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竞争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驱动工具。以下以甘肃省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并实施访谈。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实录进行汇总分析后,掌握甘肃省各个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建议,促进甘肃省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一、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不完整。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保障体系。甘肃省目前有27所高等职业院校,70%的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多为副校级,信息部门人员多数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兼职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每所高职院校均拥有不同数量的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98%以上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连网,无线网实现覆盖全部教学区、全部办公区、全部学生宿舍,达到校内全覆盖,做到了“走遍校园,随处有网”。27所高职院校中有15所学校建有数字化录播教室,但仅有个别院校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即使有也只随大流地买来当成了摆设。经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各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投资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大部分用于购买设备和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很少将资金投入到信息化人员培训和购买软件方面。(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85%以上的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放在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上,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缺乏深刻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仅有6所学校建有网络教学平台与校本资源库,多数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普遍应用于教学教务信息管理、图书馆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人事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档案信息管理、财务信息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个别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系统,比如科研处、设备资产管理处、后勤处,日常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大部分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身份认证,这些难免会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虽有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存在,很多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会使用计算机、会上网、会播放ppt就可以了。因此,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三)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信息化是高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引导角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直接决定教学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重视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高职院校中开展专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学校几乎没有,仅少数学校委派教师参加校外信息化专业知识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少,培训次数少,培训时间短,导致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速度缓慢,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滞后,最终延缓了信息化教育的实现。
二、对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要想可持续发展,全省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教育信息化标准来对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管理,各院校也要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建立专门的、有效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来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组织机构最高领导必须是具有话语权的学校高层,要能具体地主持信息化工作。要准确定位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的地位,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辅助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要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信息中心的任务,与其他部门无关。(二)完善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各高职院校除投资基础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外,还要将信息化经费倾斜于软件购买、录播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的建设上面,更要加大对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2]。要紧随大数据发展潮流,投资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购买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均衡。(三)提升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人才队伍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对普通教师高等院校必须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意识,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能力。对专职信息化人员学校可举行信息化水平技能比赛,按期委派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去校外参加培训,去企业挂职锻炼或请信息技术专家来校兼职,提升技术支撑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提高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考评政策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在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有规划、有重点的建设,借助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开放心态积极进行高效办公、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努力将高职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江苏师范大学,2012.[2]赵小刚.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苏科技信息,2013(20).
第二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学年论文
学院:工 商 管 理 学 院 班级:信息080
2学号:3080803060
姓名:刘思雨
2010 年1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及新思路
月
【摘要】通过对中小企业现状分析,提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根据中小企业所处的信息化阶段,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从长远战略出发尝试信息化实现的新思路,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字】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信息化新思路
一、中小企业
㈠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中小企业在全球的企业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决定了中小企业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 要性;然而从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上看却并不乐观。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面对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融资渠道的不顺畅。中小企业破产率也比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高许多。据了解,中国截至2007年拥有注册在案的中小企业1000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其创造的的产品和服务在全国的GDP中超过半数;但是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所以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面对竞争对手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度过危险期过渡到稳定的发展期,中小企业必须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自身的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弥补企业劣势。
㈡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的复杂,在本文中主要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环境内外两个不同角度分析。
企业内部的原因:① 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企业信息化阶段的初期,企业以初步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需求不多和资金有限,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停留在初期,所产生的效果不大,为能够对企业带来较大的效益。此时企业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加大投入,是信息化阶段升级。② 管理信息化不全面。当企业以实现生产的信息化和数据信息化时,即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单板机的运用等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同时企业实现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此时企业会向信息化的更高阶段,即管理信息化发展。但是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由于软件的使用比较分散,即使数据实现了共享,也只是简单的数据导入和导出,无法实现数据整合,从而使得物流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系统相对分散,没有实现系统管理。这会造成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得到系统的辅助信息,从而造成决策的主观性,是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③ 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不足。企业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一非常广泛,财务软件的功能也已经有简单的核算向管理型发展,所以说现在财务软件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软件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只使用财务软件中账务管理这一模块,应用仅停留在核算自动化上,是财务核算由人工记账发展到计算机记账。这种使用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仅减轻会计核算量,而对于现金量的预测、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资金的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使用欠缺,使得软件投资浪费和企业管理效能的低下。④ 缺乏人才支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既懂计算机,有东财务,还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但是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很多高级人才不愿来。从而造成企业效率低下,长此以往,企业会放弃使用财务软件。⑤ 软件投资盲目,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后,往往会认为有了软件之后,企业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竞争优势,所以就会购买一些较新的但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软件。同时,由于对买回来的软件不了解,很多功能没有充分使用。⑥ 网络资源使用不到位。虽然,大多都企业都有自己网站,借此来宣传企业的形象。但是在办公自动化和网上交易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如在办公自动化方面,不能够远程创建公文、进行文件的审批、查询历史公文,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难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快速团队合作。对于文件、日程、名片等也无法实
现共享。同样在日常经营决策方面也不能为那些远离总部的众多外地子公司提供只需打开IE便可以知道的最新的交易信息。使得决策者无法整合网页信息和企业子公司的资料,外派人员也不可能通过网络对系统执行远程访问,获取信息和服务。另外,企业同其客户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因此,由于内部人员无法充分运用网络与企业沟通,客户无法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交易活动而使企业失去很多机会。
相比于企业的内部原因,企业的外部原因比较少,主要是现有的财务软件不太适合中小企业的需要。这也就是说软件商制造的财务软件个性化不强,不能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
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程度定位及制定相应方案来解决相应的无问题。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信息化层次定位。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骤及过程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制定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方案前,应该分析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对已经实现的信息化进行定位,从来制定向下一阶段过渡的信息化实现方案。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2.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3.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制造资源计划(MRPI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自动化(OA)等都是用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对于前两个层次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实现了,所以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介绍如何向第三个层次,即管理信息化层次过渡。这里引用的是战略网格模型对管理信息化进行定位,然后制定过渡方案。战略网格模型法(SGM,strategic grid model)是麦克 法 伦(McFarlan)和麦肯尼(McKenny)提出的。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现行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未来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影响的高低,确定企业在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状态的基础上需要调整的信息化建设战略方向等。企业通常可以纳人以下4类模型中的一类:支持型、工厂型、转换型和战略型。他们建议根据组织当前所处的类别和将来发展的可能类别制定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下面是战略网格模型的四种类型:
(1)支 持 型:属于双低型,信息系统的角色是对企业事务处理提供支持,表明信息技术用于减少成本,只起到辅助作用,不需要太多投资。
(2)工 厂 型:当前信息系统是企业组织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虽然也使用大量信息技术但影响不大,IT工作的重点是对当前系统的改进。
(3)转 换 型:这是个过渡阶段。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企业从支持型向转换型转化。一方面,内部压力是由于对管理支持系统的信心,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战略竟争武器的益处,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不断改进使同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如果企业不断进行信息化战略调整,它将转人战略型,否则将转回支持型。
(4)战 略 型:属双高型,表明企业需要从战略层次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改进,直到信息系统能够具备高级管理功能,换句话讲,企业的现在和将来都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从战略网格四种类型得知,企业在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是从支持型经过工厂型、转换型最后到达战略型。下面对四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制定不同的信息化决策方案。
(1)支 持 型: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量。是信息技术有辅助功能项主要决策功能转变,不仅
要减少成本,同时要将信息技术转变成企业的升值资本。
(2)工 产 型:加大信息系统在企业组织的战略规划中的分量,使之成为重要部分。加大信
息技术对工厂的影响,同时要根据需呀该进当前系统。
(3)转 换 型:企业面对内外部压力时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杠杆作用。如果企业不断进行
信息化战略调整,它将转人战略型。
(4)战 略 型: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加大,要注意其带来的好处和缺陷。此时应该做出
适当的调整,是企业具备高级管理职能。
第三篇: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是资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近期通过两个月对基层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调研,了解到资源县各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派出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由此引发了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建设 现状;主要问题:方法和对策 思考
信息主导警务,是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担负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笔者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对目前资源县公安局八个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民警配备情况。资源县公安局共有八个派出所,现有正式在编民警49人,其中30岁以下的25人,31岁至40岁的11人,41岁至50岁的10人,50岁以上的3人。
2、各派出所电脑硬件配置情况。
第四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当前国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结构后落,设置课程的不科学化
虽然中职教育有着20多年的探索经验,但由于时代的快速变迁,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大部分没有打破传统,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没有对现有阶段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方面人才的需求方向和资源优势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对当地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的思考有所欠缺,形成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师资队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的迷茫、没有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支撑等因素导致专业不成熟、含金量低,俗称就是学不到东西。这不仅是影响学校招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专业设置的目标盲目化
现在的中职教育中,专业课程的盲目化设置和定位不准确。学校在学生的目标培养上定位不够准确和清楚。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课程设置和对学生的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标准统一。教师教授内容和学生吸收的知识含量,不能够与现阶段的用人标准和素质高度所契合,不能够很好地与社会衔接。这也是个共性问题,虽然我们需要学生的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但也要有明确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在大学、高职院校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专业定位不准确,在学生毕业之后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只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出现不同专业同一课程的现象,很难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
(三)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脱节化
目前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化,不能很好地衔接。目前中职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岗位主要是企业等用人单位。而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缺少了用人单位和这一行业的参与和提出建议,这就缺乏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不能准确的和用人单位、社会需求所对接。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准则。往往是理论占很大篇幅。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过程,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减弱。
(四)专业品牌建设意识淡泊化
学校在建立和发展自己学校的专业过程中,没有把自己学校的专业打造成本地区知名专业的意识,没有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等自身优势去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而是盲目地去追求短期的市场需求,缺乏社会需求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设置繁多而复杂,缺乏相互之间关联性、自身的专一性,没有专业特色。
二、加强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对策
(一)结合政府统筹协调,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分类以及未来发展的产业结构来综合分析和研究,进而在学生阶段制定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同时有意识的统一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审批的标准。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专业的突出优势,进而使企业得到想要的人才,学校也同样进行专业化的发展。
(二)增强培养目标的准确性,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
学校要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目标,转变学校的传统观念,从学校为培养人才的绝对主导地位转变为以学校教学为主体,结合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方向为参考,真正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在课程的设置上有针对性的实施特殊专业课程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理念,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在学校的教学方面,要做好文化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等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能够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并突出专业优势,实现学有所长。在教学方面也可以适当地增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专业技能等证书来使学生增加自身的能力和生存技能。
(三)提高品牌效应,打造中职特色专业
打造“拳头专业”,使学校自身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使社会认可学校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有效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充分掌握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综合研究来设立自己的品牌专业,并在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付出努力。做到同等专业下我校最强的“拳头专业”,这样才能不靠量的积累,而是靠质的取胜,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可持续性。
第五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我国煤炭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发展成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之一。围绕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与解决对策略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我国煤炭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发展成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之一。围绕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与解决对策略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1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
煤炭企业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的应用,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信息、决策、行为二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
1.2可以推动企业的业务流程重构和组织结构优化?
信息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进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新搭建,使原有普遍应用的塔形结构改进为扁平化、动态化、信息化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计算机系统将能够完成大量中层监督和控制下属部门的职能,通畅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从而减少了组织的管理层次,实现了组织瘦身。同时,能够极大地调动组织执行层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各层次之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1.3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入渗透,将实现对企业价值链条的全程影响。借助信息化手段,对企业价值链条上的各环节进行优化,可以卓有成效的改善企业成本结构。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既能帮助企业准确、迅速捕获市场信息,准确产品定位,同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从而形成成本优势;其次,煤炭企业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了矿井设计的快捷和生产的高效化,提高了企业市场反映能力,更能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形成柔性制造系统。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则企业信息化实现了物资管理科学化并降低了煤矿生产所需物资库存量,必将使经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2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工作流程不规范?
企业的工作流程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本身没有考虑到计算机和数字化的需要,存在许多不适合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地方,给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造成了困难;另一方而,同类企业之间的工作流程不一致,开发的系统难以推广,因而导致低水平重复开发。针对这种状况,有的人试图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有的人希望直接购买国外的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外信息系统的要求调整自身的业务流程。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这些做法均不能解决问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由管理者来推动,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违背了这个规律,企望通过一次信息系统开发,由计算机技术人员来解决技术、管理等所有方而的问题,这样的路是行不通的。?
2.2信息开发过程不规范?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涉及规划、立项、设计、开发、维护升级诸多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信息化建设究竟应该怎样进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使得
信息化建设处于随意地私搭乱建的状态,从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为此,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并通过实际工作的检验,吸纳好的经验、做法,使标准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细化。这不仅是对信息系统开发进行管理的依据,也是使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的基础,否则,各种说法、各种经验铺天盖地,鱼目混珠,错误的不能排除,正确的不能吸纳,企业信息化建设就难以深入。?
2.3信息系统不规范?
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信息分类与代码、数据接口、运行操作规程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单位各搞一套,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为此要制定信息系统的各种技术标准,作为协调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
2.4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
目前煤炭企业正在奋起直追,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煤炭基本建设速度减缓,煤炭企业任务量正在由巅峰转向下滑。竞争更趋于激烈化。所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了煤炭企业的共识。?
2.5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一般煤炭企业中,均无专设的信息管理机构,部分企业设立的计算机室也是挂在企业管理或技术部门,大多数企业设有通讯计算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担负整个企业的有线通讯的维护和相关的技术工作,而不是行使信息管理职能。专业计算机人员很少,MIS专业人员就更没有了。技术力量不足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一大制约囚素。?
2.6缺乏研发能力?
引进的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和与企业管理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况且,很多技术并不都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术能力,则需要把触角仲向企业外部,在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
3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3.1以科学的态度确定总体思路?
信息化对煤炭企业来讲是一门新兴科学,对一个企业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无适合本企业现成的经验,也无适合本企业现成的模式。如何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结合煤炭企业实际,结合企业发展与管理现状,因地制宜是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而项目立项前的充分调研与论证是必不可少的。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建设以财务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的ERP系统,使产、供、销和人力资源各业务系统的真实数据实时反映到财务系统中,使财务系统的数据控制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活动,达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调统一。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闭环控制,通过改造现行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满足管理需求,约束人的行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2认真选好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主管)?
在实际工作中,业界通常把信息化建设称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对信息化建设只有“一把手”高度重视了,对信息化建设有明确要求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人力、资金才能很好落实。企业需要一名掌握公司业务、熟悉经营管理、尽职信息化建设的副职来担任CIO。CIO必须既能够组织有关部门和业务人员,探讨研究相关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制度的调整,亲自组织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共同研究各应用系统如何在业务处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有了一个这样的关键人物,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就能加快、作用明显加强。?
3.3管理从柔性到刚性?
一个企业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往往是管理上太过宽松。对于每项工作流程、每一个岗位职责没有具体明确,同时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上落实不够,使之缺乏明确的工作节奏感,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效益受损等。为此,煤炭企业可以制定内部完整的管理规章和制度,针对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个企业运作流程,明确了每个员工的责任,并规定了具体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监控,新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随着信息化工作的进展,财务、销售等应用系统上线以后,堵塞了管理漏洞,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在销售管理上,公司规定一个最低售价,那么凡是低于此价格的产品销售,就打不出销售订单,任何数据都不会显示,因此产品就不可能出厂;同时,还可对购买方规定硬性的信用额度,超过信用额度限制时同样打不出销售订单等。随着企业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性化的色彩,但是在现阶段,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刚性管理模式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的最有效手段。?
3.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拉动企业自上而下的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有既懂企业管理、又懂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以保证信息化和企业发展的对称性。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只专业的、不断提高的、既精通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要采用多种形式针对企业内部各类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除讲座、授课等形式之外,需注重在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实践中进行培训。学习国内外、行业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能够给系统带来新的特色,扩大知识面,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3.5整合信息孤岛,逐步转向电子商务?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主要完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自动化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并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探索。下一步应结合市场与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煤炭生产自动化控制,进入到企业全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使用阶段。应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从最基本的生产加工环节入手实现信息化,逐层实现职能环节的信息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蔡合,避免“信息孤岛”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危害。通过信息化管理,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市场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与国际运营水平的接轨。?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煤炭工业化,将我国煤炭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武装煤炭工业,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重要而有深远意义的任务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