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思考与对策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调研报告(2 篇)
关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调研报告 第一篇: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作了概括:“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服务的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的落实也靠基层,基层是决定意识形态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市**区为例,对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在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性质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如果走偏了方向,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全会通过的《共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并明确提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时代前进需要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才能形成体现最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和精神支柱,从而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市**区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个别单位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的情况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对一些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有的基层单位由于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而放松了理论学习,存在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重业务轻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意识形态工作思路不够清晰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够全面
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不够,在社区、企业单位等人群较多的地方,宣传文化设施没有配套到位,文化广场、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少、新的文化娱乐活动尚未形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较单一。另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相对较薄弱,亟待加强。
(四)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调研发现,个别单位在年度工作没有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还有个别单位在责任落实上存在错位和缺位的情况,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直接责任人不明确,存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完善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1.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最重要的在于加强理论武装,抓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三、四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2.进一步强化学习制度、落实措施。学习制度、落实措施须进一步强化,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内组织生活有机结合,把意识形态内容融入“三会一课”。
3.进一步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二)守土有责,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1.加强对村(社区)群众的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用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做好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正面宣传回应,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有效发挥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氛围。对主流价值观作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解读和阐释,用深入浅出的大众化语言引导群众,讲好“国故事”。民心向背决定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牢固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要打赢民心争夺战,平时就要对困难党员和群众多加关注,尽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2.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可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所有与民营企业相关的工作部门,都要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统战、政协、工商联、工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第二,定期与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谈心、交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三,举办**企业家讲坛,请优秀企业家讲先进事迹或进行政策、经济、法律方面的宣讲,组织青年企业家到红色教
育基地进行培训等。
3.注重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引导。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可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浓厚氛围。
(三)加强监管,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1.建设网络话语传播平台。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的宣传优势,抢占传播阵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对公众网络生活的正向引领作用;从制度和机制上着手,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和信息发布的制度和机制,从社会及政务阳光透明的角度充分满足公众舆论的期待。
2.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在建立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舆情监测,进行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有效疏导和控制负面舆情,防止不良信息在网上和现实生活蔓延。关注舆情走势,对于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规避网络谣言,引导网络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刻意抹黑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话语要及时回击,澄清事实。
3.创新网络话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网络话语传播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断创新信息传播手段,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使用方便、快捷、门槛低、受大众喜爱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地、立体地阐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
(四)夯实基础,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从解决群众关切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现实困难,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
能解决的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把意识形态工作转化为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心,变为使群众得到实惠的实际行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人民群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
(五)完善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党央制定出台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制度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管理,纳入执行党的纪律的监督检查范围,纳入干部考核。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形成一起动手、齐抓共管的格局。各级各部门要细化措施、分解任务,切实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加强网上舆论工作、强化阵地管理、处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以及管理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的责任。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重要日程,与从严治党、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年底对意识形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督察考核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做深、做实。
关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调研报告 第二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太源乡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理念,推动了乡意识形态工作的稳步发展。为查找不足、推进工作,通过进村入屯实地考察召开村组干部及农村党员座谈会、群众访谈,对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意识形态工作基本情况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为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贵任制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贵任人的职责,认真开展村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不断完善党委心组学习制度,以心组理论学习促进党委班子成员的学习提升,每年开展专题学习。各基层党(总)支部每年定期开展主题党课讲课活动,从而使党员干部都能注重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全乡开展党委理论心组学习23 次,班子成员轮流讲课,利用每周一干部职工大会集组织干部职工学习35 次、约 1***人次,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 11 次学习实践活动。
(二)抓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引导。一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村委会分别悬挂横幅1条、在各村分别粘贴画报4份、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10000余份,张贴扶贫领域执纪监督宣传标语260余张。二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成全乡 9 个村“农家书屋”建设,每年电影进村等形式多样等文体活动。
〔三)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在舆论引导与对外宣传,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进一步健全完善新闻、信息严格审核制度,每天加强对论坛等网络的关注,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題及时尤其注重提前介入,防患未然,特别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导主动权。
二、意识形恋工作存在的不足
今年以来,我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一是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自身建设问题。其队伍建设薄弱。乡宣传委员、文化站千部通常身兼数职,导致他们疲于应付,难以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然
后负责意识形态工作起重要作用的村干部队伍,村干部偏老龄化,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政策理解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给群众传播政策理论。二是新闻上稿数量还需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我乡意识形态工作努力方向
一)担当职责,切实发挥协调推进作用。乡党委严格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各村、乡直单位加强沟通、各班子成员落实分管和包村工作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做到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全乡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借助移风易俗建设、道德红黑榜、橘都新乡贤评选等有利契机,以文化墙、宣传标语和群众宣讲会等方式,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继续表彰先进典型,强化榜样的力量,并把普法宣传和村规民约相结合,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规范行为。
2021 年*月*日 11 时
第二篇: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作了概括:“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服务的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的落实也靠基层,基层是决定意识形态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市××区为例,对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性质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如果走偏了方向,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并明确提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时代前进需要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才能形成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和精神支柱,从而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市××区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个别单位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的情况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对一些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有的基层单位由于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而放松了理论学习,存在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重业务轻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意识形态工作思路不够清晰
有的党员干部一心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却感到无力可施;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谁抓、谁管”“怎么抓、怎么管”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根源、解决办法,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使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更不可能做好。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够全面
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不够,在社区、企业单位等人群较多的地方,宣传文化设施没有配套到位,文化广场、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少、新的文化娱乐活动尚未形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较单一。另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相对较薄弱,亟待加强。
(四)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调研发现,个别单位在工作中没有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还有个别单位在责任落实上存在错位和缺位的情况,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直接责任人不明确,存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完善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1.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最重要的在于加强理论武装,抓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2.进一步强化学习制度、落实措施。学习制度、落实措施须进一步强化,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内组织生活有机结合,把意识形态内容融入“三会一课”中。
3.进一步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二)守土有责,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1.加强对村(社区)群众的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用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做好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正面宣传回应,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有效发挥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氛围。对主流价值观作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解读和阐释,用深入浅出的大众化语言引导群众,讲好“中国故事”。民心向背决定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牢固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要打赢民心争夺战,平时就要对困难党员和群众多加关注,尽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2.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可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所有与民营企业相关的工作部门,都要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统战、政协、工商联、工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第二,定期与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谈心、交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三,举办××企业家讲坛,请优秀企业家讲先进事迹或进行政策、经济、法律方面的宣讲,组织青年企业家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培训等。
3.注重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引导。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可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浓厚氛围。
(三)加强监管,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1.建设网络话语传播平台。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的宣传优势,抢占传播阵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对公众网络生活的正向引领作用;从制度和机制上着手,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和信息发布的制度和机制,从社会及政务阳光透明的角度充分满足公众舆论的期待。
2.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在建立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舆情监测,进行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有效疏导和控制负面舆情,防止不良信息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蔓延。关注舆情走势,对于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规避网络谣言,引导网络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刻意抹黑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话语要及时回击,澄清事实。
3.创新网络话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网络话语传播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断创新信息传播手段,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使用方便、快捷、门槛低、受大众喜爱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地、立体地阐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
(四)夯实基础,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从解决群众关切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现实困难,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把意识形态工作转化为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心,变为使群众得到实惠的实际行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人民群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
(五)完善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党中央制定出台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制度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管理,纳入执行党的纪律的监督检查范围,纳入干部考核。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形成一起动手、齐抓共管的格局。各级各部门要细化措施、分解任务,切实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加强网上舆论工作、强化阵地管理、处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以及管理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的责任。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重要日程,与从严治党、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年底对意识形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督察考核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做深、做实。
第三篇:意识形态工作调研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意识形态领域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1.相关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事。
2.没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不能形成合力。
3.没有建立严格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责任主体模糊,出现问题后无法追责,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措施不力,多领域出现意识形态危机
1.对境内宗教管理薄弱,2.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3.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不够,4.机构不健全5.职能部门技防设备陈旧,网6.各部门宣传措施不多,二、意见建议
(一)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1.各级党委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巩固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各级党委要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掌握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完善意识形态体制机制。
1.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专题分析研究,提出对策。2通报最新情况,跟踪掌握动态趋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3.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开展工作中,要考虑风险。4.要切实落实党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建立问责制度,对出现问题处置不当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常见问题思考与对策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常见问题思考与对策
纪检监察是维护党纪政纪、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基层工商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石,它的整体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系统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在客观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如何做好基层工商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由于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全局意识,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总感到自己在与领导、同事“作对”,既怕这又怕那。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分管领导或科(所)长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敢查。
2.干部队伍素质不高。队伍素质是搞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不少地方的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中,就存在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员少、变动多。基层单位虽设纪检监察室,但一般来讲只配备1~2名纪检干部,同时干部因轮岗交流等原因而经常变动,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产生“干纪检是暂时”的消极思想,不愿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参加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搞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接岗时不去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都相对滞后。三是工商业务知识掌握不全。工商业务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客体,全面掌握业务知识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条件之一。但由于自身时间、精力有限和各科所忽视,基层纪检干部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存在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的现象,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3.干部职工认识不足。干部职工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对象,他们对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正确、不支持配合,将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纪检监察效果。当前,干部职工的错识认识主要有:一种是认为多管闲事。一些同志认为“着装是否规范”、“执法是否合乎程序”等问题是无关大局的小事,做不好也不会影响什么;基层业务工作已很辛苦了,何必多管闲事、自我刁难。一种是认为会影响完成目标任务。一部分干部满足于和过去进行纵向比较,产生“已经做得很好”的念头,认为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只会给自己“套紧箍咒”,不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目标任务的完成。还有一种是抵触情绪。少数干部职工存在“我行我素”的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沿袭老一套,置一些新规定于不顾;当出了问题、纪检干部谈话帮助时,只是口头上虚以应付,明里表明改正,暗中进行抵触。
4.方式上存在误区。采取的方式不正确,将直接影响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目前,基层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整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粗暴行事,没有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二是没有实现与工商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仍停留于“迟到早退”、“着装”等表层问题上,没有在促进工商职能到位的深层次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
用。三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商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有的同志还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中,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惯性工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同志没有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案件定性不准,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二、针对问题克服困难,开拓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途径
1.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尽快提高干部素质。应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省市局特别是分局举办的各类监管业务及纪检监察方面的知识培训。应通过营造宽松环境、学成报销学费、优先晋升等形式,支持和引导纪检干部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参与函授、自学考试,使之成为各类知识培训的有效补充。
2.找准切入点,以推动工商工作的开展为目的。一是以监督制约为切入点。基层单位权力虽小,但缺乏有效监督也易滋生腐败。应当通过制订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等方式,将领导干部和业务干部的权力使用全面规范起来。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切入点。应当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辖区实际,对业务科所的各项业务工作完成时限作出详细规定,并通过不定期检查和警示督促等形式加以贯彻。三是以促进文明执法和文明办事为切入点。应当针对目前存在少数干部文明意识不强、执法简单粗暴、办事热情不高等现象,制订出有效措施,强化干部文明执法意识,遵循执法程序,抛弃主观偏见,重事实证据,重程序,重教育;树立文明办事意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快速办事。四是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周密调查,查明真相,一抓到底,务求解决。
3.争取领导重视,争取干部职工理解支持。首先,要摆正纪检监察工作的位置,在制订一项制度、推出一项措施时,紧紧围绕促进工商职能到位、促进全局中心工作而展开;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和目的,从而争取领导在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纪检监察工作最大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要破除简单灌输、空洞说教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内容上,要结合违纪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在对象上,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思想实际,分类施教,不搞“一刀切”。其次,在对待一般违纪干部的问题上,应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帮助引导他们深入剖析原因,认清问题所在,提出整改办法,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不是“借机整人”,而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增强纪检监察工作在干部中的亲和力,赢得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
第五篇:基层央行调研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
部门,标志着调研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的一项日常性基础工作。“调研立行”更是明确了调研工作在基层央行的重要地位。尽管各级领导对调研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突出表现为调研成果的深度广度不够,调研工作的外围环境不佳,调研与其他工作相比缺乏刚性制约等几个方面。
一、当前调研工作面临的难点
1、调研选题困难。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出台了《山西省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暂行管理办法》,把调查研究的严肃性,规范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金融调研工作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对基层行来说,由于立足面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素材不同,基层行选题局限性很大。一个调研课题如果对上级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如果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么,这个调研课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解决调研工作选题的问题成为基层好搞好调研工作的关键。
2、信息采集困难。监管职能分设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基层央行在金融机构中的硬约束有所弱化。按照新《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是,对于调查研究来说,更需要的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活情况,而不是现成的报表,需要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配合。在现实调研中,由于对于报送随即性调查表的行为没有制约的相关细则,对于基层央行临时需要掌握的资料是否包括在内也没能明确。因而金融机构延迟提供、提供失真度较大的数据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的情况时有发生。
到企业调研的难度更大。人民银行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贷款,所提供的信息也以宏观为主,缺乏直接的指导价值,所以好多企业把人民银行调研看作是对企业的负担。掌握企业生产情况、行业发展情况的领导或经销人员,根本见不到,常常推托人不在,或找一个办公室人员泛泛而谈。有的企业甚至看看报表都难以做到,要董事长签字;还有的干脆拒不接待。
3、质量提高困难。现在的调研工作,特别看重对宏观政策的反馈和建议,要求对较大区域的经济金融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掌握。一般来讲,上级研究部门、刊物承办部门,看到“我区”、“我县”字样往往觉得宏观性不足,没有代表性,所以很难认定成果。同时,由于基层央行整体学历偏低,缺乏既精通金融实务又掌握数理统计方法,既钻研金融理论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人员素质、分析手段也制约了调研工作的质量,使基层央行的调研深度和广度难以进一步拓展。
4、经费列支困难。目前,除了总行布置的企业景气调查、物价调查、储蓄问卷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等少数专项调研明文规定列支的经费外,基层央行自己组织的调研活动调研费用难以落实。一般来讲,除了上级行来人调研外,本单位人员在本地调查,用车费、接待费基本没有着落,调查人员往往要骑车跑单位,且由于单人独马,缺乏调查氛围,很难了解全方位资料。很多时候,调研人员只好坐在办公室电话联系。有的单位,甚至连电话也做了限制,超过一定限额要个人自负。经费短缺,外出困难,限制了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样本选择的全面性,从而影响了调研工作的质量。
5、硬件配置困难。调查研究是基层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基层行更需要顾及硬性约束的工作,所以在人员设备待遇配置方面要远远低于其他部门。从人员配备来说,保卫,发行,会计、国库等部门需要双人双岗,需要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无形中挤压了调研人员。目前,县级机构配备人员基本为2-3人,要承担统计系统,信贷登记系统两大系统的工作,基本没有专职调研人员。从计算机配备来说,因为调研没有硬性程序,所以配备的机器基本是能打字就行,数据分析软件基本上不能安装。从个人收入来说,好多部门有特岗补贴,调研部门是少有的几个没有补贴的部门。
二、搞好调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1、确立调研工作的法律地位
调研工作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支持系统,需要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各经济实体和居民的支持,是国务院赋予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应该从法律的地位把这项工作职能确定下来,实行依法调查。这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央行实施调研活动的权威性,实现权责相称,而且还是提高调研真实性、准确性的前提。
2、建立监测与信息支持系统
一是确立调查点,建立样本群体,实行有偿服务。要在各家金融机构、典型企业、投资人和消费者之中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信息反馈网络,每次重大政策规定出台后都应定期在上述固定群体中进行调查,征询评价意见。二是建立宏观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包括:综合统计(金融市场资金流量统计、资本市场统计、企业景气统计、汇率统计等);银行统计(银行信贷、现金、累
放累收等统计)、国际收支统计、专题统计(企业贷款统计、利息统计、有价证券统计、对外交易统计等),检测宏观资金整体流量与流向,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三是建立金融信息原始数据库。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指标体系,加强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涵盖辖区信贷、证券、保险等重要变量的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库。四是实现与各金融机构内联网的对接,拓宽信息搜集渠道;配备必要的互联网接口,及时下载、收集全国性资料,以现代网络为平台,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地方党政部门间实现信息的共享。要给调研人员必要的信息扩张权,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经济指导、统计报告类文件要有传阅机会,对地方政府组织的经济形势分析活动要提供参会或列席资格。
3、建立调研工作指导与反馈系统
上级行要充分利用央行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建立定期调研工作重点发布制度,及时指导基层行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要整合调研资源,从基层行抽调骨干参加全国性、全省性调研活动,锻炼队伍,适时指导;要在各级行之间建立定期的调研成果点评通报制度,拓宽视野,借鉴经验,促进调研工作的效率。各单位要成立由行领导牵头,调统部门、办公室联办的课题领导小组,结合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上级行安排重点,统一组织、规划、考核调研内容,开展“大调研”活动。
4、建立调研工作培训机制
要建立与调研工作相适应的业务培训机制。上级行要构建统一的、常规性、开放式的培训平台,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培训和电视录像、讲座等形式,定期进行经济金融最新理论、科学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目标等前瞻性的培训。基层行要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培训的力度,通过鼓励进修、外派培训、外聘培训、岗位轮换等形式,提高理论层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为调研部门征订必要的金融报刊,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中国金融》、《金融研究》、《金融参考》、《金融时报》、《经济日报》、《山西金融》等,扩大知识面,掌握最新金融动态。
5、建立调研经费与奖励机制
要设立专门的调研费用开支项目,实行调研费用专户管理。要明确每次重大调研课题的费用指标,逐步充实硬件设施,适当配备调研部门专用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或摄影、录音设施。要建立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把调研费用指标与调研工作成果挂起钩来。对调研成果的考核奖励,应看着福利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加大奖励力度,从而调动广大职工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对于地方统计部门、经济部门有关数据,可以允许采取包给地方统计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采集的形式进行,这部分费用也应当有正常的开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