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岭村的调研报告
对大岭村的调查
您好,我们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大二级的学生,为了全面了解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现状,深入分析并为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献谋划策,希望得到你的宝贵意见,谢谢合作!采样:50 1.您的年龄?
A.16周岁以下 B.16-30周岁 C.31-45周岁
D.46-55周岁 E.55周岁以上
2.您的职业?
A.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 B.企业职工 C.个体工商户
D.学生 E.离退休人员 F.其他_____
3.您的收入是(元/月)?
A.500以下 B.500-1500 C.1500-3000 D.3000-5000 E.5000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小学以下 B.初中 C.高中、中专
D.大专 E.本科 F.研究生及以上
5.您认为大岭村存在的最大价值是()
A.文化价值 B.经济 C.情感 D.历史
6.平常是否有一些娱乐活动,村民是否聚集()
A.吃饭,摆酒 B.逛街,去市区玩
C.打牌 D.社区活动(宗族举办)
7.村民是否会经常聚集起来聊天,做休闲活动()
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会 D.从不会
8.您认为大岭村的经济发展怎样()
A.发展很好 B.发展一般
C.不怎么好 D.不了解
9.您向往怎样的经济形式()
A.向外发展,以传统文化吸引游客
B.自给自足,向内发展
C.外出打工,不需要怎么发展
D发展风景区,优雅人居,吸引入住,会所古居
10.您了解政府对于大岭村的规划/安排吗,认为是否满意()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不了解
11.您认为如果政府推出新政策,希望是关于哪方面是要借助政策才能改变的()
A.经济利益 B.文化生活 C.日常生活 D.社区设施
12.您认为应该增加什么社区设施呢?
A健身器材 B单车(交通工具)C戏台 D其它
13.你满意当前村落的人口数量吗()
A.多 B.少 C.一般 D.不多
14.你认为当前大岭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更少的人口吗()
A需要 B.现在就好 C.少一点好 D.无看法
15.您对当前村落的居住环境满意么()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对文化旅游的消费者调查
您好,为了全面了解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现状,深入分析并为大岭村的保护和开发献谋划策,希望得到你的宝贵意见,谢谢合作!采样135
1、请说明您对文化旅游的观点,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钩(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1.1您认为大岭村缺少文化内涵 1 2 3 4 5
1.2您认为大岭村同质化严重 1 2 3 4 5
1.3您倾向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地 1 2 3 4 5
1.4您认为在大岭村旅游过程中文化体验很重 1 2 3 4 5
1.5您注重旅游景区的品牌知名度 1 2 3 4 5
2、下列相关旅游景区中,您最先选择的是?
A.番禺大岭村B.丽江古城 C.嘉兴西塘
D.黄姚古镇 E.俞源太极星象村 F.襄樊古隆中
3、旅游地文化内涵指数对您的影响程度?(“1”所对应的方格表示影响程度最小,“5”对应的方格代表影响程度最大,请在相应的方格内打钩)(这个你在结论里随便编一点就好了)
4、您对哪种类型的旅游较感兴趣?(可多选)
A.自然风景 B.著名建筑 C.历史文化 D.民族风情
E.农家休闲 F.现代都市 G.秘密探索 F.其他_____
5、您更希望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什么方式体验景区文化?(可多选)
A.体验型参与类活动 B.旅游商品与土特产购买C.民间节庆或歌舞表演或课堂讲解 E.独自欣赏 F.其他_____
导游讲解 D.大岭村的调研报告
引言
对大岭村的实地调研,我们组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对大岭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们对于大岭村保护和开发的想法;其次是深刻地去了解大岭村的现状发展问题;再次是在了解大岭村后各成员相互交流思想来完成调研报告。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历史文物、水系、公共设施和交通四大方面来开展对大岭村的调研,从这四大方面的现状来完成对大岭村的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解决方案中找到对大岭村未来发展的方向。
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通过对文化旅游的消费者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在大岭村居住的人民年龄普遍比较大,都是中老年人,其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了3/5,年轻人都出去外面工作,并且大部分人都是退休了在大岭村享晚年或者是没有出去工作在村子里做点什么小生意的本地人,因此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并且可以说普遍偏低,收入在500-1500之间的人高达80%。或许是因为村子比较古老,然后大家比较少出去外面,在这里大家的文化水平并没有很高,在初中水平的为主占45%,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40%。
尽管大家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个村子却孕育过非常多的有才的人,例如陈昊元,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任教谕、知县等职;陈廷选,清乾隆五十九年(179又如清进士陈泰初、举人陈泰遂等,他们从政为官,廉洁自律,兴利除弊,为民谋福,万民赞颂。4年)举人;陈仲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大挑一等。
在大岭村存在的价值问题上,大家都认为它具有文化价值、经济、情感、历史各种价值,认为它具有经济价值的占40%,文化价值占30%,可见大岭村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非常的有价值的。在村民的心目中对大岭村非常有感情的,因为除了经济和文化价值之外,价值比例占最多的就是情感了,可见中国人民还是很注重感情的。感情的价值可能不仅是对这个村子有感情更多的是和村民之间的感情,平时 在村子里大家经常有聚集起来,并不像城市中大家都各过各的生活那样,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吃饭、摆酒、逛街(去市区玩)、大家一起打牌、或者有什么宗族举办的社区活动,各选项比重都在20%左右,虽然娱乐节目并没有特别丰富,但这也是他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并且也是维系他们之间感情的活动。
虽然60%的居民认为大岭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怎么好,但是他们并没有特别想要把大岭村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他们觉得年轻人出去外面打工赚钱这就够了,大岭村并不想有太多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他们对于政府对大岭村的安排没有大的意见或者不满,都是一般的态度。但假如政府推出新的政策,他们希望在经济利益、文化生活以及社区设施方面能加以改善。在增加社区设施这个方面,由于我们去当地调查,觉得村子挺大,然后我们只能步行,所以感觉挺累的,就问他们倘若增加社区设施他们会想增加什么,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想增加多点能够丰富他们生活的设施,但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增加单车服务,能给他们的游玩带来更多方便。接下来我们对游客做了一个调查,他们认为大岭村的文化内涵还是挺丰富的,虽然大岭村在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正努力打造旅游村,但是它的知名度并没有特别大,而游客们选择旅游地点的时候非常看重旅游地点的知名度。所以我们向游客们做了一个问题调查,在番禺大岭村、丽江古城、嘉兴西塘、黄姚古镇、俞源太极星象村、襄樊古隆中这几个旅游地点的选择,将近50%的游客选择去丽江古城旅游,而只有5%左右的游客会选择番禹大岭村,正是因为知名度的重要性,我们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大岭村的知名度。在对大岭村同质化是否严重这个问题上,游客们还是比较大的比重认为大岭村并不存在同质化严重这个问题的。因为大岭村的文化也是比较特别的,例如在这里有蚝墙,对于我们去实地考察的同学而言,都是第一次见,觉得非常奇特,用生蚝的壳砌成一面墙,即做到了废物利用,听说还有防潮作用。对自然风景、著名建筑、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感兴趣的游客都有,且比重相差不多,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大家经常外出旅游,因此将大岭村发展成一个旅游城市在大家看来都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他们希望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体验活动和民间节庆或者歌舞表演为主来体验景区文化,但是他们也不反对通过购买旅游商品与土特产的方式来体验文化。
研究过程分析
历史建筑: 通过对大岭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大岭村的公共建筑主要有祠堂、庙宇、风水塔、牌坊等,现存的历史建筑有陈氏大宗祠、显宗祠、两塘公祠、许氏大宗祠等祠堂建筑,部分多已毁坏的民居建筑,永思堂园林建筑以及大魁阁塔、龙津桥、接龙桥、贞寿之门牌坊等构筑物。其中大多数已破损,而大岭村原有三遝庙、田步头大庙、上村天后庙和姑婆庙等,已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现保存相对完整的仅存显宗祠和两塘公祠。从调查结果可得知大岭村的大多数建筑已损坏。
自然环境: 大岭村的水系维系着大岭村几百年来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和集中供水和排水的建成,致使村落对外交通联系和村民生活用水不再依赖环绕村落的玉带河,村落水系的交通功能、生活功能、防卫功能已基本丧失。此外,村落周边工业区的工业污水的排放、水塘的填埋、村落原有自然排水系统的损毁,最终导致大岭村的水系严重破坏。公共设施: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岭村房屋布局较为紧密,道路狭小,不利于汽车通行;路灯稀少;沿玉带河两岸缺少紧急救助设施;缺少公共卫生间;缺乏公共娱乐设施。交通:
通过对大岭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大岭村的对外交通并没有十分方便,公交车站离大岭村口还有一段距离,并且公交班次太少,要隔30分钟才有一班,离地铁站有8个公交站的距离。建议增加公交班次。大岭村被国家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顾名思义,以历史文物、传统建筑闻名。村内主要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合。幽幽小径,汽车无法通过,因此村民主要以单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从而也使大岭村内免受汽车尾气的勿扰,增强了古村落气息。
由于大岭村多为小道,到访游客只能通过步行进行游览观赏,对于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游客来说,可能会造成些许不方便。
研究总体
一、历史建筑保护:
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组提出解决的方案。第一,根据大岭村各种类型的历 7 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参考其建设年代、建筑形制特征、保存完好度等因素,划分保护等级进行保护;第二,拆除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空间形态完整性的后期加建的附属建筑,对严重影响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第三,将大岭村历史文化资源放置在公众视野之下,通过公共舆论的监督,避免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性建设。第四,应对大岭村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挖掘其文化内涵,确立旅游开发策略,通过村落旅游规划的制定,合理规划村落环境容量、旅游线路、景点分布,丰富游览内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祠堂变成了村民活动中心,这样的改造不仅保护了原有的历史建筑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悠闲活动场所。但是,历史建筑也不可过度开发,历史建筑身为大岭村的旅游资源之一,应作为大岭村游客的游览重点,但文物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文物肯定会有所损毁,这种损毁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等到你发现它的时候,恐怕已失去了补救的可能,因此,要合理安排参观人流。我们还发现,街道旁有很多古建筑是作为居民住宅或者是空置的,我们认为,空置的古建筑可作纪念馆之用。大岭村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以上官员有100多人,实为罕见,纪念馆则以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大岭村的历史文化。
二、自然环境保护:
针对水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提出四点解决方法:第一,对玉带河进行的节污和清淤,恢复其自净功能;第二,设定村落水资源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禁止排放污水和填埋水塘;第三,修复村落原有排水系统,将部分生活污水引入村边水塘;第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在自然景观方面,自然河流应重点保护好,在自然景观中,山水是重中之重,特别大岭村的玉带河,所有来到大岭村的人首先看到的一定是这条河,但是河水已经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彻底整治好玉带河。其次,大岭村有几个荷花池,现在看上次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们认为仍有改善的地方,例如池中种植的荷花分布有些过于乱,可以从园林景观方面来设计令整体看上去更美观。
三、村内旅游发展:
1、公共设施:
1)注重安全因素。玉带河村内流域增设落水救助设施,如增设存放救生圈,绳索等;建议在大岭村增设消防系统和必要的消防设施。
2)增强村内照明。首先,增加人们夜晚的能见度,提高安全感,创造夜晚舒适怡人的社会活动、交往空间。其次,保证车辆和行人夜晚活动的安全,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和犯罪的发生。最后,创造良好的村内夜景更能成为大岭村的一个旅游特色;
3)人性化发展,增设更多公共卫生间;为到大岭村的旅客提供方便之余,又能保持大岭村的干净与卫生。
4)利用祠堂和历史民居建筑作为民俗文化展示空间或青年旅社等旅游服务设施。在满足村民休闲生活的需要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林资源的破坏,保护村落周边桑基鱼塘的乡村农业景观,并适当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和设施。
2、村内观光交通: 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小组研究讨论,我们提出了村内观光交通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建议在大岭村引进公共自行车租凭系统,在方便游客观光,增加观光趣味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提倡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村头村尾)、公交车站附近布局自行车租凭站点,供游客使用,使游客可以减少步行,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大岭村自然风光与文化气息。游客可以通过租单车、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变速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进行观光旅游,选择这种旅游方式,既与大岭村的文艺气息与“山-水-村-田”的聚落格局融为一体,又体现出人们的青春与活力,打造低碳、绿色、环保旅游村,促进绿色崛起,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具有浓郁古朴风情的大岭村增添了休闲的时代风。这一出租自行车服务的开通,便利了广大游客,可以消除因步行太久的疲惫感,增加旅途中的乐趣。选择这一环保观光交通方式,刚好与保护大岭村历史文物的发展方向相辅相成。此项特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游客,带动大岭村的经济发展。
四、政府支持: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在大岭村方面,石楼镇政府计划陆续拨款2000万元,对古村进行全面的复古整治,目前,显宗祠抢救维修的首期工程已经完成,后墙破裂、石柱倾斜发霉、部分木雕破烂等问题已经解决;姑婆庙的维修、始祖柳源堂的复建、玉带河的部分整治也正在进行。
五、群众基础:
村民对旅游发展的高度热情与较高的参与度。通过在网上的资料搜索,在2008年暑假对村民关于旅游发展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关于村民对大岭村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方面,村民选择发展旅游业的比率最高,为59%,其次是选择历史人文教育产业,为23%;关于村民对旅游事务的选择方面,村镇选择开办旅游企业的占22%,选择旅游管理的占16%,选择为旅游发展献计献策的占20%,选择旅游监督的达11%,说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热情很高,大岭村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总结
通过对大岭村的以上方面的调研和研究发现,大岭村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大岭村接待的游客一般不多,大概就是每年几万多的游客左右。大岭村的开发力度到位,大岭村的历史文化景点集中在村头、村中和村尾三个点上。历史文化景点遍布整个村。它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村落布局良好、历史遗存丰富、传统建筑精美。大岭村保护和恢复古村的居住形态和尺度。有关部门已把东起上村,西至西约,南至大岭小学,北至社围共9000平方米的古村落划为绝对保护区,一份由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专家制定的规划方案,把大岭村的传统建筑和古祠堂纳入大岭村的旅游体系中。
建议
由于大岭村在广州的知名度相当低,所以要增强大岭村的知名度。我觉得大岭村要注重营销重点及策略。因此近期大岭村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是广州及珠三角的一日游旅游市场,以及亚运会市场。广州旅游市场的主要营销渠道是广州电视等广州及珠三角的主要媒体,珠 三角的旅游市场可采取与莲花山的捆绑营销方式,主要针对的细分市场为乡村旅游旅游市场与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家庭市场与老年人市场。因此,大岭村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经济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文智.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安徽古 村落(宏村、西递)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2(6):49-531 [2]项文惠.名镇古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杭州 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3]荆怀芳,杨文棋,陈金华.国家级名镇(村)的 旅游价值与开发模式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5):471-473.[4]郑光复.旅游城镇持续的保护与开发.藉阳朔、丽江及江南古村而析[J].华中建筑,2005(2):106-109.[5]李艳英.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 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54-56.[6]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 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58 10
第二篇:岭头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岭头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岭头村位于大东沟镇东部,陵(川)沁(水)公路15公里处,全村共有422户,144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917人,耕地面积185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各种豆类,现有小麦1480亩,回茬豆类1036亩,玉米、谷子350亩,年产粮食870吨,人均收入7240元。2004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人民在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先后进行了“户户通”工程的铺设和自来水管道的安装,大大的提高了支部和村委班子的感召力、凝聚力,也进一步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岭头村具有良好的生态,肥沃的土地,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加上远离工矿的自然环境,由此造就了颇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绿鑫园养殖合作社、食仓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投资960万元建成3600平方米的谷丰杂粮加工厂一座,形成杂粮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链产业,招收加工销售人员150余人,也就是说使150余闲散农民年收入达到一万余元,间接带动本村380户农民增收,使该村人均收入2008年的4680元增至现在的7240元。而随着参与农户由原来的50户增至现在的380户,200多人变成现在的1100多人,合作社的收入也有原来的180元达到了现在的420万元,并逐渐把“谷丰”杂粮这一品牌打入了市场。在2004年注册了“谷丰”这一商标后,又制定了规格不同的几种包装,请人设计并在包装上印上了合作社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产品执行标准、食用方法、贮存注意事项等,统一了产品标准。销售品牌得到统一,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岭头村之所以能把“谷丰”杂粮这一品牌做大做强,离不开宋建普等人的努力。早在2005年宋建普等人就对全村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多年来农户大都以自种自卖为主,销售成本高、售价低、规模小,形不成品牌,市场知名度不高。由此想到了成立一个合作社,把自己的耕地和其他人的闲置土地整合起来,把种田能手联合起来,创出一个品牌,闯出一片市场。
1、加强宣传,扩大种植规模。为便于管理,指导和服务,采用土地合理流转等方式,将社员种植杂粮的土地集中起来。使合作社连片优质生产基地达到1400亩,为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首先以合作社为依托,邀请县农业局科技人员,省农业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对播种、除草、中耕、施肥、收获实行统一而严格的要求。在品种上,统一从省农科院购进“晋谷21号”,使亩产从原来的500斤增加到700斤。推广使用沼渣沼液,严格控制化肥用量。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进村,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播种、收获统一进行,生长期得到有效保障,防止品种混杂,保证质量统一。2010年“谷丰”杂粮加工厂收购销售杂粮7000吨,带动了本村及周边500余农户。
3、加工过程严格控制。在整个杂粮的加工过程中,保证干净、卫生、营养成分的保留。可要想让“谷丰”杂粮这一品牌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在还面临以下问题:
1、水利设施不到位。虽然杂粮种植现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因为没有水利设施,干旱季节就不能进行浇灌,所以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民的收益不够稳定。像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雨水极少,各种作物的产量极低,农民的收益受到了极大损失。
2、杂粮加工厂厂房不够,规模偏小。因资金有限,所以对厂房的投资力度不够,加工规模还需扩大。如收获季节,因厂房限制,不能大幅度收购,严重制约了生产销售。
3、销售区域有限。虽然“谷丰”杂粮已形成品牌,但因为还不是名牌,销售区域仅限于
北方地区,这就限制了销售的数量,从而影响了种植的产量。
三、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1、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引进资金,在种植区投入水利设施,干旱季节及时进行浇灌,不再靠天吃饭,稳定农民的收益。
2、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名牌意识,利用合作社销售网络,树立“谷丰”这一名牌,鼓励自己的销售人员走出去,创出我们的销售渠道,减少市场对我们的制约。
3、扩大谷丰杂粮加工厂的加工规模,加大力度解决本村及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2015年将社员规模扩大到1000户以上,杂粮种植面积扩大到9000亩,加工人员增至400余人,进而直接解决400余农民的就业问题。
4提高加工能力。投资300万元,购置先进的加工设备,扩大生产加工车间,加工能力扩大到年产20000吨。
5、增加产品种类,开发各种系列杂粮。
2010年6月14日
第三篇: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岭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xx镇大岭岗村新农村指导员xxx
2011年4月12日
根据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1年2月,我被派驻xx镇大岭岗村,成为一名新农村指导员。在这段时间里,我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问题,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与示范户交流谈心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情况。通过综合汇总分析,形成了此份调研报告。
一、村情解剖
该行政村隶属xx县xx镇,地处集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施孟公路过境,距县城40公里。东邻昌宁县湾甸民族乡,南邻施甸县旧城乡新街村,西邻本镇瓦窑村,北邻本镇河尾村。辖荒田、城墙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37户,有乡村人口1028人,其中农业人口1026人,劳动力7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4人。
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77亩,人均耕地0.76亩,林地170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4.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8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甘蔗)为主。
近年来,大岭岗村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1、基础设施明显落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突出。由于地处山区,村内道路狭小弯曲,路面高低不平,还存在“晴通雨阻”的现象,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种植甘蔗、烤烟的现代农业体系未完成。蔗区、烟区道路时通时阻,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集体资源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迟缓。主导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但规模效应并未形成。大岭岗村集体资源比较匮乏,但是自然资源不差,都分散在各农户手中,但由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序领导,村民守着这么多的“金山银山”,无处可发展。产业发展没有整体的规模优势和特色效应,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此外,农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没有向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延伸,没有形成产业链。至今还没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3、村民生活逐步改善。由于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大岭岗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民生活总体虽有改善,但距离全镇水平还有差距,全村没有流通大户、没有农产品加工厂,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也较少,且村民的农业科技知识比较缺乏,增收后劲不足。
4、村民建房日益困难,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近年,广大村民随着收入的增加,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日益高
涨,但长期制约农民建房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少,即使有指标,由于地处山区,可以建房的地块比较少,因合理的建房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村民铤而走险在村庄外围路边的耕地(甚至农保地)上盖起违法建筑;一些村民想通过原拆原建的方式建新房,但旧房子产权复杂,在拆建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纠纷,造成了信访事件。
二、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解剖村情,我认为,大岭岗村的发展主要是“开拓新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大岭岗村的农民增收总体上不是“增收脱贫”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增收致富”的问题。大岭岗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因村制宜明确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必须立足本村实际,坚持因村制宜,创新思维方式。大岭岗村具有比较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有山有水,有热区,林地资源还相对丰富;二是地理位臵优越,东与昌宁县湾甸民族乡接壤,施孟公路贯穿而过,交通便利;综合以上因素,大岭岗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路子,非常可行。
2、努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的强与弱、发展的快与慢,对于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大岭岗村的集体经济,要抓紧做好四项工
作:一是挖潜力,借助热区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二是拓财源,开发大面积闲臵荒山,变荒山为“金山”;三是成立林果、果蔬专业合作社;四是发展山羊等养殖;五是重持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大岭岗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和希望在于产业,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民富、民心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大岭岗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办特色基地,与农业科研部门或龙头企业合作,整合山羊散养农户,引导农户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以“科研部门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思路逐步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产业特色,拉长产业链;二是发展像核桃等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等。通过培育特色、延伸产业链、企业化经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4、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体也是农民自己。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才有根本的动力和保证。要多作观念上的引导,帮助农民强化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增收致富。要围绕村主导产业,大力加强发展主导产业的相关科技知识技能的培训,包括种植、流通、加工、销售等农业开发的知识技能
培训。
5、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新农村是农民的新农村,建什么样的新农村,农民自己最有发言权。因此,必须努力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落实“让群众知晓、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的要求,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决策权,特别是要建立村级重大事务“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议案公告、结果公布”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黄坑口村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开展较好,村民自治意识也较强,进一步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对于凝全村之心、集全村之智、聚全村之力,使干部清白干事,让群众明白参与,推进黄坑口村各项事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第四篇:官道岭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官道岭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是城市的细胞,加快农村建设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新情况不断产生。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政法综治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热门课题,社会管理工作能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加强与创新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与“赶超进位、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通过外出考察对本村工作的深入调研,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我对此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社会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我村社会管理工作在乡镇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不断的努力之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本村主要以种植为主,辖村内无学校,旅店,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公共场所,所以对我们村防范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减轻了很大的压力。且我们做到了定期开展对辖村内流动人口的排查。
二、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社会治安管理的难点问题,服务措施也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工场企业及居民出租房屋,流动性强、变化快。
2、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方面。少数刑释解教人员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缺乏职业技术专长,又普遍遭受社会歧视,就业再就业非常艰难,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或报复社会情绪。辖村内仍然存在少数流浪乞讨人员及闲散青少年。同样,特殊人群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以创新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体现服
务为先新理念。
1、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集中采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
2、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3、进一步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引导工作。
4、进一步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
(二)以创新社会管理队伍体系为载体,形成社会管理新合力
1、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基层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
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办理村民的合理诉求、困难村民的帮扶和村民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构建矛盾纠纷在中心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中心解决的长效机制。
2、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提高群防群治水平。
3、加大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宣传力度。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纵深发展。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通化市东昌区环通乡官道岭村村委会
第五篇:麦岭镇何政学下村调研报告
重发展促和谐
——麦岭镇长春村调研情况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为响应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我有幸加入了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了麦岭镇长春村委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上岗以来我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翻阅村委档案资料,并与村干部关于如何协助做好本村村务工作进行了交流,也通过面对面的与村民交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了长春村委的村情,对本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下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长春村村情概况
麦岭镇长春村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北大门,有“小风极”之美誉。现村域内有22个村民小组共3000多人口,是麦岭镇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一个村委,主要以李、黄、莫、何等姓氏为主。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下长春村的经济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被党委和政府的优厚政策所吸引,他们纷纷返乡发展。近几年以来,长春村在麦岭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县委两级会议精神,狠抓经济建设,以为民增收美化村容为主体,更加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大胆稳健的开展各项工作,为本村的各项基础建设提供了最为强劲的动力。
二、经济发展两翼齐飞
长春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深入透彻、扎实稳健地推进富民兴村的目标建设。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 1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像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切实改善了长春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家致富,使长春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抓好长春村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大力提高柑橘、脐橙产量和质量。全村的经济突破点主要集中在柑橘、脐橙的种植上,全村的种植面积已达几千亩,品种数目多达十几类。镇党委和政府在鼓励村民加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也在为村民和水果销售商牵线搭桥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抓好长春村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大力提高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肉原。长春村目前已建有多个大小生猪养殖场,年产值高达几十万,有效的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生猪养殖的扩大也为当地果农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使长春村的循环经济有了发展规模。
长春村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在以水果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为两翼带动本村经济腾飞的同时,加大对自身资源的利用建设,今年8月10日广西水利电业集团首个风力发电项目顺利在长春村开工建设,首期规划容量为49.5兆瓦,计划总投资4.38亿元,拟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9681千瓦时,远景规划装机150兆瓦,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
三、重信访,促和谐
加强农村信访工作的稳定性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中之重。长春村两委一直对本村的稳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以来,长春村深灰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重大恶性治安案件。长村村两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解决群众群体纠纷和矛
盾,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群体上访诱因,维护本村和谐稳定,并积极深入群众当中了解情况,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长春村地域面积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多样,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春村将会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像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道路不断前进。也将为麦岭镇乃至我县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麦岭镇长春村村官何政学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