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来人口与我国城市低生育率论文
1背景
最近,梁秋生(0042005)和郭志刚(2005)就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毫无疑问,京津沪1990年代的超低生育率的二个重要原因应该是生育年龄的推迟和外来人口的增长。对于很多城市,恐怕都是如此。生育年龄推迟对生育率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受到很多关注(BongaartsandFeeney,1998;丁峻峰,2003;郭志刚,2000,2004a,2004b)但是对于我国城市地区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作用,才刚刚得以关注和实证研究。梁秋生(2004)认为,京津沪的超低生育率的最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排除这种分母效应,京津沪的总和生育率将由大大低于1的水平,上升到略高于1。按照他的推算京津沪三大城市在剔除外来妇女、高校在校学生人口、户籍待定和出国学习工作的人口以后,总和生育率(TFR)将分别从原来的0.67、0.88和0.68提高到1.08、1.12和1.04。郭志刚(2005)质疑了这一结论,并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检验了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得出了与梁秋生不同的结论。
郭志刚按照二种口径计算了京津沪本市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按照口径,这三大城市中出生在本乡镇街道而五普还在本乡镇街道的本市户籍的家庭户中的育龄妇女的TFR为0.70,而不属于此类的育龄妇女的TFR为0.78。按这种口径对三大城市的汇总结果表明,这三大城市中几十年居住于同一乡镇街道不变的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不但比其他有过迁移的育龄妇女略低,而且所区分的两类妇女的生育水平都远远低于TFR=1.0的水平。按照口径2居住本乡镇街道土生土长的育龄妇女,加上五普五年前已经迁入本乡镇街道、且五普时拥有本市户籍的家庭户中的育龄妇女的TFR仅为0.57,而不属于此类的育龄妇女的TFR为0.95。郭志刚的结果表明,京津沪超低生育率的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并不存在。从计算的这二类人口的生育率看,外来人口的生育率还略高于本市人口。为了进一步检验和分析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我们利用同样的思路与方法,分解了全国城市地区和广东省2000年的生育率,发现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与外来人口的规模和生育水平都有重要关系。
2外来人口与低生育率
我们只用一种口径进行计算即使用郭志刚的第二种口径。但是与郭志刚的第二种口径稍有不同,我们按照如下界定进行计算:本地人口=户口在本地(61=1或r62<8)+出生地在本地(81<3)或1995年10月31日以前迁来(9=2),其余视为外来人口。前二项是严格的本地人口,第三项加上5年前迁来的外来人口。这种口径排除了外地来本地就学的高校学生(一般他们户口在本地但是出生在外地)和户口不在本地的外来人口(无论他们在本地住了多久)。表1显示了按照这一口径,从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原始数据计算的京津沪合计、全国城市和广东省的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总和生育率。
京津沪合计的TFR为0.76本地人口为0.75,外来人口为0.79,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没有什么差别;全国城市TFR为0.88,其中本地人口为0.92外来人口为0.75,外来人口略低于本地人口;而广东省TFR为0.97,本地人口为1.24外来人口为0.62,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有本地人口的一半。这三种情况反映了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三种类型。虽然京津沪的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了20%,但是京津沪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没有差别。全国城市地区存在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但是其效应不大,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规模并没有达到足够大(占11%)而对总体生育水平产生明显影响;而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非常大,是外来人口生育率显著低于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规模较大(占28%)二个原因共同导致的。图1~3分别显示了三个地区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分年龄生育率,更清晰地展示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生育率差异特征。由于样本量较小,京津沪的生育率曲线有较大波动,全国城市和广东省的生育率曲线在高年龄组有较大波动。但是趋势和差异特征是很明显的。京津沪的二条生育率曲线基本上没有差别,亦即在各年龄组上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没有什么差别。全国城市和广东省有着类似的差异模式,即大致在20~30岁年龄组上,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明显低于本地人口,广东省尤为明显。
为了进一步检验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差异,我们对在普查前一年是否生育了孩子加以考察,使用logistic回归在有统计控制的条件下,检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差异。在模型中,因变量就是在普查刖一年是否生育了孩子是二分类变量自变量为是否外来人口,以本地人口作为参
照类。我们的假设是在普查前一年里,外来人口的生育可能性要低于本地人口。控制变量有年龄、前有子女数、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民族。实际上这些都是在已往的生育率研究中被证实对妇女生育率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年龄是连续变量,从周岁计算。前有子女数也当作连续变量,在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条件下,前有子女数对未来生育率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前有子女数越多,未来生育的可能性就越小。受教育年限也是连续变量,是由普查中受教育程度折算而成的,其影响当然是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妇女,生育的可能性越小。户口性质对生育率的影响表现为非农户口的妇女生育的可能性要低于农业户口,这是二分类的变量,以农业户口为参照类。民族对生育率也有重要影响,汉族妇女生育的可能性要低于少数民族,这也是二分类变量,以少数民族为参照类。这些在已往文献中建立起来的关系或本文提出的假设,在表2展示的logistic回归结果中都得到了证实。
三个模型证实外来人口在普查前一年生育的可能性要低于本地人口,这种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并不显著,而在全国城市和广东省是显著的。在全国城市,外来人口在普查前一年生育的发生比比本地人口低30%;而在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的发生比要比本地人口低60%以上。这种差异要大于在总和生育率上反映出的差异,这与模型中对妇女的社会经济特征加以控制有关系。京津沪外来人口的总和生育率略高于本地人口(见表1),但是模型中外来人口的生育发生比要比本地人口低20%,虽然这种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所有控制变量除了在京津沪模型中的民族以外,对生育率的影响方向都与己往研究中确立的关系相一致,而且除了广东省模型中的民族以夕外它们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3结论与讨论
我国城市地区持续的低生育率,达到了世界上生育率最低国家的水平。实际上对这种低生育率原因的认识尚不充分。除了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的进度效应),以青壮年为主的外来人口无疑对我国城市地区的低生育率具有增强作用。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毫无疑问,他们的讨论不是理论之争,他们都不否认同时存在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和生育推迟效应;争论的焦点是二种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即谁大谁小的问题。这有待于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更细致和深入的检验和分析。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
本文将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检验扩大到全国城市地区,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低生育率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问题;并对广东省予以特别关注,因为广东省的流动人口要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3。从全国城市地区看,尽管在普查前一年里,外来人口生育的可能性要显著地比本地人口低30%,但是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不够明显,主要是因为外来人口的规模并不巨大。同时应该注意到,象在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平均生育年龄和生育率都与本地人口相差无几。在各年龄上,外来人口对分子和分母的贡献与本地人口是一样的。因此,京津沪大城市的低生育率中不存在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是可以理解的。但就全国城市地区,尤其是包括了本地农村人口的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平均生育年龄要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生育率要明显低于本地人口,因而存在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
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在普查前一年外来人口生育的发生比更只有本地人口的37%),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致使广东省五普的总和生育率低达0.94(五普千分之一原始数据计算的结果为0.97)。如果将广东省与全国对比的话,应该说广东省的生育水平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参与的对全国和广东省2000年生育水平评估研究,广东省的总和生育率为1.75~1.80,全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70~1.80。全国五普直接得到的总和生育率为1.22与广东省五普本地人口的生育率1.24相当。所以广东省本地人口生育率(1.24)与其全体人口生育率(0.97)的差值,就反映了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而对于全国而言是不存在这种分母效应的。
本文的研究可以说是对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的讨论的一点补充。更准确和细致的检验与分析有待于使用更大样本的数据和更恰当的外来人口划分。本文应该对进一步讨论与认识城市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具有一定意义。
第二篇:符合政策生育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符合政策生育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一、符合政策生育率低的原因
当前违法生育现象在我区部分地区有所抬头,不仅给我们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带来冲击,而且给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违法生育行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
(一)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存在较大距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以来,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国策的意识不断增强,但部分群众“传种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依然存在,大多数家庭认为生育二个子女比较适合,“儿女双全”最为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家庭经济逐步富裕,人们生育二孩的意愿比较强烈,同时,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养老主要靠家庭,尤其是老人生病的情况下,儿女多确实能够带来相当的便利,这也助长了生儿养老的思想。
(二)分配不公。在农村,历来都是按人口分配集体收益,特别在划分宅基地、新住房分配等利益大的项目上,多一个人就多分一份。目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普惠政策,如义务教育免费、“新农合”补贴、种粮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与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衔接不够,客观上造成了“孩子多、受益多”的现实,违法生育户多得了实惠,计划生育户却吃了亏,由于心理不平衡,便滋生违法多生孩子的念头和行为。
(三)制止违法生育的措施严重缺乏。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知情选择、引流产必须让受术者本人签字同意、禁止大月份引产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如果不符合法定条件妊娠的妇女拒不同意实施终止妊娠手术,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其违法生育,在群众中产生了“想生就生,谁也管不了”的不良影响。行政手段缺乏,利益引导不强、法律法规制约不了,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
(四)人户分离成为计划生育管理的大漏洞。随着流动人口增多、旧城改造、房屋拆迁、多套购房不断增多,造成了户口空挂、人户分离,导致计划生育两不管,使违法生育对象有空子可钻,群众不举报,基层也不知道。
二、对策建议
(一)提高宣传教育效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坚持不懈地宣传先进的生育文化,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行为和生活方式;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普法教育,让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新闻媒体宣传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自觉遵守计划生育的典型,鞭挞各种违法行为,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在提高全社会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落实好现有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政策,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享受范围,确保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要在社会保障普惠政策中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在部门出台的有关部门政策中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等,努力让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利益分配、就学、就医、就业和养老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凡是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通过不同途径予以公开曝光,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的,一律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加大社会监督和制约力度。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在违法生育对象所在村(居)、单位公示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
(五)加强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配合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做好违法怀孕、生育的信息通报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如公安部门要为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提供有关违法生育的子女的户籍信息;卫生部门以及医疗保健机构要提供违法出生的信息;税务部门要协助提供违法生育对象的收入信息等。完善出租房登记、产妇分娩时的计划生育情况审核制度,探索实行新生儿落户、户口迁移时计划生育情况审核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将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作为提拔任用干部,推荐各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候选人、工商联执委,评选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征求计划生育部门意见,实行“一票否决”。
(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孕前管理力度,坚持避孕为主,加大抓源治本的力度,要运用合同约束、经济激励、优质服务和上门动员等办法,提高长效节育率和孕情监测的效果,及早发现非意愿妊娠,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建议对查孕查环设立强制性义务,赋予人口计生部门落实引流产补救措施的必要行政手段。
(七)加强计划生育部门依法行政队伍建设,配强人员,提高素质。配足、配强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报酬,落实村级管理责任,及时、全面掌握计生信息,强化随访服务,加强对外出人员和未婚男女的监管,预防和减少违法生育行为的发生。
第三篇:低碳城市及低碳产业论文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学
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
业:
广告学
姓
名:
姜风
学
号:
1141046009
课程名称: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的方向及其制约因素
姜风 1141046009 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 广告学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妥全和快速城市化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和全球的能源、资源、环境等物质要素构成极大压力。另一方面,全球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性逐渐达成共识,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安全成为影响当今各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面临愈加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①。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我国2008年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9.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根据预测,到2020,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可以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能源安全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对能源与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五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20%,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化率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根据周一星的预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为46.50%左右,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57%左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压力、落实节能减排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②。
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 ①②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17卷2010年5期
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推广低碳理念,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由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为全球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的城市发展活动。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③。因此,应当立足中国仍然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和人民生活质量需要改善的国情,在努力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满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2.碳排放量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低碳城市不宜与西方城市一样采取碳排放总量为目标,而应考虑中国国情,以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强度为近期目标,首先实现碳排放量与社会经济发展脱钩(decoupling)的目标,即碳排放量增速小于城市经济总量增速。其长期和最终目标则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总量的降低。
3.对全球碳减排做出贡献:城市发展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需要强调的是,从全球尺度来看,低碳发展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全球碳排放的减少。但是在单个城市的尺度上,低碳发展应当包含两个层次。从狭义上理解,必须是城市内部社会经济系统的碳排放降低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能被自然系统正常回收。而从广义上理解,一个地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或低碳产品的有关产业,尽管其产业本身可能是增加当地碳排放,但是其技术或产品在其它地区或国家的应用也可以对全球的碳减排做出贡献。
4.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城市发展的低碳化,需要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的位置。特别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是城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低碳城市发展需要公共治理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④。英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均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加速温室气体减排。政府对低碳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的高度,而政府的机制设计和管理创新在低碳发展中则发挥着主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低碳行动需要政府、公司、组织、家庭和个人的广泛参与。如果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很多政策可能是不可实施的。
当前的中国,实施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市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 ③④ 马学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必山之路》,【J】,城市住宅 2008年第五期
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协调均有重大的联系。中国的从城市化基本上与中国的近代化历史相一致,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低碳城市就更有其发展的前景:
1.城市脆弱性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凸现并加强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而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承载的人口数量、工作机会、城市各产业创造的财富、城市能源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城市因此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焦点所在。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尤为突出,也是考虑所有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规避的重要因子。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其中特大、大城市分别从13和27个增加到54和85个。中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三项严峻的挑战:
首先,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工业、建筑和交通是城市用能增长的主要领域。在城市的生产活动中,传统的重工业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2005年中国重工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70%,对GDP的贡献率接近。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150亿时,并且以每年10亿时的速度增加着。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住宅能耗高3.5倍,每平方米建筑用钢55吨,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200}c。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9月已有1.68亿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近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其次,在城市中,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口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交通噪音、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虽然逐年得到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受城市规划、公共交通配套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排放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空气的第一大污染源。zoos年,整体空气质量评选中依然有27%的城市处于“劣三级”状态。城市居民生活废水的处理率只有320}0,有193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
第三,能源和环境问题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长期性和惯性,非常复杂⑤。当前的城市治理制度没有将低碳的目标纳入进来,因此,城市建设缺乏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我国城市中的能耗“锁定效应”为例:大型的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一旦投入使用,其能源的来源和效率将会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在修筑时缺乏必要 ⑤ 夏望堡,《发展低碳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一35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的规划和节能设计,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儿年中将当地能源的使用锁定在一定的程度上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衰减。
1.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城市越来越暴露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中,传统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提高城市的抗灾害性。当前的城市发展呼唤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低碳城市不仅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低碳城市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的有力支持和有益尝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自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力量逐渐衰弱,发展型国家理论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受到重创,这些都造成了当代城市发展理论的空窗。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关注整体城市要素,而不是碎化的个人要素,需要强调政府与企业、个人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单一一方的努力;需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特质,而不是在不同的城市硬性推行同样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城市探索性地开展了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低碳城市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带来的是城市发展观上的变革,是城市治理和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3.低碳城市的建设为部分城市提供了发展上的后发优势
在中国,城市间的竞争是国家发展、地方进步的巨大动力。各个城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拉动城市经济生产和社会消费进行不懈的努力。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07年公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作为重要的竞争力指标,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指数。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也将可持续发展做为确保城市与周边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因子计入到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实力和发展潜力。具体指标包括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生态环境退化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最终是要受到限制和惩罚的。及早面对减排压力,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可以让依赖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通过产业机构的调整、环保监控的执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增加城市吸引力。
4.低碳产业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都依靠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以及相关的环保产业不仅提供了这样的产业选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区性就业机会。以保定市为例,2007年,新能源与能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源设备产业基地中的骨干企业达到160余家,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42%,占地区GDP的13.3%;实现利税17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创汇完成4.3亿美元,同比增长95%,完成计划的190%。保定市还在筹建自己的静脉产业园—建设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在城市所属范围内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构建并实施“收集一转运一集中处置”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⑥。
但同时,我国在“低碳城市”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第一,城市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第二,存在低碳城市建设大跃进苗头,有些低碳项目是为了示范而示范,其实并无多少可推广和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出现赶“时髦”、“新瓶装旧酒”、“贴标签”等现象,关注低碳生产过多,低碳消费关注不足;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科学考核存在难度。在产品生产过程做一些“减排指标”相对容易,但在民生领域评价体系的确立比较难。
制约中国城市开展低碳实践的因素有:
第一,对于低碳理念的认识不足。目前城市决策者、企业、金融机构及普通市民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意义等认识不足,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而,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和科学实践。
第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低碳发展存在短期内的矛盾。中国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多,各地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新增城市人口对住房及城市公共设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消耗更多能源,短期内城市化进程与低碳发展产生矛盾,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三大支撑力量。目前,低碳产业经济总量比重低,不能支撑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低碳城市发展的需要;低碳消费社会氛围没有形成,制约低碳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突出的城市问题。低碳城市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C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要实现这一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是关键。
低碳城市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及改善城市环境,进而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 ⑥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哗,《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城市发展研究2009.6
低碳革命与生态文明课程论文
发展。现阶段包括上海、保定等很多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但现有的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存在零散性和尝试性,缺乏系统性框架。低碳城市的构建应从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两个层而出发,分为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五大体系,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及市民分别在这五个支撑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发挥不同作用:政府坚持低碳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提供低碳产品;科研机构通过低碳技术研发,为低碳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低碳金融,为低碳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市民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培养低碳生活方式。经过多个参与主体的努力,最终形成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为保障、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为支撑的低碳城市体系框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第四篇:构建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模版)
从新的视野审视宁波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成果
[摘要] 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而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必将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宁波有责任也有必要尽快采取行动,实现向低碳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率先建成低碳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和导向。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新视野
可持续发展
先行先试
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多变。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挑战面前,低碳发展成为普遍共识。日前召开的中共宁波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这是宁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宁波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也是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的奠基期和启幼期。因此,从构建低碳城市这一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审视宁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宁波当前乃至今后的长远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低碳城市是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伴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迫在眉睫,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而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必将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在此大背景下,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
(一)建设低碳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各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一方面,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中国的国内市场价值和引擎作用不断凸显。据预测,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总人口约达15亿,城镇化水平约达65%,由此可引发巨大的实物产品消费需求与服务业需求增长,将支撑中国从出口主导到内需拉动的经济转型过程。另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二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当前的全球科技创新正孕育新突破,培育新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十分激烈。
(二)建设低碳城市是更新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到2009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6%以上,城市人口已超6亿。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末,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发展的进程。“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也将是城市问题的多发期,城乡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可能集中爆发,城市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以2005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标志和起点,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浪潮,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或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区域发展的规划或政策性文件,密度之大前所未有。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有几大特点:地方政府自下而上谋求发展的积极性高;由城市单兵突破向区域联动、城乡联动转型;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复杂的综合改革;寻求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
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的实践表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融合了近期我国经济发展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多项理念,设,既具有发展概念上和理论上的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整合力以保证实践的可操作性。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宁波有责任也有必要尽快采取行动,实现向低碳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率先建成低碳城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和导向。
二、宁波构建低碳城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宁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上一轮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效果。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宁波由交通末端变为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随着甬金铁路、象山港大桥、绕城高速及连接线、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快速路和“十大区块、八大系统”等功能区的相继建成,宁波的城市又将发生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宁波在产业发展、城市交通、建筑能耗、生态环境等方面又面临诸多挑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滞后,重化工特征明显 宁波经济高度发达,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却明显滞后。与同为长三角二级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宁、杭二市相比,宁波的人均GDP最高,三产的比重却居于末位。虽然宁波的人均GDP远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三产比重反而略为偏低。多年的改革发展,使宁波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高,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和浙江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同时也形成了高度的外向型经济依赖。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2009年,我国各地普遍受到影响,而宁波经济所受的冲击尤为严重。根据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宁波市外贸依存度明显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经济增长放缓的幅度也明显大于全省和全国水平;与同为副省级城市的三个中西部城市武汉、西安、成都相比,三市外贸依存度远低于宁波,经济增速则远高于宁波,其中成都市2009年的增速甚至高于2008年。
同时,依托深水良港,宁波基本形成了六大临港工业体系,包括钢铁、船舶、造纸、能源、石化、汽车及零配件,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成为宁波经济的一大特色。然而,在可喜的经济数据背后,隐藏的是工业明显偏重的弊端,为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城市交通:机动化迅速发展,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由于宁波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使得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向民间倾斜,城乡居民收入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居第3位和第1位。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宁波市交警支队的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底,宁波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37.3万辆,机动车驾驶人159.3万名,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4.1个人拥有1辆机动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此汽车尾气成为碳排放的一大来源。而从出行比例来看,目前宁波居民公交出行比例仅为15.9%,较2002年只提高了O.4个百分点。
城市规模膨胀、人口集聚和机动车的增长,再加上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交通管理效率不够高,公交线网不合理,静态交通设施供应不足等等,导致了上下班交通拥堵,海曙核心区是目前交通拥堵最为集中和严重的区域,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工作取得突破,但潜力空间巨大
宁波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单位,成绩突出,但问题仍然存在,可挖掘的潜力巨大。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8%,节能建筑做好了将释放出巨大的节能空间。目前宁波市既有建筑面积约4亿平方米,每年仍以3%左右的幅度在增长,但既有建筑大部分是不节能建筑。2007年以来,宁波开始实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单体能耗采集、信息输送、能耗监测综合评估、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等技术深化问题。同时,宁波市节能建
加大节能建筑技术开发应用工作力度,加快节能建筑相关人才的培养,为节能建筑创新、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09年,宁波成为首批21个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之一。如果今明两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目标,仅此一项,就可以拉动投资约5亿元,累计每年替代常规能源量26850吨标准煤,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万余吨,这对宁波市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态环境:局部质量有所改善,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就整体而言,宁波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仍然严峻。根据环保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8分别下降了6.44%和4.42%,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5.6%,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全市整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渐显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普遍达标,但平原河网水质仍不容乐观,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普遍较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酸雨污染形势仍相当严峻,酸雨率居高不下。
由此可见,转变发展模式,走城市低碳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为我们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大力实施低碳城市建设,促进宁波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建设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最终将要受到限制和惩罚。宁波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兄弟城市相比,早期的先发优势已逐渐在丧失,而通过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发展上的后发优势。为此我们应尽早面对减排压力,及时调整城市治理模式,让依赖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环保监控的执行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增加城市吸引力。建设低碳城市,就是要以低碳的理念来引领发展建设,针对宁波的特点,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促进发展方式的低碳化,形成低碳城市规划体系 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关键是转变城市规划的理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为此必须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当前,我们对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较少,而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又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现阶段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等的研究和实践较多,这些多是基于技术领域的研究,而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为此,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三种规划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规划;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将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方向,是城市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并通过低碳的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来具体指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培育战略储备的产业技术和实施服务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1990年代美国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引领了世界的发展。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意欲以新能源经济再次弄潮世界经济。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和技术智力资源积累的匮乏,我国尚未在世界发展潮流中处于优势地位。未来的胜出来自于超前的谋划,在新一轮的发展潮流面前,我们应当早日行动,大力培育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战略储备产业和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储备技术。近年来,宁波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等一批重量级的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和空间体系,是培育战略储备产业和技术的依托。
除了技术力量的储备,宁波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优先发展服务业。一般来说,港城互动的发展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中转商贸型——港口工业型——多元化——城市自增长。宁波目前的产业结构对临港工业和进出口贸易依赖较深,这种局面既面临着未来制造业和国际贸易转移的不确定风险,也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难题和低碳城市建设的瓶颈。与工业相比,服务业是具有低碳特征的,就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而言,第三产业仅为第二产业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的建设,实现城市自增长,才是顺应低碳潮流的发展之路。
(三)促进建设模式的低碳化,打造低碳商务特色的城市品牌
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碳排放来源可分为产业、居民生活和交通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资料显示,由建筑物排放的CO约占39%,交通工具排放的CO约占33%,工业排放的CO约占28%。可见建筑物是CO排放的最大来源。宁波目前处于城市快速扩展时期,城市建设量巨大,特别是随着“中提升”战略的实施,中心城商务楼宇开发规模庞大。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3月,宁波中心城存量商务楼宇210幢,商务建筑面积465.4万平方米,比两年前净增130万平方米,而在建、拟建商务楼宇分别有85幢和41幢,商务建筑面积合计达到524.5万平方米。建筑物的使用周期一般较长,做好建筑节能,是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的方法,新建商务楼宇等大型建筑应成为建筑节能的首选实施对象,以此打造低碳商务的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因此,对宁波而言,在未来居住小区和商务区等的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倡导“低碳化”居住空间,比如在东部新城、湾头区块等地区规划建设若干低碳社区或低碳商业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进行试点,并逐步加以推广,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全市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四)促进交通系统的低碳化,构建高效低碳的交通模式
交通拥堵不仅造成居民工作和生活的不便,本身也造成经济效率的损耗。据2009年年底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一项调查,以北京市为例,市民为交通拥堵付出的经济成本高达每月335.6元,北京居民每天上下班花费的时间,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为40分钟,而在道路拥堵时则超过一小时。
构建高效低碳的交通模式,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首先,加快推进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快速轨道以其快速、准时、高效、环保的优势,注定成为大城市今后公共交通发展的首选。要加快市区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其次,充分落实或扩大公交优先具体政策的落实范围。包括继续优化公交线网,完善线网衔接,打通卡口,扩大公交专用道等,从多方增加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再次,优化都市区范围内的快速交通结构。随着城市建设在面上铺开,要深入研究中心城与外围城镇之间以及中心城各区块之间的交通联系需求,结合都市区、中心城的空间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入研究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线网布局,并率先启动中心区与周边重点发展区块之间的快速交通设施建设。
(五)促进政策体系的低碳化,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要完善并优化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助推低碳城市建
在企业和产品培育方面,要大力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保证其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建立节能产品的检测认证机构,将其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之一,并形成对节能产品研发、制造的导向力和牵引力;实施节能产品生产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在节能建筑发展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规、规划的精神,认真落实《宁波市节约能源条例》,前瞻而务实地提出节能型建筑的内容、规划建设规模、重点发展方向、政策法规体系、保障措施、关键技术等;由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一次性投入较大,必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产业经济和技术政策,对新建节能型建筑、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节能建筑材料、产品的生产,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应当给予贷款、税收或专项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激励推进节能型建筑的发展。
第五篇:城市外来人口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外来人口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08公管2班020208226殷晓霞
一、城市外来人口的背景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任务之一是针对中国人口的现实情况,提供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口环境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国家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省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结果是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区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作为劳动力的人的流动量最大。而且新时期人口流动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简单的、盲目的自发的人口婚姻迁移,而是一种复杂的、自在的带有强烈商品意识的流动。人口流动也由原来向西北、向东北的政策性流动转变为乡村向城镇流动、县市向地区、省城流动、内地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大量的流动人口中90%的人处于劳动年龄,育龄阶段。这些人文化素质极不平衡,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有的甚至为文盲、半文盲。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定居下来寻找就业机会,成为该城市外来人口。在大量的外来人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因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当地管理部门管理不当等原因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
二、城市外来人口引发的问题
外来人口多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当来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后发现两地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往往在其心理上形成强烈的不平衡感,加之处于陌生环境,原有的群体间监督效能弱化,往往会经不住物质的吸引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病,极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首先,对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体制混乱,管理力度不够,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衔接,导致对外来人口的无序管理。
其次,对外来人口生产、经营单位、场所管理力度不够。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从事第三产业,其中少数人为了牟取暴利在生产经营中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时候甚至偷税漏税,较大程度上干扰了当地市场秩序,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再次,对外来人员的生活场所管理不够,大量外来人员分散居住在出租房内,利用出租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成为少数人逃避计划生育的栖身地。
最后,对外来人口的疏导不够,一些外来人员因找不到工作和暂居地而露宿街头,无序地流散在各地。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极易引发各种犯罪。
外来人口不受地域、户口限制,来去自由居无定所,给政府各项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加上一些地方重收费、轻管理,从而导致外来人口脱管、漏管严重。
三、对于城市外来人口引发的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切实抓紧抓好。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流动人口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切实抓紧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流动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尊重其主人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举措。
3、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5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4、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事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举措。
(二)、坚持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
1、各地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入地和流出地各项工作职责,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人口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做到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提供市民化服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以多种形式增强其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合。
3、流出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积极配合流入地,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加强外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及时向流入地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4、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协调配合,大力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合作。人口流出和流入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及交界地区要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建立起两地或多地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
(三)、坚持综合治理,推进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各地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新局面。
2、坚持重心下移,构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整体联动,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按照便民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市街道、社区组建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其工作职
责,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3、坚持群众参与,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各地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引导流动人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配合做好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群众参与、关爱流动人口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
1、管理和服务并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加强普法工作,向流动人口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流动人口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
2、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可以凭证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流入地要畅通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渠道,建立流入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定点服务”制度。流入地和流出地要依法免费办理相关手续,努力做到上门服务。
3、坚决维护合法权益。严禁流出地跨地区设立管理站,严禁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严禁在签订合同和办理证件时,搭车乱收费,或以各种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维权热线和信访电子信箱,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坚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4、拓宽服务领域。要打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界限,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流动人口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在做好流动人口婚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帮助未婚流动人口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五)、坚持互通信息,完善统计制度,促进“一盘棋”管理和服务格局的形成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信息通报制度。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应与人口计生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联共享。
2、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改革和完善统计信息制度。合理设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建立常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基础信息统计制度。加强出租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以出租屋、流动人口公寓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明确规定房屋出租户有依法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全面实行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制度,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以房管人”的长效机制。
3、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各省(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建立和完善流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跟踪管理和服务。
(六)、加强领导,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切实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地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各级综治委和农民工办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整体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管理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法规,统筹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2、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度,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各业务机构的职责。各省(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管理服务经费落实。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
4、完善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各省(区、市)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县人口计生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及社区应按照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总数配备必要的专(兼)职人员,不断完善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同时要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能力。
5、完善评估制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按照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将违法生育一并纳入流入地和流出地“两个纳入”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工作评估标准和体系,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落实各项奖惩制度,推进各地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