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引领强保障创新驱动优服务
全面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新发展
中共XXX市委XXX市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XXX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在加强退役军人保障、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中强化省会担当、发挥省会作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让全市30万退役军人共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展成果。现将我市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开展工作。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市委书记、市长专题听取汇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分管市领导多次与退役军人座谈,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经费近10亿元用于保障退役军人待遇。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及时组建工作机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于2019年1月20日正式成立,内设机构9个,编制32人,所属事业单位14家,其中军培中心调整为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压实基层责任,9个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部挂牌成立,推动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站)按要求全覆盖。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市国资委专题调研国企安置情况,市委组织部在党费中预算100万元开展退役军人党员活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积极参与、通力配合,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落实各项涉军政策
积极发挥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职能作用,确保中央、省有关退役军人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一是深挖潜力妥善安置。每年安置退役军人约1200人,安置任务量占全省军休干部的80%、军转干部的30%多、退役士兵的15%;坚持阳光安置,岗位公示、公开选岗程序规范透明持续拓宽安置渠道,退役士兵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自主择业干部按每年一个月退役金的标准享受医疗铺底,参照公务员标准享受住房补贴。二是优抚褒扬体现尊崇。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由农村600元、城镇1.5万元统一提高到每年每户2.5万元;健全优抚服务体系,按6500元人的标准开展短期疗养,每年组织2次“关爱功臣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积极稳妥组织烈属分组赴桂开展祭扫活动,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做好思想工作。三是双拥工作亮点纷呈。率先出台《XXX市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有关优待暂行办法》,树立关爱军人的价值导向;出台《XXX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明确学前教育优先安排,义务教育辖区内自主选择,中考提等优先录取;推动家属就业市场化和行政调配相结合,每年召开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四是军休服务创新发展。3300多名军休干部享受医疗铺底待遇;引进康乐年华等社会组织为军休干部开展紧急呼叫、家政服务;军休文化队伍在全国比赛中屡获第一;打造出“老首长工作室”等全国知名品牌
三、勇于担当责任,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国企改革期间下岗(失业)的转业志愿兵(士官)相关问题尤为突出。我市针对这一群体创新开展再就业和生活解困,形成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XXX模式”。一是开展再就业帮扶。每年拿出1000个工作岗位,以不低于本市所在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1.5倍(2370元/月)作为岗位实发工资,分5年开展再就业帮扶。二是开展生活解困。对身体条件无法再就业、无基本养老保险的生活困难对象,在享受低保救助的基础上,按0.5倍(790元/月)进行补助,把这部分人养起来。三是实施养老金补差。对退休人员,以全省上年度企业退休职工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标准进行补差。全市共投入近2亿元,帮助1125名对象实现再就业,490名对象解决生活困难,中央督查组中央政法委给予“帮扶措施实,权益有保障”的高度评价
四、着眼长远发展,合力做好社保接续工作。
坚持把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探索社保接续。一是提前谋划,主动介入。早在2016年底就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对2011年11月《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后,市级统筹安置在市属岗位的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的社保应当予以接续和补足。二是细化措施,完善机制。明确以安置后第一个月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接续标准,并协调省人社厅免予征收滞纳金,接续经费由社会保险费征缴中心进行统计,由市财政局兜底保障。三是先行先试,落实待遇。全市共投入260.4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94名转业士官进行社保接续,其中最高的补缴了40765元。这些尝试为即将统开展的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市将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以争创“全省标兵、全国示范”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为构建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新格局贡献XXX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