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生态校园规划的实践论文
[摘要]在追溯生态校园概念与内涵、规划与建设原则、建设内容与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生态校园规划的设计,依据新校区生态校园实际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归纳其设计特征和生态技术指标体系,以期为生态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生态校园
一、理论追溯与研究主题
(一)生态校园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可持续、生态”逐渐成为校园建设的主题,众多学者对生态校园的定义也不断充实。目前国内关于生态校园被引用最多的为臧树良等人从工程建设角度给出的定义,即:“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陈岳堂(2004)以“科学、人文、生态”作为生态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新理念。杜惟伟等(2005)从“安全、生态、科技、艺术、人文”五个方面阐述其内涵。Velazquez等(2006)认为建设可持续学校和帮助社会向可持续性的生活类型转变是生态校园应有之义。本文认为,生态校园应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人-环境-自然”协调促进为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将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高效利用,形成兼具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强化校园的社会教育义务,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校园建筑环境,营造“人—教育—环境”浑然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生态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原则
校园这一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需采取系统化的方式以实现建设和使用中的可持续性,而规划设计与建设原则是使其实现的核心指导。生态校园的规划原则注重环境营造,强调整体性、功能性和经济性,而建设原则关注运行可持续性,考虑人文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人群、物理和生物环境等构建成一个校园生态系统,这些部分的需求变化使其功能结构不断更新。新时代在对校园现状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生态平衡和资源保护为目的,综合协调各种生态关系,改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不断充实其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三)生态校园的建设内容与评价体系
何为生态校园?如何建设它?如何构建其建设评价体系?不同学者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结构视角,张江雪等(2003)从“绿化面积、空间结构、结构特征及性能评价”四个层面着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陈岳堂和高志强(2004)将“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作为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人口结构、基础设施、校区环境、校区绿化、物质还原、资源分配、培训学习、对外交流、校园文明、可持续性”10个二级评价因子综合分析评价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从环境视角,张国祯(2006)提出“环境冲击、水资源平衡、绿平衡、环境之舒适性与节能、环境之废弃物及垃圾的平衡”五个层面定评量准则;崔萌等(2007)以“环境影响、环境质量、环保教育、服务设施”4个第一层评价因子和“污染排放、资源利用、循环效率、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交通设施”12个第二评价因子作为评价体系;随后王媛和徐友浩(2008)提出“生态景观、生态舒适、生态技术、生态管理和生态文化”五大类评价指标;邹冬生(2008)提出结构、功能、自律三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主体人群构成、办学条件构成、环境条件构成、师生工作状态、师生生活状态、校园自净状态、师生自律状态、环境自律状态”8个二级指标。通过不同学者对指标的建构可以看出逐渐从关注绿化空间向对多元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转变,对环境影响维度和人群需求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综合性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校园环境景观层面的现代化与人群社会认知上的“后现代化”并存的现状,依具体对象实际情况确定特定的指标体系。
二、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目前国内生态校园建设主要有在新校区规划建设全过程的生态校园建设、已建校园中具有实验性的示范项目和校园内老建筑的生态改造这三种实践类型。国外生态校园则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基地内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着重在单体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求得建筑室内良好的环境性能。作为新时代高校生态校园规划实践,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规划以科技智慧、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人本节俭、开放共享等五大设计理念,其绿色生态理念,主要通过采取生态布局规划、海绵校园规划、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绿色建筑规划、绿色能源、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及处置规划等措施,实行低耗能、低排放型的运行模式。
(一)校园建设概况
1、校园概况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位于邯郸东部新区,赵王大街以东、邯临路以南、开发经九街以西、太极路以北区域及周边。总用地面积约4098亩,总建筑面积97.31m2;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4万余人,新校区整体建成后规模可容纳4万余人。新校区周边主要水系结构可以概括二河、二渠、一湖,其中二河为南侧支漳河分洪道,与西侧赵王大街平行的新开河,二渠为北侧邯临沟、南侧胜利沟。一湖为临近支漳河的东湖公园。项目周边临近两条城市绿轴,支漳河水岸绿化带及赵王大街绿化带,新开河环西北两面绕校园而过。
2、自然条件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位置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冷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十月下旬至三月下旬为霜冻期,年日照2540小时,全年降水量532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与西北风。
(二)校园规划的指导原则
规划采用组团式布局和整体分区布局相结合的模式。规划以“以人为本、布局协调;因地适宜、适度弹性;集约紧凑、多样共生;文化引领、智慧安全”为生态校园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布局协调规划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采用促进师生融合交流、可步行的紧凑校园布局,体现师生人文价值,充分考虑不同层次需求。结合相关学科优势,设置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绿斑,综合考虑不同学科师生群体的特征,实现生态环境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校园建设整体考虑与周边地块及其所在城市的协同关系,规划过程建立在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自然格局和自然界面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使其保证当地自然格局的整体性、自然过程的完整性和自然界面的原生性。考虑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协同,按照整个校园的规划用地功能分区塑造景观特质空间,考虑各组团的环境与整体协调统一,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建构一个能自我更新、繁育以及可持续的生态基质,并形成由“廊道—斑块—基质”组成的生态系统,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2、因地制宜,适度弹性通过识别校园主要生态要素,建立彼此之间有效的联系,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化建设;根据生态要素的位置和功能将其分类为保护型、保持型与优化型,以划分生态控制线,对不同类别提出应对策略以实现分级控制;确定关键斑块,构建生态廊道,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因子。同时,由于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周期短,但校园氛围的形成却需要长时间的发展,这种先天矛盾性决定简洁清晰、适度弹性、可生长的校园整体结构的必要性。
3、多样共生,集约紧凑充分利用基地及周边原有生态廊道以及自然斑块形成绿化节点,发挥其生态价值,从生态绿地的角度出发组织安排校园空间,利用集约绿带的辐射作用,串联校园结构,优化校园空间,共生带动,形成节奏性的校园节点空间。校园内的功能结构借助于生态绿化核心的集聚作用,促成以生态节点带动的功能核心,并以生态框架作为支撑,进行良好的功能布局,进而发挥校园核心区域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形成多样化的校园功能组团和集约紧凑的功能布局。
4、文化引领,智慧安全新校区在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及其定位,使其需要将传播生态文化和智慧安全管理的理念作为生态校园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将校园生态规划与邯郸城市生态规划相结合,注重“人——教育——环境”的浑然一体的关系,强化校园文化的中心辐射作用,将生态智慧安全的思想深植于学生心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新校区一方面采用低碳、环保、慢性交通设计,考虑雨水调蓄利用、防涝拍涝措施和海绵校园规划;另一方面,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建设,对系统要素及其结构实现生态化管理,建设全过程监控管理系统,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和系统效率,促进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和和谐性和健康性。
(三)新校区生态规划设计
新校区生态规划主要从生态布局规划、海绵校园规划、生态绿化系统规划、绿色建筑规划、绿色能源、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及处置规划共五个方面进行规划。
1、生态布局规划本项目充分考虑农田功能的转化对生态学的重要影响,通过校园北侧山体、林带与城市绿化带建立联系,形成赵王大街绿化带上的景观生态节点,避免校园绿地系统被隔离、切割;将西侧紧邻赵王大街绿化带廊道宽度扩大,提高其生态功能,使校园成为整个城市的绿化斑块;考虑北侧经开区东区工业用地的定位,在核心区与经开区东区间建立有绿化林带,以校园北侧山体为核心,通过提高绿量,建立绿化带,净化工业区产生的废气,使校园成为整个城市的绿肺;校园水系建设结合城市水系考虑,与新开河建立联系,改善城市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循环。构建校园生态布局主要是通过识别生态要素,确定区域的关键生态斑块,通过划分生态控制线、构建生态廊道等手段,对校园生态基质内的生态斑块进行保护,建立区域内所有的生态斑块间的联系,保持整个区域内生态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最终构建一个由生态廊道(由校园中雪松大道、银杏大道、防护林环廊组成)、生态基质(学校场地中的绿地、水体等)、自然斑块(下凹式绿地、景观山体、农汇园、百草园、生态湖面等)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网格。识别校园的特定环境中保持生态稳定的生态七要素,有(1)生态湖面(2)景观山体(3)大面积景观绿地(4)农汇园(5)校园边界防护林(6)校园内道路旁绿化带(7)广场景观绿地。根据生态要素的位置、功能对生态要素进行分类划分生态控制线:其中保护型是指具受到校园人类活动影响小,有一定面积的较独立的自然区域,如生态湖面、景观山体等;保持型是指与师生活动密切相关,且相对自然的区域,如景观水体周边绿地、农汇园等;优化型是指在校园中有重要的生态需求,但人工开发强度过大的区域如明德广场等。根据生态要素不同的分类提出应对策略,最终实现对各生态要素的分级控制。确定校园中的具有抵抗一定的外界干扰,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键生态斑块,具体为:生态水面斑块、景观山体斑块、人工湿地斑块、大面积的景观绿地斑块、环校区防护林带。根据联系廊道与道路的相对关系,构建校园生态廊道。同时考虑生态布局中自然生态银子的利用,构建北侧生态景观轴通风廊道、校园中部通风廊道、学术景观轴通风廊道3条主要通风廊道;控制热岛关键部位下垫面材质、细分校园光气候分区、防止噪声污染。
2、海绵校园规划新校区位于邯郸总体布局“一城、双核、四组团”中双核之一的东部新区,是邯郸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其规划建设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与策略。管控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心之一,其设计策略至关重要。为防止校园“低洼”区域形成,适当增加水面积,集雨面积,合理规划布局生态湖面、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空间,共同构成校园水生态系统,达到“科学化、人文化、低碳化、生态化”的要求。规划中心湖面积50700m2,人工湿地作为中心景观区域的水体延伸部分,其景观布局以及绿化小品等设施与中心相协调;结合专业教学规划布局大面积植被园,将不同植物的专类园、雨水花园、休憩广场等场地以斑块式景观的形式组织,集观赏、科普、游憩、实习功能为一体;雨水收集因地制宜,依据低洼地势而塑造雨水花园,建设下凹式绿地以利于雨水积蓄利用;在新校区主入口、生态景观区、科研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硬质铺装中采用透水铺装与透水混凝土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地表生态循环。
3、生态绿地系统通过合理搭配物种比例,利用高固碳、低维护的乡土树种,营造多样化的植被景观,保护和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在保证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分级控制原则,按照控制的级别适当调整绿地系统可变化的程度,方便管理者针对特殊情况灵活应对;通过引入具有经济效益的本地植物、生态农田等,提高师生参与建设绿地系统的可能性,实现管理的开放性;预留对接城市绿化系统的通道,实现生态格局的开放性。通过对绿地系统形状、数量、群落特征影响分析,因地制宜,根据绿地所处的位置强调不同的“自然性”,将整个绿地系统分为开敞型、滨水型和庭院型绿化空间,构建生态绿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和已经形成的植物景观,尽可能按照各功能组团的景观规划丰富植物种类,做到乔、灌、草、花立体配置,注重生物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原则,力求创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校园景观。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理念,树种的选取应立足邯郸本地,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珍稀新品种,尽量减少选种大规格苗木,不追求即时绿化效果,以实现购买成本的合理化,打造绿色低碳的校园整体环境。
4、绿色建筑规划校园内建筑实现百分百绿色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打造绿色建筑精品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设计为三星级绿色建筑。通过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能源与暖通设计、电气设计等方面提高人体使用时的舒适度体验,提高和优化空气质量、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采光、照明和节能设备,以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设有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个与绿色建筑等相关专业,让学生参与到绿色建筑的使用与维护中,加强绿建知识的宣传作用,提升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生态价值观应用导向。
5、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及处置规划大力推进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填埋数量,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统一。对校园内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收集运输及处置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固体废弃物收集点、处置设施及运输流线;对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最终处理实施全过程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减少固体废物收运处理运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新校区生态技术指标及其规划设计特征
根据校园功能分区与不同系统所处的位置,将整个校园系统分类别、分层次控制,确定控制性因素和引导性因素,建构生态指标体系,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建设策略。新校区重点关注规划功能结构、绿色建筑(包含BIM应用)、安全交通规划、循环水系统设计(含中水站、给水分区、污水处理排放、近期水系循环设计)、景观系统设计。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集中体现“科技智慧、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人本节俭、开放共享”理念;校园环境突出生态要素和人群的特征,体现生态布局结构,彰显工程特色,并通过控制引导体系突出新时代特征,体现系统建设策略,实现智慧生态的目标。高校生态校园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校园环境整体性与特色性为基础,确立校园生态规划的原则框架;以功能分区规划和分级控制体系为载体,优化生态布局规划结构;以加强智慧生态管理为持续动力机制,做好生态校园公共安全的管理和生态教育的普及。
第二篇:论文--生态文明校园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体验生命的精彩
【摘要】生态文明校园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生态文明校园是一种生态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构建生态文明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需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
生态
和谐
幸福
教育
生态文明校园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生态文明校园是一种生态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构建生态文明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需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怎样才能和谐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和谐浸润校园
校园和谐是生态校园的主要因素。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那么怎样断定和谐呢?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在很多时候,和谐是一种关系,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念和行为的关系;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和谐是一堆细节。和谐需要需要制度,更需要人性。和谐需要领导班子成员一身正气,身先士卒,宽容、理解;和谐需要老师们勇往直前,同心协力。老师共同用爱去影响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形成和谐的校风,用和谐浸润校园。
二、让绿色和文化充满校园。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雨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能让学生心情舒畅,校园里到处都充满绿色,树木掩映、四季常绿,校园整洁清爽,文化氛围浓厚,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与大自然融洽相处,会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学校中美丽葱郁的一草一木,独具匠心的一亭一台,读书角、学习长廊,学校特色展示,以及名人名言的条幅悬挂,墙壁上的学生作品,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让幸福洋溢校园
生态校园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生自由快乐的成长。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去掉功利之心,名誉之心,让教育回归自然。我们的培养的目标是心理和心智健全的劳动者,我们要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幸福。生态校园决不能因为发展压倒学生幸福,因为成绩牺牲孩子快乐。生态文明校园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体验,关注他们有没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结成促膝谈心的朋友、有没有开展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有没有找到废寝忘食爱读的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
当我们的校园中处处充满和谐,充满幸福,满眼都是美景,随处都可以育人,那么,我们的校园便成了生态文明校园。“生态文明校园”的建成最终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小虎
校园环境建设要彰显人文关怀
第三篇:生态校园建设论文
我国农村生态校园建设与城市生态校园建设
一:农村生态校园建设
1.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内涵研究
对农村生态校园内涵的探索最早见于安徽师范大学喻家龙1996年发表的《农村中学生态校园建设当见》一文,文章认为:农村中学可以“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学校人力、智力资源优势,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校园为依托、沼气为纽带,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形成一个高效的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此外,作为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项目的陕西省,2007年在其汇报材料中也涉及了农村生态校园的内涵:“依据农业生态工程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对传统果园和设施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和组装配套,在农村乡镇初级中学(以下 简称“初中”,陕西省农村生态校园最早在初中建立,后来逐渐扩展到农村中小学)建起以沼气为纽带的‘果一草一畜一沼一肥’生态果园,或‘畜一菜一沼一肥’农牧复合生态工程。”可见,截至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明确定义,对农村生态校园内涵的研究尚处于对经验进行总结的层面上,研究深度与广度都有 待加强。
2.我国农村生态校园建设概况
2004年,湖北省恩施州抓住农业部与荷兰政府合作开展的“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应用”项目机遇,在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的同时,通过地方财政投入、部门帮扶和学校自筹资金等渠道建设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农村生态校园。2005年7月,经过专家论证,恩施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全州推广中小学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截至2006年11月底,恩施州已完成农村能源生态校园建设314所。受湖北省农村能源办的委托,由恩施州生态能源局有关专家起草的“全省农村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技术规范”已初步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地方标准。2007年4月,湖北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9月,全省17个市(州)35个县市区,271所农村中小学己经纳入试点范围,受益师生达140124人。
二:城市高校生态校园建设 1.高校校园出现失衡的原因(1)地方高校的外部环境
在生态学中,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输入不足或者输入不当的时候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使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对地方高校来说,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不足和不当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生态因子。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了维系高教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特定、充足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即相应的教育资源。可是,自 1999 年扩招以来,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虽呈每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8.14%,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却呈总体下降趋势; 其二,教育政策缺位和错位。教育政策相当于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在很多方面控制着高校的工作运行,比如人事安排、干部任免、教育资源分配等,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政府行政干预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地方高校上面的行政关口比国家直属院校的要多,所以受到的约束也就更多;其三,同类院校间的无序竞争。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地方高校间为争夺生源和办学经费而进行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些高校无视自己的实际情况上规模、上层次,盲目攀比,致使高等教育市场处于空前的无序竞争之中。(2)组织结构环境
扩招引起了高校规模的扩张,而规模的巨大必然引起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要思考高校内部的机构怎么建立、层级如何设置、权力怎样分配。这些组织结构环境要素所造成的生态效应会直接影响高校本身、教师员工,特别是大学生的发展。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高校都是按照“官本位”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内部不同的层级被赋予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而校园里学术委员会、督导机构等由于没有相应的权力,往往会成为虚位组织,流于形式,其行使 的学术权力甚至还需要由学校的行政权力予以确认。(3)生活环境
高校环境就是一个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当前,地方高校校园生活环境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扩招虽然有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的教育质量下降;其二,校园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和谐。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干群之间和师生之间较以往比较疏离,那种问疑辩难、自由讲学的象牙塔精神和校园文化已经渐行渐远;其三,在地方高校中,农村的学 生占多数。农村的孩子由于在家庭背景、受教育背景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可能跟城市里的孩子有些差异,所以他们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不太适应,这都直接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性格、学习和情绪状态。如果这些生态因子没能充分的重视或者没有调节好,不但学生个体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事关学生群体生态的平衡,进而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4)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生态环境是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它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环境和课程环境,专业机构和课程结构要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可是很多地方高校不安其位,为了追求利益,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师资力量完全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地上专业,一味地去迎合市场、欺骗学生。像有些专业牵强附会地在自己的专业后面加上影视、艺术、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其次,课程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不均衡,即以科学的技术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文化教育基本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的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1.解决校园失衡的措施(1)立足办学自主
地方高校是整个地方生态系统中的一环,需要跟政府、社会和其他院校进行沟通和联系才能生存发展下去。首先要确立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变被动为主动,化竞争为双赢,化对立为共融,立足办学自主,采取主动策略,积极与校外机构进行联系,以 便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办学资源;其次,除了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地方高校还应该开拓思路,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变索取为服务,以项目开发、产权转让、师资培训、校外服务等形式与社会其他部门进行合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办学自主权。只有地方高校的输入和输出渠道是畅通的,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才是健康的。(2)立足学术本位
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提出过文明大学校园的构想。这种校园以知识系统的科学、宗教与艺术三位一体化作为办学精神,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的。实际上,这种大学校园在本质上就是文化、学术生态式的校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承认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同时,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方面,要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主体性的人、一个有情感有智慧的人、一个兼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在地方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日益弱化的今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术精神、学科专业、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等生态因子有机组织成一个校园内部生态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3)立足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并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涵发展,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内涵发展在本质上就是特色发展。追求特色,这实际上应该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普遍战略。当然,不同的高校也应该有不同的特色战略。对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最主要的是客观反映所在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是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地处鄂西北的郧阳师专,因为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要求,曾三次被国家教委黄牌警告,学校条件差,没有特色。最近几年,学校领导对学校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组织研究本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收集武当山文献,撰写武当山及道教文化研究成果。郧阳师专人自豪地说,“我们创立了一门新学科:‘武当山学’,要研究武当道教文化,请到郧阳师专来。”在武当研究的带动下,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员工的士气风貌出现了崭新的气 象,1998 年受到教育部的表彰。郧阳师专的经验告 诉我们,改变地方高校落后面貌的关键在于找到属于 自己的发展策略,也即特色发展。(4)立足实践应用
无数实践经验表明,生态分析是一种深深扎根于实践的科学思维,生态分析出思想,生态分析出策略,生态分析可以挖掘形成新的活力,生态分析可以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实践性突出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区域性需求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工业发达地区、商业发达地区、农业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结构应不同,特色专业设置应不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也应不同。不可否认的是,大家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还不够,一些地方高校更关注学校的升格,专科学校想升本科,本科学校想上硕士点,有了 硕土点的学校想上博士点。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学校,多科学校想办成综合大学。这是一种错误的发展观。总之,地方高校建设生态校园需要认真进行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立足校园优势生态因子,努力提高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最终达到生态平衡状态。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生态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摘 要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Abstrac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度的资源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生态环境还在迅速恶化,危害日益严重。尽管我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利用效率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这些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谐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面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即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
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对人类文明形态认知的拓展和飞跃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它在带给人类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人类文明的高端形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生态文明进行科学解读与把握,理清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科学认识、恰当定位并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选择;二,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备内容和有效载体;三,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日益完善的重要体现和艰巨任务.生态文明是整个文明体系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同样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只有“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生态文明的普世意义和价值
首先,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全球性的价值观。其他文明价值观,因国家、种族、民族和意识形态差异,取得共识和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普遍性的特征,易为不同的民族、种族所认同与遵循。
其次,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类利益一致性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关系全人类生命的发展和延续,涉及到地球上所有人的利益和所有人的生存质量,具有渗透性和协存性的特征,如海洋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破坏,威胁的将是整个人类。
再次,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国际社会和民间组织持续追求的价值观。从联合国制定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厘岛路线图”的设立,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生态文明、环境伦理已内化为人类自觉自律的规范,人类生命与环境生命共生共荣、扶持互动的时代已经到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是具有巨大挑战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第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批判反思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其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它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第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G]//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2]钱俊生,赵建军.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7-24.[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4]杨晋荣.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重要标志[N].华东新闻,2005-11-3(3).[5]谢桂山.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N].济南日报,2008-4-22.第7页
第五篇: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论文题目 城乡景观和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
学 院 资源环境学院
班 级 资管09-2班
姓 名 高 龙
2012年4月28号
城乡景观和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思想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断尖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的国际化冲击,未来的10-20年问,中国将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将使得中国本来紧张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严重,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发展将而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方法,通过研究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组合、结构、功能以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化进程,城乡协调、全盘布局和保留自身特色等相应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使乡村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并在功能上表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最终实现城乡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景观生态学;对策 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建立新型城乡之间关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农业集约化、乡村现代化与产业化的关键途径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城市化的步伐,以往长期落后的农村,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急功近利、缺乏合理规划和不顾及地方的实际情况等原因,使得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景观生态问题,阻碍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同的国家比较,落后5个百分点以上,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于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未来10~20年间,中国必定会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的推动力一是继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另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加人WTO后的国际化冲击,必然加速农村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从而激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发展。由此,无论是在国家的宏观层面上的规划,还是各方面专家的研究预测,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2020年将达到50%,2050年则达到60%-70%,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基数仅为40%左右,可见这一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伴随着如此快速的乡村城市化步伐,必然会使中国本来紧张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严重,资源与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乡村发展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乡村景观的结构、布局、功能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中国目前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善乡村景观的结构,完善乡村景观的功能,协调好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高乡村景观的美学价值和生态效益,使乡村城市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乡村城市化,是指农村中大量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为城市性特征的过程,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复合过程,其中伴随着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等现象。现代意义上的乡村城市化,不能理解为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而应该在保持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用生态化的思想和理念来推进小城镇建设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小城镇和乡村的生态化水平,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生产力的桎梏,至今已有20多年。一方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乡村城市化发展速度和水平较高,正在逐步带动内陆地区的乡村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没有顾及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各地浓郁的地方特色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乡村城市化不单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自然、文化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它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免由于人们过度强调经济生产价值而产生一些问题。从目前乡村城市化的现状来看,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然、半自然景观退化,生态平衡失调
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田、果园、池塘等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自然、半自然斑块在大量的退化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建筑物等硬质界面的人文景观斑块,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缺乏连续性,过渡生硬。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镇绿地形式存在,但往往构成类型单一,覆被稀松,缺乏空间上层次感,既难以完成应有的生态功能又使自然环境的舒适度与美学价值的降低。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与短期利益的驱使,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等不合理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地资源退化、森林覆盖率剧减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致使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系统内部固有的联系和秩序被打乱,空间上的完整性被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甚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情况,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2.2 景观格局混乱。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农村和城镇内部景观元素,大体上可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形态、格局和功能。而在更大尺度上,农村之间、城镇之间以及农村和城镇之间也构成城镇格局体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区域小城镇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很多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布局混乱,缺乏合理和统一的规划,城镇内部住宅、丁业和商业等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建设不考虑实际情况,片面的追求“高、大、新、全”,道路体系不完善,既不利于交通运输,也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造成景观的破碎化现象严重。而日.城镇和农村没有纳入到区域尺度的城镇体系发展格局中考虑,各部分自行发展,重复建设颇多,既没有考虑到景观整体格局与规模发展,也没有意识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目前,农村中比较热的行业,往往是造纸、制革、炼油和印染等技术含量低、污染性强资源型行业,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和行业逐步从城市向小城镇和乡村迁移,虽然暂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人,但其对农村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构成了巨大的破坏。从长远来看,人类不良活动给原来的自然、半自然斑块带来了毁灭性的干扰和破坏,其潜在的更大的危害必将转嫁到子孙后代身上。同时,由于乡村管理无序,生活垃圾种类多样、复杂,垃圾乱扔乱丢现象严重,生活污水与丁业废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直接排入河流、沟渠与耕地之中,这也是影响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3 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乡土特色风貌逐渐丧失 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景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得高度破碎化,并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各民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貌和建筑风格,这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的民族文化。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景观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体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的景致。而各地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把一些古建筑拆除和破坏或在古文物和古建筑周围盖起了高楼,甚至是肓目的追求欧式风格的建筑,这与地方特色建筑和风貌极不协调,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同时也破坏了景观稳定性,极大的损害了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和传统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将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
2.4 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月.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多相对滞后,用地规模、布局、功能定位不尽合理,导致了粗放、低效利用土地。许多地方兴办乡镇企业大量的占用耕地,乡镇企业分布极其分散,缺乏合理系统的规划,多圈多占、占而不用或不充分利用等土地利用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农村内部自身用地布局结构不合理,随着中国农村人口增加,农村居民点也在不断的扩大,许多地区肓目的把耕地划为宅基地,而村庄内部多为一些老宅旧宅,甚至无人居住,出现了“空心村”等问题。同时,各地农业发展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耕作过于粗放,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模式,集约度低,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南于缺乏规划与管理,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引进的多数项目各自进行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配套,分散配置的非农产业相对于城市的相对集中发展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形成资源利用率低下局面,造成了土地利用的严重浪费。
2.5 农田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除了城市和企业发展带来的“三废”污染之外,农业耕作过程中造成的空气、土壤和水体等面源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其影响较广泛,危害也较为严重,亟待妥善解决。化学农药和化肥具有两面性,它既是农业高产丰收的有效保障,又是有毒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由于农民
【3】对农药认识的局限性,不能合理有效的喷施,致使化学农药产生许多负面的效应,如农药残留、水体污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死亡等等,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破坏了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而有机肥和农家肥逐渐的被忽略和遗忘,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退化,不利于植物生长。同时,由于化肥中的很多氮、磷、钾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致使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此外,由于塑料薄膜难以腐烂和溶解,没有及时清理,也造成农田的白色污染。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生态问题的对策景
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和景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空间的镶嵌稳定性来寻求持续发展中的稳定性,建立生态持续景观,其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度一致的。景观生态学通过研究乡村景观内部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来反映乡村景观的空间
【4-5】结构和布局,研究景观内部能流、物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乡村景观的演化等,从而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服务。
针对目前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3.1 实施景观生态规划,重整景观整体布局乡村景观是南自然斑块和人类经营斑块组成的镶嵌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其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大农业生产系统,同时也包括人文建筑生活系统,三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体现出乡村景观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和文化支持三大功能。由于人类活动的盲目性,致使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受到巨大破坏,环境服务功能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产生了乡村景观的结构单
一、功能不完善,异质性低、破碎化现象严重和连通性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开展乡村景观评价,实施乡村景观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村落布局,构建乡村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强化景观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实现景观生态的恢复与重建,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有效协调自然景观和人-丁景观之间的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实行可持续的景观规划与管理。
3.2 重乡村城市化区域尺度的协调.以整体性的原则。协调区域城镇的综合发展 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在村庄和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中要注重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形成区域尺度的城镇发展体系,以区域内的农村和城镇为依托,建立多层次、多功能、互补型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避免就村论村,就镇论镇。城镇与乡村网络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明确结构。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充分研究区域尺度内的人流、物流和能流的流动与变化,以及景观格局、流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开展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从总体上协调资源、工业、交通运输和生产等各方面的关系,优化产业格局,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3.3 保持地方乡土特色风貌,有效协调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以及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之间的矛盾
乡村城市化不是把目前落后的农村建设成单纯经济意义上的城市景观,而是要在保留乡村景观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推进乡村城市化,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文化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把自己的某些思想形态或观念意识同自然景观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复合景观,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改造的结果。文化景观有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因素组成,两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地方风貌,其不仅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房屋建筑、聚落形态、服饰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各地的风土人情、思想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所以,优秀传统的文化景观是先辈们长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结晶,更能体现浓郁的地方风情。而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现代文化景观建设应该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城市发展道路的延续。但是,在许多地方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两者对立起来,盲目的破坏传统文化景观,取而代之的是许多与地方实际不相符的现代建筑,使得城镇地方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注意。同时现代乡村建筑也不应一味的仿古,乡村景观的规划应该是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把焦点放在景观多功能性上,协调好保护古文化景观与发展现代文化景观的关系,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其达到既独立又统一,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如中间过渡半传统半现代的景观、建筑限高和绿化隔离带等等。
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矛盾无处不在,文化景观的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之上,因此,如何实施景观规划与设计,实现这对矛盾的平衡发展,达到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双赢,是摆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3.4 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农业景观的生态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农业耕作比较粗放、低产,这同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不相一致。长期以来,许多地力‘一直延续着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的粗放经营模式,同时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和T具比较落后,是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长时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使得乡村景观中的自然斑块消失殆尽,人地矛盾突出。而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发明创造了许多农业景观生态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和应用,如珠江j角洲地区的湿地基塘体系景观模式、东北平原的沙地田、草、林体系景观模式、平原区的农田防护林网络体系景观模式、南方丘陵区多水塘系统景观模式和黄土高原农、草、林立体镶嵌景观模式等【】等11。就中围国情,农业耕作模式应该在保持生物生产的第一功能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效益。各地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和管理经验,制定适当的生态农业开发战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转化,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3.5 加大农村土地整理,注重生态效益,扩大耕地数量
对于当前土地的粗放利用,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来取得更多的耕地面积,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比如复垦废弃地、平整土地、沟渠路的规划治理以及对居民点、建设用地和零碎地块归并等。虽然土地整理对乡村景观的整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一些地区没有把它与景观生态相结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地区盲目的将河流渠道截弯取直,导致许多动植物生境改变而无法生存。也有一些地区居民点整理,为了取得更多的宅基地,而把村庄周围的坑塘全部平整,导致生活污水和下雨积水无法排出,村庄内涝,生态环境恶化。更有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田间道路和沟渠铺设混凝土表面,不利于动植物迁移和生长,不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土地整理中一定要体现景观生态设计的思想,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景观生态犁的土地整理和乡村景观整治。
3.6 开展水系、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网等景观生态网络建设,有效连接孤立斑块体 人类过度的开发活动,导致了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产生了许多孤立的斑块体,阻碍了孤立斑块体之间的能量和物种的活动与流通,使得自然生态过程中断,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因此,有效开展景观生态网络建设,实现孤立斑块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流通,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比如,通过构建水系廊道,把孤立的水体和自然残余斑块联系起来;种植农田防护林网或树篱,为鸟类或其他动物迁移和捕食提供栖息地和通道;或者通过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或护路林来为孤立斑块间联系提供通道等等。做到整体与绌部相互结合,形式与功能有序整合,达到生活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4结语
景观生态学思想已经成为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景观,如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城市景观规划和景观异质性等方面研究,而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系统的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来加以分析和指导。伴随着小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建立,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将不断的涌现,借鉴景观生态学思想,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优化乡村景观格局,指导乡村城市化发展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伟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
【2】 ANTROP.MARC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 2004 【3】 陶思明.浅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6 【4】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FORMAN R.GODRON M Landscape Ecology 1996 【6】 周再知,蔡满堂,许勇太.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7】 刘黎明,曾磊,郭文华.北京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2001 【8】 阎雷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1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9】 Botequilha Leitao Andre.Ahern Jack Appl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metrics in 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 2002 【10】 Von Haaren Christina Landscape planning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 2002(02)【11】 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 2001(04)【12】 李文翎.广州城市景观持续发展的生态对策【J】-生态科学 1999(03)【13】 陈彩虹.胡锋.李辉信.南京市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生态问题与优化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14】 李团胜.肖笃宁.沈阳市城市景观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 2002(06)【15】 李团胜.石铁矛.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1998(05)【16】 李团胜.城市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持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