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落实三转工作汇报材料一: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都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突出主业,并将它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以推动。为了及时掌握我省市、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以下简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推进“三转”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1月中旬,我们组织人员先后到蚌埠、宿州、芜湖、合肥等4市纪委监察局进行专题调研,先后与17名市纪委监察局、39名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负责同志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初步摸清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要求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并就深入推进这项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工作的基本态势
调研中大家反映,多年来,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工作上的倚重。工作中,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一些工作阻力大、难推动的工作,习惯于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介入;有的政府部门也过多依赖纪检监察机关参与其业务工作,致使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战线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有的工作甚至逾越了纪检监察职能边界,执纪监督的主业反而被弱化、淡化。据了解,不少市、县(市、区)纪委书记分管征地拆迁、环境治理、效能建设、计划生育等专项工作,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投入许多精力直接参与拆迁拆违、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民生工程、政府采购等业务工作。某区纪委书记反映,现在,有的乡镇纪委书记从事纪检工作的精力不到30%,纪检监察工作主业反而成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副业”。
调研后我们感到,新一届中央纪委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以来,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贯彻“三转”经历一个“逐步认识、高度认同”的过程,思想上必须“转”、工作上自觉“转”的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随着中央纪委、省纪委不断加大对“三转”部署要求和宣传力度,带头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内设机构,带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传递了强烈信号,也传导了工作压力。大家普遍感到,现在不是要不要“转”,而是必须坚决“转”。有的谈到,中央纪委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贯彻党的十八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基于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准确掌握、缜密论证而出台的顶层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纪检监察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我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贯彻“三转”要求,正处于认识深化、开始谋划、起步推进的阶段。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召开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向党委政府汇报、召开会议部署等措施,积极谋划“三转”、宣传“三转”、推进“三转”。从了解的情况看,省辖市纪检监察机关正在谋划实施内设机构调整,市、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议事协调机构清理等基础性工作。
二、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受多年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模式的影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贯彻落实“三转”要求,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顾虑较多。
调研了解到,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虽然自身想“转”,但顾虑不少。有的认为,“有为才有位”,只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多参与、多做事,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信任。反过来,如果只强调主业主责,对党委、政府交办的一些工作都一推了之,既辜负了党委、政府的信任,也担心影响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环境,影响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长远发展。因此,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敢轻易转的顾虑。有的同志在座谈中直言不讳:“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让我们转,如果地方党委、政府没有这个认识,我们转起来就很艰难。”有的同志谈到,“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驻在部门要自觉接受监督,提供工作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履行监督职能,又要使工作得到保障,是很难两全其美的。”还有少数市县、区纪委书记基于多种考虑,主观上甚至想分管经济方面的工作。二是理解把握不深。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三转”要求有一个基本认识,但对“三转”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理解不深、把握不透,有的还停留在表面,特别是对转职能、转方式重点解决什么、有何路径等重点问题,没有系统思考,甚至不明不白、“雾里看花”。座谈中,有的县(市、区)纪委书记谈到,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到底哪些不该牵头,哪些不该参与,心中无数;调整内设机构中央纪委、省纪委都容易做到,但县(市、区)纪委人员少,很多内设机构只有一人,有的是几个内设机构合并在一起,需不需要调整内设机构,如何调整,感到束手无策。还有的把转职能简单等同为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和调整内设机构,以为“转职能”就是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内设机构。三是依赖上级推动。
目前,有的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待“三转”持观望态度,工作安排、工作方式还是沿用老套路、采用老办法,没有真正从原有的框框中跳出来。有的因不敢轻易“转”,等待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给予明确政策。座谈中有的同志讲,“只有上面下发文件加以明确,并督促地方党委、政府给予支持、理解,转职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个别的甚至流露出不好转、不愿“转”的想法,等等,这也表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短期内真正转到位、转彻底,既需要一个过程,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转后成效难显现。
“三转”的主旨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执纪监督、惩治问责,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腐败现象不断趋于“智能化”,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经费保障还是人员素质都跟不上。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编制少、任务重,且长期在一个固定地域工作,既有能力素质跟不上不好转的问题,也有不敢得罪人转不好的问题,“三转”的真正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显现。三、推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的几点建议
调研情况表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涵盖了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和工作主体三个方面,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既需要自上而下循序渐进推动,又需要一个有利于“转”的内外部环境。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
这是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要求的前提。重点是针对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存在的思想顾虑,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引导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认识到,“三转”不是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转”的问题,不断增强“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注重给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讲清纪检监察机关实现“三转”不是“撂挑子”、不干事,而是集中精力把主业干好等道理,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实现“三转”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实现“三转”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强化制度规范。这是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要求的保证。重点是严格落实中央要求,积极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切实推动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三转”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比如,省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市、县(市、区)纪委书记不得承担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与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三转”提供制度遵循。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也可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三转”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应该做什么,哪些不该做,以及如何做好等,以制度规范保证“三转”要求在本地区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第三,强化督促检查。这是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要求的关键。重点是建立健全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等制度,通过经常性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开展专项检查、专题约谈等多种方式,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指明方向、传导压力,督促基层纪委书记切实转变观念,卸下担子,集中精力抓好主业。工作中,注重教育引导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既要有转的意识,又要有转的行动;既要上级支持推动,又要理直气壮做好工作;既要坚决落实上级要求,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同时,善于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以突出主业为导向,科学设定指标,加大中心工作权重,褒奖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三转”落实。
第四,强化队伍建设。这是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转”要求的基础。“三转”要求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关键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这就迫切需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强化学习培训,加强基础性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实,坚决防止“胸中无数办法多、情况不明决心大”的漂浮作风,以过硬能力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内部巡查制度,从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
机关单位落实三转工作汇报材料二:
尊敬的黄昉主任,各位领导:
今天,黄主任一行深入我县开展“三转一加强”活动专项督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三转一加强”活动的高度重视。在此,谨让我代表屏南县委、县政府对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和行动计划、“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活动开展情况做个汇报。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为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我县及时调整充实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从县政府办、发改局、编办等审改工作成员单位抽调7名干部兼职从事县审改办工作,从教育系统抽调1名干部充实审改办,专职从事审改工作。20xx年县审改工作经费10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做到人员、经费、工作场所“三落实”。全市审改总结会之后,我县先后召开了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苏省长在全省第一次政府常务会议的讲话精神和全市审改工作会议精神,对20xx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任务进行全面的部署。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县审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6月2日至6月5日组织开展了全县审改工作“回头看”,有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二)主动跟进,做好承接工作。
针对20xx年以来市级下放、委托和调整事项,县审改办、行政服务中心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结合开展“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活动,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监督检查,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抓好“接”、落实“管”、强化“服”,确保下放、委托事项“接得住、理得顺、办得好”。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市级下放、委托事项全部进驻中心管理”的目标要求,在我县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面积偏小的情况下,通过增设分中心、综合窗口等方式及时承接到位。截至目前,我县应承接市级5批下放、委托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共计86项(其中20xx年我县应承接10项),均已承接到位并纳入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三)简化流程,力促提速增效。
一是规范事项入驻,强化集中办理。因场所限制,我县行政服务中心以投资类审批服务事项入驻为重点,进驻中心31个部门中17个部门设独立窗口,14个部门纳入综合窗口管理,进驻的各类审批服务事项569项。做到简单事项办理实行一审一核,复杂事项办理不超过5个环节,审批事项实际办结时限基本控制在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以内。截止6月底,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7886件,提前办结率99.6%,即办率80.9%。二是推动充分授权,规范事项办理。各进驻部门审批服务事项依法充分授权,除上级部门特别要求外统一按规定签订授权委托书,使用审批许可专用章,大部分窗口都能做到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审查,窗口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直接审核相关行政许可,防止产生“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等现象。同时,对进驻中心的各类审批服务事项进行重新梳理规范,通过精减申报资料、优化审批环节、缩短承诺时限,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1-6月共清理取消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项,共有16项承诺件改为即办件。三是规范窗口运行,完善内部管理。编制了屏南县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内容涵盖服务事项、服务设施、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工作。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定期举办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交流会,如召开行政服务中心“三转一加强”活动暨标准化建设工作业务培训会,中心窗口A、B岗工作人员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今年以来共举办业务培训5次,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综合服务水平和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四是推行贴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推行“马上就办”、立等可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先后有德山工程机械、集盛房地产、卓达新型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审批,为各企业顺利落户屏南提供坚强的审批保障。开通窗口预约电话,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特殊事件和特殊群体推行上门服务,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办事群众“跑来跑去”的问题。1-6月,中心共开展延时服务47人次、上门服务15人次、双休日预约服务10人次。
(四)开展自查,落实整改工作。
一是梳理权力清单事项。根据4月16日全市审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县行政权力清单梳理项目共440项(其中县工商局435项、县档案局5项),审改办及时与工商局、档案局对接,以市级权利清单汇总为蓝本,参考本县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梳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彻底清理审核。截止目前,全县共清理权力清单3771项、子项4443项,并向社会公告实施。二是清理前置审批、中介服务和收费项目。根据《关于转发福建省审改办等4部门关于〈清理前置审批、中介服务和收费项目〉的通知》(宁审改办〔20xx〕5号)文件要求,我县共组织48个单位落实清理相关工作,参与率100%。其中26个单位存在有关前置审批、中介服务和收费项目,共确定前置审批项目79项、中介服务项目38项、涉企(含个人)审批事项135项。(五)规范管理,切实转变作风。
一是开展“12345”特色服务,打造群众满意窗口。中心围绕“效率高、服务优、环境好”的工作目标,致力打造“优质、高效、廉洁、便民”的群众满意窗口,开展“12345”特色服务,即“一个承诺、两个保障、三项机制、四个亮相、五心服务”。二是加强中心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三转一加强”活动,中心以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服务之星”、“流动红旗窗口”等活动为载体,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进企业、走乡镇、送服务”活动;切实建设好机关管理、审批负责人、窗口一线服务队伍等三支队伍,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人员保障。三是健全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首席责任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评管理,完善日检查、月通报、年总评的考核体系。建立了通报制度、回访制度以及投诉、问责等相关机制;将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统一纳入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单列考评,进驻部门标准化建设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绩效考评。二、“三转一加强”、“三比一看”活动情况
全市开展三转一加强”和“三比一看”活动以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动活动落实,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一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转一加强”和“三比一看”活动决策部署,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屏南县关于组织开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服务基层、企业、项目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屏南县贯彻落实“比落地、比促销、比服务、看实效”活动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全县动员大会进行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抓紧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走访挂钩帮扶企业、项目和农村基层,坚持每月至少一次深入挂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每月至少一次走访挂点村居开展精准扶贫,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挂点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发展,县分管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就县精准帮扶队收集到的问题分解落实予以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书记先后18次深入挂点企业鑫磊晶体公司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电、环保、规划、政策扶持等问题,每周深入东区旅游生态城项目开展调研;政府吴县长先后13次深入卓达白水洋产业园现场调研和召开专题协调会,解决卓达二厂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15支精准帮扶队,深入各自挂点企业和项目,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精准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共收集到7个项目15个问题、42家企业126个问题。(二)创新机制,增强实效。
建立屏南县“三转一加强”活动“八个一”服务机制,即:一队一台帐、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汇报、一月一协调、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通讯、一年一考核,助力精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活动开展以来,县分管领导牵头召开5次“三转一加强”现场协调会,研究解决乡下厨房、惠泽龙酒业、榕屏化工、天外天酒店等企业45个问题;县委督查室牵头共督查重点项目、重点工作6次,督查结果行文予以全县通报,并在县政府LED通报栏上滚动公示;闽东日报社阮兆菁副总编多次莅屏专访我县活动开展情况,共在《闽东日报》“开展三转一加强活动助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版面发表4篇文章,在宁德电视台《闽东新闻》播出《屏南“三转一加强”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发展》,共出版简报4期、简讯1期。(三)精准帮扶,成效明显。
编制精细的政策解读文本,及时主动把惠企政策传递到企业,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运用政策,解决生产经营、税费减免、投资融资等具体问题,确保优惠政策宣传到位、兑现到位。一是需市级协调解决问题情况。根据6月4日屏南县工作汇报会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林鸿书记6月10日召开的市级精准帮扶队协调会议定,17个需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中,目前已落实办结御皇农业、利南硅业等15个问题。二是县级协调解决问题情况。截止6月份,15支精准帮扶队共搜集到涉及80多家企业(项目、基层)的145个困难问题,其中企业类问题126个,项目类问题15个,农村基层类问题4个。截至6月底已办结69个问题,余76个正在协调解决中。
三、落实行动计划情况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兴则事业兴的理念,围绕“5152”目标,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致力强化发展支撑。20xx年屏南县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41.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2亿元,其中重点在建项目2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5亿元,比20xx年增加投资14.05亿元,增幅为85.15%;预备重点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3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5亿元。5月份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完成14.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7.23%,超序时目标任务5.56个百分点。其中,屏南县行政服务中心及劳动服务中心大楼建设项目、屏南县西环路建设项目、屏南县城郊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屏南县双溪古镇旅游项目等4个项目按照市政府下达的时间节点实现开工目标。屏南县城市道路提升工程实现阶段性竣工任务,二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正在筹备验收,三期工程计划于9月1日动工建设,预计11月30日前完工。我县列入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的重大建设项目23个,项目合计总投资288.8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48.4亿元,年计划投资10.73亿元,截至20xx年6月累计完成投资5.8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54.43%;20xx年前期工作项目9个,总投资174.17亿元,年计划投资12.8亿元,至20xx年6月完成投资3.82亿元,占投资比例29.8%;十三五拟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66.3亿元。
(二)加大要素保障力度。
认真落实项目用地、用林、减排总量、火工油品,加强政银企沟通合作,保障项目的各类要素需求。推广和谐征迁工作法,努力变安置为安居。一是土地保障情况,20xx年1-6月份,已上报一个批次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包含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榕屏化工技改一期193亩),上报一个批次的农村村民住宅安置点(包含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城郊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和张老垅开发项目拆迁安置用地);共出让国有土地1宗,面积11.838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650万元,划拨国有土地10宗,总面积1561.9亩。东区生态城项目用地、榕屏化工技改项目二期、卓达白水洋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用地报批的前期工作已部分完成,待全部完成后及时组卷上报。原闽锋电器厂地块,高铁融资地块等土地出让的前期工作已完成,将进入拍卖、挂牌阶段。二是林地保障情况,20xx年市林业局下达分解我县林地定额20.9公顷,卓达溪角洋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为省重点项目),涉及林地面积29.3183公顷,已取得省林业厅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屏南县国宝小区建设项目(二期)县林业局已受理,并进行了现场勘验,涉及林地面积4.6291公顷,于5月12日向土地收储中心发出补正通知书,日前还有部分补件材料未提交。三是资金保障情况,部分重点项目到目前为止投入17754万元。(三)认真研究对接政策。
制定下发了《中共屏南县委办公室屏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广播电视“政策访谈”活动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吃透、用准、用足国家赋予的审批、财政、投资、金融、用地等各项扶持政策,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配套政策支持,及时将政策宣传到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行动计划、“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活动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目前收集的企业类项目类问题居多,解决难题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部分项目仍处在前期阶段,无明显进展。工业和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居高不下,原辅材料及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利润空间不同程度下降。服务业缺乏新增长点,限上商贸企业增加缓慢,零售业受商铺租金提高、电商冲击等影响,整体较为低迷。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房地产投资趋缓,新的房地产供地明显萎缩,发展后劲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效能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部分干部责任意识、服务能力、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希望督查组各位领导对我县工作多做指导,对我县行动计划、“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活动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我县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进一步提振精神,强化措施,抓好抓实行动计划、“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活动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入研究、用好用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项目基层化解矛盾、排除困难,推进26+7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加快建设、有效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