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五篇范文)

时间:2020-11-23 23: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

第一篇: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

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

网络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心灵的扭曲,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频发。

一、青少年网络暴力主要特征

1、攻击性和暴力性。青少年网络暴力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攻击对象,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甚至可能是国家政府机关以及社会整体,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性和反主流性。

2、形式多样性。网络暴力的发生渠道和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特点为网络暴力的形式多样化提供了基础。有的青少年网民为避免被指责为“网络暴民”,选择用抖音、小视频、微小说、打油诗、段子、ps等形式对热点事件或者当事人进行嘲讽和恶搞,进行偏激和情绪化的发泄。

3、不确定性。基于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性,网络空间聚集着各类群体,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二、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主要问题

1、挑战了社会道德和法治价值。青少年网络暴力不顾公民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肆意进行言语攻击和信息泄露,并将这种伤害蔓延到现实社会当中,不仅给当事人来带法律之外的永久伤害,更挑战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核心价值体系,严重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

2、阻碍青少年自身人格健康发展。网络暴力行为阻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缺乏自控的情绪宣泄以及暴力展示,不仅导致青少年极端和冷漠的人生态度,更可能触犯法律。

3、破坏了网络秩序和教学秩序。网络暴力或欺凌造成的后果包括缺勤、回避学校活动、逃学或彻底的辍学,这些不仅会严重破坏教学秩序,更会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身心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受教育、影响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不仅是案件中的受害者,其施暴、旁观、观看者的身心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个学校秩序、学习环境、对父母家庭影响的连锁性反应都将给社会秩序带来更大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机。

三、对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建议

1、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加强对相关热度问题的精准分析,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管理并积极应对,最大限度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鼓励和倡导互联网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青少年相关的上网app,为青少年开辟一个更加多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如开发相关家庭app,设置父母锁,限制青少年浏览不适当的页面,从“非礼勿视”的角度防范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2、加强道德素养和自我保护。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水平和网络素养。多接触学习哲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所谓的言论自由,客观看待网上的各种观点,理性看待网络暴力行为,坚守内心道德标准,用法律约束自己,不随意谩骂、侮辱他人。保持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自觉约束行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营造良好虚拟网络氛围。增强自我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个人兴趣,提升情绪管控能力。

3、加强立法及治理水平。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需要的防范、遏制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严格确立软件分级制度,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也是震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通过刑罚进行惩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增设网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严惩“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泄露青少年隐私的行为。修改刑法规定,严惩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犯罪的累犯“罚应夺其志”,使其不敢再犯,不能再犯,在社会上发挥震慑作用、教育作用。

4、加强舆论和价值引导。强化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偶像标准。通过新媒体、娱乐节目宣传正能量偶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网红”、娱乐明星自身来做好良性示范,引导良性的粉丝文化,防止不良网络群体的滋生。针对一些明星、“网红”助长粉丝为自己“撑腰”,互相攻击谩骂的行为,要予以批评和纠正,杜绝歪风邪气。加强对一些网络粉丝聚集的论坛平台进行监督和定期筛查,针对一些经常性散布网络暴力言论的网络群体,要进行封号、溯源,定期清理未成年用户账号,将这种网络暴力遏止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青少年网络成瘾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分析

摘要: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征”,英文简称为l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网络成瘾综合征(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出现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和戒断反应等现象 [1]。网络成瘾作为一种随网络技术而不断发展的新问题,不断为更多的人知晓。关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本综述旨在阐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和社会成因成因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成因分析 心理 社会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症状表现

IAD的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心理和行为活动基本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行为不能自拔,一旦缺少网络生活时,身心就会出现异常反应。网络成瘾的躯体症状常表现出双手颤抖、疲乏无力、腰酸背痛、血压升高、视力下降、手发冷发热、植物性神经紊乱等;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情绪低落、心慌、记忆减退、心情抑郁、待人冷漠、行为古怪、无所适从,欲罢不能,患者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显然这些行为特征都属于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在基础

行为主义曾以经典的刺激—反应公式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行为主义强调个体行为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否认意识及心理的存在。随着认知主义的兴起行为主义的没落,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内在认知因素对行为的中介影响作用。对于网络成瘾而言,绝不能仅仅地认为是外在网络刺激导致网络成瘾,我们更应该看到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和情绪、应对方式都会对网瘾的形成产生广泛的影响。2.1.1不良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质,面对同样情景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艾森克提出了人格三因素模型,包括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对网瘾成瘾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根据艾森克的解释,神经质维度主要反应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得分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个体往往人际关系较差,比较难以融入社会。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他们逃避社会提供了空间。网络使得他们的言行不再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他们可以任意的发泄他们的负性情绪和对他人的不满。2.1.2低认知需要

认知过程是个体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网络信息是现代人一种重要的外在环境信息。一部分个体能够正确地对待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运用,而另一部分人则被网络信息所左右,形成网瘾。青少年时期属于后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对新事物喜欢尝试易于接受。互联网作为新生的事物,具有高科技性,以其制作精美的主页、丰富的内容、新颖无尽的刺激和魅力无穷的诱惑,能够极大的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青少年自身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期,缺乏足够的甄别是非能力。另外,青少年将网络视为一种时尚,符合青少年追求时尚的个性。2.1.3生理——性需要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朦胧的性意识和性冲动.出现了强烈的了解异性的心理,而现实中的性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欲说还羞的状态。网络创造的全新交友方式,为对爱情充满憧憬和追求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结识红颜知己的广阔空间。同时,网络色情也乘虚而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青少年了解性的需要[3]。2.1.4消极情绪

情绪上的不稳定导致的闭锁性,现在的青少中独生子女居多,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尽管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爱和照顾,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常常感觉缺乏关爱,孤独、寂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社会角色的需要.利益的冲突,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学习的压力等使他们不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造成压抑的心理状态。匿名的网络恰恰给他们的精神世界营造了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空闯,使情绪、情感得以真实的表现和宣泄

[4]。

2.1.5自我实现的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阶段的思维是“新的自我中心”。造成了自己和别人关系的歪曲认知。一是“假想的观众”。总认为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央,一是“个人的虚构”[5]。青少年时期喜欢寻求自我并力图实现自我,但方式简单且不计后果,以显示他的“勇敢和特别”。包括沉迷网络游戏中的最高统帅位置而沾沾自喜。在网络的虚构空间中,也让一些在学习生活中的失败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2.1.6消极应对方式

拉扎鲁斯认为,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不断改变认知与行为所做出的努力,从而控制那些被评价为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内部或外部的需要。个体遇到生活挫折或压力时,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网络游戏、交流等功能迎合了其逃避行为,从而更加依赖网络[2]。

2.2社会因素的影响

2.2.1家庭因素

家庭往往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不是精神需要,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青少年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成人早期,此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来获得亲密感从而克服独感。此时家庭角色分工不适当或家庭角色不健全将会导致他们的安全感缺失,IAD患者所在家庭系统中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父爱与母爱。致使他们在网络中群求情感依赖。

另外由于青少年阶段正是个体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来自于外界特别是在家庭系统中处于权威地位的父母的鼓励和认同,从而建立起成功的自我认同感,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或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采取网络虚拟的空降进行逃避[6]。2.2.2学校

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生活,学校环境对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校期间,会使学生出现诸多的适应困难,还有学习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等。学校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使学生难以面对眼前的压力,如不能顺应现实,就会产生自信心下降,产生强烈的自卑与嫉妒心理,所以一些学生尽力寻求逃避现实。求助于网络发泄情感。2.2.3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无论是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是年近半百的退休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多数家庭都配备电脑,各处的网吧随处可见且疏于管理。在为学生提供了求知的新渠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由于网络管理规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社会不良思潮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个人自由主义、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等在网上泛滥,为那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有关网络的社会法律制度不健全,给一些制作黄色和非法网站者提供可乘之机,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高智商长时间浸泡网上制作和传播病毒、进行黑客入侵、甚至盗窃诈骗等。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3.结语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特定的性格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缓解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的有关机关加大对网络的管理,营造绿色的网络氛围,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关心教导子女,及时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加以引导,学校方面开展良好的网络情感教育,教会学生合理运用网络。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己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将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1 [2] 彭桂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社会发展

[3] 曲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八方论坛 [4] 闫贝贝,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分析,[5] 祁建梅 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

[6] 杜金婷,青少年网络成瘾生成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邮电大学

第三篇: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原因及预防建议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原因及预防建议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会带来诱惑和罪恶。近几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调查,青少年网络犯罪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犯罪形式多样化、年龄低龄化、团体化、恶性化等令人不安的趋势,如盗窃、故意伤害、抢劫、杀人及网上恐吓等案件。网络在诱使未成年人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普通犯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

1.以网络为中介共同犯罪。青少年个体力量、智力、胆量等相对比较弱,要凭借个人能力实施犯罪,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结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显著特点。一般为单个犯罪分子产生犯罪想法,事先通过网络寻找合作对象,在网络上预谋、分工,改变了以往犯罪团伙多为熟人,聚集起来商讨犯罪的模式。这种方式更隐蔽,也更容易发展犯罪力量。

2.为上网实施侵犯财产犯罪。大部分青少年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在校学生,平时零花钱有限,而在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需要大量金钱支持,当家庭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有些青少年铤而走险,不惜采用犯罪手段获取钱财,以满足上网之乐。这些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往往涉嫌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

3.利用网络实施侵害公共信息安全性质的犯罪。一些不法青年,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公共信息系统或侵入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要害部门,盗窃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4.受网络游戏影响实施暴力犯罪。许多网络游戏都是暴力游戏,玩家通过不断打打杀杀获得武器和积分,长时间处于内乡虚拟暴力世界,青少年就容易将虚拟世界中的暴力游戏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中体验暴力游戏的快感,实施持刀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

5.制造网络病毒,危害社会。青少年制造病毒和传播病毒的动机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一时兴奋、有的是为了打赌、有的是被人利用,但不管其动机如何,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往往都很严重。

6.利用网络销赃。网络信息量大且畅通,速度快,销售犯罪所得无须中介,即使交易不成也互不相识,不会有后顾之忧。一些爱好网络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联系陌生买家,处理赃物。网络扩宽了赃物的处理途径,也使得利用网络的犯罪更隐蔽。

二、青少年因网络犯罪的原因

1.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追求时尚,涉世不深,易被网络巨大的超现实所吸引,而且青少年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处于网络这样一种嘈杂纷乱的场所或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极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犯罪的危机。据调查,因网络犯罪的青少年中,60%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合的家庭,20%的父母长期地外打工,跟随祖父母生活,另外20%虽然生活在健全家庭中,但父母忙于工作,或文化水平低,平时与孩子极少沟通。这些未成年人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家庭温暖,往往性格比较孤僻、自卑,不愿回家,而网络恰好填补了未成年人内心的空虚,可以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导致许多未成年人长期上网,甚至吃住在网吧,早已忘记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

3.学校因素。一方面,应试教育导致社会将高分数、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校和老师把后进生、双差生视为“害群之马”,言语中时常流露出对他们的嫌弃、歧视,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便到网络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以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功和满足。另一方面,学校只重文化教育,缺乏网络安全教育及法制教育,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上网条件,使得一些学生以旷课、逃学等方式到黑网吧中上网,陷入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4.社会因素。一方面,网吧管理不到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现实中很多网吧不但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并24小时营业,甚至为未成年人提供吃住等便利条件,使未成年人有条件长时间沉迷网络,脱离家庭监管。另一方面,网络监管存在漏洞,许多色情电影、暴力游戏、非法论坛屡见不鲜,这些暴力、色情信息能够被未成年人轻易获取,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5.网络因素。现有网站有很多信息是未成年人不宜看到的,特别是一些黄色、暴力、赌博等网站会通过多种链接方式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图片醒目,具有挑逗性。自制力不足、好奇心强的未成年人容易点击进入。网络游戏多为暴力游戏,充满殴打厮杀等场景,不断挑战玩家,使得未成年人容易沉溺在虚拟世界中。长时间玩网络游戏还会导致他们精神萎靡,性格偏激,过度依赖网络。

三、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措施

1.加强道德教育。青少年的教育不是从他们满14岁时才开始的,父母要从娃娃抓起,将孩子引导到与人为善, 积极向上的道路上,帮他们尽可能早地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妇联组织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帮助和引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镇等城乡基层单位要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最了解孩子的性格以及生理、心理的变化,所以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应有的家庭关爱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心理倾向,防止孩子因心理空虚或缺少关爱而沉迷于网络。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去学习、了解网络社会,能够与孩子就网络话题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再次,面对孩子不良的网络行为,家长不能一味责备、限制或禁止,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疏导和指引,一起面对网络中的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防止孩子因沉迷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

3.抓好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的主体和场所。为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首先,学校应当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使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样态和危害性,从正面引导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兴趣,鼓励和指导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合理、正确使用。其次,学校应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疏导和缓解未成年人不正常的网络心理和情绪,为未成年人之间及未成年人与家长之间现实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未成年人对老师、家长的信任感,遇到问题时能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分辨、控制能力,主动寻找正常、有效的解决方式和途径,而不致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再次,学校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远离网络犯罪。

4.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越安全网络犯罪就越少,反之,网络越不安全网络犯罪就越多。据CERT统计,80%以上的安全问题出自管理上的漏洞,这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而解决内部的安全问题只能靠管理的不断完善。所以,网络安全必须与管理、法律等联系在一起,网络安全需要法律来规范。当前,网络安全最薄弱的环节是人,最可靠的保证也是人。如果人们在网上不那么“轻举妄动”,都具有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热衷网上交友的同时也要慎重选择,有分有别,不过分轻信他人,那么这些违法者也就少了一片犯罪的土壤。此外,还应使用社会和技术手段,如在社会范围内推广上网实名制规定,或大规模在网吧安装计算机监控系统,以维护网络安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犯罪行为。

5.加快网络立法。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的立法存在立法混乱、效力层次低、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轻等问题。如属于法律层次上的网络立法目前只有一件,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而且其调整范围十分狭窄;立法对网络活动责任者的责任形式规定不尽完善导致责任追究无法可依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网络管理立法,尽快制定一部全面的网络管理立法,从法律层面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树立屏障。同时针对网络的专业性、数字性、大容量性,网络经营者应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自制规范,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对不适合未成年人访问的网站设置警告标志。

(编辑/李舶)

第四篇: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正文: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这些特质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其他社会群体。青少年是网络游戏主要用户,沉迷游戏使得青少年网络成瘾严重。网络成瘾危害巨大,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大学学业。网络有关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多发,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从国际来看,沉迷游戏和色情信息已经成为国际危害。

为什么青少年会沉迷于网络呢?

第一,网络本身因素,快乐的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网上聊天的诱惑,由于网上聊天,可以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扮演各种角色,讲话可以不负负责,这种乐趣是现实生活中所无法体验的。虚拟的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寻求安慰”。暂时轻松的治疗价值——“忘却压力逃避现实”。、满足虚幻的自尊——“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青少年本身的因素,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具有严重的叛逆心理,青少年日常生活枯燥和苦闷。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

第三,网络本身与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存在,会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成为可能。但不是必然,只要学校、家庭及时正确引导,让青少年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控制,完全可以避免形成“网瘾”。遗憾的是,学校、家庭对此未有足够的认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学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教育场所,不但要尽快普及网络知识

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要在学校德育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学校要加强教育与引导,营造好的学校生活氛围,加强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组织青少年社团,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青少年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坚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治疗。重视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本省网站的网络资源,扩大网上思想教育阵地。提高网站质量,加大宣传力度。

第二,注重家庭教育,父母是青少年网络经验(网络行为和网络意识)形

成和改变的最直接影响者,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注重子女的各项行为意识。家长应多多关心子女的成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各项成长状态,加强心灵沟通。

第三,政府应加快立法和普法步伐,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第四,全社会都要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教育和引导,在重视依法治网的同时,必须重视以德治网。实施网络文明工程,单靠一两个部门是不行的,必须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比如说企业要行业自律、开发优秀游戏、利用技术手段加以限制等;

试大-公务员考试站

第五篇: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丽妮

【摘

要】: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为此,我们应当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原因

措施

【Abstract】21 century is the information time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ntacts mean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ir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rings convenience to young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brings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many young students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For this, we shoud analyze the caus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and t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Interne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eenagers health personality, and guide teenagers grow healthy and to make teenager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Key words】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ause measures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普遍,很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案例一: 初三学生小C,除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网游”外,几乎无话可说。“在网游可以交朋友、练级,级别越高装备越好,越厉害,可以统领别人,在网上称王称帝。”

案例二:今年初一的李伟(化名)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然而,李伟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后来,父亲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李伟非常气愤,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

案例三:罗章(化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刚上初中的时,罗章的学习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里,而且于周围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罗章的父母非常焦虑。

二、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社会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有许多青少年网络成瘾,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㈠主观原因 1.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叛逆的时期,老师、家长越是禁止的事,他们越要去做。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的“考试决定命运”、“分数决定前途”的今天,老师、家长把学习作为学生的唯一任务,除了学习,学生没有其他自由,不准上网,不准玩游戏,青少年学生出于好奇,也由于这时期的逆反心理,他们想方设法地去上网。在上网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快感,更加迷恋于网络。案例二中的李伟父母不准他在家上网,他便到网吧去,这可能比在家上网造成的危害更大。

⒉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分裂

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是通过现实我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有一定距离,要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就必须把现实我和理想我进行整合。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中,他们的成长过程正是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他们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渴望友谊和交流,特别渴望现实我得到肯定,寻求现实我和理想我的统一。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满足,就导致了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分裂。

网络空间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契机,网络游戏可以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自我、实现自我,每一次游戏胜利都是对现实我和理想我有机整合的一种肯定,网上聊天给了他们交际和倾诉心灵的空间和对象。网络的隐匿性使大学生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随意、放松、自由平等的世界深深吸引着他们,网络的虚幻性使上网者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很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在网络空间中可以得到尽情的展示。虚拟网络将现实我与理想我融为一体,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渴望下次再来。这就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案例一中的初三学生小C“在网游可以交朋友、练级,级别越高装备越好,越厉害,可以统领别人,在网上称王称帝。”这就是他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他不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便求助于虚幻的网络世界。

㈡客观原因 ⒈家庭方面

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温暖、不过分压制和溺爱家庭的最有利于青少年同一性的健康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上管理严格、惩罚严厉,更多地体现出拒绝、否认,缺少温暖和理解或者是缺少父母的管教,对孩子放任自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网络便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案例三中罗章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由祖父母照顾兄妹二人。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加之祖父母年纪很大,对他的管教不严。同时,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很少,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因此在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⑵家长不正确的网络观念。

近年来,由于网络心理问题的频发,许多家长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限制或禁止学生上网,殊不知,在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禁止”,成为了部分青少年学生迷恋上网的助推器。如案例二中的李伟,便是父母不正确观念造成的。如果李伟的父母不是采取禁止的方式,而是监督他控制上网时间,或许作用更大。

⒉学校方面

在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引起老师的注意。然而有些教师却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他们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又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理不睬。而这些学生便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引起老师的注意,逃课上网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上网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在老师那没有体验到的满足,因此,体能更加依恋网络。案例三中的罗章在开始迷恋上网络后,老师和家长也没有能适时阻止,而是听之任之,这种不加重视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种纵容,使得孩子越陷越深。

⒊不良的网络环境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心理成熟程度较低,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对生活中的邪恶、正义、善良与诚实缺乏系统的认识、了解、接触和体验,特别是有些学生自制力差、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暗示性强,很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上瘾。如黄色等不健康的内容。

三、解决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㈠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⒈教师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网上人际交往

网上交往是当今的一种时尚,在网上,大家可以极大地扩大交际面,可以和各种类型的朋友畅所欲言,而又不必暴露身份,因此青少年学生容易在网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通过网络扩大交际面,又要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使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心,从而正确处理好学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⒉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来自网络的危险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它的安全性很难得以保障。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理,甚者是仇视心理,很可能引发网络出轨行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教师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孩子正视网络安全问题,意识到网络中可能存在安全威胁,并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教育学生确立网络道德,规范网上行为,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㈡支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⒈教师、家长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与家长都应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者。但目前,大多数家长和师在这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自己都不太懂得网络,甚至是一窍不通的网盲,当然无法在网络方面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和引导了。因而,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教师、家长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网络素质,学会怎样有效的运用网络,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指导他们正确的运用网络来学习,来获取有用的知识。

⒉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合,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妥善对待和处理网上的各种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查找与学习相关、对学习有用的资料、视频、书籍等,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信息是健康的、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有害的、不健康的。

⒊父母要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会控制上网时间,而不是禁止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我们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多和孩子谈心,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帮助孩子控制上网时间,引导孩子处理好上网和学习、生活的关系,而不是严格禁止孩子上网,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⒋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心理训练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训练可包括:认知训练,即与青少年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正确评判网络与现实的差距,帮助他们矫正错误的认识;自信心的训练,即与青少年学生一起分析他们自身的优点,及时鼓励,帮助其在学业上获得成就感,重新找回自信心和上进的勇气;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即积极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交往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信任,摆脱虚幻的友情的困扰;自我时间管理训练,即帮助大青少年学生设计操作的流程,设定上网时间,建立奖罚机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规定的上网的时间执行。通过网络心理训练,使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

㈢加强和完善网络管理,优化网络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世界。管理部门加快安全技术开发,充分利用防火墙、数字认证、反病毒技术等对网络信息进行积极的审查和过滤,并加大对提供网络服务的营业主的教育、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中。

四、小结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要认真分析造成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曹建平.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探析[J] 科教文汇.2006,(4).[2] 杨喜梅.从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3] 吴晓静.浅谈中小学生的网络心理[J].小学教学参考.2011.[4] 文正秀.论当代青少年网络健康人格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4,(4).[5] 吕梦梦, 梁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格分析与矫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6]葛翠茹.网络时代应加强青年的人格教育与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下载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分析及治理建议(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2008-10-13 23:19近年校园暴力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而且还有逐步增长的趋势,成为让全球头痛的问题。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

    网络暴力英文作文

    I am not here to criticize but help more people realize the truth behind. Rebecca Ann Sedwick, a twelve year old girl, couldn’t bear the nasty words and consta......

    应对网络暴力演讲稿

    2006年发表的《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大家可能对这两句话非常熟悉,曾经一首《十诫诗》......

    校园暴力案例及成因分析

    近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江西永新,一女生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遭七八名初中生围殴下跪掌掴;浙江庆元,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殴打,用绳拴脖烟头烫身;广......

    校园暴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校园暴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743000 燕巧玲 关键词:校园暴力 学生 心理因素 干预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

    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12建3 杨紫兰 案例一:2006年10月12日晚,福清市职业技术学校发生学生打群架事件,打斗中一名2006级新生陈航被人用刀捅死,另有两人受伤。据透露,12日中午......

    “网络水军”社会危害分析及治理方法研究

    摘 要 “网络水军”的兴起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挑战,其在国家安全、市场秩序、公民权利、社会秩序等方面有巨大的危害,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目前对其规制在法律层面已经有一......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森郭伟方敏 2010年05月13日09:10 打印 【字号 大 中 小】 E-mail推荐:提交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