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

时间:2019-05-14 09:2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

第一篇: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性质的研究综述

一、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反动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在《纪念太平天国胜利105周年》(《人民日报》1956年1月11日)就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具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金冲及、胡绳武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革命的和反动的两重性质。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对封建土地所有制采取彻底的否定态度。反动性表现在它在主观上梦想超越这个反封建主义的界限,不愿限制在平分封建的土地财产的范围以内,而且要平分所有农民的全部财产。这样它就会破坏非封建的一般的私有财产制度,就会破坏一部分中农的财产,就会打击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刚刚从封建土地所有制中解放出来,又受到新的束缚而不能继续前进。

福林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本身就是一革命性和封建性、空想性的矛盾统一体。这一文件和太平天国许多重要的文献一样,迸发出了革命思想的火花,表现了洪秀全等农民革命领袖可贵的勇于探索的精神,然而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质,所描绘的无疑是一幅个体小农经济王国的画图,其根本缺陷在于它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前进方向的新的思想内容。

二、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纲领,不带有反动性

郭毅生《略论太平天国的性质》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虽然带有空想性,但实质上却是一个彻底地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的进步纲领,它的本质是进步而不是反动的。因为这一纲领“摇撼着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担当了挖掘封建墙脚为资本主义开辟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1981年他著文《<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再次阐明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对立物,其根本性质在于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否定,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起着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吴雁南主编大的《中国近代史纲》一书,也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农民反对封建思想的总结与提高,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渴求获得土地,要求摆脱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王承仁等也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要求用革命的方法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这实际上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扫道路。从这个基本点说,它完全是革命的。平分土地产品则是错误的,反映了农民的落后性,但这只是次要的、从属的,决不能就此说它是一个反动的文献。

三、《天朝田亩制度》没有革命性,只有反动性

詹学德对与以往认为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具有反封建性质提出了怀疑,其肯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是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肯定,但是它没有超越封建社会旧式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不可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其试图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大土地所有制要建立起来的“耕者有其田”的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形态,这仅仅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内部的变动,并没有把土地从封建的经济形态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新的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社会上全面推行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废除私有制,建立农村公社组织,这是行不通的,推行绝对主义的平均,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使正在走向解体的自给自足封建社会经济基础重新整合并加以强化,这明显是和时代的车轮背道而驰的。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是不具备的。杨炳坤过去史学界一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农民战争的最高理想,有着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其核心是一切的财产公有一切生活资料平均供给的圣库制度,然而这套方法将小生产方式理想化,完全取消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在近代的历史上丧失了理想的光芒。所以在近代的历史上我们

应当研究和肯定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资产阶级的改革措施,而没有必要去肯定和赞美表现了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复古思想!

四、天朝田亩制度并不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崔之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不过是一般的文献,只是后来历史学家从文献把天朝田亩制度抽出来奉为纲领的。洪秀全对天朝田亩制度并不太重视,刊刻也很少。当时太平天国的官书很多,可天朝田亩制度却很少有人可以看到。赵德馨认为天朝田亩制度不过是一部“宗教著作”,它所设计的人间天国的图案,是拜上帝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篇:天朝田亩制度与土地改革

中国近代史作业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天朝田亩制度》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的瓜分之后的清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有了不少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特点逐步显现。

在经济上,封建制度已严重的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严重破坏,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破产,造成了耕与织开始分离,标志着几千年来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旧保持着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额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但是,中国资本主义虽有增长,但却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依然是软弱的,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在政治上,清王朝实行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经腐朽不堪,令人窒息。官场及其黑暗,全国上下,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官横行,卖官粥爵,贿赂成风,“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下,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本阶级联盟的专政。同时,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中国的政治主权和独立也不再完整,中国开始沦为了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

在军事上,清政府本来就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军器破烂,营务废弛军纪败坏。兵卒或“老弱滥充”,或“训练部勤”,或“约束不严”,甚至会出现骑兵没有马,水兵不习水,武器生了锈,战船多以“薄板旧钉”制成,“遇击即破”的腐败局面,加之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无能昏庸,使士气更是一蹶不振。所以,此时的中国军事形势之严峻可谓不堪设想了。在文化上,清王朝为了维持封建统治,镇压汉族知识分子及其他反抗势力的排满、反满的思想情绪,清朝统治者一直延续着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用孔、孟、程、朱之道束缚其手脚,同时大兴“文字狱”,并用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利诱笼络,以钳制人们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封建文化制度受到猛烈冲击,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国门。

在此历史条件下,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农民的土地和赋税问题。清朝政府统治二百年到道光之末,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离;地租之重,超乎前代;田赋浮收勒折,数倍于正额。土地兼并,历代皆然,这是封建地主的本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再加上天灾人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现象在那样的社会就成了司空见惯。凡此种种,使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广大贫苦人民迫切要求推翻清王朝反动政权,渴望实现“田产均耕”、“均田均赋”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小康之世。

洪秀全,作为一个乱世时期的读书人,他有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但由于仕途不顺而一直屈居私塾任教。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震惊,令他痛心。而与此同时,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毒品鸦片的输入笔战前激增,无情的吮吸着中国人民的骨血,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7000万元的战费和巨额赔款,也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战后的10年,人民的负担比战前增加了一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又造成了天灾与人祸,劳动人民的反抗声此起彼伏,农民的斗争运动此消彼长。在这个时候,在农民的一次次反抗斗争里,洪秀全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契机,也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下,形成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洪秀全的反清思想也开始成熟。1851年“拜上帝会”会众正式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了农民革命运动。而且,“太平天国”也在创建后不久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太平军治军严谨,纪律严明,深得人心,群众纷纷参加,太平军很快发展成为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1953年,太平军由武昌水陆并进,沿江东下,克九江,下安庆,取芜湖,占和州,一路滔滔,势如破竹。一举攻克南京城后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在这种形势下,《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在革命过程中的两个革命纲领之一应运而生。《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的纲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规定了土地与产品的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这个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田地按产量分为九等,分田按照人口,“杂以九等,好丑各半”。不论男女,凡年满16岁都可以分到以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为了保证这个理想社会的实现,太平天国把军事组织推广应用到政权组织,实现农兵合一的基层政权——守土乡官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每25家设一“两司马”,每家每年出一人当兵,战时杀敌,平时务农,军师以上设监军,总裁,称守土官。按照这个制度,每25家构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单位。在这个组织里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农民可养五只鸡,两口母猪,作为家庭副业。凡手工业生产统一在农闲时进行,使农业手工业紧密结合。“不得多用以钱”,“通天下皆一式”,老弱病残,无依无靠的人由国库供养。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一些提高妇女地位的政策。如“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这就规定了男女经济平等。还规定了“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就废除了封建的买卖婚姻制度。这些解放妇女的政策,是农民战争史上的创举。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政权才刚确立,他迫切需要通过一个好的纲领制度来集结更多的军队力量。这个时候《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无疑是一个壮举。《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鼓舞着千百万农民群众,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争。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而这对于迫切需要土地的中国农民而言也无异于溺水时的一根稻草,在生存的巨大压力面前也只能是倾尽一搏了。这就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壮大,同时也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历史时期的农民革命,这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具有挖掉封建制度的墙脚,刨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基的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式的平均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巨大的历史意义。为彻底摧毁地主所有制,消灭地主剥削,剔除农业生产中封建的荆棘,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这是旷古未有的大喜事,是农民伟大的节日,是他们盼望千年的“福音”,也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对《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的考查中,可以看到它是顺乎历史要求,合乎农民需要而提出的。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对封建地主所有制予以坚决地否定,因此,它将为中国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扫清道路,解除其束缚,并为其发育成长创造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创制者们为了避免贫富悬殊再重演,希望永远消灭“相陵相夺相斗相杀而沦胥以亡” 的剥削社会,创造出一个“各自相安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但是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在产品分配上规定了平均主义的方案,这当然是错误的,同时也是空想的。事实上,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建议在安徽、江西等地“照旧交粮纳税”。这个建议,经洪秀全批准施行。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就有力的证明,这个制度至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饱蘸着浓厚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带给它的落后色彩,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这个文件还规定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所以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其革命性,同时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封建落后性和空想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制度的颁布,虽然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却也并没有改变其本质。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领导纲领,我认为应该给予大度评价。撇开这个制度本身的不足之处,推远其本旨,它在于防止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复活,倒不是着眼于要避免资本主义的溃疡。因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今天未可苛求于百多年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就曾出现过欧文、圣西门和付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张未尝不是既错误而又空想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却是进步的、合理的,同时也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大众要求的。所以,“空想”未必“违背社会发展要求”,“错误”也不能与“反动”划等号。更何况说《天朝田亩制度》在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只是一种错误的形式和空想的外壳。其所包含的内核和实质,是彻底反封建,并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这种外壳之被冲破,比之打碎千年以来的封建锁链,其容易程度何啻千万倍。社会是发展的,所以人的思维才能不断完善,至少作为一个探索性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着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有,我们看问题不能偏执,要看到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更还好的客观评价,促进发展。

第三篇:《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阶级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而言,尽管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看上去仅是一个插曲,但其本身对历史的发展,绝对有着特殊、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而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所提出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在思想史上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这篇读书报告主要讨论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个人的评价与反思,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来谈谈《天朝田亩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讨论这两份政治纲领提出的背景之前,必须先谈及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阶段。老师在课上曾提到王朝更替的“周期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社会正陷于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的转折点之中。资料显示,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深刻指出:“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能要解体一样。”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没有顺应社会要求变革的历史潮流,导致国内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政治腐败愈发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际,中国社会处于周期性危机之中,人地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是尖锐,于是,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了一次没有完成的、改朝换代的革命。1851年的金田起义,在广西揭幕。这次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晚清封建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以下,我将更深入地讨论这份纲领诞生的具体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并建立起足以和清王朝分占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什么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能赢得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窃以为,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

受一本宣扬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洪秀全开始从西方基督教中寻找救国救民、击溃清王朝腐败的统治的理论支撑。洪秀全认为,世间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不论男女应当一律平等。“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因此,只有消灭一切自私自利、才能消灭一切仇恨和矛盾,才能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公平正直”的世界。于是,从一开始,太平天国运动就把矛头指向清王朝的统治者,意图建立一个平等的、“有无相恤,患难相救”的太平天国。

基于这样的政治理想,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制定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纲领的总目标是建立所

谓人间“天国”,其核心内容是平分封建地主的土地,试图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大同理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之原则,把土地按好坏分为九等,不论男女,16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这一切,都是太平天国试图建立新秩序的努力,是对传统经济政治秩序的大胆否定。

就个人而言,对《天朝田亩制度》纲领的评价如下:

第一、该纲领当中展现的,是一种崭新的平等思想,更是一个高明的理论武

器。追求平等,是农民革命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特征,这次太平天国的表现更为突出。但这次革命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洪秀全所建立的“平

等”概念,既有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思想,亦掺杂了被“改造”的基

督教、上帝等观念。当时正值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之际,洪秀全把上帝

基督教义加以中国化,宣传积德行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等观点,进

一步加剧了当地武装团练和拜上帝教之间的冲突。在对仕途彻底绝望

后,把西方宗教思想改造成鼓动农民发动革命的意识形态,不得不承

认,这是洪秀全高明之处,也是一个大胆、全所未有的变革手段。

第二、《天朝田亩制度》将平均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在当代看

来,这是落后、不现实的,完完全全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起了后来的人民公社),但对于当时的局面,在反对地主所有制、冲击封建大地

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却可以说是进步的、极具革命性的,甚至在某种

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平均主义的社会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

不同的作用和利弊,决不能一味抨击,嗤笑其空想主义。更何况说《天

朝田亩制度》在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只是一种错误的形式和空想的外壳。其所包含的内核和实质,是彻底反封建,并为资本主义开辟

道路的。这种外壳之被冲破,比之打碎千年以来的封建锁链,其容易

程度何啻千万倍!

第三、有人说,“太平天国以宗教来组织、鼓动群众,但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然而,窃以为,虽然《天朝田亩制度》里的政治构想在当时(乃至今

后)都是无法实现空中楼阁,但决不能否认,基督教义所引发的、农

民对平等的向往、渴望,这是驱动他们拿起手中武器发动革命的最大的驱动力!这与宗教是否科学无关,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西方科学

尚未完全涌入民间,但王朝更替的革命却是迫在眉睫!西方基督教义

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则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导火线,也为洪秀全发

动大规模革命、集结群众、鼓动人心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试想下,如果农民群体中没有一致的、强烈的政治诉求,则难以聚集各方力量

共同推翻政权。

至于其不能正确指导战争的说法,事实上,《天朝田亩制度》是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必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直接推动

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是

阶级局限性。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

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

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因为农

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而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过了他们的觉悟,根本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者,尽管借用了西方思

想,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认识水平仍存在局限,一些性格、观念上的致命缺陷其无法制止、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

期保持团结进而失去核心的控制力和整个军队战斗力。或许,农民战

争自身的确并不足以同时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尤其是在中国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后。

最后,简单谈谈个人读后的感想。在当时封建落后的中国,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能提出这两大革命纲领,实属不易。《天朝田亩制度》开了中国空想社会主义之先河,虽然“这个图案的确画得十分粗糙,但其轮廓和线条却也十分清楚。这是一幅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虚的图画。这里面既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既闪耀着历史的远见,又覆压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这抹中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很大。

第四篇: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对立和统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实行平均分配土地为核心,涉及有关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它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然而,《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平均主义。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而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过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一制度又有极大的局限性,背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其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的发

展方向,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但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这一主张没能得到实践。

再次,《资政新篇》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起《天朝田亩制度》是巨大的进步。二者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根本不可能同时推行,以往认为二者之间有着“脉络相承”、“相互补充”关系的观点,应该子以否定。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

建筑1001郑钰鋆 周詹妮

第五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因为比较爱好历史的关系,这学期又看了一本历史书,书名是历史学家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虽然并没有完全把这本六百页的大书啃完,但还是多少有所感悟和体会的。由于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搜罗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中的书籍、史料、书信、档案资料等。作者在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鸦片战争的种种问题、现象,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向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参与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对于鸦片战争,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大致包括禁烟运动、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英运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天朝的崩溃》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

这本书切入点是何谓奸臣和忠臣,相对应的是鸦片战争时的琦善和林则徐,历史褒林贬琦已是定律,但如果细致剖析鸦片战争的全过程,我们却发现将失败的责任归之于琦善等奸臣是错误的,甚至什么是奸臣和忠臣都要打一个问号。林则徐并未高明到哪,琦善、耆英、牛鉴等一干大臣并无卖国之实,三元里不过是个神话,《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主动奉上等等。所谓奸臣之说可能只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如此一来朝廷便无责任,失败只因奸臣当道。这是一种很低劣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作为替罪羊的奸臣在中国的历史书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本书对细节的分析值得称道,书中很翔实分析了当时清朝和英国军队火力以及当时经济力量的对比。看了后,会明白我们是多么不了解当时历史真实图景,如果还是用现在的思维,一往情深的幻想林则徐领导爱国军民能拒英军于千里之外,那只能说明我们是如何的不切实际与一厢情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主和派和主战派并不象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是抗争和投降的争议,其实更多是政策上的分歧。当时的“剿”“抚”之争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考量,至于双方实力的评估、情报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准备却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但实际上历史的阴差阳错不仅造就了“卖国贼”和“民族英雄”,也造就了太多的误会和故事。作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而这些故事,被茅海建先生细细讲来,真实的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更是欲罢不能。

这本书让我有了更加成熟的历史观,绪论写得尤其精彩。通过各种翔实可查的记录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一些常出现的历史观误区,并且激发对后面内容的阅读。读了之后不得不反思我们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有些过度简单或者有意回避了。总是把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历史人物程式化脸谱化,一个人不是正气凛然深明大义就是奸诈小人作恶多端,这也让我们造成了我们的落后挨打是坏人和汉奸们造成的,而不去反思民族自身的劣根性与蒙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奴性思想。我们要记得,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能正视自己过去的民族才能更好的发展。

2011年5月25日

下载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文/卡卡罗特Goku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

    行政许可性质观点研究论文

    行政许可制度作为我国行政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规范,在广泛的范围内得以运用,并且关系着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第三人、整个社会等多个利益主体。随着《行政许可法》在第十届全......

    酒后代驾合同性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酒后代驾合同性质研究 作者:刘向兰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2期 【摘要】2011年醉酒驾驶开始被载入刑法,对酒后驾车的惩罚程度达到了一个制高点。酒......

    塑料袋的化学成分及性质的研究

    《塑料袋的化学成分及性质的研究》结题报告 由于塑料袋的使用方便,人民在生活中都使用它,使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早点、饭料、买菜、买水果、买小吃......平平常常的一......

    农村坟墓的法律性质研究

    农村坟墓的法律性质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农村土地纠纷越来越多,因农村坟墓而引发的纠纷在近年来更为突出与激烈。在众多的案例中......

    课题研究制度

    课题研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加强我校课题研究的管理,保证课题研究的规范实施,特制定本制度。一......

    课题研究制度

    课题研究制度 课题研究制度1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培养一批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一、选题:1、在科研课题立项之前,要了......

    听证制度研究

    浅析我国的听证制度 摘要:在行政立法大量涌现的今天,听证作为程序正义的体现,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西方国家在行政立法听证上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而在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