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含五篇)

时间:2020-10-29 00:2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空题(共6题;

共29分)1.(5分)最大能填几.(1)70>________×8(2)26>________×4(3)60>9×________;2.(2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________=24 ________×________=24 3.(4分)将红色小圆片,圈一圈,分一分 20=________×4 4.(3分)计算(1)6×4=________×3(2)9×4=________×6(3)3×4=6×________;5.(9分)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五________         五九________         二六________ 三七________        ________三十五        四八________ ________三十        ________二十四       二九________ 6.(6分)5×3=________,读作________,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乘数,________是积。

二、解答题(共2题;

共15分)7.(5分)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8.(10分)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6题;

共29分)1-1、1-2、1-3、2-1、3-1、4-1、4-2、4-3、5-1、6-1、二、解答题(共2题;

共15分)7-1、8-1、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一、看谁得到的水果多。

二、连一连

三、看图填空。

□×□=□ □×□=□ 口诀: 2、6+6+6+6+6=□×□ □×5=□ □×□=16 □×□=12

3、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4、4×3读作()乘()。

5、在○里填上“>”“<”或“=”。

2×3○3×2 5×5○5×4 4×6-6○19

6、请你帮“+”“ — ”“×”找家。

3○3=9 6○4=10 2○2=4

四、我能解决问题。1、2、3、(1)2个 多少钱?(2)5个

多少钱?

(3)兰兰有10元钱,买6个

够吗?

(4)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1).买5枝百合需要多少元?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套教材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分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使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因为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为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求几部分的和用加法计算,并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这为学习乘法意义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帮助学生理解乘 法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大部分学生假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乘法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多数学生甚至会背乘法口诀,但对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生不了解。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亲身感受乘法的简洁,是建立起乘法概念的关键。同时班里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在学习前对乘法有了一些认识,但缺少系统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乘法算式。因此在课堂上既要照顾有乘法基础的学生的发展,又要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知道如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并感受相同数连加时,运用乘法的简便性。

3、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经过愉快的假期,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那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再去游乐园看一看好吗?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教材p44主题图)

看游乐园多热闹呀,认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坐摩天轮的一共有多少人?(2)坐过山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3)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列算式4+4+4+4+4=20(人)5个4 2+2+2+2+2+2=12(人)6个2 3+3+3+3=12(人)

4个3

3、除了这种算法,还能有什么新的算法吗?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学生喜爱的游乐园创设情境,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观察比较,学习新知

1、出示算式:4+4+4+4+4=20(人)5个4 2+2+2+2+2+2=12(人)6个2 3+3+3+3=12(人)

4个3

2、讨论:每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1)、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都是连加。

3、概括乘法。

如4个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数3和相同加数个数4中间写上乘号4×3,“×”叫乘号,读作“乘”。(齐读两遍)读作:4乘3等于12。

生:相机汇报乘号的熟记方法。同时补充小知识“乘号的由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经过调整的,原来是先让学生通过主题图的小棒感受乘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好玩而去摆,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乘法的真正意义。于是调整为先让学生算式先理解乘法。此设计是根据一部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计算,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了学生的思维。在用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写出乘法算式,从而导入新课。]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同学们请拿出12根小棒摆三角形,看能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摆4个三角形,列式:4×3 或 3× 4,接着在用12根小棒摆正方形,学生摆出3个正方形列式: 4 × 3或 3 ×4.[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调整后的,将原第二环节修改后调整为第三环节由于每个个体在思维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异,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 “做”的活动中诠释乘法意义,过程简单明了,操作指向明确,可以说,学生大脑中一定能感知乘法意义,同时也建立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出示例1主题图)师:你们看小朋友摆了什么图形?各摆多少个?每个图形用了几跟小棒?同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2、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摆一组漂亮的图案吗?注意:每个图形用的小棒同样多哟!师:你们摆一组图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说出相应的算式。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根据回答板书: 3+3+3+3+3+3=18(根)3×6 或 6×3 10+10+10=30(根)10 ×3 或 3×10 5+5+5+5=20(根)5× 4 或 4×5 [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适当指导,让美术作品和数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概括能力。]

3、我想摆1000个这样的三角形,你还能用算式表示?

学生练习写加法算式,体会到表示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比较简单。

四、智慧大闯关 第一关

第一关:

第一关:

一、看图列式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第二关:写出乘法算式并读 一读+ 10 + 10 =()×()+ 7 + 7 + 7 =()×()+ 1 + 1 + 1 + 1 + 1 =()×()5 + 5 + 5 + 5 + 5 + 5 + 5 =()×()第三关:判断对错

4+4+4=4×3()2+2+2+2+2=2×5()+7+5=7×3()6+6+6+6=6×4()

第四关:

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实际上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份,每折长8米,求原来绳子长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个()是多少。

[设计意图: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智慧大闯关的活动中。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五、我是小小观察员

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用乘法解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对爸爸妈妈好好说一说。(设计意图: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生活中去寻找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架起了生活和数学的桥梁,同时感受到“数学生活”的快乐。)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因此在后面的设计中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拿12根小棒摆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可摆出4个三角形,列式同学们请拿出12根小棒摆三角形,看能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摆4个三角形,列式:4×3 或 3× 4,接着在用12根小棒摆正方形,学生摆出3个正方形列式: 4 × 3或 3 ×4.,学生通过操作明确的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2、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没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这句话中的分类思想,只是把摆小棒作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含义的一个促进活动。于是将这一环节进行了调整,变成有递进地设计摆小棒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分类得到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3、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论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因此,对于乘法简便性的体验,应该设计一个情境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4、“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根据所知道的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这节课经过研讨和不断地改进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必须做到的。同时,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需要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 4+4+4+4+4+„„+4 15个

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问:你在哪见过乘法? 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 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 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 6+6+6 3+5+1 7+7 2+2+2+2+2

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5(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 问:3是什么?5是什么?

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 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15个

仿照老师的写一个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

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 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 横着看:3个4 3×4或4×3 竖着看:4个3 4×3或3×4 问:看法不一样,乘法算式怎样?

师: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师: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

5、回忆,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说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拓展运用: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 7+8+10 a+a+a+a+a+a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3、连一连。

5+5+5 4+4+4+4+4 4+4 3+3+3 2+2+2+2+2

2×5 3×3 3×4 3×5 4×5

4、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

5、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 6×3+5 6×4—1 5×4+3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游戏:

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

+ 5 + 5 = 15 5 × 3 = 15 或 3 × 5 = 15 因数 因数 积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

5×6=30 4×2=8 6×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

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做第4题。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要求填数。

4、开放题:一堆蛋糕,上面的规格:3×4 怎样装?

蛋糕:30克×12枚 说意思,再说说怎么包装。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

3、小组汇报:

4、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

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

5、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运用:

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

每束有()朵花,共有()束,一共有()朵花。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3、5乘6 写作:()×(),6乘5 写作:()×()

4、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个()相加。乘法算式是: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5+5+5=()×()2+2+2+2+2+2+2+2+2=()×()

6、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

7、开放题:用12根小棒,摆出2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3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4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6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 教学后记: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上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套教材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分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使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因为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为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求几部分的和用加法计算,并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这为学习乘法意义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帮助学生理解乘 法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大部分学生假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乘法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多数学生甚至会背乘法口诀,但对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生不了解。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亲身感受乘法的简洁,是建立起乘法概念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知道如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并感受相同数连加时,运用乘法的简便性。

3、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我是口算小能手)(幻灯片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经过愉快的假期,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那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再去游乐园看一看好吗?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教材p44主题图)(幻灯片3)

看游乐园多热闹呀,认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3)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列算式3+3+3+3+3=15(人)5个3(幻灯片4)2+2+2+2+2+2+2=14(人)7个2(幻灯片5)

6+6+6+6=24(人)

4个6(幻灯片6)

3.往小火车再加3节车厢,学生列出加法算式。从而提出问题:如果小火车上有20个车厢,一共能坐多少人呢?

引导学生想出是20个6相加。

算式:

师;20个6相加,再一个一个写出来太麻烦了,于是人们就研究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比较,学习新知

1、出示算式:3+3+3+3+3=15(人)5个3(幻灯片7)2+2+2+2+2+2+2=14(人)7个2

6+6+6+6=24(人)

4个6

2、讨论:每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1)、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都是连加。(3)求 相 同 加 数 的 和.3、概括乘法。

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如7个2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数2和相同加数个数7中间写上乘号2×7,“×”叫乘号,读作“乘”。(齐读两遍)读作:2乘7等于14。(7个2相加也可以写成7×2,读作7乘2等于14)(幻灯片8)

师相机汇报乘号的熟记方法。乘号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同时补充小知识“乘号的由来”。(幻灯片9)

4、学习写乘法算式。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幻灯片10)学生发言。

师:你能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用乘法表示3+ 3 + 3 + 3 + 3= 15这个加法算式吗? 生答,师板书:3×5=15,5×3=15。师:乘法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5”呢? 生:„„

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6+6+6+6=24这个加法算式:4×6=24,6×4=24。师:现在你们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20个6相加吗? 生答,师板书:6×20,20×6。

5、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幻灯片10)

由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引入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乘数×乘数=积。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师:二年级学生举行了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你们看小朋友摆了什么图形?各摆多少个?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同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幻灯片11)

2、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说出相应的算式。(幻灯片12)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根据回答板书: 5+5+5+5=20(根)4×5 或 5×4 3+3+3+3+3+3=18(根)6 ×3 或 3×6 10+10+10=30(根)3× 10 或 10×3

3、我想摆100个这样的三角形,你还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幻灯片13)

四、课堂练习。(智慧大闯关)

第一关:写出乘法算式并读一读(幻灯片15)第二关:判断对错(幻灯片16)第三关:改写乘法算式。(幻灯片17)第四关:画一画。(幻灯片18)

拓展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幻灯片19,20)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幻灯片21)

五、作业。(我是小小观察员)

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用乘法解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对爸爸妈妈好好说一说。(幻灯片22)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因此在后面的设计中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拿12根小棒摆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可摆出4个三角形,列式同学们请拿出12根小棒摆三角形,看能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摆4个三角形,列式:4×3 或 3× 4,接着在用12根小棒摆正方形,学生摆出3个正方形列式: 4 × 3或 3 ×4.,学生通过操作明确的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2、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没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这句话中的分类思想,只是把摆小棒作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含义的一个促进活动。于是将这一环节进行了调整,变成有递进地设计摆小棒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分类得到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3、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论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因此,对于乘法简便性的体验,应该设计一个情境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4、“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根据所知道的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这节课经过研讨和不断地改进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必须做到的。同时,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需要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初步认识,同步测试(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