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时间:2020-11-20 12:4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第一篇: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设计学院 环设 161 刘佳佳 2 目录:

一:对博物馆得认识;

二:调查得目得及意义;

三:调查得时间,对象;

四:实地调研博物馆;

五:认识与心得;

一、对博物馆得认识 中国对于博物馆得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得过程,对其定义也有过多次修改。20世纪 30 年代中期,中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就是一种文化机构,不就是专为保管宝物得仓库,就是以实物得论证而作教育工作得组织及探讨学问得场所、当代博物馆不只就是一个单纯得国民文化补习、怀古思今得地方,更重要得,它就是市民文化休闲得重要文化场所之一,获得知识、接受熏陶、收获启迪当然不可或缺得,享受幽雅、体验静谧得文化氛围也就是必不可少。在这样浓厚得文化气氛中调整一下工作状态、缓解一下现实压力与放松一下绷紧得心弦,将就是博物馆得时代主题。如今

博物馆得文化传播主要靠文物得陈列、图片得展示、视听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得。理解特定得博物馆学术性质,按一-定得文化秩序组织编排,灵活得分寸把握装饰语言、客观独特得视角阐述,寓教于乐,从而满足当代人对知识得渴望、往事得回顾、情感得抚慰、信仰得寄托之需要。从而达到历史与现实得沟通与对话。这已经成为当代博物馆建设得时尚标准、ﻬ二、调查得目得及意义 作为一名设计学院得学生,我通过博物馆实地调研了解博物馆得概念,构造及分类,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得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得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得分布,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得启发。为我以后做公共空间得设计作品有一个清晰得参考。

三、调查得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2018 年 8 月14 日 调查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创办成立于 20世纪 50 年代初,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与风景秀丽得烈士公园毗邻,占地面积 5.1 万平方米,公用建筑面积 2。9万平方米。该馆馆藏文物丰富,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与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就是湖南省最大得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也就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湖南省 4A 级旅游景点之一、四、实地调研博物馆 11月29 日闭馆五年半得湖南省博物馆终于开馆了。新馆建筑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领衔设计,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得意象、气势与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省博物馆得新馆建筑外形。新馆总建筑面积 9.1 万平方米,高 38.5 米,地下 2 层、地上 5 层,新馆就是老馆建筑面积得 3 倍多。

博物馆内部空间分为,公众服务与教育区、陈列展示区、典藏区、办公区、停车区、系统管理区等几大功能区。此外,新馆还设置有博物馆商店、观众餐厅、多功能厅等设施,为观众提供教育与学习、服务与交流得场所;有VR、AR 体验中心,为观众带来新颖独特得参观互动;有独立得学生入口与无障碍通道,让特殊人群也能拥有轻松愉悦得参观经历、在设计新馆时,矶崎新先生认为 “湖湘”离不开“湖“,湖南最著名得就就是洞庭湖,长沙在洞庭湖得南面,拥有与山、湖之间得天独厚得

地理位置关系、同时,湘江蜿蜒穿过长沙城。所以“湖湘文化”这四个字,在矶崎新先生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得就就是“水”,就是水汽带来得一种气场。

如何将这个“水汽”以建筑得形式呈现出来?矶崎新先生将它以就是一种浮现、融合得状态呈现出来。它不就是完全沉到地里,而就是有着某种轻盈得漂浮感。就像一架隐形飞机,代表一种时间得跨度与穿越:地下长出来得就是接地气得文脉与根基,浮在上方得就是根基之上得时代与未来。

除了空间上得处理,在功能上得组织矶崎新先生也想了很多方法,最终方案就是:人流进来后先到复原墓坑最上方,然后围绕着墓坑,一圈一圈往下瞧展品,再进到其她得展厅里。这样得人流动线既简单又不会拥堵。

我认为博物馆内最有亮点得就是进入省博得第一个大厅——艺术大厅,既有老博物馆得柱廊,又有新湘博得设计体系,包容了多种元素,承接了多种功能,体现了新与旧、当代与传统得对话,视觉上也非常通透、观众站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很强得艺术氛围。

另一个亮点体现在人流设计上。省博每天预计接待人数高达 1-1、2 万人次,节假日可能还会更多,在一些疏导空间上,如艺术大厅两侧柱廊、通道得设计,最大程度满足疏导得功能性。在艺术性上,设计师将建筑设计上得特色融入进来,把外挂石材得风格引入,使用了一些民间传统得夯土建筑形式,很有视觉冲击力。

在室内设计得视觉系统上,新馆内也采用了与水、书法等相关得元素符号,让观众能近距离地感受湖湘文化得灵动之美。

“马王堆”展厅,采用了对比度强烈得红黑色调,以此凸显湖湘文化更深层次得魅力。

五、认识与心得 在这次博物馆调研中,我对空间布局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博物馆有了一个大致得概念,对以后自己做类似得设计做了一个很好得铺垫,通过此次调研,我了解了关于博物馆建筑得一些基本情况,对博物馆得功能以及建筑分区、建筑作用有了一一定得认识。通过湖南省博物馆调研让我对博物馆得平面布局以及展厅所使用得材质,内部空间得搭配,灯光照明等系统得使用有了更深刻得了解,同时通过参观博物馆,让我对湖南得历史文化有了不一样得认识。对日后学习本专业知识有了很大得帮助,并且指导我们以后更好得学习。

第二篇: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也是我们路桥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这次工程地质实践是我们检验和考察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也是我们明白这项课程重要性的一个契机,通过这次实践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少的经验。

2、实习时间:2015年12月18日

3、实习地点: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实习的目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次进入场馆,该馆设“序厅”、“走进地球”、“打开宝藏”、“辛勤耕耘”、“沧海桑田”、“保护地球”、“石之瑰宝”八个主要展厅,走进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就开始了地球之旅。

百度百科上介绍说该馆矿产资源陈列厅门口,是一座人工堆造的石灰岩溶洞,厅内布有湖南矿产分布大型沙盘,上 面标记着湖南特有的钨、锑、铅、锌、汞、磷、砷和高岭土、海泡石等矿产地 250多处。几座独有的石英──黄铁矿晶洞、辉锑矿晶洞、石膏晶洞,再现了自然界矿物生长发育状态。地球历史陈列厅陈列有转动着的巨大地球模型。其他陈列厅陈列有古生物标本 800余件,如大型三叶虫、1 米多长的直角石、芙蓉龙、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等。矿物岩石标本有1000余件,如金刚石、辉锑矿晶簇、石英黄铁矿晶簇、雄黄雌黄晶簇、方铅矿重晶石晶簇、方解石晶簇、辰砂、黑钨矿、白钨矿、萤石、石膏等矿物晶体以及中国首次发现的世界新矿物──香花石晶体和各种宝石玉石彩石等。其他还有矿床、区域剖面的系统成套标本。

大家排好队在美女导游的带领下进入了博物馆,博物馆进门处的地球厅摆放着一个模拟的地球,上面不断变换着地球上的各种地貌。在展厅的转角处悬挂着模拟的太阳系。

随后我们又到了矿物厅。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矿物厅里摆放着各种矿石,最引人注目莫过于那个闪闪发光的石膏晶洞了。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世界上最大石膏生产国是美国。在美国,石膏矿床分布在22个州,共有69座矿山,最大产地在阿依华州道奇堡;其次是加拿大;法国在欧洲石膏生产中居领先地位;再次为德国、英国、西班牙。中国石膏矿资源丰富。全国23个省(区)有石膏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69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76亿吨。从地区分布看,以山东石膏矿最多,占全国储量的65%;内蒙古、青海、湖南次之。石膏不仅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在土木工程上也有着巨大的用途。在混凝土中便需要加入石膏以调节其硬化时间。

接下来我们到了地质环境厅,走入一个小黑屋,轰隆的巨响,仿真的山坡,这是在模拟泥石流的场景。曾在新闻里不断的听闻泥石流的巨大破坏力,泥石流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万物尽毁,人们往往在听到声音的下一刻已绝望得被掩埋。经历了泥石流的劫后余生,进入的是一个模拟的钟乳石洞,钟乳石表面逼真的粘性设计,竟让不少人误以为真。

拐过一个弯,进入了我们应该最感兴趣的古生物厅。生命的起源是个未解之迷,通过巨幅自然与生命演化螺旋示意图,清晰地揭示从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这里有幻影成像和澄江生物群,有庞然大物的剑齿象骨架化石,有不同时代的各类大型恐龙模型、恐龙蛋和恐龙脚印化石,尤其是享誉中外的无齿芙蓉龙,是全世界仅有的三具之一。

大厅首先是一个长廊,墙壁上是有关化石的相关介绍。还展示了化石的形成过程。走过长廊,是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化石标本,有等节海百合、四川四川虫、高雅小栉虫等等。

从一块块三叶虫小小的化石,到剑齿象巨大的骨架化石,清晰地揭示了从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块块化石了解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的湖南和志留纪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展出的于1981年在湘西桑植芙蓉桥地区发掘出来的无齿芙蓉龙属于槽齿类爬行动物,是恐龙、翼龙、鳄类及鸟类的共同祖先。这条龙长3.21m,高1.06m,是全世界仅有的三具骨架化石之一。同时展出的东方剑齿象是1985年从涟源斗笠山的一处溶洞中采集而来的,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代表种类。据推测,更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等动物可能是被古人类当做食物带进洞内的,因此也成为湖南古人类存在的一个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价值。

走出古生物厅,沿楼梯上二楼是矿物晶体厅,美女讲解员的任务也告一段落。

矿物晶体厅里展示的矿物晶体近千件,它们形态各异、璀璨夺目、精美绝伦,这些出自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手的奇珍异宝主要来自湖南几大矿山和国内几个主要产矿省份以及国外几个主要产矿国家。其中的300多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晶体精品和绝品,如产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菱锰矿、产自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等。

产自广西梧州的菱锰矿、萤石合体由于鲜红的色彩和如花瓣状的形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和镜头。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块矿物晶体在美国展出时,有人曾出价超过500万美元。

博物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薄片状,鳞片状,块状,土状,球状,钟乳状,黄的,绿的,红的„„给了我们无限的视觉冲击。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看标本下面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讲解,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看到了灵璧石,雄黄雌黄,孔雀石,内蒙的鸡血石章石雕,吉林的松花砚。还看到不少钻石,玉和翡翠。如金绿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和田玉,南阳玉,珍珠等等。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

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博物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硅化木,中华鲟鱼,潜龙,古蜻蜓化石,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我还了解到我国近代地质学发张历程。萌芽时期(1840—1910),草创时期(1911—1921),成长时期(1922—1936),动荡时期(1937—1949),发展时期(1949—现在)。

湖南地貌尽收眼底,湖南到底长啥样?到中厅就可以一览众山小,85平方米的超大型沙盘、声光电全景式的展示,可以把三湘四水尽收眼底,馆藏最古老岩石距今17亿年。

4、实习体会:

这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精神和思想上也经过了深刻的洗礼。通过这次参观,我的收获很大,不尽看到并学习到了原来地理科学教材上的知识,也获得了许多从未亲身了解的体会,我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阅历,努力学习和钻研知识,培养自己对专业学科的兴趣,在大学时光里,能够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使自己在未来的奋斗中充满求知欲与热忱。

菱锰矿、萤石合体

第三篇:湖南省博物馆之想

湖南省博物馆去过不下4次了,每次去都颇有些收获的。馆内的氛围很是浓厚,在灯光下的古物泛着岁月的流光,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话语,以及观赏者认真叹服的表情,都极易让人沉醉其中。

在几次的博物馆之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次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可惜的是在那次展览中的照片全部丢失了,不过所幸的是在博物馆的官网里还留有些图片可以让人回味,不然当真成了南柯一梦。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是湖南省博物馆2009首推的原创大展,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联合举办,展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260余件(套)楚文物精品,分四个部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全面展示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领袖群伦的丝织绣品、巧夺天工的漆器,五音繁会的乐器、雕琢精美的玉器与诡谲奇异的美术成就,都在此次展览中得以一一展现。

“尚武修文”——其展出的多为楚国的青铜器,印象最深的号称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的随身佩剑。其剑体上的菱形暗纹图案,与剑基铸为一体。研究认为是先铸出剑基,留出菱形纹饰的空槽,经修整后再注入熔点较低的高锡高铅合金,打磨后形成菱形暗纹。通过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剑的装饰性,又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剑首有11道同心圆,内铸间隔只有0.2毫米。从现在看,只有用制作陶器的转轮才有可能完成,待铸好剑首后再与剑的其他部分二次合铸而成,但要达到如此精度也决非易事。作战兵器上不会使用这种装饰, 一般认为是身份的象征,或者说同心圆越多,地位越高。而菱形暗纹装饰、同心圆技术也成为当时名家制剑的特殊标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战用的工具如铜戈、盾牌、护体装备类得展品,每一件都是上乘之作,由此可见楚国的国力的强大与繁荣。值得一提的是古人青铜技术的娴熟、工艺的精美程度让生活在现代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叹服。

“尊礼崇乐”——大量的祭祀器具和乐器,楚国很注重祭祀的器具“鼎”,鼎的花纹繁杂程度和大小象征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越是花纹精美繁杂程度高的鼎用来祭祀的仪式越高级。楚国人不仅尊礼还崇尚音乐,这一点从展出的文物中也深有体现,曾侯夫人的“金声”——铜编钟,铸造精良,纹饰精美。它由大小不同的铜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木槌分别敲打,使之发出不同乐音,演奏出优美旋律。凤鸣九天壮声威——虎座凤鸟漆木架鼓,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属于悬鼓,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凤之上,悬空敲击演奏。此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这种乐器均出土于楚国贵族大墓,可知当时只有楚国王室及高级贵族才能享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的中国,人们都崇尚的是龙,至今都有龙的传人一说,而楚国人却是崇尚凤的,在楚人心目中,凤鸟为至高无上的神鸟,其地位堪比中原威力无边的神龙。木架鼓中的凤鸟,昂首屹立,仰天长啸,似在为鼓壮声助威。作为百兽之王的猛虎,乖乖地蜷卧在凤鸟脚下,恐是为了突出凤鸣九天的威严和震慑效果。

“蕴美求奇”——其展出的是装饰用品和饮食器具,如一些玉佩、玉面、装食器和大量的酒器,其中有青铜器也有造型精美的漆木器。这里展出的古物虽然体积很小,但是件件都是精品,它的彩绘、雕刻、花纹都极其精美,让人大饱眼福之余为其沉醉其中。“好巫祈福”——在“尊礼崇乐”中我提到过了楚人崇凤的传统,在楚地流传着各种有关于凤鸟的神话传说。《庄子•逍遥游》记载“鲲鹏展翅”:鲲鱼化为鹏鸟,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乘风高飞,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种似鹤非鹤,似鹿非鹿,构成一种非禽非兽、禽兽合一的超现实的复合动物形象,一般认为是古代风神飞廉。飞廉是凤的别种,楚人把它当做风神。屈原《楚辞•离骚》有诗句:“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即“月神望舒在前面引路,风神飞廉在后面助力”。其实楚人不仅崇尚凤鸟,还喜欢鹿。鹿这种生性警觉、温顺可爱的动物,不仅是先人主要的狩猎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被楚人视为具有特殊生命力的神物,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与中原及北方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常将动物翼化不同,南方的楚人将动物角化,不论是神禽还是异兽都被添加上了一对神秘的鹿角。墓中随葬木雕卧鹿,可能是把它当成为死者祈福的吉祥动物。羽人是楚国巫风最盛时代最具创意的木雕作品。它长着人的身形,却有着鸟的尾巴和爪子,腿上还依稀可以分辨出羽毛的麟状。他站在一只凤鸟头顶,立在蟾蜍底座之上,造型十分怪异奇特。羽人的出现与楚地流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关。屈原《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昼夜常明的地方)兮,留不死之旧乡(神灵的居所)。”《山海经》中曾有记载,在楚的发源地荆山,“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更提到“羽民国”有“不死之民”。发展到汉代,羽人与仙人联系在一起,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羽人被当做天上的神灵,蟾蜍代表月亮之精,凤鸟是飞翔于天地之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合而为一,寄托楚人遨游九天、生命永恒的愿望。

以上是我在“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的所得收获,在了解楚人文化的同时为之痴迷。楚国对于我来说既遥远又贴近,既陌生又熟悉。它是如此的神秘,却又是如此的动人。它孕育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留下那么璀璨的文化,创造那么辉煌的记忆。很遗憾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有些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不是很热衷,对于流行文化趋之若鹜,我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一部分是自身还有一部分是社会的原因,像有些同学觉得跟传统文化有些隔阂,认为传统的就是旧的不新颖的,但是由浅入深的接触传统文化,会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同辉煌灿烂的西方文化一样让人为之倾醉。

第四篇:博物馆实践调研报告

感悟历史文化——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导语:南粤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广东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地面与地下遗留、蕴藏的各类文物为数众多,史前文化遗产丰富,海洋文化遗产、华侨文物、革命文物、名人遗存等独具特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可观。为了感悟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重温南粤历史风华,领略岭南艺术魅力,概览广东自然景观。在迎来建党70周年之际,我们宿舍于2011年6月1日下午,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

正文:

记住。今天我们一起参观。

记住。明天我们一起飞翔。我们快乐地追逐着,欢笑穿梭在众宝云集的博物馆中,尽情地让它漂白整个繁重的心绪。心绪飞扬,寻找着,终于在某个角落找到了归属。迈着坚强的脚步,欢笑欢笑着说:我们一起牵手,走览广东省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搜集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我们寻觅专属的快乐。

广东省新博物馆是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它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依托新城市中轴线,濒临珠江,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

新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三大部分和临展馆。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立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广角,用丰富的物证和文献重点展示广东三大民系、海上贸易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广东自然资源展览为观众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广东自然风貌,自然资源包括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强化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反映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艺术展分为“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

一.历史之旅——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

进入展厅,一派壮丽之景。听介绍说“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厅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其中长达四十米的猎德龙舟、迄今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套广州外销壁纸、雕工精湛的象牙雕镂空提盒、国内罕见的詹天佑亲笔签名的《京张路工摄影》相册等都是该展览的亮点。

我们依次参观了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而影响最深的是南粤追溯和继往开来两个部分。

我们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景致有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

“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

云。抗英图强的志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维新运动的领袖、辛亥革命的先驱、国共合作的元勋、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化作点点繁星,在南粤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光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不忘历史,不忘追溯前进的脚步。

我们仿佛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南粤以前的海上辉煌。

我们仿佛听到了广东军民血与火的抗日史诗。一幅幅黑白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南粤儿女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与序厅的广东海陆图相呼应,展览的结束部分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纳百川,奔流不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广东人民满怀希望走向世界,拥抱未来!抗战时期的英勇,壮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鼓舞着我们努力建设祖国,报效民族的滋养。

一幕幕,历史的写照,印刻过去的辉煌。

恍然的,再一幕幕,等着我们去翱翔,去改变,去创造。

二.精木之旅——参观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吸引住我们眼球的是一派金碧辉煌。走进一看,才知道那个木雕,金光闪闪的艺术品宛若镀金般亮堂,即使视觉的盛宴,也是心灵的震撼。据说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抗战时期陷入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看那潮州木雕饱满繁复、精巧细腻,左面一处玲珑剔透,右边一幅金碧辉煌。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而木雕实物有200多件(套),品类丰富,精品叠出,如场面宏阔、精细入微的描金漆画诗经意境图大寿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圆雕蟹篓,还有造型独特、精雕细刻的神龛、神亭、神轿、薰炉罩、馔盒、糖果架、纸煤筒„„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在高大宽敞的展厅空间中,有逼真的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让我们在浓郁的潮汕文化氛围中赏心悦目地观赏、流连,充分领略到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参观完潮汕木雕,不仅领略的先人高超的技艺,也更加珍惜流传至今的文物古迹。发挥创造精神让古物焕发生机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

三.陶艺之旅——参观历代陶瓷展览

水、土、火的碰撞,产生了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陶器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而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因此而拥有了“瓷之国度”的美称。

陶艺展馆以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馆藏陶瓷文物为依托,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陶瓷从产生、发展、到兴盛的历史。我们应接不暇,满眼都是琳琅的陶器。馆藏中有精选的近三百件文物,从工艺的进步、器物的演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

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面貌。

通过参观展览,我们认知到中国古代陶瓷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陶瓷展厅共八百多平方米,展览共分四个部分。

1、“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 其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展现陶器和瓷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

2、“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 其展示了隋唐至宋辽金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陶瓷迅猛发展的面貌,全国各主要著名窑口,如长沙窑、巩县窑、钧窑、定窑、官窑、登封窑、景德镇窑等的器物,以及辽瓷、金代瓷器等,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3、“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

它反映了元、明、清时期中国古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的面貌。此部分除了展示全国各重要窑口如龙泉窑、德化窑、磁州窑、宜兴紫砂等器物外,着重展示了景德镇窑瓷器的辉煌——青花瓷、颜色釉瓷、釉里红、粉彩瓷等各领风骚,官窑与民窑制品争相辉映。

4、“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着重介绍广东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其外销的状况。

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既展示了本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精品,包括曾获评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建国以来广东考古最重要发现的博罗横岭山东周墓地群出土的先秦陶器,也展示了梅县水车窑、广州西村窑、潮州窑等广东本地著名窑口的器物,以及蜚声海内外的石湾陶器和广彩瓷器等器物,力图全面反映广东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地位,以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

四.紫石凝英之旅――参观端砚艺术展览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进入此展馆,我们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端砚故乡的风姿。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展示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叙述通俗,使我们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了深刻浓厚的关注和兴趣。

砚林回溯,带给我们早期端砚美感。各种唐宋、明清至当代的端砚精品,砖砚、陶砚、瓷砚、铜砚、漆砂砚等其它非石质的砚台,叙说着他们的故事。1954年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箕形端砚、1973年广东高要县出土的宋代抄手式端砚、1985年广东潮州刘景墓出土的宋代抄手式端砚、1964年广东佛山出土的宋代琴式端砚,都是难得一见的上品。

石质粹美。不虚名砚之首,是大自然赐予广东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宋坑,能够出产优质砚石的名坑就有十余个。砚石石质细腻温润,有些可以媲美小儿肌肤,并具有绚丽多姿的石品花纹,鱼脑冻、天晴、青花、蕉叶白,名目繁多,引人遐思,观赏性佳。由于矿石结构和成份的原因,端砚易发墨,不损毫,贮水不耗,书写的实用性为世人称道。

神工鬼斧从工艺流程、雕刻技法、砚形砚式、装饰题材、因材施艺五个方面对端砚的工艺加以展示介绍。端砚形制非常丰富,从唐宋时期的“端方是尚,朴雅为经”,到明清时期的“标新树异,象物赋形”,它的演变经历了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端砚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内容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的倍受喜爱,历代沿袭,成为经典砚式。在雕刻技艺方面,因材施艺、巧用俏色是端砚制作中的重要法则,端砚十分强调顺乎自然,巧施雕琢,达到掩暇显瑜、锦上添花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镌诗题铭以50余件明清时期镌有铭文的端砚,展示更加深沉的砚文化内涵。砚为古时书写良友,历代文人以端砚为载体,镌诗题铭,咏物言志。有些文人嗜砚若癖,惟砚是求,甚至亲自刻砚、作铭。这些砚铭言辞精练,简洁清隽;书体正草隶篆,各具风致;印款题拔,相映成趣,体现出文人的审美情趣、境界追求和艺术造诣。展览中将展出朱彝尊、黄任、林佶、阮元等名家手泽的端砚精品,具有传奇色彩的清末端砚“三大名砚”之“千金猴王砚”、“ 嵒华四象砚”也将一展芳容。

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发展,端砚不仅是文房用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文化价值愈发为世人瞩目。此次端砚展向我们展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端砚艺术,唤起我们对保护端石资源,继承制砚技艺的热情,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砚文化发扬光大。

五.自然之旅——参观广东省自然资源的展示

自然资源展厅展示自然奥秘。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纳入其中,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广东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地质地貌展厅,从广东各大名山实地“翻模”出来的山石草木,把观众带入岭南风貌的山石河流。韶关丹霞山、肇庆七星岩、深圳大鹏湾等地的局部地质地貌,都一一浓缩在身边的景观里。由玻璃钢和特制材料塑型特制的山脉、湖泊、河流高低起伏,汇聚广东主要名山河流,陈列出土的各类宝石。还有那海洋生物展厅犹如奇妙的海底世界,空中、墙上吊挂着数百条钢线牵引的巨大鲸鱼、海豚„„

自然的奥秘,让作为大学生的我来不得索思,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了解古生物发生、进化和消亡的知识平台,难道我们对大自然热爱的心还要冷淡吗?我在沉思中前进着„„

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踏入此馆,依次参观了以下几个主题展览。

1、《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 地质地貌馆利用了大型模拟景观、大型背景画和在显示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的高清地貌图片,形象地展示出广东的丹霞山、湖光岩、西樵山、阳春、深圳大鹏半岛、封开、恩平等七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七星岩、鼎湖山、罗浮山、莲花山等景貌,并重点展现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岩熔、海蚀遗迹、火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地貌,使我们在“游览”广东名山秀水的同时,获知相关的地质地貌常识。

2、《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

矿产资源馆实际与“地质地貌馆”同处一个空间,前者的展柜被巧妙地嵌入在模拟的大型山体之中,恰似埋藏于山体中之宝藏,与展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相互呼应之妙趣。展览通过矿石标本、矿山图片、趣味模型、漫画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广东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用途,使我们对广东的矿产资源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 陆生野生动物馆中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广东所拥有的丰富而独具岭南特色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展览分为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灌丛、田间、草地景观和湿地景观三个大部分,每个部分采用大量的剥制和模制标本,与相应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中还加入了多个知识窗、趣味园和互动问答等项

目,在调动我们兴趣的同时传授各种小知识,并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与野生动物朋友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 海洋馆利用新馆特有的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我们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穿插其中的趣味园和知识窗等寓教于乐,使观众快乐收获知识。

结语: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充斥于天地,历史滔滔不绝,文化延绵不断,传统历久弥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无限的骄傲。

通过“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的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也看到了广东省古今变化的历史文明。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这四个部分的美景让我们尽情徜徉于历史之河。

饱览了潮州木雕的艺术秀色,即看到了潮州木雕的繁复和精巧,也见识了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都让我们打开了眼界,感慨制作技术之高也引发我们对于历史文物保护的思考。

观赏陶瓷展厅,从 “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到 “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再到“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最后到“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幻的旅程,艺术陶冶着心志,参观完一个部分都是心灵的净化。而每一个瓷器充满着灵性,让我们小心翼翼的观赏着,即可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通过观看端砚艺术,让我们领略了不同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这三个主题,让我们感悟到笔墨纸砚带来的精神震撼,使我们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了深刻浓厚的关注和兴趣。

我们在自然资源馆,一个4000平方米、高度由8米到22米的高大空间内,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纳入眼底,近距离的接触了自然风光以及无限的独特风景。进一步思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变迁的种种。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我们从馆里出来,不仅深深地感叹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这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的先进与一流水平,感受到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品位,也深刻地感悟到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重温南粤历史风华,领略岭南艺术魅力,概览广东自然景观。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参观之旅,更是学习之旅和思考之旅。

附上参观图片:

第五篇: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

一、博物馆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二、博物馆的环境分析:

(1)太阳的周期运动对省博的光环境影响较小,因为省博是西北朝向,是人为减少阳光直射。且历史文物博物馆对自然采光要求低,省博展览空间基本上无开窗,缺乏自然采光。

(2)街道的南侧日照更加充足。(3)武汉市主导风向是西南风。

(4)由于墙面开窗较少,展览空间墙面未开窗,所以室内自然通风不好。但是馆内安装了空调通风装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内通风状况。

(5)夏季自然通风有6,7,8三个月。

(6)冬季顶层即第四层会比较寒冷。

(7)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场。(8)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9)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了仿古琉璃砖。

(10)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

(11)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材及抹灰。

(12)U型建筑体量围合成了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广场,展厅,门厅,视听室,商店为公共空间,厕所,办公室,藏品库为私密空间。

(13)易用性较强,布局符合参观人群心里生理需求。

三、镇馆四宝:

战国1 9 7 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 4 8 厘米,高2 6 5 公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包括楚惠王熊章在公元前4 3 3 年赠送的一件镩钟),分三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 5 2 . 3 厘米,重2 0 3 . 6 公斤。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 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春秋晚期1 9 6 5 年湖北江陵望山1 号墓出土。通长5 5 . 7 厘米,宽4 . 6 厘米。此剑铸造精 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 “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的乌篆铭文。剑格正面嵌 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地。1 9 8 9 年

和1 9 9 0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 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两具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的面部特 征与中国和亚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相一致,但鼻根点凹陷,类似 于欧洲古人类,科学测定约为距今1 0 0 万年的直立人。郧县人

I 号头骨化石是湖北首次发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之物高3 8 . 7 厘米,口径6 . 4 厘米,底径1 3 厘米。2 0 0 6 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靖王朱 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 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名“四爱图” 梅 瓶,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四、建筑布局

省博建筑主体为西北朝向,采用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式布局.反映出传统宫殿类古建的严谨秩序。对于亲近太众的博物馆建筑而言.过于严肃.作为弘扬大楚文化的文化建筑,明显不妥。主体建筑背临东湖 坐拥美景,但没有考虑自然水景元素,仅在广场内部人工设置水景,可谓舍本逐末。

采用严正布局、拒水、朝西北做法处理代表楚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显然是与楚文化自身 浪漫、自由、勇于创新的特点相违背的。

五、博物馆人口设计

入口选择为两条道路(黄鹂路和东湖路)交叉转角处。道路与建筑人口之间设置小型广 场,作为人流集散缓冲。早期的省博只有栋建筑,为现在主体建筑左侧的编钟馆.建筑背面临水.偏南朝向.入口位于东湖路边远离交叉路口.曲径通幽,临水行进,相比于现在的人口位置,更显自由。

博物馆的主入口采用对称的双体阙,纳入了安检、值班、行李暂存的功能。阙的风格是结合主体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严谨的比例推敲和精致的细部处理使其与楚文化精美的艺术风格相协调。

入口区环境设计

以厚实的矮墙和低矮的花池烘托黑底盒字的博物馆铭牌通过两倒花池灯座的点缀丰富甬道日的环境层次。保留甬道区左边的±坡和高太的樟树,作为林荫休息区,将甬道区右边的场地设计为供观众游览的花境。运用轻巧透明的手法处理地下车库出口的楼梯间使其融八园林之中减少对主体建筑的干扰。

六、博物馆主体色调

除左侧编钟馆采用褐色外,其余主体建筑呈蓝色。楚文化在颜色偏好方面为尚黑,喜赤。省博建筑主体采用强现代感的蓝色与楚文化象征不符。博物馆被称为永久性的机构。对博物

馆建筑,其表达重点应在于永久性而非时代感。博物馆是文物的归属,受全社会的委托来保持人类的文化遗产,所以它是永恒的.必须要表达一种永久性的概念。若是采用赤或黑作为省博的主体色调,相信在符合楚文化以及永久性表达方面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七、博物的建筑风格

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由1999年建成的编钟馆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楚文化馆、综合陈列馆三座单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组成,其建筑风格为仿楚式建筑,其建筑造型庄重典雅,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富有新意,高度体现了历史文献及湖北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楚国建筑风貌.该建筑突出了楚国高台建筑,多层坡顶的宽重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的特点,建筑外观采用了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所常见的黑色(琉璃瓦),米黄色(外墙),暗红色(外墙柱)和茶色(玻璃)等色彩,同时也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以体现出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和时代特征.拟建的综合陈列馆和编钟馆、楚文化馆形成“一主两翼”的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离台建筑群布局格式。

湖北省博物馆属大型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所处楚国的故地这一历史文化环境和东湖风景区这一地理区位环境,编钟馆以陈列展出楚文化历史文物为主要内容。为此,其编钟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历史文献及湖北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楚国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高台建筑,多层坡顶的宽重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的特点。建筑外观采用了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所常见的黑色(琉璃瓦),米黄色(外墙),碚红色(外墙柱)和茶色(玻璃)等色彩。同时,它又是一座现代博物馆的建筑,故也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以体现出时代的特征。编钟馆的建筑风格突出了楚文化的主调,并把楚文化、湖北地方风情、自然环境与时代特征有机地融为一体。

个人觉得博物馆主要的不足:

编钟馆,6米×6米的结构柱网尺寸不很理想

在建筑布局中,其灵活性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楼板层结构的设计。为了争取较大的灵活性,在支撑系统方面宜增大开间,扩大进深和柱网。因为空间窄长,柱子林立,内部使用将不够灵活。据有关资料表明,柱网间距大的博物馆使用中适应性指标高,反之则少。

编钟馆二楼回廊展厅建筑面积730平方,米,选用6米×6米的结构柱网,展厅内竞出 现了l2根柱子,且都立在中心区,既不利于布展,又有碍参观人流的活动,给观众和工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如选用7.5米×7.5米的结构柱网,就可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上述展厅的柱子就可以减少至8根,且立在中心区的柱子可减少至4根,这对博物馆展厅的使用无疑是最理想的。

建 筑 文 化 与 评 论 作 业

湖 北 省 博 物 馆 调 研 报 告

姓名:冯伟庆 学号:080603224

指导老师:欧阳昉昕

下载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博物馆心得(5篇)

    湖南省博物馆心得 湖南省博物馆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烈士公园西门旁,占地5.1万平方米。该馆馆藏文物丰富,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陶瓷、书画、近代文物等......

    博物馆展示设计调研报告

    北 华 航 天 工 业 学 院展示设计市场调研报告报告题目: XX博物馆展厅调研报告作者所在系部:作者所在专业:作者所在班级: 作 者 姓 名 : 指导教师姓名: 完 成 时 间 :廊坊博物馆展......

    关于辽宁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之 辽宁省博物馆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学号:111405211......

    湖南省农村空心化调研报告

    湖南省农村空心化调研报告 -----以永州市零陵区农村为例前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浮现在眼前的尽是累累的硕果,成功的喜悦与不凡的成就。但是令我们担忧的事情依然......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地区,进行了试点。二、调查目的1、在医改的大力进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通信0801班翟建华一、调查背景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地区,进行了试点,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二、调查目的1、......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地区,进行了试点。二、调查目的1、在医改的大力进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

    洛阳博物馆调研报告-河南科技大学

    校史馆建筑设计说明 城规121班 何必辉121509060103 一、整体概况 该校史馆位于十字路口交叉处,为河南科技大学校史馆,分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内庭院,功能合理,交通流畅,造型美观,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