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

时间:2019-12-05 20: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

第一篇: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

一、前言

随着我国广电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行业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化。在此背景下,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节目质量,并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以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就需要给予摄像工作以充分重视。尤其是在录制大型电视文艺晚会的过程中,摄像技巧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节目的剪辑,进而关系到了整体节目的播出质量。因此,为了确保摄影技巧的充分发挥,本文以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为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二、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摄像工作所呈现出的特殊性

在进行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摄像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演出场地安排至少6个机位,每个摄像机间需要通过相互配合,以确保将所拍摄的换面传输到切换台。在实际进行拍摄的过程中,每个机位都有着自身的工作内容,分别负责特写、全景、小全景、移动以及摇臂上面等。每个机位的分工是由导播来安排的,要根据这一晚会内容,要求不同机位负责不同内容,如有的机位拍摄主持人、有的机位拍摄观众、有的机位要拍摄演员,各个机位按照自身的分工来落实拍摄内容。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出现同一机位拍摄同一内容的情况,也不能没有机位负责拍摄主要人物,如演员与主持人等。此外,像新闻类的电视节目,其是以单机摄像的方式来进行拍摄的,如果所拍摄的画面不理想,可以以补拍的方式来弥补。但是,对于一台大型的文艺晚会来讲,则不可能实现这一弥补措施,这就要求要充分地运用摄像技巧以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三、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摄像师所应具备的摄像技巧分析

(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电视节目是由电视画面组构而成的,画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摄像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在实际落实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摄像工作的过程中,要求摄像要全身心投入到节目当中,从整体上把握住节目的节奏,进而以摄像头记录下最为精彩的画面。而一场大型的电视文艺晚会所呈现给受众的并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要通过摄像镜头的调整来构建出虚实交替、生动别致的画面。因此,这就要求摄像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作的激情,在热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节目的亮点,将最为精彩的内容与看点呈现给受众群体。

而要想确保摄像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具备这一能力素养,能够将这一技巧熟练的应用在摄像工作中,就要求做到:第一,相应的摄像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熟练地操作摄像机器设备,将摄像头当作自己的眼睛与手,灵活地掌控摄像取景内容。第二,要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这就意味着摄像师要在实际落实摄像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接收导播的指令,并能够在拍摄的同时看回放、能够及时观察到演员在舞台上走位、表情以及动作的变化等,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摄影师进行协调且密切的配合,进而才能够确保拍摄效果。第三,要实现画面拍摄的有效衔接。在实际摄影的过程中,摄像师要在看回放时及时明确上一个画面其他摄影师的取景位置,如果其拍摄了其中一歌手或者演员,则马上去拍摄另一个人,这样在传输给切换台以后,就能够为实现画面的叠加使用奠定基础,进而提升拍摄的艺术效果。

(二)需要对相应彩排内容进行跟进

在实际录制大型电视文艺晚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实现成功的录制,就需要在正式演出之前进行几遍彩排。而作为相应的摄影团队,要求摄像师、导播以及切换师必须跟进彩排,以充分了解整个晚会的节目内容与进程等,同时留意每一个节目自身的特点,为在实际摄影过程中及时捕捉到精彩画面的拍摄,提高拍摄的整体质量奠定基础。而如果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摄像没有跟进彩排,其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很可能就要会错过节目的精彩内容。同时在跟进的过程中,由于不知道节目的进度流程,很可能就会出现漏拍的问题,而一旦出现错误则无法弥补。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最难的节目拍摄内容是歌曲联唱这一节目形式,如果摄像不跟进彩排内容,则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就可能无法明确哪个歌手先唱、哪个歌手后唱,进而相应的镜头无法及时切换到位。而一旦在摄像的过程中有如上遗留问题,在后期进行剪辑时则会难度很大,技术再高也无法实现弥补。

(三)在听从导播指挥的基础上,各个摄像间要形成紧密的配合在进行大型电视文艺晚会的拍摄时,是需要转播车与切换车共同协助的。导播在转播车上进行总体指挥,来明确各个机位摄像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整个摄像团队的领导核心;相应摄像师需要在导播的统一指挥下形成密切的合作,进而才能够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为呈现出一台精彩的节目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拍摄内容过程中,在原则上讲每个机位都需要拍摄固定的画面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拍摄的同时,需要看回放,一旦发现别的摄影机已经捕捉到了这一画面,就马上将摄像头切换到别的画面上。而当切换把画面切到全景时,则就可以恢复到原位进行拍摄。在实际落实摄像的过程中,角度好切换就会直接采用,而角度不好或者有问题,导播会及时通过监控画面进行指导。因此,这就要求整个摄像团队要形成紧密的配合,一起齐心协力为打造一台精彩的电视文艺晚会、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奠定基础。

四、总结

对于一场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来讲,摄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视节目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摄像师要在明确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摄像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作的激情,在全身心投入到自身工作中的同时,跟进相应彩排内容,并听从导播指挥,形成紧密的团队配合,为落实摄像技巧、提高摄像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景嵩。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创新问题浅析[J]。大众文艺,2013(07):208—209。

[2]魏育林。浅析电视晚会摄像的综合素质[J]。影视制作,2011(03):26—30。

第二篇:电视摄像技术论文

电视摄像技术

姓名:李玉堂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学号:***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技术 课程归属:技能技巧

摘要: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关键字: 摄像

摄像技术

电视摄像是指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掌 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 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 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得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关于摄像机结构构成,物体部件的操作,以及如何通过调节摄像机拍摄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从而提高拍摄能力,下面我就通过几个方面阐述自己通过《电视摄像技术》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

摄像机是我们这们技术课的绝对主角,通过老师讲解,我知道了摄像机有寻像器、机身、镜头三部分组成,而且摄像机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有不同的类型。按用途来划分,有家用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按摄像器件分类,则有摄像管、CCD、CMOS三种类型;按摄录功能分类,可以分为摄录分体机、摄录一体机;按记录格式分类,有DV、DVCAM、VHS、Hi8、DVCPRO、BetaCAM 等不同的类型。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摄像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即景物的反射光经由光学镜头收集、汇聚,经过滤色处理后到达光电转换器件,在转变为电子流形式 的图像信号——视频信号之后,再经过放大、校正、分配、转换,就可以信号流形式被记录 或输出。知道咧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们特别被提醒注意运用变焦距镜头,它的作用很强大,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实现变焦距推拉。

(2)实现追随运动中的主体,保持主体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3)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

(4)急推急拉可以产生新的影片节奏。

(5)推拉与其他运动形式相结合可以构成更多复杂的运动镜头,使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更为 丰富。

通过合理合适的运用变焦距镜头,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变焦距镜头是我们也注意这样3个问题,否则,可能使拍摄效果适得其反。一是要正确控制变焦动点、动向、动速。同时推、拉起幅、落幅要果断。而且不动机位的推拉最好跨一级景别。

认识了摄像机工作原理以及变焦距镜头的运用,我们接下来主要学习了画面拍摄的构图方法,拍摄画面气氛十分重要,因此画面构图十分重要。电视摄 像属于动态拍摄,可以解释为被摄物 体和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构图拍摄手段。首先一种情况就是摄像机处于固定状态,被摄物处于运动状态。摄像机在此状态下展示的是固定的空间范围,在拍摄构图过程中要给 留出被摄物的运动空间。当我们拍摄以动作为主的被摄物时,首先要 了解被摄物的动作幅度,之后再根据此依据留出画面的边框范围。当被摄物进入画面时,就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点。在我们拍摄 的时候,也需要考虑一些黄金分割图的一些构图技巧,毕竟把被摄物 傻傻的放在画面的最中央一点儿都没有美感。根据黄金分割图的标 示,尽量不要把被摄物放在画面的正中心即可。

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 做构图。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的不怎么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 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构图是从美 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叫法是“取景”。不 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 只到的部分内容,对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意,所以画面构图是摄影 技术范围内摄影师最不愿意讨论的问题。人们公认,有些人生来就有 对一幅构图完美的图画的感受力,而另一些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 才能,对于构图,只讲授几条基本 原则就够了,此 外再教也无用。俗话说:“画无 定法”。构图是 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程,它 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一个可以的整体”(本.克莱门)每一 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 成方圆”,摄像艺术也不例外,它绘画、电影构图规律--原理,形 成摄像构图的规律和原理,称它为摄像构图的章法。有些电视作品,虽然主题选择的很好,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在构图上不够讲究,光线处理上没 意,表现形式上欠思考,视摄像与图片摄 影构图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拍摄表现形式有差异,使它构 图章法也存在一些差异。照片是瞬间固定画面,而电视摄像是运动静 止画面。关于动态拍摄的学习,老师主要介绍了镜头动态拍摄的四个方 式:推、拉、摇、移。关于推镜头的应用,往往是表现被摄物的重点。主要对象在推镜头就要选准,切勿在推的过程中再进行选择,漫无目 的的推镜头会令人感到晕眩。列举两张推镜头的画面:

推镜头前的拍摄画面;推镜头后的拍摄画面。另外,我们学习了关于摇镜头,摇镜头拍摄整体跟推镜头差不多。摇 出被摄物的时候要干净利落。还有一种切换主体的情况,那么就要在 推拉镜头的过程中,增加摇的镜头成分才能尽快完成主体位置的转 换。以下是我从网络上寻找到的关于摇镜头的资料照片,相对比较可 观可感得表现推摇镜头的技巧:

镜头从左摇到右侧(非推镜头)

镜头从左摇到右侧(推镜头)

电视画面的结构成份主要是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主体是指画面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画面的结构中心。陪体是相对主体而言,是辅助主体表现主题内容的对象。一般,陪体的作用是:1.对主体补充说明作用;2.渲染、烘托主体形象;3.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靠近镜头前的人、物、景就是前景。前景主要有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强化 画面纵深和空间感;均衡美化画面; 与主体形成特写关系;增强节奏的作用。学习了构图的主要成分,还要了解构图的形式。构图形式包括很多,像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斜侧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外国)、九宫格式构图(中国)等。

通过学习《电视摄像》这么课程,并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到,在实际的拍摄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很多,毕竟将理论学习附于实践,还是需要过程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以下方面做到重点关注,我们的拍摄技术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1.正确运用光线的角度;2.注意色调上的变化;3.利用好拍摄角度和方向;4.不同高度的意境画面。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于摄像机工作原理,摄像机拍摄中的构图,光与色彩,以及如何构景都有了自己的知识,揭开了之前自己对摄像机拍摄相关知识的面纱,作为一个对摄像工作深感兴趣的同学而言,我相信它对我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感谢老师辛勤的工作。

参考文献: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任金洲,陈刚.电视摄影造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实用电视摄像》,苏启泰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年出版

《电视摄像艺术》,朱羽君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7 年出版

第三篇:摄影与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摄影与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与电视摄像

学时:48 适用专业:影视类各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摄影与电视摄像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掌握电视摄像在技术与艺术上的各种技巧,要求学生理论联系,积极参加基本技能的训练,以便巩固所学到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主要内容包括摄影必备器材简介,使用调节技术,正确曝光和测光的重要性和技巧,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和运用技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构图基本程序和常见的构图形式等等。本课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除幻灯图片放映示范以外,学生也有机会在课外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利巩固所学的知识。

(2)主要进行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电视画面的特性,熟悉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固定画面的运用和运动摄像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光学镜头的特性和在艺术上的作用,熟悉光线,色彩对画面的表现功能,并能掌握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运用方式。

二、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

“摄影与电视摄像基础”一共包括十个教学单元。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 概 论

教学内容: 1.摄影的定义、特点、发展势力;2.摄影器材;3.摄影技术的应用;

第二单元: 摄影基本概念与应用

一、聚焦与景深

教学内容:1.几个基本概念,介绍聚焦、景深、焦深和超焦点距离的含义;2.聚焦知识,1 3.景深,介绍影响景深的几种因素,景深的调节技巧;4.超焦距与景深的关系,超焦距的实用价值以及计算方法等等。本章重点是掌握聚焦的方法和景深、焦深、超焦的运用。

二、曝光与测光

教学内容:1.曝光和曝光量的含义;2.曝光量与影像质量的关系;3.影响曝光量的几种因素;4.怎样正确估计曝光;5.闪光摄影的曝光技术;6.测光的基本知识:内、外测光表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测光技巧。本章重点是掌握正确曝光的基本方法。

第三单元:光线的运用

教学内容:1.光的基本特征:光的强度、光的方向性、光的颜色;2.光的种类:自然光及其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特性,人工光的种类及其特点;3.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4.自然光摄影基本技能;5.人工光摄影的布光技巧。本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光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第四单元: 摄影构图

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的含义、目的和基本要求;2.摄影构图的基本程序,即拍摄点(方向、高度、距离)的确定、画幅(竖式、横式、方形画幅)的选择、画面布局(即主体、前景、背景、环境和空间的安排设计)、主体和陪体的表现手法等等;3.主体和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4.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5.彩色摄影构图基本知识。本章重点是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摄影的构图的基本技能。

第五单元: 专题摄影简介

教学内容:1.科技摄影的范围、器材、要求;2.新闻摄影的含义、特点、原则、种类;3.广告摄影的含义、作用、特点、技巧和器材;4.生活摄影的范围、要求;5.风光摄影的含义、要求、对象和基本技术;6.艺术摄影的定义,与纪实性摄影的主要区别,艺术摄影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摄影的基本技法。

三、课程实习内容(安排1次,约4学时,)

1. 光线的运用,练习对光线强度、方向和光的着色的判断,以确定曝光组合,选择拍摄点和拍摄时机;

2. 构图练习,根据课堂知识,练习各种构图形式,包括拍摄位置、画幅、画面布局、拍摄手法的具体运用; 3. 景深调节,练习使用照相机的调焦装置、聚焦位置的确定、景深的选定和调节,超焦距的运用;

4. 专题摄影练习。

第六单元:电视摄象机使用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方法,掌握彩色电视摄像机基本组成和性能,掌握彩色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对彩色电视摄像机能进行正常的保养工作。

2、教学内容:

1、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 ;

2、第二节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3、电视摄像机的保养方法。

教学实习:校园内拍摄4学时

第七单元:电视画面

一、电视画面

教学内容:

1、第一节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二、电视景别

教学内容:

1、拍摄角度;

2、电视画面的构图要素 ;

3、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4、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第八单元:运动摄像

教学内容:1.

推镜头;2.

拉镜头;3.

摇镜头;4.

移镜头;5.

跟镜头

6.升降镜头7.

综合运动镜头

第九单元:电视场面调度

教学内容:1.

场面调度的源流;2.

电视场面调度中机位,运动,轴线等原理

第十单元讲:纪实性拍摄

教学内容:1.

新闻节目的拍摄;2.

纪实拍摄中的创造性;3.

如何表现冲突与人物内心;4.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和执机技术

三.课外学时安排:

通过观摩优秀电影,纪录片,撰写论文,摄影实践创作等形式,把教学中的理论部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摄像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第四篇: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文/登歌

一、电视新闻写作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实、快、新、短,声画结合,形象直观。内容真实、报道及时、事实新鲜、篇幅短小。新闻语言的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按报道形式可分为:一般消息、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其中电视消息按时长不同分为:短消息(1分半钟以内)、长消息(4分钟以内)。按报道的内容分为:事件消息、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按报道形式分为: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

(三)、电视新闻的结构:通常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有时,还包括背景材料。

标题:标题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概括和浓缩。题好一半文,电视新闻的标题要力求简练、准确、生动,起到提示新闻主题的作用。

如:去年夏天,国内出现了一个谣言,说今年的香蕉里面长虫子。就是这个误导信息,造成海南岛香蕉卖不出去,大量成熟的香蕉烂在地里。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消息,题为《败于信息?败于信息!》,这样的标题紧扣新闻主题,让人过目不忘;前不久,央视2套《今日观察》栏目播出了一期关注G20峰会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叫做《20位超级歌手,难唱同一首歌》,标题不仅提示了新闻主题,而且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如:“泸州历上首位奥运冠军今日诞生”,强调新闻时效。“江阳小将邹凯勇夺三金”,突出新闻人物。标题不同,报道角度也不同。标题取大了有无病呻吟之嫌,让人反感。取偏了会导致文不对题,观众看完新闻之后会有种上当的感觉。标题过于平淡(如用一般会议名称做新闻标题),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标题太夸张又有失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比如:“泸州的士的十宗罪”,用在网络上无所谓,用在电视上就过火了。

导语:是新闻的先导,当然位于最开头。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要求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无物。因此,要尽量将最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总的要求:与导语相辅相成,内容充实,材料典型,层次清楚,手法灵活,富有新意。结尾:特指能够深化新闻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或报道角度的不同,消息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等形式。

背景: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政策法规等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介绍。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内容或延伸思路,深化主题,再或者是为了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背景的写作必须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滋有味。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写作时常常要用到一些资料,它通常是背景材料的一种,运用恰当,会为新闻增色,增加报道深度。但记者一定要咀嚼材料,吃透精神,融会贯通。切忌照搬照抄,滥用材料。

(四)、电视新闻的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过去强调前面的五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更为灵活了。有时,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省略某些要素。比如一般性会议报道,不用写在哪里(几楼、几会议室等)开会。

(三)、把握新闻采写的特点:记住五句话。敏于捕捉:新闻工作者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要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才能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好新闻。获取新闻的途径很多,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简报等。要当“两广总督”,广泛接触社会,广交各界朋友,以增加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要有政治敏锐性、新闻敏感性、工作责任心,不要眼睁睁看着好新闻从你身边溜走。

例:有时手里没有摄像机,或电池用完等情况,不要忘了眼睛就是最好的摄像机,写成口播新闻也可报出来。要苦练基本功,养成善于学习、长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由表及里,顺藤摸瓜,找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好用尽手里的新闻线索。

勤于采访:新闻是采访得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要把眼睛仅仅盯在会议室,要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生活中去,走进实际工作中去,找出鲜活的东西来。要找准采访对象,讲究采访技巧,用眼看、用心听、用手记。采访到位,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例:有位新闻同行曾发过这样感慨:坐在家头、捏着烟头、皱着眉头,思考了两个钟头,稿子还没开头。这是许多记者的体会,同时说明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精于构思:确立新闻主题、巧选报道角度、体现匠心独运。

例:昨天我们单位有位记者跑乡镇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的新闻,回来我问他收获如何?他说没什么“名堂”。因为主要是要整治街面上违章支篷搭架的问题,本来想反映政府整治力大,严格执法,强力推进些项工作的,但执法队伍去的时候,多数违规建筑群众都自己拆了,大整治行动拍起来场面就没看头了。我说这有什么啊,反过来报道不行吗?这正好说明政府的宣传动员工作做得到位,群众积极响应,主动拆除违章建筑,这机样报道不是更好吗?记者采访为什么要先入为主,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呢?

疾于运笔:采访结束,迅速成篇,又快又好。一是报道时效性的需要。二是既能写出真实感受,又不至于忘掉重要的信息。

把握细节:拍摄时不要放过细节,撰稿时也要处理好细节。新闻的亮点往往需要用细节来刻画。现代新闻报道提倡: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要能抓住细节,写出人情味来。做到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扣人心弦。例:昨天,我们的新闻栏目播出了一条流动法庭在一乡镇某村开庭审理因车祸造成的经济赔偿案。这是一条好新闻,它反映了法官转变工作作风,利用流动法庭把政策法律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文稿叙述很清楚,把车祸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医疗费用多少、保险理赔金额、被告欠款情况都一一讲清了。画面拍摄也很稳定,各种景别都用到了。遗憾的是,我们在审片时,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任何反映真实情况的票据、认定书、调解书等细节内容。我想,观众可能跟我一样,也想看看这些东西吧?

(四)、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第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用事实说话,经得起推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新闻的原则。让观点从报道中自然流露,而不是“指点”出来。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当的,绝对的真实客观无法做到。

例:不说绝对的话,不讲过头的话。如:有人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干净,显然就言过其实了。

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在纷繁的事件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未必就是大事)。有时,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3、正反并举,对比衬托。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手法。将今昔、正反不同的事实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例:去年8月,我们的新闻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说的是某实验学校把几十名灾区学生接到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补习条件。文稿开头这样写道:“记者刚走进某学校,只听见空荡荡的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声。” 这个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然没处理好,咋一听有种灵异的感觉。后来,编辑给改成了“眼下正值暑期,正是各学校都在放暑假的时候,某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却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一起去看看。”这一改,有对比了,而且通过设问的方式,还给人留下了悬念,吸引人想看下去。

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这既是写作原则,也是表现技巧。选取一个“点”,把这说细、说透,具体客观。再结合到面上去深化主题。这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综合性、经验性的新闻报道比较适用。

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常采用的手法之一,也最能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好处有三,一是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是记者或被采访者的现身说法。内容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因此真实可信。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视记者张泉灵在映秀等灾害现场所做的几个感人肺腑的报道。我觉得,象这样的报道应该写进新北广的闻教科书。二是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展开,因此时效性较强。三是形象生动,现场感强,能吸引观众眼球。

6、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中的议论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议论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是硬塞进去的。

7、适时引语,借口说话。发挥电视的优势,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可性。引语必须准确,不得歪曲原话,不得断章取义。

第二、新闻要追求精练。要尽量把新闻写短,因为短才能快,而且容易让新闻信息饱满,这样才能留住观众。方法有四:

1、一事一报,笔无旁涉。文稿不蔓不枝,短小精悍;

2、提炼精华,巧取一隅。突出重点,发现亮点,体现特点;

例:近期我们做了一组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报道。众多企业几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市场变化莫测,产品销售受阻,资金周转困难。在应对措施方面,沉着冷静、树立信心、调研市场、找出对策,这些都是共性的东西。如何反映出他们的不同之处,让别的企业看了可从中到些启示呢?这恐怕就要巧取一隅才行了。在做某酒类生产销售企业的节目时,我着重讲了一个故事:一年的迷茫让老总如坐针毡,临近年关,企业工资都发不出来,通过市场调查,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确定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思路,一个星期时间开发出一款新产品投放市场,春节前的二十多天时间,销售了11万箱酒,收入600多万元。凭着一个点子,让企业找到了过冬的棉袄。而对另一家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公司应对危机的报道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使得自身肌体强健,抗风险能力增强。立足产品特点和自身优势,在别人回港靠岸之时,他却转身向海,走出国门,今年一季度就拿到了1千多万元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0%。这就是亮点所在。

3、选材典型,举一反三。用典型的事例让报道变得生动。例:去年春夏之交,我到一个叫水中坝的蔬菜基地采访,村民反映黄瓜卖不出去,每斤一角多钱都没人要。详细了解才知道是因年初低温灾害使全区的早菜普遍受到影响,于是菜农们大面积补种黄瓜。因成熟期推迟失去了泸州早菜的优势,加之产量斗争,从而导致全区好几个菜蔬基地都出现了黄瓜好货贱卖的情况。然而,我到另一个村采访时了解到菜农艾某却没有众多菜农的烦恼。因为他看到各地都在补种黄瓜的时候,就预料到市场可能出现黄瓜饱和的情况,从而改种青花菜,一斤就卖到几块钱。不但收入没有因灾受损,反而大大增加。后来,我以菜农不光要钻研技术,也要研究市场为新闻主题,及时写了这篇报道。

4、以小见大,视角新颖。大题小做,生动具体,一叶知秋。

例如:通过一个灾区孩子在泸学习生活来表现“江阳爸妈”活动的成功开展,进而反映江阳人援助灾区的无私大爱。

第三、新闻要有鲜活性。新鲜的东西好卖,没有谁爱看冷冰冰的面孔,也没有人喜欢呆板枯燥的报道,所以,新闻要讲故事。除了讲究事实新鲜、角度新颖而外,电视新闻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要学会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让报道显得更直观。要让观众如临其境。要把新闻事实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它的新闻价值,从而提炼出富于时代气息的新闻主题。这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功。

(五)、会议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除了党代会、党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委等高规格的会议报道,要注意会议的议题、议程等形式外,一般会议报道应淡化形式,注重内容。做到跳出会议报会议,有的甚至可以不提会议。只要把会议精神准确传达出来,能够深入进支做延伸性的报道当然更好。千万不要把会议新闻搞成新闻会议,观众不会买账的,一般观众谁会想看你在电视上开会,想看的人早就参加了会议。而我们作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更多不了解会议内容的人知晓。因此,我们宣传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呢?

例:比如报道农业生产方面的会议,就可以跳出会议去写,再加上些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图像,就会使新闻更生动。

(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忌讳:

一忌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二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三忌添枝加叶,夸大事实;四忌关注表象,忽略本质;报道浮在上面,容易误导观众;五忌材料堆砌,思路混乱;六忌形式重于内容;在会议报道中最容易犯这个错误,把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参加人员说完就占了一半多的篇幅,真正该报道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了。要知道,会议精神及其延深的东西才是观众所关心的。七忌抄总结、抄简报,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如:报道统计数据,经济指标等。只报综合排名第几,指标多高。对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新闻报道不是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报道的目的不仅要让大家了解令人鼓舞的成绩,还要让观众从创造辉煌业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八忌声画两张皮。文字解说与画面根本不是同一回事,让人看着就别扭。

(七)、上送新闻稿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媒体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情,媒体不同,报道角度也有区别,我们在写上送稿时,应考虑到媒体的不同视角。

2007年“八一”前夕,川台有个约稿:主题是“区委书记重视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由泸州台新闻部和区广电站联合采访,并分别在各自的栏目做了报道。《泸州新闻联播》的用标题是《江阳区积极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江阳新闻》用的标题是《陈文调研我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而上送川台的新闻标题是:《爱军精武好书记,细微之处见精神》。仅从标题上看,就能看出两级媒体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各有不同。

2、为方便联系,上送新闻的稿件上要注明来稿单位、通讯员姓名、联系方式、撰稿日期、磁带编号,以便于工作衔接。

3、除了自采稿件上送外,可以采取推荐选题上送,待双方沟通之后进行联合采访报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电视新闻摄像

(一)、摄像前的技术准备

认识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和普通DV。前者更专业,技术指标更高,操作相对复杂。后者高档一些的也分手动调节和自动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傻瓜摄像机。摄像机大致由镜头、调节控制、视音频记录、取景器、液晶屏、电源等部分组成。

1、焦距: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一般我们说: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所成的像大,镜头焦距短(渐近广角)所成的像小。注意: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是两回事,新闻摄像主要看它的光学变焦。

资料:普通DV大多具备10-20倍以上光学变焦能力,配合数码变焦可达几百倍。理论上讲,10倍变焦就可以拍摄到70米以外的场景,已经足够了。镜头根据其焦距的长短,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等。

2、光圈:用F值(指数)来表示,从F1.8(DV为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到F64等。它决定进光量的多少,关系到画面的亮度。光圈F值越小,在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就越多。当镜头焦距不变时,光圈指数F的数值越小则光圈越大。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通常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此外,许多摄像机还有增溢功能,开启后可增加亮度(6db、12db),但画质将变得粗糙。

3、快门:决定拍摄曝光的速度。摄像机的快门值从慢到快为1/50、1/60等„„直到1/2000。正常快门速度为1/50。拍摄前手动调整快门速度,然后摄像机(自动模式)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要学会用光圈和快门来控制画面与光线。

例如:在拍摄普通电脑屏幕(CRT)时,画面会不停的闪动。只需将电脑刷新频率调整为60HZ,然后将摄像机快门调整了1/60,使之同步,画面就不会闪动了。

4、照度:通常我们说的画面亮度是指物体曝光程度,而照度是指物体单位被照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单位为勒克司(lux,法定符号lx)。照度大小直接影响曝光程度。拍摄时要根据不同环境,配合光圈和快门来选择合适的照度。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有两种曝光方式可选。一个是自动曝光;另一个是程式自动曝光(选择预先设置的用户设置单元)。

参考:白天、夜间、室内、室外、阴天、晴天等不同环境,光的照度不同。如:一般情况下,阴天室外:50-500 IX;晴天室外:300-2000 IX;电视台演播室:2000 IX。

5、景深:指影像的前景清晰点到后景清晰点之间的距离。它的存在使镜头具有真实在现视觉感受的能力,使画面具有虚实对比的关系,从而可以突出被摄主体,制造出更加真实的空间感。

资料: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焦距的长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反之亦然。距离的远近:摄像机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6、白平衡:在不同的环境光线状况下,物体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摄像机感光器件(CCD)对白色容易产生误判,导致拍摄的画面偏色。比如白色物体在室内暧光源下它会偏黄,在蔚蓝色天空下会偏蓝。白平衡调整就是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的图像色彩和人眼看到的景物色彩相一致。

参考:不同光源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万里无云的蓝天,色温为10000K,阴天约为7000-9000K,晴天阳光直射下的色温为60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钨丝灯(暖光源)的色温约为2600K,日出、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K。

7、像素:指摄像机镜头传感器的有效像素数量,分动态、静态和总体像素。与DC(照相机)不同的是,DV的像素不一定越多越好。一般40多万像素就可以达到普通电视的分辨率(720×576=414720)的有效像素了。

8、存储介质:磁带、光盘、硬盘、SD卡、P2卡(数字高清)等。当下以磁带运用最为广泛。

(二)、摄像中的艺术实践

1、拍摄用光的选择:

光的照度:要合理控制光线强度。前面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光的方向:顺光、侧顺光、逆光、侧逆光、顶光、仰射光、平行光等。光的不用方向,将对画面层次、色调、色彩产生影响。对新闻摄像而言,多用顺光或侧顺光,少用侧逆光,尽量不用逆光。其它的光源,实际工作中,通常由不得记者选择。

2、拍摄角度的选择:平视、侧视、俯视、仰视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视角方位构成不同的人、物造型。会议新闻多用平行视角,结合部分侧视(如拍会议受场地限制时)角度来完成。拍摄角度往往是由拍摄位置决定的,因此,拍摄新闻就有个站位、抢位的问题。比如:拍摄领导慰问走访,记者应抢在前面,才能拍到正面图像。

3、拍摄景别的选择:

远景:视野开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场景;

全景:显示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能较好地反映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会议新闻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常常用到。)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能反映出人与物总体特征的局部;(会议新闻也常用到。)近景:显示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内心情感或物体较为细节的部分。如:会议新闻拍摄领导。

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物体细部的画面。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出人物表情或物体部特征。最能反映细节,强调内容的景别。如:握手(领导与群众的手,招商签约的握手)、激动的表情等。特写运用要有目的,不要滥用。

4、构图:按形态分:静态构图(如树林)、动态构图(如运动场)。按线形结构分:水平线构图(如教学楼)、垂直线构图(如高楼)、斜线构图(如街道)、曲线构图(如河流)、黄金分割式构图(如播音员出口导)、九宫格构图(右上方的交差点最为理想)、圆型构图(如广场跑道)、对称与非对称构图。

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突出被拍摄主体、注意多个主体联系、排除干扰信息、画面整洁流畅。

构图要点:立意要“准”(让镜头“说话”)、画面要“精”(力戒杂乱无章)、主体要“明”(处理好主体与陪体及环境的关系,比如领导调研。)、图像要“美”(艺术表现力)。

5、镜头长度:新闻镜头以4到6秒为宜。按下记录按钮后,心中开始数数,估计时间到再按一下停止拍摄。关机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可以稍微长些。

6、拍摄的方法:固定拍摄、移动拍摄(推、拉、摇、移、甩)。移动拍摄时(主要指摇摄)要把握好起幅与落幅。长度一般以2至3秒为佳,便于后期剪辑。

(三)、新闻摄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稳定压倒一切,忌讳图像晃动。多拍固定镜头,少拍移动镜头。做到平、稳、准、匀的方法:一是拍摄时尽量摒住呼吸,控制好机器;二是尽量靠近被摄对象进行拍摄;三是选择好站位,摇移拍摄有讲究。忌讳无目的地使用推、拉、摇、移镜头。

2、尽量避免逆光镜头出现。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减少逆光发生,迫不得已时可启用摄像机的增溢功能。

3、学会运用不同景别、不同角度拍摄,丰富镜头的表现力,让新闻的图像更好看。横摇镜头最好不要超过180度,否则将给人晕厥的感觉。初学者容易犯该毛病。

4、合理选择拍摄内容,为新闻主题服务。拍摄什么图像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乱拍一通,浪费自己的磁带,也浪费别人的表情,更耽误制作的时间。尽量避开有干扰信息的内容。

如:报道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拍摄清洁工人清扫街道时,刚扫过的干净路面上还留有 “办证号码”清晰的字样。这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画面中。比如,被采访者说今年庄稼长势良好,背景画面却正好相反。诸如此类的情况应当避免。

5、合理运用同期声,包括现场同期录音和现场采访,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突发事件现场等,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6、会议新闻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领导图像拍摄尽量用正面镜头(除非场地限制)。按照一般的惯例,同级媒体拍同级别领导及上级领导才使用近景(大家通常说的“特写”),同级别以下领导及参会人员一般用中景或接近于近景(二到三个人出现在画面中)。

B、镜头讲究对称性。主席台一组、参会人员一组,或检查方一组,迎检方一组。拍摄顺序一般从大景别(全景)到小景别(近景)、从主席台到参会席、从主要领导到其他领导; C、抓紧在前十分钟拍摄完所需镜头(参会人员整体精神状态较好),余下的时间做笔记,补拍领导讲话或与会者发言的镜头。有时会场人不多,坐得不集中,可在会前提醒主持人调整坐位,便于拍摄。

7、摄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检查电池是否有电、磁带是否装好。有时,为抢镜头,要提前开机。比如在下车之前就开机。

8、记者要练就一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硬功夫。强化抓拍意识,不放过稍纵即逝的镜头(如爆破作业)。既要动手拍,更要用心想。同时还要注意人、机安全,防摔跤,防碰撞,防意外。

第五篇:电视摄像与制作讲义2011

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电视摄影与编辑》,任金洲 高晓虹,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实用电视摄像》,苏启崇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实用电视编辑》,黄著诚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王瀚东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电视摄像与编辑》,刘毓敏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电视制作概述

一、电视制作的基本流程

策划──采访、画面拍摄──撰写文字稿、配音、编辑画面──音响效果、字幕、特技合成

二、电视语言符号

三、电视画面及其特性

(一)什么是电视画面

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形象素材,又称电视镜头。

将画面定格,固定在某一点上,就叫做画幅。电视画面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来体现的(PAI制。NTSC30帧/秒)。

(二)电视画面的特性

电视画面不仅能再现客观现实的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还能再现物体运动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即具有空间和时间特性。

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 ①屏幕显示

②平面造型。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利用画面中物体的运动。

③框架结构。4:3

/ 16:9

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①单向性 ②连续性 ③同时性

(三)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1、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

(四)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1、信息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色彩还原真实、正确;

3、画面稳定;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四、电视摄像机

(一)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组成和分类

1、工作原理

光电转换

编码处理

---电视机 镜头摄取光信号——电信号 — 彩色视频信号 —

录像机

---监视器

2、摄像机的结构

光学系统:变焦距镜头(景物成像);红绿蓝分光系统(把彩色景物光像分解为基色光像);色温滤色片(矫正色温,正确重现景物彩色)。

光电转换系统:将成像于靶面的光像转换成电信号。图像信号处理系统:对电信号放大、校正、处理,同时完成信号解码工作,最终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输出。

自动控制系统:摄像机开拍前及拍摄过程中,需要做很多调整工作,一般摄像机上都有自动(电动)控制装置,帮助人们来自动完成一些操作。如,自动白平衡、自动黑平衡、自动光圈、电动变焦、自动聚焦、自动增益控制等。

此外,摄像机还有一些附属部件,即寻像器、彩条信号发生器、交直流电源等

3、分类

按性质用途: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 按摄像器件: 摄像管摄像机,CCD摄像机

(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1、立等可见。

2、要进行色温校正及黑、白平衡调节。

色温:指热辐射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的光谱成分。光源的色温,说明光线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量的多少。

光线中含长波光多,短波光少,色温低,光色偏红橙; 光线中含短波光多,长波光少,色温高,光色偏蓝青。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摄像机是根据3200K色温光线来规范基本光谱的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因此,摄像机在镜头和分色棱镜之间安装了一组滤色片,来对环境色温进行校正,以保证正确重现景物色彩

调节白平衡(WHT):调节白平衡,就是在色温3200的基准上,让摄像机输出的红绿蓝三路电信号电平相等,以保证拍出的色彩正确还原。

调节黑平衡:(BLK)使红绿蓝三基色视频信号的黑电平一致,否则就拍不出纯黑的画面。

3、宽容度为1:32。即摄相机能正确反映景物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一、景别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大致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可通过两种方式改变:一是改变实际拍摄距离;二是改变镜头焦距。

1、远景

远景视野宽广,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提供整体视觉信息。可用于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远景通常会在观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所以常常被用于片子的开头、结束或者作为场景间的转换镜头,用于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形成舒缓节奏。

拍摄远景画面时间长度要足够充分,摄像机运动不宜太快。

2、全景

全景反映事物或拍摄对象的全貌。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

全景画面不仅表现被摄主体的形状,而且表现主体的空间位置及与环境的关系(如交代人物在什么环境里做什么),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把握和感知是直接的,无间隔的,表现效果比剪辑合成的画面更真实,更客观。

3、中景

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与全景相比,中景将环境空间和人物整体降到次要位置,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

中景是一个叙述性很强的景别,一些重要的动作情节,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等,大都在中景中交待得完整、清楚。

拍摄中景画面时,要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

4、近景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画面中主体周围的环境特征已不明显,背景的作用大大降低,画面内容简洁单一。

近景以表情、质地为表现对象,常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物体的主要特征。

近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能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容易形成交流感,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播音员、主持人、采访对象多用近景。

5、特写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拍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和本质特征,往往用来交代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之所在,起着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探索的期待。特写是具有极强强迫性的一种景别,不可无目的地随意使用特写。

拍摄特写时,构图力求饱满,让画面主体尽量占满画框。摄像师在对被摄主体形象的处理上宁可大一点不要太小,严格控制环境空间的范围。

由于特写不表现环境,常用做转场镜头

6、景别的作用

①从不同的视点来表现被摄主体,满足受众心理需求。远景、全景等大景别画面通常以表现场景环境和被摄主体的外部轮廓、动作轨迹为主,视觉冲击力较弱。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画面以被摄主体的形象、细节或表情为视觉表现重点,具有较强或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②形成画面节奏变化。景别跳度小,节奏舒缓;景别跳跃大,节奏急切。

③引导受众视听注意力。通过变换景别,引导受众注意和观看被摄主体的不同方面,使画面叙述有层次、重点和顺序。

二、拍摄角度

对于同一拍摄对象,摄像机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进行拍摄。拍摄角度的不同,不仅使画面上的拍摄对象主体轮廓线不同,画面结构不同,光影结构、位置关系不同,而且表达出的感情倾向也不同。

1、摄像高度

①平摄: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

平摄时拍出的画面透视效果就像人眼看到的一样。因此,平摄的镜头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平易近人,画面中人物和景物不变形,具有真实感。是典型的新闻摄像高度。

平摄镜头平凡,但也平常,虽然用途广泛,但用多了,缺乏新意。而且不利于空间透视和层次的表现,不利于表现前后景物体的相互关系,容易显得呆板、单调。②仰摄:摄像机从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拍摄。

仰角拍摄,可以夸张强调拍摄对象的高度和气势,显得高大雄伟。仰角拍摄跳跃、腾空等动作,能够夸张跳跃高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跳高、跨栏、投篮等。③俯摄: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自上而下拍摄。

俯摄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的场面,纵深感强,有利于观察事物的全貌。

俯摄不适于表现人物表情及感情交流。俯拍的景物容易产生变形,顶部大下部小,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用俯摄近距离拍人时,会使人物显得低矮、猥琐,往往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

2、摄像方向

①正面拍摄:镜头在被摄主体正前方。

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物正面特征,画面往往对称稳定,用来表现物体,显得庄严、规范;表现人物,显得稳重、端庄。

正面拍摄的缺点是画面变化少,平板而无生气,透视感差,缺乏深度和立体感。②侧面拍摄

正侧面拍摄 :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轮廓线条,最能反映其运动特点,但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正侧面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时,能多方兼顾,平等对待。但谈话对象看不到眼神,无法与观众交流,只能作为正面拍摄的补充。

斜侧面拍摄(除正面、正侧面、背面以外的其他方向): 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被摄物体形象立体丰满,光线有明暗层次,是电视摄像常选择的方向。斜侧方向在画面中可以起到突出两者之一,分出主次关系,把主体放在突出位置上的作用。如电视采访。③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与被摄对象的视线一致,给人强烈的主观参与感。用来表现追踪式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背面拍摄人物,其姿态、动作可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成为主要形象语言。

3、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就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拍摄。这是电视中最普遍的拍摄角度,它符合观众的观察习惯。主观性角度是模拟画面主体的视角进行拍摄。

三、构图

构图,是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1、构图的形式元素

①线条:是指画面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生活中线条随处可见:电线、绳索、铁轨、道路、树干、事物的纹理、动植物建筑物的轮廓线、阳光放射线、视线(虚拟线)等等。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线条赋予一定的涵义。画面中的线条并不等于生活中的线条,而是取决于景物与画框的相互关系

②形状 ③光线和色彩

光线是构图的基础和灵魂。光线的变化,可以改变构图效果。

光线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正常照明时刻为上午8-11 点,下午2-5 点左右。正午垂直光,物体投影短,主体过亮或过暗,易失真变形。

色彩为电视 画面注入情感。画面的色彩基调,可以渲染烘托主题和内容所寄托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

④影调: 画面中图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层次和色彩配置。

根据明暗分布:高调(亮调),低调(暗调),中间调; 根据明暗对比:硬调,软调,中间调。

2、构图的内容(画面结构成分)

①主体: 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

构图时,首先要明确画面主体,并用一切造型表现手段使主体突出。

直接表现法:给主体最大的面积,最佳的照明,最醒目的位置,以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

间接突出法:着重环境气氛的烘托和渲染。要依靠拍摄者运用造型技巧,将观众视线引导到主体上。主要侧重主体神韵、内涵的表达。

②陪体: 画面上与主体有着紧密联系,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是辅助主体表达主题思想的对象。陪体的作用就是陪衬、烘托、突出、解释、说明主体。

陪体的安排,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

③前景:位于主体之前,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前景。前景可以是陪体,也可以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作用:陪衬、烘托主体,帮助主体交代情节;表现时间、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加强画面空间透视感;均衡美化画面;通过前后景物的对比呼应,增加画面概括力。

注意:前景在画面中不能妨碍主体表现;不能过于抢眼;应富于装饰色彩,构图要美。

④背景: 位于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主要用来强调主体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造成一定的画面气氛、情调。

背景的选择:一要抓特征;二要力求简洁;三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是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

⑤空白:指画面中单一色调所组成的部分,如天空、水面、大地、墙壁、草地、树木等,形成实体形象之间的空隙,以沟通画面各个实体。

空白能突出主体,使主体轮廓鲜明、突出;空白能创造意境,产生更多的联想;画面留有适当空白,使画面生动活泼;用花草树木适当填补空白,起美化,均衡画面和提高画面平均亮度作用。

3、构图的要求

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要求拍摄者正确选择和安排主体的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前景、背景、环境等的关系,并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配置线条、形状、光线、色彩、影调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画面。

构图的基本要求:画面简洁,主体突出,立意明确,画面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第三章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一、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即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

对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初学者来说,有一条原则,即:多拍固定镜头,少用推拉摇移。

1、固定画面的功用

①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停留时间长,排除了运动摄像对背景的弱化作用和对观众注意力的指向,使背景和环境能得到充分的注意和关注。

②有利于表现静态人物。让观众“盯”着看,看清楚人物的形象、表情、神态。③能够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④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

⑤静态造型引发趋于“静”的心里反应。固定画面往往给人深沉、庄重、宁静、肃穆、压抑、郁闷等画面感受。⑥镜头较客观,较少运动摄像带来的指向性。

⑦在时间上,表现过去、历史或往事感的内容,往往用固定画面来表现。

2、固定画面的局限

①视点单一,受画面框架局限,难以表现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②难以表现较大范围或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③不能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过程。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①注意捕捉画面中的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②注意纵向空间的表现。通过选择拍摄方向、角度,利用前景和后景、主体和陪体的位置,光形成的影子,物体前进的方向来表现画面的纵深感。

③注意拍摄方向、角度,轴线关系和景别设计。

考虑到后期编辑需要,要拍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配套镜头

选择拍摄方向时,要防止“越轴”。摄像机在轴线同一侧面拍摄时,画面主体的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而当摄像机越轴拍摄时,则会使画面主体的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果接在一起,就会发生视觉上的混乱,导致理解的混乱,不符合观众正常的视觉习惯和思维逻辑。

④固定画面要精致讲究,注重艺术性、可视性。⑤固定画面,“稳”字当头。

二、运动摄像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变动镜头光轴,或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运动摄像按运动方式,可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等。

每种运动镜头有不同的造型效果,但镜头内部都可分为三部分:起幅、运动过程、落幅。

起幅、落幅是运动镜头开始时和终结时的固定画面,要求构图讲究,有一定的长度,要使观众能看清画面内容;起幅-运动,要自然流畅,不可太生硬、突然;运动-落幅,要自然、平稳、准确,不能犹豫不决。

运动摄像总的要求是:平、准、稳、匀。平:画面保持水平,不能倾斜;

准:构图、起幅、落幅,要根据创作意图和表现内容的要求做到准确;在伴随运动时要跟得准;聚焦要准。稳:摄像机在运动中尽量保持不晃、不抖。匀:摄像机运动速度要匀,不能忽快忽慢。

(一)推摄: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拍出的镜头,称为推镜头。

1、造型特点:

随着镜头前移,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甚至出画消失; 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2、功用及表现力

①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推的过程,“引导”、“强迫”观众注意被摄主体,落幅将主体放在视觉中心。②突出细节或重要情节。一些细节在大景别画面中,观众不易注意,推镜头将其放大、突出。③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④具有前进式蒙太奇的作用,但其过渡的连续性,使整个镜头更真实。

⑤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推进速度缓慢而平稳,表现安宁、幽静、平和、神秘等氛围;推进速度急促,显示出紧张、不安、激动、气愤等情绪。⑥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3、拍摄要求

①推镜头应有明确的表现意义。要有目的地推,有明确的目标和落幅形象。②重点是落幅,落幅构图应规范完整,要落在适当的景别位置。③推进过程中,画面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结构中心。④推进速度与画面内容(情绪、节奏)保持一致。⑤以落幅画面为基准调焦,始终保持画面清晰。

(二)拉摄: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与被摄主体拉开距离。拍出的画面,称拉镜头。

1、造型特点。与推镜头相反。

2、功用及表现力

①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由主体引出环境,表现主体所在环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②拉镜头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从小到大,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想象和猜测。③可以通过纵向空间上有联系的两个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从远处的人或物拉开,出现近处的人或物,前景与后景之间形成前后呼应。

④拉镜头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画面表现时空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画面具有真实性。

⑤拉镜头与“推”相比,更能发挥感情的余韵,使人回味。常用做结束性镜头,代表视点的远离,有一种退出感。⑥作为转场镜头。起幅画面的背景不确定,在转换场景时不会发生跳跃感,显得流畅。

3、拍摄要求:同推镜头。

(三)摇摄: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像机机位不动,只是变动镜头的轴线方向,即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1、造型特点: 摇镜头就像人们的眼睛上下、左右环顾,视线从一点移向另一点。

2、功用及表现力

①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②小景别的摇摄可以将细节逐一展示,包容更多视觉信息。③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的内在联系。

④将性质、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比喻、对比或因果关系。⑤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及他们之间联系时,用间歇摇。⑥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速度、方向、轨迹用追摇(跟摇)。⑦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物体进行摇摄,产生积累效果。⑧用摇镜头制造悬念。

⑨用摇镜头表现主观性镜头。

⑩倾斜摇、旋转摇,表现特定情绪和气氛。

⑾甩镜头(摇速很快,画面形象全部虚化)。经常作为转场技巧;表示一种快速移动视线,画面动感更强,力度更大;表现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地点发生的并列情景;也可以暗示兴奋、警觉、焦急、惊恐等心情。

3、拍摄要求

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摇摄速度与画面内容情绪相对应。

画面紧张:摇得快;画面抒情:摇得慢。画面层次丰富:慢;画面不重要:快。③摇动过程的完整和谐。

(四)移摄:摄像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包括:前移、后移、横移、曲线移等四大类。

1、造型特点:移镜头相当于人眼边走边看,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移镜头具有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移动摄像由于视点的不断变换,画面主体、环境、光线、方向、透视等因素都在变化,往往是一种多构图镜头,大大丰富了画面表现力;由于移镜头内部结构复杂,镜头一般都较长,具有丰富内涵。)

2、功用及表现力

①摄像机的移动,大大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②在表现一些复杂场景时,可以深入场面中的各个角落,取得好的效果。③移动摄像常代表主观视线,镜头具有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④移动摄像借助移动工具,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3、拍摄要求

尽量保持画面的平稳,最好使用变焦距镜头的广角段进行拍摄。移动中注意安全。

(五)跟摄: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1、造型特点: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主体,摄像机运动速度与主体一致。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景别也相对稳定。

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有区别。推:景别由大-小;移:被摄主体不固定。

2、功用及表现力

①连续完整地表现被摄主体,交待其运动状态、运动过程,或引出其所处的环境和空间。②从被摄主体背面跟拍,观众与画面中人物视点一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③通过被摄主体地活动表现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强的纪实性。

3、拍摄要求

要跟上,而且保持画面主体的基本稳定。

(六)升降拍摄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

(七)综合运动摄像

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两种以上的运动摄像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综合运动镜头。

第四章

光学镜头

一、焦距与视场角

平行光经过镜头透镜(凸透镜),会汇聚在镜头另一面光轴的某一点,这一点为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单位为毫米。

根据焦距不同,镜头分为

标准镜头(25mm);长焦距镜头(﹥25mm); 广角镜头(﹤25mm)

视场角:有效成像平面边缘与镜头后节点形成的夹角。简单的说,就是反映能拍到的景物范围。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焦距越小,视场角越大

标准镜头

45°,相当于人眼

长焦距镜头

﹤40°,视野窄

广角镜头 ﹥60°,视野宽

二、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镜头相对孔径,指镜头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其大小表明镜头接纳光线的多少。

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标刻在镜头光圈环上,有1.4,2,2.8,4,5.6,8,11,12,16,22等若干档。

光圈系数越小(光圈越大),透光量越大。

三、焦距、光圈与景深

拍摄时,镜头中除位于焦点处的被摄物获得最清晰的影像外,焦点前后仍有一个范围内物体是清晰的,超过这个范围,影像逐渐变得模糊。能形成清晰影像的范围即景深。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系数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四、长焦距镜头:焦距﹥25mm,视场角﹤40°的镜头。

1、特点

景深小;视场角窄;表现空间范围小;具有“放大”作用(相当于望远镜效果);

压缩纵向空间(强化横向运动,弱化纵向运动)。

2、功用

①调拍:远距离拍摄被摄对象。

②压缩纵向空间,“挤压”被摄物,制造画面“拥挤”效果。

③虚化被摄主体的背景。

④形成同画面不同景物的虚实对比及转换。

⑤创造虚焦点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视角窄,画面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角架或依托物,保持画面稳定。

五、广角镜头:焦距﹤25mm,视场角﹥60°的镜头。

1、特点

景深大;表现空间范围大;具有形变现象;扩展纵向空间(纵向物体运动感加强,横向物体运动动感减弱);画面清晰稳定。

2、功用

①适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

②能够多层次表现被摄物(景深大,可充分利用前景、后景、背景造型); ③便于偷拍抢拍;

④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环境。

第五章

电视画面的编辑

一、电视画面编辑工作

①根据节目内容需要来挑选镜头

② 以最能传达出创作意图的方式决定镜头顺序 ③确定镜头的长短和节奏以创作出预期效果 ④字幕、图形、音响、特技合成

二、蒙太奇

1、概念: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用于电影,指镜头的剪切、组合,是电影创造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狭义蒙太奇—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和章法。即将前期采集拍摄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所设计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广义蒙太奇—

影视独特的思维方式; 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方法; 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和章法; 镜头内部的蒙太奇(长镜头)。

2、画面蒙太奇

画面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是镜头,几个镜头组成一个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①不同镜头的组接形成表意功能; ②镜头组接顺序不同,意义不同; ③镜头组接创造新的意义;

④镜头组接创造时空。

a、对现实时间延长,来夸张、强调生活中的某些事件; b、对现实时间的缩短; c、对空间的跨越。

3、声音蒙太奇

声音也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

声音的不同组接顺序也可表达不同内涵。

不同画面与同一种声音结合,会产生不同意思; 同样画面与不同声音结合,也有不同意义。

三、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蒙太奇的叙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国际上惯用的构成方法,根据内容的叙述方式和表现形式,蒙太奇可分为两大类:

1、叙事蒙太奇

也称连续蒙太奇,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目的,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和组合镜头。叙事蒙太奇注重镜头的记录、揭示功能,注重时间的连续性,动作、形态造型的连贯性。

①按时间顺序来组接。叙述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事件,体现时间的连续性

②按空间顺序来组接。逐一展示各个不同空间事物的存在状态或事件的发展状态

③按因果关系、前后呼应等逻辑因素来组接

2、表现蒙太奇 不单是为了叙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来暗示或创造一种寓意,抒发某种情绪,激发观众联想。

①平行式组接:并列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存在逻辑上因果关系或呼应关系的事件。

②积累式组接:把一些主体形象和内容较相近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叠加的、积累的效果,突出强调一种思想,明确说明一个主题。

③对比式组接:把内容相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寓意,表现作者的主观态度。

④联想式组接:通过镜头的对列,用某种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借助另一现象所固有的特征来解释某一特征(利用两个现象的共同点)。

3、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赞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与蒙太奇相对立的电影理论,并以此为核心创立记录学派。

长镜头是在一个较长的不间断的镜头里,通过推拉摇移跟等综合运动摄像进行时空连续的场面调度,完整地纪录一个事件段落的全过程,具有形式独特的纪实风格。

由于长镜头相当于运用蒙太奇组接技巧形成一个完整地蒙太奇段落。从后期编辑的角度,称之为镜头内部蒙太奇。

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上的不同特征

①蒙太奇叙事具有创作者的主观性,而长镜头具有客观性。②蒙太奇叙事内容紧凑凝练,而长镜头叙事内容丰富全面。

③蒙太奇叙事重于编辑的叙事而长镜头重于摄影的叙事。④在造型处理上蒙太奇有较多人工手段而长镜头是自然的。

⑤蒙太奇的叙事是强制性的封闭,而长镜头是一种开放型的。

四、电视画面组接的规则和技巧

1、镜头的组接 ⑪固定镜头的组接

①静接静:尽量寻求两个镜头之间的联系。

②动接动:注意选择动作的剪切点,要能完整表现一个动作的全过程或相对完整的阶段。③动接静:选前一镜头主体运动当中的瞬间停歇处或动作完成之后作为剪切点。④静接动:后一镜头选择即将开始运动的瞬间为剪切点。

⑫运动镜头的组接

①通常去掉中间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只留第一个镜头的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幅。②运动形式相同、方向相反的镜头,留起、落幅。⑬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连接。

一般保留起、落幅。

2、镜头的长度

确定镜头长度依据三个因素:内容长度、情绪长度、节奏长度。

⑪内容长度:在一个镜头里,保证观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看清画面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又不会觉得拖沓。* 依据景别

* 依据布局

⑫情绪长度:起着制造气氛,表现某种主观情绪的描写性镜头,可以突破景别、布局长度的限制,起到“煽情的作用”。

⑬节奏长度:节奏的需要,也影响镜头的长度。节奏缓慢,镜头稍长;节奏快,镜头较短。

3、过渡与转场

⑪无技巧转场:不用特技,通过两个画面的直接切换完成场面转换。

相似体转场:前后两个镜头属于同一类物体或相似的物体,利用相似因素转场。

特写转场:后一个镜头从特写开始。特写被称为“万能镜头”

出画与入画:主体走出或走入画面。

挡黑镜头转场:镜头被画面内某形象暂时挡住。有两类:一是主体迎面走来挡黑镜头;二是由前景暂时挡住画面内其他形象,成为覆盖画面的唯一形象。

运动镜头转场:通过运动镜头使画面内容更换,完成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转换。

主观镜头转场:主观镜头代表主体的眼睛。如前一个镜头是某人看或想,下一个镜头就是他看到或想到的内容。

空镜头转场: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叫空镜头。空镜头往往使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间隔效果。

逻辑因素转场:利用两个镜头之间的因果、呼应等逻辑因素实现场面转换。如,审讯-凶器----病房受害者

声音转场:利用解说词、同期声、音乐进行转场

⑫技巧转场 * 淡入淡出叠化翻页划像定格多屏分割

第六章

电视节目的编辑

一、解说词的编辑

1、解说词的作用

①可以使电视具有完整叙事的能力;②有助于电视叙事方式的精练和集中;③可以克服电视画面的局限,揭示抽象的深层主题;④可以引导受众理解画面信息的意义;⑤可以连接画面进行转场。

2、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

① 声画统一: 解说词紧密配合画面,去阐述画面形象中蕴涵的更多信息,发掘画面形象更深层次的思想意义,但解说词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看图说话式的图解画面。

② 声画并行: 声音和画面在某种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各自相对独立地并行发展,两者之间貌离而神合,通过声画并行调动观众的联想,去理解声画结合之后的新意义,使信息的传达与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③声画对立:声音与画面处于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收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解说词配画面注意的问题:

解说词不必重复画面已经展示得很清楚的东西,不要试图描写形象; 注意解说词与画面的联系;

解说词不必整个充斥画面,中间有些停顿和间歇,给观众一个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二、采访同期声的编辑

1、采访同期声:一般包括:记者、主持人的现场声;被采访者或被拍摄者的语言;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讨论。

共同要求:简短、精练、通俗、口语化,适合讲话人的职业、年龄、身份。

2、编辑技巧

①在保持语气连贯的基础上,剪去所有停顿、重复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跳”的部分可插入话筒标志、反应镜头或采访镜头。

②用解说词压缩、提炼被采访者的谈话段落。③用画外音整理、压缩被采访者的谈话。

④为使解说词与同期声自然过渡,可以将同期声声音前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或让同期声声音从低过渡到正常位置。

三、音响的编辑

音响指环境背景声,其作用主要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渲染现场气氛

编辑技巧①音量差别较大的场景转换时,不一定让音响音量完全与画面同步切换。②音响剪接不一定与每一个画面同步,可以拼接。③音响可以夸张使用。④让一些“哑片”形成声画一体的整体效果。

四、音乐的编辑

音乐可以概括揭示主题,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编辑时注意:

①克服音乐选配的随意性,尽力追求音乐与全片主题、风格的统一

②在音乐与解说、同期、音响的处理上,要主次分明,彼此协调。在音乐长度上,不应将音乐从头到尾灌得太满,特别是纪实风格的节目,不可滥用音乐。在音量上,不可让音乐喧宾夺主。

五、字幕的运用

1、认真选择颜色;

2、字幕背景设计;

3、恰当的字体;

4、字幕出屏方式;

5、位置和排列方式。

【实验作业】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每组2-4人),每组学生自己策划、拍摄、编辑、制作一个15分钟内的电视短片(体裁、内容不限)。通过制作短片,考查学生对电视拍摄、编辑技术的掌握程度,电视画面的造型能力以及运用电视画面进行叙事和表意的能力。

提交:

1、视频作品:完整片子+拍摄花絮。(花絮主要体现小组成员的拍摄工作)。

2、文本:文字稿;拍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及分工;拍摄设备型号与编辑软件。

下载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的摄像特点与方法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博会举行大型文艺晚会

    中博会举行大型文艺晚会 中部六省同声高唱“崛起之歌” 大河网 4月26日晚,河南省体育中心内流光溢彩,歌舞欢腾。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大型文艺晚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中部六......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5篇范文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来源: 互联网 作者:CEO 发表日期: 2011-3-27 17:02:22 阅读次数: 118 查看权限: 普通教程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一、电视新闻写作 (一)、电......

    写作特点与方法

    英文书信的特点与写作方法 点击数: 326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一、文体特点 英语书信就通信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事务信件(Business......

    试论电视摄像基础实验与电视节目制作方向课程教学改论文

    【论文关键词】电视摄像 实验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电视摄像基础》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实验部分又是此课程的重要组成。因此,设计一......

    民法学研习方法与大型论文写作方法(王泽鉴)

    民法学研习方法与大型论文写作方法 王泽鉴 时间:2006年9月14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徐建国际报告厅 演讲人:王泽鉴教授 嘉宾:王利明教授 主持人:张新宝教授 主持人张新......

    王泽鉴:民法学研习方法与大型论文写作方法

    时间:2006年9月14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徐建国际报告厅 演讲人:王泽鉴教授 嘉宾:王利明教授 主持人:张新宝教授主持人张新宝教授: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晚上好!法学......

    浅析电视文艺晚会的时代感与现代美

    浅析电视文艺晚会的时代感与现代美 摘要:电视文艺是一种综合艺术,电视文艺中的主要分支——电视晚会,不仅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种类的长处,而且还获得了多种......

    流域管理与大型水库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学习归纳了新《水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介绍了几个大型水库管理实例,结合三峡水库管理,指出在防洪调度、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土保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