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半部韩非治天下》有感
读《半部韩非治天下》有感
春节在家里翻以前买的书,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半部韩非治天下》,觉得很有意思。想推荐给大家,又懒得敲键盘,于是就在网上搜索。这下奇怪了,林先生的文集十多年前就在大陆公开出版了,网上也很多摘录,连几个大部头的小说都有。但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我在狗狗上搜索了十页,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拷贝的地方。
静下来想想,有点开窍了:林先生的这篇文章,虽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放到现在,却也非常合适,通篇一个字都不用改。放任在网上流传,岂不是说社会没有进步么?何况文中还有那么多敏感字关键词,估计没有哪个网站的过滤系统能够放过它。看来好奇的可能要买本书才行了,或者等我哪天闲了扫描上来。
第二篇:《半部韩非治天下》读后感
春节在家里翻以前买的书,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半部韩非治天下》,觉得很有意思。想推荐给大家,又懒得敲键盘,于是就在网上搜索。这下奇怪了,林先生的文集十多年前就在大陆公开出版了,网上也很多摘录,连几个大部头的小说都有。但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我在狗狗上搜索了十页,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拷贝的地方。
静下来想想,有点开窍了:林先生的这篇文章,虽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放到现在,却也非常合适,通篇一个字都不用改。放任在网上流传,岂不是说社会没有进步么?何况文中还有那么多敏感字关键词,估计没有哪个网站的过滤系统能够放过它。看来好奇的可能要买本书才行了,或者等我哪天闲了扫描上来。
第三篇:《半部韩非治天下》读后感
《半部韩非治天下》读后感
春节在家里翻以前买的书,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半部韩非治天下》,觉得很有意思。想推荐给大家,又懒得敲键盘,于是就在网上搜索。这下奇怪了,林先生的文集十多年前就在大陆公开出版了,网上也很多摘录,连几个大部头的小说都有。但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我在狗狗上搜索了十页,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拷贝的地方。
静下来想想,有点开窍了:林先生的这篇文章,虽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放到现在,却也非常合适,通篇一个字都不用改。放任在网上流传,岂不是说社会没有进步么?何况文中还有那么多敏感字关键词,估计没有哪个网站的过滤系统能够放过它。看来好奇的可能要买本书才行了,或者等我哪天闲了扫描上来。
第四篇:《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本文由轻浅漾贡献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
南方周末
2007-05-17 160503 □本报记者 石岩 发自北京
孔子的《论语》在汉学典籍中翻译最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利玛窦就把《四书》翻成拉丁文。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时好时坏,16-18世纪,狂热崇拜,19世纪坏话很多。4月21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华夏儒商论坛”。
早上8点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总裁们在领诵者的带领下齐声朗读《中庸》。这是他们的晨课。半小时之后,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走上讲台,他要用3个小时串讲一遍《论语》。
这不是傅佩荣第一次带企业界人士读经。
从1998年起,受飞碟电台和几家民间基金会邀请,傅佩荣开始给大众讲孔孟、老庄和易经。在台湾傅佩荣也赢得了大批听众。父母开车送小孩上学,电台里傅佩荣讲《论语》,小孩到了校门口不肯下车。
傅佩荣认为自己的成功之道很简单。“老百姓希望能听懂,听懂之后他们对照原文,发现有根据,并且(所有的条目)连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有道理,看完就可以实践。”
凭这些原则,傅佩荣把脑子里商机无限的儒商们拴在讲台下,极少有人中途退场,间或有笑声。傅佩荣深谙演讲之道,被演讲技巧装饰过的孔子似乎显得更加自然、亲切。他的演讲从孔子“没有人能了解我呀(莫我知也夫)”喟叹开始。
人们极容易把傅佩荣比附成“台湾的于丹”。
事实上,去年和今年,傅佩荣曾两度和《百家讲坛》讨论合作。线装书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出版机构,已着手把傅佩荣讲古典文化的系列书籍在大陆翻新出版。这些书从书名到开本、装帧都和《于丹〈论语〉心得》有几分相像。《于丹〈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傅佩荣〈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在大陆,傅佩荣不时遭到媒体这样的追问:你觉得于丹做得怎么样?(于丹)怎么能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小人说成小孩呢?每次,傅佩荣都以台湾人特有的机智圆通把问题化解掉:“能引起这么大的注意,本来就是很大的贡献。至于她讲得好不好当然可以讨论。问题是如果让我讲《论语》恐怕照样也会有十个博士出来。学术和媒体不同,要两面兼顾,肯定两面不讨好。这点我同情于丹。至于说改善,谁不需要改善?已经做成的事情,我学孔子,既往不咎。”
南方周末:读您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您企图在孔子的道德训诫和上天之间建立联系,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您觉得只有挖掘孔子思想里的宗教情怀,他的学说才更高级?
傅佩荣: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很多人把天命讲成命运,这是不够的,因为命运只是你在现实世界的遭遇。孔子的生命在五十岁的时候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五十岁出来做官,做得很好,但是鲁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内部斗争一塌糊涂,三家大夫把鲁君赶走,鲁国根本没有国君。
孔子六十的时候说六十“耳顺”,我不认为是“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是56岁到68岁,这个阶段是他顺天命的阶段。如果你不谈天,孔子后半段的生活完全不可理解。比如说,为什么他到了56岁不退休呢?要知道他周游列国很惨,有两次差点被杀,他毫不犹豫就把天抬出来。一个人在他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表达他最根本的信心。如果你不把“天”理解为超越界的概念,孔子的一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
南方周末:我知道对“五十知天命”有另外一种解释,孔子五十岁的时候,通过《周易》算出自己将要当官。而孔子又强调圣人是有权力且生来聪明的人,也就是说,到了50岁的时候孔子作为知识分子的命运终于和权力挂起钩来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解释?
傅佩荣:我对这种说法很难苟同。我理解孔子的天,是把《论语》所有提到天的地方都提取出来,放在一起比较,看我的解释有没有矛盾之处。
孔子生命的精彩是从顺天命的六十岁开始的。我把孔子的天理解为超越的力量,这和古代把帝王称为天子的信念是吻合的,而孔子也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我对天命的理解是一个人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既不是来自他人也不是来自自我。国家就好像一个天子开着游览车带大家去欣赏景点,开着开着天子心脏病发作倒了下来,我们就要问在这个车上,谁有使命继续开车,不是有权有钱凶悍的人,而是会开车的人。孔子就是会开车的人,他把古代的智慧完全了解消化,他了解国家的使命何在。
南方周末: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孔子一辈子也没当上这个司机。当时是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是硬道理,他的道德训诫似乎终其一生也没有实践的机会。
傅佩荣:这不代表他没有资格。秦始皇是强盗逻辑实践得最彻底的,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始皇帝到了第二代就结束了,说明他那套逻辑在古时候就不好。商朝消灭夏朝,周朝消灭商朝,到了周朝大家就问:难道我们还用强盗逻辑、成王败寇这套治理国家吗?还是应该思考怎么样让人类和平共存,走一条温和理性的路?
孔子有资格开车,是因为孔子把古代经典完全学习消化了。他三十岁不到就有贵族请他当家教。孔子在鲁国做官,六年时间,从县长一路做到司寇、代理宰相。他做得太好,以至于齐国受不了了,派了16位美女,120匹好马送给鲁定公,鲁定公就定不下来了,一天到晚看美女宝马,就对孔子开始疏远。
如果你给孔子机会,他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孟子的信念,孟子说,如果你让孔子来治理国家,他绝对可以做到小的国家天下尊重它,大的国家天下得太平。但孔子执天下的一个原则是“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你让孔子做不该做的事,杀不该杀的人来治理天下,他不干的。这实际上是人文主义的最高理想。
南方周末:这不是乌托邦吗?
傅佩荣:如果没有乌托邦的理想,人根本没有方向。
第五篇:读《达观天下》有感
读《达观天下》有感
毛弘毅
尹衍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事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大学土木研究所兼职教授,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台湾润泰集团总裁,“唐奖”发起人。
一、缘起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在北大已经度过了一个年头,园子里学术氛围浓厚,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都能让人收获良多,但是其中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能够有幸跟随导师顾佳峰老师学习尹衍梁先生的管理思想。
说起尹衍梁先生,就不得不提大润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在超市的选择上,就特别偏爱大润发,时常坐着大润发班车来回,那时候我对大润发的了解非常浅薄,也从来没有探究过为何大润发能在众多零售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直到我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顾佳峰老师的学生,才发现原来我的师祖尹衍梁先生就是大润发的创始人,同时有幸能够跟随顾老师学习尹衍梁先生的管理思想,不提《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一书已经是管理学著作中的瑰宝,我还能时时获得作者本人顾佳峰老师的指点与讲解,不得不说是天大的幸事。
二、不畏艰难,心系家国
记得在第一节课上,令我好奇的是,顾老师并没有从第一讲来给我们讲解,而是直接带我们学习第九讲《质朴的教育力》,主要讲的是尹先生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思。其中毫不避讳尹先生的挫折与失败,年少时的叛逆,迷途知返踌躇满志时两次创办工厂失败,航海时设备故障失联甚至有生命危险,而尹先生面对挫折与失败不屈不挠,从不退缩,坦然面对各种恐惧和风险,充满了旺盛的斗志和决心,对无法预测的未来积极应对,泰然处之,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令人感触颇深。在尹先生事业获得成功之后,更是着眼于天下,从教育人才着手,不仅成立了“光华奖学金”,还在北京大学创办了“光华管理学院”;更是设立“唐奖”,奖金比诺贝尔奖还高,是目前全球最高的学术类奖金。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尹先生立刻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大陆每发生大大小小的灾难,大润发都是第一时间送去物资,积极捐款救灾。
现在想来,顾老师为我们选择的第一节课也是煞费苦心,第九讲的内容确实是最适合刚刚入学的我们。初入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座学府之一,周围的同学全部都是天之骄子,求学过程中竞争激烈,也难免遭受到相较之前更多的挫折,面对挫折与困难,如何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正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后半部分尹先生着眼天下,更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北大人,不仅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让我们精神上融入北大,成为一个心系家国的北大人。
三、立志当高远,细节定成败
尹衍梁先生从自己航海的经历中悟得管理战略,尹先生的战略制定采用由果导因法:无论现在处于什么情况,都要以未来的目标来指引现在,用将来的目标来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实现。
尹先生年轻的时候就立下宏愿,要办商学院,要建医院,要设立科学奖项,通过未来目标的自我激励,最终捐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捐赠台北荣民总医院;设立奖金额度最大的科学奖项——唐奖,均都一一实现。尹先生重战略,重大局,同时也看重细节。尹先生认为,如果连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做到完美,那么整个事情才能算是做好。在大润发的经营中,这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就是卫生间的清洁问题,因为工作人员怕脏、怕累,卫生间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在大润发的经营中,尹先生每到一个大润发门店,第一个去的地方一定是门店卫生间。
对我们来说,在个人发展中,既要有明确、正确的方向,也要注重细节,将细小微妙处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一年以来我在北大的学习经历中,不仅本院系开设的课程积极完成,其他院系对自己发展有益的课程也积极旁听,受益良多。
四、结束语
在北大的学习还在继续,对尹衍梁先生的管理思想的领悟也还不够深刻,尹先生管理思想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更多的内涵希望大家自己去阅读《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这部书,自己去体悟、去感受,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收获属于你的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毛弘毅,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金融信息服务方向研一。
《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介绍: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尹衍梁先生领导的润泰集团横跨七大产业,包括了四十多家公司,资产总规模超过两兆亿新台币。在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而可贵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深受业界的推崇,成为被效仿的对象。除了在实业上的成就之外,他还通过设立光华奖学金、兴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举措来积极回馈社会。他还捐出一亿美元设立面向世界的“唐奖”,鼓励科学研究,促进人类发展。本书从战略、组织、决策、领导、投资、创新、品质、使命、教育、期望十个方面,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他的管理思想、理念与方法,让读者能及时分享他独到的管理智慧。相信本书作为一本生动而贴近管理实践的商业管理著作,定能对传播华人的管理思想和经验有所助益,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产生共鸣。
名人推荐
顾佳峰在本书中描绘了一位中国顶尖企业家的商业战略,他不仅描述了如何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以获取成果,如何行使领导力,如何培育创新和强调质量,也探讨了如何培育接班人的问题。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作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哈佛大学教授
在拜金主义与犬儒主义于商界尤为盛行的今天,我们需谨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商人追求的是回馈社会,并借助他人的想象力与敬业心来合力实现这一点。有趣的是,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也能找到相似的观点:瑞典语中有关“商业”的最古老的词汇是n?rings livet,字面意思即为“生命的养料”;英文中表达“公司”与表达“陪伴”的词汇源于同一个词根,即法语的com pane,意为“分享面包”.就此而言,像尹衍梁这样的人是传承着一支血脉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支血脉曾塑造了文明,他们携手带来很佳的思维实践以应对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全球化挑战空前的时代,我们都需要通过顾佳峰的这本书来重新领悟这一精神,并将之带回其应得的现代商业社会的主流之中。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作者、当代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本书主人公创立“唐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阿尔文·罗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顾佳峰送我一部著作,叙述他的老师尹衍梁管理企业的方法和经历,往往绝处逢生,眼光独到,和做科学研究的情形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很值得阅读。
——丘成桐,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
顾佳峰的这部著作,让我了解了著名企业家尹衍梁独到的管理思想和见解,以及他在长期管理实践中所获得的不凡成就。尹衍梁那永无止境地通过创新去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令我印象深刻。我认为,这是一部了解当代东方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必读书,值得反复阅读。
——黄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尹衍梁的身上,体现了企业家和工程师的完美结合。顾佳峰的这部书稿,探讨了具有四百多项发明专利的工程师尹衍梁在商界中传奇般的成功奥秘,对于广大工程爱好者、创新创业者,是一种启发和激励。
——陈刚,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教授
顾佳峰以其老师尹衍梁的企业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尹衍梁先生的管理思想及创见。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华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顾佳峰这部著作的出版,恰逢其时,有助于向世人展示优秀华人企业家的管理密码,分享华人企业的成功经验。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细读的管理著作,富含东方管理智慧。
——蔡洪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顾佳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研发展部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士、硕士和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后,第十七届北京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产业监管调查项目”中国地区首席科学家。已出版六部专著:《教育机构战略性服务研究》《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调查机构管理:理论与实践》《调查机构公共关系经营与管理》《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和《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在Higher Educat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等国际SSCI期刊上独立发表数篇论文,并被聘为其评审人;在《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以及报纸上共发表中文论文7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人文基地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麻省理工国际项目等二十多项。2006年以来,负责中国首个大规模社会跟踪调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执行等工作。顾老师详细介绍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