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19-11-19 17: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第一篇: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人类利用合理的水利设计来达到利用水资源的作用,在防洪抗涝、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而且重要的作用,既满足了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又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体现水利工程的真正作用,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应当以生态理念为基准,科学发展为目标来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实现人为建造的水利工程与原生态环境的和谐融合,发挥出水利工程最大的效益。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特点

1.1 自然性

自然性是水利设计生态理念中的基本特性。水利工程的形式是生态环境的人为利用,生态自然环境是水利工程的生存基础,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既要改变自然环境也要保护自然环境,尽量最到自然环境的最小损伤,在保障水利工程功能的同时还要保障自然的再生能力。

1.2 可持续发展性

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要遵从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满足当下生产生活的需求的前提下又不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1.3 社会性

水利工程最基本的性质就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在防洪抗涝,农业灌溉、水力发电、航运交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4 经济性

水利工程不仅帮助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帮助社会发展进步,可以说水利工程是一种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社社会产物,又发挥着高于自然环境的实际效益, 水利工程不管在能源角度、旅游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方面都表现出其出色的经济性的特点。实现水利工程生态化的意义

2.1 调整生态环境

土木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工程中或者其他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例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堤坝损坏、河道淤积、地面沉降等等生态破坏,水利工程生态化的实现有利于预防和缓解这些生态的损伤,起到查盈补缺的效果。

2.2 化不足为有利

水利工程在实现生态化之后可以化灾害为己用,洪水涝害非但不能成为危害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自然灾害,反而可以成为人类可利用的有利资源。解决了由于地表径流造成的水资源在空间和地域上的分配不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等不良现象,在总体上弥补了原本存在的水量与水域不平衡的现象。

2.3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水利工程是人类自主调节利用水资源的手段,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可以使生态安全和人工行为和谐融合,是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体现,既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又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建设。实现水利工程生态化的困难和问题

3.1 缺乏科学的水文资料

水利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在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之前需要对工程施工地点及工程周边的水域和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调研,根据实地情况,分析施工周边地域的自然情况再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然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实际人员往往会忽视或者遗漏此类信息,并没有搜集全面的设计所需的水文资料,水文资料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起到支撑作用,缺乏全面的水文资料势必会导致设计的存在缺陷,从而导致此项水利工程无法全面的对工程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也就影响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

3.2 设计人员缺乏生态理念的意识

水利设施的服务重点在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是水利工程最终成型的直接因素,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工程最终的功能和特性。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只关注水利工程的基础功能,忽视了水利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功能,因此在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此外,要将生态理念融入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除了需要专业的设计能力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大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没能将专业的设计能力和环境保护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因此也造成了生态理念无法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得到有效合理的应用。加强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的措施

4.1 重视水文资料的作用,结合资料完善设计

水利部门要协调水文工作单位和水利设计单位的工作,加强两个工作单位的交流共同,协同合作,重视水文资料对水利设计工作的作用,因此在水文资料的搜集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全面。同时在水文资料的保存和管理方面,要科学规范的开展工作,保证水文资料的采集科学有效,从而使生态理念可以更好的应用到水利设计中去。

4.2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设计能力和生态理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是保障生态理念能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水利部门既要重视优秀的水利设计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在聘用设计人员的社会选择优秀的设计人员来充实设计队伍,另外对已有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生态理念的宣传,将生态理念作为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要求。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要想社会经济能问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又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重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既能保护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第二篇: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然资源的储存量日益递减,又加上人类在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没有重视环保和利用方面的考虑,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要想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水利设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与意义,并探讨了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具体策略,以此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设计;应用

前 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引发了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与气候问题,比如雾霾、沙尘暴、水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让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水利工程作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保障人们正常用水的民生项目,在防洪救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以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水利设计中需要做好与生态相关的评估工作,并合理引入生态理念,进而达成水利工程科学发展的目标。

1、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与意义

1.1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项目。在水利设计中不仅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应该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分析,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能够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经济性的特点。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利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制定带动经济的科学方案,例如可以适当开发旅游业等。而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有效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以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带动作用;

(3)自然性的特点。生态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性,即尊重基本的自然规律。水利工程建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而水利施工势必会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在水利设计时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因素,将对自然环境的损伤控制在可再生范围内,进而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1.2 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需求,而水利工程在防火救灾以及发电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用电需求,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了解施工场所的生态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而若水利工程影响到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会让这个地区出现环境恶化,也制约了水利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水利工程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引入生态理念。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此外,水利工程的设计将生态理念作为指标,并结合自然发展规律,有助于维护施工区域的生

态环境,并促进水利设施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具体策略

2.1 河道改造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河道改造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水利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该部分的重视,并且分析河道改造对整体工程的功能影响。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结合生态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河道改造方案,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功能的同时维持河道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河道改造过程中,也需要分析河道两岸的植被、水量疏浚等因素,依据生态平衡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造工作。生态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让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也可以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以建造优质的民生工程。

2.2 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水利工程中水文工作的开展可以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并为水利设计提供参考。而各类水文资料能够促进生态理念的应用,并在水利施工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因此,水利设计者应该与水文部门密切配合,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水利设计与水文勘察两方面的协调工作。随着我国各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让水文设施与技术不断得到完善。水利工程中应该及时引入了多种全新的技术与设备,保障采集资料的科学性,进而更好促进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2.3 建设堤岸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堤岸的建设作为关键项目,在该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在建设堤岸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设计与施工理念,并结合与经济相关的指标,构建完善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估体系,重点对建设堤岸过程中的经济性与生态特性进行评估,保障两者的协调发展。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规范,避免出现以破坏生态平衡来提高经济指标的行为。此外,在建设堤岸前期设计者应该全面分析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体现相应的生态指标,以保障堤岸建设的经济性与稳固性。

2.4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要想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水利设计中,首先就需要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这就是说,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水利设计人员培训计划,并增强培训力度。同时多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工作,进而促进水利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而水利设计者也需要加强学习,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于设计方案中,以保障水利工程中生态保护工作的切实落实。

结语

水利设计工作与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营有直接关系,而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在水利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增强生态保护的理念,结合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来制定水利设计方案,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宣,杨清义,贾海滨.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 [J].科技资讯,2013(13).[2] 杨清义,贾海滨,孙业海,王立宣.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及关键点分析研究 [J].科技资讯,2013(13).[3] 曹艺儒,赵瑞,宋亚伟.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创新科技,2013(09).

第三篇:绿色设计论文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论文: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设计就是生态设计或者环境设计,而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征迁移民占地较多,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水资源时空重新分配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采用绿色设计理念,使工程不仅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对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修复,对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工程;环境工程;修复治理 1绿色设计的提出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漫长设计史中,工程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研究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

自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2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它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投入使用后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对于生态修复项目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3绿色设计产生的原因

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3大主要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正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愈来愈重视环境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水资源问题,它不仅涉及区域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近30a来,北方气候变化、持续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人所共知。随着社会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水利工程设计师的任务也从过去的防洪排涝工程设计转向引调水及水生态环境改善治理工程设计,因此国家水利工作重点也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转变。水利工程设计师面临着设计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要考虑单纯的水利工程设计,还要做好其对水资源的分配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设计。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是当务之急,也是水利工程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4绿色设计在河道生态治理堤防中的应用 4.1非绿色设计理念的河流治理设计

4.1.1过分强调依靠工程措施抗拒和驯服洪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们用堤防将河流、洪水束缚在一个指定的空间,不允许其泛滥,从经济角度看是有利的,但是由于人们在建设堤防、大坝等水利工程时,很少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措施,出现了由于水库、堤防的存在,而破坏河流、水陆连续性,使沿河湿地消失,从而出现沿岸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河流自净能力不断退化等问题。

4.1.2盲目填没河流,使其硬化、渠化,导致雨洪增大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人水争地的矛盾,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水面积急剧减少,再加上河道在治理中被裁弯取直,河岸被硬化衬砌变成人工渠道,致使河流的天然调蓄功能萎缩,产汇流规律改变,雨洪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补充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从而加重了内涝几率的发生。

4.1.3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筑坝导致的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连通性的破坏。

4.1.4河流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遭到破坏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的开发利用,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致使雨虾等生物基本绝迹,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致使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科学的进步,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人们认识到非绿色设计的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的生态系统要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4.2绿色设计理念的河道治理设计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这些技术经验不仅缺乏系统的总结,还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4.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

应加强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仅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及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有明确的认识。4.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的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4.2.3河流断面设计

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床尽量做到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4.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 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之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故其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尽可能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尽可能利用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及植物生长创造条件。4.2.5景观建设

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创造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4.2.6工程施工

在工程施工中,应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他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4.2.7工程管理

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绿色设计理念引入水利工程当中来,无疑是将水利工程简单的“防洪减灾”的功能拓展至既防洪又与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现在水利工程的一个新特点。5绿色设计理念在筑坝技术中的研究应用 5.1筑坝需要考虑的生态环境问题

5.1.1移民问题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因此,移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国的水库移民相当一部分是山区水库,库区群众生活贫困,采用移民脱贫是摆脱贫困的一个途径,因此移民工作得到了库区百姓的支持。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就能够妥善解决。5.1.2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

这是目前讨论大坝与生态问题的文章中很少提及的。事实上,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最大的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5.1.3对大气的影响

国外舆论在谈到大坝与生态问题时,首先谈到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我国电站虽然很大,但多属高山狭谷型水库,并且库区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森林。林木淹没很少,不会产生大量腐烂气体来影响大气气候。5.1.4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所带来的影响:①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②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③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5.1.5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鱼类和生物物种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世界各国在建坝中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①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②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在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时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1.6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1.7地质灾害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

5.1.8溃坝可能造成溃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超标准的负荷,也有可能是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5.2采用绿色设计理念研究解决筑坝技术生态难题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国水利水电工作者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建大坝,对相关的生态问题考虑不够充分。现在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既要挑起大坝建设的担子,也要挑起生态保护的担子。我们应认识到,任何水利水电工程,从本质上说都是生态工程。如果在水利水电建设中不能正确对待和科学处理生态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各界关于筑坝带来的生态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和一些难题,但因此全盘否定大坝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大坝毕竟承担着防洪和水资源配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坝建设。发展是第一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通过采用绿色设计理念,一定会解决好所带来的难题。6结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防洪问题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河道生态修复整治后,对保护城市城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洪涝灾害以及为城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河道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致于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也是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得以更好应用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

[1]李树平,黄廷林.城市化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及城市雨洪控制[J].中国市政府工程,2002(3):35-37,67.[2]杨爱玲.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研究———以东北区为例[D].长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产态研究所,2000.[3]何丽莲,李元.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4):430-434.[4]刘超翔,胡洪营,张健,等.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低浓度农村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7):1-4.[5]贺缠生,付伯杰.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J].环境科学,1998,19(5):87-91.

第四篇:谈生态理念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应用

谈生态理念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应用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10-1-20 15:15:48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摘要:本文根据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环境的要求,从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对高速公路绿地现状进行分析,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进行探讨,阐述了生态理念在高速公路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 生态 绿化 景观 多样性 防护

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

题,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破坏比较严重。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生态保护,植被恢复做了大量的研究,推动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化的进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重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破环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高速公路绿地现状,对多年的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一、高速公路绿地设计现状

高速公路绿地景观所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绿地植物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不仅发挥着巨大的生态调节功能,也是体现文化气息的重要载体。

以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为例,宁杭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条景观生态路,其景观元素丰富包含了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小品、假山石、湿地等等。植物品种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植物品种达两百多种。包含了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草坪与花卉、多年生和一年生、水生植物等。

如在丘陵地区路段,采用生物技术恢复和营造“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新的栖息地。将互通立交桥下的绿岛修整成小岛等形状,并栽植不同的植被,同时将水源引进小岛,使整个绿化更加贴近自然,更加人性化。

又如为了减少山体爆破对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破坏,他们变传统的边坡工程防护为生态防护,采用客土喷播、轮胎固土等新型岩石边坡固土绿化方法,让原来被爆破的“伤痕累累”的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衣。

服务区也尽显古典生态风情,在服务区与路之间种植了特大型银杏、梧桐、紫薇、香樟等树龄不

一、高矮参差的树木,服务区的建筑则掩映其间,其中设计了景观小品,景色十分怡人。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是一条“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沿线田园山水风景宜人,为广大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畅通快捷、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然而还有大部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生态性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绿化方式上,整体上水平不高,设计多采用城市道路绿化方式,绿化树种单调,季相色彩变化少;绿化大同小异,景观雷同,失去了自己的景观特色。

其次,绿化存在重视觉,轻综合生态功能的倾向,有些绿地基本上以种草为主,这种“稀树草原”虽然视觉效果较好,但绿地总体生物量不足(草皮的生态效应只有乔木的1/10),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时间,发挥绿色植物的自然生长生产能力。

第三,高速公路绿地存在后期绿化养护难度大、养护投入高,致使绿化效果因养护、投入等因素影响有倒退的趋势,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效益不高。

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高速公路绿化

高速公路绿地是高速公路空间环境组成的部分,也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有自然属性,也有其文化属性,是复杂的人工化生态系统。因此笔者认为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应强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公路绿地系统,保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信赖,相互依存,在整个公路绿化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要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地上空间、养分和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发挥出持续永久的综合生态功能。

1.遵从生态学原则,搞好植物配置,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绿量

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它直接关系到绿地系统景观价值的高低和生态与环保功能的发挥。在同面积的绿地中,灌丛的单位面积绿量或叶面积指数和生态效益比草坪高,乔、灌地被植物结合的又比灌丛的高。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既不重叠,也尽量不空白,以避免种间直接竞争,提高叶面积绿量,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具体操作中,应以乡土植物品种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并研究其中各类植物的生态位,设计和建设一个各类植物按其生态位各得其所,科学和美学高度和谐的绿地系统。

2.保持“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群落结构

在绿化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植物,以增强其抗干扰能力,降低养护方面的要求。有关资料表明:娇贵的草坪每公顷每年需10万元左右的“呵护费”,而树的管理费则少得多,更重要的是草坪的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五、六年就要更新,护理较好的草坪寿命也不超过10年左右,而乔木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需太多的人工护理就能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建立乔木、灌木和地被三位一体的模拟自然群落的绿化模式,既丰富了沿线景观,又便于养护管理,是提高绿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型”高速公路绿化措施的探讨

1.边坡防护

现在建设的大部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仍以工程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使边坡看上去僵硬、单调、机械,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防护设计中在满足边坡防护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生态绿化防护,以水土保持为主,兼具生态景观效果。要考虑整个植被逐步恢复过程,以灌草植物为主进行生态模式配置,除了有利于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和行车效果外,也有利行车安全。

边坡防护还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多科属结合。边坡人工植草绿化,为减少人工草被退化,可考虑禾本科、豆科相结合和以暖季为主,冷暖季型草种相结合,并适当配以灌木的原则,从而使其能够自生自养,达到边坡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目前工程防护手段常用现有喷播绿化、挂网喷播、厚层基材、中空锚杆框格绿化、六角空心砖绿化、改良型厚层基材、植生袋防护和椰纤维网喷播防护(cf技术)等。养护完成后形成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

2.互通区

互通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及景观节点,其空间由匝道立体交叉围合而成,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区域之一,对景观要求较高。出于美化考虑,目前现有绿化施工选择的草种和树种的品种比较单一,物种少,稳定性差,受干扰后恢复能力差,该生态群落非常脆弱,给植物病虫害的爆发与蔓延提供便利,一旦感染了病虫害或其他灾害,植被就会受到严重危害。因此,建议互通区绿化在选择植物品种时,种类应尽可能多一些,即使同一类也应该选用不同的品系混配,同一品系分布不宜过分集中,以有效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抗多种病虫害的能力。绿化结合地形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点。互通区取消内侧的工程防护,取消工程排水沟,进行景观地形设计,使原有的平坦的互通区地形自然起伏变化,利用自然地形排水。这样不仅有利于其内部的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的转换,而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能达到更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3.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运用绿化种植,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选择蜀桧,龙柏,其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他们有规律的种植,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蜀桧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四、结语

以尊重生态为原则、运用生态方法设计的高速公路,主要特点是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将高速公路融入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景观,又使高速公路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道景观。

总之,无论从景观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来看,调整绿化结构,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合理、结构完整、视觉与功能相统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型公路绿化,是保证高速公路绿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邬建国等.景观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程胜高等.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西蒙•贝尔.景观视觉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4,12.(美)莱诺.G.议尼鲍姆,宋力译.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五篇:新课标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刚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小学英语教师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注重听说,培养英语基本功

1、课堂中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刚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最常用的几句:Hello!Good morning.Stand up.Sit down,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内容。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大多能听懂一般课堂用语,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2、教师表情生动,肢体语言丰富。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生动、肢体语言丰富。老师用英语以及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肢体语言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如教Listen,我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学生便心领神会。同样,以双臂合拢轻轻向上抬起,学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齐读,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频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减缩--扩展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英语句子减缩成词,即先教重点词,当学生理解了"词",再用词扩展成句。例如:Bike--This is my bike.Look--Look at the card.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雪球"在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同时,我还十分重视老师课外带头讲英语的模范作用,创造课外英语语言环境。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打招呼:"Hi!""Morning!""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以上几种做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迈出了坚实可喜的一步。

二、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1、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有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例如我常让学生利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同桌表演对话,不指定范围,会什么,说什么,数量不限。为了减轻学生开口心理压力,不搞每错必纠。如:

--Hello,Betty.--Hi,Tom ,Glad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Peter.--How old are you?--I'm ten.--Hi!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m fine,too....另外,在学习新课时,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这符合小学生表现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学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Book I Lesson 12,这是一节复习课,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复习,事先我让学生带好实物apple,pear,banana等水果。上课了,我先出示幻灯,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______.”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实物,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在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下载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的理念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新课改的理念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中山小学 叶桂伶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已经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中教授。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 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姓 名:刘伟鹏学 号:033513315 指导老师:余海静 海绵城市是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完善,对于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短......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杨敏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转型,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管理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新......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规划建设风景园林时,可以通过将人和景物有机结合的方式,构建一个独特的主题形式,在充分......

    人本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关注。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应用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管理会计的......

    人本管理理念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五篇范文

    摘要:成人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理念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成人教育管理成效的瓶颈。文章分析人本管理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可行性,并从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进行差......

    生态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作用

    生态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除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七大江河主要支流外,我国范围内有众多中小河流。 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