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5则范文

时间:2020-11-22 12: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第一篇: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X XX 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XX 位于 XX 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区位优越,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1994 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 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开放带动“四大战略”,培植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型旅游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一、X XX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积累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构建了XX 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以 XX 古城为主体的文化特色旅游核心区文物古迹荟萃,XX 文庙、“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及百余处元、明、清各朝代建成的寺、庙、塔、楼、桥和民居等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共同见证了 XX 汉儒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繁荣昌盛;西部历史文化旅游区拥有泸江河景观及沿岸团山、新房等古民居群落;东部喀斯特景观旅游区有壮观的燕子洞、颜洞喀斯特岩溶地貌;北部康体休闲度假区有滇南宗教名山云龙山、曲江温泉、绵羊冲水库及现代农业景观;南部民族风情旅游区有纳楼司署和浓郁的哈尼族、彝族风情及神秘的红河谷风光;再加上 XX 紫陶工艺和彝族花灯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兴未艾的工业旅游景观,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南亚热带高原

季风气候,让 XX 成为红河州乃至 XX 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市之一。

XX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经过 XX 省旅游“一次创业”时期及近年来的不懈努力,XX 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发展。目前,全县有旅行社 7 家,各类酒店、宾馆、招待所 132 家(其中:星级饭店 7 家、待评 5 星级饭店 l 家),床位 9109 个;景区景点由 90 年代初的燕子洞“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文庙、朱家花园、学政考棚、团山古村、曲江温泉等“百花齐放”(其中:国家 4A 级景区 2 处、国家 3A 级景区 1 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1处),XX 被授予中国最令人向往的 50 大旅游胜地、XX 最具吸引力的景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最具活力的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临安镇荣获 XX 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团山村荣获全国特色景观名村、XX 省首批旅游特色村称号,新房村、苍台村荣获 XX 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13.89 亿元,同比增长 17%;接待游客276.6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

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一)理清发展思路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临近,全民休闲时代即将到来.XX 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 XX 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时

机,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围绕“打基础、强宣传、拓市场、创品牌”的旅游发展思路,以“景区打造、酒店配套、特色商品、名特小吃、提升服务”为重点,以“一心、四区、十景”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发展战略,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营管理,促进旅游发展与产业建设紧密融合、同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全力推动 XX 旅游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竭力打造 XX 大旅游品牌。

(二)完善发展规划

完成了《XX 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形成“一城四区、四湖三河、构建大临安”的城镇发展格局,完成《XX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 4 个集镇总体规划、1200 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及古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建筑控制指标体系编制,初步完成泸江河景观保护控制性详规、朝阳北路立面整治专项规划等一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临安生态城正在开展深度规划设计。

(三)推动项目建设

一是优化升级老景区。以古城为龙头,全面启动古城 5A 级景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古城风貌恢复与保护,古城魅力与日俱增;加快燕子洞景区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端康体休闲圣地;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团山国家 4A 级景区申报工作,已累计投入资金 5400 万元;积极做好临安旅游小镇和西庄旅游小镇两个全省首批保护提升型、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建

设,已投入资金 86224 万元。二是全力打造新景区。投入资金8600 万元完成学政考棚、天君庙片区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小桂湖、沙拉河、临安府衙、西门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分别完成投资 34700 万元、13387 万元、3722 万元、5000 万元;启动了南城门片区和武庙片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投入资金11038 万元完成泸江烟柳节点景观河道、交通、绿化工程,曲江红园山片区温泉大道项目正式开工,团山、新房、碗窑村提质工程积极推进。

(四)加强基础建设

不断完善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统一规划文化娱乐场所、购物点、餐饮街区,重点做好旅游交通标识、厕所、特色客栈、中高低端酒店等设施建设。临安五星级酒店于去年 9 月竣工投入使用,小桂湖五星级酒店正在积极推进,金临安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实现改版升级,古城区标杆性示范旅游客栈和旅游特色餐饮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强化城乡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泸江烟柳景观大道、云龙山大道已全线贯通。积极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城区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外来游客对 XX的好感进一步提升。

(五)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创新旅游工作机制,组建 XX 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走大公司、大产业、大市场的旅游发展道路。将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指林寺等景区移交旅投公司经营管理,把县

旅游局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景区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为主。旅投公司的组建,为增强 XX 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力招商引资

为破解财政资金紧缺的瓶颈,县委、县政府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加快 XX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事来抓,积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对重大旅游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征地、拆迁、落地建设,实行全程挂牌服务,使投资商引得进、落得下、能发展。目前已成功引入旅游投资项目12 个,协议投资 157 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请求帮助解决的困难

(一)下一步工作打算1 .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将全域旅游的概念延伸至全天候、全时段、全市场,全方位考虑 XX 旅游发展水平和潜力,做到全域规划;结合景区实际,按照同一主题,跨区域,联城乡,以大旅游理念进行主题片区规划,做到连片成带;按照“城乡一体、突出特色、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共建美丽城市乡村,做到城乡一体;向相关产业渗透,注重与农业一体发展、与工业互动发展、与三产联动发展、与文化融合发展,做到产业融合。总之,要做到旅游规划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融合发展、整体推进。2 .进一步加快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在建及储备的大型旅游龙头项目达 23 个,概算总投资超过 200 亿元。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破解融资瓶颈,做好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工作,全力推进古城 5A 级景区建设;积极推进泸江烟柳景观带、紫陶创意产业园、红河文化产业大观园、三村风貌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临安生态城、临安湖景观工程;加快融康体、休闲、山地运动、东南亚风情于一体的燕子洞旅游小镇,以温泉 SPA、薰衣草庄园、现代农业观光、候鸟式养老基地为主的曲江温泉旅游小镇建设;推进黄草坝、苍台、回新、龙岔、孟曼、培德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抓好高星级酒店、特色客栈建设和重点景区提质工程,以旅游龙头项目带动 XX 旅游提速跨越发展。3 .进一步培植旅游文化产业。一是规范行业管理。不断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建设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星级饭店申报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抓好对规模酒店的指导和星级客栈评定工作;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不断推进旅游购物、餐饮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旅游行业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游客权益和旅游市场秩序。二是填充文化内涵。注重儒家文化、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融,在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景区文化建设力度,形成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提升旅游要素。加大高星级酒店及

特色客栈建设力度,规范 XX 风味小吃和旅游餐饮市场,加快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建设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进度,发挥 XX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品牌。四是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通盘考虑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引领 XX 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向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建设较为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推动 XX 旅游提质跨越发展。五是全面促进产业的升级融合。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全面考虑,通盘谋划,推进产业联动,开发新型业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优势,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请求帮助解决的困难

1.请求给予一定的旅游项目用地指标。

2.请求给予补助一定的旅游项目前期经费。

3.请求帮助协调把江川至通海或研和至通海的公路改造为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帮助协调尽快启动 XX 至元阳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

4.请求帮助协调将 XX 古城国家 5A 级景区、燕子洞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区和曲江温泉休闲度假区列入省级重点旅游龙头项目。

尊敬的刘副省长、各位领导,我们衷心希望省、州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 XX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 XX 旅游“接轨玉溪、牵手昆明、联手滇东南旅游区、融入省内大市场”,把 XX 建设成为昆玉旅游文化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在 XX 省旅游“二次创业”中再创佳绩。

第二篇: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2012年5月30日)

一、发展概况

近年来,民和旅游业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县旅游业的重点来抓,通过有序引导和政策支持,使我县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县乡村旅游接待点有66家,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6家,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9家,直接从业人员达2360人、间接就业人数达5800余人。2011年,全县接待人数达135.7万人(次),实现收入1.1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77.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95.04万元,分别占全县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56.9%和57.3 %,乡村旅游已成为民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发展经验

1、坚持政府引导先行。乡村旅游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针对以上特点,对所有从事休闲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登记、建档立卡,纳入旅游资源数据库,并分别设计制作了“农家乐”、“乡村旅游餐饮接待点”、“乡村

旅游住宿接待点”等标牌,实行挂牌经营。通过这种方式,将全县以休闲园、“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经营户全部纳入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引导、星级评定、重点扶持,并将星级休闲园、“农家乐”列入县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定接待单位,极大地调动了经营户上星级、创品牌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在节庆活动和旅游旺季,联合工商、卫生、物价等部门对乡村旅游接待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整顿,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树立民和旅游良好形象。

2、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为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点文化品位,编制完成了《民和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从规划设计、经营类型、风格定位、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并创新设计、施工改造、提升档次。对具有一定规模或发展潜力的经营户进行整改、提高服务。整改后达到星级标准的,经省乡村旅游评定委员会审评后列入星级旅游接待点,并积极争取乡村旅游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在星级接待点分别实施厨房改造、微缩景观、厕所改造以及修建迎宾大门,制作指示标牌等充满乡村文化品位的项目,从而提升档次,全力为乡村旅游服务。为了提升乡村旅游形象,增加文化内涵,通过项目争取,在国家AAA级景区——桃园林区,通过修建景观大门、观景台、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石等举措,积极打造了“翠泉农家乐一条街”

和“乡村旅游一条街”,极大的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成为全省五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

3、创新岗位培训方式。为增强经营业主的发展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我局协同就业部门对经营业主开展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经营者到贵德、循化,甘肃永靖、皋兰,宁夏贺兰,安徽黟县、江西婺源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提升了意识。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接待点,促使全县乡村旅游业全面开花。

4、加强宣传促销力度。通过“河湟宝地、休闲民和”旅游品牌的宣传,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着力加大宣传促销,并通过举办桃花旅游节、全区乡村旅游启动仪式、网络媒体民和行、甘青宁三省区摄影家采风活动等节庆活动,为民和乡村旅游发展聚集了人气、财气,进一步提高了民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休闲园、“农家乐”经营户和旅游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旅游洽谈会、推介会等宣传促销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画册6500余份,宣传单18000余,签订合作协议700余份。

三、发展思路

近年来,民和乡村旅游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开发单一,旅游六大要素不健全;品牌形

象不突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今后,我县乡村旅游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实施意见》和全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以及全省旅游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充分依托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理清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宣传促销、行业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优化服务,对现有的休闲园、“农家乐”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做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突出特色,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一户一品,一园一色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在“农、土、俗”上细挖掘,在“新、奇、特”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篇: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广元市元坝区

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从组织领导、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等多方面配套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区上下抓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我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门票收入220万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理念创新是先导。

我区是传统农业经济区,而比较优势也在于传统农业社会保育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优良生态文化资源。以昭化古城、剑昭古驿道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以射箭提阳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嘉陵江水域、栖凤峡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以太公红军山、柳桥红军石牌坊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梅岭老街、柏林古镇、昭化民居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资源,以平乐寺、云台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我区唯有这些资源最具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国家、省、市近年来关于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方针、政策和规划也让我们敏锐的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成长性很高、综合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长远布局的战略支柱产业培育,作为产业兴区、统筹城乡的先导产业来抓,先后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与考核机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优化、主管部门及人才队伍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诸方面系统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穷县区办大事、全区上下抓旅游、社会各界投资旅游的良好格局。

(二)规划编制是根本。

以旅游资源转化为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先后邀请了四川农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制订了平乐现代农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平乐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太公红军山景区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旅游、林业等部门联合完成了栖凤峡创建省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柏林沟湿地公园初步规划。栖凤峡森林公园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切实遵循‚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进一步抓好元坝区旅游资源的普查和旅游规划的编制及修编工作。以《广元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揽,重点编制好《元坝区旅游发展总体 2 规划》、《昭化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以及主要景区的旅游规划。

《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体规划》、《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在成都举行的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评审会上通过。

2012年3月23日,《平乐文化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及重要节点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三)宣传促销是重点。

我区一向重视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节目汇演、资料发放等措施,扩大了景区的对外形象宣传。同时,我区还通过在四川日报、陕西日报、华西都市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广元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宣传促销活动作现场报道以及在高速路口、天桥设臵大型宣传广告、在公交车车身打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并带动了景区的繁荣发展。

今年开春以来,我区旅游业宣传促销工作不断凸现亮点。2月2日,四川电视台《巴蜀文化新春之旅》走进昭化古城; 3月17日,中国天马旅游协会赴昭化古城踩线考察;4月5日,韩国国家旅游协会到昭化古城考察旅游线路;4 3 月13日至15日,昭化古城亮相山东青岛2012中国国内旅交会; 4月21日,昭化古城参加2012春季四川天府旅游节。景区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旅游宣传促销成绩喜人。

(四)强化管理是抓手。

进一步规范明确昭化古城景区管委会、中大经营公司、昭化镇、大朝乡的职责和义务,加强了景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强化景区、娱乐场所和旅游饭店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好防火、防汛、防爆,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旅游市场执法监管,旅游市场规范秩序。积极做好元旦、春节、五

一、端午、中秋、国庆节假日筹备工作,做到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无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游客投诉事件,昭化古城美誉度不断提高。

(五)经费投入是保障。

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对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也较高,属社会效益优先、投资回报周期偏长的朝阳产业,投入不足是发展之初最大的障碍。按照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基础配套、市场主体、民众参与、社会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国家项目资金争取一点、本级财政挤一点、招商引资投一点、发动群众出一点、银行信贷贷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 4 项资金4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把重心放在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创业上,规费、用地、基础配套等方面尽可能优惠,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开宣传竞投、网上招商、会展招商、专题招商、驻点招商等,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呈现出增长势头。

(六)文旅结合是灵魂。

坚持文旅结合,围绕文化之魂配套完善文化旅游要素,在保护打造文化核心资源的同时,大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带动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和老百姓增收致富。以大招商推动产业大发展,目前已引进四川中大公司在进行园区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投资建成了汉寿客栈、乐楼等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引进四川畅洋集团建设五星级温泉大酒店,共培育园区特色餐饮企业60余家、酒店(客栈)27家、文化娱乐业主35家、传统工艺展示及产品销售作坊15家。通过文化与旅游联姻、项目与景点融合,形成了一个项目多个市场,一次投资多重回报的良性发展格局。参加了浙江、西安、重庆、北京等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促销活动,定期开展古城迎新春、蜀道徒步游、三国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香港凤凰卫视、日本朝日电视台等媒体开展了系列宣传营销活动,昭化三国文化产业园确定为峨眉电影厂拍摄基地并拍摄了《昭化晓月》、《最后一颗子弹》 5 等影视剧,园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较大的带动了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七)景区创建是核心。

我区以旅游景区和标准化创建为重点,强力推进旅游目地地建设。以A级景区创建为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今年工作目标是剑门关蜀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平乐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剑门关蜀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7个景区‘打捆’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按照把广元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以‘剑门关蜀道、武则天故里’为主题,通过一条剑门蜀道把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皇泽寺、明月峡等7个景区‘统起来’,其中昭化古城是中间的重点。

平乐景区是以元坝平乐寺为核心,辐射周边紫云湖、拣银岩社区和马克思街范围,核心景区规划面积为0.73平方公里。景区规划突出宗教、温泉、乡村、生态和文化,构造环境、人居、文化一体的理念。旨在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文化乡村旅游、宗教文化礼佛、温泉度假养生、政务商务接待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地和乡村旅游休闲示范片区。

目前,相关规划编制已经通过评审,从市到区,已经出台相关正式文件、成立指挥部、召开了动员大会,落实分工,责任细化到了具体部门,创A工作成为我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第四篇:文化局旅游保护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xx县位于**省西部边陲,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全县国土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人口38.7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万。xx县历史悠久,自唐朝永隆年间设立渭阳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xx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凭借xx历史文化名城、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中华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以及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人文景观和奇特自然景观,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新世纪以来,xx县文化局强化职能,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找准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趁势而上,迎来了xx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到目前为止,xx县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80余家,其中:印刷企业6家、网吧100家、书报刊批发零售13家、音像制品零售21家、歌舞娱乐场所10家、酒吧18家、民俗演艺场所4家、电子游戏厅19家、艺术培训业3家、业余艺术团体48个、博物馆4家、民俗文化村12个、文化旅游产品经营210户,从业人员达1.2万人。

xx县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与文化局如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自身位置,重视人才培养,优化产业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xx县的演出娱乐、书画艺术、文艺培训、文化商品等方面,都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为此,xx县文化局在20**年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定位、发展产业”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组织文化系统干部60余人次分赴丽江、苏州、杭州、长沙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学习考察。通过转变三个观念,强化三种意识,为xx县发展文化产业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即:转变文不经商的观念,强化抓产业兴事业的意识,鼓励文化单位走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转变等、靠、要的观念,强化多找市场,少找县长的意识,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市场求生存、促发展;转变重投入轻产出的观念,强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意识,鼓励文化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项目经营等方面,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不能“就文化谈文化,就艺术谈艺术”,要跳出文化看文化,把文化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对待。

二、重视人才,创新机制

xx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6位联合国授予的民间工艺大师,11个国家、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民间艺人数不胜数、各行人才举不胜举。试想,把这些都开发出来,把这些传统人才都利用起来,何愁文化产业不做大做强。

首先是建立人才资源库,树立学习榜样。在摸清人才资源现有存量和流量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全县文化人才现状。对全县近200位文学艺术、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民俗等方面专业人才建立了人才档案。特别偏重于收录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资料。20**年以来,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自领域的成绩,先后确立了xx县文化系统“五名人”,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他们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每年发放一定的津贴,让其成为本系统人人学习的榜样,从而带动一大批人才自觉投身到创业中去。

其次是创新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20**年,xx县文化局大力改革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破除“论资排辈”,大胆使用优秀年青人才,树立用人所长的观念,打破身份界限,唯才是举,不断拓宽选用人才的视野。7位懂管理会经营的优秀人才通过竞岗充实到了系统各单位。以岗定酬、绩酬结合的分配机制激活了每一个人的潜力。并广泛地吸纳招募社会人才,引进了3位高层次的策划人才作为xx县文化产业发展顾问。同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真正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第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xx县文化局近几年加大了人才培训力度。20**年,制定了《xx县文化系统教育培训工作方案》,促进了培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多次举办各类理论、业务学习班,抓知识更新,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众所周知,县域经济即使摆脱了“吃饭财政”的状况,其可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主导投入的前提下走多元化投入的道路,要集中全社会之财力,协力推进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是民间资本办文化。在成功引进广州中人集团开发虹桥艺术楼后,按照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原则,与张家界黄龙洞公司成功实现“龙凤配”,由其出资8.33亿元租赁经营xx8大景点,成为了xx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州宏发公司斥资1200万元的县剧院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山江苗族博物馆和天下xx篝火堂及魅力xx民俗风情晚会成为了xx县文化产业开发的一大亮点。由民间资本经营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苗族博物馆。投资近500万元的xx民俗博物馆也全部是社会资金投入。近日奠基的xx国际民族风情园是近年来落户我县的最大的文化产业,预计投入1.2亿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目前480余家文化经营单位中,国有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不到5%;在所有已建成的文化基础设施中,由社会资金兴建的占到总数的80%以上。由于“文化立县、旅游带动”战略的实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投资领域政策放宽等好消息不断,大大刺激了民间资本进入我县文化产业的投资信心。近5年来,投入到我县的文化产业建设资金近三亿元。

二是与企业合作办文化。鼓励艺术院团与企业联手,建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多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以收购、入股、重组等方式履行和举办演出团体,走市场化运作道路。xx县文化局把阳戏剧团作为试点单位,将剧团50万元原公益性资产盘活进入市场经营,与天下xx大酒店及旅行社合资推出了一台“寻梦xx”民俗风情晚会和一台原生态土著音乐晚会。同时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共同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剧团已与11家企业和14家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均推出近20场(次)主题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保护挖掘,开发利用

几年来,xx县文化局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将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利用科学地结合起来,发展现代城市文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先后成功申报了苗族鼓舞、苗族银饰、xx蓝印花布、xx纸扎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武茶灯、湘西阳戏等6个省级保护项目以及10个州保、20个县保项目。设立了以xx山江为窗口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并力争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示范基地。

一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功承办了“20****省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暨湘西州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态保护节”以及山江“苗族传承世家”评奖、勾良苗寨“六月六”苗歌节等节会活动。20**年在xx举办的首届天下xx聚xx暨xx•中国苗族银饰文化节,中外来宾云集xx,为全面展示xx苗族银饰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紧紧把握住这一有利时机,将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加工提炼,塑造成适合于广场表演和团体表演的艺术形象,成为银饰节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每年6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我们都在文化广场精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示展演。同时,我们还直接利用xx民间文化艺术品和文化遗存,举办民间工艺品展、民族服饰展、民俗展等展览活动,成为中外来宾了解xx、认识xx的重要窗口。

二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商品。xx县经过千年的楚文化的沉淀,使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xx县文化局注重加大对传统文化商品化的开发力度,使其进入市场,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苗族银饰、蜡染、扎染、土家织锦等都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我们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扶持开发,逐渐发展起了以苗族银饰、蜡染、姜糖为主的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古城内95%以上的商户都在经营这一类的文化旅游商品,年产值近3亿元,成为了xx文化旅游商品的主导产业。

三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在对风格不同的银饰系列、蜡染系列、扎染系列以及节俗、婚俗、礼俗等乡风民俗系列进行全方位开发的同时,县文化局与旅游部门一起,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探索出一条借旅游展示民族文化以及用民族文化推动旅游发展的强县之路。先后扶持开发了千工坪的香炉山、落潮井的勾良、山江的早岗村、老家寨等8个乡村文化游景点,并被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年,xx县接待游客430万人次,景点门票总收入1.26亿元,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64万人次,门票收入4339万元。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02亿元,年终财政收入1.3亿元。文化资源优势正迅速转变成为经济优势,并形成了支柱产业。

第五篇:林业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林业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有幸参加全县旅游产业工作会议,和在座领导及同仁共商xx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感谢县委县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还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启动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非常重要的一年,下

面我就如何抓好林业基本建设,壮大林业产业,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谈谈自己的意见,供各位领导及同仁参考。

一、我县林业建设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县是xx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998年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全县230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五年来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1.7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3万亩;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1300亩(其中荒山造林26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在大力推进和巩固森林面积稳步增长的同时,我们继续强化森林资源安全管理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监测防控措施的落实,完善完备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有效的控制和遏制了森林火灾与森林病虫害、及有害生物的发生曼延。经调查2005年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比1999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各种功能也得到修复,枯萎的河水水流已逐渐回升,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日渐恢复,频发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控制,人与自然逐渐进入和谐相处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林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

(二)xx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林业局和筹建处紧紧围绕项目,筹措资金开展工作,在组织项目和编制后续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目前,“陕西省桑元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即将完成综考和总规报告汇编的初稿,这是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为保护区建设发展及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按照省林业厅的要求,在认真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两个大熊猫管理类项目报告书,经审核后报省林业厅进入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项目库,为今后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奠定了基础;上两河口和范条峪保护站基建工程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三)xx山风景区建设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xxx国有林场一是采用借、贷、职工集资等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完成了“xx山宾馆”及“xx山休闲山庄”的改造建设,现可以同时接待近百名游客吃住,也可以接待中小型会议;二是积极配合xx山旅游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建设,抽派人员坚守工地协助抓安全、抓森林防火和沿路林木的管护,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四)xxx漂流山庄建设是xx国有林场拓宽产业发展门路,实现二次创业和结构调整的突破点,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目前高低压输电线路、饮用水供水管网设施、宿办用房等前期建设工程现已完工投入使用,58间房的两层四合院主体建设已接近完工。

(五)我们按照“林上搞管护、林下搞开发”的工作思路,大力倡导各国有林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林区特色经济亮点在逐渐显现。如xxx国有林场去外县学习借鉴经验,大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森林公园附加产品,目前示范点的森林猪、森林鸡养殖和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为xx山风景区实现多种经营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

(六)以“双创”为契机,加快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提升城市形象。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多年来在县城周边累计植树造林亩,2006年春季又筹措资金调购树苗棵对县城南环路进行了绿化改造,种种措施保证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二、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

(一)缺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县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林业产业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少、投入小,缺乏科技支撑,因此,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产业的开发程度和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二)管理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参与林业产业建设的大多数人员是各国有林场的在岗职工,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偏低,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管理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低,极大地限制了我县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对林业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由于我县地处山区,较为封闭,知识更新速度慢,我们对林业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就算有一定的生态旅游知识,也显得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对所在林区群众生活水

平的帮助以及对林业生态旅游产品的理解和开发上。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发展林业旅游产业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我们应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再培育。一是要进一步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管护体系和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无火灾、病虫害的侵害

;二是要抓好公益林建设和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巩固并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的成效,持续发挥森林优化生态环境的效能;三是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积极发展工程后续产业,巩固建设成果,认真解决好林区农民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四是要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依法加强对林地、林木的管理,严厉打击偷砍盗伐、乱占林地、偷捕盗猎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促进产业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建成秦岭南部动植物生态圆;二是积极争取xx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是抓好xxx省级森林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出一个我县的旅游精品项目;四是在严抓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完成xxx漂流山庄建设,尽早投入运营;五是鼓励各林场发展旅游服务项目,从游、购、食、宿、特产上下功夫,突出林区特色经济亮点。

(三)、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一个好的旅游区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附加产品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区位优势,围绕“绿色”二字做好文章,加大开发具有林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力度,如xxx的蜂蜜、xxx林场发展的森林鸡养殖、蕨苔等野菜的加工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整合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形成品牌,产业化发展,在促进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振兴林业经济。

(四)合理进行林业旅游产业规划

目前我县林业旅游产业子项目少,而且大多是各国有林场自行开发,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为了更合理有序的利用森林资源,我们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对森林景区内的水资源、地质资源、生物资源、林业资源等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形成材料,对今后林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做出一个全面、明晰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发展建设引导。

林业旅游产业在我县才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与古文化旅游溶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必将在我县蓬勃兴起。

下载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县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汇报材料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发展汇报材料

    光雾山镇人民政府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材料一、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3年我镇乡村旅游开始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截止2010年我镇共有农家乐45户,接待能力达1400......

    旅游服装产业发展汇报(推荐)

    “旅游+服装”新时代,开启旅游发展新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了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升......

    旅游典型经验交流

    以旅游为基础 以惠侨为根本 全力构建温馨和谐新竹坝 一、发展变化: 2004年以来,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党委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竹坝为试点,积极推进农家游、生态游的发......

    旅游汇报

    四大一推一建活动汇报一、整体活动开展情况 按着全市四大一推一建活动的安排部署,旅游系统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活动,有效推进日常工作。 1、高站位谋划。在民建中央的帮助支......

    旅游经验交流材料(最新)

    立足“三新”背景 开创校企一体旅游人才开发新模式 南山旅游集团 二O一O年九月二十八日近几年来,南山集团立足于“新农村建设”、“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及“灵活的民营企业新机......

    旅游扶持经验交流材料

    喀喇沁旗旅游扶持经验交流材料各位领导、与会的各位同仁:下面我将喀喇沁旗如何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带动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一些经验做法做一交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

    旅游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2009•4] 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落实计划,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镇人民政府2008年,在市政府及市旅游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

    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夯实基础注重规范 创新管理科学发展 —城区局专卖部门上半年工作经验交流 2009年上半年,按照省、市局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城区局专卖部门紧密围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