现在有的地方出现的“小作者群”现象也是一种有效的作文活动形式。“小作者群”现象是指班级或学校中一批对写作有浓厚兴趣且水平较高的学生“自发地聚在一起舞文弄墨”、切磋探讨写作技巧,而且 “都出手不凡,在许多报刊上频频亮相,在各级征文上屡屡获奖”。可以设想,如果这种“小作者群”现象能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活动结合起来,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由几个对语文有兴趣的写作尖子组成的“小作者群”,而是有着各种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各类“小作者群”,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作文水平大面积普遍的提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最为重要的领域,正因为这样,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理应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遵循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自我”。真正做到让学生:“用我口说我心,用我笔抒我情”!
第五篇:寻回曾经的礼仪之邦
我爱古文,也爱曾经的礼仪之邦。
第一次翻开《论语》的扉页,就爱上了它。只觉得它十分有趣,不算深奥,却似鸿毛一般,轻盈又难以控制,但只要有恒心,便能读懂它。全书读完,我又感到一种责任,要去寻回曾经的礼仪之邦,温暖人心!
给我最深感受的还是第三章,八佾篇。这囊括了孔子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其他人为人处世的看法,是前任的智慧的结晶,也体现了礼仪之邦——中国应有的文明。
无论是郊游、比赛,还是其他各种娱乐活动,古代君子都会有礼貌、有节制地进行,从不无礼;无论是买菜,售花,或是其他各种商业活动,即使是鸡皮蒜毛的小东西,古代君子都不斤斤计较。面对生活的琐事,古代君子都宽宏大量,从不愤怒多言。清平的生活,却阻挡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别人的挑衅,也不会让他们愤怒而凶残暴力;祭祀祖先时,一定表达出真情与爱,却又遵守礼仪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乃为大丈夫。看来,一颗仁爱的心与礼仪是分不开的。
一粒尘埃飘过天际,一片枯叶落入地中。古代君子在时间长河,慢慢消逝;礼仪之邦因岁月沧桑,名不副实。我们的文明就到如此境界?想想曾经,看看现在——所有活动,虽没有了等级制度,却总有人耍赖;每次买卖,大多人都锱铢必较;朋友的玩笑,都会有怒发冲冠。有人无所事事,有人靠乞讨为生,更有人因赌博、诈骗浪费青春。曾经的礼仪之邦,沦陷在这无序与无礼之中。有时,我们真该想想,曾经的礼仪之邦去哪了?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确是这样一件神奇的东西。它难以捉摸,如果你用心,它会像美酒一样甘甜,能让你成为一位君子;如果你毫无琢磨,它让你看起来什么都不如,更显无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贪官们不要再利欲熏心了,行动者也不要币重言甘,锱铢必较的人,是该宽心一些了。其实,现在的沦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改过!
合上《论语》,我心依旧;从今日起,使命肩上扛,寻回失落的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