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时间:2020-09-28 12:2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

第一篇: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

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 一、概论(一)构建审计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的背景分析 1、社会背景 我国审计机关成立已有二十五年,审计机构逐步壮大。20**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审计工作报告,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审计风暴”;这以后每年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对中央部门及部门所属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都向社会作了如实披露,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20**年9 月 5 日中国审计署又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公布*个部门单位 2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此外还同时公布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原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2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随着“审计风暴”的不断掀起,“审计”在公众中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审计重要性被世人逐渐认识和熟知,同时审计内部所蕴涵着的审计风险也在逐渐地增大,尤其审计管理与某些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因此,审计质量管理成了当今审计工作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并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成了各级审计机关当前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2、实践背景

审计机关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形成,审计机关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的作用和威力已经和正在不断发挥。尽管如此,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讲,也影响到了审计机关审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目前的审计体制,审计法规和审计队伍的建设问题,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的落后问题,等等。但作为审计机关自身而言,缺乏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审计机关长期以来虽十分重视审计质量管理,并为此而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广大理论工作者也对审计质量管理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审计理论和实务界对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差别的认识还是不足的。为此,围绕着建立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如何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课题研究正在蓬勃展开。

(二)审计质量基本内涵及其衡量标准 1、审计质量的基本涵义 质量的概念来源于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目前被各领域广泛使用的质量概念来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402:1994 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最新颁布的亚洲最高国家审计组织也采用了这一概念(ASOSAI:AuditQualityManagementGuidelines,2004)。而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审计领域,必须与审计的特点联系起来。

审计质量的概念国内理论界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以审计结果为导向,即审计产品质量,“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二是以审计程序为导向,即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这两种观点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近年来相当部分的审计专业教材、专著中采用了折中的概念,如上海财大博士生导师汤云为教授为主编著的《现代审计管理》将之表述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成果,即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又如冯均科所著《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表述为“审计质量是指依据专业性的和社会性的标准所确定的审计工作以及其产品的优劣程度”。简而言之,审计质量是审计行为和审计信息满足审计规范和社会标准的程度。

2、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衡量审计质量的优劣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近年来,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统一为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或者审计责任的履行程度。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而审计责任与审计目标紧紧相联,审计责任是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所应尽的义务及职责,以及未尽职责实现审计目标所应承担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同一时期,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审计责任。

一个时期的审计目标总能概括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需求以及审计本身所掌控资源蕴涵的审计能力。审计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公众需求的变化及审计能力变化会提出调整审计目标的要求,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审计目标演变的历史,就是审计界为满足社会需求,弥合期望差而努力的历史。

具体来说,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低衡量标准---法规制度,现实衡量标准---职业标准,最高衡量标准---社会期望。

二、当前审计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趋势 (一)审计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对审计的影响 所谓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既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审计环境可分为二个方面:审计外环境和审计内环境,审计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程序和方法;外环境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审计目标,或有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或因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继而决定审计责任,包括受内环境影响的审计职业责任和受外环境影响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最后决定审计风险,因审计组织或人员受环境影响未能履行职责,达成审计目标,必然会引发审计风险。相对应审计对环境的适应,也会采用多种形式,一般有:遵从、协调、趋同。在审计实际工作中,辨别和认识审计工作与环境的融合度与摩擦,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二者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状态,是国家审计必须面临的课题。

(二)当前审计外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带来的审计风险 审计如果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及其需求,就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丧失其生存空间。当今审计环境的新变化,以信息化、法治化、透明化尤为突出。

1、审计环境的信息化和信息化风险 当前审计外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经济的快速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和管理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现代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变革的信息时代。这一环境的本质变化正在逐步促进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

作为被审计对象,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线率先开始了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改变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方式,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关键控制点,也改变了形式,显然,以传统的查阅账簿为主的手工审计方式以及相关审计技术与方法已逐渐失去作用,必然会被信息化的审计环境所淘汰,**审计长说过“不懂计算机将会失去审计资格”。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国家审计就开始了艰苦的审计信息化进程,目前初步完成了以财务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即“审计电算化”。然而财务数据只是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面对被审计单位呈指数增长的电子数据,光光进行财务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也已是力不从心了。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及信息资源的无形化、隐性化,审计人员理解加工信息的能力局限、审计信息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性等等都给我们审计带来风险,制约着审计质量的提高。因而现代审计必须尽快根据这种变化,对现行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相关审计项目组织管理以及审计质量控制等作出相应调整,以期与信息化时代相融合。

2、审计环境的法治化及法律风险 审计行为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所处法律环境的制约。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制度逐步完善,依法行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政府行政执法机关的国家审计部门,其法定职责是按照《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去实现监督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目标,其工作必然是在越来越严格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防止审计监督不受约束而背离法治的轨道,满足法律环境对审计行为提出的约束或制约性要求。

审计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两种:

---外源性风险,即审计人员法律风险。表现为一是程序风险,指审计组织、审计人员未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审计工作,不履行法定职责或不当履行法定职责。二是定性风险,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规政策之间的互相矛盾和抵触,面对被审计单位由于执行上级行政指令所产生的违法违纪问题等等,这导致了审计评价、审计结论、审计处理处罚在一定限度上的随意性,隐含了极大的审计风险。

---内生性风险,即审计人员行为风险。审计系统内部的各种行为规范是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至目前止,审计署颁布实施的仅有十五个通用具体审计准则,一个质量控制办法。三个操作指南,具体的审计程序、技术和方法等都尚未出台,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这就造成了审计人员一是在法定的权限和程度范围内按规范开展审计,仍然未能完全达到审计目标,带来审计失败风险。二是在尚没有规范的领域内开展审计,由其审计行为所带来的审计结果,含有风险是必然的。

在我国行政法律日益健全完善,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日渐增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和人员将会面对来自更多的关于“公正性”、“合法性”、“合理性”的质疑,这就对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流程与程序的规范化、提出审计各项基础工作的标准化,通过公正的审计程序来实现公正的审计结果,是最终实现审计公允性,防范审计风险的必由之路。

3、审计环境的透明化及舆论风险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法行政进程的逐步深入,纳税人对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日益关心,对审计机关审计信息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大。在这一环境下,审计结果公开、审计工作的透明

化应当是近年来审计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大亮点之一。而审计程序、审计结果一旦公开透明,审计机关的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的执法水平一方面要接受被审计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评判和监督,另一方面也会面对审计系统内部的监督评议。在此情况下,不经仔细斟酌的审计信息都可能给审计事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审计长曾指出,审计结果公开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但宣传审计,增强透明度,扩大审计影响,保障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还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审计结果公开也必将推进审计系统内部的建设,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克劳斯比的质量管理哲学,建立“零缺陷”的质量控制理念,“零缺陷”管理的核心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它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和第一次做正确。这就要求我们将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上,通过对审计产品质量和审计工作质量标准的规范,设计、调整和优化审计过程,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审计机关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其最终目的就是运用一系列的程序、措施来实现审计管理系统最大的有效产出。

三、建立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由性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审计质量管理又称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审计组织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达到职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建立组织控制体系、行为规范标准、约束激励机制的资源配臵活动。一个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

体系包括完备的审前质量控制、事中审计质量控制和事后审计质量控制。按照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一般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整体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结合、开放性控制、动态控制、适度控制与效率原则。

(二)审计质量与构建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在联系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机关要提高审计质量,要确保审计成果的可信性,维护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完善有力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反过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然选择。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和落脚点,是控制论、系统工程论等理论、方法在审计质量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一项全员参与、全方位的综合质量管理活动。推行审计全面质量管理,有一个由浅入深、从局部到全部的发展过程。而要在整体审计质量上见效果,只有在“质量第一”原则的指导下,把环节间或部门间的行动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使审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质量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的建立必将对审计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当前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与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相比,与我国国家审计实践的需要相比,当前审计机关在审计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审计质量管理的水平尚不尽如人意,并且已经开始对审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构成了影响。因此,从机制上、构成要素上认真研究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从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的要求,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质量管理办法,已经迫在眉睫。综观当前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其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现有体制客观上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影响了审计质量 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是按照宪法规定建立的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的行政型审计体制,这种审计体制是典型的双重领导体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审计业务除了受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外,还要受同级政府的领导,对政府的依赖性相对更强,具有明显的政府内部审计特征,对同级政府实施经济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审计过程中难免出现“自己审自己”的问题,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审计效率低下,难以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此外,经费的制约、组织人事的压力,以及家丑不外扬等传统思维定式,客观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果。随着我国政府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审计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2、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完整,基础性保障不足

审计法规体系至今尚未完全建立,与相关法规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和抵触,审计系统内部的各种行为规范、具体的审计程序、技术和方法等都尚未出台,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这就造成了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基础性保障不足。而且,项目审计中常常需要查询有关财经法规。而目前,除了审计署的中央财经法规数据库外,审计机关对地方出台的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审计人员有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法规条款来进行定性和处理。此外,被审计对象信息、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和行业信息等,都是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急需而又缺乏的审计资料。

3、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审计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审计长在总结国家审计 20 年工作实践时说过一段话:“目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自身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审计力量不足不仅仅是数量意义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机构设臵不合理。审计机关现行的机构设臵模式主要以审计对象作为划分的依据。在审计任务繁重、审计项目日趋复杂化的今天,人为设定的部门因素就会造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摩擦,使审计项目的效益大打折扣。二是人力资源未能符合现行审计要求。从知识结构上来看,目前审计队伍是以财经为主要专业,大部分只懂财务知识,普遍缺乏法律、计算机、工程技术、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

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欠缺,致使在审计过程中有些领域难以涉及,影响了审计成果和效率。三是信息资源未能做到有效开发。国家审计系统很少进行横向纵向相互协作,审计机关内部尚没有形成信息共享平台,审计资源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利用还相当少。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储存、传递、共享方面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造成了审计信息资源的浪费。对审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大,地区间的信息化建设很不平衡,还没有建立起丰富的可共享的审计信息资源库。四是严谨科学的审计技术方法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对多数审计机关而言,在审计类型上,基本上没有超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范畴,效益审计刚刚开始探索;在审计方法上,还停留在账目基础审计的水平,远未跟上国际通行的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在审计手段上,仍然是以传统的手工查账为主,虽然审计署 5 号令提出了审计抽样、内控测评等五项技术准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五项技术准则在实践中并没有普遍推展;而计算机审计、AO、OA 审计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已极不协调。五是缺乏与社会审计组织、被审计对象的沟通和协作。忽视了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审计技术方法上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对两者人力、信息资源的利用。

4、传统思维难以扭转 一是不善于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缺乏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部分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

务收支报表和凭证中获取信息,发现个别的,微观的经济问题,满足于把财务资料核查准确,把收缴额、罚没收入等指标看得过重,影响了审计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二是对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尚没有认识到位,重行政命令轻协商沟通的现象比较普遍,习惯于用行政方式管理审计业务,不利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也不利于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变革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对社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不够敏感,习惯于用过去熟悉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较慢,满足于现状。

5、重审计成果,轻审计规范性 当前的审计成果,一是审计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或犯罪案件线索;二是高层次信息简报被领导批示采用情况;三是审计意见和建议采纳情况,而前二者的轰动效应和带来的审计人员个人利益较为直观,所以很容易引起审计人员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浮躁的情绪,造成过度追求审计成果,忽视审计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质量。

6、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不到位 一是审计人员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人员少、任务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质量要求,审前调查手段单一、内容不全,没有抓住内部控制薄弱点和审计重点,致使审计实施方案无法避免地存在笼统、宽泛等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二是审计现场过程控制不力的情

况依然普遍存在。根据新一轮问卷调查表明,在当前影响审计现场过程管理的问题中,审计实施方案及审计日记制度执行仍是最主要的两大问题,其中高达9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审计实施方案执行不力,76%认为审计日记未能发挥其过程控制的作用。这一调查结果与审计署20**、20**年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各项评分结果基本一致,如在审计现场阶段形的文书质量中,审计日记、审计实施方案出现问题的项目占比平均为 80%,远远高于其他测评项目。其余如审计实施时间过长、效率低下,审计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办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造成风险隐患,质量难于控制。三是质量风险管理力度不强,部分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管理重视不够,方法不多,效果不大,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落实,缺乏一整套严密的质量控制程序和体系。

7、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一般而言,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包括项目立项控制、审计过程控制、审计成果的综合提升、考评激励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是也是现实中最薄弱的一环,造成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风险意识。其次,后续审计普遍没有有效开展,审计成果利用这一环节质量控制缺失严重。第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环境下,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方式和方法,尚有待探索。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解决这些薄弱环节,惟一的办法就是构建一整套规范的、科学的、系统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以行政方式管理审计业务的现象;激发审计

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去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依托责任机制,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四、构筑适应当前审计环境的科学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审计内外环境的变化,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需要借鉴、吸收、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科学,构筑适应新形势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一)逐步提高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的行政模式的审计体制在建立的当时及相当长时期内是可行的,与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情形相适应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在我国现行的国情下,在宪法没有修改之前,可以作适度的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在基本不改变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条件下,如果能够实现中央审计机构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单向垂直领导,让地方审计机关只对中央审计机关负责,从而便于审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藉此加强审计监督力度,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日益健全我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 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审计法规的完善。急需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审计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中存在的不完善和不配套的问

题进行补充和修改,赋予审计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权限。首先,新修订的《审计法》已于 20**年开始实施,但与之对应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至今仍未出台,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实施条例》;其次,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修订《国家审计标准》,进一步规范国家审计的计划、实施和报告的行为;第三,制定较为详细的《国家审计职业道德规则》,加强对国家审计职业和个人的自我约束;最后,制定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惩处、赔偿制度等。

(三)科学管理及优化审计资源配臵 审计资源的短缺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而面对审计业务的不断扩展,降低项目数量,牺牲审计质量更不可行,光延用传统的扩大编制及增加人员的老办法,也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因此只有科学地整合审计资源,对有限的审计资源做最有效的分配,以争取最大的效益。

1、人力资源的整合 要解决人力资源有限、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外延增长和存量优化两种方式。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改变目前审计队伍单一的财经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现审计人员队伍综合化,审计小组人员结构的多专业化,形成既有审计师也有经济师、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等等这样一支综合性的审计队伍。

二是淡化专业限制,内设机构扁平化。按照审计项目和审计计划的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打破行业界限,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集中优势审计资源,对关键审计项目进行突破,组成技能齐全、优势互补的审计组,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人员的潜能,使整个组织机构向审计的职业化体系发展。这样不仅较好地利用了现有审计力量,而且合理安排和平衡了部门间的任务,有效地实现了全员交流轮岗,增强了审计干部适应能力,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催化资源再生。根据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深度发生新变化,可有针对性地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按照知识化原则,坚持终身学习的后续教育机制,加强审计业务知识、宏观经济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拓宽审计干部的视野,培训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具备科学审计思维方式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2、信息资源的整合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只有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才能提高我们的审计质量。

一是构建审计综合信息平台,通过“金审工程”,实现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之间、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资源共享。将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思路模块化、程序化,减轻审计人员工作;将全国审计机关历年

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历年审计统计资料、审计项目档案资料、审计业务决策信息和专题报告等业务信息,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审计专业操作指南等基础信息形成审计信息数据库,便于查询和使用,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二是整合其他力量,扩充审计资源。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同时,我们拓宽思路,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助有关政府决策部门的力量进行科学选项,以保证审计提供的信息更具针对性,更有价值;也可以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如其他监督机构(金融监管、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机关等)、其他审计组织(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等)及新闻媒体的力量参与审计,可有效弥补审计手段强制性不足,减轻工作负担。

3、技术资源的整合 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效率,沿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审计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

一是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尽快推广审计抽样、内控测评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

二是积极研究解决各种先进的审计技术的融合,大力开发审计应用软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把计算机辅助审计与其他一些审计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增强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三是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在账目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向国际通行的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发展。

(四)树立全员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 审计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保证每个审计项目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而实施的控制行为。对具体审计项目而言,它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不同审计项目、不同审计组,它又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作业流程,各个要素在这个循环的流程中,彼此作用、彼此制约,履行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它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具体环节:

1、审计项目立项和编制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完善的审计计划是有序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个环节质量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审计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根据“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确立审计目标时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审计对象的 ABC 分类管理,近远期相结合,实现计划动态管理。以期在现有资源下取得最大的审计成果。

2、审前调查与编制方案。要建立规范的审前调查机制,为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审计方案打下基础,几年审计实践证明,优良的审计质量均来自于充分的审前调查。一个合格的审计方案,在其要素标准上须同时满足完整性、目的性和操作性三个方面的要求。切实可行的审

计方案是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没有充分的审前调查,难以制定出高质量审计方案。方案的总体原则是审计内容重点突出、内控关键点审计要到位,人员分工要明确合理,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恰当,充分发挥每一位审计人员的潜力和优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审计证据的获取及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证据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审计质量,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审计日记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状况,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所必不可少的。审计工作底稿则是编制审计报告、复核审理、下达审计决定或进行审计复议的依据。因此在审计实施中要严格按实施方案进行实务操作,要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然后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4、审计复核审理。通过严格三级复核审理机制,确定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专职复核机构各自的复核职责。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前调查开始,直至审计报告,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确保质量意识贯穿于每一个审计业务环节和每一个审计干部头脑。

5、审计报告(含审计决定等结论性文书)的撰写。审计报告是直接面向被审计单位直至向社会公告的审计法律文书,是审计监督活动的最后产品,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实现与否和审计成果的体现。从管理和控制来讲,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最后程序,也是最直接、最明确、最具有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环节。一份合格的审计报告,应当满足规定的要素和实体要求,具备要素齐备、结构完整,文字规范、结论恰当等质量特征。在撰写上必须要以报告利用者应用要求为基础,做到如实揭露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的、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其次,报告必须简明扼要,审计事实表述要清晰、查明问题定性要准确,法规应用要正确无误,能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归纳出普遍性的东西,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6、审计整改落实。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而且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并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进行整改。须进一步细化各自的岗位职责,制定有关工作报告制度和追踪检查制度,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

7、监督考核与责任追究。无论是审计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都很难保证把质量控制落到实处。所以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究责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因此,严格的日常监督和大量的事后检查制度是变事后处罚为事前、事中的防范与化解审计风险的主要措施。审计机关通过制度,把责任明确到各个环节、各个审

计人员,再通过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加以监督,对过错责任予以追究,审计质量管理离不开责任制的实行。

8、审计结果公告。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规范,审计公告无疑成为审计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审计公告准则,规范审计公告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程序、具体内容、责任及救济。制定审计公告操作指南。在公告准则确定的条款下,对审计公告的具体操作办法进一步细化,以便于实际操作。

(五)构筑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所要坚持的原则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是单一的,审计是整个国家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不能脱离这个机体而存在,不能超越这个机体而发展,一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因此构筑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是审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构筑整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

二要与环境相协调,与客观需求相适应,要理论联系实际。新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是凭空创造的,必须是与现行审计需求相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审计工作随之变化,如果审计工作随之变化,自然审计管理也必须随之变化。这是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求。审计

管理的研究和构筑整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必须与这些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需求相适应、相协调,否则,没有存在的必要。

三要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辩证法的一个深刻内涵就是认识一个事物,主要应该从该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中去认识。这是辩证法最深刻的内涵,这样才能认识该事物的本质、功能和特点。审计管理也是如此,所以构筑质量控制体系必须要有一个框架,必须坚持整体和系统。

四要坚持信息化方向。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化问题已经阻碍了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所以这也是构筑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最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县级审计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县级审计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县级审计队伍建设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青黄不接。xx县审计局成立于1984年,自成立以来,我们就一直狠抓队伍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受编制制约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调入的,新世纪以来没有调进一名审计专业技术人员,有的审计业务出现后继无人,专业力量严重不足,审计队伍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如基建预决算审计方面,全局只有1人熟悉业务。近几年来,全局一线审计人员仅14人,每年要完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交办的100余个审计项目,审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极大地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审计队伍超编严重。县级审计机关基本上都存在超编现象。2002年机构“三定”改革中,核定我局机关行政编16名,事业编4名。2008年县政府给我局增加两个事业编,同意我局从审计中心选考2名专业技术人员,但工资仍由我局自己解决。目前局机关有在职干部职工32人,超编10人,超编率达到45.2%。在职人员的增长直接导致两个后果:工资总额增加,审计成本增加。仅超编人员这一块,我局每年就要增加开支30余万元,无形中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队伍结构不太合理。其一,专业结构不合理。县级审计队伍专业现状与审计工作发展的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如我局干部职工大部分成员第一学历为中专,其中第一学历为大专的4人,占10.8%,本科2人,占5.4%,绝大多数所学专业与审计无关。经过继续教育,全局拥有审计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13人,占在职人员的40.6%。大部分审计人员只偏重财务方面的知识,既懂财务审计,又掌握财政、金融、基建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非常稀少。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县级审计队伍年龄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状况,中老年干部比率偏高,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严重短缺。以我局为例,全局32名在职干部职工中,30岁以下的3人,占9.3%;30—40岁的9人,占 28.1%;40—50岁14人,占43.8%;50—60岁的6人,占18.8%。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8岁,局班子平均年龄41.4岁,整个队伍年龄老化且出现断层,没有形成合理梯队。其三,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局职干部职工中来看,离岗退养2人,主任科员5人,班子成员10人,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占在职干部总数53.1%,领导职数占有比例过大,造成“官多兵少”现象,审计任务重与审计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四)干部职工待遇偏低。一方面,干部职工的经济待遇低。特别是实行津补贴制度后,审计部门的经费压力更大。xx县政府很重视审计工作,每年采取将审计罚没款按50%的比例返还的方式,保证了审计部门的工作经费。尽管如此,我局基本上还是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干部待遇在县直单位处于中下游水平,与省市垂直单位更不能比。因为待遇不高,我局下属单位县审计技术服务中心15名工作人员中,就有6人外出务工。去年以来,局机关有3名干部提出外出另谋高就,因人手太紧而没有被批准。另一方面,工作任务重,一些正当的福利待遇如加班补助、探亲假、带薪休假等得不到保障。再一方面,政治待遇难以理顺。因职数限制,审计干部升迁机会少,有的审计人员一辈子都没有解决副科待遇。2002年以来,从我局内部提拔的副科以上干部仅5人。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编制有限。县级审计机关都有这样的感觉:想进人,但没有编。编制问题是制约审计队伍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根据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县级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必须经省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批,面向全省范围招考。因我县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已经超编,近两年省人事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同意我县招考公务员。因此,尽管我局曾多次请示县政府,在全县公开招考审计人员,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长此以往,审计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必将更加突出。

第二,政策制约。一方面,政策性安置任务重。县级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县政府安排的一些政策性接收任务。2000年以来,我局及下属单位审计技术服务中心共调进10名工作人员,除2名班子成员是县委安排调进外,其中照顾性“养老” 从乡镇调进主任科员3名,政策性安置复退军人5名,科班出身的少,不懂业务的居多,影响了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公务员管理门槛高。湖南省人事主管部门规定,凡2005年10月13日以后进机关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以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市级、县级公务员过渡的工作人员,一律不予认可公务员身份。我局审计中心8名工作人员就面临这种情况,享受不了公务员应有的经济待遇,影响了他们的工作

积极性。

第三,培训滞后。目前,县级审计队伍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滞后,是造成县级审计队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上级审计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并不多,而且培训的时间短,加之基层审计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几乎没有时间参与业务培训,因此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太强。此外,对新进审计队伍的班子成员,上级主管部本文来源:

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门并没有统一组织专业培训,导致新进班子成员的业务能力都不强,工作打不开局面。

三、参考建议

针对县级审计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三点建议,供上级审计部门参考: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审计队伍健康发展。一是改变现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审计机关垂直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监督的需要,建议审计署在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这不仅能有效保证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也有利于全国审计系统加强业务建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发挥审计主管部门的作用,严把“进人关”。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对拟调入审计机关的人员,由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统一考试,在考试合格的基础上,再由审计机关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特别是对一些政策性安置,上级审计部门应为县级审计机关撑腰,严格把关。三是解决编制难题,畅通专业技术人员入口。针对县级审计机关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而公务员编制需省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批的现状,恳请审计署从审计事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协商研究,特事特办,建立审计专业技术人员流入机制,给县级审计机关一定的公务员编制,允许县级审计机关每年面向社会招考审计、计算机、金融、工程预决算、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促进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审计人员待遇。一是将县级审计机关的经费纳入中央或省级财政,解决基层审计机关的后顾之忧。建议审计署实行“罚没款上收,经费下拨”的办法,将县级审计机关的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资纳入中央或省级财政管理范畴,减少因地方财政不足对审计机关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建立健全审计人员职务晋升机制。建议审计署商中组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审计系统公务员双重管理办法,特别在审计人员职务晋升上制定具体办法规定,参考学历、工龄、任职年限和考核结果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那些从事审计工作时间长、业绩突出的干部解决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建议审计署以省为单位,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国审计人员进行轮番培训。特别对于新进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领导审计、科学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延长培训时间,保证专业培训时间至少在两个月以上。充分发挥南京审计学院的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和班子成员的培训。审计特派办、审计厅的专家应多到基层审计机关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进行业务指导。有系统地组织开展省级、市级、县级审计机关的经验交流,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三是注重培训效果。进一步注重加强对县级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对计算机应用、基建投资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内容摘要:基层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的关键,抓好审计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审计部门的应尽职责。本文试从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粗浅分析产生问题的根原,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审计队伍 建设 问题 对策

xx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北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家乡、国家认定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6个农林场所、95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2万。

2007年1月,经组织安排,我由县委办工会主席、县委政研室主任调任县审计局副局长。三年来的工作实践,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双重管理体制下的县级审计机关,审计监督难、审计执法难、审计决定落实难,但最难的还是审计队伍建设。可以这么说,县级审计队伍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需引起上级审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妥善加以解决。

第三篇: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案例研究

某肉制品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案例分析

工管5班

js0844549

黄薇

一、公司简介

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冷鲜肉、冷冻肉、以及以猪肉为主的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集团总部设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拥有多处冷鲜肉、冷冻肉生产基地及深加工肉制品生产基地。集团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其独有的技术方法,研制出一系列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产品。基于肉制品业务的经验,集团于1997年开展冷鲜肉和冷冻肉业务。2002、2003年,冷鲜肉、冷冻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中国大陆第二名、第三名。低温肉制品,自2002年至2004年,其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大型零售商销售首位。对某集团而言,企业的迅速壮大是成功的标志,但更是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家迅速发展中的企业,集团深刻意识到专业化管理对于企业壮大的重要性。因此,集团时刻致力于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某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风险管理文化

1.存在的问题。某集团虽然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实质仍是一中国民营企业,该企业按照香港的《上市规则》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法治”的规章制度,但其“人治”的色彩非常浓厚。内部控制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力较弱。

2.对策建议。在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全公司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一次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进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存在的问题。在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里,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机构。董事会下既没有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也没有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由其他部门(如总经办、审计部、投资发展部)根据需要分散承担,由于风险管理职责不明确,缺少对各种风险的整合管理。

2.对策建议。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风险管理资源。明确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立风险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除一至两个专职人员外,其他人员可暂由其他部门派人兼任。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三)风险识别、评估、排序

1.存在的问题。现在进行重点管理的十三种风险,还是一年前管理层通过讨论识别、评估确认的,一年来没有重新进行识别、评估、排序。而一年来公司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识别的风险范围是否充分、评估排序是否恰当,亟需进行重新审视。

2.对策建议。在进行风险管理宣传的同时,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发动公司所有员工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识别,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筛选出主要风险后,在管理层范围内对这些风险进行打分,评估重要性后排序。而对于识别出来的机会,管理层要考虑如何加以充分利用。

(四)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

1.存在的问题。公司现有的针对十三种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几乎全部可归结为抑制与控制策略,以期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频率,缩小损失程度。这十三种风险范围之外的风险可以说是采取了风险接受策略。而对于风险规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利用策略则极少采用。在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显得比较保守,缺乏灵活性。而对于机会,则没有明确的策略进行利用。

2.对策建议。在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重新识别、评估后,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抑制与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利用等策略上灵活选择,可通过保险、契约、合同、金融工具等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要对机会加以利用,并反映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制定上。

(五)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

1.存在的问题。公司目前没有专职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对风险管理的监控依赖于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日报、月报系统,而在日报、月报内容中并无专门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报告。内部审计系统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偏重于财务审计、舞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而对于风险管理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全面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高级管理层则没有对风险管理进行专门的监控与检查。

2.对策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可结合例行审计、任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工作一并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在日报、月报系统中增加对各单位风险管理状况自查报告的内容。高级管理层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

(六)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

1.存在的问题。公司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师,缺少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而沟通与咨询存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这也是风险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2.对策建议。公司公开招聘风险管理师,或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估和建议专项报告,培训风险管理人员;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开辟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

三、结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基业长青,必须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管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鉴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工具,结合本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对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风险管理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找问题和不足,对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识别、评估、排序、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等关键的风险管理流程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是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最佳实务。企业应当增强风险意识,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保驾护航,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研究

XXXX公司

论文摘要: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对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全面履行内部审计服务职能,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关键词: 内部审计 管理 研究

前言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经济有效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提供分析、建议和对企业集团活动的恰当评价,来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系,一方面保证内部审计职责的履行和权限的实施;另一方面保证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师的工作结论充分重视,接纳他们所提供的审计建议,并愿意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纠正现状。

一、内部审计管理概述

内部审计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包括内部审计行政管理和内部审计业务管理。内部审计管理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体现审计独立、权威和公正,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重要举措。内部审计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3、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用审计资源,如何合理安排和组织审计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内部审计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内部审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内部审计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目标日益明确,在广泛开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高运营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内部审计管理理念的树立,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体现现代内部审计的价值。目前在金融企业、石油和石化、电力以及大多上市公司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内部审计已将工作重点从审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转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这种质的转变得益于国际内部审计管理理念的导入。

为加强内部审计的管理,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近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致力于内部审计规范化的建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内部审计人员有法可依。这套内部审计的法规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的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和咨询活动有一定的差异,这反映了我国当前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控的要求。内部审计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 为内部审计行业自律、行为规范、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有力地保障了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审计计划制定不够科学

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审计资源的配置过程,配置审计资源要求人尽其才。制定审计计划是审计计划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它影响和决定审计计划执行和执行结果的考核,计划制定不当就难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会浪费审计人力和财力,影响审计工作效果。目前我国内部审计计划安排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例如,审计对象的选择和项目的确定缺乏严格的程序和严格的标准;审计时间安排不均衡,造成审计任务时紧时松;审计计划随意调整,经常出现时间超出计划安排的时间,经费超支等现象,计划的控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审计计划带有功利性。制订审计计划,可以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并且为检查和评价审计活动提供依据。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为了年终考核和突出工作业绩,盲目追求审计项目的数量,造成审计范围大,不能抓住重点,同时审计项目质量持续下降,加大了审计风险。

(2)确立审计计划的依据不够科学。内部审计计划依据不够科学,突出反映在审计项目计划上。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审计资源的具体情况,及企业领导层的要求,综合确定审计计划,并且每年根据客观事实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还未意识到这一点,因而确定审计计划是主观性因素起决定作用,计划具有人为影响因素,故不能科学地利用审计资源,合理地规划审计项目。

2、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是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复合型人才少;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上,审计人力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人员管理机制简单化。人内部审计员管理培训有误区:一是审计人员培训呈阶段性,缺少一个长期有序的规划。有些具体培训行为是被动的,人才的培养不是多元化发展,未涉及到深层次,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二是大量审计人员忙于日常事务,不仅疏于质量管理,更使审计人员无法从内部或外界吸取新鲜养分,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缺少思考的时间。滞留于日常事务,忽略了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的开发与管理,最终造成无法提高审计人员整体执业水平。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培训是审计管理的一大重要内容,审计业务的质量高低和审计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内部审计管理中的头等大事。

3、审计人员绩效考核不到位

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是内部审计主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审计人员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有些单位内部审计机关考核的标准、方法缺少科学性,考核的形式缺乏公开透明性,考核的结果体现不了奖罚分明,使得这项工作流于形式,弱化了审计管理。

4、审计质量及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内部审计管理主要是针对具体审计项目的管理,其目的在于保证和提高项目审计的质量。由于长期以来对内部审计质量和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造成对内部审计质量和风险的控制不力,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审计风险问题;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了解和评估不够重视,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价以及确立重要性水平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正确理解其真正涵义;实质性测试效果不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查不出重大错报;审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重习惯轻准则、重业绩轻基础现象仍大量存在。

5、内部审计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还在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在内部审计实务工作中有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审计项目结束后,将审计结果报告给企业领导或相关治理机构后,不了了之,未见有后续的落实及相关整改措施。二是审计项目存档后未能科学利用审计成果,将审计信息束之高阁,没有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

三、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措施

要实现中国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内部审计实行规范化管理,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规范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适合企业组织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完善中国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加强中国的内部审计职业建设,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内部审计的影响。

1、强化职能,提高监督服务水平: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随之增强,传统的主要以查错纠错为目的、以检查复核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结果予以监察、督促的基本监督职能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寓服务于监督职能中,增强服务意识,要在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同时,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评定估价,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监督、评价的全过程,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营造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有序发展的良好氛围。

2、改进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在审计工作重点上,要努力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要围绕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转变工作思路,拓宽审计领域,切实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调查研究、综合评价等审计手段,查深查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挖潜提效、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在审计工作方法上,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而是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有所侧重:事前审计重点是对投资决策、可行性论证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审计;事中审计侧重于对项目的管理特别是责任成本管理进行审计,并对项目阶段性效益进行认定;事后审计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考核与评价,以便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3、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增强审计规范性: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规范的审计制度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着力在完善审计工作程序上下功夫,加强对审计计划的策划,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要环环相扣,有头有尾,以一贯之。同时,要尽快规范一套全国统一执行的审计指标体系,改变以往各地区、各部门的审计各搞各的,标准不一,口径不同,审计没有可比性这一弊端。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敦促他们自觉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39项审计规范办事,提高内审工作程序的规范性。

4、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在转变目标定位,树立为管理服务理念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内部审计的实效性,另外,在提交审计报告后,并不意味着审计任务的终结,内审人员还应对执行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和调查,以确保审计意见得到落实。同时应加强计算机技术和风险分析方法在内审中的运用,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科技投入力度,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摆脱手工操作,早日进入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在审计工作上,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就无法适应形势多变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因此,企业应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而尽可能减少、避免企业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

5、完善内部审计程序:转变工作程序,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监控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保证企业集团预期效益的实现。我国内部的审计,侧重于事后审计,而对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将风险和损失消灭在萌芽阶段,内部审计,顶多只能起到事后查处的作用,对企业防止风险和损失的再次发生、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意义不大。因此,必须将审计工作重心从传统的事后审计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上来,建立起一整套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程监控的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购销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评价有关可行性理论资料、预算及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防止失误。同时,在项目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将风险、隐患和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内部审计不能停留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助于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提供外界评判的依据。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必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同时要加强企业集团人才培训和后续教育,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应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保持和发扬坚守原则、勤勉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具体有以下几点:

(1)上岗资格培训:目前内部审计实行上岗资格认证制度。只有经过考核符合条件的内部审计人员才有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资格,这项措施激发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2)CIA培训:自从1998年中国引入CIA考试以来,每年都有上万人参加CIA的学习和考试,通过考试获得CIA资格证书,这为不断提高中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便于中国广大内部审计了解国际内部先进理念和科学的技术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3)后续教育制度的确立:内部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执业状态和执业水平,必须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学习,后续教育制度正是适应的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内部审计的不断的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供了制度保障。

7、加强调研,提高审计理论水平。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专业化的职能管理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审计人员要大力加强内审理论研究,开展审计调研,确保审计理论与业务实践的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的领域,重点研究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审计的法律依据、范围、内容及其作用,开拓业务,加强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风险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总之,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有利于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对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全面履行内部审计服务职能, 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研究(推荐)

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渐增强,政府对于科研项目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在其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财务管理。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能为科研项目完成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科研项目取得成果的保障。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管理相辅助的方式管理科研项目。但是,我国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还是落后实际需求的,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经费监督,而且由于某些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使用经费和挪用经费的现象便时常发生。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一方面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现状的分析,探索和研究规范、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经费审计

一、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审计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国家正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对于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增加。从中国科技部发布的最新的科技统计数据看(最新信息更新到2011年),从2000年到2011年,全国的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2011年8687亿元,比上年162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4%。科研人员能否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直接影响科研事业,所以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高效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科研经费地审计,获取及时的信息反馈,建立合理经费管理制度和完善监督体系,使经费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现状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进和变化,科研单位经费也不再仅限于某一单一渠道。就目前而言,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此外还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等其它的部委。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经费,纵向科研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基金会发布,另一种是横向科研经费,是社会其他部门提供资金。不同的经费来源给科研单位对于经费的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支出和财务决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来源的资金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资金为每个项目使用的规定,导致在科学研究和计算更加复杂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就需要根据资金区别和科研项目单独设置账目,独立进行管理。

2.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多但条款设置不合理,经费使用信息失真

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现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多种多样的现状。然而经费管理办法中也相应存在一些并不不合理的条例,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科研工作者全心全意进行科研工作的热情。就我国目前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而言,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不能从课题费中列支劳务费或只许列支少量劳务费。由于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投入大量的经历,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辛勤付出的薪酬,变相套取经费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便无法避免。在这些情况下,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导致有关经费使用的相关信息便不能不真实公允反映实际工作情况,成本增加在所难免。

3.科研经费管理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机制

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科研单位制度不完善,制度的执行不严格等,缺乏财政部负责与科研部门和项目平台和信息共享。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单位是不完美的,国家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相关的规范和制度缺失。目前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是从财务管理这个单一方面进行的,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就不同科研经费来源的经费归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不同来源导致其相关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便无法从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控制。同时,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科研管理监督地审计规定,很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利用监督不佳,科研单位审计部并未充分起到其在科研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精度审计的职能,而只是针对科研结题完成后才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与外部审计相比,科研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审计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差、独立性受本单位影响等固有局限,从而使得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是否反映真实情况便很难保证。因此,对于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经费管理制度地执行不力,科研经费便无法有效使用,同时科研腐败也便无法有效地遏制和杜绝。

4.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科研项目结题完结后,往往只是关注经费预算与决算的相符程度,而并不太关注经费使用的绩效情况,导致一些编制虚假经济事项套取经费的现象。就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视角来看,目前对于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缺乏整个过程系统管理的管理。对于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还未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测。

三、改善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和审计现状的对策

1.统一经费管理的制度,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症下药,针对本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问题,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及科研经费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经费管理体制,并且在遵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和课题组要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科学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负责会计财务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合同和科研管理,参与、指导、审查科研项目预算和决算,实施预算控制,监督预算执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的管理,促使资产合理高效使用;审计部门要积极参与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实行科研经费审计监督。课题负责人要负责对科研工作预算编制、决算审核,按一定要求合理使用经费,项目结题及时办理结账。

2.树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意识,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要重视对科研经费收入的审计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收入归于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核算;要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科研经费脱离监管而不当使用,形成体外循环。在科研经费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科研经费的来源,根据不同项目进行分别管理、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其他部门或者其他项目挪用科研经费。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提取的管理费用和激励费用,要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应该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防止项目负责人或相关人员采用与科研项目无关的票据列支到科研经费中,套取科研经费。

3.强化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加大科研经费审计力度和范围

科研经费的预算应当满足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要建立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保证科研经费使用和监督的顺利进行。科研审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要不定期地审计和监督,而对于科研经费则要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其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对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管理制定、落实;经费预算、收入和成本管理;使用的效益性;相关资产的管理情况等。这就对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4.建立有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审批中,都会评估该科研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能够产生的成果。那么,科研经费地投入能否产生对社会有益的成果和效益是衡量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同时,绩效考核不能弹出通过财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予以评价,还应当利用一些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全面判断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科研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2013年新出台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根据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科研经费利用和监督等两性发展。并且,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经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以保障科研经费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9)

[2] 姚瑞红.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10)

[3] 吕海荣、张海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2013(22)

[4] 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2009[1]

[5]易丽丽、杨云芳、李柯、刘金英.基于成功度等级评价法的高校校内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

崔萌萌(1986―),女,吉林长春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财务管理处,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下载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计管理研究调研报告[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调研报告

    浅议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 摘要:正确认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与作用,找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和关键节点。本文......

    审计厅执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审计署《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和调研工作方案》和市局会议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迅速抽调人员,认真细致地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检查和调研工作开展情况(一)......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同样处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资源是决定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战略因素。......

    联网审计安全性影响调研报告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cnnic预计在2008年中国将成......

    联网审计安全性影响调研报告

    20xx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cnnic预计在20xx年中国将成......

    经济责任审计调研报告(共五则)

    根据市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调研提纲,结合我局实际进行对照和整理,现汇报如下:我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审计......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报告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外部审计是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治理机制,是对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力量,......

    审计研究简报

    审计研究简报 第14期 (总第244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2年9月7日 对目前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 存在问题的思考 金融国有资产是国家直接或间接出资所形成的资产权利,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