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时间:2020-11-04 08: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

第一篇: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

关于赴 X 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的发展经验的调研报告 网 络 报告调研 X 论坛中,X 对 X 跨江铁路大桥项目高度关注,为我市深入推进开放兴市提供了重大机遇。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口岸城市的发展经验,由我带队组成考察调研团,于 X 月 X 日—X 日赴 X 市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X 位于 X,毗邻 X,辖区面积 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X 万,承担着 X 贸易 X 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被誉为“X 之窗”。X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X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X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X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X 元;口岸货运量完成 X 万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 X 亿元。

考察团一行先后深入 X 公路口岸、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X 互市贸易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铁路车站交接所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 X 木业等企业,参观了口岸城市风貌,并与 X 市口岸、发改等部门业务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考察,看到 X 成功依托口岸通道优势,在外经贸发展上先发先行,走得更快、更好、更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释放口岸优势,建成了立体化集疏运体系 X 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口岸优势转换为通道优势,形成了铁、公、空并举的立体化国际口岸发展格局,完备顺畅的集疏运体系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铁路口岸:是沿边通过能力最强、换装功能最全的口岸,年换装能力 X 万吨,X 验收运营后可达 X 万吨。公路口岸:是全国唯一允许 X 籍车辆入境的口岸,是沿边唯一实行 X 小时通关的口岸,年通过人员能力 X万人次,过货能力 X 万吨。航空口岸:是沿边唯一开通国际航线的口岸,开通国内外航线 X 条,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X 万人次,已开通 X 至 X、X 等 X 条定期国际航班。此外,X 还开通了“X”、“X”、“X”等 X 余条中欧班列,形成通过 X 直达 X 及中欧、东欧的草原丝绸之路。

(二)充分利用通道优势,构建了多元化对 X 开放平台 X 最大的务实之举在于,把通道优势转换为平台优势,通过辟建园区和搭建开放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和贸易集中。建设了 X互市贸易区:以建设免税交易大厅为中心,建有商超模式的 A 厅、免税交易 B 厅、精品出口厅和 X 商城,与 X 景区实现连通,X 入区商品达 X 类、X 余种,X 年交易额突破 X 亿元,今年 X-X 月末交易额近X 亿元,形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建设了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即上述的“X”,园区规划面积 X平方公里,X 年 获批“X 物流园区”。园区分为 X、流通加工区、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其中,“X”分为东区和西区,集物流、仓储、保税等功能于一体,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产业,铺设宽、准轨铁路,联通X 铁路网,建设各类铁路货场,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 X 资源进口

储运基地。目前,X(东区 X平方公里)入园项目 X 个,X 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近X 亿元,同比增长 X。除 X(东区)外,西区、流通加工区和配套服务区还未深度开发。建设了综合保税区:X 年X 月 X 日,国务院正式批覆设立 X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 X平方公里,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近X亿元。共引入协议项目X个,总投资 X 亿美元,引进 X 余家外贸公司注册入驻,X 年园区封关运行,贸易额突破 X 亿元,打造以高端制造、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项目为核心的新业态。

(三)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特色化口岸主导产业 X 最大的发展实绩在于,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构建起支撑 X 经济大厦的主导产业体系。依托 X 进口木材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X年进口木材 X 万立方米以上,整合后木材加工企业 X 余家,年落地加工木材 X 万立方米以上。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板材、家具、木门窗、木屋等 X 余个品类,基本形成了“原料在国外,产业在园区,链接国内外”发展格局。依托 X 进口粮食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X 进口 X 农产品主要是小麦、油菜籽、亚麻籽等品 类,进口粮油加工企业 X 家,待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进口粮食X 万吨,生产面粉和食用油 X 万吨,进口农产品落地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依托国内外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产业:X 跨境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引进建设了 X 货场、X 物流、X 等项目,发展木材、粮食、平行车和液化石油气进口等业务,特别是远东气

体仓储项目,主营进口液化石油气进口及仓储换装业务,年进口量达 X 万吨,规划年进口总额超百亿元。依托城市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X 充分挖掘 X、X 内涵,塑造了欧式风情为主、X 风情点缀的城市主题风格,建设了 X 广场和世界上最大的 X 酒店,依托 X 湖、X、X 景区等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产业,打造欧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X 年旅游总人数X 万人次、总收入 X 亿元。

二、经验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对比审视,X 作为沿边口岸先行先试城市,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启示一:“通”是关键 主要是“三通”:

一是通口岸,即对 X 通道 X 口岸 X 年口岸货运量达 X 万吨,进出境人员 X 万人次,强大的通过能力是开放命脉,所以 X 开通大桥是打破瓶颈的首要前提。

二是通路网,即保障货物能进能出的换装路网系统 X在新旧铁路站场均设有完备的铁路换装网线,特别是在“X”建设了“X 场”,设宽轨线 X 条,预留 X 条,接入 X 铁路;设准轨线 X 条,预留 X 条,接入国内 X 铁路。入园企业均建有铁路专用线宽、准轨各 X 条,均有专业铁路货场。此外,园区还规划建设了年运力 X 万吨的集装箱办理站。

三是通环境,即通关便利化

公路口岸方面,实行 X 小时旅检通关。铁路口岸方面,设立国际货物铁路交接所,通过交接所实现海关、货代公司、铁路、X 方四个层面的立体式数据交互,“一站式”工作流程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启示二:“用”是基础。

主要是“三用”:

一是用资金 把钱用在刀刃上,比如投入近X 亿元建设 X 和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使两个园区基建配套基本完善,均满足企业直接落地建设运营标准。

二是用政策 X 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使其成为沿边口岸中的试验田和政策洼地,X 迅速抓住机遇辟建了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并深度开发了互贸区,使国省各项支持政策释 放了最大效应。

三是用人才 考察中体会到,X 的干部基本都懂口岸经贸、懂通关流程和企业运行情况,具体负责人员更是业务的行家里手。同时,X 还有一批对外贸产业分析透彻、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这些是支撑其对外开放的软实力之一。

启示三:“聚”是根本 主要是“三聚”:

一是聚产业 通过各类园区为产业搭建发展平台,集聚优势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做到在产业布局上明确分工、在功能配套上优势互补,以促进要素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各园区企业达X 多家,领跑 X 经贸发展。

二是聚业态 深入分析口岸过货量和资源类别,形成了木材、粮食、煤炭、油气、边贸、文旅等适合 X 的优势业态和支柱产业群,促进了资源集约、产业配套、价值延伸。比如,将木材企业由原来的 X 余家整合为 X 余家,促进了规模生产和品牌塑造,打造了中国十强木材与木制品市场集群。

三是聚合力 考察中得知,X 与各沿边口岸城市轮流坐庄、共同举办“X 论坛”,抱团发展、争取政策、互学经验。同时,每年都举办 X节、国际贸易与投资博览会等节会,为引资引智搭建平台,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

启示四:“创”是动力 主要是“三创”:

一是创造新“口岸” 所指为上述的“X 国际物流产业园区”。随着口岸过货量的不断增长,X 意识到旧铁路站场不能满足口岸经贸发展,于是萌发了“再造一个 X 口岸”的设想,园区各专业区域多以方形布局,方便宽准轨入园,而且为后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用地,目前园区运营良好,换装能力 X 万吨,实现了“再造口岸”目标,可谓大手笔、大气魄、大创新。

二是创新投资方式 为加快“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建设,X 采取了“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的开发模式,积极推动地方、铁路、企业三方合作建设,即由地方政府搞基建,保证园区“七通一平”;由铁路部门建设宽准轨专行线,保证联通 X 铁路网;由企业建设专业货场,保证自身运营。此举,确保了资金快投入、园区快建设、企业快运营,X 年-X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X 亿元,年均投资X 亿元;X 年-X 年累计实现本级财政收入 X 亿元;X 年-X 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 X 亿元。

三是创新运营模式 X 互贸区为独立行政区划,集经济载体和社会管理功能于一体。采取政府与企业共管模式,A 区 X 商城(非免税)由政府外包方式运营;B 区精品区(免税)由 X 集团建设和管理。运营中,将边贸、旅游、X 车入境紧密结合、互赢互惠,X-X 月末入客量达 X 万人次,旺季单日交易 X 万元。

考察座谈中,X市还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规避的问题。

一是注意规避“通道”命运 X 在产业发展上主打物流仓储和木材初加工,产业链培育延伸不够到位。今后,我们要在资源落地加工、提升附加值上深入

研究和实践,力争过路货物利益最大化。

二是注意避免规划滞后 X 之所以新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也是原有铁路站场规划不到位,功能布局受限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园区布局和产业布局上要科学规划、做好预留。

三是注意把握综保区启动“节点” X 综合保税区虽建成运营,但很多现有企业对综保区有关优惠保税政策需求不大,入园发展的企业不多,园区利用率不高,而且综保区审批难、投资大,加之国家海关每年都要对运行情况严格考核,运行成本很高。为此,我们在综保区申创上,应把握节点、循序渐进,待业态逐渐完备、企业需求到位、产业发展到 一定程度时启动推进。目前可以先争取 B 型保税园区政策。

三、下步工作 根据学习考察所得,围绕《X 市“开放兴市”实施意见》,结合 X 实际,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把握机遇,争取大桥早通 X 月 X 日,X 铁路大桥中方段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我市将抢抓 X 论坛成功举办和大桥再次上升为 X 关注项目的机遇,趁热打铁,加快督促 X 方工程建设,确保大桥按时合龙通车;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大桥配套设施建设,并与 X 方做好沟通互认,确保大桥建成后正常运营;加快推进铁路口岸开放验收等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已成立铁路口岸开放专项推进组,确保铁

路口岸与大桥同步开通使用。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 借鉴“X 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做法,研究 X 桥头经济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督促 X 集团拿出 X 经济区高质量规划,目前完成规划初稿,X 月 X 日我市党政主要领导听取了 X 集团、X 院和城市规划院工作汇报,并确定成立专班协助加快完善规划;积极与 X 对接,明确用地与配套需求;围绕园区功能布局宽准轨路网,做好园区空间预留,做到一次规划、多区合一、一步到位。借鉴X 互贸区发展模式,抓好先期规划,预留经营区域,结合文旅发展,循序渐进、逐步壮大。按照 X 经贸发展实际,围绕企业需求,适时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为 X 经贸搭建新平台。

(三)借桥造势,提升 X 影响 借助东方经济论坛热度,筹办大桥经济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大桥开通宣传造势,为大桥经济汲取智力支持。依托口岸优势和特点,按照“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的思路,明确招商主攻方向,建好外经贸产业项目库,加大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洽谈力度,争取尽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 X 发展积蓄后劲。深入挖掘边境文化、X 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城旅融合发展,打造欧陆风情小镇,提升 X 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立足实际,精准争取政策 抢抓国家深入推进 X 机遇,围绕 X 大桥开通后发展需求,多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使 X 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在此

基础上,争取 B 型保税园区、自驾车自由出入、X 结算、X 日免签等务实管用的政策,争取财税、产业、工商、土地、金融、关检等有利于口岸经贸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快申报边合区和跨合区等国家级平台,探索新型 X 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模式,为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奠定基础。

(五)学习考察,提升工作能力 在大桥开通前,组织口岸、开发区、联检等部门干部队伍和重点经贸企业分批次到 X、X 以及南方等先进口岸实地考察、挂职锻炼和驻港学习,吸取经验,少走弯路,以他山之石拓展思维视野、提升工作能力、历练干部队伍,为服务大桥运营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篇:赴外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考察报告

赴外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有效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按照县委、政府领导安排。

X月X日,由县农业农村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相关农民代表组成考察组,在副县长X带领下赴朝阳X就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进行考察学习。

考察组一行受到了X市政府的热情接待,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XX等内容。参观考察过程中,随行同志们积极向当地接待人员和群众询访请教,听取他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经验,并与X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分负责人在考察结束后进行了交流和座谈,现就本次考察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因X河发源地而得名,下辖X个乡镇、X个街道,人口X万,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克服人多地少、十年九旱的农业自然恶劣条件,摆脱“雨养农业”的被动局面,X市坚持劈山建棚、撤坡建棚、河滩客土建棚、偏僻村庄搬迁建棚,沿路沿河进沟进坡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X市设施农业规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活跃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截止X年底,设施农业面积X.X万亩,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冷棚X万栋,设施蔬菜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以反季节为主导的周年生产、四季供应的格局,年产反季节黄瓜、青椒、尖椒、茄子、番茄、西葫芦、菜豆等各类优质蔬菜X余万吨,产值X亿元,年产百合、郁金香、玫瑰等各类鲜切花X.X亿枝,总产值突破X亿元。先后取得了XXX等诸多殊荣。

二、经验与做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切身体验,结合X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对X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总结。

(一)规划定位准确,政策扶持力度大。

开发设施农业是X市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状况,在二十年前确立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二十年来,X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上下同欲、一致同功,形成了强大合力。

即使在可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年至少拿出X万元作为政策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并积极整合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重点向设施农业建设倾斜,多角度、全方位保障设施农业资金投入。

(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步伐快。

X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进度。

本次参观考察对象之一的戴河汇公司就是X市新引进的一家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了“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直接与X户农户签订农产品种植回收合同,通过肥料、土壤方面的技术支持,实现农产品稳产增收;通过自建检测中心,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通过企业的客户资源,实现不同品质产品的销售保障,形成了农产品从生产、检测、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依托龙头带动,X市蔬菜、花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迅速兴起。各类经营主体与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越来越紧密,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三)市场体系完善,销售渠道有保障。

X市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配套建设了X大专业批发市场,有效带动了蔬菜花卉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

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在X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部分商超设立了“X蔬菜”专柜展台,签订了蔬菜供应协议,进入X高端市场,并与大商集团、地利生鲜采购中心签订了配送协议,成为唯一供应商。此外,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电商运营体系,大力推进电商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接,鼓励大宗农业生产资料直接采购和农产品电商销售,目前X已经实现了鲜花电商销售常态化。

(四)服务体系健全,科学技术含量高。

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培养农村产业实用人才,切实提升农民生产作业水平;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农资溯源管理,确保农资质量,保障农民生产。同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积板引进先进技术成果,每年都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培训指导,先后建成了省内县区规模最大的设施蔬菜种苗中心、花卉种球种苗研繁中心。

多年来,X市共引进推广了农业物联网、工厂化育苗、秸秆反应堆、智能型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

X余项,引进推广蔬菜花卉新品种每年都在X个以上,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普及推广率达到X%,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科技推广与服务和生产效益始终走在全省乃至东北的前列

三、推进我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目标导向,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我县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各类农业产业的先天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产业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因乡制宜、因村施策,抓好全县农业发展的谋篇布局。规划定位要科学合理,要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保既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既符合自身特点又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一乡一特色,全方位发展多项产业,做到“百花齐放”,也可以全县一盘棋,集中发展一项产业,做到“一枝独秀”。无论怎样定位,关键是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学习X二十年如一日的发展韧劲,盯住目标,持续用力。

同时要积极转变观念。作为农业县,近两年,城镇化、工业化发势头迅猛,但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却始终是弱势产业、发展滞后,因此,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农业,用工业化的投入扶持现代农业,用工业化招商的理念开展农业招商,引进大型现代农业企业或现代农业管理人才与经验,以此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坚持头雁引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产业龙头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须把产业龙头作为实现农民共富的强力引擎,把发挥好引领作用作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在“产业兴旺”上做好做足文章,依托产业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管理、技术、市场、人才、成本及规模上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模式,不断完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农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辐射农村、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争取在用地、资金、人才引进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进一步优化农业龙头企业的用地政策、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税费政策。经常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坚持与时俱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X相比,我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致使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我们必须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新技术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应用推进农业生产,不能深陷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停滞不前。

此次调研,所有随行人员无不被X市蔬菜大棚中的辣椒所震撼,四米的棚高,辣椒可以一路长到棚顶,甚至连大棚边墙都长满了辣椒,仅这一面墙的辣椒每年就能卖出X万元,全棚年销售收入达X-X万元。高产的背后是科学技术在产品种苗培育、大棚硬件配置、生产过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效应用,对于我们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与高科技企业、大中专院校等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大型农事企业,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全方位提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水平,真正让科学技术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四)坚持规模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健全市场是促进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市场体系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县目前尚没有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化流通大市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建设市场的前提是产品产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大连的樱桃、鞍山的南果梨、X的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之所以发展的好,就是满足了建设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反观我们铁岭县,还是缺乏叫得响、过得硬的支柱产业。以榛子产业为例,前些年,榛子发展的很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规模不够大、影响力不够高。

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研发新品种上下功夫,在探索绿色科学的种植新方法上下功夫,在挖掘榛子深加工潜力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效应,围绕榛子产业加速形成全产业链条,从而建立一个辐射全国的榛子专业交易市场,把铁岭打造成全国的榛子交易中心。榛子如此,其他亦然,无论什么产业,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好现有的产业基础,从形成规模做起,从形成影响力做起,从提升品质做起,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目标,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第三篇: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了上海、苏州、昆山等市的城市建设,考察了一些企业和农村。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巿、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全市人口654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开启了地区跳跃

式发展的崭新篇章,其先后抓住了农村改革、浦东开发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四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成功跨出了“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三大步,实现了率先发展“三级跳”,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开辟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其发展速度之快,外向度之高,民营经济之强,企业规模之大,产业结构之优,科技水平之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849.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951.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2.3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近2万美元。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38.3亿元,增长11.2%;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5%。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673.1亿元,增长13.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8%。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

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

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 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

三、苏州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纵观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三要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发展归

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用先进、适应的技术提升我市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苏州人的认识是:所有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一流的国家,必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一个一流的城市,必定要有一流的大学,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

四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推动产业升级。在发展方式上,我们必须要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和产业拓展,指导各类产业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依托资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要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协调推动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转型。

第四篇: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赴渝学习城市管理“疏堵结合”

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带着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容秩序“疏堵结合”课题的思考,9月16日,市治理办组织市局执法处、武侯区城管局及城市组有关人员,赴重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组与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座谈,参观了沙坪坝区夜市试点摊区,和重庆城管执法一线人员开展了交流,深切体验了重庆在市容管理“疏堵结合”先行试点中的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和操作规则。重庆经验对成都如何解决城市管理主要难题和底层民生的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有着良好的启示。

一、重庆“疏堵结合”工作基本概况

今年召开的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作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结合“共富十二条”和市主要领导的具体指示,针对市容秩序中的主要难题,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与重庆市商委的“夜市经济”工作密切配合,开启了“疏堵结合”的试点工程,即——主城打造100条“背街小巷占道经营规范管理示范街区”,在50条符合条件的主次干道街区打造“特色夜市摊区”。由城管部门联合工商、卫生、食品药监等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和街办,共同发展和监管夜市摊区,将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散兵游勇”统一纳为有“根据地”的“正规军”,实现对夜市摊区的长效管理。

为了规范夜市经营、协调相关单位职能,重庆市政府成立了夜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夜市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商委,由市商委牵头夜市管理工作。其它市级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依据行业职能,推出了系列举措:市工商局就夜市摊区中的临时占道经营者的执照申办、经营管理等事项做出了规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重庆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即将施行的《重庆市餐饮服务摊贩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为基础,对在夜市摊区中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备案管理意见;市卫生局从办理健康证等方面对夜市摊区中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确定了管理规范;各区县市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区县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通过完善占道许可审批,健全摊区规范管理机制,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支持创业街和夜市摊区打造。

二、对重庆“疏堵结合”工作的经验总结

(一)“政府主导、基层组织、物业管理、市场自治”的运作模式。

1、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因势利导。夜市管理工作由商委牵头,部门联席,对夜市的选址、准入、管理拟定标准,各联席部门按照自身职责和权限对夜市进行管理,基本上不专门对夜市衍生新的行政权力和行政程序。

2、基层街道和社区负责夜市、特色街区的组织工作,按照政府制定的系列标准拟订运作实施方案、开展听证、申报备案、组织落实。

3、各夜市、街区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由业主推举代表产生议事机构对本市场法律和行政框架外的日常管理进行自治,维护市场

秩序和业主的合法权益。

4、政府对夜市和街区统一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运行之后交由自治委员会实行物业化管理,全体业主共同承担基本的设施维护和清扫保洁费用。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尊重实际,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

1、重庆各区县对“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和细节模式不尽相同。街道办事处是执行疏导工作的基本单元,有着属地指导、属地组织、属地管理的高度自主工作权。

2、市夜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各地尊重既定事实、根据现行实际,制定能贴近本地实情且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根据街区管理分级分层的实际,实行“主干道严禁、支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原则,由各区县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分类设臵,以达到“政府满意、摊户满意、群众满意”的效果。

(三)摊区选址坚持“五不”原则。

一是不违反相关规定,凡有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占用的地域,不能设立占道摊区;二是不影响城市安全,夜市摊区设臵管理不得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三是不影响城市形象,摊区不得有“脏乱差”现象;四是不影响居住环境,不得扰民,不能污染周边环境;五是不影响正常通行,确保人行通畅。

(四)摊区管理落实“六个统一”。

一是统一审批标准,对夜市摊区制定科学、完备的准入制度,经营人员准入门槛为在本区域暂住6个月以上;二是统一规划定位,设立标志标线,实行定点定位经营;三是统一经营设施,摊区设施材质、样式、颜色协调一致,外观规范,功能齐全;四是统一管理责任,与经营户签订管理协议,明确权限义务,实现规范有序管理;五是统一经营时限,结合摊区位臵、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规定出、收摊时间,实行按时限经营;六是统一垃圾收运,摊区内所产生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臵由市政环卫部门纳入统一管理,确保摊区环境卫生。

(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选址听证中的调解作用。在选址听证中,夜市、占道经营街区拟址地附近群众对听证几乎全部给予“否定”投票。此虽人之常情,但“一边倒”的民意态势却使政府主导下的“疏堵结合”工作难以推进。重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调解优势,请他们在群众中宣讲“疏堵结合”的重要意义,表明政府对居民人居环境基本权益的制度保障,与持忧虑和反对心态的代表作正向沟通,使“疏堵结合”方案能在听证阶段顺利通过。

三、重庆“疏堵结合”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一)市民和舆情对夜市经济内涵认识存在偏差。夜市经济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夜晚所发生的服务业方面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六夜”——夜游、夜宴、夜娱、夜逛、夜购和夜练等消费内容,对促进就业、发展微型企业、丰富群众夜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媒体和市民简单将夜市经济与占道经营划上等号,片面认为打造夜市就是政府允许占道摆摊,疏堵结合就是游商解禁,这对重庆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带来一定压力。

(二)治理工作的客观效果不容乐观。一方面,夜市和摊区吸纳聚集了平日的游商,将往日分散的问题集中、放大表现出来,根据考察组的实地参访,夜市虽秩序井然,但噪音和油烟仍对周边环境有较大的破坏力,投诉对象由分散变得集中,部分市民对发展夜市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车行畅通、人行安全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发展夜市和划分占道经营规范管理街区,客观上刺激了游商群体的扩大,经营人群从赖以谋生的社会底层扩大到了专业化经营人群。如此以来,疏导工作的进展远远满足不了这个群体扩大所带来的需求。

(三)各部门的监管职能普遍缺位。发展夜市经济和疏堵结合工作,其内涵重心和外在表现均落点于城市管理。实际工作中,各联席单位日常工作中心不在此列,难免对此不予重视、推诿扯皮,甚至将问题归咎于城市管理部门,遇到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均可用一句“让城管部门按占道和游商取缔,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作了解。

(四)大部分临时选址让疏堵结合工作缺乏基本保障。在城市化大力推进的今天,“定则容易、选址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重庆的试点工作难以广泛推进,选址问题是最大的制约,背街小巷和符合标准的地块难以找寻。目前重庆运行成熟的“市政一号夜市”(后更名新桥夜市)是借用三军医大新桥医院附近的政府储备用地,一旦土地开发利用期限临近,该夜市将搬迁或是撤销,在无地可用的情况下,借地设点只能是一个满足眼前的短视行为。选址工作直接决定了疏堵结合的进度和效率,科学选址或人为削弱影响选址局

限的条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我市“疏堵结合”工作的建议

(一)理清思路,自我创新。成都的疏堵结合工作与重庆有很大不同。重庆模式是以“提振夜市经济、改善基层民生、缩小三个差距”为终极目的,市容秩序整治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和手段。成都模式的目的在于协调城市管理中市容秩序的最大难题与市民生活需求的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水平。因此,成都模式的工作思路绝不是刺激夜市经济和占道经营的复兴,而是在以尊重既定市容秩序管理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部分街区的游商进行集中,对占道经营进行规范,在相关部门的管理及自律使其规范的前提下,不将其作为执法对象。

在重庆实行摊区自治模式的基础上,成都可以考虑由第三方机构来介入疏堵结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在政府与业主间起枢纽传承作用,一方面规范好业主的经营行为,一方面接受政府的指导、监督和问责。

(二)试点选址充分考虑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因素。和重庆情况类似,成都也面临选址难的尴尬局面。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成都留存的背街小巷和满足选址条件的街区十分稀缺,新选址街区的商业吸引力和商业活动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力是不可调和的。建议试点的选址优先考虑具备业态基础、市容问题突出、常规执法行为无法根本改变局面的街区(以涉农街道和二环外的区域为主)。严禁主街干道,严控次街干道,规范试点区域。主街干道上坚决不允

许有出摊占道现象出现,试点区域则可以在管好的前提下,有条件地降低管理标准。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在经营方规范行为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要求,让游商和占道经营在区域内有合理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游商和占道经营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在极低的环境和市容代价下为城市呈现一道独特的亚文化风景。

(三)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市政府成立专门的疏堵结合整治机构,将环保、规划、城管、工商、卫生、食药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纳入机构成员,各司其职,对试点工作提出各自的规范性标准,按照法定职权进行监督管理。

各街办负责对辖区游商现有规模进行摸底,根据规模进行选址和规划,并举行听证,在听证通过后将组织实施详细方案报区人民政府审核备案。社区负责对方案组织实施、调整。

(四)不张扬、缓总结、重实效。试点的初级阶段,需要宁静的舆论环境和平和的心态,无论是有好大喜功心态的媒体,还是容易处于集体无意识的民意,些许风吹草动便会扭曲事实真相,带来外界压力。在没有建立成熟的模式前,宜于采取不张扬、不宣传、不发文的低调,踏实苦干,边干边摸索、边干边提升、边干边规范。

2011-9-19

第五篇:赴依兰县考察学习城市房屋拆迁经验的报告

赴依兰县考察学习城市房屋拆迁经验的报告

为了扭转市城市房屋拆迁的滞后局面,推进城市房屋拆迁建康有序的发展,由金京振副市长带队以建设局及城市拆迁办组成专项学习考察组,于10月23日至24日,赴依兰县学习城市拆迁先进经验。得到了依兰县县委、县政府及建设局、房产局等拆迁相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就依兰县城市房屋拆迁的先进经验进行认真细质的交流和学习,现将学习考察的经验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依半县城市房屋拆迁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1、县委、县政府对拆迁高度重视,营造强有力的城市房屋拆迁氛围

依兰县房屋拆迁以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以建设、规划、公安、执法、监察、广电、公证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城市公益事业及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城市房屋拆迁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合力,对每项城市房屋拆迁工程进行从头至尾的监控、监督,并通过展示版和媒体对社会进行公示。从而在社会中营造出强有力的城市房屋拆迁氛围。

2、依兰县的城市房屋拆迁主体为“县国有土地储备中心”,以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为依托,由县政府组织并实施房屋拆迁,以城市规划和净地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保正了拆迁的公证、公平,避免了开发商拆迁运作中的暗补和不公平拆迁。

3、房屋拆迁程序严密,细质准确

⑴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密可行,操作性强的拆迁安置程序,并依据程序内容设立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严格按拆迁程序进行统一指挥。

⑵公证和监察部门全程公证和监督,使拆迁工作处于公开、透明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全面提升了政府拆迁的可信度。

⑶扶持素质高、能力强的拆迁承办、拆迁拆除企业,使之在拆迁工程中能发挥全力配合政府实施拆迁政策和协调工作的高素质和进行攻坚克难的能力。

⑷材料收集严密细质,在拆迁动员、入户协调、调解听证均有完整的文字、影像和监控录像资料,确保行政裁决和依法强迁的证据充足。

4、补偿安置合理,激励政策比重大

⑴根据依兰县的拆迁实际制定适应拆迁市场的补偿安置政策,如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价值对比基本平衡,使补偿标准深得民心,操作顺畅。

⑵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便民利民的补偿政策,如“实行回迁楼简装修的补偿政策”回迁户需要简装修的进行统一普通装修,不同意简装修的按每平方米60元给予补帖;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具备十大功能等安置政策,回迁居民可以按自已的心愿选择补偿方式。

⑶奖励激励政策形式多比重大,拆迁工程拆迁户大于200户的,拆迁期限不少于2个月,其奖励期限不少于40天,奖励期限内拆迁的奖励5000千元;20天内拆迁的除5000元另外奖励一台32寸液晶电视;被拆迁户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好楼层、好位置的安置房,做为拆迁的激励政策,使支持拆迁的居民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实惠。

5、机构合理,制度建全,团结一致

整体拆迁工作在县拆迁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置综合信访协调组、计划规划组、拆迁推进组、回迁安置质量监督组、监察审核鉴定组、宣传法制组等工作组,并由各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为组长,服从拆迁领导小组的指挥和领导。

建立一整套的拆迁维稳制约机制,如每个拆迁项目必须缴纳棚户区改造维稳风险保证金,坚持“谁建设谁负责”和“工作前置、超前预防”原则,避免了拆迁人在拆迁工作中的不配合,推责任等行为。

拆迁办公室成员由拆迁负责人根据拆迁工作的需要选择得利人员,组成团结精干的拆迁队伍。

6、政府行政强迁势头强,威慑力大

⑴政府行政强迁队伍大、实力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主要成员组在行政强迁时必须一把手到场亲自指挥和实施强迁。

⑵强迁预案设计周密细质,对每一个强迁地段均进行周边环境、围观群众,社会关系等因素进行仔细调查和提前预防和部控,使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有预防、有控制。

⑶结合拆迁难度制定强制拆迁方案和计划,对影响坏、后台大的“钉子户”分批连续打击。才能改变不良拆迁环境,巩固行政强迁社会效应。

二、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1、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确保城市房屋拆迁顺利进行重要基础。

2、实施棚改政策进行土地收储,采取政府拆迁可确保城市房屋拆

迁政策依据充分、法律程序严密和拆迁市场建康发展。

3、制定完备严密的拆迁程序和细质的工作是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依法拆迁的重要保障。

4、合理的补偿政策和实惠的激励政策是促进拆迁的重要手段。

5、组织调整拆迁机构和拆迁队伍,构建高素质、高战斗力的精干团队。是完成房屋拆迁任务有效战斗力。

6、建立行政强迁的指挥机构和执行队伍,确保行政强迁顺利进行。

三、建议

通过学习认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善的机构、合理的政策和强有力保障措施是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依法拆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市拆迁市场的现状建议如下:

1、建立级别高,保障力强的高层拆迁指挥领导小组;

2、调整拆迁和国有土地储备方式,把握住房屋拆迁和土地收储的控制权;

3、组建精干的拆迁队伍,保证工程拆迁的统一指挥和团结一致。制定严密的拆迁程序,确保拆迁程序合法。进一步调整拆迁补偿和奖励激励标准及办法,真正做到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依法拆迁;

4、建立监察、监督机制,切实保护拆迁一线的干部、职工的利益。

5、建立行政强迁领导机构和拆迁执行机构,严厉打击拆迁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使行政强迁发挥其打击“钉子户”,保护大多数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正面作用。

下载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赴X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口岸城市发展经验调研报告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省内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学习先进、反思自己、落实措施、勇攀高峰,推进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强市进程,2004年11月23日至30日,市委书记姜大明,带领市大班子领导:张茂珍、何敬鹏、韩立强、阴启胜、傅士华、......

    关于赴老挝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老挝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做好“桥头堡”工作,加深对老、越、泰边境口岸的了解,尤其加强对老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及促进双方边境经济的发展打......

    赴宣城学习考察茶叶发展报告(最终版)

    赴宣城学习考察茶叶发展经验的报告 丁香镇茶叶考察团 宣城市共有茶园30多万亩,产茶约2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名列安徽产茶市第二位,尤其在机械化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乡镇发展中心主任赴云南旅游考察学习报告(★)

    乡镇发展中心主任赴云南旅游考察学习报告 自然与文化的神奇交融 ——云南旅游考察学习报告 xx县ff乡人民政府社会发展中心主任ggg 3月29日至4月6日,XX市委党校组织第19期中青年妇女......

    《赴港澳考察学习报告》

    《赴港澳考察学习报告》是一篇关于" 报告 学习考察 港澳 "的文章。本文由学生无忧网编辑精心收集整理,如本篇文章不符合您的要求,您也可以查看网站右侧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赴港澳考察学习报告

    赴港澳考察学习报告 一行四天的港澳考察学习受益匪浅,特别是通过考察学习了解到港、澳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使我大开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感到 收获多体会也很......

    赴外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外地考察学习报告 包头市东河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何建民 2011年12月17日开始,我们一行23人组成的考察学习团,在市安监站郭站长的带领下,赴上海、杭州学习考察,通过互动交流......

    赴**、**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等地考察学习报告2019年3月12日至13日,由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带队,组织各乡镇分管冬枣产业负责人和工作小组成员一行17人,赴**市**区**镇、**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