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11-25 21:1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

第一篇: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媒诱惑 社会道德责任 消费文化 核心审美价值 审美焦虑

论文摘要:现代传媒诱惑改变“美在我心中”的传统文化审美活动为“美被我消费”,并以创新生活意义和增进幸福为名催发个人享受,为吸引受众拆却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美被碎片化。现代传媒诱惑促成的消费文化行为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既要保障传媒产业的利益诉求,又要摆脱文化危机是当前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

传媒诱惑是指媒体在传播交流中主动采用引诱的策略吸引大众,以美丽迷人的影像、怪诞离奇的言说冲击大众好奇心,来吸引传统文化审美者变成现代传媒文化受众。为了能够制造更多媒体产业的顾客—受众,提升自身的产业效益,在传媒使用迷人的影像鼓动现代人急躁地追逐梦想的时候,激发了人类沉溺于个人享受的私欲,文化的雅和俗在此合流,传媒在贩卖产品的同时也贩卖了文化所有的终极意义,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

一、尴尬的审美题材

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同样地循环,平庸单调的生活方式和内容逐渐消磨了人们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压抑了对栖居环境审美的热情,如韦伯形象描述的那样,日常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铁笼”。人们按规约行动,按计划办事,在物质条件不太富有的生存压力之下,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情感和灵性受到控制,个人化的欲望没有机会萌生和满足。进人现代传媒社会,当生存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人们急于想从机械刻板的传统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中解放出来,走向新意的生活,唤醒自己对生存状态的热情,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感觉。信息技术革命、传媒时代的到来,应合了这种要求。

现代传媒以书籍、杂志、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电话、短信等为媒介手段进行信息传输,媒介种类的繁多,媒体传输内容的复杂,行业激烈的竞争,分散的受众个体化品位,制约着传媒产品的生产。从传媒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开始,其唯一的也是终极的目标就是吸引大众的眼球,俘获受众对自己的文化产品产生偏爱之心,进而使受众成为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但受众是具有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的精神主体,他们在不同的时空接受各种传媒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自我判断,除了可靠来源的新闻报道,受众似乎并不轻易上传媒宣传的当。传媒文化要改变谨慎的人们旧有的生活习惯,只能从人们欣赏美接受美的人性原发性心理弱点进行突破,从人性弱点的裂缝灌注现代生活新观念。

以法制类节目播出为例,继焦点类、娱乐类节目后,法制类电视节目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品种之一。第一,危机、纠纷、新奇、冲突事件在媒体整个播出条目中所占比例虽不呈垄断局面,但由于大众喜欢猎奇,关注生活矛盾的解决,期待惩恶扬善的司法正义实现,渴望摆脱不安,以使心里感受到一种安静和放松。因此,大众积极主动关注法治报道,提供了媒体生存的最好机遇。第二,为了在同质化行业竞争中胜出,法制电视栏目必须在素材深度挖掘和播出特色上下功夫。在文字、影像、声音配置上注重美学效果,注重法制案件深度报道的专业水准。第三,媒体是一种社会性公共资源,乃社会“公器”,是在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大背景下的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公共性资源。要得到持续不断广泛的法治案件信息,需要获取司法部门的支持,就得考虑政府和司法部门对媒体的态度。媒体在报道法制信息时,虽有迎合司法意图的味道,但为了保证可持续的收视率,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期待,仍必须顾及到媒体的社会责任。由于案件信息并非政法机关所专有,行业竞争又太激烈,受众素质良芳不齐,压力之下的媒体为了留住最大多数的受众,时不时对案件进行显失公正平衡的报道,甚至对法治事件进行煽情性的热炒,报道中充斥色情、俗气和血腥味。这使法治报道的诚信度被降低,削减了“重事实”、寻求终极正义的法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尊严。

从法制类节目播出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传媒产业化要求传媒运作首先应考虑产业自身的生存,获取最大的利润在传媒运作中成为直接目的。为了争取更多利润,必须争得更大市场和更多顾客,为了留住顾客,传媒必须启动诱惑手段,诱惑受众,让受众喜欢并不断消费传媒生产的产品。传媒通过包装传媒文化产品,培养大众情趣,生产大众欲望,刺激大众消费传媒文化产品,把大众卷人一个又一个新的更加舒适的生活意境中去。人们的一种需要如果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传媒的诱惑不断,大众的欲望不止,大众貌似散沙实则凝聚眷顾在传媒创造的信息交易中出钱消费传媒文化而又心甘情愿。现代传媒诱惑与消费文化合谋,快速有效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的内容。在告别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凝固美,作别中国田园牧歌的原生态文化生存状态后,要让人们永不厌倦、乐此不疲地生活在快意创意的生活中,引领人们不断走向新意的生活,传媒快速地颠覆着旧的生活方式和含义,拆卸了曾经引导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审美语境的美学意蕴,改变了传统文化描述的生活图像。

二、“替感觉”与皮格马力翁审美期待的对抗

个人生命经历中活生生的内心“感受”,不同于现代传媒的受众那种休闲化狂欢化的心理体验。媒体表达出的各种心理状态和情感,欣赏者也能够体会到,但那只是兴趣性趋向的认同,是认同性的情感交流而已,因为冷冰冰的媒介的隔离,受众赏美和传媒文化之美如水火不相容,受众消费传媒产品的美时,内心往往是挑剔、对抗的。荣格认为“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断和局部。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海岛,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死匆按照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解,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并被遗忘的心理内容。当从纷繁复杂的传媒诱惑体验到的混乱观念刺激了受众的好奇心时,就能唤醒欣赏者的无意识。因为活生生的生命感受是真实清晰的,是刻骨铭心的基本记忆,是欣赏传媒之美的感受无法替代的。所以,一旦认同传媒的观念,受众就开始了对传媒创造的新生活图像的复制,追逐传媒描述的新生活仪式,去体验传媒设计的新意境:他们要在传媒图像的模仿中明晰传媒的观念,确定这种新观念的生命真“感受”。

传媒诱惑的艺术可以说是奇妙的,它通过影像、声音、蒙太奇等手段描摹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逼真反映出人们心中观念性的存在。如果说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故事是深沉爱情的感动和回报,那么,按照李普曼的说法,后现代的人们生活在传媒制造的“虚拟环境”中,传媒催生了现代人的“替感觉”病症。传媒取悦人们的感觉器官,传媒代替人们耳闻目睹社会现象,代替人们感受生活,代替人们思考问题,传媒在发出信息之时就已经带有意义和立场,在人们可能还未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传媒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出、销售自己的观点,传媒代替了人们的感觉感受,传媒创造的“虚拟环境”给人们装上了感觉的假肢。传媒有长期固定的从业人员,比分散的良芬不齐的受众在控制社会新闻和舆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社会人们不得不依赖于传媒提供的信息而生存。传媒改进旧的有弊端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意义,为大众生产快乐、提供方便,试图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这对于受众来说,似乎是一种福社。但另一方面,传媒为了利益采取冒险行为,利用审美手段诱惑受众上当,使受众消费不良传媒产品,这是对传媒文化性的否定。

皮格马利翁对艺术美付出的精神之爱,转换成现代传媒诱惑的生产流水线:梦工厂,造梦,策划梦产品的推销,精心打造逗引受众的推销手段,吸引受众。受众接受传媒文化产品,有的心甘清愿,有的迫于社会流俗身不由己,但都按传媒策划的路径去逐梦。华兹华斯认为强烈的情感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因为情感需要一定的沉淀、间离和淡化。皮格马利翁是以精神的付出浇灌出幸福之花,体验到的是一种内敛的个人的真正愉悦。传媒受众却是以物欲追求获得一种社会认同,体验到的是一种外在展示性的群体角色归属的社会成就感,是以物质占有和物欲消费行为为手段。传媒制造的社会影像取代了受众的个人感觉,传媒强大的专业精英集团蔑视个体受众对生活的思考创造能力,对传统文化中张扬的欣赏者个体审美自由的至高无上主体地位不予尊重,传统文化体悟说中“美在我心中”被置换成了现代传媒文化消费论“美被我消费”。传媒贩卖掉文化美的时候,也贩卖了文化所有的终极意义,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

三、审美核心内容的耗散化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文化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才具备审美价值。纯属个人私有的行为,如自私、邪恶、伤人害人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就不是文化。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视为一种和谐比例。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文以载道”,认为文化美是一种崇高,一种仁的道德,一种礼的秩序,一种至高的善。

生产力的发展激活了市场对工商业信息和政治生活信息的大量需求,现代传媒产业能高效率提供信息,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另外,为了经济利益的极大获取,留住大众的最大多数,传媒不断走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的浓缩机构。传媒提供“公共空间”的大众化、平民化和普及化,传媒散播舆论的巨大无形力量,深深吸纳了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当传统文化在信息革命面前,越来越变得具有腐朽的经院气时,精明的人及时地抛弃了它。文化实用主义借助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将欲望这种自为的生命状态的东西,变成了一种供理性精打细算的对象,进而给它赐封上一件具有普适性的公允而又合法的外衣。

自从大多数传媒业产业化、市场化之后,政府放权实行宏观管理,司法为传媒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商品交易利润原则对传媒诱惑行为采取宽容态度,大众对传媒诱惑评论离散化,加上宽松的言论环境,现代传媒文化具备了发展的最好机遇。因为产业生存压力和追逐无限利益的野心,传媒除了迎合政府和主流社会意见之外,借助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之名,不断偷梁换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些报纸的副刊、盗版和非法刊印出版的书籍杂志、某些电视广告、淫秽音像制品、淫秽网页等等,成为诱惑手段最集中的使用媒介。另外,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使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信息手段日新月异,媒介和受众是隔离的,人们对没有见过的信息内容和传播往往没有设防,使传媒诱惑成为信息犯罪滋生的源发地。制造欲望,推销欲望,消费欲望,将个体生命潜在意识进行公开拍卖,这正是传媒诱惑的堕落本色。无处不在的传媒诱惑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常常表现为一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悬空状态,它既失去了从前传统文化生存状态的幸福感和道德感,也没有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传媒诱惑之美是实用美学以及平民视角的世俗之美,它颠覆恒久和崇高,以快速产生的新意境动态美(如香车美女、旅游别墅、健康休闲等)代替传统美学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意境静态美(如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等)。传媒之美是向着物欲享受快速奔跑的忽略记忆的运动美,文化经典之美是向着生命感觉执意停留的体验真情人生的凝固美;传媒之美是用于文化消费的,经典之美是用于景仰的;传媒之美是冲动的,经典之美是理智的;传媒之美是欲望,经典之美是理想;传媒之美是喜新厌旧的,经典之美具有一种“进展到无限的企图”的终极意义;传媒之美急于颠覆以求新,经典之美追求“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经典美是事物的一种特质,它使人的感官和理智感到快乐和愉悦,使人感官快乐和愉悦的传媒文化消费很难说就是美的。经典美超越了欣赏者的个体局限,将审美活动引向深刻的人类命运关注,唤起一种升华了的崇高体验。没有人类高尚伟大灵魂的震撼,最高贵的艺术作品和自然都必定会永远暗淡无光。

爱·伦坡认为,幸福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大自然中的生活;一个女人的爱情;放弃一切野心;创造一种新的美。这四个基本条件是人在传统农业文化中经典的诗意生存。现代传媒诱惑投射的文化状态与这四个条件恰恰相反:反自然原生态的人工制造生活;很多女人的“爱情,’;野心勃勃;毁掉一切美。支撑这四个条件的,是诱惑面前不断产生的欲望,是商品交换时更多占有的消费野心。欲望是快感,不是美感;消费是享有,不是幸福。现代传媒文化没有传统文化的诗意抒情主题,它只是一个个断片的物质影像,在堆积的影像面前,人类迷失了自己的核心精神信仰,影像对记忆的割裂使现代传媒文化之美的核心内容耗散化。

四、大众的媒体形象焦虑症候

从传媒自身的特性来看,舆论“公共空间”的自由游弋是传媒吸引权力和弱者同时关注的独具魅力之处。受众私欲的遮蔽性需求与媒体扩张传播领域以争取绝大多数受众的公开性、透明化特点有对立和冲突。传媒诱惑生产迷人的生活方式和意义,需要相对开放包容的环境,而受众个体隐私要求与社会“公关空间”适当间隔,以便尽量降低社会公德和法律对自己的贬斥和规约。因为任何传媒诱惑都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大量的信息轰炸下受众个人是弱小的,容易失去自己的适当立场,形成传媒如是说亦如是说的偏见。传统文化中的个体生命自身的生态历史是一种短暂的循环时间:从天亮(醒)到天黑(睡),从子宫到坟墓。这种无法改变的宿命,使孤独的个体生命面对着那些神秘的、不可捉摸的、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对象沉思默想,产生了个体寂寞生命特有的文化:向内积淀记忆和向外诗意抒情。传统文化经典运用文字浓缩社会各种美的现象,抽象出美的崇高,其文字精密的论说,“是一股不可征服的力量,它对读者的灵魂进行一次愉悦的冒犯;无论何时当它冲破它应该冲破的地方时,就像朱庇特的大炮在吼叫和闪着火光的同时击打目标,显示了一个作家全部统一的力量。叫专统文化教会孤独的个体生命面对着那些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对象寻求和谐相处,使寂寞的个体生命经历着不可掌控的悲剧宿命历程时变得勇敢高尚,它是属于自然生命个体的文化,它沉淀生命记忆,用感恩的心体验欣赏生命一路走过的每一道风景,传统文化滋养的个体生命是宁静而审美的。到了后现代,传统文化的写实手法被现代传媒摄像技术取代;文字被图像取代;叙事艺术被新闻报道征用;直接感受、捕捉和表达的生命体悟,渐渐被观赏、模仿、复制所代替。现代传媒使传统文化的生命感悟(或者说诗学经验)变得可疑。

于是,现代传媒文化迅速颠覆了传统文化的经院式诗学经验,重视文化的实用性和商品性,将文化作为交易产品来考虑,文化兜售取代了文化审美。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美即善”,而在现代传媒文化语境中“美即实用”。现代传媒文化改变传统文化美学创造永恒美的艺术理想为利用美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目的,所以,传媒关注的不是美的问题,而是传媒文化产业生存发展问题。为了保持产业持久发展,媒体重视自己的社会正面形象,在行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极大的时候,游离于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利益两大目标之间,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规则、言论自由法规的保护下,传媒不断抛出其诱惑机制。深受现实生活压抑的人们对所谓“言论自由”、“权利平等”的传媒给予了极大的期待。为了博取大众的阅读和支持,传媒把自己调整成为倾听弱者哭泣、容忍行为焦躁、斥责暴力阴谋、理解仇恨愤怒的社会知音,人们甚至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认为传媒是护卫弱者的仁慈使者。同时,传媒启动欲望策划机制,不断制造新的享乐图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意义,使大众在失落中开始躁动,在躁动中寻找生活目标,在寻找中迷失生活方向,在迷失中走向着传媒诱惑指向的意境,在传媒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尝试新的生活。于是,信息无处不在的现代传媒社会历练了一种现代人的新人格、新素养:他们善于观察传媒诱惑,能理性解剖传媒诱惑内容中的各种意义价值,越来越精明地选择传媒诱惑可能增进自己益处的内容,抛弃传媒诱惑中的欺骗成分和邪恶用意。当传媒诱惑分裂传统文化审美意蕴崇高感和整体性出卖文化产品时,将传统文化审美活动中的鉴赏者变成了传媒文化产品交易活动中的顾客(即受众),审美主体特质的改变,使传媒文化美的尊严被取缔,现代传媒诱惑促成的消费文化行为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为了保障传媒产业的利益诉求,传媒诱惑陷人了后现代文化审美的危机。现代传媒文化的创新价值在于以满足受众精神需要为指向,使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精神愉悦可以依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传媒主动提供文化产品向受众推销,传媒诱惑在文化装饰上可谓用心良苦:策划文化美学意义,用影像声光等组合成梦幻般意境包装生活方式。传媒虽然主动制造诱惑,但在受众面前是十分被动的,甚至处于弱势地位,传媒诱惑迷人的产品需要受众欣赏和消费才具有商品交易的价值。虽然传媒和受众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困难,传媒与受众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发生良隆互动关系而真正完全拒斥诱惑的危害,两者应当建构什么样的关系,还有赖诸多变项的确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传媒诱惑面前飘忽不定的情感欲望有碍社会良好风俗的实现。在价值理念与现实经验中,如果认为传媒诱惑数量庞大而且不能固定的受众的欲望可以滥用,精神层面内容不能问罪,则必然会倡导对社会价值理念准则和公序良俗持不信任态度,最后则会使传媒产生诚信危机。当被传媒诱惑的受众因为不能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而上了传媒诱惑的当,堕落为恶劣的人时,受众仍是传媒诱惑活动的主动消费者和自己堕落行为颓废意志的决定者,在传媒诱惑中处于强势位置。现代传媒社会的“消费仪式”是个人欲望的,但更是集体公开的,媒体的透明度逼得现代人无处藏身,欲望这种极端个人化的私有东西越来越公众化群体化。大众借助传媒曝光,展现自我,在传媒信息空间获得“我说故我在”的生存价值,在现代媒体面前全民参与的当代文化消费仪式中,形成现代大众媒体形象焦虑的典型症候。

媒体形象焦虑症候表现为人们对日常生活程式化的厌倦,文化消费走进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审美的对象“陌生化”距离没有了,文化产品被受众在占有中消费,美离欣赏者太近了,近得逼人耳目,令审美欣赏之心紧迫压抑,精神得不到放松,在这种审美紧张中,审美就是消费,审美就是占有。传统文化审美态度被认为是体验或关照对象的一种特殊“无功利”态度。它关心的只是“为自身的原因”来体验对象,这种态度往往独立于任何与实用性、经济价值、道德判断或者特殊个人情绪有关的动机之外。柏拉图预言“美是难的”,作为理想的美的典范,希腊雕塑中女神的美总是那样高贵而完满,神圣而不可企及。在古希腊,美是一种理想,一种神圣的、不可企及的典范,引导着希腊人的生活,温克尔曼把“希腊雕塑的美学风格精辟地描述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作为生活现象的世俗美学,亚里士多德承接柏拉图的观点所言:“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现代传媒引领人们不断走向新意的生活,从传统文化审美过渡到后现代的文化消费,传媒诱惑徒有迷人的外表,没有成熟的文化内质。特别是当代中国,古老的农民经验与正在快速生长整合的市民经验、地域本土经验与信息全球化经验混杂。中国现代传媒文化产品虽然丰富,内容却单调划一;传媒产业整合力度大,但特色化产品少,文化品牌意识差。市场运作中传媒诱惑手段文化品位较低,文化内蕴虚空,没有创造出那种真正的审美经典系列,它能跨越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中华文化现代文明的光荣,凝聚民族精神的高贵灵魂,引导人民走向光荣与梦想同在的全面增进幸福的新生活。

五、结语

传媒诱惑以言论自由为避风港,以创新生活意义、增进幸福为名催发个人享受,为讨好受众拆卸传统文化沉淀的禁区,与经济合谋,造成现代传媒文化核心价值抽空的深刻文化危机。当传媒诱惑迷人的视图装饰着人们梦想的时候,却夺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记忆”。人们在逐梦中来不及整理好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就在享受中遗忘了感恩,蓦然回首,“诗意栖居”的人生妙境在实实在在的生活点滴中,在真实的情感感觉中,它不是那虚拟的世界,不是那媒体图像复制的故事。据说“不朽的神灵因一个人的罪孽要给予惩罚时,常常先给他们一时的兴旺和比较长期的安宁,这样他们才能在命运突然转变时感到格外惨痛。”吻从们应格守社会道德责任的底线,纠正自己狂放悠纵行为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不恭,人类代代繁衍,生生不息,任何一个时代的每一个生灵,都是一个故事,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希望是人性的高贵、审美的经典、生命的幸福。在创设现代传媒新文化美学的复杂跑道上,不要忘了欣赏那传统文化的好风景,追求美的高雅趣味,这样才不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第二篇:审美心理研究论文

浅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审美差异

摘要:不管是在东方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化中,还是在古希腊及罗马的巨大艺术成就中,山水画与风景画这两种艺术的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风景画、山水画、审美比较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是在两个不同民族、两种不同文化意识、两种不同审美理念的造就下而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不同视觉感受的画种,但其表现对象则都是自然景观。两者无论是在绘画的审美观念上,还是人们的审美习惯上,都不尽相同。西方风景画着重于对自然景观的再现,通过特定技法摹仿自然、还原自然,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真实感。中国山水画则追求自然景观在创作者内心的感受,山水之美流于内心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而西方的风景画则可称为自然的人化。本文将从中西方写意与写实这一绘画特点来论述、比较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审美上的差异性。

一 西方绘画的自然再现——写实美

众所周知, 西方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写实, 与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形成了两门不同观念的绘画体系,彼此之间都有各自发展的方向和特定的审美群体。西方的绘画艺术, 主要是受古希腊和古罗马审美思想的影响, 追求艺术上的理性精神, 重视视觉上的真实感。也因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①因此艺术家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则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如诗人但丁所言:“„„你的艺术,距上帝只差一个等级”②,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当然,也是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这就使得西方的早①

②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并接近与自然。在了解了他们的美学思想之后,对于他们笔下刻绘的真实的自然,也就可以领会了。这是与中国的山水画家截然不同的两种美的认识,表现在艺术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艺术上的再现是西方古典绘画的基本特征, 这可以从古希腊所留下的建筑遗址中得以证明。在人体雕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准确的人体比例和自然的人物动态, 与生活中的人十分相近。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们所倡导的审美思想、审美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指出“艺术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摹仿”。③所以西方的画家无论是对人物画、风景画、还是静物画都十分重视刻画审美客体在自然中的具体形象的真实感, 并运用写实的绘画风格来表现画家的内心对自然客体的审美感受。风景画也不例外地继承欧洲绘画的写实传统, 以自然、朴素、写实的手法来真实地表现大自然景象。

西方的风景画家在绘画创作上不把过多的主观情绪表现于作品中, 求真、求实, 直接对景写生, 所表现的自然景观也都是自己早以熟悉的、平凡的、生活化小景,是以一种生活化的心态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自然景观。乡村的房舍、街景码头、林荫小道都是西方风景画家常常表现的对象, 立足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并不刻意表现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名山大川, 只注重对象中所蕴藏着的和谐美、形式美。中国的古典山水画家则不然, 他们不把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生活化小景作为自己山水创作的对象, 因为他们立志高远, 负有精神使命, 必须对自然界的景观进行改造、重组, 将自己的特定山水情怀寄托在作品中。所以, 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比较, 中国山水画的美是一种离生活较远的、又高于生活的、理想化的美。西方风景画的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朴素的美、生活化的美。比如英国画家康期太布尔的《运草车》, 从景象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辆运草车正涉水而行, 红砖农舍的背后是高大的树木,色彩层次丰富, 原野辽阔而深远, 还有天上飘动的云彩, 但整个画面透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给人一种真实生活的美, 给人们的审美启示是对自然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二 中国绘画的美学追求——写意美

中国画的一大特征是,“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④

如果说西方风景画是以写实为特征的话, 那么中国的山水画则是以写意的③

④ 宗白华译:《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形式进入人们的审美视觉的。所谓的写意就是“求神似、不求形似”,艺术所表现的客观对象不能太似,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是相对写实而存在一种视觉状态。追求绘画过程中用笔、用墨的畅快感, 以达到精神上的“畅神”,中国绘画的写意性, 比之于西方绘画的写实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有关。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处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宗旨, 大自然的景观是怎样并不重要,心中的自然是怎样才是重要的。中国的山水画家不象西方画家那样对景作画,而是把对景写生的画稿作为再造心灵山水的素材。中国画家认为,在绘画上仅仅停留在“处师造化”上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对自然的景观有独特理解,“中得心源”在心中进行加工改造, 使自然的景观得以升华成为艺术美。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写意与写实性, 在审美的追求上, 也有本质的区别。西方风景画所追求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实的美感, 是大众共享的艺术。而中国山水画家所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比如一些文人山水画家的表现仙隐遁世的逍遥之乐的创作。中国的山水画家与西方的风景画家在表现自然景观时, 用审美思维方式来表达客观对象, 所要赋于的思想内涵也是不同的。西方画家主要还是表现自然在视觉中的真实感, 并不需在画中过多地表现自我, 或暗喻自己品德的高尚, 而中国的山水画家认为山水除了它的貌相外, 还有它的精神品德, 借崇高型的山水来表现画家的胸怀宽广, 借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仁与德, 借山水画以明志。

三 小结

以上是对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在审美理念上的分析比较,当然,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不止于此。可更应当承认,随着历史的发展,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中西绘画在本质上,只会越来越接近一致,不会越来越分离。要使中国的绘画艺术取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 扬自身优势,传承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并将其向外推介。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热情地接纳与汲取外来优秀绘画艺术的营养,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沿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结合时代的特点,现实的实践去认真地总结、探索与创新, 真正实现

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吕志强:《当茶遇到咖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奇主编:《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肖驰: 《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三篇:审美教育学期末论文资料

一、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

我们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方式。它实质与精神教育是一致的。审美教育以人格、精神为准的,因而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解读)就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注:参见擅传宝著.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8页,第19页。)。

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早在古希腊,人们便已经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当是美的,而不是野蛮的、动物的。”在近代,德国作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审美教育作出过生动论述,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除了首先是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他是特别关注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的。

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唯一目的,通过潜在课程将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因而也是校园物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的方向。

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

1、道德陶冶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此就以雕塑为例进行说明。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能,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下,苏联1918年颁布特别法令,要求在全国各城市建造雕塑(注:M ·Φ·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12月,第214页。)。因此,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慨,激起学生对

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统思想就这样世代相传。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2.审美创造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

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直观感受,激发起情感的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萌发出审美创造的能力。******22222222222222 第一次完整的感受悲剧,是四年前读曹禺的《雷雨》原著。而今,我用美学的态度重读《雷雨》,关注悲剧下的美何在?

《雷雨》讲述的是发生在周、鲁两家两代人身上的情感纠葛,人物间充斥非正常的伦理道德关系,“欲望”贯穿始终。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理论中,关于“美”的日常含义界定提到,美是感官的愉悦,与“欲”相关。再者,李泽厚继承并发展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最高境界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真”,关涉事实世界的知识,从而形成认知论;第二层“善”,关涉价值世界的道德,形成伦理学;第三层“美”,关涉心理世界的情感,形成美学。当“美”“善”相提,旨在表明伦理判断的满足感,注重的是“善”的价值,也就是道德之于人、之于社会、之于美的价值。曹禺的《雷雨》正是围绕伦理道德展开故事情节。本文且就蘩漪这一人物作分析。

周蘩漪,三十五岁,嫁作周家朴园之妻十八年,生子名冲年方十七,周家长子萍之后母。

曹禺先生评价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的体现,因为她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将剧情中的所有矛盾突显,直至走向极端。《雷雨》中八个主要人物之间,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而贯穿始终的周蘩漪这个女性连同她和周萍的矛盾,将周、鲁两家两代人的恩恩怨怨白热化,因为“在全剧多条冲突线中,蘩漪同周萍的这条突线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它制约着、影响着其他的冲突线,其他的冲突线则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方面为加强它的发展服务”。

《雷雨序》中是这样描述“蘩漪们”的: “她们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 上帝却偏偏罚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 在火坑里,热情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和尊敬么?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 诚如曹禺所创作的,蘩漪是受过五四思潮洗礼,思想相对进步的女性,却偏偏被压抑在牢笼似的周公馆,失去自由,无所谓追求,就好像初春的新笋被巨石镇压,不能顺势生长一样。蘩漪强调自己的个性,即使是受制于周朴园的压力,她仍旧喊出“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的愤懑。蘩漪这个女性,一直都牵动着我,同情她的遭遇,钦佩她的勇气,但同时又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她对周萍所倾注的爱是“真爱”吗?

爱情是源于人内心最原始的男女相互吸引的情感,真爱更是不能以任何主观目的为前提。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但是在爱萌生的那一刻,爱确实是纯净透明的。但是,所谓的爱情产生于蘩漪和周萍——继母和继子——之间,就伦理纲常来说,有悖传统道德观;其次,他们的爱情关键是在压抑的家庭束缚下不自然地人为引发的:周朴园以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伪饰夫妻之间的矛盾,蘩漪就把自己关在楼上做无声的反抗;这个时候,同样不满家庭专制的长子周萍,以不耻的殷勤勾引自己的后母,对蘩漪说他恨他的父亲,他愿父亲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知书达理的蘩漪最开始一定考虑过她和周萍的伦理关系,但是,年轻活力的周萍能给形如枯槁的她带来春的气息,她的内心渴望被爱,渴望情欲,甚至奢望有一天周萍能带着她逃离这里。周萍,唤醒了蘩漪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冲垮了她的理性,在周公馆所谓闹鬼的幌子下,继母与继子的乱伦恋情滋生。

欲望,在辞源里解释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弗洛伊德在马斯洛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层次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递进。换用带有“欲”字或“感”字的词语来代表这些需要,人最基本的有食欲和性欲,进而想要安全感、归属感,渴望爱欲,在社会上在事业上享受财欲、权欲,一旦欲望膨胀,陷入贪欲„„无休止地在欲望的漩涡里重复和推进历史的脚步。“在生活世界中,人的生活首先表现为人的欲望及其实现。如生是生的欲

望及其实现,死是死的欲望及其实现,爱是爱的欲望及其实现。这样生活是欲望的生活,欲望是生活的欲望”。看来欲望近乎本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美国学者杰克·斯佩克特曾说:“压抑常常起于欲望,尤其是性欲望与一个人的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发生冲突之时”,某些家庭的恋父恋母,甚至乱伦案例往往就是这种压抑的典型形态。“欠缺是欲望的基本特性”,有意识欠缺欲望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意识欲望欠缺是不知道或者没有想要什么,蘩漪属于前一种。蘩漪被周朴园禁欲,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她渴望被爱,当继子以性欲诱惑时,她宁可背负乱伦的骂名。

好不容易重新找回自己的蘩漪,发现周萍和四凤的暧昧后,占有欲极度膨胀,她不愿意别人分享她的男人。她开始变得敏感,甚至阴鸷。无奈周萍对过去的情感“后悔”,对曾经犯下的无耻行径用“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对不起父亲”来试图逃避罪责,周萍用严厉的父亲、用体面的家庭做借口,想要摆脱蘩漪的纠缠。蘩漪此时不仅仅只是想占有周萍,她想要的更多,她要周萍带她离开周公馆。蘩漪看到了周萍的虚伪和无情,但无奈他牵系着她的希望,所以她不能做到洒脱地放弃这个已经背弃她的男人。“你欠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看见了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了”。周萍离开周家,到矿上去,不再受周朴园的管束,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不难做到,但对蘩漪却是以糟践自己,做得“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为代价都想要的“新的世界”。她乞求周萍不要丢下她一个人离开,试图用往日的情份打动周萍:“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撇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遭受周萍铁石心肠的拒绝后,蘩漪由“爱”生恨,心中燃起报复之火――“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侮”。

欲望是一种感觉,它同时依附于欲望的主体和客体,即欲望行为的发出者和欲望的指向对象。除此之外,感觉是互通主客的桥梁,也就是这个欲望具体想要什么或想要怎么样,它对欲望者具有驱动力。说到感觉,休谟名言“美是美感”,强调“感”;还说过“道德宁可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还是强调感觉在道德判断中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认知判断中起的作用。然而美就是心理的感觉语言。我不批判蘩漪因为渴望爱,因为向往自由而产生的欲望,正常的欲望都是美的,只是当时的社会和当时的人情扭曲了这种美,使得美变得丑陋。狂躁烧疯了蘩漪的心。原以为让鲁妈带走四凤,就能让周萍回心转意。谁知矛盾愈演愈烈。这时候的蘩漪已经丧失理智,“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的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她抛开弃妇的哀怨,表情是威胁的冷笑。再三的劝阻,周萍全无动于衷。

聪明的蘩漪很清楚这个她爱的男人不再留恋她,甚至已经厌恶她,人生里第二次被男人不公平地抛弃。取她的男人姓周,玩弄她的男人姓周,自从十八年前嫁入周公馆,她就已经被深深的打上了“周”氏的烙印。一个姓氏,犹如当时社会男权统治的象征。鲁侍萍原姓梅,嫁鲁贵而姓鲁,假设当初嫁的是周朴园,那得称周侍萍;蘩漪是周家太太,自然姓周,可怜剧作中连她的原姓都未曾提及。

剧情发展到第四幕,蘩漪的乞求、失望、报复达到了极点。看到从四凤家回来的周萍,蘩漪一开始并没有揭穿他们私会的事。在周萍决心离开的最后关头,蘩漪不顾女人的自尊,向周萍认了错,说不该把四凤辞退,求他可怜可怜她,悲恸无助地述说今后继续留在周家将会受到的非人虐待,甚至还卑贱的说:“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只为了逃离阴森的周家,逃离周朴园的男权,蘩漪把最后的一点尊严都踩在了脚下,甚至在所谓的 “新的世界”继续做妾也在所不惜。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为蘩漪感到心痛。一个女人,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抱有最基本的渴望,是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剥夺了女性平等地拥有这一切的权利。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充斥着物欲的引诱、利益的谋求,假、恶、丑披着真、善、美的外衣,将最原始最淳朴的本性践踏无遗,而女性,往往是这变态制度下的牺牲品。正是因为实现自由之于女性的艰难,所以蘩漪的欲望也超乎寻常,甚至不顾一切蔑视伦理道德的权威。原本困在周朴园的阴影下就抑郁难平,而今周萍又将她抛弃在绝望的荒野。一个可怜的女人完全疯了:她将隐藏了多年的不伦关系公布于众,歇斯底里地咆哮所有积郁的仇怨:“胡说!我没有病,我没有病,我神经上没有一点病。你们不要以为我说胡话。(揩眼泪,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指周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乱伦的丑闻给予所谓“体面”的周家致命的打击。屋内外都在暴雨狂风中飘摇。曹禺的《雷雨》,是一出悲剧。悲剧从开始的诉诸命运发展到近代的性格悲剧,重点关注人的自身,尤其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雷雨》中的人物,蘩漪是悲剧,四凤是悲剧,鲁侍萍是悲剧,周萍周冲是悲剧,就连大家长周朴园也是悲剧。即便如此,《雷雨》所反映的对既定的道德伦理和男权主义的反叛却不是肮脏和丑陋的,反而是美的。曹禺把他对时代的理解,对当时社会人物的解读,通过家庭生活的变动和平常人事的关系来申诉非人现实社会制和荒谬道德伦理主义下受摧残的女性及人性。丑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杠杆(恩格斯),正视丑

并发掘丑揭示的现实道理,美才会绽放光芒。一味的只看美不代表审美,着眼美的本质——即使是藏在丑的形式之下——才叫审美。艺术缘于生活,任何的美也都来自于生活,离开生活基础谈审美只会显得空洞,所以,我认为美就是生活!

最后,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作结:“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3333333333

十四、简要分析否定性艺术形象如何体现其审美价值? 生活丑不能激起人的美感,而艺术中的丑却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否定性艺术形象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达到对艺术的审美价值的肯定的。否定性艺术形象的特殊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

1、美丑对照。美丑对照的目的是为了肯定美,描写丑只是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手段、美丑对照的描绘,必须蕴藏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丑的东西,为引起人们的厌恶,激发人去消灭它。

2、化丑为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间接肯定了美。丑的艺术形象因被批判、否定,而获得审美价值。果戈里《钦差大臣》里虽然没有高尚人物直接出场,却有一个高尚人物隐约贯穿全剧,这就是作者自己对人间丑态的嘲笑,在对丑的嘲笑,揭露和批判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理想和美好心灵。

3、生活丑进入艺术成为否定性艺术形象,对于拓展艺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重大价值。生活丑进入艺术,艺术审美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人们对艺术本质和规律有更深的了解,导致艺术生产和艺术审美理想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否定性艺术性乡只有具备社会认识价值、伦理教育价值和情感愉悦价值的高度完美统一,才能激发深刻美感、把审美对象转化为艺术美。

正艺术丑角是艺术家把生活丑角作为描写对象,抓住生活丑的本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创造出来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从反面肯定了美。同时,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体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成为反面艺术典型,从而又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丑。象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阿Q这些典型的丑角艺术,就是巴尔扎克这些大师们“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为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

便化成美了。”(罗丹语)通过这个典型化,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反面形象,中学语文中是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些丑角形

第四篇: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摘要] 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为宗旨的人体文化,且具有以人体本身为质料的特性。在现象学的维度与层面上,舞蹈的审美相关于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其所关涉的质料-形式、身体性及旨趣等特质,遮蔽了舞蹈自身。舞蹈自身就是一个世界。唯有通过去蔽,通达舞蹈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敞开。

[关键词] 人体审美舞蹈艺术

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人体为质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与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本文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对舞蹈展开审美关切,使之去蔽,从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显现舞蹈艺术自身的本性。

一、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境域下,舞蹈的选材、表现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社会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会性,单从舞蹈本身,我们难以直观。我们需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中加以关照,才能获得某种社会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关于特定历史境域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敞开的是一个茹毛饮血,人类与大自然、猛兽搏斗,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而盘鼓舞、巾舞等的出现则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界的反映;软舞、健舞及龟兹乐舞展示的乃是一个国力强盛、社会充盈、外交发达的社会世界。

在现象学的语境下,舞蹈的社会性受制于历史性此在。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现样态”。[2]舞蹈产生初期,自然对人的规定是绝对性的。这一时期的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一般都是对狩猎及劳动生产过程等的再现与摩仿,充满着粗犷与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残酷、昏暗的场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场的自然的强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对自然顶礼膜拜。商周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发和觉醒,人试图冲破自然对人的规定性,人开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娱神的舞蹈,此时也成为娱人的舞蹈,并越来越看重舞蹈技艺本身。至汉,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映在舞蹈上为盘鼓舞的出现,盘鼓舞的场面壮观,舞蹈动作难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体,以达到高纵轻蹑的舞蹈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盛行,舞蹈成为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生动向上的气象,舞蹈的发展趋向于形式和细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细琢。工于技巧、服饰华丽、舞风柔曼、缠绵婉转是这一时期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

唐朝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全面发展。舞蹈也以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呈现于历史舞台之上,既不像周代乐舞那样依附于政治,也不像汉代舞蹈融于“百戏”。它形成了自身的分类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按照舞蹈的风格特点区分,有“软舞”、“健舞”两大类。“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健舞”,多为独舞或双人舞,动作技术水平要求颇高。唐代也是古代“燕乐”舞蹈最为繁荣的时期,“燕乐”用于宴享典礼活动,具有娱乐欣赏和礼仪性双重作用。此外,唐代还无所顾忌的吸收了外来舞蹈艺术的精华,如龟兹乐舞,其特色体现在体态造型上:上身裸露、丰乳细腰。自宋以降,舞蹈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越来越难以撑起独立的旗帜,逐渐衰微,并且最终被戏曲艺术发展的潮流所吞噬。明清是不作为的时代,独立表演性舞蹈已基本销声匿迹了。

尽管如此,舞蹈的艺术生命还没宣告结束。其历史性主要表现于它的具体存在形态和方式随历史境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异样的风貌。当下,舞蹈的存在形式表现为现代舞。现今,我们把古典舞蹈作品称之为艺术品,这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即古典舞蹈作品本先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它才成为艺术作品。

此外,舞蹈的创作主体也具有历史性。古典舞蹈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但对某一具体的舞蹈而言,我们不可能指出它的具体制作者。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此在在本性上规定了舞蹈作品的创作主体,也即说,舞蹈的创作主体在时间与历史的维度及层面上被消解了。

二、质料、形式及其在身体游戏中的合一

在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理论中,一切艺术无不关联于质料和形式这一重要问题。质料和形式的问题不仅相关于美的敞开,还关切于物之显现。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维度。一般而言,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品。舞蹈也不例外,它以人体为质料,在时间的维度与层面上,以占有空间的形式实现思想与情感的通达。

舞蹈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手前之物变为手上之物的过程,它相关于物之物性。舞蹈的制作起源于远古先民与大自然、猛兽搏斗场面的摹仿,在这一制作过程中,牵涉到人与物的关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物的因素,没有物因素的艺术作品是不可能的。”这些物因素包括狩猎过程、生产过程及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杀戮的场面以及用于摹仿这些场面的质料。制作者依凭自己的阅历基于特定的审美手段,从选材、形式、构图等方面完成其制作。当然除了摹仿外,还融进了制作者的想象。舞蹈作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主题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舞蹈作品。但是,西方传统美学的“质料”与“形式”等范畴并不能有助于我们去通达作品与物性自身。

物被设置于舞蹈作品之中,这些物在进入舞蹈作品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即手前之物。在制作中,道具和人体等被制作者摆弄、把玩与欣赏。这时,物的对象化被消解了,物不再是手前的对象物,而是手上之物。手上之物是与此在共在之物,是人沉沦于世所关切之物。同时,手上之物是制作者的把玩之物,是供人玩赏之物。并且,物与人都被遮蔽在世界之中。进入舞蹈作品之后的物,已成为作品,它既不同于自然物、器具,也不同于手前之物、手上之物。舞蹈作品中的物,为物性的敞开提供了前提条件。

当然,舞蹈自身形态、构图与观念的新变化,都会在作品中得以表征。“物以各种形态存在,这些不同的物态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人打交道,都从特定的维度去关涉物之物性。这种关涉既有遮蔽,又有显现。”人们在制作舞蹈作品的活动中,却极难把握物性自身。传统美学的质料和形式等范畴也不能切近物性,因为“质料和形式绝不是纯然物的物性的原始规定性。”〔3〕

三、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其身体性

物品、器具即器物的实用性规定了其世界是一个实用的世界,在器物实用的世界里,一切器物作为工具都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人所用。一切艺术品在其起源与本性上,都与实用相关联。这突出地表现在,原始先民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例如原始舞蹈就大体上不是作为娱乐或观赏性之用,而是当作实用的象征和标记。当然,这关涉于人类当时的生存状况。

但是,纵观舞蹈的历史沿革,我们不难看出,其作为娱乐或观赏性的功用愈加明显。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的审美性具有以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美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是舞蹈采用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动作作为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手段。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画面队形这些舞蹈形式美的要素,都是以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作为质料的。

(二)舞蹈的审美性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直接为观众所感知的。如我们观赏一个舞蹈作品时,人幕一拉开,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队形、画面的不停顿流动,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一下子就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输入人脑,形成一种舞蹈形象的表象感知。这一般不必经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就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感受。这种舞蹈自觉性,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的、立即做出的审美判断,好像完全是一种感觉的自接反应。其实每个人的这种自觉的审美判断都是建立在他过去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性积累的自然结果,这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舞蹈文化素养、舞蹈审美能力和舞蹈审美水平。

(三)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由于舞蹈是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工具的艺术,因而也就决定了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它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来抒发和传播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形式美的表现目的完全不在于炫耀技巧,取悦观众,而在于完美地体现内容,并与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如果片面地追求形式美,那么势必导致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邪路。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形象。正是通过舞蹈形象,抒发出编导家的感情,体现出本阶级、本民族、本时代的审美理想。舞蹈家在进行创作时,要竭力把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外化”为可以感知的舞蹈形象。这个形象是动态形象,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是物质的,建立在知觉(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又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转瞬即逝,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最后完成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四)舞蹈的审美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凝练性。舞蹈既然是采用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那么就决定了舞蹈动作必然追求高度的概括与凝练,一抬手一投足都应具有宽泛的涵义。从历史上看,舞蹈动作姿态大都源于生活,有着一定的生活依据,但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写实的、再现性的动作姿态逐渐演变为抽象的、表现性的符号,成为一种凝练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的“有意味的形式”,进而规范化产生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舞蹈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和成果三者都是人本身,都离不开人体。舞蹈作品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创造的,而每一次表演又都是演员舞蹈美的再创造。舞蹈中的游戏之于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舞蹈审美游戏里,“人成为了自由的人和真正的人”。〔4〕在舞蹈作品中,这离不开艺术,因为“艺术的本性是诗”。〔5〕人戏于天地间、诸神前。非本真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常态,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物之物性自身被遮蔽,人之本性偏离了人的本性生存境况。因而,人处于被束缚状态,这些被束缚状态涉及众多方面与层次,人也与真正的自由相去甚远。舞蹈就是在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自由的一种游戏方式。

四、舞蹈艺术世界及其在遮蔽中敞开

舞蹈作品既不是纯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艺术作品自身。舞蹈作品既克服了纯物的幽闭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实用性。因此,舞蹈作品使世界的敞开成为可能。艺术和真理都相关于世界的敞开,而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一切艺术和真理的本性前提。在现象学的视域里,大地是大地自身是作为大地的大地,世界是世界自身,也即世界之作为世界。大地是幽闭的,它孕育、化生万物。世界则是对大地之幽闭的一种敞开,它使遮蔽之物得以显现。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艺术发生之前提和基础。

因此,舞蹈也是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的一种敞开,但其敞开不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世界是在遮蔽中敞开的,世界的敞开时常就是一种遮蔽。作为敞开的遮蔽,在敞开世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遮蔽了世界。舞蹈艺术也同样关联世界自身的敞开与遮蔽。舞蹈艺术自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切近世界性的世界。

世界的开放性界定着人类。因此,世界的敞开对人类极其重要,被遮蔽的有待于敞开,以实现其本性的通达。舞蹈作品正是对世界与大地之争执的一种敞开,并让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舞蹈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只有通过去蔽,走向舞蹈艺术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2]董志强.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M].人民出版社,2002.[3]张贤根.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张贤根.民间工艺审美的现象学阐释——以土家织锦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04.[5]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作者简介:尚端武,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设计美学及设计文化研究。

第五篇: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

一、欣赏古文的意境美

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到黄昏、点点滴滴”加以渲染,使这种凄惨、悲凉更显浓重。眼前好似浮现一位清瘦忧郁、满心凄苦的女词人,中年丧夫无所寄托、孤单寂寞,此时配以《月满西楼》音乐,多媒体展示女词人独自把盏、苦守窗前,看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寂寞孤零。回忆以前和丈夫赵明诚夫妻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的场景,学生诵读时自然会联想,将词中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画面,感受词人“国破家亡、晚年寡居”、孤独凄惨的生活,体会词人颠沛流离、极度愁苦的凄凉心境。再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开头写自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妪历尽艰辛,竭力抚养孙子的场景,顿生同情。这样的文字以情动人,后文强调祖母晚景凄凉时说:“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泣血,语气强烈,语意凝练,文辞恳切,令人动容泣下,最终也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感受作者声泪俱下、凄婉哀求的“陈情”。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共鸣与作者情感沟通,欣赏作品的意境。

二、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古典

作品的语言大部分音韵和谐,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听之悦耳明快,具有音乐美。比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运用工整的排比句,十条上疏句式整齐划一,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口,重点诵读,教师要尽量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因声求气”,抓住文章外在之“声”与内在之“气”的契合点,让学生先读出感受来,然后组织学生译解、分析上下两句间的关联,将内容概括为“五戒”: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人言和、戒赏罚不公。对课文有感觉,背诵起来也就驾轻驭熟了。而屈原的《离骚》是用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体写成:《离骚》是楚辞体,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带有江淮流域楚地的方言,笔者曾在课堂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四句为例,试着用楚地方言吟唱,那抑扬顿挫、音乐般的吟唱,令学生感觉很新奇,也激发学习课文的极大热情。有些古典文赋则运用结构整齐的骈偶句,以杜牧《阿房宫赋》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巧妙运用排比、夸张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揭露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另一段脍炙人口的排比句也是如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运用夸张、对比,揭示了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广大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之上的道理。师生在铿锵的韵律中感受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批判意识,进而体会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这样富有韵律的佳句应指导学生多品味诵读,善于依据文章内容的变化,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去体现不同的感情色彩。

三、揣摩名句的内在美

名句本身语言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大都凝练、含蓄,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用最贴切的词汇表达了复杂的感情,往往揭示人生哲理,朗读时应细细品味,揣摩其蕴含的内在美。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句。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面对艰难险阻,总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消沉放弃。作者以此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是对自身的君子之风生活态度的高要求,对我们学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品格亦有借鉴之处。古典作品还有许多佳句,现已被人们广为传唱,如,《项脊轩志》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秋声赋》中的“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皆为传世名句,这些句子或写景传神,或抒发真情,或提纲挈领,或揭示哲理,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要启发学生谈名句的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诚然,古典文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贵在教师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我们应把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这个载体使之整合、提升。在大力提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倡导语文美育教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下载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的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媒教研室论文选题2

    论文题目 文秘专业: 1. 论现代行政秘书的心理偏差及行为表现 2. 由魏征的善谏浅谈秘书的劝谏技巧 3. 关于连云港乡镇秘书队伍现状与建设的思考 4. 商务秘书人员服饰礼仪探讨......

    论文:论丑的审美价值

    成绩评卷人姓名学号**师范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丑的审美价值完成时间2019年6月课程名称美学原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年级2017级论丑的审美价值丑,有时也称为“丑陋”,......

    主旋律电影论文: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主旋律电影论文: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 【中文摘要】时代进步、技术发展、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市场竞争、观众审美趋向……,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主旋律电影创作市场前所......

    审美文化导论论文(推荐5篇)

    从网络小说的流行看当下文学艺术中的创造和模仿 信息革命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着文学世界。当下,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越来越被大众认可......

    审美与人生论文—《活着》读后感

    审美与人生论文 只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活着”是......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

    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中美育的教学要求。充分进行审美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思想意识。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一门......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环境的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迈向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审美观念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其可以提高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